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 膺架法现浇施工
2
1 前言 目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广泛应用铁路、公路、市政工程,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其施工技术。
3
2主要施工方法 A膺架法 B挂篮悬灌法 C移动模架法 D顶推法 E架桥机架设法 F悬拼法 G大型浮吊架设法
4
膺架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即在桥孔位置处安装满布支架或在支墩上拼装梁式结构后立模就地浇筑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
膺架型式: A满堂式支架: 满堂式支架具有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安装方便、受力均匀的优点,适用于没有车辆通行、通航的要求的现场。 B梁式支架 可以满足有跨越道路、河流要求的箱梁施工,但往往需要在跨间设置临时支墩。
5
3 工艺特点 (1)膺架法施工无需预制场地,而且不需要大型运输、安装设备。 (2)膺架形式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满堂式支架或梁式支架,可多工作面同时施工,适应性强。 (3)与挂篮悬灌法施工相比,工期较短一些,经济可比性差一些,施工质量控制难度更大。 (4)施工中的支架、内外模板耗用量大,并且搭设支架影响排洪、通航、通车,施工期间可能受到洪水和漂流物的威胁。
6
4 适用范围 膺架法一般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无水或水流较浅的河流)、跨度L≤ 64米、桥墩高度≤ 20米的现浇连续箱梁现浇施工。 在山区及受地形地势等影响,大型施工机械无法进入或无大型机械设备的情况下,采用膺架法施工比较合适。
7
5工艺原理 在桥位处搭设膺架(在低墩或不跨越道路等障碍物的情况下搭设满堂式支架,在高墩或跨越道路等障碍物情况下搭设梁式支架),在膺架上安装底模,经预压后安装外侧模板及内模、钢筋及预应力系统,然后浇筑梁体混凝土;待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内模、端模板和施加预应力及管道压浆;最后进行体系转换施工,拆除支架。根据梁体结构设计情况,梁体可以分节段或一联整体浇筑成型。
8
5.1 纵向分段 1、京津城际通黄路 号墩 连续梁支架现浇“五段法”分段情况: 2×( )+1.5 2、胶济客专潍坊东特大桥16-19号墩 连续梁支架现浇“四段法”分段情况: 2 × ( )+2.0 3、广珠城际 连续梁拟划分“三段法”分段情况: 5.2 高度上分为两次 第一次浇筑底板、腹板(至上倒角下口),第二次浇筑上倒角及顶板。
9
6 现浇膺架施工设计与检算 6.1膺架选型 6.1.1满堂式支架 在桥墩较低(20m以下)或地质条件较好且不跨越道路、河流等障碍物时,梁体现浇膺架宜选择满堂式支架。支架搭设材料主要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等。满堂支架具有安装方便,不需要大型施工设备;地基承载力要求低的优点,但安装质量控制要求较高。 满堂式支架系统包括纵横向分配梁(方木或型钢)、顶托、立杆、水平杆、剪刀撑、底托等部分。
10
6.1.2梁式支架 在桥墩较高(20m以上)或地质条件较差(软土地基等)或跨越道路、河流等障碍物时,梁体现浇膺架宜选择梁式支架。支架搭设材料一般为:支墩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大直径钢管桩(钢管混凝土)立柱、型钢分配梁结构,纵梁可采用军用梁、贝雷梁(架)或型钢等。梁式支架不影响桥下通行、通航,但需要大型施工起吊设备配合,且支墩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 梁式支架系统包括分配横梁、纵梁、支墩顶分配梁、支墩、支墩基础等部分。 6.1.3安全防护设计 车辆通行门洞的安全防护架设计应满足路政部门要求设置防撞、限速、限高、限宽设施。
11
6.2膺架及模板系统计算 6.2.1计算荷载及组合 (1)设计荷载。 1)模板、支架自重; 2)新浇筑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其他圬工结构物的重力; 3)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 4)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计算取值2.0kPa; 5)新浇筑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压力; 6)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 7)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雪荷载、冬季保温设施荷载等,按实际情况考虑;
12
(2)荷载组合:见表1。 表1 模板、支架和拱架设计计算的荷载组合表 结构名称 荷载组合 计算强度用 验算刚度用 梁、板的底模板以及支承板、支架等 (1)+(2)+(3)+(4)+(7) (1)+(2)+(7) 侧模板 (4)+(5) (5)
13
(3)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 1)稳定性要求。 支架受压构件纵向弯曲系数可按《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进行计算。支架的立柱应保持稳定,并用撑拉杆固定。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在自重和风荷载等作用下的抗倾倒稳定时,验算倾覆的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3。 2)强度及刚度要求。 验算模板、支架及拱架的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数值: ① 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 ② 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 ③ 支架、拱架受载后挠曲的杆件(盖梁、纵梁),其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跨度的1/400; ④ 钢模板的面板变形为1.5mm; 拱架各截面应力验算,根据拱架结构型式及所承受的荷载,验算拱顶、拱脚及1/4 跨各截面的应力,铁件及节点的应力,同时应验算分阶段浇筑或砌筑时的强度及稳定性。验算时不论板拱架或桁拱架均作为整体截面考虑,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3。
14
6.2.2满堂式支架计算 (1)支架顶分配梁计算。 1)支架顶分配梁: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f ——分配梁的最大扰度值; q——均布荷载; L——计算跨径; W——截面抵抗矩; K1——弯矩系数; K2——扰度系数; EI——抗弯刚度; [σ]——分配梁的容许应力; [ f ]——容许扰度为跨径的1/400。
15
2)支架顶纵梁。 按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f ——纵梁的最大扰度值; F——集中荷载值; L——计算跨径;
W——截面抵抗矩; EI——抗弯刚度; [σ]——纵梁的容许应力; [ f ]——容许扰度为跨径的1/400。
16
(2)立杆计算。 式中 N——立杆轴向力计算值; A——立杆横截面面积; Φ——立杆轴心受压构件纵向弯曲系数;
[σ]——钢材容许应力,为182MPa。
17
6.2.3梁式支架计算 (1)支墩计算。 式中 A——支墩基础截面面积; P——支墩上承受的荷载; [σ]——地基容许承载力。
1)支墩基础计算。 式中 A——支墩基础截面面积; P——支墩上承受的荷载; [σ]——地基容许承载力。 2)支墩立柱计算。 式中 A——支墩截面面积; [σ]——支墩容许承载力。
18
3)支墩顶分配梁。 按集中荷载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按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f ——纵梁的最大扰度值; F——集中荷载值; L——计算跨径; W——截面抵抗矩; EI——抗弯刚度; [σ]——纵梁的容许应力; [ f ]——容许扰度为跨径的1/400。
19
(2)梁部结构计算。 1)强度计算。 梁部结构强度计算主要计算梁式支架的顺桥向纵梁强度和刚度。可以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简支梁计算:
式中 Mmax——截面弯矩; Q——均部荷载; L——钢梁跨度; W——纵梁截面抵抗矩; [σ]——纵梁的容许应力;
20
2)刚度计算。 式中 f ——纵梁的最大扰度值; q——均布荷载; L——计算跨径; W——抗弯刚度;
21
6.2.4支架变形与预拱度计算 (1)预拱度计算。 在支架上浇筑连续箱梁时,在施工中和卸架后,上部构造要发生一定的下沉和挠度,为保证上部构造在卸架后能达到设计要求的线形,在支架、模板施工时设置合适的预拱度。在确定预拱度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1)由结构自重及活载一半所引起的弹性挠度δ1:一般由设计单位提供; 2)支架在承荷后由于杆件接头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δ2:经验数值:根据接头数量和卸落设备情况确定;木材之间2-3mm、木材与金属之间1-2mm、金属之间1mm。 3)支架承受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δ3:理论计算值; 4)支架基底在受载后的非弹性沉陷δ4;经验取值见表2。
22
5)超静定结构由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δ5:理论计算值; 理论预拱度值δ=δ1+δ2+δ3+δ4+δ5
表2 支架基底沉陷(cm) 5)超静定结构由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δ5:理论计算值; 理论预拱度值δ=δ1+δ2+δ3+δ4+δ5 理论预拱度值应根据支架预压的实际变形值监测和首段梁体现浇施工的监测值进行调整。 土壤 枕梁 柱 当柱上有极限荷载时 柱的支撑能力不充分利用 砂土 0.5~1.0 0.5 粘土 1.5~2.0 1.0
23
(2)预拱度设置。 根据梁的挠度和支架的变形所计算出来的预拱度之和,作为预拱度的最高值,设置在梁的跨径中点。其他各点的预拱度计算时,δ1和δ5应以中点为最高值,以梁的两端部为支架弹性变形量,按二次抛物线进行分配: 式中 δx ——距左支点的的预拱度值; X——距左支点的距离; L——跨长。
24
6.2.5模板系统设计 式中 M——计算最大弯矩; [ fx ]——抗弯强度设计值; Q——均布荷载; L——计算跨度;
梁体现浇的模板系统主要包括内模和外模系统两个部分,其中,外模系统包括底模、外侧模和端模及翼缘板侧模。 (1)底模板系统设计。 1)底模板结构:先纵横向铺设方木,然后铺设胶合板。 2)底板计算:按五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① 强度计算。 式中 M——计算最大弯矩; [ fx ]——抗弯强度设计值; Q——均布荷载; L——计算跨度; W——纵梁截面抵抗矩; [σ]——胶合板的容许应力。
25
② 刚度计算。 式中 f ——配梁的最大挠度值; q——均布荷载; L——计算跨径; K——挠度系数; EI——抗弯刚度; [ f ]——容许挠度为跨径的1/400。
26
式中 M——计算最大弯矩; Q——均部荷载; L——计算跨度; W——纵梁截面抵抗矩; (2)外侧模板系统设计。
1)外侧模板采用大块钢板或木模(外贴胶合板)。 2)外侧模板系统计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① 强度计算。 式中 M——计算最大弯矩; [ fm ]——抗弯强度设计值; Q——均部荷载; L——计算跨度; W——纵梁截面抵抗矩; [σ]——面板的容许应力。
27
② 刚度计算。 式中f ——外侧板的最大挠度值; q——均布荷载; L——计算跨径; K——挠度系数; EI——抗弯刚度; [ f ]——容许挠度为跨径的1/400。
28
(3)内模板系统设计。 1)内模结构形式 。 内模结构包括内模板、内模桁架、内模支撑等部分。内模板可以采用木模,也可以采用钢模;内模桁架用方木或角钢等制作成框架;内模支撑一般采用φ48×3.5脚手架钢管搭设。 2)内模计算。 内模计算参照外侧模板进行。内模桁架、内模支撑参照支架进行。
29
7 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操作要点 7.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31
7.2施工操作要点 7.2.1地基处理 (1)满堂式支架地基处理。 原地基地质状况较差为淤泥,用挖掘机挖出一定深度的淤泥,采用换填砂砾、石料;如原地基地质状况较好,将原有地基整平压实后,在其上分层填筑一定厚度的土或砂砾,并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密实,确保压实度≥90%、承载力≥200kPa,并设置横向单向横坡,坡度控制在1%范围内,便于及时排除雨水,如纵向坡度过大,采取设置台阶方式,便于底托支垫平整。然后在处理后的地基上施作15~20cm厚的5%石屑水泥稳定层或C20素混凝土作为支架基础,并按照满堂支架脚手钢管立杆所对应的位置铺设方木或5cm木板。为避免处理好地基受水浸泡,在两侧开的排水沟,排水沟分段开挖形成坡度,低点开挖集水坑。
32
(2)梁式支架地基处理。 梁式支架一般两端利用桥墩承台为基础,中间支撑点采用扩大基础或钢管桩基础。 扩大基础采用现场浇注C30钢筋混凝土。钢管桩基础采用DZ45型振动锤施工,打到设计入土深度。
33
7.2.2膺架系统安装施工 (1)满堂式支架搭设。 1)钢管脚手架搭设。 在支架基础施工完成后,支架在搭设前,对箱梁支架进行放样,确定其平面位置,同时必须挂好每孔的纵向中心线,沿中心线向两侧对称搭设支架。为确保支架的整体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对于每根竖向钢管用纵横钢管水平相连结,一定距离设置顺桥向通长剪刀撑、横桥向每隔一定距离设1道剪刀撑。剪刀撑与碗扣支架立杆、水平杆相交处,转扣设置数量按大于85%控制,杆件的相互连接必须紧密。最后按作业要求设置防护栏及连接、加固杆件。可调顶托调整高度严格控制在30cm以内,以确保架子顶自由端的稳定。每联支架搭设至下一联邻近孔的L/5处或设计规定的部位。底托安放时必须用硬木楔垫平,以保证立杆的垂直度。考虑到浇注顶板混凝土时需留设施工平台、过道,支架在搭设时要有一排延伸到翼缘板的外侧,并保证翼缘板下横桥向有2~3排支撑。
34
搭设质量要求:竖杆要求每根竖直,采用单根钢管。立竖杆后及时加纵、横向平面钢管固定,确保满堂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满堂钢管支架搭设完毕后,应测量放样确定每根钢管的高度(每根钢管的高度按其位置处梁底高〈考虑预拱度设置〉减构造模板厚度和方木楞、木楔的厚度计算),并在钢管上做上标记,对高出部分的钢管用电焊机切割,保证整个支架的高度一致并满足设计要求。钢管上必须设置顶托以在其上直接设方木楞和木楔,铺装模板。为了施工方便和安全,外侧搭设人行工作梯,并在支架两侧设置1.2m宽的工作、检查平台,工作梯和平台均要安装1.2m高的护栏。
35
2)碗扣式支架搭设。 在顺桥向按照支架间距铺设枕木,然后搭设碗扣式脚手架,严格按照支架设计图纸布置纵向间距、横向间距,支架上设顶托,横向每三道设置一道剪力撑,纵向两外侧设置剪力撑。 其余要求参照钢管脚手架搭设。 3)门式支架搭设。 门式支撑架的搭设采用逐排和逐层搭设的方法,其交叉支撑、剪刀撑、水平纵横加固杆应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做到随搭随设的要求;连接门架与配件锁臂、搭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 在地基处理好后,铺设枕木,将支架立杆置于枕木上。门架搭设前必须按门架搭设平面布置图所示位置先弹出门架立杆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应准确,然后由低向高搭设支架,门式支架搭设完成后设纵横向钢管剪刀支撑和水平加固杆,支架下设可调底座、支架顶安设可调顶托,顶、底可调范围为60cm,可调顶底托是用来调整支架高度和拆除模板用。
36
交叉支撑应在每列门架两侧设置,并采用锁与门架立杆锁牢,施工期间不得随意拆除;水平加固杆采用Φ48×3
交叉支撑应在每列门架两侧设置,并采用锁与门架立杆锁牢,施工期间不得随意拆除;水平加固杆采用Φ48×3.5钢管,必须在整个支撑架的周边顶层、底层及中间每2列、2排通长设置,并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整个支撑架必须设置扫地杆,扫地杆距原地面0.2米。 剪刀撑架应在满堂脚手架的外侧周边和内部每隔5m纵横按图所示设置,剪刀撑宽度不大于4个跨距或间距,斜杆与地面夹角宜为45°~60°。 铺设纵横方木和底模,调整承托高度,测量底模标高,底模标高及平整度合格后,逐个检查承托松紧度并固定。
37
5.2常用碗扣式满堂支架搭设一般要求: 1、可调底座钢管旋出高度不大于30cm,支架在箱梁纵向间距一般为60cm,在横隔板及端隔板处应加密为30cm,支架在箱梁横向间距一般为60cm,在腹板处应加密为30cm,翼缘板处一般为90cm。支架步距应为60cm。 2、支架纵断面内剪刀撑在每边腹板位置不少于两道,底板位置不少于3道。支架横断面上剪刀撑每3~4排钢管设置一道。支架高度≥10m水平面内剪刀撑每设置一道。
38
(2)梁式支架搭设。 1)支墩安装施工。 支墩安装一般采用汽车调配和人工进行,应严格控制支墩的垂直度和平面位置。支墩之间用水平撑、斜拉撑与支墩上的拼接钢板(T形、十字形)联结,上端与型钢垫梁、下端与预埋钢板螺栓联结,加固成排架,提高整体稳定性。 2)贝雷桁架安装施工。 贝雷桁架安装采用先拼装成片拼、再视起吊能力拼装成组、分段吊装就位的方法。在地面上将标准三角、端构架、撑杆和弦杆等用钢销销接成一片完整的支架。用吊车在地面将拼接好的军用梁吊起安放于临时支墩上的垫梁上,然后横向用连续系槽钢或钢管联系成整体,提高其整体稳定性和抗扭转能力。 3)型钢梁安装施工。 型钢梁安装采用汽车调配和人工进行。箱梁支架基础完成后,在其上搭设贝雷片墩或型钢立柱,墩顶上安置卸落支架用的钢制砂筒(大小可以采用Φ32×30cm),砂筒上安放工字钢的横盖梁。支架在采用型钢作纵梁,型钢上铺加设强弦杆或方木。
39
(1)底模系统。 箱梁底模板采用胶合模板,根据箱梁结构尺寸现场加工。底模采用大块胶合板,铺在分配梁方木上,调模、卸模采用可调顶托完成。支架顶设可调高度顶托,顶托横向铺方木,纵向用方木连接,间距30~40cm,方木与胶合板用钉子固定。如为曲线梁,模板加工时可根据箱梁线形曲线及宽度将模板分段(按顺桥向每5m为一段考虑)制作,将每一段视为直线段,即分段用折线代替圆曲线,从而提高模板的使用效率。 (2)外侧模系统。 外侧模板和翼缘模板采用钢模或木模,钢模由专业模板加工厂家加工制作;为施工方便,将外侧模板和翼缘模板加工成整体。木模在施工现场加工。
40
钢模外侧模板及翼缘模板安装时,采用汽车吊起吊。模板起吊前,要将相应的丝杆和横向I14工字钢联接好。由于每块模板面板均为平面,没有按照箱梁平曲线设置弧面,故安装模板时,确保模板与模板之间留有15mm左右的间隙,以此来调出箱梁的平曲线(实际为若干折线)。模板之间的间隙通过木板条和玻璃胶进行堵塞,不留缝隙。外侧模板采用方木及钢管脚手架固定,同时在模板之间用钢筋作为拉杆连结,纵横间距60cm。 (3)端模系统。 堵头模板因有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孔眼,模板采用胶合板挖孔,按断面尺寸挖割。孔眼必须按钢筋及预应力管道位置精确定位切割。每个预应力预留孔位要编号,以便在下节段现浇施工中快速准确定位。竖向及横向预应力槽口:竖向及横向预应力张拉端槽口尺寸及位置要求准确。
41
(4)内模系统。 箱梁内模可以采用木模分节段加工,也可以采用组合钢模,分节段加工,内模先在拼装场地按4—6m拼装成节,待底板、腹板钢筋及波纹管道安装完毕后,将内模分节吊入箱梁内组拼。为了保证箱梁内模位置,内模与钢筋间设置混凝土垫块作为支撐。为了防止内模上浮,每隔1—1.2m在外模设一道横梁,以模板横梁作为支撑用可调螺杆向下顶紧。为了固定内模使其不偏移轴线位置,采用木方及三角楔将内模与外模顶牢,在浇注混凝土时将木撑逐步拆除。箱梁顶板采用钢管支架支模,支架直接支撑在底板。 7.2.4支架预压 (1)预压目的。 检验支架及地基的强度及稳定性,消除整个支架的塑性变形,消除地基的沉降变形,测量出支架的弹性变形。
42
(2)预压方法。 在铺设完箱梁底模后,用编织袋装砂或水箱对支架、模板分节段进行预压,预压荷载为梁体自重的120%。 (3)预压观测。 为了解支架沉降情况,在加水预压之前测出各测量控制点标高,测量控制点按顺桥向每5m布置一排,每排4个点,在预压前对底模的标高观测一次,在加载50%和100%后均要复测各控制点标高,在预压的过程中平均每2小时观测一次,观测至沉降稳定为止,预压时间一般为72小时,在预压荷载卸载后再对底模标高观测一次,从以上的观测资料中计算出支架的弹性变形及地基的下沉。 (4)预压完成移除水箱或砂袋,拆除模板,根据预压结果得出设置预拱度有关的数值,据此对理论计算数值进行修正以确定更适当的预拱度,并重新放样,调整立杆高度。
43
7.2.5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制作、安装 (1)钢筋制作、运输及现场安装。 钢筋由工地集中加工制作,运至现场由汽车吊提升现场绑扎成形。顶板、底板、腹板内有大量的预埋波纹管,为了不使波纹管损坏,一切焊接在波纹管埋置前进行,管道安装后尽量不焊接,当普通钢筋与波纹管位置发生矛盾时,适当移动钢筋位置,准确安装定位钢筋网,确保管道位置准确。钢筋绑扎前由测量人员复测模板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无误后方进行钢筋绑扎。纵向普通钢筋在两梁段的接缝处的连接方法及连接长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悬浇梁段及现浇段先进行底板普通钢筋绑扎及竖向预应力钢筋梁底锚固端(包括垫板、锚固螺母及锚下螺旋筋)的安装,再进行腹板钢筋的绑扎、竖向波纹管及预应力钢筋的接长、腹板内纵向波纹管的安装,最后进行顶板普通钢筋的绑扎、顶板内纵向波纹管的安装、横向钢绞线及波纹管的安装。为使保护层数据准确,保护层垫块不被压坏,箱梁施工垫块采用定型塑料垫块或混凝土垫块。
44
(2)预应力管道制作、运输及现场安装要点。
首先设计图纸要求在箱梁肋上准确布置波纹管的定位筋,纵向间距应小于0.6m,横向位置按设计图纸上的座标定位。在波纹管接头处一定要将波纹管接口用小锤整平,以防在穿束时引起波纹管翻卷,严重时会导致管道堵塞。还要检查波纹管是否因为焊接等原因产生破损或变形,若发现一定要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补好。在与锚垫板接头处,一定要用胶带或其它东西堵塞好以防水泥浆渗进锚孔内。
45
7.2.6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不仅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工作性能要求,而且应符合强度、耐久性(抗冻、抗渗、抗侵蚀)等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要求。一般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少于12小时、扩展度不小于50cm、混凝土入模的坍落度不小于18cm,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一般应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灌筑工作。 2)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可参照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通过试配确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根据设计强度等级,考虑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以及材料质量可能的波动。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包括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亦可参照上述规程,经过试配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积累资料,为合理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提供依据。 表3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3)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46
表3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注:1. 本表中的水灰比,系指水与水泥(包括外掺混合材料)用量的比值。
表3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注:1. 本表中的水灰比,系指水与水泥(包括外掺混合材料)用量的比值。 2. 本表中的最小水泥用量,包括外掺混合材料。当采用人工捣实混凝土时,水泥用量应增加25kg/m3。当掺用外加剂且能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时,水泥用量可减少25kg/m3。 3. 严寒地区系指最冷月份平均气温≤-10℃且日平均温度在≤5℃的天数≥145d 的地区。
47
(2)混凝土生产。 混凝土生产集中在拌和站进行。拌制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计量器具应保持准确。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配料数量的允许偏差(以质量计)为:水泥、矿物外掺材料:±1%;粗、细骨料:±2%;水、外加剂:±1%。拌制时间应根据工艺试验成果控制。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等各项工作性能的检测,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
48
(3)混凝土运输。表4 混凝土拌和物运输时间限制
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混凝土拌和物应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的装载量约为搅拌筒几何容量的2/3。运输时间不宜超过表4的规定(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通过试验查明所配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后,确定运输时间限制)。混凝土运输途中应以2~4r/min 的慢速进行搅动。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二次搅拌时不得任意加水,确有必要时,可同时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其原水灰比不变。如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得使用。见表4。
50
(4)混凝土现场浇筑。 1)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2)为防止混凝土离析,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② 当倾落高度超过2m 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l0rn 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③ 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51
3)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
3)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 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300mm。 4)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表5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允许时间(min)5)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表5 的规定。当需要超过时应预留施工缝。见表5。
52
注:当混凝土中掺有促凝或缓凝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混凝土强度等级 气温不高于25℃ 气温高于25℃ ≤C30 210 180
表5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允许时间(min) 注:当混凝土中掺有促凝或缓凝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混凝土强度等级 气温不高于25℃ 气温高于25℃ ≤C30 210 180 >C30 150
53
6)混凝土浇筑顺序纵向由悬臂端向施工缝端进行,分层浇筑,每层30cm,每段梁横断面混凝土浇筑顺序为先浇底板,再浇腹板,最后浇顶板。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和平板式振捣器。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保证无层间冷缝,混凝土的振捣严格按振动棒的作用范围进行,严防漏捣、欠捣和过度振捣,当预应力管道密集,空隙小时,配备小直径30型的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不可在钢筋上平拖,不可碰撞预应力管道、模板、钢筋、辅助设施(如定位架等)。
54
7)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 支架的整体稳定情况观察,特别是箱梁腹板下、横隔板下等荷载较大处支架顶纵横梁、立杆受力情况,出现异常应及时加固; ② 预应力管道如波纹管、竖向铁皮管应注意保护,不得破损漏浆; ③ 注意锚下混凝土捣固密实,不得出现空洞和不密实现象。
55
(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应根据施工对象、环境、水泥品种、外加剂以及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提出具体的养护方案,并应严格执行规定的养护制度。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d,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或缩短。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 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1)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对干炎热天气浇筑的混凝土以及桥面等大面积裸露的混凝土,有条件的可在浇筑完成后立即加设棚罩,待收浆后再予以覆盖和洒水养生。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混凝土面有模板覆盖时,应在养护期间经常使模板保持湿润。当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面上洒水。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采用塑料薄膜或喷化学浆液等养护层时,可不洒水养护。 2)当结构物混凝土与流动性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时,应采取防水措施,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后7d 以内不受水的冲刷侵袭。当环境水具有侵蚀作用时,应保证混凝土在l0d 以内,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前,不受水的侵袭。 3)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当设计无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
56
7.2.7预应力张拉及管道压浆 (1)预应力筋制作及现场安装。 1)预应力束制作应在干净的水泥地坪上编束,以防钢束受污染;在编束前应用专用工具将钢束梳一下,以防钢绞线绞在一起;将钢束端头做成圆锥状,用电焊焊牢,表面要用砂轮修平滑,以防钢束在波纹管接头处引起波纹管翻卷,堵塞孔道。 2)在穿束之前应清除锚头上的各种杂物以及多余的波纹管,用高压水冲洗孔道;卷扬机上的钢丝绳要换成新的并要认真检查是否有破损处。 3)若预应力束孔道是曲线状,用人工穿束就比较困难,通常将钢丝绳系在高强钢丝上,用人工先将高强钢丝拉过孔道,然后将钢丝绳头用半圆钢环与钢束头经焊接而接在一起,开启卷扬机将钢束徐徐拉过孔内,在钢束头进孔道时,用人工协助使其顺利入孔。如果在钢束穿进过程中堵塞,要立即停止,查准堵塞管位置,凿开混凝土清除管道内的堵管杂物,仍继续用卷扬机将束拖过孔道。
57
(2)预应力张拉及管道压浆。 1)准备工作。 ① 钢绞线、精轧螺纹钢筋等进场后要抽样送检,检查其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锚具、塞片进场后外观检查和硬度检验,要检查锚固效率系数,当质量证明书不齐全、不正确或质量有疑点时,应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其值不可小于0.95;油顶油表要定期进行配套校验。 ② 将锚垫板喇叭管内的混凝土清理干净;消除钢绞线上的锈蚀、泥浆; ③ 套上工作锚板,在锚板锥孔内抹上一层薄薄的黄油,在锥孔内装上工作夹片。 2)千斤顶的定位安装。 ① 套上相应的限位板; ② 装上张拉千斤顶,并且与油泵相连接,注意千斤顶要和油压表配套使用; ③ 装上工具锚板,在锚板锥孔内装上工具锚夹片,锥孔内表面和夹片表面涂上约1mm厚的蜡质润滑剂,以使张拉完毕后夹片能自动松开。
58
3)张拉。 ① 当浇筑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到达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数值以上,同时龄期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以上方可进行张拉,张拉的顺序按照设计张拉顺序进行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伸长值容许误差控制在±5%以内,同一断面的断丝率不得大于1%; ② 张拉过程如下:0→初应力15%σk→张应力100%σk,持荷3min后回油; ③ 伸长量较大时应采用两次或多次张拉,此时应注意控制千斤顶的伸长值不超过千斤顶的行程20cm; ④ 为了消除钢铰线束不直和初始受力不均的影响,一般应在张拉力达到一定初始值之后,再进行伸长值的量测。可在钢束张拉时初始张拉力(可取设计张拉力的10—15%)状态下标注伸长量起始记号,用量测值和理论计算值复核; ⑤ 若伸长量不足或过大,要及时分析原因,一般是管道布置不准,增大孔道摩阻,应力损失过大,有时也有可能设计计算使用的钢绞线的弹模值与实际使用的弹模值不相同。总之要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59
4)锚固。 ①持荷3min后,若油压下降应补足到100%σk,松开送油油路截止阀,张拉活塞在预应力筋回缩下回程若干毫米,工作锚片锚固好预应力筋;应满足设计要求或不大于下表
锚具变形、力筋回缩容许值 锚具类别 变形型式 容许值 夹片式锚具 力筋回缩锚具变形 6mm 精轧螺纹钢筋锚具 1mm
60
② 关闭回油油路截止阀,向回程油缸送油,活塞慢慢回程到底;
③ 按顺序取下工具夹片、工具锚板、张拉千斤顶、限位板。 5)管道压浆。 ① 一般在张拉后24小时内往张拉孔道内压浆,如情况特不能及时压浆,应采取保护措施保证锚固装置及钢绞线不被锈蚀,以防滑丝; ② 压浆是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的最后也是关键的一步,压浆前对压浆机进行认真检查、标定,用压浆机向管道内注压清水,充分冲洗,润湿管道,至全部管道冲洗完后,正式拌浆,开始压浆。压浆开始后需等另一端排水,排水孔亦喷出纯浆并稳定后,才可封闭排气孔,其后对管加压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数值以上并持荷3min后封闭进浆口。
61
6)封锚。 ① 在距工作夹片5cm处,切除多余的预应力筋,用混凝上封住锚头; ② 切割多余的钢绞线一般用砂轮切割机。 7)施工注意事项。 ① 夹片与锚环孔不应粘附泥浆或其它杂物,且不允许锈蚀(若有轻微浮锈,应彻底清除)。 ② 对表面有锈的钢绞线,张拉前应彻底除锈,以减少磨擦损失。 ③ 锚具安装到位后,应及时张拉,以防止因锈蚀而产生滑丝、断丝。 ④ 限位板应根据千斤顶的外径选择。 ⑤ 工作锚板夹片与工具锚夹片不能混用(工作锚具不能重复使用)。 ⑥ 工具锚夹片对表面和锥孔内表面用前应涂有润滑剂以便退锚灵活。 ⑦ 张拉设备应定期进行标定,并且保证顶、表、油泵配套使用。 ⑧ 灌浆后三天内不得切割钢绞线和碰撞锚具。 ⑨ 在张拉过程中,应注意是否有异常现象如响声、油压表指针抖动等,张拉完成后检查钢绞线上夹片留下的咬痕,以便及时发现滑丝问题。如出现滑丝,可用单根张拉千斤顶进行补张拉。 ⑩ 张拉前应检查张拉系统安全可靠,张拉时应有安全措施,张拉千斤顶后严禁站人。
62
7.2.8膺架系统拆除 在压浆强度达90%及封锚完成后拆除所有支架。拆除支架时从跨中开始对称向两头均匀拆卸,以便使桥体重量对称、均匀地由两端支座平均承担,同时预防箱梁因受力不均匀产生裂纹。拆除底模时防止损坏箱梁外观质量。拆除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拆除要统一指挥,上下应动作协调。 拆除脚手架时,拆除应按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应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员往下顺杆子。拆下的材料,应向下传递用绳吊下,禁止往下投扔。 箱梁浇筑时在每孔桥墩的支点处两侧翼板预留孔,在拆梁式支架时,先松动砂筒,然后用安放在桥面支点处的卷扬机缓缓提起该处支架的工字钢横梁,使整个纵梁提离型钢立柱,接着拆除钢管或型钢立柱,最后一起放下贝雷片或型钢纵梁。拆支架时应缓慢、对称地用水冲落砂筒使梁体结构均匀受力,注意保留该段与尚未浇注的下一段相邻那跨的支架不拆,使梁体在施工阶段的受力更趋合理,有效防止混凝土的开裂。
63
8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65
9 工程质量控制标准、检验方法及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9.1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1)模板质量控制标准见表7。 表7 模板质量控制标准
66
(2)钢筋质量控制标准见表8。 表8 钢筋质量控制标准
67
(3)现浇梁质量控制标准见表9。 表9 现浇梁质量控制标准
68
9.2工程质量检验方法 (1)模板。模板平面位置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检查;平面标高采用水准仪检查;板面局部不平用2m直尺、塞尺检测;其余检测项目采用尺量检查。 (2)钢筋。钢筋检测项目采用尺量检查。 (3)箱梁。梁轴线偏位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检查;顶面标高、横坡采用水准仪检查;断面尺寸、长度采用尺量检查;平整度采用2m直尺检查。 8.3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质量管理、标准的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组织施工,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执行设计图纸核对和“交底”制度。 (2)建立质量责任制,设置专职质量员,认真执行三检制度。 (3)选择合格材料按照工程试验检测规程进行检查试验。 (4)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加强施工测量、试验和监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要求。 (5)根据支架设计要求的间距搭设满堂钢管支架,并设好连接支撑。支架搭设完成后,在模型安装前进行预压,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
69
(6)用酚醛树脂胶合板作外模,模板安装要保证其位置的准确性,模板接缝要平顺,并用胶泥密封。
(7)箱梁底模设预拱度,其数值由试验预加荷载和施工规范设定。浇注混凝土前,对预应力钢束的位置和波纹管道的外表进行检查,并检查锚垫板和螺旋筋放置是否正确、稳固。经检验确认后方可浇注梁体混凝土。 (8)采用泵送混凝土入模,由一端向另一端斜坡分层灌注,先灌底板,其次腹板,最后顶板,应在箱梁顶板的底模上开窗口,以便混凝土直接下到箱梁的底板,使底板混凝土均匀密实。设专人负责捣固,对箱梁底板混凝土有专人入内箱对其进行捣固。以免欠捣、漏捣和振捣过度,捣固标准以表面出浆无气泡排出,且不再下沉为宜。混凝土振捣时,严禁让振动器直接接触波纹管。 (9)混凝土浇注完毕立即除去表面浮浆,并拉毛,待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塑料薄膜将混凝土外露部分覆盖,待初凝后洒水养护。 (10)为提高承载力,防止梁体在张拉后产生水平裂纹,锚垫板和螺旋筋与梁体骨架钢筋必须连接牢固,此处混凝土振捣要密实。 (11)混凝土灌注两天后,拆除非承重的腹板侧模;混凝土强度达到90%以上的设计强度,张拉完成后,方可拆除翼缘板下的模板和支架。 (12)张拉设备如油泵、压力表、千斤顶和油管及阀门接头等,必须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经过更换配件的千斤顶和油表压力表必须重新校验。
70
10 保证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组织施工,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风、防雷击、防洪、防触电要求。 (2)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符合规定。 (3)氧气瓶与乙炔隔离存放。对操作人员严格管理,坚持持证上岗,切实加强安全工作的落实,配备劳动保护用具、安全生产用具。 (4)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牌,确保对安全工作要时刻警惕,防止麻痹大意,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5)制定详细的技术操作规程,防止不规范行为及个人意识引致的安全质量事故。
71
(6)各箱梁支架搭设稳固,承载力满足设计、施工荷载要求。按交通规则要求设计交通标志及警示牌,确保既有公路行车行人安全。
(7)预应力张拉作业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千斤顶的对面及后面严禁站人,作业人员只能站于千斤顶的两侧。 (8)张拉前作业人员要确定联络信号,张拉两端相距较远时,用对讲机等通讯设备进行联络。电动油泵开动后,进、回油速度与压力表指针升降应平衡,均匀一致,安全阀保持灵敏可靠。 (9)对于重要工作和关键工序实行重点管理,并做好经常性的检查和监护,特别是对高空作业和预应力张拉,教育工人加强个人安全防护,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10)加强防火工作,现场设置消防器材。在搭设支架、立筑模型和混凝土养护生火时,加强消防检查,保证工程不发生火灾。 (11)生产、生活用电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72
11 保护环境的技术措施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组织施工,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污水排放管理方案、控制措施。 1)职工食堂设置滤油池、挡渣网对食堂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通过下水道排放,严禁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住房周围设置排水沟和沉淀池,生活污水经排水沟沉淀池沉淀后再排放。 2)卫生间每天安排专人打扫,保证清洁,定期消毒,厕所设置化粪池,完工后进行填埋处理。 3)拌合站周围设置排水沟和沉淀池,冲洗拌合机和混凝土运输车辆的污水经沉淀池沉淀和过滤后通过排水沟排放,并派人随时清理沉淀池。 4)机修间周围设置排水沟和集油池,污水经集油池过滤、沉淀后通过排水沟排放。
73
(2)噪声控制措施。 1)钢筋加工、机械修理均安排在昼间进行,以防止夜间噪声拢民。 2)主梁施工、拌合站混凝土搅拌作业时,其周围设置围护措施,以尽量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加强各种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尽量降低设备噪声排放防止噪声超标。 (3)粉尘控制措施。 1)设置拌合站集中供应混凝土,粗细骨料集中堆放,水泥采用灌装,混凝土拌合时对粗骨料采取洒水措施等以减少粉尘的排放。 2)主要运输便道和车辆进出口采取定时洒水的措施,以减少扬尘。 3)跨公路短距离调运时,车斗内减少装载量并慢速行驶,安排洒水车对公路进行洒水以降低扬尘,并派专人清扫路面。 4)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采用袋装集中清理、统一堆放、分类处理,禁止从高处向下自由抛撒产生粉尘。
74
(4)运输遗洒控制措施。 1)原材料运输时,水泥等袋装材料要保持包装完好并采取遮盖措施,钢筋、木料等材料要捆绑固定牢固,砂、石等颗粒材料要采取遮盖措施,型钢、钢模等长大件要可靠固定并使其重心位于车轴中心。 2)生产、生活废旧物品应送往回收站,运输时采取遮盖措施。 3)混凝土运输采用专用罐车运送,混凝土罐车出拌合站前应对其进行冲洗,防止混凝土洒落在公路路面上。 (5)植被保护、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措施。 1)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严禁破坏设计红线以外的原有地貌和植被。 2)合理选定弃土场,弃土场应尽量少占田地、耕地。弃土堆坡脚设置挡碴墙,坡面植草,并按设计要求施工防护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3)施工便道边坡、临时建筑周围易发生水土流失地段应设置骨架护坡或挡土墙,并设置合理截面的排水沟。骨架护坡用浆砌片石砌筑,内种草皮;挡土墙和排水沟用浆砌片石砌筑。
75
(6)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案、措施。 1)钢筋余料、废弃钢材、报废设备等,送至地方指定回收站进行处理。 2)旧钢模、设备等按公司要求进行退租或集中存放。 3)桥梁周围的废弃物随时派人进行清理,确保完工后场地整洁;废弃塑料、包装袋等进行集中填埋处理;废弃木料、玻璃品等运送至地方指定回收站进行处理。
76
12技术管理方面的要求 按公司现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分级管理办法》(司工〔2005〕100号文)的规定,连续梁(刚构)均为一级技术难度项目,其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批有如下要求: 1)直管项目中一级项目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由公司指挥部(经理部)组织,相关部门及承建子公司参与编制,经审定后报公司 审批后实施; 2)托管、自管项目中一级项目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由子公司负责组织,子公司项目部参与编制,经审定后报公司审批后实施 。
77
桥梁工程技术难度等级界定标准表 一级项目指标 二级项目指标 三级项目指标 连续梁(刚构)斜拉桥 均为一级 支架上现浇梁 支架高度H≥10m
支架高度8m≤H<10m 支架高度 H<8m 拱桥 有支架,跨度L≥80m 有支架,跨度60m≤L<80m 有支架,跨度L<60m
78
13几个工程实例 13.1某桥1#台边跨及合拢段支架在预压过程中倒塌 1出现情况 1#台现浇及合拢段支架基础混凝土已出现开裂,裂缝沿桥横向(基础承台的长度方向),裂缝最大宽度达7mm。 2原因分析 1)、1#台现浇及合拢段支架基础已经过4次洪水冲刷,且长期浸泡于河水中,靠河侧地基基础由于受洪水冲刷、浸泡相对严重,承载力下降较大;而靠1#台侧地基基础受洪水冲刷及浸泡影响较小,承载力下降较小,且部分支架位于既有承台上,承载力相对较大,在上部预压荷载及支架等自重的作用下,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支架向外倾斜而发生垮塌。 2)、大量的漂浮物增加了对支架水平外力。
79
13.2某桥0#段现浇支架返工。 1. 原采用普通钢管作为0#段现浇支架, 搭设严重不符合标准: A立杆通高不竖直,倾斜严重; B纵横方木搁置于横杆,立杆受弯; C剪刀撑数量严重不够。 2.要求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重新搭设0#段现浇支架。
80
13.3某桥左幅1#墩0#段砼凿除返工。 1. 0#段混凝土试件不及格; 2. 左幅1#墩0#块腹板及顶板为C50混凝土,钻芯取样四组,其28天试件抗压强度结果分别为:47.1MPa、46.8MPa、46.7MPa、46.5MPa。混凝土抗压强度综合评定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81
13.4某桥(32+48+32)m双线连续箱梁顶板出现纵横裂缝
1.施工情况 采用满堂支架,梁体两次分层施工。连续梁第一次浇筑混凝土于2007年9月26日施工底板、腹板(至上倒角下口),施工数量660m3;顶板砼于2007年11月31日施工,施工数量690m3。 2裂缝情况 顶板内纵向裂缝2条都在梁体的中轴线上,横向裂缝大概有25条,大多为整个顶板通缝;顶板面现观察到的横向裂缝大概有23条;腹板无裂缝。 3原因分析 1)梁体前后两次砼浇注间隔时间1个月,当顶板开始凝固、收缩,而先期完成收缩的腹板砼对顶板砼的收缩形成约束。 2)浇注时温度为10度,中午最高气温在15度左右,晚上浇注完时气温为3度,砼初凝时间约5 小时,在浇注完砼前先浇注砼已经达到初凝状态,昼夜温差较大。 3)桥位离既有线较近(约40m),每天有7对动车组、29对客车、30对货车通过,火车通过时振动很大、振幅较高。
82
14结束语 本标准施工工艺是根据公司承建的多座桥梁施工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可供大家在施工实践中参考。 谢 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