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 三 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 特征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退出 第一章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四章 第五章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 特征 第六章 第七章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八至十五章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 本纲领 Menu 5 2 3 4 1 9 10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6 7 8 15 12 13 14 11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案例 音像 来源 图片 >>
3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 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退出 第一章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 经验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第五章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第六章 第七章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八至十五章 Menu 3 4 5 1 2 9 10 8 6 7 14 15 11 12 13 案例 音像 来源 图片 <<
4
第 三 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5
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6
★ 本章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7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8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 发达的中国文明 1、近代中国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 (1)鸦片战争前:
独立——主权独立 完整——领土完整 纯粹—生产关系纯粹 发达的中国文明 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 —— (美)保罗•肯尼迪
9
“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愚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 英国学者威尔斯
“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往往是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以前更是如此,这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在3—13世纪,中国保持一个让西方人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李约瑟
10
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
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11
(2)近代中国是一个充满激烈变动的时期,出现“千古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清王朝已经走下坡路,中国被隔绝在世界之外,世界不了解中国,中国更不了解世界。
正是在这样的时候,1840年英国的大炮把中国带入近代。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一般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一个)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 (一个)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12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是随着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逐步形成的。
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殖民地化,只是在形式上仍然维持着独立国的地位。
13
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侵略 政治上: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袁世凯与列强公使的合影 上海租界会审公廨
14
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级和最后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关系的社会化随之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垄断组织的统治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就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一个体系,即“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施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体系。”
15
帝国主义的实质和最深厚的基础是垄断。帝国主义的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
①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②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溶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 ③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16
经济上: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支付大量战争赔款,并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17
思想文化上:帝国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
传教士正在向上海徐家汇一带的孩子们传教
18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割占和强行租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驻扎军队及干扰行政和司法等等,使中国丧失完整的主权和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地位。
同时,通过索取战争赔款、控制海关税收、倾销商品及垄断财政金融等手段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逐渐丧失经济上的独立而不得不依赖和受制于帝国主义列强。 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的目的,决不是为了给中华民族带来文明和发展,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阻碍中国的自主发展,防止出现一个摆脱它们控制以至与它们竞争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
19
毛泽东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
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 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郎咸平: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20
郎咸平: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21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
这是因为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又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先天的不足,民族资本中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占了很大部分,工业的比重不高,它所经营的(工业,)主要是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技术和设备等方面,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22
帝国主义与本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相勾结,利用其政治、经济特权和其他方面的优势,极力阻止和排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外国资本、本国官僚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而且也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也没有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3
总之,帝国主义的侵略,最终带来了两个结果。
毛泽东在1939年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对中国社会性质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毛泽东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他深刻概括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特点,指出: 第一,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一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24
第三,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在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
第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 第五,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特别是由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25
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 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封建的 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进 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 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封建的 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 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 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毛泽东
26
1.帝国主义——决定性力量 2.封建势力——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 3.封建剥削制度——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 1.帝国主义——决定性力量 2.封建势力——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 3.封建剥削制度——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4.民族资本主义——不是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5.中国状况——长期不统一,发展极不平衡 6.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7
中国的社会矛盾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不同时期的重点和特点是不同的。
例如在第一次国内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矛盾。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则压倒国内的阶级矛盾及中国人民同其他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8
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历史任务 (最主要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前提)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和发展道路: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前提)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目的)
29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和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改善与政治地位的提高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30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向社会主义转变 的进程,表现为两个转变:
中国革命阶段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 义革命阶段转变 中国的资产阶阶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转变 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 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它已经属于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31
江泽民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
“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 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 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 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 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 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 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 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 的道路!
32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开始萌芽: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初步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毛泽东初步论证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33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走向成熟: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完善和发展: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后
34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是对一定历史阶段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的途径、手段等内容的集中概括,具有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重大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毛泽东为我们党制定的第一条总路线,其目的是要回答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5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6
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最初表述 毛泽东1939年12月提出:▲“所谓新民 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 最初表述
毛泽东1939年12月提出:▲“所谓新民 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 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47页
37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整个时期的总路线的明确概括:
毛泽东1948年4月《在晋绥干部会议上 的话》中指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 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 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 总路线和总政策。”(《毛泽东选集》第4卷 第1316——1317页)
38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1945.4) (2)过渡时期总路线 ( ) 背景:1952年底到1953年初,中国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抗美援朝可望结束;土地革命的任务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提前实现预定目标;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中国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需要提出新的任务和目标。 1952年以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多次讲过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6月1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此作了较为完整的概括“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9
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宣传部起草的关于总路线的宣传提纲上,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一步完整准确地表述为: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指出,“这条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40
12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了《为动员一切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标志着总路线的最终形成。
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并于同年9月载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条总路线的实质是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1
(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8.1)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这一总路线的基本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在继续完成经济战线、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在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轻工业和农业并举;在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条件下,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并举;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条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它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导致急于求成求纯、不顾中国国情的“左”的错误在党内急剧发展起来。
42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包含着多方面丰富内涵的有机整体。它立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旗帜;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以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总体目标;以团结和依靠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作为实现党的总体目标的基本途径。党的基本路线的这几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决不能把它们割裂开。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宣传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用党的基本路线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与行动,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44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友?这是 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成效甚少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去攻击真正的敌人。” ——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45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所作的口头政治 报告中指出:
“这条路线里面有一个队伍问题,有一个敌人问题,还有一个队伍的领导者、指挥官问题。这个队伍就是人民大众,这个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这个领导者、指挥官就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什么呢?领导人民大众。领导人民大众干什么呢?干反帝反封建。”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04页)
46
首要对象 帝国主义 直接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主要对象 封建主义 中国经济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的 主要障碍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 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 官僚资本 主义 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7
官僚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是一种垄断资本和反动国家 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
势力,它的存在和发展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
48
在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上,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大会实际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指出,一方面,中国在政治经济上无不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实际上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所支配的半独立国家”; 另一方面,中国“在政治方面还是处于军阀官僚的封建制度把持之下”,这也“使中国方兴的资产阶级的发达遭着非常的阻碍”。 因此,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这就首次清楚指明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和敌人。
49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直接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最大的压迫,是来自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帝国主义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战祸和灾难,使近代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帝国主义通过对我国的野蛮的侵略战争,不但操纵了近代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50
在近代中国社会里,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也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毛泽东指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的社会基础,是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 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51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残酷地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中国革命“主要地就是打击这两个敌人,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 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两个基本任务,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统一的。 因为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靠山,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反之,因为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如果不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织强大的革命队伍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52
官僚资本主义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毛泽东经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不断探索,于解放战争时期提出来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正确认识蒋介石政权的性质成为党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毛泽东在深刻分析其政权的基础上,提出了官僚资本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新概念。 官僚资产阶级通常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掌握国家政权并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的、封建的、买办的、垄断的资产阶级。 官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通过国家政权残酷剥削和掠夺工人、农民及小资产阶级,排挤和打击民族资产阶级,操纵国民经济,垄断国家经济命脉;在政治上,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势力,阻碍社会的发展,是极端反动的阶级,是民族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 在旧中国,控制国家政权,垄断国家经济命脉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四大家族是官僚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
53
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反对一般的资本主义,即民族资本主义,而是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土生土长的资本主义,是相对于官僚资本主义而言的。从经济地位上讲,民族资本是中小资本,而官僚资本是大资本;从对革命的态度来讲,民族资本在政治上具有两面性,在经济上具有二重性,而官僚资本是官僚的买办的封建的又是垄断的资本,是革命的对象,
54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构成蒋介石反动政权经济基础。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是一种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 它背靠帝国主义,通过国家垄断金融机构,滥发纸币和国债而疯狂侵吞社会财富,通过建立国家专卖制度控制大量商品和物资而大肆牟取暴利,通过超经济的特权垄断一些行业的经营权而压迫和兼并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地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55
大资产阶级:即买办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带买办性,是直接为帝国主义服务并为他们所豢养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但对分属于不同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也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官僚资产阶级:通常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买办的、封建的垄断资产阶级,也叫官僚买办资产阶级。1927年以后在旧中国形成了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对内专政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没收了官僚资本和国民政府财产,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 买办资产阶级: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大资产阶级。在中国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与封建势力联系密切,掌握国家政权。既是大地主,又是大资产阶级,也是外国资本家的代理人。代表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也叫买办阶级。
56
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
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
57
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
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58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人民大众 (1)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2)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无 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3)小资产阶级是中国无产阶级可靠的同 盟军 (4)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无产阶级在一定 时期和一定程度上的同盟军
59
农民成为中国民主革命主力军和无产阶级 最可靠的同盟者的原因
(1)农业大国,主要群体,最大的掠夺对象和剥削对象,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是革命的主力军。
60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毛泽东1939年12月发表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明确指出
中国的贫农,连同雇农在内,约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七十,“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43页)。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 毛泽东对农民中的各个阶层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指出因其经济地位的不同,农民主要分为富农、中农、贫农三大阶层。
61
富农占中国农村人口5%左右,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其中多数虽带有半封建性,但一般都自己参加劳动,一般地在农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可能参加进去,在反对地主的土地斗争中也可能保持中立。因此,不应把富农看成和地主无分别的阶层,不应过早地采取消灭富农的政策。 中农占中国农村人口20%左右,一般不剥削别人,在经济上也能自给自足。但他们受着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剥削,没有政治权力,不但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革命和土地革命,并且能够接受社会主义。
62
(2)反封建的核心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3)革命的对象的强大和工人阶级力量的相对弱小,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领导农民,把落后的农村建成先进的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4)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工人阶级只有与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工人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是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而且,)没有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农民的革命动力作用也无法充分发挥。
63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 翻身农民积极支前
64
城市小资产阶级 “一二·九”运动中北大学生在演讲 包括:知识分子、小商人、小手工业者、 自由职业者
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 ——毛泽东
65
民族资产阶级 1946年,民盟主席张澜拒绝参加伪国大。 两面性: 革命性 软弱性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从娘肚子里带来的老毛病。 ——毛泽东
66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摇摆性。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而在另一时期,又有跟在官僚资产阶级后面反对革命的危险。 因此,他们虽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既不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更不可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67
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 都进行过一系列的探索。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1)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依据。 首先,这是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自然结果。 中国社会各阶级: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 都进行过一系列的探索。
68
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毛泽东指出:“离开了工人阶级的领导,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不可能的。”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当领导者。
69
——无产阶级要牢牢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这是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自然结果。 其次,这是由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特 点和优点所决定的。
70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深受三重压迫,革命性极强(斗争性革命性彻底; ) 第二 高度集中,易于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第三 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71
“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再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不论是资产阶级的政党或小资产阶级的政党)能够担负的”。
(2)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策略方针 ①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 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环节。 ②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③必须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这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④必须实行独立自主原则,对资产阶级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72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73
第一,新的领导阶级 第二,新的时代条件 第三,新的指导思想 第四,新的革命动力 第五,新的革命前途
五四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不是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表现在: 第二,新的时代条件 第三,新的指导思想 第四,新的革命动力 第五,新的革命前途
74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与世界革命关系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马列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社会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与世界革命关系 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7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的,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76
“没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统一的国家, 没有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的发展,没有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发展, 没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 义文化的发展,一句话,没有一个由共产 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废墟上建立起社 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 ——毛泽东
77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 经济纲领 文化纲领 一九四零 一九四五
78
二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推翻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
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主要是指新民主主义 国家的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79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80
(2)新民主主义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 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 是过渡的形式, 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 是过渡的形式, 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
81
毛泽东、周恩来参加选举。
82
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83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将其称为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同各界民主人士合影。
84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 经济纲领的提出: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提出:1947年12月,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85
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 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保护民族工商业。
86
井冈山土地法
87
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88
土地革命路线: 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生产。
89
翻身农民土地照
90
没收官僚资本 具有双重革命的性质: 一方面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另一方面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91
军管会没收中央银行命令 军管会接收江南造船厂命令
92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果夫 陈立夫
93
保护民族工商业 公私兼顾 劳资两利 城乡互助 内外交流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五种经济成分):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 公私兼顾 劳资两利 城乡互助 内外交流
94
3、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 民族的 科学的 大众的 反帝反封建
95
毛泽东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 毛泽东和国民政府中央考察团一起观看文艺演出
96
无产阶级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思想地位的 是共产主义思想。 ——强调文化的主导者
97
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 独立的。 ——强调文化的民族形式
民族的文化: 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 独立的。 ——强调文化的民族形式
98
但在形式内容上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而不排斥一切外来文化,主张对一切外来进步文化加以吸收,经过口腔和肠胃吸收、消化,从而创造出新的自己的文化。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二者的统一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 长征
99
科学的文化: 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 ——强调文化的 科学内容 工农干部学习科学文化。
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 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 ——强调文化的 科学内容 工农干部学习科学文化。
100
工农干部学习科学文化。
101
大众的文化: 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 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强调文化方向
102
鲁迅 它应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1936年,鲁迅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的文学”。《狂人日记》、《呐喊》、《坟》、《彷徨》、《阿Q正传》等优秀现代文学作品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实践。 中国文化革命的旗手鲁迅先生。 鲁迅
103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 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04
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
105
南昌起义指挥部一江西大旅社 1927年7月27日,中共前敌委员会在这里召开会议,周恩来传达了党中央临时政治局关于在南昌组织武装起义的决定。
106
八 七 会 议 1927年8月7日在汉口举行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
107
这是邓小平作的八七会议的记录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08
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起义, 兵分三路会攻长沙。
110
1927年10月27日 工农革命军到达 井冈山
111
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是中国共产党在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又一次尝试 。
领导人张太雷 副总指挥叶剑英 总指挥叶挺
112
1930年,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十几个,军队10万人,1934年红军发展到30万人,革命根据地人口达到1000万人。
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1928—1935) 1930年,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十几个,军队10万人,1934年红军发展到30万人,革命根据地人口达到1000万人。
113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发展到120多万人,军队120余万人,民兵近260万,抗日革命根据地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
114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人》发刊词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战争和战略问题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人》发刊词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毛泽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115
2、武装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的依据及其内容
(1)武装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的必要性 由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由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决定的 由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布局决定的
116
(2)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的可能性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国民革命的影响; 中国的革命形势继续发展;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正确的政策
118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 。“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所以内容就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119
战略基地 基本内容 主要形式 三者结合
120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第一,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中心由城市向农村的战略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121
第三,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第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122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1、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 3、党的建设 三大法宝
123
“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共产党人>发刊词》) —— 毛泽东(1939)
124
(1)统一战线的概念: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进行革命斗争中,为了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逐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一切可以联系的阶级、阶层或集团在一定的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是无产阶级政党完成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策略路线。 统一战线的最终目标是一定的:即无产阶级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但阶段性目标并不一定。 统一战线的对象并不一定:是无产阶级为了反对自己“当前”的主要敌人,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阶段,统一战线的对象可以是不同的。 统一战线的主体:无产阶级
125
建立统一战线是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策略。
统一战线的论述: 《共产党宣言》中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要战胜更强大的敌人,就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同时极仔细、极留心、极谨慎、极巧妙地利用敌人之间的一切裂痕……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的、靠不住的、有条件的。谁不懂得这一点,谁就是丝毫不懂得马克思主义。”
126
毛泽东:“中国的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
127
(2)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依据 A、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 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 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作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集中代表的国民党所领导的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128
中国革命是长期性的。 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异常强大。 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国际帝国主义在破坏中国革命的问题上相互勾结,具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 封建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也掌握着全国政权。 这些势力相互勾结,构成反革命同盟,残酷镇压革命,造成中国革命的残酷性和长期性。
129
经济发展不平衡: 自给自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占优势地位,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农村可以不依赖城市而独立存在。 同时,广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也不在城市而在农村。政治发展不平衡:强大的反动势力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而农民又是革命主力军, 同时,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划分势力范围的形式想回争斗,加上帝国主义分别扶植封建军阀势力所造成的军阀之间长期的分裂和混战。
130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就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131
B、再次,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可能的。 第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各帝国主义之间的利益不统一导致了依附于它们的买办大资产阶级之间的政治营垒不统一,给革命者利用矛盾打开缺口,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由于)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愿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第三,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因而能够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当革命的锋芒主要是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官僚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
132
(3)两个联盟 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无产阶级拥有广大的同盟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 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只有巩固的工农联盟,才能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同时,第二个联盟也非常重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壮大自己,孤立主要的敌人,才能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133
两 个 联 盟 内容 性质 地位 关系 对待方式 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阶级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劳动阶级联盟 主体 基本的 主要的
放手发展和加强 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之间的联盟 组成部分 非基本的,不可缺少的 尽可能扩大
134
(3)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和 主要经验
(3)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和 主要经验 ①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的关系 ②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现无产阶级政党对统 一战线的领导权 ③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 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④对顽固势力进行斗争的“有理、有利、有节” 原则
135
②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现无产阶级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独立自主原则,就是在坚持革命统一 战线的前提下,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 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其实质就是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 领导权。 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
136
③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137
③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 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③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 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就是要放手发动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抗日斗争,积极扩大八 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力量,广泛发展共产党的组织。 先奏后斩、先斩后奏、 斩而不奏、不斩不奏。
138
争取中间势力 就是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 地方实力派这三部分人。
139
孤立顽固势力 主要是孤立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其代表就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140
④对顽固势力进行斗争的“有理、有利、有节”
原则
141
有理——自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针锋相对。
有利——胜利:不斗则已,斗则必胜,不做无把握之事。 有节——休战:适可而止。
142
(4)统一战线发展历程 1924年-1927年 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1927年-1937年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937年-1945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5年-1949年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949年-今天 爱国统一战线阶段
143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统一战线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主要矛盾和任务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土地革命前中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44
(1)长期的武装斗争在新民主主义 2、武装斗争 革命中的必要性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质上 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3)人民军队的建设 (4)人民战争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
145
(1)长期的武装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必要性
暴力革命与非暴力革命。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武装夺取政权。 马克思:“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一个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恩格斯:“革命无疑是天下最权威的东西,革命就是一部分人用枪杆、刺刀、大炮,即用非常权威的手段强迫另一部分人接受自己的意志。” 列宁:“资本主义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有通过暴力革命”。 斯大林: “起决定作用的一定是武装起义。” 毛泽东回忆:对他影响最大的是阶级斗争及其《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暴力革命思想。
146
必要性 斯大林: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 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 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
毛泽东: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合法权利”。
147
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
毛泽东:“谁有枪谁就有势,谁枪多谁就势大。处在这样环境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应该看清问题的中心。”“在这样的敌人面前,中国革命的主要方法,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不能是和平的,而必须是武装的。” 八七会议上 “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 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
148
(3)人民军队的建设 坚持中共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制定了政治工作的方针、内容和方法
149
(4)人民战争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 人民战争必须深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和武装群众 人民战争必须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以革命根据地为基地
人民战争必须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有游击性 的运动 战; 集中优势兵力和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原则
150
3、党的建设 (1)思想建设——首位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是毛泽东建党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和最核心的内容。这是由中共党内最本质的矛盾决定的,是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建设党的正确的经验总结。 (1)思想建设——首位 必须普遍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整风运动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形式;
151
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有两条宗旨是必须注意的:第一是“惩前毖后”,第二是“治病救人”。
152
(2) 在党的政治建设上,必须坚持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相结合,使党在坚持正确路线、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中锻炼自己的队伍,也是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把党员大多数来自农民的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经验之一。 (3)组织建设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也是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把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经验之一。
153
(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三大作风: 理论联系实践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和自我批评 毛泽东在延安作整风报告
(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三大作风: 理论联系实践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和自我批评 毛泽东在延安作整风报告 这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154
党风集中反映了党的世界观,体现着党的形象和党的性质,表明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 待人民群众、对待自己的态度。
155
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的关系 ① 没有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一切,当 然党的建设也无从谈起。 ②党的建设是在统一战线中发展和锻炼出来的
③党的建设是三者关系的主体。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
156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1.它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一个具有特殊国情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的民主革命。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别国的民主革命理论,而必须根据中国革命的实践进行探索和创新。
157
2. 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 ——“两步走”的战略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3. 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并通过共产党来实现这一根本性的问题 4. 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突破了苏联十月革命城市道路的模式。
158
5. 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独特经验 ——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正确地理解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等于正确地理解了中国革命的全部。 6. 在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勾画了未来新中国的建国模式。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