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所得分配及其不均度測量 個人所得來源的管道 及其差異原因 1
2
個人所得來源種類 定義:個人所得分配又稱為家庭所得分配,主要探討個人所得來源及個人所得分配差異的原因。 來源:
勤勞所得:即受僱報酬,如薪資所得 財產所得:如利息所得 移轉所得:如失業救濟金 事業所得:即產業主所得,個人經營事業所獲得的報酬, 如利潤。 而其中勤勞所得佔個人所得的比例最高。 資料來源:99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表1(摘要)
3
個人所得來源種類
4
個人所得差異的原因 個人素質與技能:個人能力愈強,生產力愈高,所得愈高。
工作性質:工作愈專業(如律師、醫生)、供不應求(精算師)、風險性愈高(消防員)的行業,其所得愈高。 工作强度:若以時薪計算薪資,工作時間愈長,所得愈高。 財產繼承:即所謂「含著金湯匙出生」,上一代財產多,個人所得多,愈容易迅速累積財富。 運氣機會:如中頭獎彩券。
5
貧富差距過大造成的影響 經濟問題 社會問題
6
如何測量所得分配不平均程度 羅倫茲曲線 吉尼係數 最高最低所得組倍數 其他測量方式
7
補充資料 警戒線 聯合國有關組織規定: 吉尼係數若低於0.2表示收入絕對平均; 表示比較平均; 表示相對合理; 表示收入差距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 通常,吉尼係數0.4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超過這條"警戒線"時,貧富兩極的分化,較易引起社會階層的對立而導致社會動盪。 收入 絕對平均 收入 比較平均 收入 相對合理 收入 差距較大 收入 差距懸殊 吉尼係數 0.2 0.3 0.4 0.5 0.6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