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棒球的介紹 50513 李建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棒球的介紹 50513 李建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棒球的介紹 李建璋

2 1774年美國未獨立之前在英國有一本書內有"Base Ball"的字語。而現今盛行的棒球在1839年,由美國人達伯岱(Abner Doubleday)在紐約州之古柏斯鎮所創立的,據傳,他在上歷史課的時候,為了避免打瞌睡,在課本後面的空白處,劃下了現代棒球的的初步扇形球場規格。1845年歷史上第一個棒球俱樂部「Knicker Bocker」在紐約成立,並由負責人克特萊德( Alexander Cartwright )制定適合當時背景的棒球規則,並在翌年修訂,即為歷史上最早之棒球規則,成為目前棒球規則之骨幹。卡萊特( Alexander Cartwright )是一位銀行家也是位土地測量員,是尼克巴克 (Knickerbocker) 棒球俱樂部的一員。他訂立壘間距離為90呎,首次以扁平的壘包代替原來的木樁,每個壘設置守備員,於二、三壘間設置一位守備員稱為游擊手,規定九名球員出場比賽,三名於外野區,比賽以那一隊先超過21分即比賽結束。又規定三好球構成一出局,三出局構成一局球賽,亦訂定捕手未正規捕接第三好球時之「不死三振」與比賽中打擊者的打擊順序不能變更等規則。由這些規則的訂定人們可以想像出他對美國棒球的貢獻。  年至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但棒球運動並未因戰爭而衰退,反而因人口大量的遷徙流動,使棒球遊戲隨軍隊之移動流傳南北各地,而在戰後棒球發展更是盛行。1869年,棒球史上最早的第一支職業棒球隊辛辛那提紅襪隊在美國誕生。棒球是在美國成形的運動,規則的訂定與球場的規畫,亦是在美國發揚光大推展到世界各地,因此說棒球是美國人發明的並不為過。 

3 球場規則 1. 04 球場係依據下列要領設立: 內野為90呎(27
球場規則  1.04 球場係依據下列要領設立: 內野為90呎(27.431公尺)之四方形,而外野是在一壘線及三壘線所延長界線(FOUL LINES)間的地區。 從本壘到界內區域、圍牆、看台或其他阻礙物,須在250呎(76.199公尺)以上。從本壘沿著界線,兩邊的距離需在320呎(97.534公尺)以上;中外野的距離以400呎( 公尺)以上最為理想。 內野壘線及本壘板應在同一水平,但投手板必須高於本壘板10吋(25.4公分),即自投手板前6吋(15.239公分)處朝向本壘板方向6呎(1.828公尺)之地點為止,以每1呎( 公尺)保持1吋(2.5399公分)的斜度差。此項傾斜,各球場應力求一致。 內野及外野包括界線都屬於界內區,其他則屬於界外區。 自本壘經由投手板到二壘,此一直線應已朝東北東方向為宜。 本壘到擋球網(BACKSTOP),及壘線至最近的圍牆、看台或其他在界外區的阻礙設施距離應在60呎(18.288公尺)以上。 首先當本壘位置定位後,自此點以鋼尺量127呎3 3/8吋(38.795公尺)距離,決定二壘的位置;再以本壘為基點朝一壘量90呎,再以二壘為基點朝一壘方向量90呎,其交叉點為一壘的位置;然後以本壘為基點朝三壘量90呎,再以二壘為基點朝三壘量90呎,其交叉點為三壘的位置。一壘至三壘的距離為127呎 3 3/8吋。測量至本壘的距離係指一壘線與三壘線的交叉點而言。 界線以及粗線等應使用濕石灰或白堊等其他白色材料劃定。界線標竿以白色顏料塗之,但為便於判定,可以其他顏色塗之。至於界線則不可用木材或其他硬質材料製作。

4 正式比賽的說明:  沒有完成五局上、下半的進攻而主審宣佈中止比賽時,原則上是無效的比賽。     後攻球隊領先,即使未打五局下半,仍為正式比賽。  後攻球隊在五局下半得分後追成平手,雖然這半局未打完就停止比賽,仍為正式比賽。  截止比賽的勝負是以兩隊的得分來作為決定勝負標準。  於某局中主審宣告截止比賽時,有下列情況,均成為「保留比賽」(SUSPENDEN GAME):  先攻球隊在上半局追平分數,而後攻球隊在下半局未能得分,而被宣判截止比賽時。  先攻球隊在上半局得分超前,而後攻球隊在下半局未能追平或再度領先,而被宣判截止比賽時。  台灣棒球在日治時期的發展(1897年~1945年) [編輯] 台灣棒球運動的起源 台灣的棒球運動源自於日本的殖民統治,而日本棒球運動則又受美國影響甚深。1872年(明治五年),一位名為霍雷斯·威爾森的美國人到日本「第一大學區第一番中學校」(2年後改名東京開成學校,為今東京大學的前身之一)擔任英語教師,課餘時便指導學生打棒球,為最早將棒球運動傳入日本者[1]。1894年秋日本人中馬庚首度使用「野球」一詞取代原有的片假名音譯,並用在1895年發表的書名中。巧的是,這年也是日本統治台灣的第一年。 台灣棒球在日治時期的發展(1897年~1945年) [編輯] 台灣棒球運動的起源 台灣的棒球運動源自於日本的殖民統治,而日本棒球運動則又受美國影響甚深。1872年(明治五年),一位名為霍雷斯·威爾森的美國人到日本「第一大學區第一番中學校」(2年後改名東京開成學校,為今東京大學的前身之一)擔任英語教師,課餘時便指導學生打棒球,為最早將棒球運動傳入日本者[1]。1894年秋日本人中馬庚首度使用「野球」一詞取代原有的片假名音譯,並用在1895年發表的書名中。巧的是,這年也是日本統治台灣的第一年。

5 :59:15 補充日治初期,社會並不太安定,在台的日本人多從事相撲、劍道等防身的運動。1897年間,已經有駐台銀行職員開始玩起棒球,但只是投球與打擊而已,尚無完整的器材與攻守陣容。1906年3月,位於台北的「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中學部」(次年改名為台灣總督府中學校,即今建國中學)在校長田中敬一的主導下,組成一支棒球隊,成為台灣史上第一支有史料可考的棒球隊。不久,同樣位於台北的「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也成立另一支棒球隊。當年春天兩支隊伍進行比賽,雙方戰成五比五平手,為台灣史上有正式紀錄的第一場棒球比賽[2]。

6 隨後,台北的成淵學校(今成淵高中)、台北工業學校(今台北科技大學)及台北商業學校(今台北商業技術學院)等校也陸續組織棒球隊。 繼台北之後,台南成為全台第二個發展棒球運動的地區。1910年,駐台南砲兵部隊與南鯤鯓地區人士各成立一支球隊,當年夏天舉行了台南的第一場棒球賽。到了1914年,台中也開始出現棒球運動,台灣銀行中部支店棒球隊與台中廳棒球隊舉行了當地的第一場棒球賽[3]。 當各地球隊數目及比賽場次逐漸增加後,因缺乏制度所產生紛爭也隨之增多。1914年,出身於早稻田的棒球名將伊勢田剛來台,看到這種現象,便召集當時台北地區的球隊代表開會,成立了「北部棒球協會」並制訂會章,是為全台灣最早的棒球組織


Download ppt "棒球的介紹 50513 李建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