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的 现状与思考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的 现状与思考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的 现状与思考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 http://www.nrcce.com/wti

2 一、对几个问题基本认识 二、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历史沿革 三、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的现状 四、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的关键问题 五、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发展建议 六、分享部分教育主题网站

3 一、对几个问题基本认识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6 新课标对教学活动的评价 学习环境的创设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是否有真正的教学互动 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
教学策略是否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是否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7 整合的关键: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即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施者是教师,“改革的决定必须发生在个人层次,个人行为的改变是计算机整合到课堂教学的根本”(Goodlad,1984;Flan,1991;Means,1993;Rogers,1995)。

8 “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先进教育理念的技术支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教育教学中的先进理念提供技术支持;
先进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是教育教学中的工具(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 先进技术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 思想教育中新形式、新问题:网络德育

9 理性的认识 互联网对人而言,是一个交流的环境;计算机对人而言,就是一个工具;先进的信息技术给教师带来力量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挑战。结合教学实践地应用需求,借助先进的学习工具,改善教学活动。 硬件与软件并不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在正确的理念的指导下,具备了掌握计算机技能的教师和学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

10 理性的认识 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与发展,必然要关注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育资源建设的需求。
教育主题网站是数字化学习的平台,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减少学生基于网络环境学习的迷失,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高质量的生活。

11 理性的提升 以学生发展为本 基础设施建设到教育教学效益和效能 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到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优势互补
跨越数字鸿沟,实现公平教育,均衡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一般教学方法,还应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知识,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潜能和局限。

12 二、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发展的历史沿革

13 教育网站与教育主题网站 教育网站,顾名思义该类网站服务于教育活动。
教育主题网站 :特指建设主体是专业教育机构(学校、研究所等等)、教师个人或其他个人的教育网站;教育主题网站针对特定的人群、围绕特定的主题、完成特定信息的搜索和提供、组织与发布,或者提供互动学习的平台。

14 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宗旨 改善教与学生态环境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提供优秀网络资源平台 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根本变化
改善教与学生态环境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提供优秀网络资源平台 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根本变化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基本内容 一类是人类已经积累的间接经验 一类是需要上网者参与网上活动获得的直接经验。

15 历史沿革:教师个人学科网站的发展 1997-1999年一些教师的个人网站面世 福州八中骆志煌老师 《史海泛舟》
福州八中骆志煌老师 《史海泛舟》 厦门禾山中学李可可老师 《中国诗人》 上海高行中学唐琬怡 《花匠》 广东顺德一中曾惠萍老师 《中学地理教学资源网》 华南师范大学郑有才老师 《网上语文课堂》 广东顺德一中潘华东老师 《先得化学资源网》 惟存教育实验室柳栋老师 《惟存教育》 南通通州中学张剑平老师 《教育先锋》 …… 开始了依托学科网站进行基于网络教学实践的试验。

16 历史沿革:各类机构教育网站的发展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主办 1998年: 天津教研网www.tjjy.com 天津市教委教研室主办
1996年 101远程教育教学网: 北京101中学与企业合作 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主办 1998年: 天津教研网 天津市教委教研室主办 1998年: 义乌教育网 义乌市教育局主办 1999年:人教网 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 1999年: K12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创办 年底后属北京育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7 历史沿革:快速发展 上海市教委从1999年开始在每年一届的中小学电脑制作展,2000年起专门设立了“上海市教育特色网站”展评项目。推动本地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普及和深入,引领了教育主题网站的发展。 以国家专业机构为建设主体的、高质量知识资源网站出现,并稳步发展。如:中国国家百科全书、中国科普网等

18 历史沿革:快速发展 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校校开课”“校校通”两大的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信息资源的需求激增,如何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以教育城域网核心站点(学校、区域)为代表的,教育行政机构、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教育网站数量迅速增加。 实践证明,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和应用水平,反映了各地区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被广大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重视。

19 历史沿革:快速发展 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的同时, 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教师培训、课程整合逐步在全国开展起来。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将转移到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与学模式,以培养符合时代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在新的阶段,教育主题网站作为数字资源的重要形式,成为基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新热点。 教育部2005年成立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

20 历史沿革:数量和规模发展迅速 2002年200多个发展有效参评网站到2004年的711个主题资源网站
教育主题资源网站的形式、服务对象、内容和功能越来越丰富 由教师自发建设的主题资源网站发展到政府(学校)投资建设的主题资源网站 个别学校已经将主题资源网站发展成数字化校园的整体平台 许多一线教师已经开始了将工作重点从网站建设转移到网站的有效应用的策略和应用结果的评价方面 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育主题资源网站和优秀的论文和案例

21 三、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 与应用的现状

22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意义 教学网站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虚拟教研)提供了平台,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科教学密切相关的内容,通过网站提供一种学习资源,以实施网络辅助教学及教师个人的生活感悟、学习体验、工作体会)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的支持,扩充了学习资源、 锻炼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能力、培养了合作和共享的行为习惯。 提供一种师生交流的平台,为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提供了平台,作为传统课堂教学交往的一种补充和延伸 (师生通过交互、交流、碰撞产生的新的信息,是学生的体验与教师体验的结合,可能是一种直接的经验)

23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作用 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前沿、学习方法变革的试验田,是网络学习的集约化活动平台、探究学习的主题知识资源,是教师职业发展的空间与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数字化反映 。 优秀特色主题网站的主题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内容呈现出清晰的知识加工线索和丰富的学习活动;信息组织方式使用了符合主题需要的图片等多种美学元素、清晰的导航和合适的信息量。

24 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分类 依据效用、规模、地域或者建设主体等维度分类界定教育特色网站。

25 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分类 依据实现的效用的分类 服务的对象 基本的内容 实现的功能 教育研究类 教师、 专业教育研究人员、教育管理人员
教育教学研究资讯,课例、教案汇编等等 观点自由发布、情报集中组织、开放交流互动 专题资讯类 教师、学习者、专业教育研究人员等等 围绕某一主题的各种信息 较为深入全面的专门化资讯组织与提供 互动学习类 学习者、教师、专业教育研究人员 研究性学习的各类要求,学生的学习讨论,研究性学习的方案、作品等,以及网络信息资源推荐 学习过程体现,互动讨论,适度的信息组织,网络智力资源的共享 学生学习活动类 学生与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人们 学生学习成长的展示、自主活动花絮、同伴交流、个人各类原创作品 积极的互动交流,个人作品发布 综合类 混合了上述几类功能的网站。 其他类 社会各界的各种网站中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知识和信息资源

26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分类 依据实现的效用具体细分 学科教学类:学科教学领域的互动教学网站
教育教学研究类:教育教学研究网站、教师专业发展的在线课程 与互动学习类网站 专题资源类:提供专题教育教学资源的教育网站 综合实践类:以学生为中心的、依托该网站进行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网站 教育游戏类:寓教于乐的游戏网站 教育博客类:教师专业发展反思教育网志、或学校教育网志社群 学生网站:围绕学习、生活、创新、实践为主题学生自主建设的网站 数字化学校核心站点类:构成数字化学校核心节点的学校教育网站(形态上包含以上几类功能)

27 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分类 依据建设主体的分类:
第一种 教育行政部门的网站 介绍部门的结构和职能、提供与教育有关的政策法规和时事要闻,面向为教育工作者(教育政务网)。如教育部。 第二种 教育研究机构的网站  提供最新的教科研动态、专业讨论社区、教育教学资源,面向对象教育工作者。如教育技术通讯  第三种 企、校合办或者企、校自办的网站:提供教学辅导为主,面向学生。如:各类网校 第四种 社会专业机构自办的网站:提供专业化加工的知识资源,提供行业知识信息。如:中国国家百科全书 第五种 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其他个人自办的网站:提供教学研究经验、互动学习空间、提供某一特定事物的资源,面向教师、学生、家长等人员。如 赛伯时空

28 教育主题网站的评价 使得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者能够自我调节网站的建设行为 选题 15 主题价值 25分 特色 10 知识意义 知识加工 60分
逻辑性 20 加工深度 35分 原创性 15 共享性 6分 信息呈示 信息组织 30分 容量 8分 浏览 10分 总体美学 6分 内部结构 4分 物理支持 技术集成 10分 物理 3分 专项支持 3分 使得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者能够自我调节网站的建设行为

29 形式、服务对象、内容和功能越来越丰富 网站的形式、服务对象、内容和功能越来越丰富。不仅保留了大量的主题资讯类网站,还增加了大量为课堂教与学服务的互动学习类网站,以及面向教师、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科研类网站和综合类网站。这些教育主题网站已经成为了网络信息资源的集散点和教学组织的新型工具。

30 形式、服务对象、内容和功能越来越丰富 优秀特色主题网站的主题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优秀特色主题网站的内容呈现出清晰的知识加工线索和丰富的学习活动;优秀特色主题网站的信息组织方式使用了符合主题需要的图片等多种美学元素、清晰的导航和合适的信息量。部分教育主题网站不仅面向学校、教师和学生,还面向家长和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31 数字化校园整体建设方案涌现 由教育主题网站发展而成的学校数字化校园整体平台,其中最突出典型的数字化校园整体平台是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平台 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许多地区和学校已经成为教育主题网站和建设的先进地区、学校和个人,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经验。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主题资源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2 有效应用的策略和应用结果的评价成为新的热点
如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教育主题网站,有效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和策略。 尝试在教育主题网站的支持下,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中将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尝试利用各种量规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价。

33 教育主题资源网站建设与应用的不足 教育主题资源网站建设与应用水平差异很大 缺乏整体的规划,针对性不够,轻应用 支持学生有效学习的工具不够
缺乏宏观指导和整体规划、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和主题网站应用水平还较低等问题。 关于网站建设与应用的研究不足。从教与学本质的角度认识教育主题资源网站建设和 应用意义和作用不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产品是什么?学习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有效学习的条件?

34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缺乏整体规划 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和应用处于缺乏整体规划和高度无序的局面;没有共建共享机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非常普遍,不仅造成了人、财、物的浪费,而且必然影响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和应用的发展进程。 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许多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脱节的现象严重,应用水平远远落后于建设的速度;个别网站脱离教学应用的实际需要,片面追求功能大而全; 维护和内容更新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 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许多学校尚没有出台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和应用的配套管理办法。在这类学校里,教师参与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的投入不计作正式工作量,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师参与教育网站建设与应用的积极性。

35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的不平衡 教育主题网站的数目发展很快,功能和技术水平越来越强,但教育主题网站在学校实际教学第一线的使用频率和应用水平仍很低: 第一、教育主题网站建设思路不正确。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应该根据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以应用促建设,而实际情况是,建设与应用经常脱节,建设非常盲目,应用时的具体需求不能得到保障; 第二、教师应用教育主题网站开展教学改革的能力不足。利用教育主题网站开展教学需要专门的策略和方法,多数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教师不能够顺利完成利用教育主题网站改善教学结果的任务。

36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的不平衡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水平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的不平衡;除地区和学校的经济水平外,影响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群体的不平衡 参与评选活动和研讨会的一线教师多数是年轻教师,这说明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和应用的主力军是年轻教师。技术的复杂性限制了年长教师的参与。

37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缺乏先进理念的指导
关注的重点仍是如何更好的发挥教育主题网站辅助教的作用。只有个别网站的建设者和使用者开始从促进有效学习的角度认识教育主题网站的作用。 教育主题网站在教育中:“没有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即使主题资源网站走进课堂,也是无益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相反只能是成为传统教育强化记忆的工具。另外,没有丰富优质的数字资源做支撑,即使再好的教育观念或教学设计的方法,也无益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庄秀丽

38 四、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的关键问题

39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关键问题 教育主题资源网站要解决什么问题?(问题) 教育主题资源网站服务的对象是谁?(对象)
服务对象最主要的需求是什么?(需求) 是否已经有类似的网站,哪些可以借鉴?(借鉴) 是否不用主题资源网站就能满足对象的需要?(比较) —————————————————————————— 教育主题资源网站应该具备什么功能?(设计) 教育主题资源网站未来可能的应用模式?(应用模式) 如何保证教育主题资源网站能够有效被应用?(机制) 如何评价教育主题资源网站应用的有效性?(评价) 主题资源网站的资源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持续发展) 开发的技术、周期、维护和投入如何?(保障)

40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目的: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目的是要回答教育主题网站要解决当前教育中的哪些问题。明确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目的可以帮助建设者明确教育主题网站的作用,提高针对性,避免因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功能而造成投入上的浪费。 明确教育主题网站的服务对象就是要回答谁将使用该教育主题网站。教育主题网站可以面向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教育研究者、家长和社会等多种群体,不同群体对教育主题网站功能、形式和内容的要求都不同,只有明确了教育主题网站的主要用户,才能够深入了解特定群体的特殊需求。

41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服务对象最主要的需求:深入了解特定服务对象对教育主题网站的特定需求,例如:对网站内容的特殊需要,了解网站服务对象已有的信息素养,。确了需求后,判断服务对象的需求中哪些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提供,哪些需要通过教育主题网站来提供。 教育主题资源网站应该具备什么功能?(设计) 在明确教育主题网站的目的、服务对象和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教育主题网站功能设计的原则是够用、实用和好用,应尽可能避免不结合实际需要的功能。

42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教育主题资源网站未来可能的应用模式?(应用模式)
由传统的“有意义接受式”教学模式向混合教学模式发展,应鼓励教师尝试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 是否已经有类似的网站,哪些可以借鉴?(借鉴) 在设计教育主题网站功能的过程中要注意调研已有的教育主题网站,一方面可以借鉴其它教育主题网站的经验;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共享的方式,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

43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建设教育主题网站的保障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持续发展)
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需要投入一定的技术、资金和人力。在教育主题网站规划阶段要充分考虑现有实力和条件。特别不要忽略教育主题网站内容更新等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必要投入 如何保证教育主题资源网站能够有效被应用?(机制) 教育主题网站的有效应用和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技术、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的投入,还需要管理机制的保障。教育主题网站的评价机制,教育主题网站的共享机制和教育主题网站教育教学应用中的管理机制。 良好的管理机制可以激励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将教育主题网站应用到日常教学过程中。 如何评价教育主题资源网站应用的有效性?(评价) 评价教育主题资源网站在课程整合应用的有效性: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44 教学活动中应用教育主题网站关键问题 教育主题网站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并不是为了装饰教学过程。
教育主题网站不能自动提高教与学的质量,要真正有效地利用教育主题网站改善教与学的活动,一线教师必须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设计,不断在实践中完善.

45 教学活动中应用教育主题网站关键问题 应用的目标是什么?(明确目的) 应用的结果是否与预期的结果一致?(自我评价)
传统教学是否能达到同样的目标?(比较) 如何证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最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是什么?(成功策略总结) 无效的策略是什么?(无效策略总结)

46 教学活动中应用教育主题网站关键问题 实际应用中的主要困难是什么、该如何解决?(问题分析) 结果是否与新课标(改革)要求的一致?(校对方向)
还有什么其他的收获?(发现新现象) 如何评价教育主题资源网站应用的有效性?(学生的态度等)(评价方法) 应用方案的适用性和可推广性?(现实性分析) 下一步该如何做?(改进与发展)

47 应用关键环节:分析教学问题 避免盲目使用教育主题网站,结果只增加教学过程的复杂程度,不能真正改善教学结果。
教师要认真分析为什么要引进教育主题网站?利用教育主题网站要解决什么问题?例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或组织学生的协作等。分析清楚教学问题也就明确了应用教育主题网站的针对性。这个环节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育主题网站的定位和作用。

48 应用关键环节:选择教育主题网站 根据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教师要选择或者自主开发符合教学需要的教育主题网站。
调研已有的教育主题网站。 教育主题网站的开发不应该作为一线教师的工作重点,教师更多的应是应用网站。 如果已有的教育主题网站不能完全符合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可以通过修改和添加内容来完善已有的教育主题网站。

49 应用关键环节:设计教与学的活动 设计教与学的活动是教师利用教育主题网站开展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步骤,其中包括何时使用教育主题网站等。 与传统备课不同,在这个环节教师不仅要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还要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要设计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教师的支持策略,以及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方法。

50 应用关键环节: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 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是教师利用教育主题网站开展教学创新的实践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实施教学计划,同时还要评价教育主题网站是否真正促进了教与学质量的提高。除了考试成绩外,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性等多方面的变化,来判断教学改革的成效。

51 应用关键环节:虚拟教研 虚拟教研(在线教研)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为某个学科或主题开辟一个专门的虚拟空间,教师或参与者根据教学、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一系列的交互活动,虚拟空间可以禁止无关人员访问。 虚拟教研(在线教研)使时空分离的教师和有关人员加强了交流,这种利用主题网站的形式进行的远程在线的教研方式对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52 五、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发展建议

53 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0年教育部提出了新世纪前10年我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及实施方案:到2010年基本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54 2003年国务院召开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
到2007年在全国: 11万个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模式一); 38.4万所农村小学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模式二) 3.75万所农村初中基本配备计算机教室(模式三) 建设面向学生、用于课堂教学、能满足和丰富农村中小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教育资源。

55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向农村小学教学点约510万名农村小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解决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
基本满足农村小学8142万名小学生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普遍提高约占全国小学生67%的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 使3109万名农村初中在校生能够逐步与3495万名城镇初中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还将发挥综合效益,成为50%以上的农村党支部对党员干部进行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依托,并促进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逐步使农村中小学成为当地的文化中心、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和信息中心。

56 中国教育报2004年12月16日一则报道: 路,在大山中蜿蜒,从山路拐入更窄的山路。两名教师,两个年级,12名学生,这就是秦巴大山深处西乡县茶镇桑树坪教学点的全部。 二年级教师乔锦富最近很兴奋,教学点新添了一位“成员”:一套光盘播放设备。如今上课,他经常用它。“有了这套光盘,我可以把课上得更好。上课时播放光盘,电视上的老师和学生可以与我们形成四方互动,课堂比以前活泼多了!”七岁半的魏振山现在每周都盼着上“光盘课”,他告诉记者,上这课他识字快了,普通话也比以前学得好了。

57 中国教育报2004年12月16日一则报道: 乡村小和乡镇中心小学,除了拥有一套光盘设备外,还有一套卫星教学收视系统,可以通过卫星接收和下载教育资源,这种装备在当地被称为“二模”,以区别于教学点的“一模”。而“三模”主要面向农村初中,除具备模式二设备外,每所学校还有自己的计算机教室,既可以接收卫星宽带,又可以联接互联网。 一年来,国家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试点正在让陕西省许多欠发达地区搭上信息化的快车。 王友文,柯昌万 教育主题网站如何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从学习资源和内容的角度为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做贡献?

58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发展的建议 教育主题网站作为数字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硬件环境建设基本完成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新重点。
管理者、建设者、使用者不断深入探讨教育主题网站的定位、 建设与应用以及教育主题网站作为数字化资源如何更好的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为中小学生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公平教育。 教育部有关部门应该整体规划和部署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和应用工作,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管理,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强调先进理念的指导,以应用促进建设,从是否有效促进和改善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评价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和应用的水平。

59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发展的建议 课堂是应用教育主题网站有效促进教与学的主战场。 走进课堂 面向学生 用于教学:走进课堂教学的主题网站将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研究型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面对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主题网站的发展思路,要从关注“课堂”转向关注“学生”;从关注“资源”如何为学生服务,倒过来考虑“学生”需要什么“资源”” 。 黎家厚

60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发展的建议 教育决策和管理者是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关键角色;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专门的培训。在教师应用教育主题网站开展教学创新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还需要提供政策、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持续支持和保障。 教学实践者和研究工作者应该从认识什么是有效学习入手,重点研究如何利用教育主题网站促进有效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如何利用教育主题网站实现教与学模式的变革。

61 期待: 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优秀教育特色主题网站,为教育改革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期待社会各界关注支持中小学教育网站的建设。 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有志之士关注中小学教育,参与建设为孩子们服务的网站!

62 六、分享部分教育主题网站

63 中国优秀文化网站 网络文明工程组委会2003年2月组织的 “中国优秀文化网站调查评估活动”表明,互联网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化资源体系。 互联网上相对独立的中文文化网站大约有52000个左右,其中以WWW开头的,约有34000个。

64 国家数字图书馆:http://www.nlc.gov.cn/ 国学: http://www.guoxue.com/

65 中国科普博览http://www.cas.ac.cn/ 中国教育在线ttp://www.cer.net

66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67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

68 现代教育试验网

69 广东省虚拟教研中心:http://xd.nsjy.com/ 先得教育联盟:http://xdxd.net

70 上海闸北物理教学资源网

71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 http://www. sznx. com. cn/ 校本课程(网络主题探究):http://61. 144. 246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 校本课程(网络主题探究):

72 曾惠蘋:中学地理教学资源网 广东省顺德市第一中学 华南师范大学访问学者 全国优秀地理教师 网站 中学地理教学资源网 地理家园
zxdl.com 主题资讯类 地理家园 dlzy.org  互动学习类

73 钟和军:回归教育实验室 http://public.bdfzgz.net/teacher/zhonghejun/

74 小语在线、语文博客 义乌中学教师博客站

75 柳栋:惟存实验室 http://www.being.org.cn)

76 赵洪啸:洪啸音乐网站(

77 洪啸和他的音乐教师网友们 洪啸音乐教育网:   站长:赵洪啸 上海进才中学实验部  彩虹简谱网: 站长:王隆滨  福建省福清市一中  音乐教学网: 站长:余青荣 浙江义乌苏溪镇第二小学 音乐教师: 站长:浙江衢州龙游中学 刘勇飞 音乐教育在线: 站长:陈月平 江苏省姜堰二中     徽州爱乐网: 站长:程刚  安徽省徽州师范学校 淄博艺术教育网: 站长:黎萌 山东淄博萌水镇库区希望小学 抚州艺术教研网: 站长:曾晓武 江西抚州市教委中小幼艺术教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 中国艺术教育网: 站长:陈二泉 广东东莞宏远私立学校 czcc综合艺术教育网: 站长:赵诚泽  辽宁抚顺某高中

78 洪啸和他的音乐教师网友们: 2004年7月12日-7月22日,一次具有非凡意义的公益活动。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组织部分网友(11位)进行了一次自费千里赴长阳土家山寨(湖北长阳土家自治县永和坪小学)捐资送教的活动,在湖北长阳当地以及我国一些相关知名教育站点的论坛上,激起了热烈的反响,赢得了众多支持鼓励的声音。 今年的活动又将开始。

79 中小学的BLOG群 苏州市研究性教师学习共同体 http://www.szerc.com/blog/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联盟, 山东淄博市教师Blog环境: 吴忠教育网志: 柳州都乐名师博客:

80 个人BLOG

81 课堂教学与主题网站 上好一节课: 明确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判定媒体的支持度 主题网站支持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为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主题网站支持课堂教学: 相关性: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 结 构:便于学生快速定位所需资源 信息量:满足学生探索需求 内 容:多角度、多层次、丰富 独立性:主题相对独立

82 创新人才培养与主题网站 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应该以教育信息化的先进理念为指导思想,应该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设计平台功能和组织网站内容。

83 学生发展与教育主题网站 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与应用应该以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应该从教与学模式改革的高度认识教育主题网站的作用,应该尝试和探索如何利用教育主题网站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在信息时代,学习不再是简单地接受已有的知识,学习是学生借助于一定的帮助,通过协商、会话等活动,自主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学的目的不是知识灌输,而是通过创设好的学习环境和组织合适的学习活动,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

84 运用信息技术学习,不在于掌握了信息技术,而在于掌握了终身学习能力。世界上每样东西都在改变,唯有创新不变。

85 “如果我们今天仍然用昨天的方式教育学生,将剥夺学生的未来”
John Dewey

86 谢 谢 cml221@163.com cncml@hotmail.com


Download ppt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的 现状与思考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