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2 第五節經濟發展 戰後初期,台灣經濟面臨重建。生產既未能迅速恢復,進口亦受外匯短缺及大陸戰亂的限制,多數人民已是民窮財盡
加以大陸大量居民轉居台灣,人口激增 此對生產破壞,物資奇缺,人民生活原已艱苦萬分的台灣經濟而言,人口激增所造成之社會壓力,沉重無比 1946年 610萬 1848年 680萬 1950年 790萬 1952年 810萬

3 惡性通貨膨脹 二次戰後數年間,由於國共內戰漸熾,台灣的米、糖、煤、鹽輸往大陸,致台灣物資短缺,行政長官公署為支應財政需求而增加貨幣發行額。自1946年5月至1947年12月,發行額增加5.8倍。結果導致通貨膨脹,社會不安、人口失業眾多 1946年1月〜1947年2月間各類民生物資漲價情形 米3.8倍 糖21.3倍 麵粉4.4倍 布5倍 豬肉2.2倍 1949年6月,台灣銀行發行新台幣,以新台幣一元 換舊台幣4萬元,期能遏止通貨膨脹

4 1949年發行新台幣準備金 資料來源:張之傑等, 1992, 20世紀中國全紀錄,頁602,台北錦繡

5 土地改革 自1949年4月至1953年1月,先後實施一連串重大土地改革政策
三七五減租1950年立法院通過「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期減輕佃農佃租負擔、保護耕作權,改善佃農生活、 安定農村社會 公地放領1951年6月行政院為扶植自耕農,將公有耕地放領給現耕農 耕者有其田 1953年1月立法院通過「耕者有其田條例」

6 三七五減租 三七五減租實施期間,工作人員整理耕地清冊 資料來源: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2000, 珍藏20世紀台灣,頁248,台北時報

7 耕者有其田 資料來源: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2000,珍藏20世紀台灣, 頁253,台北時報

8 美國之經濟援助與台灣經濟之安定 1950年韓戰爆發後,台灣戰略地位轉趨重要,美國開始對台灣提供軍事、經濟援助
1951及1952年度台灣分別獲得0.977億美元及0.810億美元,幾乎全屬於防衛支助物資。直至1968年始完全停止援款 美援對台灣最直接的影響是維持台灣經濟的安定,且擴大了台灣與國際經濟之關係,為台灣的經濟發展開啟了新的契機

9 戰後1950年台灣基隆吧女 招待美軍一景 資料來源:老照片編輯部,2001,另一種目光的回望, 頁124,山東山東畫報

10 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協防台灣,左圖為美軍攜帶家眷登上基隆港後的畫面,亦帶來了美國的生活方式
資料來源:老照片編輯部,2001,另一種目光的回望,頁123,山東山東畫報

11 計畫式自由經濟之發展 1950年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的特色,約略可分為前後兩期 由進口替代出口獎勵(1950〜1964年)
出口導向工業與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1964年〜 今)

12 客廳即工廠 台灣在日本治台時期,累積下現代化的資本,加以戰後民生工業設施由中國大陸遷移來台、冷戰環境下的美援掖助、中小企業的扶持、十大建設的公共投資、個人勤儉儲蓄的資本累積,以及家家戶戶「客廳即工廠」的打拼,才有了70年代的經濟果實 資料來源:經典雜誌78,頁67,2005.1

13 由進口替代出口獎勵 時間為1950年〜1964年 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宣布協防台灣,大量美援穩定了戰後的台灣經濟
初期的發展方針是由米、糖等農產品與農產加工品出口,進而推行進口替代之工業化政策,以滿足民生物質的需要而平衡貿易逆差 1960年,政府制定獎勵投資條例,以鼓勵出口。隨之產業蓬勃發展,出口大增,經濟亦日趨繁榮

14 出口導向工業與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 時間為1964年〜 今
1964年後,隨著美援的停止,進一步迫使政府走向自主發展的道路,出口導向工業與民營企業飛躍成長,成帶動進步的主力,此期之經濟發展特徵為 國民生產總值年增率達兩位數 工業生產超過農業生產而取得支配地位 出口激增,主要出口品由農業轉為工業產品 外資大量來台投資

15 資料來源:簡後聰,2000,福爾摩沙傳奇:台灣的歷史源流,頁415,
台中文建會中辦室

16 台灣對外貿易市場結構之轉變 就台灣戰後出口地區而言 時間 出口主要市場 1950年代初期 日本、美國 1967年起 美國、日本 2002年起
美國、香港、日本 就進口地區而言,與出口地區相似,亦以美國與日本為主要供應國

17 農業發展及其問題 近50年來,台灣農業發展隨著政策的改進演變,可分為四個階段 重建時期(1945〜1953年)
成長時期(1954〜1967年) 衰退時期(1968〜1980年) 變革時期(1981〜1990年)

18 重建時期(1945〜1953年) 此時期的農業發展兩大目標 生產設施的重建 加強增產 加強米、糖之生產,以爭取外匯
農業生產在短時間內,甚至超過日治時代的水準

19 成長時期(1954〜1967年) 此期是台灣農業快速成長時期,由於實施耕者有其田,農民提高生產意願,採勞力密集耕作,各種作物產量不斷提高
1953年開始,政府以促進台灣工業化為目標。便以出口農產品所賺外匯進口工業原料而在國內生產,即所謂以進口替代的方式發展工業 1963年,工業生產毛額超過農業生產

20 衰退時期(1968〜1980年) 年代 農業與工業的比較 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 1968 農業生產總值 19% 工業生產總值 34.4%
7.7% 45.7% 此時期政府的農業政策由原來的「增加生產」為主,改為「提高農民效益」為主

21 變革時期(1981〜1990年) 此一時期由於國外農產品大量傾銷台灣,農產貿易逆差急遽增加,農業生產持續衰退,農業發展遭受嚴重打擊,農村社會經濟面臨崩潰的危機,引發全體農民自力救濟運動,農民不斷走上街頭 1990年代,政府鼓勵農業升級,轉變為精緻化農業

22 參考、延伸閱讀資料 張勝彥等,1996,台灣開發史,台北空大 黃秀政等,2002,台灣史,台北五南


Download ppt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