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 新生兒的發展與保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 新生兒的發展與保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新生兒的發展與保育

2 出生前的準備 懷孕後三月應注意事項: 1.產前檢查 2.決定分娩醫院 3.準備住院時所需物品及嬰兒用品
嬰兒衣物以紗、棉織品為宜‚實用耐洗為原則 嬰兒用品內容參考(P64)

3 出生的徵兆 1.腹部的負荷減輕 胎頭下降.羊水量減少.腹部形狀改變.子宮底下降 ⇨腹部負荷減輕.呼吸比以往輕鬆.腰部痠痛.頻尿.便秘.下肢浮腫.陰部有壓迫感 2.假陣痛(常發生於懷孕末期及經產婦) 短而不規則,侷限於下腹部及腹股溝附近,有可能演變成真陣痛而進入產程

4 分娩陣痛—由子宮底部開始,漸擴大至子宮全部及背部
3.分娩開始的徵候 (1)陣痛開始進入產程 第一胎平均需14小時,第二胎平均需7小時 (2)見紅—因子宮頸擴張,微血管破裂出血

5 (3)破水—指羊水因子宮收縮,羊膜破裂後流出子宮之狀態,於陣痛前後皆有可能發生
破水類似小便失禁,破水後易感染,同時臍帶也可能順這羊水滑出,而影響胎兒呼吸與養分的提供,故宜馬上送醫院。

6 出生的過程—分三產程 第一產程:真正產痛開始至子宮頸全開(五指寬or10公分) 第二產程(排出期):子宮頸全開指胎兒娩出
第三產程(胎盤娩出期):胎兒娩出至胎盤娩出 需要剖復手術情況:母親骨盤過小.胎兒過於巨大.胎兒頭顱位置異常或胎位不正

7 阿帕嘉量表 功用—評估新生兒的身體狀況及對子宮外的生活適應情形的評分系統 適用時間:出生後1分鐘即5分鐘各評一次
評估項目:膚色、心跳速率、反射力、肌肉張力及呼吸力量 分數評值:7-10分→良好,4-6分→心肺功能中度抑制,4分以下→危險狀態,須立刻急救 (參考表3-1 P67)

8 使用阿帕嘉量表宜注意事項 1.不能預測嬰兒將來健康情況,主要反應嬰兒生產過程中經歷情況
2.如需進一步檢查,於數天後由小兒科醫師針對生理及行為各方面進行評估 (進行--[新生兒狀態及發展] 學習單P68-74)

9 新生兒狀態及發展 請同學分組討論並完成學習單

10 新生兒的護理 維持營養的攝取 建立正常的排泄形態 提供適當的清潔與舒適

11 維持營養的攝取 每日需熱量 每日需水分 餵乳時間間隔 每次餵量 一天總量 100CAL/KG(6-12個月) 150C.C/KG 3-4小時

12 餵哺母乳的第一步 (35分鐘) 請留意餵乳姿勢 奶瓶餵食的調乳和哺餵方法
觀賞影片 餵哺母乳的第一步 (35分鐘) 請留意餵乳姿勢 奶瓶餵食的調乳和哺餵方法

13 如何知道寶寶是否吃飽? 1.餵完之後,觀察寶寶是不是很滿足的模樣?若有哭鬧或吸吮自己的指頭,則可能尚末飽。 2.兩次餵奶之間,寶寶是否會睡上一兩個鐘頭? 3.寶寶小便頻繁嗎?(尿片溼了表示寶寶吸收了流質)

14 4.寶寶一天有幾次大便?(因為母乳可以被充分地吸收消化,而不留任何殘存,所以吃母乳的嬰兒大便的次數有很大的變化,剛開始每天可能有8~10次之多,也可能變成好幾天才一次。)
5.測量寶寶的體重,因為體重的增加是孩子獲得所需營養的最好指標。

15 餵哺母乳的好處 一、母乳含有完整的營養 母乳含有嬰兒出生後前四~六個月 所需要 的所有營養,而且容易被消化吸收。 二、母乳保護嬰兒免於感染
母乳本身乾淨且沒有細菌污染,不會使嬰兒 生病。而母乳中含有抗感染因素,能使嬰兒 免於受到疾病的感染,因此,吃母乳的嬰兒 比吃嬰兒配方奶粉的嬰兒少有腹瀉、呼吸道 感染及中耳發炎。

16 三、減少嬰兒患慢性疾病的機率 前六個月完全吃母乳的嬰兒,較不會有過敏 現象,根據醫學研究指出,過早讓嬰兒接觸 牛奶蛋白,會引起自體免疫反應,而造成日 後的兒童型糖尿病或過敏反應。 四、可增強母親與嬰兒的情感聯繫

17 五、可促進母親的健康 產後的止血,促進子宮收縮,恢愎身材 。而經常哺乳,可延遲再次排卵及月經 ,避免產後再次懷孕。研究發現,哺乳 的母親較不易有停經前的乳癌及卵巢癌。 六、經濟方便

18 【母乳的營養價值】 『補充』 1.含有對嬰兒最適當的蛋白質和脂肪。 2.含有較多量的乳醣,適合人類嬰兒所需。
【母乳的營養價值】 『補充』 1.含有對嬰兒最適當的蛋白質和脂肪。 2.含有較多量的乳醣,適合人類嬰兒所需。 3.含有足夠的維生素供嬰兒使用。 4.含有足夠的鐵供嬰兒使用:在母乳中鐵質的含量並不多但其吸收利用率高,吃母乳的嬰兒較不會有缺鐵性貧血。 5.含有足夠的水分。 6.含有正確含量的鹽分、鈣和磷。 7.含有特別的酵素(脂肪酶),幫助脂肪的消化。

19 母乳中包含的抗感染因素: 『補充』 1.含有殺細菌的活白血球。
母乳中包含的抗感染因素: 『補充』 1.含有殺細菌的活白血球。 2.含有對抗很多常見感染的抗體,保護嬰兒至他自己能產生抗體為止。如母親感染疾病,針對此感染的抗體很快就會出現在她的乳汁中。 3.含比非得因子,促進嬰兒腸道中乳酸桿菌的增長,可抑制造成 腹瀉的有害細菌繁殖。所以嬰兒腹瀉時,無須停止哺餵母乳。 4.含有乳鐵(Lactoferrln),可和鐵結合,抑制需要鐵的有害細菌生長。

20 初乳的優點 『補充』 含有較多的抗體及活的白血球,像是給嬰兒打一劑預防針,保護他對抗大多數日後會遇到的細菌和病毒,所以對新生兒而言,是很珍貴的食品。

21 餵食母乳的缺點: 一、不能長期的供應 母乳雖然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但不能無 限量的取得,最多只能到六個月為止,六
個月後不能夠供應嬰兒所需的營養。 二、不能由母親以外的人代勞,而影響職業婦 女的工作。 三、其他:如母親患有傳染病、乳汁不足、健康 情形欠佳等情況時,無法哺乳。

22 奶瓶餵食用具的消毒方法 新生兒一天要用八個奶瓶(二個餵食開水) 消毒方法:煮沸法、蒸氣消毒法 與沐浴一起示範

23 建立正常的排泄形態 出生一週後其排尿次數每日可達20一30次。 應每日觀察其排便形態,若在出生48小時內未排出胎便,即可能為腸阻塞
若胎便排出後未再排出任何糞便,即可能為迴腸阻塞 若排出濃稠.油灰狀胎便,即可能為胎糞性腸膈,此為纖維性囊腫的早期症狀 腹瀉即可能表示有腸胃炎或餵食過度

24 血便可能代表有腸道出血 若糞便有血絲出現,即可能為肛門裂的症狀。 常見的嬰兒排泄問題為便祕,母乳餵養的嬰兒便祕的情形並不常見 不能很好地協調腸道收縮與肛門鬆弛 奶瓶哺餵的嬰兒若出現便祕,增加飲水量應可紆解。

25 提供適當的清潔與舒適 臍帶根部在10~14天內即會乾掉而斷落。
一、 臍帶護理 臍帶根部在10~14天內即會乾掉而斷落。 臍帶護理是以75%酒精消毒,95%酒精使其乾燥,每日數次擦在臍帶根部以助其乾燥。 儘量保持臍部暴露在空氣中,尿布不宜包住臍帶,以促進臍帶乾燥脫落及預防感染。 執行臍帶護理時,要觀察臍帶有無出血.臭味,以便早期發現與預防出血及感染。

26 二、嬰兒沐浴(操作) 新生兒出生後的前二週,在臍帶末完全 脫落癒合前,並不需要全身徹底沐浴。 其他參考P72-73 三、換尿片:參考P73

27 準備餵奶、清潔沐浴用具 餵奶: 老師:奶瓶、奶瓶刷、奶瓶夾、熱水瓶、冷水壺、圍兜、紗布巾 學生:奶粉、奶嘴、圍兜 沐浴:
老師:浴盆、嬰兒、紗布內衣、外出包巾、外衣、紗布巾、浴巾、香皂 學生:尿布 地點:烹飪教室(C105教室)


Download ppt "第三章 新生兒的發展與保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