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ECONOMICS OF MONEY AND FINANCE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ECONOMICS OF MONEY AND FINANC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ECONOMICS OF MONEY AND FINANCE
金融系 金 融 学 ECONOMICS OF MONEY AND FINANCE 山东理工大学 蔡雯霞

2 一、课程介绍 1.课程定位 《金融学》是教育部确定的 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金融学最重要的统帅性专业基础理论课,本校经济学类本科层次各专业都开设此课。金融学专业的课内学时96个,计6个学分,采取双语教学模式。

3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旨在切实贯彻高等教育应实现基础化、信息化、国际化、未来化的基本要求,适应新形势下对高素质金融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构建金融学知识体系强调的宽口径的特点,使金融学科发展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1.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2.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4 三、课程主要特色  1.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性,保持动态性和切实性 2 .教学方式实现多样性,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 3.教学理念的人文性和先进性

5 四、课程内容与体系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与金融国际化、中央银行与货币供求均衡、金融调控与发展七大方面。信息量大、兼容性强、涉及面宽。

6

7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 1.理论性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 理论性教学内容包括金融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这部分是本课程教学最主要和重要的内容。教学组织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2.应用性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   应用性教学内容包括货币金融政策分析,金融工具价格、收益的计量,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派生存款、汇率变动等的测算,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等。应用性教学内容的教学组织方式采用教师课堂指导与学生课堂或课下完成作业相结合的方式。 3.实践性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   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立足于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通过金融实验室模拟实践教学、实地参观访问学习、网络虚拟空间浏览、专题调研、论文写作等形式 。

8 考试方法 “复合式—全程性 — 多元化” 的考核体系, 以考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和规范化考评指标,以保持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检验的客观公正性 。

9

10 二、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的革命 1、货币银行学与金融学 传统的货币银行学是以银行为中心,以货币、信用、银行(货币政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金融学是以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政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11 2、为什么以金融学取代货币银行学? 符合金融发展趋势 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更广泛 符合现行专业设置

12 非货币性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长短期信用 非银行金融机构 利率、汇率等政策

13 三、金融与FINANCE 1、中文“金融”所指的范围 宽口径 窄口径 与物价有联系的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体系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保险系统 国际金融,等。 窄口径 有价证券及其衍生市场,即资本市场。

14 2. 国外对Finance的用法 广义 用于货币资财的管理,包括政府、工商企业、个人的货币资财及管理。 牛津词典转引自黄达:《中华金融辞库》
狭义 金融以其不同的中心点和方法论而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基本的中心点是资本市场的营运、资本资产的供给和定价。其方法论是使用相近的替代物给金融契约定价。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15 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储蓄协会、住宅贷 款协会以及经纪人等中介服务。
介于两者之间 金融及其相关服务: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 中介服务;投资银行服务;非强制性保险、养老基 金及再保险服务;房地产、租赁等服务;为以上各 项服务的种种金融中介服务。 联合国的Financial and Related Services 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储蓄协会、住宅贷 款协会以及经纪人等中介服务。 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1999

16 国际上金融学科的两种模式 经济学院模式:以货币的供给、需求、均衡和 资金流动为核心,以利率理论和汇率理论为主 线的“宏观金融学科” 商学院模式:以资本市场为对象、以资本资产定 价为核心、以价值评估、风险管理、资产组合、 资产定价为内容,以有效市场、风险—收益、期 权定价、公司金融为理论体系的“微观金融学科”

17 在美国, finance 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称为corporate finance (公司金融) , 还有一部分是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 , 企业及证券或衍生物在市场上的价格如何确定, 以及由此导出的投资决策。他们所指的金融是指研究金融市场中的问题,都是微观的。

18 经济系是一定有货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方向的, 也就是宏观金融; 同时往往也会有微观金融领域, 但不一定, 有的学校就没有。在管理学院, 一定有金融组或金融系,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MBA 的学生,公司金融、资产定价、投资学都是必修课, 但通常管理学院只有微观金融, 没有宏观金融

19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是金融学科体系中的基础课;
凡是进入金融专业、欲窥金融殿堂奥秘的,首先必须学习这门基础课。

20

21 研究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与实际经济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货币银行学 研究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与实际经济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研究 对象 作为金融体系血液的 货币 中国境内有多少种货币? 作为金融体系主动脉的 银行 按现行外汇管理规定 港币、澳元(以及台湾的)等是外汇。

22 为什么要研究货币 为什么要研究银行 银行在资金分配方面有着支配性影响 银行的行为会影响到货币的总量 银行为整个经济提供支付网络
货币数量影响就业和产出; 货币数量影响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影响金融市场; 货币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基本手段之一。 为什么要研究银行 银行在资金分配方面有着支配性影响 银行的行为会影响到货币的总量 银行为整个经济提供支付网络 银行是金融机构创新的发动机

23

24 四、金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发展回顾 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 的古典 金融理论 现金交易数量论(费雪,1911)
1. 发展回顾 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 的古典 金融理论 现金交易数量论(费雪,1911) 现金余额数量论(马歇尔,1923) 货币中立论(哈耶克,1931) 银行资产可转换理论(莫尔顿,1918) 购买力平价理论(卡塞尔,1922) 汇兑心理理论(阿夫塔里昂,1927) 利率平价理论(凯恩斯,1930)等等。

25 30、40年代 凯恩斯货币金融理论 (1936) 希克斯和汉森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IS—LM模型(1949) 鲍莫尔和托宾的货币需求“平方根定律”(1952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 (1956) 50、60年代 银行预期收入理论(普鲁克诺,1949) 银行负债管理理论(60年代) 证券组合理论(马可维茨,1952) 资本结构理论(MM定理,莫迪利亚尼和米勒,1958) 资本市场理论(CAPM模型,夏普等,1958) 资产选择理论(托宾,1958)等等。

26 60、70年代 现代通货膨胀理论 ; 戈森的“国际借贷说” 孟德尔的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 马柯普洛的国际投资理论 讷克斯的国际货币流动理论等国际金融理论;。 此外,这一时期还形成了以发展中国家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发展金融理论,如: 金融结构论(戈德史密斯,1969) 金融压制论(麦金农,1973) 金融深化论(爱德华·肖,1973)

27 70、80年代 股市风潮理论(汤姆,1975;齐曼,1974) 投机泡沫理论(布兰查、沃森,1982) 信息不对称理论(罗斯等,1977)等金融风险成因理论; 期权定价理论(布莱克、舒尔斯,1973) 套利定价模型(APT模型,罗期,1976)等金融风险规避理论 ; 还兴起了专门对金融工具和方法进行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金融工程研究 。 80、90年代 国际收支危机理论(克鲁格曼,1979) 预期危机理论(奥布斯特菲尔德,1994) 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戈尔茨,1995)

28 发展轨迹 四条轨迹: 从宏观转向微观,从微观再转向宏观,交叉侧重进行; 从国内转向国际; 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从经济金融领域转向社会工程领域。 一大转变: 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

29 主要贡献 宏观金融理论 哈耶克、缪尔达尔的货币理论与经济波动(1974) 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1976)
托宾的财政货币政策宏观模型(1981) 莫迪利亚尼的储蓄生命周期假说(1985) 蒙代尔的不同汇率体制下的货币财政政策和最优货币区分析(1999) 微观金融理论 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1990) 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990) 莫迪利亚尼和米勒的MM定理(1990) 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的期权定价理论(1997)

30 4. 前沿问题 金融安全问题 金融工程问题

31 五、金融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与数理研究 理论工具: 信息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

32 六、阅读书目 必读书目 (美)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美)本杰明·M·弗里德曼:货币经济学手册(1,2),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美)博迪、莫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 (美)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88; (日)铃木淑夫:现代日本金融论,上海三联书店,1991; 黄达: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姜波克: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管理(1,2,3,4),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3 期刊 金融与保险 证券与投资 经济研究 财贸经济 世界经济 金融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34 1.胡庆康编著:《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习题指南》,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3。
2.万解秋主编:《货币银行学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第二版。 3.黄达:《货币银行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4.饶余庆著:现代货币银行学,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1998.2 5.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美)米什金著,李扬等译:《货币金融学》(中文),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第四版。 7.R.哈里斯著,梁小民译:《货币理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年。 8.英国布朗参考全书出版集团编,黄志龙译:《货币·银行·金融》,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8。 9.胡海鸥主编:《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 2004.3。 10.(美)伯顿,(美)隆贝拉著; 水润东等译《货币银行学: 金融体系与经济》 (第二版)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

35 11. (英)约翰·F. 乔恩(John F. Chown)著; 李广乾译:《货币史: 从公元800年起》,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12.[美]弗里德曼(Friedman,D.H.)著; 潘文星译:《货币与银行》,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 2001.9。 13.(英)凯恩斯著:《货币论(上卷) : 货币的纯理论》, 河北: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97.2。 14.(英)凯恩斯著:《货币论(下卷):货币的应用理论》,河北: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97.2。 15.殷介炎主编:《货币政策工具中的再贴现》,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6。 16.林继肯,夏德仁著:《货币供应管理学》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 1996.3。 17.(英)马歇尔著; 叶元龙等译:《货币、信用与商业》,河北: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5.6。 18.林继肯著:《货币流通的调节和管理》,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8.3。 19.郑先炳著:《货币、银行与经济问题分析》,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2001.8。 20.帅勇著:《货币与利息率决定理论: 存量和流量分析史》,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5.1。

36 21.李燕君等编写:《货币金融学》解读: 习题与案例 ,北京: 金融出版社, 2005.1。
22. 张纪康主编:《货币市场经纪: 欧洲主导的金融服务业》,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3.(加)约翰·史密森(John Smithin)著;柳永明, 王蕾译:《货币经济学前沿: 论争与反思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5。 24. (美)劳伦斯·H.怀特(Lawrence H. White)著; 李扬等译:《货币制度理论》,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4。 25.许少强著:《货币一体化概论》,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26. (美)列特尔著; 林罡等译:《货币的未来》,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3.1。 27. 李星华,梁翠兰等编著:《货币资金核算技能与案例》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1。 28.陆前进著:《放经济下宏观金融风险管理: 货币危机机理及对策(上卷)》,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2002.4。 29.陆前进著:《放经济下宏观金融风险管理: 银行风险的防范及银行重组(下卷)》,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2002.4。 30.陈其人著:《货币理论与物价理论研究》,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Download ppt "ECONOMICS OF MONEY AND FINANCE"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