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一、激素调节 1.血糖平衡的调节[填图]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填图] 3.激素调节的特点[判断正误] (1)激素含量少,但却具有高效性。 (√) (2)激素都需要体液的运输。 (√) (3)激素作用具有专一性,每种激素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 细胞。 (×)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一、激素调节 1.血糖平衡的调节[填图]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填图] 3.激素调节的特点[判断正误] (1)激素含量少,但却具有高效性。 (√) (2)激素都需要体液的运输。 (√) (3)激素作用具有专一性,每种激素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 细胞。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3 一、激素调节 1.血糖平衡的调节[填图]

4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填图]

5 3.激素调节的特点[判断正误] (1)激素含量少,但却具有高效性。 (√) (2)激素都需要体液的运输。 (√) (3)激素作用具有专一性,每种激素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 细胞。 (×) (4)激素的作用是调控代谢,而且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

6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填表]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作用范围 较广泛 作用时间 比较长 反射弧 较缓慢 准确、局限 短暂

7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1.人体体温调节[填空] (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2)热量平衡: 下丘脑

8 2.水盐平衡及调节 (1)水盐平衡:摄入量= (2)调节途径 排出量

9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判断正误] (1)内分泌腺都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 (2)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 (3)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以神经调节为主。 (√)

10

11

12 1.激素的种类及功能

13

14 1.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 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2)拮抗作用: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 有拮抗作用。

15 2.激素分泌的调节 (1)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2)神经调节

16 1.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
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  )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激素

17 解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能够促进垂体分泌相应的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这两种激素能分别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性腺分泌性激素;雌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某种激素”是在垂体提取液的作用下增加的,因此该激素为雌激素。 答案:D

18 2.右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 状腺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 的关系,其中①②③表示相 关腺体分泌的激素。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 A.受到寒冷刺激时,图中①含量的增加早于②③ B.用③饲喂正常动物,将引起①②的分泌量均减少 C.③作用的靶器官只有下丘脑和垂体 D.物质②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反 映出细胞膜能进行信息交流 .

19 解析:③(甲状腺激素)不仅能反馈性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激素,而且能作用于全身的细胞促进细胞代谢。
答案:C

20

21 1.血糖平衡调节过程

22 2.体温调节过程

23 3.水盐平衡的调节

24 1.有关问题拓展与分析 (1)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只是增加散热量,不减少产热量, 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既增加产热量,又减少散热量,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 (2)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 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3)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分 泌激素)。

25 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类型 (1)神经调节(反射) ①模式: ②实例:狗吃食就分泌唾液的反射过程。 (2)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②实例:人进食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

26 实例:刺激动物的摄食中枢,会引起动物的血糖浓度降低。
(3)神经—体液调节 ①模式一:内分泌腺为效应器 实例:刺激动物的摄食中枢,会引起动物的血糖浓度降低。 ②模式二:神经—内分泌腺—内分泌腺调节 实例:冬季鸡舍中每天用较强的光线照射14 h以上,能促 进母鸡产蛋。 ^&

27 [特别提醒]  ①血糖、体温、水盐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参与,又有激素 调节参与。 ②下丘脑在调节中可作为神经中枢(血糖、体温调节中枢)、 感受器和效应器(水盐调节)

28 3.(2011·烟台模拟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
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29 ①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②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 ③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④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 解析:①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②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细胞是神经体液调节;③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④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答案:B

31 4.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 .

32 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 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 和甲状腺

33 解析:饮水过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作用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此过程中激素D为抗利尿激素,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A是血糖浓度的变化,C是胰岛,D是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人的手被针扎时,A是感受器,B是神经中枢,E是效应器,属于神经调节;体温调节过程中的相关的内分泌腺C包括肾上腺和甲状腺。 答案:D

34

35 命题角度——激素生理作用的实验分析 (1)从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生物试题看,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以 下两个方面: ①“高等动物主要激素的分泌器官、功能及相互关系”在高考中相对较多,如2010天津卷T8、2010江苏卷T22、2010福建卷T4、2009广东卷T18、2009宁夏卷T4。 ②“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考点还有很大的考查空间,在近两年的试题中也屡见不鲜,如2010北京卷T31、2009湖南卷T33。

36 (2)本部分内容实验设计和探究分析题较多,特别是有关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几种重要激素的生理作用的实验分析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37 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实验一: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图1。

38

39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术应切除________。每次注射各激素的量应按照 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计算。 (3)图1表明胰岛素具有________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 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它 们单独作用之和。

40 实验二: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2。

41 (4)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2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直接抑 制胰岛A细胞分泌。若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 注射________,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其周围血液中____ ____的浓度变化来确定。

42 [解析] (1)由图1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对大鼠注射不同的激素,因变量是大鼠平均体重的变化,故该探究的是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2)为避免自身产生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实验的影响,应切除大鼠的胰腺和垂体。每次注射量应按照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来计算。(3)由图1注射胰岛素组与注射生理盐水组对比知:胰岛素具有促进大鼠生长的作用。由胰岛素+生长激素组、生长激素组和胰岛素组对比知:胰岛素具有加强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且二者的共同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4)由图2知,

43 开始电刺激支配大鼠胰岛副交感神经后,降血糖的胰岛素分泌增多,升血糖的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故血糖浓度将降低。(5)要验证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可采用加量法对胰岛组织注射胰岛素,检测注射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变化,通过对照得出结论。

44 [答案] (1)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
(2)垂体和胰腺 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 (3)促进大鼠生长(及加强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 大于 (4)降低 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5)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45 本讲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1.实验原理 (1)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 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的。

46 (2)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
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氧,氧可以将滤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对,即可知道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47 2.实验流程

48 3.基本技术要求 (1)取液过程中滴管不能混用。 (2)在现实中,医生不能仅凭一份尿液样本就断定某人是否 患糖尿病,因为 在一次性大量食用糖的时候,也会使尿中含有少量的糖。在判断是否患糖尿病时,要根据尿糖检测结果 结合病人的饮食来综合判断。

49 尿液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病等的诊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尿糖检测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50 A.过程④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说明形成了较多的氧
化亚铜沉淀,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 B.刚采集的尿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若呈紫色,说明尿中 含有蛋白质 C.某人经尿糖检测后有有色物质生成,可确定患有糖尿病 D.为确诊患有糖尿病,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浓度

51 [解析] 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但不是形成了较多的氧化亚铜;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是由于蛋白质含有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红色的络合物,尿液中的尿素含有类似肽键的结构,所以也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尿中含糖并不等于其患糖尿病。 [答案] D

52

53 1.(2010·江苏高考)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
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  ) 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 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C.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D.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54 解析:动物的行为是遗传物质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故母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母鸡卵巢的发育和雌激素的合成与光周期的变化有关,适当延长光照时期,可通过神经调节促进卵巢的发育和雌激素的合成,再通过激素调节促进卵泡的成熟和排卵,从而提高母鸡产蛋率。 答案: BCD

55 2.(2010·福建高考)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
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  )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56 解析:若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胰岛素受体,会使胰岛素不能与其结合发挥作用,导致血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发生障碍,血糖含量升高。
答案:A

57 3.(2010·上海高考)右图表示 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 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 最有可能是 (  ) A.发热和寒颤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C.寒颤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58 解析: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产热、散热过程。图示中ab段说明产热大于散热,bc段说明散热增强;剧烈运动导致产热增加,出汗增加引起散热增强,符合曲线变化;A、B、C项均与曲线变化不符。
答案:D

59 4.(2010·江苏高考)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
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正常,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肾上腺素和________的明显增加引起的。

60

61 (2)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丙三人空腹时的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从激素调节机制分析,乙尿样检测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丙注射胰岛素________(填“能”或“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解析:(1)甲的血糖调节能力正常,运动初期,血糖被大量利用,浓度暂时下降;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细胞接受血糖浓度下降的信息,分别增强对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血糖浓度升高。(2)甲正常,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乙不能产生胰岛素,血糖高,会出现尿糖;丙虽然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胰岛素正常分泌,但由于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的存在,作用于肝细胞等组织细胞,使葡萄糖形成糖原的过程受阻,血糖浓度升高,也会出现尿糖。(3)丙血糖高的原因是因为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而不是因为缺乏胰岛素。

63 答案:(1)运动初期血糖消耗量多于产生量 胰高血糖素
(2)蓝色、砖红色、砖红色 乙的胰岛B细胞受损,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血糖浓度高 (3)不能 胰岛素不能与其受体结合

64 注: 点击此图片进入“课时跟踪检测”


Download ppt "一、激素调节 1.血糖平衡的调节[填图]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填图] 3.激素调节的特点[判断正误] (1)激素含量少,但却具有高效性。 (√) (2)激素都需要体液的运输。 (√) (3)激素作用具有专一性,每种激素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 细胞。 (×)"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