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一、 什么是词 有固定的字数 律化的平仄 长短句   合乐可歌 二、词与格律诗的异同 同:固定字数 律化平仄 异:长短句 有弹性 可重复 可跳跃 更方便用口语 可减少韵(韵宽) 同:固定字数 律化平仄  异:长短句 有弹性 可重复 可跳跃  更方便用口语 可减少韵(韵宽) 《词律》:调660 体1180.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一、 什么是词 有固定的字数 律化的平仄 长短句   合乐可歌 二、词与格律诗的异同 同:固定字数 律化平仄 异:长短句 有弹性 可重复 可跳跃 更方便用口语 可减少韵(韵宽) 同:固定字数 律化平仄  异:长短句 有弹性 可重复 可跳跃  更方便用口语 可减少韵(韵宽) 《词律》:调660 体1180."—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3 一、 什么是词 有固定的字数 律化的平仄 长短句   合乐可歌

4 二、词与格律诗的异同 同:固定字数 律化平仄 异:长短句 有弹性 可重复 可跳跃 更方便用口语 可减少韵(韵宽)
同:固定字数 律化平仄  异:长短句 有弹性 可重复 可跳跃  更方便用口语 可减少韵(韵宽) 《词律》:调660 体1180 多变化

5 《词谱》:调826 体2306 王国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 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6 三、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作者多系南方人 宋词人籍贯: 共871人 (南方716 北方155) 浙江216人 江西158人 福建111人
宋词人籍贯: 共871人 (南方716 北方155)        浙江216人 江西158人 福建111人        江苏82人  四川61人  安徽46人        湖北17人  湖南17人  广东6人        广西2人        河南68人  山东32人  陕西14人        山西7人  河北5人 王室29人        (南方 82.2%  北方 17.79% )

7 清词人籍贯:共4237 ( 南方4007人 北方230人)       江苏2009人 浙江1248人 安徽200人       广东15人  福建87人  江西71人       湖南60人  四川34人  贵州32人       湖北32人  云南18人  广西18人       满州58人  直隶58人  山东53人       河南34人  奉天11人  顺天10人       甘肃3人  蒙古3人       (南方 94.57%   北方 5.43% )

8 2. 风 格  “自南朝之宫体” (《花间集序》)      “适与六朝跌宕意气差近” (陆游《论花间集序》)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隋书·文学传序》)

9 四、唐五代词概况 1.唐词: 唐文人词:盛唐 李白 张志和 中唐 韦应物 刘禹锡 白居易 王建 唐民间词 敦煌曲子词 2.花间词:
唐文人词:盛唐 李白 张志和 中唐 韦应物 刘禹锡 白居易 王建 唐民间词 敦煌曲子词 2.花间词: 温庭筠 韦 庄 孙光宪 鹿虔扆 3. 南唐词: 李 璟  冯延巳 李煜

10

11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马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细细地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12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连太太都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13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扣我额头 铛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14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那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15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16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笑,向西哭 长安都早已陷落 这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17

18

19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词人以画笔在广漠的平林上抹出牵动愁思的如织暮烟。画面的静景带有动势,暗藏着时间在瞬息之间的冉冉推移。

20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一个神来之笔的“入”字,把暝色人格化,将之比作一个带来了离愁的闯入者,比“夜幕”这类平凡的景物更能使景色活跃在读者心头。

21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鸟归人不归,令人触景生情,同时这归鸟又惹起无限愁思。

22 (一)思妇望归说 (二)羁愁思归说

23 1. 笔调清疏淡雅、自然天成。 2. 运用朦胧错综的描写手法,造成词境时空的惝恍迷离。 3. 导情入景,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细致入微。

24

25 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虽出身于世家大族,但至唐末五代之际,其家族早已衰落。他早年的经历已不可详考。

26 僖宗广明元年(880),韦庄在长安应举,时值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身陷乱军之中。两年后,韦庄逃出长安,寓居洛阳,并写出了著名的长诗《秦妇吟》,人称“秦妇吟秀才”。

27 此后,韦庄又到处飘泊,至昭宗景福二年(893),他再次入京应试,却不幸落第。第二年,年约59岁的韦庄始进士及第,授校书郎之职。

28 昭宗天复元年(901),韦庄入蜀依王建。天祐四年(907),王建建立前蜀政权,蜀之开国制度、号令礼乐,多出于韦庄之手。武成三年(910),卒于成都花林坊。

29 在唐五代文学史上,“诗庄词媚”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性和群体性的创作倾向,是自“花间”诸人开始的。

30 (1)韦庄那疏朗的词风使《花间集》在一片浓香腻粉之中,也时有缕缕清风吹过,故被后人称之为“花间别调”。

31 (2)韦庄词创作的主要成就及其对词史的重要贡献,还表现在个性化的显现和抒情性的加强。

32

33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34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风光的秀丽怡人,赞美了江南美女的姣好可爱。然而这一系列描写,都是无可奈何强作的自我安慰之语,用以反衬自己的思乡哀愁。

35 1. 词作情意婉转,哀伤之至。 2. 语言简洁自然,概括力极强,全首一气直下,没有一句隐晦难懂的话。 3. 结构出奇制胜,突出主题。

36

37 温庭筠 (约812 — 约870) 本名岐,字飞卿, 太原人, 宰相彦博裔孙。

38   少敏悟,才思艳丽,韵格清拔,工为词章小赋,与李商隐皆有名,称温李。

39 文思敏悟: 然行无检幅,数举进士不第。思神速,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成,时号温八叉。

40 音乐才能: 有丝即弹,有孔即吹,不必爨桐与柯亭也。

41 有才无德: “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恻艳之词”

42 更漏子

43 玉炉香,红蜡泪, 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44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此首写离情,上片,起三句写境,次三句写人。   画堂之内,惟有炉香、蜡泪相对,何等凄寂。

45   迨至夜长衾寒之时,更愁损矣。眉薄鬓残,可见辗转反侧、思极无眠之况。

46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下片,承夜长来,单写梧桐夜雨,一气直下,语浅情深。

47   宋人句云:“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从此脱胎。

48   本词上片风格秾丽,意象绵密,正是温词的普遍特点,下片转为疏淡,六句只写梧桐夜雨。浓淡相间,摇曳有致。

49

50 冯延巳(903—960),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南唐著名词人,深得李璟信任,并曾两度为相。

51 冯延巳的人品,颇受非议,其政治见解和政治才干也确属平庸。但他多才多艺,能诗能文,工书善辩,特别是词的创作最为著名。其词集名为《阳春录》,有的题作《阳春集》。

52 因循出新 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53 因循出新   所谓“因循”,是说他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创作目的还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越“花间词”的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

54 所谓“出新”,是说他的词在继承花间词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冯词写愁的最大特点,是忧愁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在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同时,还渗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

55 (一)空间境界比较阔大,常以大境写柔情。
“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 ——《更漏子》 “楼上春寒山四面” ——《鹊踏枝》

56 (二)善于用“层深”手法,把苦闷相思表现得一层深似一层。
“泪眼问花花不语,隔墙飞过秋千去。” ——《鹊踏枝》

57 (三)在情景的配置上,善于用逆向配置法,即客观景物的情感指向与主观情感的性质正好相反。

58

59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60 冯词所写的乃是心中一种常存永在的惆怅哀愁,是一种独自担荷着的孤寂之感。

61 这首词传达出的不仅是一种感情的意境,而且表现出强烈而鲜明的个性。词中顿挫沉郁的笔法,惝恍幽咽的情致,正是冯词特有的风格。

62

63 李煜(937-978),字重光,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他在位期间,对宋委曲求全,并纵情声色,侈陈游宴。南唐灭亡后,他被俘至汴京,两年后,被宋太宗派人毒死。

64 (一)李煜亡国前的词世界是极乐世界,充分表现出他能感受到的欢娱。

65 “笙歌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玉楼春》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浣溪沙》

66 (二)李煜亡国后则是悲惨世界,只有“梦里”才能“一晌贪欢”。
他后期的词作,构成过去和现在、欢乐和痛苦相互对比映衬的二重组合词境。

67 “人生愁恨何能免” ——《菩萨蛮》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 ——《乌夜啼》

68

69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70   此为被俘北上,词人囚住汴京思念故国的作品。开头二句总领全词首句突兀而起,重在一“哀”字,抒发词人哀伤寂寞之情,而这“哀”却缘于“往事”引发,又是由眼前景触发而成,故这一“哀”伤之情更让人派遣不去。

71   词之下六句则由“对景”而来;时节已是深秋,秋风萧瑟,“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这个节令人们本没好心绪。而说门前“苔藓满地”、“门帘”不卷,没有一人敢上门来,“囚禁”的处境已在不言之中。“终日谁来”又加点醒。

72   “金锁”句忆旧,也是回应开头句之“往事”,“沉埋”二字用“千寻铁锁沉江底”之典,他本人像当年东吴国主孙皓一样成了亡国之君,当年的金陵王气也没入“蒿莱”而“黯然收”。

73   此时云散月出,设想秦淮河上的月光定然还照耀着昔日自己住过的琼楼玉宇,但著一“空”字,又透出无限悲凉。

74   本词首尾照应,情景结合,注重意境的刻画,以“景”写“哀”,虚实相生。语言明净流畅,直白却不乏含蓄。

75 1. 说说唐五代词与同时代的诗除了长短句与齐言的形式不同外,风格上有何不同?
2. 李后主是个亡国之君,何以他的词却感人至深?

76


Download ppt "一、 什么是词 有固定的字数 律化的平仄 长短句   合乐可歌 二、词与格律诗的异同 同:固定字数 律化平仄 异:长短句 有弹性 可重复 可跳跃 更方便用口语 可减少韵(韵宽) 同:固定字数 律化平仄  异:长短句 有弹性 可重复 可跳跃  更方便用口语 可减少韵(韵宽) 《词律》:调660 体1180."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