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七課 為學一首示子姪 作者 勤學故事 名言佳句 修辭:設問、映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七課 為學一首示子姪 作者 勤學故事 名言佳句 修辭:設問、映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課 為學一首示子姪 作者 勤學故事 名言佳句 修辭:設問、映襯

2 作者:彭端淑 彭端淑,字儀一,號樂齋,清眉州丹稜(今四川省丹稜縣人)。生於聖祖康熙三十八年(西元一六九九年),卒於高宗乾隆四十四年(西元一七七九年),年八十一。 彭端淑幼年就非常聰穎,十歲已能寫文章。十二歲,入縣學。青年時,與長兄端洪、大弟肇洙、二弟尊泗在丹稜萃龍山的紫雲寺讀書。

3 續 作者 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三年)與肇洙同榜進士,授吏部主事。數年後,尊泗也登進士。兄弟三人,同以科名、文名顯揚於世,京都稱為「三彭」。
續 作者 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三年)與肇洙同榜進士,授吏部主事。數年後,尊泗也登進士。兄弟三人,同以科名、文名顯揚於世,京都稱為「三彭」。 乾隆十九年(西元一七五四年)出任廣東肇羅道觀察使。到任後整飭吏治,清除積弊,贏得了吏民一致的讚頌。又當時所屬州縣有三千多件積案,他權衡事情輕重,按照率法一一予以斷理,長官從此非常倚重他。

4 續 作者 乾隆二十四年(西元一七五九年),彭端淑接受總督的命令,運米到廣西去救災,回程不慎失足落水,幸而被救。事後他無限感慨的說:「人在官場不得意的時候,總是怪罪別人,總認為自己是受人排擠。但我這次落水,是受哪個人推擠的呢?是自己不小心,並沒有人來擠我。如今很幸運地沒有葬身在魚腹中,這是上天厚待我,我應該滿足了,不應該再有什麼企求了。」當時就下定決心要辭官回鄉。回到任所後,過了一年多,在乾隆二十六年(西元一七六一年)遞出奏章,辭官回到故鄉四川。

5 續 作者 四川學政博卿額素仰他的大名,便聘請他主持成都故鄉的錦江書院,在那裡,他以實用的學問教導學生,調教出很多人才,像李調元、李鼎元、姜錫嘏等蜀中才碩,都是出自他的門下。他在錦江書院主講了十多年,一直到乾隆四十四年(西元一七七九年)逝世為止。 彭端淑天資穎悟,學問淵博,不但詩寫得好,文章也很出色,一生的著作很多,流傳於世的,有《白鶴堂詩稿》、《白鶴堂文稿》、《雪夜詩話》、《碑傳集》、《國朝文錄》、《小方壺齋輿地叢書》、《廣東通志》等書。

6 續 作者:創作觀 四十七歲時開始攻詩 ,直到乾隆四十四年八十一歲去世,從未輟筆,歷時三十七年。
續 作者:創作觀 四十七歲時開始攻詩 ,直到乾隆四十四年八十一歲去世,從未輟筆,歷時三十七年。 獨到見解:詩歌要有所為而作(文以載道),反對酬酢宴飲、雕辭酌句的無病呻吟之作。 學習的對象:屈原、司馬遷、杜甫。 十分重視作家自身修養對創作的主導作用。所以提出文學家該具備「學、識、才」三種基本素養。

7 他寫過一首贈僧詩:「有僧遠至蜀中至,赤足峰頭向我鳴。欲刻韋陀鎮佛寺,為求巧匠到京城。一瓶一缽隨緣募,千山千水背負行。志士苦行能若此,人間尚有何事難!」顯而易見,這種惜時如金,諄諄勸學的態度,正是他著名散文「為學一首示子姪」所要表達的旨意,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精髓。

8 勤學的故事:懸樑刺股 懸樑的故事發生在楚國一位名叫孫敬的賢士,到洛陽求學,為了勤於學習,怕受睡眠困擾,因而把頭髮綁住懸於樑上,如果讀書疲累,眼睛一閤上,頭低下來,那懸在樑上的頭髮一拉,必定痛得醒過來,而後他苦讀有成。   刺股的故事發生在戰國蘇秦身上。他在鬼谷子那兒學合縱連橫之術,學成後到秦國遊說,不被採用。旅費用完只好回家,但家人皆不理他,他很羞愧難過,於是發憤苦讀。讀累了打瞌睡,就拿一把錐子在腿上戳,把睡意趕跑,又繼續苦讀。後來,再出發遊說諸侯時,無不成功,身掛六國相印,好不威風。

9 鑿壁偷光 古時有一個讀書人名叫匡衡,家貧,買不起蠟燭,而隔壁人家卻經常燈火輝煌,他便偷偷鑿穿牆壁,借隔壁透過來的光而讀書。

10 囊螢讀書 車胤,晉代南平人,年輕時就愛讀書,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苦,沒錢買油點燈。日子久了, 車胤覺得長久下去,將不知浪費多少寶貴時光,一定要想辦法解決才行。一晚,他見一群螢火蟲, 一閃一閃的飛來飛去,立刻想到,如果捉十幾隻螢火蟲放在袋中,不就可以藉牠們所發出的光來讀書嗎?此後,他就每晚靠著螢火蟲的光來讀書,有時甚至看到天明。

11 映雪讀書 古時有一讀書人名叫孫康,也因家貧,冬夜經常在雪地借助雪光返照來讀書。

12 隨月讀書 南齊有一讀書人叫江泌,他白天要作工,只有晚上有時間讀書,但家貧買不起燈,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讀書。他每當讀到月光西斜時,就搬一張梯子擱在牆腳下,站在梯上讀,月光逐漸下墜,他也一級一級升高,一直爬到屋頂。有時,讀累了,一不小心從梯上掉下來,他連忙爬起來,連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爬到梯上,繼續讀下去。

13 牛角掛書 隋朝時的李密非常專心向學,分秒不願浪費,有次他要去綏山,怕途中耽擱太多時間,出發之前他用蒲草編織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閱讀的書掛在牛角上,一邊騎牛一邊讀書,十分專注。連當時大臣楊素經過,絲毫不覺。勤學專注之功令人敬佩。

14 關於勤學的名言佳句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禮記 中庸)
學者自強不息,則積少成多;中道而止,則前功盡棄。(論語 子罕)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禮記 中庸)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誡子書) 凡諸藝業,為有學而不得者,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唐書 唐太宗語) 業精於勤,慌於嬉。(唐 韓愈 進學解) 學向勤中得。(宋 汪洙 神童詩) 拙者能勉,與巧者同功也。(宋 崔敦禮 芻言)

15 為學須先立志。(宋 朱熹 朱子語錄) 讀書是自家讀書,為學是自家為學,不干別人一線事,別人助自家不得。(宋 朱熹 朱子語錄) 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覆詳玩,為有功耳。(宋 朱熹 學規類編) 志茍不立,雖細微之事,猶無可成之理,況為學之大乎?(元 虞集 尚書齋說) 至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何所底乎?(明 王守仁 文鈔) 學者志不立,一經患難,愈見消沮,所以要先立志。(清 黃宗羲 宋元學案)

16 學貴初有決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進之心,末有堅貞永固之力。(清 曾國藩 國朝先正事略序)
好學不倦者,必成大才。(美國 林肯) 即使一個人天分很高,如果他不艱苦操勞,他不僅不會作出偉大的事業,就是平凡的成績,也不可能得到。(俄國 柴可夫斯基) 天才就是長期勞動的結果。(英國 牛頓) 在天才和勤奮兩者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他幾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產婆。(美國 愛因斯坦)

17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天下無易事,只怕粗心人。﹝袁枚﹞
以積貨財之心積學問,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孫逢奇﹞ 為學正如稱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朱熹﹞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左宗棠﹞ 懶惰是最大的奢侈。﹝英米爾頓﹞ 求學如植樹,春天開花朵,秋天結果實。﹝莎士比亞﹞ 天才是帶著自己的燈火,並找尋自己的出路。﹝威爾摩特﹞ 我不以為我是天才,只是竭盡全力去做而已。﹝愛迪生﹞

18 設問 1.定義:講話行文,採用詢問的語氣,即是設問。 2.作用:可引人注意。 3.方式: (1)疑問--心中有疑問不知解答
A.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 B.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彭端淑 為學一首示子姪) C. Love you ,Love you ,May I Love you? Tell me what to do? 才能讓你不孤單,我不孤獨,一起找幸福。(張智成 May I Love you )

19 (2)提問--心中已有定見,為提起下文而問,通常提問之後,下句必是答案
A.你道這鐵公是誰?就是明初與燕王為難的那位鐵鉉。(劉鶚 大明湖) B.什麼叫做大事呢?大概地說,無論哪一件事情,只要從頭至尾徹底做成功,便是大事。(孫文 立志坐大事) C.心呢?被弄痛了;承諾呢?被丟棄了。(S.H.E. 愛呢) (3)激問--為激發本意而問,答案通常是問題的反面 A.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 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列子 愚公移山) B.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小雅蓼莪) C.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蘭詩)

20 映襯 1.定義:在語文中,把兩種不同,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對列起來,兩相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使意義更明顯,即為映襯。 2.方式:
(1)反襯—對於一種事物,用恰恰與這種事物的現象或本質相反的觀點加以描寫。 A.敗草裡的鮮花。(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橋) B.每次論戰,對象一定得是一個可敬的敵人。(余光中 掌上雨) C.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鄭愁予 錯誤)

21 續 映襯 (2)對襯—對於兩種不同的人、事、物,用兩種不同或相反的觀點加以形容描寫。
續 映襯 (2)對襯—對於兩種不同的人、事、物,用兩種不同或相反的觀點加以形容描寫。 A.創業的人都會自然想到上天;而敗家的人卻無時不想到自己。(陳之藩 謝天) B.吃苦的人多,享現成福的人少,社會國家自然富強;吃苦的人少,享現成福的人多,社會國家自然衰弱。(何仲英 享福與吃苦) C.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廣告用語)


Download ppt "第七課 為學一首示子姪 作者 勤學故事 名言佳句 修辭:設問、映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