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 种群结构 一、种群分布 二、种群大小 三、种群的年龄分布和性比 四、种群的遗传和变异 第二节 种群动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 种群结构 一、种群分布 二、种群大小 三、种群的年龄分布和性比 四、种群的遗传和变异 第二节 种群动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 种群结构 一、种群分布 二、种群大小 三、种群的年龄分布和性比 四、种群的遗传和变异 第二节 种群动态
第一节  种群结构 一、种群分布 二、种群大小 三、种群的年龄分布和性比 四、种群的遗传和变异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三、种群调节

2 第一节 种群结构 1.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2.哈—温定律 3.影响种群遗传平衡的因素:基因突变、迁移、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等。 一、种群分布
第一节 种群结构 一、种群分布 二、种群大小 三、种群的年龄分布和性比 四、种群的遗传和变异 1.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2.哈—温定律 3.影响种群遗传平衡的因素:基因突变、迁移、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等。

3 第一节 种群结构 一、种群分布 二、种群大小 三、种群的年龄分布和性比 四、种群的遗传和变异 提问:什么是遗传漂变?
第一节 种群结构 一、种群分布 二、种群大小 三、种群的年龄分布和性比 四、种群的遗传和变异 提问:什么是遗传漂变? 最小可存活种群:P136

4 第一节 种群结构 一、种群分布 二、种群大小 三、种群的年龄分布和性比 四、种群的遗传和变异 3.4自然选择 (1)自然选择类型

5  自然选择的类型   按其对种群表现型的选择结果,可以将自然选择分为三类: 1. 稳定选择: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数量特征分布中间的个体有利,“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选择属于稳定型的。如出生体重。 2. 定向选择:当选择对一侧的“极端”个体有利时,种群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这可能是基因型变化最快的一类。大部分人工选择。 3. 分裂选择:当选择对两侧的“极端”个体有利时,“中间”个体被淘汰,使种群分成两部分。 自然选择的类型

6 自然选择的类型

7 第一节 种群结构 一、种群分布 二、种群大小 三、种群的年龄分布和性比 四、种群的遗传和变异 3.4自然选择 (1)自然选择类型
第一节 种群结构 一、种群分布 二、种群大小 三、种群的年龄分布和性比 四、种群的遗传和变异 3.4自然选择 (1)自然选择类型 (2)自然选择的生物学单位:

8 自然选择的类型 1. 配子选择:自然选择作用于配子,从而影响基因频率。
上述三种选择是个体选择,可能还有四个生物学单位的选择: 1. 配子选择:自然选择作用于配子,从而影响基因频率。 2. 亲属选择:个体行为有利于提高其亲属的适合度,亲属个体具有某些相同的基因,自然选择表现为亲属选择。(多与利他行为有关) 3. 群体选择:同种的种群表现为不连续的小群,自然选择可以在小群间发生。 4. 性选择:在个体间竞争配偶中,由于优势雄性能获得交配机会,从而使这些特征在后代中不断强化发展。 自然选择的类型

9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r的生物学含义?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1.种群在无限环境中增长,世代间有重叠且增长率不变的增长模型: 其积分式为 Nt=N0ert r的生物学含义? 内禀增长能力rm:当资源不受限制,无环境胁迫,种群处于良好状态时,种群能达到的理论上的最大增长能力。

10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K的生物学含义? 模型中的两个参数K和r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2.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增长,世代间有重叠且增长率随密度增加而减少的增长模型: 其积分式为 K的生物学含义? 模型中的两个参数K和r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11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r-选择: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 K-选择:有利于增加竞争能力的选择。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3. r- 选择与K-选择 r-选择: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 K-选择:有利于增加竞争能力的选择。 进一步将 r-选择的物种称为r- 策略 者,K选择的物种称为K—策略者 1954年,英国鸟类学家lack: 低生育力,亲体有良好保护、关怀幼体的行为;高生育力,没有亲体关怀的行为。

12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1967年,MacArthur和Wilson按栖息环境和进化对策把生物分成r—对策者和K—对策者两大类。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3. r- 选择与K-选择 1967年,MacArthur和Wilson按栖息环境和进化对策把生物分成r—对策者和K—对策者两大类。 其一是气候稳定,天灾少的生态饱和系统:K—对策。 另一是气候不稳定,天灾多的生态真空区: r—对策。 1970年,E.Pianka把这种思想扩展到应用于所有生物。并比较了r—选择和K—选择的有关特征:

13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3. r- 选择与K-选择

14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3. r- 选择与K-选择 思考:r和K两类生态对策,在进化中各有其优缺点。

15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问:什么是生态入侵?

16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三、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种群数量受天气的强烈影响。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三、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种群数量受天气的强烈影响。 以色列的Bodenheimer(1928)对昆虫种群密度的研究:昆虫的早期死亡率有80—90%是由天气条件而引起的。强调种群数量变动,否定稳定性 。 澳大利亚的Andrewartha and Birch(1957)对果园蓟马种群达14年的研究发现:天气期限不够长是限制蓟马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非密度制约性的。

17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三、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三、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 (二)生物学派:捕食、寄生、竞争、食物等生物因素对种群起调节作用。 澳大利亚昆虫学学者Nicholson(1933):以种群平衡学说主要论点。 折衷观点:在物种最有利的环境中,密度制约因素决定种群数量;在环境很不利的条件下,非密度制约因素左右种群数量变动。

18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三、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 (二)生物学派 (三)自动调节学说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三、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 (二)生物学派 (三)自动调节学说 1.共同特点: (1)强调种群调节的内源性因素,即种内成员的异质性; (2)负反馈理论; (3)适应性特征,自然选择的结果。

19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三、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 (二)生物学派 (三)自动调节学说 1.共同特点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三、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 (二)生物学派 (三)自动调节学说 1.共同特点 2.行为调节学说——Wyune-Edwards学说 动物社群等级和领域性等社群行为是一种调节种群密度的机制。

20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三、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 (二)生物学派 (三)自动调节学说 1.共同特点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三、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 (二)生物学派 (三)自动调节学说 1.共同特点 2.行为调节学说——Wyune-Edwards学说 主要从鸟兽两类动物的研究所得; 理论依据是群体选择论。

21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三、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 (二)生物学派 (三)自动调节学说 1.共同特点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三、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 (二)生物学派 (三)自动调节学说 1.共同特点 2.行为调节——Wyune-Edwards学说 3.内分泌调节——Christian学说

22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三、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 (二)生物学派 (三)自动调节学说 1.共同特点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三、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 (二)生物学派 (三)自动调节学说 1.共同特点 2.行为调节——Wyune-Edwards学说 3.内分泌调节——Christian学说

23 内分泌调节学说 一方面使生长素减少,生长代谢受阻,个体死亡率增加,机体防御能力减弱;
另一方面性激素分泌减少,生殖受到抑制,出生率降低,胚胎死亡率增高,幼体发育不佳等。 反对意见:野外种群的调查结果与此不一致; 主要用于兽类,对其他动物类群是否适用尚不清楚; 高密度的后果往往不在当代出现而是影响下一代。

24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三、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 (二)生物学派 (三)自动调节学说 1.共同特点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三、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 (二)生物学派 (三)自动调节学说 1.共同特点 2.行为调节——Wyune-Edwards学说 3.内分泌调节——Christian学说 4.遗传调节——Chitty 学说

25 遗传调节学说

26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三、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 (二)生物学派 (三)自动调节学说 1.共同特点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一、种群增长模型 二、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类型 三、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 (二)生物学派 (三)自动调节学说 1.共同特点 2.行为调节——Wyune-Edwards学说 3.内分泌调节——Christian学说 4.遗传调节——Chitty 学说 5. 新进展

27 种群调节理论的新进展 Sinclair(1989)对其进行了综述: 1. 慎用术语:种群调节与种群限制的区别
限制过程:使种群数量减少或不至于出现过度上升 调节过程:当种群偏离平衡密度时,使其回到原来平衡密度。 2. 不同类群生物的生活周期不同其调节机制也不同。 应加强研究的类群:热带地区动物,海洋、淡水动物

28 本节主要内容 1.自然选择有哪几种类型? 2.试述r-对策,K-对策在进化过程中的优缺点。 3.各种调节学说及其优缺点,新进展。

29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 种群结构 第二节 种群动态  第三节 种内关系 一、密度效应 二、婚配制度 三、社会等级 四、隔离与领域性
第一节  种群结构 第二节 种群动态  第三节 种内关系 一、密度效应 二、婚配制度 三、社会等级 四、隔离与领域性 五、群聚与分散 六、利他行为 七、通 讯 八、性别生态学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

30 一、密度效应 密度效应:又叫邻接效应(the effect of neighbours): 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量增加时,就必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 最后产量恒定法则 –3/2 自疏法则

31 一、密度效应 最后产量恒定法则 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密度如何,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Y=W d=Ki

32 一、密度效应 W=Cd-a W=Cd-3/2 被称为-3/2 自疏法则 –3/2 自疏法则
自疏:密度增大后,种群内的部分个体死亡,种群密度有所下降,称为自疏。 W=Cd-a W=Cd-3/2 被称为-3/2 自疏法则

33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第三节 种内关系 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 一、竞争 二、他感作用
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第三节 种内关系 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 一、竞争 二、他感作用 三、捕食作用 四、寄生 五、共生 六、协同进化

34 种群相互关系的类型

35 一 种间竞争 竞争 种间竞争: 是指两个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

36 一 种间竞争 (一)、高斯假说 大草履虫和双核小草履虫 双核小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 两种草履虫,分开培养和混合培养,出现不同生长曲线

37 一 种间竞争 (一)高斯假说 (二)竞争排斥原理
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空间时产生种间竞争现象,两个物种越相似,它们的生态为重叠就越多,竞争就越激烈。 (二)竞争排斥原理 生态学上(生态位上)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长期共存,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如果生活在同一地区内,由于剧烈竞争,它们之间必然会出现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特征上的生态位分化。

38 生态位分化

39 五种北美莺同以云杉为生,分处不同的位置,达到避开竞争的效果。

40 (三)、生态位理论 一个稳定的群落中,由于各种群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生态位,种群间能避免直接的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
一个相互起作用的、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各种群在他们对群落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的利用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因此,由多个种群组成的生物群落,要比单一种群的群落更能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维持长期较高的生产力,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41 (四). 种间竞争模型: 竞争模型 1925年和1926年洛特卡(Lotka)和沃尔泰勒(Volterra)分别提出了种间竞争模型。 他们以逻辑斯谛增长模型为基础,引入了新的参数----竞争系数(α,β)。

42 种间竞争模型 竞争模型 α为种群1的竞争系数,表示在种群1的环境中,每增加一个种群2个体对种群1所产生的密度效应。在种群1的环境容纳量(K1)中,除有N1占据外,还有αN2的空间或资源被种群2所占用了。显然,α越小,种群1的竞争力越强;α越大,种群2的种间竞争力越强。

43 种群1的增长模型为: 数学模型 种群2的增长模型为:

44 (五). Tilman模型:

45 (六). 似然竞争 一个种群个体数量的增加将会导致捕食者种群个体数量增加,从而加重了对另一物种的捕食(妨碍)作用,反之亦然。由于通过共同捕食者而相互影响,两个物种可都不受资源短缺的限制,因此称似然竞争。

46 他感作用 植物的分泌物在种间竞争中具有重要作用,他感作用是保证种群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他感作用(Allelopathy)
偏害作用(Amensalism) 他感作用 他感作用指某些植物能分泌一些有害化学物质,对别种生物发生影响的现象。又称异种抑制作用。 植物的分泌物在种间竞争中具有重要作用,他感作用是保证种群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手段之一。

47 他感作用 他感作用 影响分泌物作用效果的因素:(1)生物体的生理状况;(2)气候条件:温度、风(挥发)、降水量(淋溶)、气压、光照等。
植物排出分泌物的方式或途径:(1)挥发;(2)淋溶;(3)根的直接分泌。 影响分泌物作用效果的因素:(1)生物体的生理状况;(2)气候条件:温度、风(挥发)、降水量(淋溶)、气压、光照等。

48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作业:1.什么是种群的分布型(又称分布格局)?有哪几种类型?主要决定因素有哪些?
2. 试述r-对策,K-对策在进化过程中的优缺点。

49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第三节 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 一、竞争 二、他感作用
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第三节 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 一、竞争 二、他感作用  三、捕食作用 四、寄生 五、共生 六、协同进化

50 捕食作用 三、捕食作用(Predation) 1. 定义:
捕食就是一种生物取食另一种生物,前者称为捕食者(Predator),后者称为猎物或被食者(Prey)。 狭义的捕食指肉食动物捕食其它动物,广义的捕食还包括食草动物的食草作用,拟寄生(寄生蜂将卵产于其它动物卵中,在幼虫体内生长),同类相食。 捕食作用

51 广义的捕食类型 典型的或狭义的捕食作用: 食草: 拟寄生:寄生物一般要将宿主杀死。 寄生:不直接杀死宿主。 同类相食

52 捕食作用 2、捕食者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动态模型 (1). 假设和公式: 猎物在无捕食者时按指数式增长。 捕食者在无猎物时按指数式减少。
世代相连续。两者共存于一有限空间。 猎物增长因捕食而降低的因素:N、P、є 捕食者增长决定于: N、P、 θ r1:猎物的内禀增长能力 r2:捕食者在无猎物时的瞬时死亡率。 (2)模型行为: 捕食作用

53 捕食者与猎物 3. 自然界捕食者——猎物种群的动态: (1)捕食者和猎物种群密切相关,表现出模型预测的周期性振荡。
(2)捕食者对猎物种群有致命性影响。如澳洲瓢虫对吹绵介壳虫的防治作用(致命性的)。网捕凶猛鱼类,可使大麻哈鱼数量增加,鱼苗成活率提高了3倍。 (3)决定性。千里光(植物的花)的数量直接决定捕食者(红棒球蝶灯蛾的幼体)的数量。 捕食者与猎物

54 捕食者与猎物 3. 自然界捕食者——猎物种群的动态:
(4)无关。捕打榛鸡天敌后,仅雏鸡的存活率提高,对秋季种群密度没有明显影响(不显著相关)。 英国牛津大学附近的林姬鼠和欧鼠平种群数量变化很大(达20倍),它们的捕食者灰林鸮种群非常稳定。 (5)捕食者对猎物种群无多大影响。 捕食者对猎物种群密度还有调节作用,是密度制约性的调节因子。 捕食者与猎物

55 捕食者与猎物 3. 自然界捕食者——猎物种群的动态: 应客观对待自然界的捕食现象。
学习本节注意一点:即捕食、寄生和竞争看起来好像对一种有利对另一种不利。但深入研究发现它们是相辅相成、协同进化而来的姐妹种。 捕食者与猎物 自然界中如果没有捕食者和寄生者,猎物或宿主种群将始终更好吗? 难道猎物或被食者和宿主种群不能从捕食者和寄生种群取得好处吗?

56 4. 捕食者——猎物的协同进化: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黑尾鹿种群的数量变动情况:捕食者为美洲狮和狼。1905年以前黑尾鹿种群为4000头,1907-1918年捕打捕食者,鹿种群上升到4万头,1925年达到10万头,草场极度退化,1929年又降到4万头,以后降到1万头。 实例 说明什么问题? 19世纪末,挪威为保护雷鸟,捕猎猛禽和兽类,高密度的雷鸟却引起了球虫病和其它疾病的广泛传播,20世纪初,雷鸟一次又一次大量死亡。 又说明什么问题?

57 实例 4. 捕食者——猎物的协同进化: 在自然选择压力下,捕食者被生态学家称为精明的捕食者。
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相互适应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经长期协同进化逐步形成的。 实例 捕食者和猎物种群都有一套适应性特征。 在自然选择压力下,捕食者被生态学家称为精明的捕食者。

58 5. 食草作用 食草作用 (1)定义:是广义捕食的一种类型,特点是被捕食者植物只有部分集体受害,植物也没有主动逃脱食草动物的能力。
只取食其中的构件(如部分树叶等)。接近于寄生,但不是弱者对强者的依附。 食草作用 (2):相互适应 ①食草动物对植物的危害

59 5. 食草作用 食草作用 (2)相互适应 (3):协同进化 (4):相互动态 ②植物的补偿机制 ③植物的防卫反应: ①马力筋的强心苷
②蚂蚁和金合欢的互利共生 (4):相互动态

60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第三节 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 一、竞争 二、他感作用 三、捕食作用
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第三节 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 一、竞争 二、他感作用 三、捕食作用  四、寄生 五、共生 六、协同进化

61 寄生 四、寄生(Parasitism) 1.概念: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者)摄取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而维持生活的现象。 寄生者与捕食者不同,它多次摄取宿主营养,一般不“立即”或直接杀死宿主。这是“弱者”依附“强者”的情况。 拟寄生:一般要杀死寄主 寄生

62 相互适应 2. 寄生的类型: (1)超寄生 (2)内、外寄生 (3)专性、兼性寄生 (4)尸养、活养寄生 (5)微型、大型寄生
(6)全、半寄生 (7)整生、暂时寄生 相互适应

63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第三节 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  五、共生 一、竞争 二、他感作用
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第三节 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 一、竞争 二、他感作用 三、捕食作用 四、寄生  五、共生 六、协同进化

64 五、共生(Symbiosis) 共生 共生这个术语广义地可以理解为共同生活,包括互利共生(共生)、偏利共生(共栖)、甚至寄生等。这与传统解说相矛盾,所以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共生,或将共生只理解为互利共生。

65 偏利共生 1. 偏利共生(commensalism)
偏利共生 (共栖) 指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利也无明显害处的共同生活现象。 藤本植物附生于乔木的枝上,易获得阳光;藤壶附生于鲸鱼或螃蟹背上;鮣鱼以头顶吸盘固着在鲨鱼腹部等。

66 互利共生 2. 互利共生(mutualism) 指对双方都有利的共同生活现象。包括:
(1)兼性互利共生(原始合作):双方都从对方获得好处,离开对方也都可生活。如裂唇鱼(清洁工)专吃一些鱼类(如笛鲷)口腔和鳃部的寄生物。 (2)专性互利共生:双方都从对方获得好处,离开对方一方或双方不可生活,分为单方专性和双方专性互利共生两种类型。

67 实 例 互利共生 前者如人与家畜(不能独立),丝暇虎鱼利用鼓虾的巢穴作隐蔽场所,鼓虾(不能独立)是盲的,离开洞穴时,以细长的触角保持与鱼的接触,代替眼睛起警报作用。后者如花和蜜蜂,反刍动物与瘤胃内的细菌和原生动物,高等植物与真菌(菌根),白蚁和肠道内的鞭毛虫等。

68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第三节 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 一、竞争 二、他感作用 三、捕食作用
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第三节 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 一、竞争 二、他感作用 三、捕食作用 四、寄生 五、共生  六、协同进化

69 协同进化 六、协同进化(coevolution)
协同进化是指物种A的性状作为对物种B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物种B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物种A性状的反应而进化。 1.捕食: 捕食者与猎物相互适应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捕食者通常具锐利的爪,撕裂用的牙、毒腺…或其它“武器”,以提高捕食效率;相反,猎物常具保护色、警戒色、假死、拟态…等适应特征,以逃避被捕食。 协同进化

70 如蝙蝠以回声定位“设备”捕食猎物,一些蛾类以腹部“双耳”感受声纳逃避捕食;灯蛾科种类能发射超声波,使其失灵。蝙蝠为对付这种“先进”的防卫系统,还能通过改变频率,逃避发射蛾类易接受的频率,或停止回声探测,直接接受蛾类所产生的声音,以发现猎物。二者的相互适应是进化过程中的一场真实的“军备竞赛”。 在协同进化过程中,有害的“负作用”倾向于减弱,“精明的”捕食者不会对猎物过捕。实际上,捕食者捕到的猎物多为领域外的、受伤的、有病的、年老的、无家可归的“游荡者”,使猎物种群有更高的素质。 协同进化实例

71 2.食草作用: 植物与食草动物的协同进化。植物发展了防御机制,如有毒的次生物质;食草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性,如形成特殊的酶进行解毒,或调整食草时间,避开有毒的化学物质。 如马利筋和欧洲夹竹桃含有强心苷,后者能引起动物呕吐和心脏病发作死亡;斑蝶的幼虫可取食马利筋,它对强心苷免疫,还积累这一物质;鸟类一般不捕食它;一些蝶类还模拟它,采用拟态作用逃避鸟类捕食。这是植物保护机制被动物利用的例子。 食草作用

72 3.寄生: 寄生 寄生者与宿主的协同进化,也常常使有害的“负作用”减弱,甚至演变为互利共生关系。寄生者在侵入宿主机体中形成了致病力,如果致病力过强,将宿主消灭,寄生者随之灭亡。寄生者的致病力还遇到了来自宿主的自卫能力,如免疫反应等。

73 协同进化还在竞争物种间和共生物种间存在。进化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种间都向着适应统一的方向发展。
4. 竞争 竞争 协同进化还在竞争物种间和共生物种间存在。进化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种间都向着适应统一的方向发展。

74 本节重点内容: 竞争 广义的捕食类型 2. 怎样客观认识捕食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基本概念:食草、寄生、拟寄生、共生、附生、协同进化
4. 植物被动物啃食后的防卫机制 5.寄生的类型 竞争


Download ppt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 种群结构 一、种群分布 二、种群大小 三、种群的年龄分布和性比 四、种群的遗传和变异 第二节 种群动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