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台灣飲食文化變遷 馮伯元、林宏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台灣飲食文化變遷 馮伯元、林宏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飲食文化變遷 馮伯元、林宏曄

2 一、農業時代與日治時代 (1945 年前的台灣飲食)
(一)蕃薯粥 日治時代,台灣雖稻產豐富,但都運往漳泉販售,人民生活困苦,大部分的人常吃蕃薯飯、蕃薯粥,即使上流人家一天也才吃一餐米飯。 圖片擷取自 (上) (下) 蕃薯粥 芋頭蕃薯粥

3 一、農業時代與日治時代 (1945 年前的台灣飲食)
(二)擔仔麵 早期台灣沿海漁民平常捕魚去,遇到秋、冬不能捕魚的日子,就在家附近擺擺小攤子賣麵貼補家用,度過不能捕魚的小月,這就是度小月擔仔麵的由來。

4 一、農業時代與日治時代 (1945 年前的台灣飲食)
(三)日本飲食的影響 蓬萊米的種植,生魚片與壽司的食用,以及白煮的日式烹調法,其他燒烤鰻魚、西式沙拉、烤秋刀魚、烤小丸子等日式料理,還有味噌的引入,更是大大影響台灣人的喝湯文化。 【圖片來源

5 1945 年後的台灣飲食 八大菜系的影響+牛肉麵文化

6 前言 台灣早期農村社會,民生普遍不富裕,吃得簡單,沒有「台菜」的稱呼,更沒有台菜菜色名稱。
1945 年政府來台,帶動中華飲食的進入,八大菜系是中華飲食的精髓,影響並融入了台灣本土的飲食文化。

7 每一個都有其悠久的文化歷史,及獨特烹調方法 。
何謂八大菜系? 八大菜系: 北京菜系(京菜)、山東菜系(魯菜) 四川菜系(川菜)、淮揚菜系(蘇菜) 江浙菜系(浙菜)、福建菜系(閩菜) 廣東菜系(粵菜)、湘鄂菜系(湘菜) 每一個都有其悠久的文化歷史,及獨特烹調方法 。

8 台灣菜的起源 廣義:台灣人所吃的菜餚總體。 狹義:福建、客家、潮州菜的演變菜式。 ※台灣人大多吃的菜餚 ,以台式福建及客家菜
為基礎,而福建菜影響 較廣。 【圖:滷肉飯。轉自:愛加倍部落格。】

9 台菜的風格(閩) 1.福建菜系(閩南菜)為主流。 2.環海、日本食風影響-海鮮種類多元。 3.受到閩菜的影響,加入中藥材烹調 。
4.大眾化及家常菜種類多樣。Ex:菜脯蛋,滷肉 ※閩南人來台後,以原鄉烹調方式+口味,結合台灣食材,所演變出來。

10 藥燉豬心↑【轉自:www.wretch.cc 】
菜脯蛋→ 【轉自: 】 紅燒肉↑【轉自: 】 藥燉豬心↑【轉自: 】

11 台灣南方菜(川,湘,蘇,浙 ) 1.川,湘菜是遷台後,最受矚目,餐館生意最興隆的菜系。
※來台四川人頗多;來台軍人中湖南人也佔十分重要掌權地位,湘菜有「軍菜」之稱。 2.浙菜也很流行,與川菜,湘菜鼎足而立。 ※許多早期黨政官員,隸屬浙江,江蘇兩省人士。 3.隨著時代,人事變遷,加上台灣經濟快速發展。這些菜系已逐漸失去原有獨特地位,融入台灣飲食中,並轉為家常菜。

12 【轉自:news.xinhuanet.com 】
冬瓜鱉裙羹 → 【轉自:news.xinhuanet.com 】 清蒸武昌魚 ↑ 【轉自:baike.baidu.com 】 燒三合(魚丸、肉糕、肉丸)↑【轉自:zh315.gov.cn 】

13 台灣北方菜(魯,京) 北方菜於中國菜系中佔重要地位,但在台未能普及。 1.魯菜特色:「貴、古」。 以燕窩,魚翅,鮑魚,銀耳等貴重
食材烹調的宮廷厚味大菜。 Ex:「孔府一品鍋」 「八仙過海鬧羅漢」。 反倒是平價麵食大受歡迎。 Ex:饅頭,包子,餃子,麵類。 2.京菜在台同樣因抬不起高 價,變化較少,對業者較無吸引 力。一般常見的保存於各飯店中 ,如熱炒,烤鴨,滷菜等。 北京烤鴨↑ 【轉自:sh.sina.com.cn 】

14 【轉自:www.shandong.gov.cn 】
山東大饅頭→ 【轉自: blog.pixnet.net 】 孔府一品鍋↑ 【轉自: 】 山東餃子↑【轉自:ellina.spaces.live.com 】

15 台灣廣東菜(粵) 1.由於地理位置,廣東菜影響台灣飲食也甚大。ex:燒臘,蓋飯,煲湯等。此外,像蠔油牛肉,咕咾肉,皮蛋瘦肉粥也是符合台灣口味的廣東菜。 2.強調現吃現做的港式 飲茶傳入台灣後,至 今仍風行不衰。 ex:叉燒包,蝦餃,燒賣, 腸粉等點心。 燒臘飯↑【轉自:blog.roodo.com 】

16 蝦仁腸粉↑【轉自:blog.udn.com 】
咕咾肉→ 【轉自: big5.xinhuanet.com 】 燒賣↑ 【轉自:blog.pixnet.net 】 蝦仁腸粉↑【轉自:blog.udn.com 】

17 台灣牛肉麵 提起牛肉麵,會以為是由四川引進的,其實在四川賣的是小碗的紅湯牛肉。真正將牛肉與麵條合成的牛肉麵,創於台灣 。
作法多種,為適應不同口味,做不同轉變。川味牛肉麵徹底本土,變成台灣牛肉麵。有紅燒、清燉、蕃茄三種最有名。 這是一個重要的轉變,突破過去不吃牛肉的禁忌。也為後來速食文化登陸台灣做了奠基的準備工作。

18 川味牛肉麵↑【轉自:blog.cbbn.net 】
蕃茄牛肉麵→ 【轉自: 】 清燉牛肉麵↑ 【轉自:blog.pixnet.net 】 川味牛肉麵↑【轉自:blog.cbbn.net 】

19 三、1987 年後的精緻飲食 (解嚴後) (一)速食文化
1987 年後,經濟起飛蓬勃發展,在凡事要求快速、便捷的工商社會,首當其衝的就是飲食文化的改變。 類型:西方速食、日、韓等外國料理

20 圖片擷取自 (右上) (右下) (左)

21 三、1987 年後的精緻飲食 (解嚴後) (二)高級餐廳
由於生活水準普遍提高,人民對飲食的講求更上一層,不只要求飲食的美味,更要求服務舒適,環境高雅等。對飲食高度的要求,高級餐廳相應而生,這是生活富裕的結果。 類型:中、西式之分

22 ←中式大餐 【http://eat.xaonline.com】
西式大餐→

23 四、小吃文化 一、禽肉類:包括鹹水雞、烤鴨、雞肉飯等。 二、畜肉類:包括豬腳、摃丸、肉圓等。 嘉義名產-火雞肉飯 屏東萬巒豬腳
二、畜肉類:包括豬腳、摃丸、肉圓等。 屏東萬巒豬腳

24 四、小吃文化 三、海鮮類:包括蚵仔煎、鼎邊趖等。 四、米麵類:包括米粉、粄條、蚵仔麵線、棺材板等。
蚵仔煎【 鼎邊趖 四、米麵類:包括米粉、粄條、蚵仔麵線、棺材板等。 棺材板【

25 四、小吃文化 五、豆類:包括豆干、臭豆腐等。 六、糕餅類:包括大餅包小餅、太陽餅、牛舌餅等。
大溪豆干【 臭豆腐【 六、糕餅類:包括大餅包小餅、太陽餅、牛舌餅等。 台中太陽餅 【

26 四、小吃文化 七、飲料類:包括蜜豆冰、豆漿、芋仔冰、愛玉等。 愛玉【http://www.yipin.tw】
八、醬料類:包括辣豆瓣醬、豆腐乳、醬菜等。 醬菜【

27 結語 實質上,台灣飲食是由來自不同地域的菜式融合而成的。隨著歷史變遷,台灣料理加入了福建菜、客家菜、日式料理、各式各樣外省菜式的特色。近年,又受到了世界各地外國菜式的影響。台灣飲食文化,從過去到現在,都不斷吸收、融合外來菜式的精髓,不停的發展演變,創造屬於自己的「台灣味」,相信未來勢必也是。

28 資料來源 1.飲食文化與鑑賞(林慶弧,民93)。台北。新文京出版社。 2.台灣鄉土小吃(李銘,民77) 。台北。千華出版社。
3.台灣閩南語飲食詞彙中的文化意義 (郭進屘,民95) 。高雄。 4.味在酸鹹之外-台灣飲食文化鳥瞰(林明德) 。取自: 5.奇摩知識加。


Download ppt "台灣飲食文化變遷 馮伯元、林宏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