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一、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无产阶级文学、民主主义文学、自由主义文学 二、“左联”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一、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无产阶级文学、民主主义文学、自由主义文学 二、“左联”"—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一、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无产阶级文学、民主主义文学、自由主义文学 二、“左联”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一、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无产阶级文学、民主主义文学、自由主义文学 二、“左联” 三、无产阶级文学与自由主义文学斗争 四、三大派别与共同趋向(时代文学特征)

2 第十章 茅盾 茅盾 (1896---1981)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茅盾、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等,都是他常用的笔名)。
第十章 茅盾 茅盾 ( )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茅盾、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等,都是他常用的笔名)。 下面分几个时期(方面)考察茅盾的生平及创作:

3

4 1、宽松的家庭环境,养成了民主主义思想。母亲的远见卓识,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5 2、在商务英文部修改英文函授生课卷,继之和别人合作译书。勤奋努力的学习,打下了深厚扎实的文艺理论功底,积极从事社会活动,为创作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1916, ,8)

6 3、《蚀》三部曲初露大家锋芒。1928年秋东渡日本,写了五个短篇小说,命名为《野蔷薇》,1929年7月,完成了中篇小说《虹》。1930年4月回上海。左翼文艺运动促成了系列“社会剖析小说”《子夜》《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的产生。 (1928, )

7 4、抗战烽火的洗礼,创办刊物宣传抗日。有长篇小说《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剧本《清明前后》,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等。
( )

8 5、从事新中国文化事业建设,以毕生的赤诚,为自己的信仰和追求递交了一份完美的人生答卷。临终前捐献稿费25万元,中国作协设立了“茅盾文学奖”。
( )

9 二、“社会剖析小说”: 1、 题材———人物 都市生活题材——民族资本家和时代新女性 农村生活题材——新式农民和老式农民

10 茅盾代表作《子夜》 (1)、吴荪甫形象 ①上海工业界的大亨,有雄厚的实力,有规模巨大的裕华丝厂,在双桥镇有电厂、油坊、布店、当铺钱庄。(经济基础)

11 ②曾留学欧美,有现代企业管理的才能,有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有冒险精神。(个人素质)

12 ③建立起三驾马车的托拉斯---金融和实业的益中信托公司。
(具体措施之一)

13 ④兼并八个小厂,扩大企业规模与实力。 (具体措施之二)
如朱吟秋的丝厂、陈君宜的绸厂等

14 ⑤投资公债市场,孤注一掷,一败涂地。(具体措施之三)
对手赵伯韬: A、美国垄断资本的在华代理与蒋介石政权有很深的关系公债市场的魔王 B、纵容吴荪甫投资公债市场,唆使杜竹斋釜底抽薪,致使吴荪甫全军没。

15 吴荪甫形象的意义 三十年代民族资本家的典型。
①、性格决定命运:他有刚毅、顽强、果断的一面,又有刚愎自用、狐疑惶惑的一面,强与弱矛盾地统一在他身上,最后弱却占了上风。 (参考 教材p.176)

16 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对帝国主义等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恐惧与仇视。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

17 ②时世造“英雄”:吴荪甫的悲剧命运说明,在殖民地化日益加深的3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不可能走向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

18 2、艺术特色: ①“人物系列”的自觉创造:A、民族资本家系列(吴荪甫、孙吉人、王和甫、朱吟秋、陈君宜、周仲伟) B、都市女性系列(交际花、女工、太太、小姐等)

19 ②小说结构:宏大严谨的布局,情节线索纷繁复杂,结构严密完整( “蛛网式”的结构)。

20 ③表现手法上,注重细腻的心理刻画,,追求历史剖析与社会心理剖析的统一。

21 对《子夜》的评价问题 1、1994年,王一川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金庸排行第四;茅盾在之后。(鲁迅、沈从文、巴金、金庸、茅盾、老舍、郁达夫、王蒙、张爱玲、贾平凹 ) 2、《子夜》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极大关注和捕捉巨大课题反映社会时代的卓越能力。

22 对《子夜》的主题倾向和文学价值,过去和现在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认识与评价,《子夜》实质上是现代的政治小说,其倾向和价值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应该予以尊重和承认;但同时《子夜》也存在失误与局限,它的政治小说的价值和局限交融并存,为文学史提供了值得认真总结的经验与教训。

23 《子夜》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 1、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典型——吴荪甫形象。

24 2、《子夜》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对中国大都市上海作全方位描写的文学作品。它为中国现代都市文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

25 3、《子夜》与老舍的《骆驼祥子》,巴金的《激流三步曲》,李(吉力)人的《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在30年代问世,标志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及现实主义创作的成熟。

26 四、重要研究论著目录 1 .瞿秋白:《〈子夜〉和国货年》, 《申报·自由谈》 1933年 3月12日。 2 .吴宓:《茅盾著长篇小说〈子 夜〉》,《大公报 · 文学副刊》 1933 年 4 月 10 日。 3 .韩侍桁:《〈子夜〉的艺术思想及人物》,《现代》第 4 卷第 1 期, 1933 年 11 月。 4 .冯雪峰:《〈子夜〉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木屑文丛》第 1 辑, 1935 年 4 月 20 日。 5.吴奔星:《茅盾小说讲话》,泥土社 1954 年版。

27 6、庄钟庆:《茅盾的创作历程》,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7、李岫:《评苏、德、日、捷等译本序跋对〈子夜〉的评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4 年第 4 期。 8、汪晖:《关于〈子夜〉的几个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9 年第 1 期。 9、孙中田:《〈子夜〉的艺术世界》,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 年版。 10、 王晓明:《惊涛骇浪里的自救之舟——论茅盾的小说创作》,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东方出版中心 1997 年版。

28 《蚀》中的女性形象 经过“五四”精神洗礼的新女性 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 :热情豪爽、雄强干练 章静 :文静柔弱、温和贤淑
她们所面对的,主要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而不是像“五四”新女性那样主要面临的是个人与封建思想的对抗。

29 《蚀》、《虹》和《腐蚀》中的时代女性,处在一个非常的历史时期,她们走进了时代的政治旋涡中,但又无法成为社会历史主人中的一员,她们与革命阵营中的男人走到一起,但又很难与他们携手同行到底,她们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种性别身份出现,满足革命男性审美的或功能的需要。

30 老 舍 一、生平( )及创作概况 1、身世及读书生涯 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寒家庭,虽然父亲是清皇城正红旗的护城兵,但收入微薄。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入京城时,父亲在一次巷战中牺牲。全家6口靠母亲和姐姐给人当佣工洗衣、缝补,勉强维持生活。1913年夏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在京城万家胡同任教并任小学校长,从此走向社会。

31 2、五四时期 五四运动对老舍的影响很大,他在《“五四”给了我什么》中说“反封建使我体会到人的尊严,人不该做礼教的奴隶;反帝国主义使我感到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不该再做洋奴。”他用白话文写诗和散文,探讨中国的社会问题。1922年秋,到天津南开国学任国文教员。 3、旅欧时期及前期创作 1924年夏,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创作了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反映了20年代中国城市社会市民的际遇,勾画出他们的精神面貌。1929年夏回国,途经巴黎和新加坡,在新加坡停留半年,写成小说《小坡的生日》。

32 1930年春回到上海,后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1934年任山东大学教授。1936年辞教专职从事创作。作品有《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和代表作《骆驼祥子》、《月牙儿》。
4、抗战时期 参与发起、筹备成立“文协”,创办了《抗战文艺》,创作小说《火葬》、《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鼓书艺人》等。 5、解放后到去世 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民间文学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务。作品有《龙须沟》、《茶馆》等。1958年被授予“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66年8月24日辞世,终年67岁。

33 二、作品介绍 1、《老张的哲学》:讽刺揭露旧北京市郊的老张为首的一伙地痞、豪绅、政客为非作歹的丑恶的习性,同时对这帮黑势力扼杀青年一代美好爱情和生活理想的罪恶提出控诉。作者试图用轻松的笔调来表现严肃的生活内容。老张从事兵、学、商三种职业,他的哲学是“钱本位而三位一体”。 2、《赵子曰》:嘲弄了新旧交替中胡闹、瞎混的青年赵子曰。 3、《二马》:以伦敦为背景,通过北平市民包氏父子在英国的遭遇,谴责帝国主义的民族企视,批判中国封建社会市民身上的弱点。

34 4、《猫城记》通过我在一个有两万多年历史的猫国的所见所闻,映射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提要P613)

35 1、老派市民形象:如马则仁、牛天赐、张大哥、祁老太爷父子等。
⑴、迷信、中庸、愚昧、保守的性格,因循守旧的庸人哲学。 ⑵、凡事按老规矩办,处处讲究体面与排场。 2、新派市民形象:道德失范、价值混乱,追求“洋式”的生活情调而丧失了人格的堕落人物。 3、正派市民形象:(教材P248)

36 四、代表作《骆驼祥子》 1、祥子:旧北京城里的一个洋车夫。 ①本是乡下人,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地,18岁跑进京城,拉上了洋车。 ②他年轻、高大、结实,凭力气没多久成了一个“跑法”、“作派”都上乘的车夫。 ③三年整,他努力拉车,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从饭食上克扣自己,生了病硬挺着不吃药。终于买上了自己的车,拉上了自己的车。 ④不久,城外军阀混战,大兵到处抓人抢车。祥子连人带车被抓了去大兵打了败仗,祥子逃跑,顺手拉回三匹骆驼,卖了35元钱。从此落下“骆驼祥子的外号。 ⑤西安门大街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及女儿虎妞是改变祥子命运的重要人物。 ⑥买车的“三起三落”

37 ⑦祥子形象的意义: 第一、提出了城市贫民寻求生活出路的社会问题。既超越了他以前的创作,又显示了同类题材作品前所未有的思想深度。这是一个生活的悲剧(奋斗与婚姻)与性格的悲剧。性格悲剧是集中表现在一个劳动者的美好品质的丧失和正常人性的蜕变。祥子被剥夺的不仅仅是车子和积蓄,更重要的是奋发向上的生活意志和劳动者的美德。作者满怀着对被损害者的同情,向戕害美好人性的黑暗现实发出了强烈的控诉,这正是祥子悲剧意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38 第二、作者把笔触伸到了人物内心深处,挖掘城市贫民自身的思想性格弱点,探索其悲剧命运的内在因素,艺术地揭示出祥子的悲剧与他为一个个体劳动者的思想弱点和个人奋斗的方式分不开。
第三、作者把祥子悲剧性格的刻划纳入他小说整体的文化批判视野,祥子的悲剧深深根植于市民文化的土壤中,他带着小生产者痕迹的的人生理想、不敢正视现实的盲目的自信,在无数的努力都失败以后,向命运屈服乃至于苟且堕落,所有这些,都触及到了中国国民性的弱点,这与老舍笔下的老中国儿子保持着内在联系。

39 2、《骆驼祥子》的小说艺术: 第一、结构明快单纯,“三起三落”是情节的中心线索,一切围绕着祥子和他的车。 第二、多侧面、多层次塑造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命运。 第三、大量细致动人的心理描写。 第四、在语言上,以朴实明快流畅的语言,显示了纯正的“京味”。“《祥子》可以朗诵。它的言语是活的。”(老舍语) 五、老舍作品的风格:“京味”与幽默

40 巴 金 一、对创作有重大影响的生活和思想经历
巴 金 一、对创作有重大影响的生活和思想经历 1、童年的生活对封建家庭本质的认识,母亲的“爱一切人”的教诲,对巴金影响很大。母亲允许他与“下人”在一起,培养了他直爽和正义的性格。(《巴金研究资料.上》P6) 2、青年的求学和求知生涯,受克鲁泡特金无政府主义和俄国“民粹派”的影响,成为一个真诚的理想主义者。(《巴金研究资料.上》P8)

41 二、创作概况:以抗战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1、青春的赞歌: ⑴《爱情三部曲》 小说的主题是爱情,“事实上这三部曲所注重的是性格的描写,我用恋爱的事件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雾》的主人公周如水是一种性格,模糊的柔弱的;《雨》的主人公吴仁民是一种性格,粗暴的浮躁的,但比周如水有了进步;至于《电》里的李佩珠的性格则可以说是近乎健全了。” ⑵《激流三部曲》 小说写的是一个封建大家庭在溃败过程中悲欢离合的故事。

42 ⑶代表作《家》 1、《家》的情节线索: 明线:觉慧与鸣凤爱涟漪,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的爱情及家庭生活,觉民与琴为爱的抗争。
暗线:封建礼教与年青一代的矛盾,封建家庭内部的相互挤压争斗,终而导致了封建家庭的解体。 2、《家》的人物形象分析 ⑴觉慧:封建专制的叛逆者形象。性格:热情,叛逆和抗争 精神,大胆而又幼稚单纯。 形象意义: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出“五四”新思潮所唤醒的一代青年的历史性特点。

43 ②觉新: 3、《家》的思想成就: 4、《家》的艺术成就:

44 四、后期代表作《寒夜》: 1、小说的背景、题材及主题:
⑴悲剧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重庆,时间是抗战胜利前一年的时间。作品通过写一对知识分子自由恋爱而结合到家庭破裂的故事。提示了病态社会的黑暗腐败,为在黑暗中挣扎的小人物喊出了痛苦的呼声,这是小说的时代意义。 ⑵ 随着时代的推移,小说逐渐地显示出其深层的文化价值。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及人性中的弱点时时左右着人物的命运。男女主人公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更是文化历史的悲剧。

45 沈从文 〈一〉湘西的边地风情的原始、纯朴:原生态的、世俗的生活所蕴含的人性美及原始生命的美丽。
⑴从民间故事和佛经故事中取材的有:《龙珠》、《月下小景》、《神巫之爱》、 《阿黑小史》等,这类作品主要是反映原始生命状态。(出于对现实的反省沈从文创作了一组以民间传说、佛经故事为题材的“用幻想重新安排世界一次”的小说。) 寄托高远人性理想的文学理想:⑵从乡村生活中取材的有:《萧萧》、《柏子》、《贵生》、《丈夫》、《边城》、《三三》、《长河》等,这些是边城的浪漫传奇,蕴含着湘西风俗中的人性美。

46 〈二〉都市人生虚华、无聊、庸懦:由于对乡村纯朴风情的眷恋,作家时时以“乡下人”自居,并以乡下人的眼光来观照都市生活,以批判者的角色,揭露了都市人虚华、无聊、庸懦的精神世界。
人性本质的失落:《都市一妇人》、《八骏图》、《绅士太太》、《自杀》、《来 客》

47 二、《边城》分析: 1、题材:二十年代湘西人民生活,写于1934年,它叙述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2、老船夫(爷爷)和翠翠 3、艺术特色: 第一、富于浓郁的诗情画意。(风景和风俗描写) 第二、以出色的心理描写刻划人物。 第三、独特的语言风格。

48 三、沈从文小说在文学史上的价值(《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的《〈边城〉:牧歌与中国
形象》) 文化小说:显著的文化指向、浓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人情风俗的乡土内容。 (1)“情绪的体操”、“情绪的散步”式的叙事风格,注意人生体验的感情投射。 (2)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设置描写纯情人物,自然景物描绘和人事相调和。 (3)善于营造气氛,环境是人物的外化,景物即人。 (4)语言有真意,追求纯和真的美文效果。富于情感美和色彩美。

49 第十四章 小说(二) 一、左翼小说 1、蒋光慈工农题材的小说:《短裤党》、《咆哮了的土地》(《田野的风》)
第十四章 小说(二) 一、左翼小说 1、蒋光慈工农题材的小说:《短裤党》、《咆哮了的土地》(《田野的风》) 2、洪灵菲革命流亡者题材小说:《流亡》 3、柔石的小资知识分子小说和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小说:《二月》《为奴隶的母亲》 4、丁玲的女性立场小说:《莎菲女士是日记》、《一九三0年春上海》 5、张天翼的讽刺小说:《华威先生》、《包氏父子》 6、沙汀的诗意暴露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 7、吴组湘的农村宗法社会题材小说:《一千零八担》 8、叶紫的农村题材小说:《丰收》 9、艾芜的边地人民传奇题材小说:《山峡中》 10、东北流亡作家的抗日题材小说:《生死场》《八月的乡村》

50 二、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小说 1、废名的乡土田园小说:小说集《竹林的故事》、长篇《桥》(散文化小说) 2、萧乾、芦焚、杨振声等人的作品 3、李吉人的“大河小说”:《死水微澜》

51 三、海派小说 1、老海派:张资平 2、新海派(新感觉派):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 他们的眼光,不仅是中国旧文化传统的遗毒,而且渗杂着资本化商业社会自私的、赤裸裸的肉欲特征,这是与新感觉派作家所处的三十年代的上海大都市有直接的关系。 他们的共同之处是:“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打量上海,用一种新异的现代形式来表达这个大都会的城与人的神韵”。

52 新感觉派小说的意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p325) 总之,新感觉派的作家虽然不避讳性的描写,也不避讳在商业文化日益发达的大都市里存在的人的堕落。但他们“五四”个性解放精神和“人的文学”的人文怀精神相去甚远,他们与老舍、曹禺等作家的观照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是“玩赏型”的,而老舍、曹禺等是“批判型”的。 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点: 1、重“感觉体验”。这类小说对人的心理活动的体验性表达,重点不是情感体验,而是感觉体验,即人的主观感觉、主观印象、幻觉以及潜意识层次的非理性活动。例如穆时英的 《PIERROT》中对大都会街道的感觉:(《流变》上p189) 2、描写的事物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同上p190) 3、内向化、主观化的“心理结构”,运用了现代派小说那种故意颠倒时空关系、用意识流手法组合情节。

53 第十五章 新诗(二) 一、中国诗歌会的诗 特点:三点(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p.272--275) 二、后期新月派的诗 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第十五章 新诗(二) 一、中国诗歌会的诗 特点:三点(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p ) 二、后期新月派的诗 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戴望舒和卞之琳

54 第十六章散文(二) 一、林语堂的幽默小品 “论语”时期的林语堂,他所写的文章从内容到风格,已从“评论时事”转向“无所不谈”,“欲据牛角尖负隅以终身”,体现了由勇猛激进到消沉避世的思想变化,其文风亦有“化板重为轻松,变严谨为幽默”的变化。他这一时期的杂文、小品,多收入1934年8月出版的《我的话》,以其闲适幽默的风格,确定了林语堂在现代文学史上作为散文名家的地位。

55 林语堂作为论语派的重要作家,与其他成员一样(如刘半农、俞平伯、老舍等,还有一些身兼编辑的知名人物),有自己的文章风格,但又共同构成了“幽默”、“闲适”、“性灵”这一流派特征。

56 赵树理 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
1、赵树理创作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特定的历史环境为前提。与农民有着最密切的、最深刻的血肉般联系。忠实地反映农民的思想、情绪、意识、愿望及审美要求,并真正能为普通的农民所接受。

57 2、生活创造者与生活描写者的统一,这种社会实践和创作方式的结合,是赵树理这一代作家的突出特点,他们先是从事革命的实际工作者,然后才是作家,他们的创作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变革的文学记录。

58 3、赵树理在对“五四”以来新文学“欧化”倾向进行反省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格外偏重大众化、通俗化的文学主张,并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营养。赵树理是继鲁迅之后最了解农民的作家。

59 二、赵树理笔下的人物形象——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1、老一代农民——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背负历史因袭的重担。如:二诸葛、老秦、金桂的婆婆(李成娘)等有严重的小生产者意识。赵树理通过表现他们思想的转变从而反映出党领导农民翻身解放、移风易俗的伟大胜利,也显示了农民改造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60 2、年轻一代农民——农村新人的形象 以小二黑和小芹为代表。

61 三、评书体现代小说的形式——现代小说体式的又一个成功的尝试。

62 小说(二) 一、暴露与讽刺 1、暴露作家——张天翼、艾芜。代表小说《华威先生》。 2、讽刺作家——沙汀、钱钟书。代表小说《围城》

63 3、《围城》分析 (1)、主题:以婚恋与人生为主题。表现男女人物对婚姻的向往、困惑和焦虑。“围在城内的人想冲出来,围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几位男性人物而言是再恰当不过了,而对几位女性人物来说,恐怕只说对了一半。

64 (2)、《围城》中的男女人格模式 男人:十里洋场上“中西合璧”式人男人。他们不满足于“金屋藏娇”式的夫妻关系,他们要求女人也有所改进,不限于“贤妻良母”标准。但他们又不希望女人太聪明,他们要保持一种男性的尊严和引发女人崇拜的神秘感。

65 女人:对婚姻对男人表现出一种令人可怕的执着,但从学识和作派来看,他们是新女性,但在灵魂深处,她们身上“旧女人”的烙印很深。这首先表现在她们走出家门的目的并不是要象男人那样做个自由的扬名露脸的新女性,而是为了有资格做上类“新男人”的“新太太”。

66 “鸿渐回身,看见苏小姐装扮地袅袅婷婷,不知道什么鬼指使自己说:‘要奉陪你,就怕没福气呀,没资格呀!’”(钱钟书《围城》)

67 “船上一别,不知她近来怎样。自己答应过去看她,何妨去一次呢?明知也许从此多事,可是实在生活太无聊,现成的女朋友太缺乏了!好比睡不着的人,顾不得安眠药片的害处,先要图眼前的舒服。”(钱钟书《围城》)

68 “我要坐远一点――你太美了!这月亮会作弄我干傻事。”“我没有做傻事的勇气。”(钱钟书《围城》)

69 “……唉!这女孩儿刁滑得很,我带她来,上了大当——孙小姐就像那条鲸鱼,张开了口,你这糊涂虫就像送上门去的那条船。”(《围城》)

70 男女人物关系: 在男女不同的人格动机的引导下,谁也不见得比谁高明多少。

71 二 体验与追忆 路翎的创作: 人物及主题:流浪者和知识者两类。前者几乎处于绝境的生活遭遇以及他们身上迸发出来的强烈的反抗力量,是作者的主要注视点,原始的强力描写,是他探索人物的中心线索。后者主要是表现抗战前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道路。

72 三 通俗与先锋 1、张爱玲的创作: 张爱玲的小说直接指向人性和命运。 人性中的“魔鬼”——曹七巧(《金锁记》)形象分析

73 四 现实与民间 1、孙犁的《荷花淀》 2、“土改小说”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

74 艾青 一、生平(1910-1996)及创作 二、独特的意象与主题 1、土地意象——对祖国和大地母亲深沉的爱。
2、太阳意象——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 三、忧郁的诗绪 四、诗的艺术与形:朴素、集中、单纯、明快。

75


Download ppt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一、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无产阶级文学、民主主义文学、自由主义文学 二、“左联”"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