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印度美食 六年五班 8.12.28 羅心妤.李如欣.高新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印度美食 六年五班 8.12.28 羅心妤.李如欣.高新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印度美食 六年五班 羅心妤.李如欣.高新隆

2 印度文化 印度文化並不是單一的宗教文化,印度早期就出現一些其他宗教,如錫克教、耆那教、佛教等,這些宗教的哲學觀念實際和印度教是一致的,也吸收印度教的神靈和傳說,只是反對印度教的種姓制度,和印度教一樣,這些宗教都局限於印度本土,只有佛教成功地向其他民族傳播,其中南傳佛教國家都已經成為印度文化圈內的國家,北傳佛教則吸收儒教的哲學思想,和儒教合流。

3 印度教(介紹)) 印度教 大象神 印度教的傳統,是幾千年間與印度歷史及社會制度交織在一起的結果。其起源並非某一位教祖,沒有所謂的先知。而印度教徒或為有神論者,或非有神論者,或崇拜一神、多神,或者根本不拜神;或以終極存在體有位格 ( 稱梵天)或以之為無位格的「梵」。

4 印度的飲食特色 印度菜的特色在於烹調時,以不同的香料混合做調味,此調味方法即著名的咖哩。
咖哩相傳是釋迦牟尼在印度咖哩村的山上修道時賴以果腹的植物食辛料,釋迦牟尼經常帶下山分給村民,而村民加以改良,結果大受歡迎,於是咖哩傳遍全印度及南亞諸國。

5 印度的飲食與文化關係 印度料理的異同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其繁多的宗教及廣大的領土,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傳統飲食習慣和口味。
眾所皆知牛在印度是神聖的,因此印度人絕不吃牛;受伊斯蘭教教義影響亦不食豬肉(部分地區除外)。因此印度的肉食通常以羊肉、雞肉及海鮮魚蝦等為主,以咖哩調味為共同特色,尤其是羊肉因其羶味重,而以多種香料去味。

6 設計菜單(咖哩雞)^^ 材料: 咖哩塊, 洋蔥一顆, 馬鈴薯一顆, 雞胸肉.高湯 調味料: 鹽, 水, 太白粉, 油
1.將雞肉切塊..馬鈴薯分別削皮切丁備用 2.把油鍋加熱,將雞肉下鍋炒熟撈起.再利用餘油放進馬鈴薯炒一下,再撈出 3.鍋中放入雞塊.紅蘿蔔.馬鈴薯炒熟.再放咖哩.糖.鹽調味.入味後再用水溶太白粉勾芡即可

7 試做~照片

8 試做~照片*2

9 試做!心得! 第一次做的時候,感覺很好玩~~沒想到做出來後的咖哩雞比想像中好吃!!!做菜還是很辛苦的><中間的過程有切菜,一開始切不太順手,可是之後就越來越順手,發現做菜的樂趣,雖然很累,但是還是很好玩,也學到了很多知識~~

10 工作分配 打 字:羅心妤.高新隆 蒐集資料:羅心妤.李如欣.高新隆 材 料:羅心妤.李如欣.高新隆 用 具:李如欣

11 自我評分


Download ppt "印度美食 六年五班 8.12.28 羅心妤.李如欣.高新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