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2 今天,我们来讨论“人”的问题 “人”是汉字中笔画最简单的字之一,但是其内涵最为丰富。
“人”上面是什么?天,下面是什么?地。天地之间有“人”,人顶天立地。 怎样才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这一章就是围绕“人”这个字展开的。 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作为人在世界上活了近二十年,究竟什么是人?人确实是属于高等动物,但为什么说“你这个人与动物一样”,你会极不高兴,认为是受了侮辱?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即人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才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这一章就是围绕“人”这个字展开的。

3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人”是汉字中笔画最简单的字之一,但是其内涵最为丰富。“人”上面是什么?天,下面是什么?地。天地之间有“人”,人顶天立地。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作为人在世界上活了近二十年,究竟什么是人?人确实是属于高等动物,但为什么说“你这个人与动物一样”,你会极不高兴,认为是受了侮辱?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即人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才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这一章就是围绕“人”这个字展开的。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系统地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人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问题,对于同学们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十分重要

4 主要内容: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5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一节导学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三、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6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7 进入学习隧道 谈到人生,自然要关照到人和人的生命,对于人是什么的问题,古往今来有过无数的思考和询问。
要求得人生真谛,解决人生难题,更主动地掌握自己的命运,首先要对“人是什么”或 “人的本质是什么”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8 (一)科学认识人的本质 人生的追问: 茫茫宇宙 ,人从何而来? 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 人活着为了什么? 研究人生问题应从人的本质开始
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一种探寻:人生目的、意义、价值,就是要求得人生真谛,解决人生难题,更主动地掌握自己的命运。这种人生的追问是从对“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开始。 一、人的本质与人生 1.研究人生问题应从人的本质开始 人性:是指一切人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也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属性。 人的本质:是指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物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根据这种内在的规定性,我们不仅可以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而且还能把不同的人相互区分开来。 人的本质与人性有联系,但并不相同。人性的德文是Die Humanitat, 人的本质是Das Wesendes Menschus,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关于本质:(1)事物内部联系,相对于事物的表现形式。 (2)事物的根本性质,相对于事物的一般属性、非本质属性而言,是事物众多属性中的一种重要属性。 人性和人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是不同层次的问题。人性是人作为类存在物所具有的共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性;人的本质则是人成其为人从而区别于一切动物的根源,或者说是产生、形成人及其特性的根据和原因。 就人性与动物的不同来说,人性是人的外在属性方面与动物的区别,可以根据人的种种特性把人和其他动物分开,这种区别的樗是多种多样的。 人的本质作为人的内在根据是人在如何成为人而动物如何不能成为人的原因方面的区别,这种区别是最后的、唯一的区别。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本质是人不同于动物的根本之处、根本属性。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是解决全部人生问题的关键。人性和人的本质都是标志人的特性的范畴,然而它们对人的特性揭示的深度是不同的。人性是与兽性、神性相对立,是人所共有的、存在于人类每个个体当中的特性,是区别于动物各种属性的总和。它处在人的特性结构的表层。人的本质则是人的特性结构中占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最根本的内容,藏于人的特性结构的深层。如果说人性是区别于动物的特征和标志,那么人的本质就是这些特性和标志的内在原因。这就是说,人的本质是人性的根据,人性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只有认识认识人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把握人性。人的本质所要回答的是人是什么的问题,而人性所要回答的是人是怎样的问题。 人身上充满着矛盾的规定,任何一种肯定的规定,似乎都有其否定的方面。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但是在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又充满着非理性因素,并常常以非理性因素对待和运用自己的理性;人是最有智慧的动物,但人类常常做出最愚蠢的事情;人是最具有创造性的,但人创造总是伴随着破坏,而且人还会利用创造成果去破坏;人是有道德的,但最不道德的也是人,而被有些人视为道德的,恰恰是不道德的,反之也是如此。人真可以真至披肝沥胆、肝胆相照,人假可以假至尔虞我诈、阳奉阴违,人善可以善至舍生忘死、救人助人,人恶可以恶至疯狂残暴屠杀同类,人美可以美至为理想信念慨然高歌赴死,人丑可以丑至为了区区小利卖身投靠而苟活。所以对于人的本质和人性是很难把握的。 (一)历史上的思想家对人的本质的一些看法 1、17世纪英国著名的经验主义哲学家霍布斯认为,人本质上是一种自然物体,人的自然属性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社会生活。 2、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利认为,人本质是一部机器。人和动物都是机器,人只不过是一架比较复杂的机器。人和动物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他还认为动物也有善恶之分,猴子也可训练成人。只有教育才把人从动物水平上拉上来,终于使我们高出动物之上。而宇宙也是一架机器。 3、19世纪德国伟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人是一个纯粹的精神实体,既自我意识,而不是物质实体。 4、19世纪德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人是感性实体,而不是精神实体。人是最现实、真正最实在的存在,是有血有肉的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有生命的,以自然为其生存基础。 (2)人是肉体和灵魂相统一的感性实体。人是有形体的,就是人的肉体,而人的精神、意志、思想和情感等所谓的人灵魂是以来于人的肉体的,是和肉体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它随着肉体而存在、成长和消亡。 (3)人是有感觉和能思维的感性实体。 (4)人是有意志,依照自己的目的活动的感性实体。 俄:杜比宁《人究竟是什么》 (二)历史上的思想家对人性的看法 1、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性的看法 (1)孟子提出人性善的学说。他说人性善,并不是说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而是说人性内有某种善的成分。人性当中还有其他的成分,本身我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孟子用“四端”学说来支持他的性善论。“四端”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他认为人人都有这“四端”,所以人性是善的。 (2)荀子提出性恶学说。他认为人性也必须加以教养,凡是没有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他的观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就是人为的意思。 (3)除了以上两种学说外,还存在着其他一些人性学说:人性既不恶,也不善;人性可善可恶,即人性有善恶两种成分;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恶。 2、西方一些思想家关于人性的看法 (1)霍布斯认为人性是利己主义的,是自私自利的。他认为人们都希望自己得到福利,为了追逐私利,不惜否认真理。在人的天性中就包含着相互斗争的根源:人们为了求利而相互竞争,为安全而猜疑,为求名而侵犯别人。人和人就象狼一样。“他人就是地狱。”萨特语。 (2)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人在自然界当中不是国中之国。而是整个自然的一部分。人作为自然的一种样式,其本质和存在必然以来于自然,必须遵守自然的共同秩序。自保是物的本性,也是人的本性,人性表现为自利、利己。 (3)费尔巴哈认为,人的行为的出发点是追求幸福,并把这种力图满足生理需要、追求幸福的欲望称为利己主义,并把它看作人固有的永恒不便的本性。 (4)19世纪俄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个人利益是判断一切事物善恶的标准。但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应当是合理的,一个人不能因为追求个人利益而去危害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即所谓合理利己主义。 (5)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极端人性恶的学说。他认为是最残忍的动物,并且在文明的进程中,这头野兽从来没有被驯服过。但人性的残忍是不应该受限制的,不应该受指责的。 科学的人的本质理论是科学人生观形成的出发点,是预见社会发展趋势,把握人生观发展方向的科学依据。 马克思和恩格斯吸取了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成果,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科学的概括了人的本质。

9 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前有一段石刻的铭文: “认识你自己!”

10 人是什么啊? 关于人的描述的经典论断: 柏拉图:人是长着两条腿的没有羽毛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霍布斯: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 人是什么啊? 希腊智者普罗太戈拉斯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表达。人是认识的主体,只有人才能知道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道理。 17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有句名言:“人是什么?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自由主义理论奠基人之一,功利学派的先驱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断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意思是说,人是天生离不开政治生活的。就拿我们现在的情况来说,一个人呱呱落地,他就开始了他成为 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他要去登记户籍,由此他获得了国民的身份,于是他就开始接受政府的管辖,享有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并须履行其作为一个国民的义务。同 时,作为社会的一员,他具有了占有社会公共资源的一份权利。

11 斯芬克斯之谜:人到底是什么? “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傍晚三条腿走路?”
后来俄狄浦斯从那里经过,猜出了谜底。于是,斯芬克斯跳下悬崖而死。 由神话带来了这样一个问题:人到底是什么?这也就牵涉到了人的本质问题. 只有斯芬克斯把人当成谜语让大家猜,大概他的意思是,你作为一个人对自己都不了解,活着有什么意义,还不如让我吃掉。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兽,传说她在古埃及的提佛城郊外守着路口,对过路者提出一个谜语,猜不中的就要被她吃掉。这个谜语就是:“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傍晚三条腿走路?”谜底是人。后来俄狄浦斯从那里经过,猜出了谜底。于是,斯芬克斯跳下悬崖而死。由神话带来了这样一个问题:人到底是什么?这也就牵涉到了人的本质问题.

12 人是什么? 1、人与人性 人,就是一种将有机生命和自我意识,主体和客体辩证统一在一起的高度社会化的动物。
人性:是指一切人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也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属性。

13 什么是人性? 人性,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的人类特性,是人的一般属性。 如何定义人性呢?

14

15 第一种观点是性善论 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16 第二种观点是性恶论 人之性恶,性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篇》

17 第三种观点是性无善无恶 “食色”之性是人性,人性无所谓善和恶,人性是无善无不善的。 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的告子。他的观点: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善,犹水无分于东西也。”

18 第四种观点是性有善有恶 代表人物有扬雄、世硕、王充。他们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19 第五种说法是性三品 圣人之性,是善的,统治阶级的本性,不教而善; 中民之性,可善可恶,需要教化;
代表人物西汉的董仲舒 圣人之性,是善的,统治阶级的本性,不教而善; 中民之性,可善可恶,需要教化; 斗筲之性,劳动者的本性,他们教也不善,只能镇压。

20 第六种说法是宋明理学的本体人性论 “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宋明理学是儒、佛、道三教合流的产物.把人性抽象化、神秘化,提出:
,"性"乃是"理";就"性"之担当者或主体而言,其属于"心"。 理学亦称“道德性命”之学或“心性”之学,说明心性是理学中的核心范畴,也是理学的主题。二程理学贯彻心性原则的重要一步就是不仅将理或道上升为世界本体,而且将其解释为“性”。对此,二程有大量的论述,如云: 心即性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3](卷18) 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二程在“性即理”命题的基础上,又将人性区分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 因此,二程在强调天命之性的基础上,又对气质之性加以阐发,从而较圆满地回答了人性何以有善恶之分的问题。每个人先天的人性都是善的,只是出生时由于禀气不同,因而才呈现出不同的具体人性,气有清浊偏正之分,后天的人性也有善不善之别。 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未受任何损害和扭曲,因而是至善无疵的;后者则气化而生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气”的侵蚀,产生弊端,因而具有恶的因素。。二程认为,性的本然状态,由于是“天理”在人身上的折射,因而是至善的。人性中的善自然是其“天理”的本质特征,恶则表现为人的不合节度的欲望、情感,二程称之为“人欲”或“私欲”。“人欲”是“天理”的对立面,二者具有不相容性,“天理”盛则“人欲”灭,“人欲”盛则“天理”衰。由此可见宋代理学家所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命题,实际上是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容全盘否定。

21 西方一些思想家关于人性的看法 性善论 莎士比亚对人性的颂扬:“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理性多么高贵!才能多么广大!外形和行动多么特殊,让人赞叹!举止多么象天使!理解力多么象上帝!宇宙的精华,万物之灵长!” (《哈姆雷特》)

22 性恶论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人对人是狼”。 法国哲学家萨特:他人就是地狱。
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里:人性自私,权力欲和财富欲支配着人的行为。为满足这些欲望,人皆不择手段。 基督教:原罪说。

23 亦善亦恶论 英国哲学家休谟:“仁慈的确是存在的,不论它是多么的少。……在人性中,除了狼的凶残,蛇的歹毒,总还有鸽子的善良。”
休谟(1711~ )

24 性无善恶论 英国哲学家洛克:白板说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大理石说 马克思: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人的一切品性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后天习得的。因此教育是万能的。 西方哲学家用它比喻人类心灵的本来状态象白纸一样没有任何印迹。莱布尼茨将心灵比作一块具有纹路的大理石,雕像的形象已潜在 于固有的纹路之中,但只有经过雕琢,才能成为雕像。即莱布尼茨在时间上承认,人是先有感觉,后有普遍的认识,但这普遍的知识早已潜在,潜在是说虽然存在而 还未被人明白地意识到,这种未被人意识到的感觉就是“微觉”。他引用了海浪之声来说明“微觉”,海浪拍岸,声大如雷,这是由于每滴水的声音是极微弱的,但 它毕竟有声音。对这种极微的声音的感觉就是“微觉”。正是这个人所没有意识到的知觉的“微觉说”成为了引起后来“潜意识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25 对人性论的评析 第一,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反映出人性的复杂。
第二,人性论是社会规范和个人待人处世的一个出发点。根据性善论,道德是可行的;根据性恶论,法律是必要的;因为原罪,就要赎罪,要信仰、博爱、忍耐;根据马克思,就要革命,要用暴力推翻私有制;按照白板说,教育就是万能的;依照马基雅维里,人就要变得“象狮子一样凶狠,象狐狸一般狡猾”。

26 如何看待人的本质呢?

27 2、人的本质的概念 人的本质:是指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物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根据这种内在的规定性,我们不仅可以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而且还能把不同的人相互区分开来。 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

28 3、人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命题。
历史上的思想家对人的本质的一些看法 17世纪英国著名的经验主义哲学家霍布斯认为,人本质上是一种自然物体,人的自然属性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社会生活。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利认为,人本质是一部机器。人和动物都是机器,人只不过是一架比较复杂的机器。人和动物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猴子也可训练成人。只有教育才把人从动物水平上拉上来。 19世纪德国伟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人是一个纯粹的精神实体,既自我意识,而不是物质实体。 4、19世纪德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人是感性实体,而不是精神实体。

29 4、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述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30 (4)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一科学论断主要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 (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 (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 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理结构和自然本能。◆如发达的大脑,直立行走,饿了要吃,渴了要喝等。自然本能是人和动物都有的。社会属性,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劳动、语言、思维等。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2、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辨证统一的。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自然属性受制于社会属性。社会属性决定着自然属性,从而决定了人的本质。 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包括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每一个正常的人都要处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而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简单叠加。正是现实的社会关系塑造着人们,形成人的本质。 4、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的本质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人的本质是不同的。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关注现实的、具体的人,强调把人与人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在历史上变化着的人的本质,是最科学的理论。

31 (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2 人的自然属性及其表现 衣食住行性之欲 人的生物性 自然属性 自爱与自保之本能 由生物性 决定的心理 五 官 之 好

33 人的社会属性及其表现 相互依存性 社会属性 社 会 交 往 性 道 德 性 劳动中的合作性

34 人的精神属性及其表现 人的求知性 精神属性 人的自由性 人的不满足性

35 (2)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 本能 自然属性 人有两种属性 社会属性 本质 劳动是人的本质形成的起点,也是人的本质发展的基础。

36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人的社会属性又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 人性的根本特征 人 性
人 性 人的自然属性 人性的物质前提

37 狼孩故事的启示 1920年10月,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部的森林中,发现两个狼孩。她们是在婴儿时被狼叼走,由母狼喂养并在狼群中生长了大约8年左右。人们从狼窝里捕获她们后,将她们送到了附近的米德纳波尔孤儿院。

38 她们是人还是狼? 经各方面专家的鉴定,她们在生理上是人而不是狼,但在心理上却没有人的特征,没有人的思维和生活习惯。例如:她们只会跪着和四肢行走,像狼一样嚎叫,不会使用人的语言;只会像狼一样张大嘴巴喘气,用牙齿撕碎生肉后再吃食,不会用手协调吃食。

39 点 评 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并通过社会关系反映出来。考查人的本质不能脱离人的社会性。一个人如果一出生就脱离社会,即使能够生存下去,也不可能具备人的本质。

40 (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总和”包括:物质的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起主导作用的是生产关系。
我们是人,只因为我们是男人、女人、父亲、儿女、老师、学生、商人、顾客——这些是体现在我们身上的社会关系,反过来,这些社会关系就集合成一个个人。 如果抽去这些关系,我们是什么?一种类猿生物体。 一个人=一大堆社会关系。所有人=一切社会关系。

41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 夫妻关系 家庭关系 师生关系 同事关系 民族关系 阶级关系

42 (4)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不同的社会 关系,决定人的本质的不同。社会分裂为阶级, 人的本质就带有阶级性。

43 总结:人性与人的本质 是指人之为人的内在矛盾的规定性。 是指人的属性,主要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本质 人性

44 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区别 本质是指一物之所以为该物的根本属性,因此人的本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既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属性。而人性是指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和。在自然属性方面,人和动物是有相同之处的,人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因此,自然属性不能反映人的本质。人的社会属性,即人类劳动和人类社会生活,则是人所特有的,因此构成了人的本质。 人性和人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是不同层次的问题。人性是人作为类存在物所具有的共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性;人的本质则是人成其为人从而区别于一切动物的根源,或者说是产生、形成人及其特性的根据和原因。 一方面,蕴含着人的自然欲望的人性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创造的强大内驱力。由于人的自然欲望在可能性上是无限的,所以才能推动人的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 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总是按照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创造出道德、法律、宗教、政治等方面的规范,给人性中的自然欲望及这种欲望在人的社会行为中的体现划出一个适度性。 5、对两种理论的辨析 “人的本质自私论”的认识误区 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1.把人性中的自然属性误认做人的本质属性,同时抹杀人与动物的根本界限。 2.混淆了“个人利益”和“自私”两个不同意义的概念,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 3.将自私作为对人性的一般性的概括,与历史事实不符。

45 (二)世界观与人生观的辩证关系 1、世界观的含义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世界观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世界观影响和决定着每个人的生活和活动。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中,世界观是根本性的。 人性:事实与价值 1、自私与利他 都是存在的。 2、“无私”是虚幻的、坏的假设: 1)不可能无私,关键在“私”的范围——小私还是大私,小我还是大我; 2)假如所有人都无私,谁将是利益的承受者?“爱”的价值何在? 3、在资源有限的世界上,自私易致损人利己,因此被赋予道德属性。 人性、道德与法 1、因为自私,法律是必要的。 2、因为自私,在人际关系中,互相承认与尊重对方的利益是必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要义。 3、因为利他,道德是可行的。 4、道德重劝善,法律重惩恶。道德靠内在自觉,成本低,力度小;法律靠外在强制,成本高,力度大。没有法律,道德将力不从心;没有道德,法律将穷于应付。

46 2、人生观的含义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态度 人生观 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

47 人生观的主要问题 人生目的——人为什么活着? 人生态度——人应当怎样活着? 人生价值——人活着有什么意义?

48 3、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在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和社会作用三方面是不同的。 联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人生观受制于世界观。世界观对人生观的形成以及发展方向都有指导意义。 (2)人生观也体现了世界观的内容。人生观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它对世界观有积极的反作用。 世界观研究的对象是宇宙中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本质和一般规律,它要回答的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人生观则主要研究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态度等问题,为人们提供关于人生的指导原则。 联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 人生观受制于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从而形成对人生的理想、态度、人生道路等问题的基本看法。 2. 世界观对人生观的形成以及发展方向都有指导意义。人们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研究探索人生问题,便形成了特定的人生观。 3. 人生观也体现了世界观的内容。然而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反映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由于世界观不能直接说明人生问题,它只能为人生提供方法论。 4. 人生观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它对世界观有积极的反作用。人生观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对世界的看法,具有科学人生观的人能自觉的接受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49 好高深的道理哦!能不能先告诉我: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50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这是思考人生的古老而常新的课题。 人生是什么? 如何渡过自己的人生? (一)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目的的形成是以客观现实条件为前提,是主客观条件的有机统一。首先,人生目的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基础上由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其次,人生目的是人们自觉选择的结果。 因此人生目的的形成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它既要以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状况为前提,又要依赖人的主观意识水平的影响和参与。 这是思考人生的古老而常新的课题。

51 1、什么是人生? 莎士比亚认为:“世界是一座舞台,男人和女人只是舞台上的演员。他们在注定的时间里进进出出,每个人在台上都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 叔本华:“人生是死亡的延续,”“因为我们的诞生就已把我们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死亡不过是在吞噬自己的捕获品之前(如猫戏鼠)逗着它玩耍一会儿罢了” 。 人生学上的人生:对一个人来说在微观上它是生命的旅程,生存的轨迹,宏观上它是一个人的社会生活。 对个体而言,它是一个人一生全部实践活动的总和,对群体而言,它是人类的社会活动。

52 人生的含义: 人生,实际上也就是人的生命过程 人生包括人的生命体和生活两个方面 生命体表达的是存在,而生活表达的是存在的方式
重要的不仅仅是活着,而且是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

53 2、人生目的的内涵 人生目的就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以认识为基础,形成的一种行为指向和结果。简单的说就是人们想要达到的人生境界和理解人生意义的基本标准。

54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3、人生目的与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关系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 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它决定人生观其它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尺度。

55 4、人生目的的重要意义 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56 苏格拉底: “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57 人生目的四个层次 大公无私 先公后私 合 理 利 己主 义 自 私 自 利 1、宗教来世主义人生目的
基督教的“原罪论”和“赎罪论”宣扬人一出生就有罪,要人们忍受今世的苦难向上帝赎罪,“人人为上帝,上帝为人人”,主张人生目的在死后的天堂。佛教主张“因果轮回”,要人们清心寡欲,超脱尘世,生活在净土的世界里。今世行善,来世才能有好报。宗教来世主义的人生目的是对现实人生的一种虚幻歪曲的反映,常常是统治阶级麻醉劳动人民的精神鸦片。宗教来世主义基本上都宣扬今世禁欲主义。 2、享乐主义人生目的 这种人生目的的完全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把人生看成是人的生理的本能需要。认为人活着就在于追求个人的物质生活享受。中国魏晋时期流传的《列子 扬朱》中宣扬: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死后都是一堆腐骨,并无什么好坏贤愚之分。人生在世就是为美厚尔,为声色尔。在欧洲,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启蒙运动,到近代资产阶级的各种思潮,都把追求个人享乐作为人生目的。英国功利主义者边沁认为:不能为了别人而牺牲了自己的享乐。爱尔维修则认为:没有一个学者会无私地爱好真理,每个人都将真理看成是走向荣誉的道路,把荣誉看作获得金钱的道路,而把金钱看作获得生理快乐感觉的手段。享乐主义对于反对封建禁欲主义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我们这里并不反对人们对生活的享受,人活着就是更好地生活。而是要反对那种把享乐作为人生唯一的目的,为了享乐而损害社会、他人的利益,为了享乐而不择手段,为了享乐而忽视了人生其他意义的做法。 3、实用主义的人生目的 这种人生目的把追求有用、方便作为最根本的人生目的。实用主义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詹姆斯。他认为世界就是上帝安排的大赌场,是一个投机冒险的乐园;人生无须认识客观规律,无须寻求生活的意义,依靠命运,依靠个人冒险去求得成功。为了追求有用和方便,可以不择手段。 4、权力意志主义人生目的 这种人生目的把人生目的归结为追求权力。代表人是尼采和叔本华。他们认为人人都有统治别人、奴役别人的意志,人的生活在本质上就是尽力夺取超级权力。渴望权力、渴望统治,是人的意志的最高目标,最高价值,最高体现。是一切存在的基础和动力。人生目的和价值就在于获取统治别人、管理别人的权力,实现权力意志。 5、存在主义的人生目的 代表是法国的萨特。他认为人生目的在于追求个人的完全自由,并完全无视、排斥他人的自由。他认为:他人即地狱,人生是悲剧。 它们都是私有制的产物,代表着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它们的理论是唯心主义的,它们的表现核心是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 合 理 利 己主 义 自 私 自 利

58 哦,可是我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呢?

59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1、人生态度 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引导下,通过生活实践和自身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它回答的是“人怎样活着”的问题。每个人在人生实践中,都会遇到义利、荣辱、善恶、得失、成败、祸福、生死等矛盾,如果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就可以正确地把握人生,取得人生的成功。 人生态度的组织结构包括人生认知、人生情感、人生意向三个要素。人生态度是三要素辨证统一的综合表现,是较为稳定的心理定势。人生认知是基础和前提,是个人对人生矛盾的认识评价,是人生态度中比较活跃的要素。人生情感是个人对人生矛盾的内心体验和反应,是人生态度中比较稳定的要素,它由人生认知引发,又反作用于人生认知,对人生认知或升华巩固,或拒斥改变。人生意向是由认知、情感决定的个人对人生矛盾采取行动的准备和执行状态,是人生态度的落脚点,对个体选取人生道路,采取何种举措起着一定的定向和坚持作用。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引导下,通过生活实践和自身检验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     人在一生中,必然与自然、社会和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会遇到学习、工作、事业、命运、前途、义利、苦乐、生死、祸福、理想、价值、荣辱等等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看法和选择,就是人生态度往往借助语言、表情和行为式表现出来。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一部分,它不是天生的,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人生态度的形成,一般受人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社会地位、个人生活阅历和文化教养的制约。人生态度一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人生态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随着上述各种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人生态度作为制约人一生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对人的一生有重大影响。首先,人生态度影响着一个人对人生课题和人生矛盾的认识,影响着人的人生走向和精神状态。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人积极乐观地对待学习、工作、事业、友谊、爱情、健康等人生课题,正确地处理苦乐、得失、生死、善恶、荣辱等人生矛盾,选择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益的人生道路,做生活的强者;消极的人生态度则相反,它使人无视人生课题的要求,意志消沉,丧失奋斗精神,为求得物欲的满足而计较个人得失,甚至使人苟且偷生,颠倒善恶,以辱为荣,最终成为人类的垃圾或社会的寄生虫 。其次,人生态度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效率,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人只争朝夕,珍惜人生的分分秒秒,保持较高的行为效率,在有限的心灰意懒,使人在散漫怠惰中浪费青春和生命 人生态度的含义与类型     人生态度作为人的特定心理倾向,在具体表现上千差万别,但归纳起来无非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消极的人生态度这两大类。积极、乐观、有为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健康、正确、符合人类发展需要的人生态度,其特征是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并以高度的人生责任感参与社会生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对人生充满希望,以积极的行动充分显示生命价值;敢于直面人生,精神饱满,不断开拓,不怕困难;善于想象,勇于实践。这种人生态度是人类战胜艰险阻的力量源泉。消极、悲观、无为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否定人的积极能动性,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在大学生身上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其特点是对人生和社会悲观失望,认为人生毫无意义,充满荒廖,无所追求。在大学生身上的表现,就是学习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高呼“ 60 分万岁”;生活上松散疲塌,放任自流,既无时间观念又无纪委观念;人际关系上“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既感叹人情淡漠又对别人一副铁石心肠,既不关心他人也不关心集体,既折磨别人又折磨自己。 追求享乐、贪婪营私的人生态度。在大学生中,这种人生态度也有相当影响,除了那些“不惜献身傍大款”的“情感派”和“牺牲一家人幸福我一个”的“消费发烧友”外,校园里还有置一切于不顾的“麻将先锋”、“双升大将”和“舞林高手”。有人给这样的大学生进行了一番描绘:“穿的是名牌,用的是品牌,吃的是牛排(西餐),看的是脸盘儿。学习不怕挂‘红牌'”。他们沉湎于物欲的享受中。 狂妄自大、惟我独尊的人生态度。这些年来,受尼采“权力意志论”和萨特存在主义的影响,一些人的自我意识畸形地膨胀起来,狂妄自大、惟我独尊的人生态度成为一股潜流。这种人生态度的主要特征是,自我意识膨胀,虚荣心极强,惟我独尊,目空一切,狂妄自负,爱出风头,嫉贤妒能,视他人和众人为“阿斗”和垫脚石,轻视劳动和者。他们说:“劳动创造了人类,那是类人猿的事,我们现在不必担心因为不劳动而发生退化。”他们不屑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想的实现和事业的成功想象成了单兵作战,闭门造车。     形成这些消极人生态度的原因比较复杂,西方思潮在大学的流行是其形成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过程中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忽略是其形成的社会原因,某些大学生认识上的偏激和不成熟是其形成的主观原因。     作为大学生,我们能否以积极的态度地对待生活,不仅是我们的个人问题,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我们不能把自己看作单纯的“自然人”,活着不能只为满足感官欲望和个人意志,而要把自己旋转于社会大环境中,要活得有价值,对社会有意义,真正活出个“人样子”来,要在劳动中创造中获得高品位的精神享受,在有限的生命里,以积极的姿态干出一番事业。同时,我们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历史劳动人民创造的,只有热爱人民,才能服务于人民,只有服务于人民,才能顺应历史的发展,使自己的一生有益于人类。 人生态度是指个人在实际生活中关于怎样看待生活,怎样看待人生的心理意识和倾向。     它是比较稳定的认识、情感、信念的总和。其中情感的因素起主要作用。在人的一生中必须     解决理想、事业、家庭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在解决这些基本问题时,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尊     敬什么,蔑视什么,追求什么和以什么方式来追求等等,统称为人生态度。人生态度的实质     是做人问题。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继承了历代劳动人民崇俭养廉,修身养性,调心养神,勤劳     致富,待人宽、律己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等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又形     成了开拓进取、追求新知、崇尚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的做人态度。当然,有些人也有错误的     态度,如“人生在世吃喝二字”、“青春不乐,一生白过”等等。这些错误的做人态度不是固定     不变的,而是可以改变的。      人生态度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后天在生活、学习、工作的过程中学习形成的。在人生     实践中,影响人生态度形成的因素很多,大体说来有如下一些:首先是人生目标。人生目标     树立是影响人生态度的最主要因素。凡是有利于人生目标实现的对象,就必然产生喜好的     态度;凡是有碍于人生目标实现的对象,就必然会产生厌恶的态度。其次,人的个性心理特     征对人生态度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例如,不同性格、气质类型的人,即使有着同样的     生活经历,也不一定会形成相同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的形成不仅取决于人的主观因素,在很大放度上还要受制于一些客观因素。     首先,个人的生活经历对人生态度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在人的一生当中,总要面对许许     多多的矛盾,既会有成功的喜悦,又会有失败的痛苦;既要经历人生的坦途,又要度过人生的     坎坷与挫折。每一次经历都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而每一次考验都将会增强个人的人生感     受,形成种种人生观念,进而制约或影响着对人生的态度。其次,学校作为人的社会化的重     要场所,在人生态度形成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施加给青少年的影响不同于其     他各种社会影响,它具有强烈的目的性、组织性和系统性。因此,学校在人生态度的形成过     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最后,家庭环境对个人人生态度的形成始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生     活在不同家庭环境中的个体,其人生态度的差异性是明显存在的。      人生态度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随着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在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     观影响下,必然对整个人生以及对人生道路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产生不同的心理倾向,从而构     成人生态度的种种不同的内容。而人们对待幸福、命运、顺境与逆境、苦与乐、荣与辱等人生     问题的态度的总和,就构成了关于人生的整体态度。      二、个人生活态度的多样性表现      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们的家很大,全国的东西南北中在经济上发展不     平衡,就是同一地区不同单位的经济效益也不一样。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物质生活     条件和具体环境里,经受不同的社会风尚和风俗习惯的影响,还有每个人不同的个人经历、     文化程度,不同的生活感受、心理体验等等,这样就必然会形成不同的人生态度。其中主要     表现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这种人生态度的人,有崇高的理想追     求,有旺盛的工作热情,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有不竭的前进动力。他们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忘我工作,取得成绩不沾沾自喜,遇到困难不回避绕道,     遭受挫折不垂头丧气,身处逆境不消极悲观,是人生“运动会”上的“竞赛者”。      第二种是随大流、跟时尚的人生态度。具有这种人生态度的人.没有自己的人生主见,     往往随波逐流。当社会上形成较好的社会风尚时,他们可能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某种     不良风气盛行时,他们可能会受此影响而选择消极的人生态度。作人生“运动会”上的“尾随     者”。      第三种是消极无为、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持这种人生态度的人,或者由于受过挫折,     或者由于遭过打击,或者由于受到压抑,或者认为生不逢时,于是觉得人生犹如梦幻,生命不     过昙花一现,就自认为看破红尘,从而逍遥自在,得过且过,以超脱红尘的消极旁观者自居。     作人生“运动会”上的“旁观者”。      第四种是牢骚满腹、热衷空谈的人生态度。持这种人生态度的人,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     都不满意,对自己的所得从不满足;对别人喜欢指手划脚,说三道四,评头论足,对自己无动     于衷,高谈阔论;有利于自己时则喝彩叫好,不利于自己则大发牢骚。作人生“运动会”上的     “评论者”。      第五种是利己主义的人生态度。“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就是这种人生态度的突出     表现。后来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自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以及热极一时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等说法,都是这种思想的延续。持这种人生态度     的人,把个人的私利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时时刻刻在为自己谋取私利,或者拉关系,走后     门,或者以权谋私,营私舞弊,或者不劳而获,非法索取,或者贪污盗窃,违法犯罪。实足为人     生“运动会”上的“犯规者”。      上述五种人生态度实际可以归成两类:一类是积极的、止确的、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类是     消极的、错误的、悲观的人生态度。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第一类人占多数,第一类毕竟还是少     数。然而,不管哪种人生态度,都必然会对一个人的人生实践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三、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有人说,一个人生活很容易,做事也容易,最难的是做人。人生好比登山,道路是漫长曲     折的,但险要的地方只有几处。有的人能化险为夷,登上壮丽的顶峰,有的人却从此跌入万     丈深渊,这里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例如,周作人在五四运动时期是一位颇有名气     和建树的文学家;可是,在五四运动以后,他企图走“纯学术”、“纯艺术”的道路,曾一度丧失     民族大节,参加汪伪的“国民政府”担任“督办”,出访日本,发表卖国的谈话,在个人历史上记     下了肮脏的一页。周作人作为鲁迅先生的胞弟;少年时代的生活基本相同.青年时代的生活     也类似,又都是新文学运动中的骁将,然而,在做人的问题上,鲁迅先生终生保持了高风亮     节,而周作人却堕落成汉奸文人。周作人的教训对当代青年仍不失为一面镜子。对待人生     必须严肃郑重,不浮夸、不轻率,讲原则、守节操,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生活实践雄辩地告     诉我们:只有正确地对待人生,才能有壮丽的人生!      当前对正确人生态度要求的基本内容是:      (-)要树立开拓创新的人生态度      世界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在个断开拓创新中前进的。没有开拓     创新,人类社会就只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必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树立开拓创新的人生态度,     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青少年肩负着建设祖国、实现四化的重任,老辈革命家建立     的功业,要靠他们来继承,未来美好理想境界的蓝图,要靠他们的努力奋斗去实现。如果没     育开拓创新的人生态度,只靠前辈人创下的家业过日子,就会越来越不好过,家业也守不住。     如果没有开拓创新的人生态度,将来就会因碌碌无为而愧对后代子孙。因此,有志青少年应     该树立开拓创新的人生态度,永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力争向更高的人生目标奋进。从而不     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60 人生态度的形成: 认知-理性、非理性 情感-乐观、悲观 意志-积极、消极 人生矛盾:义利、荣辱、善恶、苦乐、得失、成败、祸福、生死等

61 2、人生态度的类型 人生态度及划分多种多样,从社会效益角度可划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类为消极无为、无益于社会及自身的人生态度;
第二类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多种多样的人生态度:有顺世主义者的同流合污,他们随其流扬其波,不问是非,不分善恶,不辩美丑,浑浑噩噩,迷迷糊糊,得过且过;有游世主义者的玩世不恭,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挥霍无度,及时享乐;有偾世主义者的恣意妄为,拒绝传统,不要规则,铤而走险;有超世主义者的我行我素,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态,孤傲独行;有出世主义者的视尘世为苦难,认彼岸为故乡,或断发为僧为妮,或自戕以为解脱;有入世主义者的直面人生,或为名利而苦心经营,或为社会而奋斗拼搏。 关于人生态度,梁漱溟先生曾经对此有极为精辟的论述,他将人生态度分为三种:逐求、厌离和郑重。逐求即对物质的追求;厌离即产生厌离人世的态度,是人们回头审视一些事然后发现一些痛苦来;郑重的人生态度可以分为两层,其一是儿童的天真,对生活的固有的认真态度,即顺其自然之态度,其二,“实即自觉地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耳”,即积极的人生态度,努力进取,一心一意。 梁漱溟“三种态度”概括了人对于物质、对于自身以及对于他人的态度,而人之存活于世间,也就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对于世界、对于他人和对于自身的认识和评价。所以态度不仅决定了行为,也决定了一生的幸福。 第一类为消极无为、无益于社会及自身的人生态度,表现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讲求实惠,及时行乐;看破红尘,悲观厌世。 第二类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表现为:热爱生活,满怀信心;责任感强烈,意志坚韧;积极向上,勇于开拓。

62 3、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命脉 (1)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反映和重要内容。 (2)人生态度决定人生境界. 冯友兰的四境界说 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范畴,它反映一个人的生活基调,有力的影响着人生目标的实现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对人的一生有重大影响。人生态度是人生理想通向实践的关键环节,所以说,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命脉。 人生态度不同,人生境界也不同。按照冯友兰的说法,人生境界从低到高有四种: 第一种,自然境界。就是按本能社社会风俗习惯去做事,而对于所做的事情,则并不知道有什么意义。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有意义。可见,自然境界就是不能了解做事意义的境界。 第二种,功利境界。是指超越自然境界,意识到为自己做各种事情的境界。 第三种,道德境界。是指超越一己私利或私欲,意识到人是社会的存在,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并因此知道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情,使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有利于他的的道德意义。 第四种,天地境界。是指超越道德境界,意识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并为宇宙的利益做各种事情。这种境界的人意识到人类和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关系,意识到人和自然必须协调发展。

63 (二)端正人生态度 1、当代大学生中错误的人生态度: 问题
与世无争型 对人生、对社会抱悲观态度,对生活失去信心。于是他们学习上高呼“60分万岁”,生活上松散拖沓,没有时间观和纪律观,人际交往上独来独往,漠不关心他人,更谈不上交上挚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什么都无所谓”. 享乐自私型: 抱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信条,君不见,大学城外往往餐厅、舞厅、台球厅、礼品店、游戏机厅、卡拉OK厅生意兴隆。“消费发烧友”、“麻将先锋”、“舞林高手”出入其间。“甚爱必大费”(老子语),沉湎于物质追求,必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无暇追求人生的大志了。 1、与世无争型的原因:淡漠、自卑、过 于自傲 2、追求享乐型的原因:优越物质条件、攀比心理、不良社会思潮影响 3、狂妄自大型的原因:西方思潮影响、脱离实际、不善于合作 惟我独尊型 自认才高八斗,轻视他人,自我意识极度膨胀且嫉贤妒能,别人被他认为是“阿斗”。“人之生,不能无群”这是中国古人告诫后人的至理名言。不借助他人,不依靠社会,个人成功的机会太少了。

64 2、树立正确人生态度的重要性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你的世界是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行动,你的行动又取决于你的人生态度。
二战期间,一个名叫弗兰克的心理医生被关在纳粹集中营里。每当他遭受非人的折磨时,就想象自己正在战后的讲坛上讲课,内容就是关于集中营里的心理学。此时,他所受的一切苦难煎熬,都成为心理学研究课题。弗兰克就是用这种办法使自己超越困苦的境地,顽强地活下来,并且精神始终不垮。他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已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未经我允许,任何人都不能伤害我。” 每个人一生中的许多境遇自己无法选择,但每种境遇能否改变,向哪个方向发展,往往取决于所抱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65 二战期间,一个名叫弗兰克的心理医生被关在纳粹集中营里。为了顽强地活下来,就想象自己正在战后的讲坛上讲课,内容就是关于集中营里的心理学。 他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未经我允许,任何人都不能伤害我。”     每个人一生中的许多境遇自己无法选择,但每种境遇能否改变,向哪个方向发展,往往取决于所抱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66 贝多芬和命运的抗争 贝多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活是这样美好,活他一千辈子吧。”

67 以上的事例说明: 人生态度既制约着一个人对人生矛盾和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又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走向。
戴上墨镜,世界在你眼前就立即失去了光彩。个人的不幸往往是脆弱者观察生活的墨镜。 ——培根【英】

68 3、树立怎样正确的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对待。 人生应当务实。 人生应当乐观向上。 人生要积极进取。
李敖在复旦大学演讲,他在回答同学问题时表示,人生就是﹝有为主义﹞,不要发牢骚说酸话,不需要眼泪,不要哭哭啼啼,这没出息,就是要做,让世界改变。也因此他不喜欢鲁迅,不喜欢伤痕文学,因为太多眼泪。

69 (1)人生须认真对待。 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既要清醒地看待生活,又要积极认真地面对生活 如果一个人对人生都
不认真,那么他的人 生一定很糟糕。 ——大仲马

70 巴尔扎克因为认真而成功 尽管我的家境很穷,但我依然有理想,我认为,我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所以说,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安排自己的人生。小学的时候,我就考虑自己应该在哪个中学学习;中学以后,我就开始为自己的大学生涯以及未来职业等各方面考虑。后来,我选择做一个作家,这是清苦的职业,但我的理想全在里面。说实话,清苦的生活曾多次使我差点放弃写作,但我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要为自己的理想打拼,所以,我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 —— 回忆录 90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写出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 三大类,原定书名为《社会研究》。1842年,巴尔扎克受但丁《神曲》谓之“神的喜剧”的启发,遂改此名,即把资产阶级社会作为一个大舞台,把资产阶级的生活比做一部丑态百出的“喜剧”。在《导言》中巴尔扎克写到:“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学家,我不过是这位历史学家的秘书而已。开列恶癖与德行的清单,搜集激情的主要事实,描绘各种性格,选择社会上主要的事件,结合若干相同的性格上的特点而组成典型,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也许能够写出一部史学家忘记的历史,即风俗史。”《人间喜剧》有“社会百科全书”之称,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描写了贵族阶级注定灭亡,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掠夺和一切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社会关系,巴尔扎克注重具体、详尽的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的灵魂。全书共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并且一个人物往往在多部小说中出现。其中著名的篇章有:《舒昂党人》、《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高利贷者》、《古物陈列室》、《纽泌根银行》、《幻灭》、《农民》……,在短短20年内,他每年要写4~5部小说。每天伏案至少18个小时,他的《赛查·皮罗多》是25小时内写成。《乡村医生》用了72小时,而长达几十万字的名著《高老头》竟是三天内一气呵成。为保证写作时清醒,巴尔扎克嗜浓咖啡如命,他曾说过:“我将死于3万杯咖啡。”果然,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他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慢性咖啡中毒成为他死因之一。

71 (2)人生应当务实。 不好高骛远、空谈理想、眼高手低、浅尝辄止,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72 (3)人生应当乐观向上。 热爱生活,对人生充满自信,心胸豁达 两种人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对比 悲观者:风是浪的帮凶,能将你埋葬于浩翰的大海
乐观者:风是帆的伙伴,能将你送达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0是一个句号,意思是一切都消失了结束了 乐观者:0是一个向前滚动的车轮,是新的人生起点

73 思考问题 英国某制鞋公司派两名推销员到非洲开拓市场。不久,其中一位推销员垂头丧气地回来报告:“鞋类销售在非洲没有市场,因为那里的人根本不穿鞋。”随后另一位推销员兴冲冲地回来报告:“鞋类销售在非洲的市场前景广阔,因为那里的人都还没有穿鞋呢。”请谈谈你从此事中获得哪些启示?

74 笑一笑十年少

75

76 (4)人生要积极进取。 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77 一个没有进取心的人永远不会得到成功的机会
一个没有进取心的人永远不会得到成功的机会    有一天,尼尔去拜访毕业多年未见的老师。老师见了尼尔很高兴,就询问他的近况。   这一问,引发了尼尔一肚子的委屈。尼尔说:“我对现在做的工作一点都不喜欢,与我学的专业也不相符,整天无所事事,工资也很低,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老师吃惊地问:“你的工资如此低,怎么还无所事事呢?”   “我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又找不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尼尔无可奈何地说。   “其实并没有人束缚你,你不过是被自己的思想抑制住了,明明知道自己不适合现在的位置,为什么不去再多学习其他的知识,找机会自己跳出去呢?”老师劝告尼尔。   尼尔沉默了一会说:“我运气不好,什么样的好运都不会降临到我头上的。”   “你天天在梦想好运,而你却不知道机遇都被那些勤奋和跑在最前面的人抢走了,你永远躲在阴影里走不出来,哪里还会有什么好运。”老师郑重其事地说,“一个没有进取心的人,永远不会得到成功的机会。”

78 思考:进取心对人的成功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把时间都用在了闲聊和发牢骚上,就根本不会想用行动改变现实的境况。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没有机会,而是缺少进取心。当别人都在为事业和前途奔波时,自己只是茫然地虚度光阴,根本没有想到去跳出误区,结果只会在失落中徘徊。   如果一个人安于贫困,视贫困为正常状态,不想努力挣脱贫困,那么在身体中潜伏着的力量就会失去它的效能,他的一生便永远不能脱离贫困的境地。 一个没有进取心的人永远不会得到成功的机会   有一天,尼尔去拜访毕业多年未见的老师。老师见了尼尔很高兴,就询问他的近况。   这一问,引发了尼尔一肚子的委屈。尼尔说:“我对现在做的工作一点都不喜欢,与我学的专业也不相符,整天无所事事,工资也很低,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老师吃惊地问:“你的工资如此低,怎么还无所事事呢?”   “我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又找不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尼尔无可奈何地说。   “其实并没有人束缚你,你不过是被自己的思想抑制住了,明明知道自己不适合现在的位置,为什么不去再多学习其他的知识,找机会自己跳出去呢?”老师劝告尼尔。   尼尔沉默了一会说:“我运气不好,什么样的好运都不会降临到我头上的。”   “你天天在梦想好运,而你却不知道机遇都被那些勤奋和跑在最前面的人抢走了,你永远躲在阴影里走不出来,哪里还会有什么好运。”老师郑重其事地说,“一个没有进取心的人,永远不会得到成功的机会。”   如果一个人把时间都用在了闲聊和发牢骚上,就根本不会想用行动改变现实的境况。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没有机会,而是缺少进取心。当别人都在为事业和前途奔波时,自己只是茫然地虚度光阴,根本没有想到去跳出误区,结果只会在失落中徘徊。   如果一个人安于贫困,视贫困为正常状态,不想努力挣脱贫困,那么在身体中潜伏着的力量就会失去它的效能,他的一生便永远不能脱离贫困的境地。      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的思想,以及认为自己命中注定贫穷。一旦有了贫穷的思想,就会丢失进取心,也就永远走不出失败的阴影。

79 2001年,贺晓华辞去年薪数万元的大学教师工作经营民族音乐网站“华音网”。
贺晓华,2000年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化学系 。 2001年,贺晓华辞去年薪数万元的大学教师工作经营民族音乐网站“华音网”。 "华音网"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音乐网站,每天都有6万多个不同IP地址用户访问该网,其中四分之一来自海外。 贺晓华对未来充满希望。

80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一)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81 1、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 确立为人民服务人生目的是客观的必然要求 首先,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其次,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建立在劳动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之上。 最后,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取决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 (2)确立为人民服务人生目的是客观的必然要求。 首先,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其次,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建立在劳动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之上。 最后,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取决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科学内涵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的阶级性和党性所决定的。虽然由于时代变迁,历史发展使其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先进性和广泛性,但它始终是无产阶级政党不变的历史使命。

82 2、怎样做到为人民服务? 将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去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既伟大又平凡,既高尚又普通,它在不同层次上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3. 将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去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既伟大又平凡,既高尚又普通,它在不同层次上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大学生理应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这是党和人民的要求和期望,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大学生要自觉的学习马克思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相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情感,提高自身的素质,自觉的抵制社会上不良思想的侵蚀,向模范人物学习,从而自觉的为群众服务。

83 (二)反对错误的人生观: 1、拜金主义人生观。
(二)反对错误的人生观: 、拜金主义人生观。 是指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最高目的的人生观。 金子?贵重的、闪光的、黄澄澄的金子?不,是神哟!    ——莎士比亚

84 (1)拜金主义的表现: 政治领域:权钱交易,买官卖官 经济领域:走私贩私,偷税漏税,制假贩假 文化体育领域:盗版书刊,软件泛滥,有偿新闻,演员假唱,裁判吹黑哨,运动员吃兴奋剂 社会生活:偷盗,敲诈勒索,杀人越货

85 (2)拜金主义的危害 它使人们的思想、情感、志向、名誉、地位等都与金钱相联系;一切是非善恶、荣辱得失,也都以能否获得金钱和获得多少金钱为标准。导致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和发展。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00年7月31日上午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成克杰死刑 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因受贿罪、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早已于2000年3月被正法,成为建国以来执行死刑的第一个副省级领导干部。

86 (3)我们要反对拜金主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第一,应该承认金钱与人生有着密切关系。 第二,获得金钱的手段应该是正当的、合法的。 第三,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惜财,用之有度, 君子舍财,施之有众。

87 金钱不是万能的 金钱能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 金钱能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 金钱能买到美食,但买不到食欲;金钱能买到床,但买不到睡眠; 金钱能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 金钱能买到娱乐,但买不到愉快; 金钱能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金钱能买到谄媚,但买不到尊敬; 金钱能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金钱能买到奢侈品,但买不到文化; 金钱能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威望;金钱能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 金钱能买到躯壳,但买不到灵魂;金钱能买到虚名,但买不到实学;

88 2、享乐主义人生观。 (1)享乐主义的含义 享乐主义人生观是指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是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和快乐。

89 (2)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的错误和危害性 第一,它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惟一目的和最大乐趣,把人与动物完全等同起来。
第二,它只讲生活享受,不讲财富创造,把享受与创造对立起来。 第三,它把一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受苦的基础上。 近年来,有人主张“重新定义享乐”,“给享乐松绑”;声称要“摈弃那些虚伪的文明,进入一个自由的精神空间与生存状态”;说什么“社会进化的历史,就是享乐的发展史”,“享乐主义是进取精神的亲儿”,“享乐的人不迷茫,不懂享乐的人才迷茫”。你如何看待这些观点?

90 吃喝玩乐作为理想是“猪栏的理想”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千年伟人第二位爱因斯坦

91 3、个人主义人生观。 (1)含义和来源: 个人主义人生观是指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
严格的“个人主义”概念是1840年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 中提出的,赋予它完整的、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内涵。很快为西方思想家接受。 托克维尔为个人主义下的定义: 认为自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92 (2)个人主义的基本内容 (1)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强调个人本位,个人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而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2)作为一种政治民主思想,强调个人的民主和自由,反对国家和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干预和限制,因而往往导致无政府主义。 (3)作为一种经济理论,强调个人私有财产制度,保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私有制。

93 3、个人主义的危害 个人主义把个人私利置于社会和集体之上,一切以个人私利为根本,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置道德法律于不顾,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它对社会、集体、个人的危害是严重的. 意大利思想家卡普拉在《转折点》一书中指出:“人类只顾个体不顾社会,只顾片面不顾全面的错误的竞争观念和生存法则,给人类造成的祸害,用“癌症”一词尚不足以描绘其严重性。

94 那我的人生怎样过得才有意义呢?

95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究竟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人生价值?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呢?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究竟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人生价值?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呢? 有人问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人有什么不同?”这位古希腊大哲学家回答:“平庸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这似乎是咬文嚼字的解答,却揭示了人生重要意义的价值哲学问题。 价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在这里,价值是指客体(事物)满足主体(人)需要关系的一个概念,或者说是表明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意义的概念。价值既不单纯是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也不是单纯主体的需要,而是客体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之间的某种关系,是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

96 毕加索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以1亿416万美元的天价售出,一举刷新绘画作品拍卖的世界记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画。

97 价值 在经济学中: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一种与经济学中的定义相同;另一种解释是指积极的作用。
在哲学中:价值是主体的需要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一种与经济学中的定义相同;另一种解释是指积极的作用。 价值

98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一)价值观 1、价值的含义
价值:是一个涵义广泛的范畴,一般来说,主要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有划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生价值三大价值之说。

99 是指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2、价值观的含义

100 (二)人生价值的含义 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人生意义的看法和评价标准,也就是关于什么样的人生目的最值得去追求、人怎样生活才最有意义的观点。

101 思考:人生有什么意义? 如果把人当作一个纯粹的生物体出售的话,最多也就值几千元;如果把器官移植也许值几十万.但这代表一个人的价值吗?
诗人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价值是反映客体存在对于满足主体需要的主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所以,如果 脱离客体和主体的意义关系是不可能正确理解人生价值的。有人主张“人的价值在于人 自身”,这种观点其实是不成立的。例如,法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中等身材的成 年男子,体重大约有70公斤。在脱水后,只有25公斤。如果从原子方面来说,仅仅4种 元素——碳、氧、氢、氮——就占96%。另外的20种元素的量要少一些。因此,一个70 公斤体重的人,氧45.5公斤,碳12.6公斤,氢7公斤,氮2.1公斤。此外,钙1.5公斤, 磷860克,硫300克,钾210克,钠100克,氯70克,还有几克镁、铁、氟、锌、铜及几毫 克碘、钴、锰、钼、铬、硒。最后还有很微量的钒、镍、铝、铅、锡、钛、溴、硼、砷 和硅。那么,从物质的角度来看我们身体的价值,如果把人体按照原料的市场价格来计 算,值不了多少钱,顶多不会超过830法郎。所以,如果一个人离开了他对于他人、社 会的意义去谈价值,他本身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如果这样的人也有价值的话,那么, 他的价值仅仅是一种人格价值,即社会必须把他当人看,必须对他实行人道主义。

102 作家毕淑敏 :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

103 知识扩展1:我国道德传统和利他主义价值观 ①不管别人怎样对待我,我都会善待别人 ——“报怨以德”。美德规则 最高境界
——“报怨以德”。美德规则 最高境界 ②要别人怎样待我,我先怎样对待别人 ——“由己及人”。道德规则 先进思想 ③别人怎样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别人 ——“针锋相对”。非德规则 底线行为 ④在别人攻击我之前,我会先攻击别人 ——“先发制人”。缺德规则 错误行为

104 知识扩展2、西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 ①不管别人怎样对待我,我都会善待别人 ——“为我利他”。美德规则 铁律
——“为我利他”。美德规则 铁律 ②要别人怎样待我,我先怎样对待别人 ——“为我让利”。道德规则 银律 ③别人怎样待我,我就怎样对待别人 ——“为我争利”。非德规则 金律 ④在别人攻击我之前,我会先攻击别人 ——“为我利己”。缺德规则 铜律

105 课堂讨论:人我关系价值选择 努力实践应当与尚法(利己利人) 适度奉行正当与合法(利己不损人) 拒绝不当与违法(损人利己)

106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107 (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什么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  一个人对他人、社会需要满足的状态和程度  社会价值的要素:   个人在事业上的成果、成就   自我人格的社会作用、社会影响 自我价值 1、人的自我价值就是社会和个人对自我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自身需要的满足和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意义。人的自我价值体现在基本生活条件的满足和人格尊严的满足,最高表现是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 2、人的社会价值表现为人的实践活动对整个社会发展的意义,即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和社会进步的促进。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他人和社会所作的贡献中。 自我价值:是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对自己的接受和尊重,以及个人的自我完善等。作为客体的自我之所以要满足作为主体的自我的需要,体现的就是这种自我肯定关系。 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个人劳动、创造以及其他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也就是说,人生的社会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个人满足作为主体的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关系。 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状态和程度 自我价值的要素:  个人生命的价值  生命发展的价值

108 思考:人生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是什么关系?
个案: ①张瑞敏 v在20年的时间里,张瑞敏将一个200多员工,负债累累的小厂改造成世界白色家电前四强。“海尔”连续三年成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 ②盖次 v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1998年至2003年的五年间,盖茨将他37%、价值283亿美元的财富用于各种公益事业。

109 2、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基础 自我价值 社会价值 前提 (1)人的自我价值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
(2)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社会价值要通过个人努力来实现。 自我价值 社会价值 前提 基础

110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 人生价值的衡量根本标准,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即主要是以人生的社会价值为衡量标准。

111 人生价值自我衡量的集中类型 一是“他活着,别人就活得更好”,这是进步的人生价值观,它体现了人生价值的最深本质;
二是“他活着,对别人既不益、也不害”,这是只利己不利人的人生价值观,它仅仅是停留在人生对自我生存价值的层面上; 三是“他活着,别人就活得不好,或者别人就不能活”,这是极端的损人利己的人生价值观,他的人生不具有价值。

112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 社会地位? 财富? 职业? 权力? 享乐?

113 1、人生价值评价 所谓人生价值评价,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他人的人生有无意义或意义大小的判断。
它是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在意识中的反映,是对客观的人生价值的主观判断、情感体验,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114 2、正确人生价值评价的原则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115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人生价值与人的社会地位并无直接的联系,无论你做何工作,只要勤于奉献,就会被社会所承认。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是一个行为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与人民的人。

116 你认为人的价值到底是由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量还是贡献率决定?
贡献能力 贡献量 贡献率 人的价值 A 1000 100 10% ? B 100%

117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人生的物质价值是指个体生活在物质方面的有用性,即个体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对社会、他人和自我物质需要的满足的意义。 人生的精神价值是指人们的精神性劳动所具有的能够满足社会他人和自我精神需要的有用性。具体表现形态为知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

118 关系: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是统一的 (1)物质价值是创造精神价值的基础,为精神价值的创造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
(2)精神财富对物质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强大推动力和正确的方向,精神价值可以充实人们的生活,鼓舞人们的斗志,在精神的统领下,进行物质价值的创造。 一般来说,物质需要和人的生存相联系,精神需要和人的发展相联系。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应该是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相统一的载体。

119 思考其中蕴涵的意义 张华事件 拯救大兵瑞恩

120 张华救老农,是否有价值? 1982年7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共产党员张华为抢救一个沼气中毒落入粪池的老农,光荣地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事情发生后,全国上下广大青年掀起了学习张华事迹的热潮。可是有人却说: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为了抢救一个普通农民而牺牲,是“金子”换了“石头”,太不值得了。这种观点对吗?这件事情虽已过去了二十几年,但在今天,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重新讨论这个问题是否还有意义 善德是一种自我牺牲精神。一位西方伦理学家说,“每一种善德都压抑了欲望、侵犯了自由”。因为善待他人的美德,如“大公无私”、“公正”、“报恩”、“同情”、“爱人”、“诚实”、“慷慨” 等等,压抑的是利已欲望而实现的是利他的欲望,侵犯的是利己的自由而实现的是利他的自由。(5)也正因为善德是一种利益付出,把他人的欲望与自由摆在了优先位置,善德才显出其高贵。对善德蕴涵的自我牺牲的合理性,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功利主义思想家穆勒认为,牺牲自己利益以增进社会福利的事情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不正常且应该尽量避免,因为个人利益的牺牲也就减少了由个人利益组成的社会福利,最终必然损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功用主义道德观确认人类有为别人福利牺牲自己福利的能力,不过它不肯承认这种牺牲自身就是福利罢了。不能够增加福利总量或没有增加这个总量的趋势的牺牲,功用主义的道德观认为是白费。”(6)的确,如果一种牺牲纯粹只是牺牲而已,它的确是一种浪费。但集体主义名义下的自我牺牲却不是利益的白白流逝,严格地说,它应该是利益的转移,是个人利益向他人或社会的让渡。从总量上看,社会利益不仅没有减少,相反,它还可能带来利益总量的增加,因为自我牺牲可以使利益向最需要的人产生位移,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用价值。即便在特殊境遇下出现利益让渡受阻——如一个人舍身抢救落水者却不幸与落水者一起遇难,自我牺牲行为也不是白费,它虽然在物质意义上蒙受了利益损失,在精神意义上却获得了利益丰收,社会的道德精神会因为自我牺牲行为更显高贵。

121 张华救行为的价值所在 (1)这种行为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 (2)这种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 (3)精神价值可以转化为物质价值。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要发扬奉献精神。

122 大兵瑞恩值得拯救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百万大军登陆诺曼第时,米勒中尉率领一支8人的小分队深入敌后,去寻找空降部队的一名士兵詹姆斯·瑞恩。因为他是家中四兄弟中的老小,他的三个哥哥都已相继阵亡。马歇尔将军怕这颗独苗再出意外,使伤心的母亲绝望,于是做出不惜一切代价将这唯一的儿子送还母亲身边的决定。8 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一个不知生死的人,迎接他们的将是战火的洗礼和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拯救的旅程也是一条通往死亡之路,人性在战争中受到考验…

123 社会贡献 自身完善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社会是人创造并由个体组成的,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将使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奠定更好的基础。 社会贡献 自身完善

124 = 人生公式 + 我们 完整的我 I+We=Fully I 我
I+We=Fully I 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列出的公式。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人价值,绽放出完美绚丽的人生。

125 (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举例:一名医生冒着大雨出诊为病人看病,但由于操作上的失误,导致不应死亡的病人死亡,其结果是恶的,但在评价医生行为的整体价值时,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医生的动机善良这一面,肯定医生主观意愿的善的价值。 举例:一人溺水,另一人援手相救,溺水之人得救生还,援手相救之人却提出巨额钱财回报——而这正是他当初肯援手相救的行为动机。他主观上的动机是图别人的钱财,客观上的效果却导致了救人性命;我们肯定的是他救人的结果,但对其动机不能认可。

126 动机善 动机恶

127 三、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实 践 个人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 社会条件
人生价值的实现就是使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表现出来,将人们内在的、潜在的能力表现为外在的现实的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128 (一)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1. 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要受到社会客观条件的限制。
2. 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要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129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观条件 机会和幸运总是垂青于时刻努力准备自己的人。
1. 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以及良好的个人能力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2. 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3、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4、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机会和幸运总是垂青于时刻努力准备自己的人。 歌手丛飞怀着诚挚的爱心,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先后资助了178位贫困失学儿童和残疾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不忘奉献社会,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为6名眼疾患者带来了光明,谱写了一曲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 点评:由此例可以看出,人生价值不在于你是否身居高位,不在于寿命多长,而在于你到底能为他人、为社会作些什么。当代大学生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的价值,成就人生的辉煌

130 歌手丛飞怀着诚挚的爱心,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先后资助了178位贫困失学儿童和残疾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不忘奉献社会,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为6名眼疾患者带来了光明,谱写了一曲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

131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找准对象:为人民服务 2、找准途径:社会实践

132 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 你若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133 人的价值的实现及其途径 主观条件 个人机遇 社会发展 现 实 价 值 潜 在 价 值 潜 在 价 值 实 践 实 践

134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人生环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人生环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科学对待人生的环境,主要就是协调好自我身心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每个生命个体都处在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中,环境制约着人生,人生也是一个不断的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过程。人们只有协调好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35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单而充分的描绘。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 __ 洛克《教育漫话》

136 (一)健康、心理健康、生理健康 1、健康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的概念调整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完善。
1、传统或人们习惯的健康概念 医学界过去习惯于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来考虑健康和疾病的问题,认为生物学的指标是判断健康和疾病的最终标准。 所谓健康:就是没有症状,用客观测量方法找不到身体哪一部分有病态的证据,也就是无病即健康。 所谓疾病:就是生物学统计常模(Norm)可观察到的偏离,身体内出现高于正常值的化学物理变化,如体温、血压、血中白细胞数等,就有疾病。 过去人们观念健康概念主要为: 1.无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 2.无主观不适的感觉; 3.无社会(第三者)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健康新概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又调整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体质虚弱,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把健康的概念调整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完善。 所以说“缺德”并不是一种健康的表现。

137 2、生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将健康标准具体化以下几条: 1)精力充沛,对所承担的繁重工作和日常生活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
2)乐观、积极、勇于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适应环境能力良好; 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等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 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洁,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等等。

138 3、心理健康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给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具体有以下一些标准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139 心理健康的八大标准 我国心理健康学者一般认为,心理健康有八大标准: 一是智力正常。 二是情绪健康。 三是意志健全。 四是人格完整。
五是自我评价正确。 六是人际关系和谐。 七是社会适应正常。 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有时,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不次于生理因素。《皇帝内经》中写道:故喜怒伤气,寒暑生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现代医学界的一些调查资料表明,精神舒畅者身体健康,衰老减慢;而情绪压力大者近1/3的患重病或死亡。忧虑、易冲动和攻击性性格者易患高血压;急躁、易激动和竞争性强、缺乏满足感的人易患冠心病。而且,其他一些疾病,如胃肠疾病、哮喘病、癌病等,都和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医疗实践还证明,心理因素不但影响生理健康,还生理疾病的治疗也有影响。在患同种疾病,接受同样治疗的患者中,性格开朗、情绪乐观的人,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140 4、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皇帝内经》中写道:故喜怒伤气,寒暑生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现代医学界的一些调查资料表明,精神舒畅者身体健康,衰老减慢;而情绪压力大者近1/3的患重病或死亡。忧虑、易冲动和攻击性性格者易患高血压;急躁、易激动和竞争性强、缺乏满足感的人易患冠心病。

141 (二)大学生健康状况 1、身体健康状况不佳 2、心理健康问题多多 刘海洋事件 马加爵事件 大学生中不注意身体健康的例子比比皆是:
1.)抽烟、酗酒,不吃早餐,吃零食,生活习惯,暴热暴冷等。 2.)大学生中疾病的特点: a.   随年级升高,有增长的趋势。 b.  因心理因素、生活习惯引起的身心疾病比例增大。 大学生中对心理的因素更忽视: 如对考试问题:一个人平时考试非常好,但关键的考试总是失败,产生对考试恐惧; 如对失眠的问题:总是想到自己是否是神经衰弱,没有从心理上寻找原因; 如对人际关系的隔阂问题:两个学生掉了一件东西,都互相猜疑,后来小偷抓到了,两人才解脱,如果没有…………等等,还有许多。 身体疾病会危及人们生命,人们有了足够认识,但心理问题也能引起死亡或严重问题。我们收集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学生中引起广泛影响的事件,很多都与心理因素有关: 年冯大兴:自我压抑→自我放纵→自我毁灭 年刘勇: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毁灭 年王林:个性区别→个性扭曲→自我毁灭 4.1991年卢刚:美国爱荷华大学→杀死山林华和四位美国教授。 5.2002年清华大学刘海洋,为了验证狗熊是否笨,用流酸洒在北京动物园狗熊身上,造成对动物的伤害。 6.2004年云南大学马家爵,因人际关系障碍,究杀死伤同室4名同学。 等等 1、1991年11月1日下午3时半左右,在美国爱荷华大学,中国留学生卢刚举起了手枪,杀害了1位副校长、3位美国教授、1位同学,本人也当场自杀身亡。他刚获博士学位不久,杀人原因是他对校方不满,认为物理系和学校提名评选一项优秀论文荣誉奖时对他不公。深层次原因是性格中自私和严重的心理素质缺陷。 2、1993年3月,被誉为“中国亚科夫”的汽车工业巨子、上海大众汽车总经理方宏,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自己却在精神重压下从五楼总经理室跳窗自杀身亡。人际关系复杂,自身清廉导致亲友关系僵化,追求个性和修养的完美,但难以被人理解,妻子突然查出得了癌症,精神崩溃。 问:从上述案例中,心理素质与身体健康、事业成就有什么关系?现代人应如何对待人际关系和精神压力?

142 3、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一,认知不良:由自我评价不正确造成的负向心理。
第二,抑郁:抑郁是一种过度应激形成的伤感、压抑的情绪体验。它是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一种情绪困扰。 第三,焦虑: 焦虑是一种引发精神高度紧张的负性情绪体验,是对某种实际或臆断的可能发生的结果担心和恐惧。 第四,强迫:由非理性认知引起的内心矛盾又难以控制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

143 赠言: 心若改变,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人生就会跟着改变。

144 (三)如何维持心理健康 1.学习一些心理卫生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2.掌握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宣泄、体育、转移注意力等。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培养方面兴趣,爱好,这自己生活增加一些平衡点。 5.透过许可的方式,发泄自己心理情绪。 6.培养积极健全的人生观、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学习、工作。 二、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易感人群 1.大学期间的身心发展特点 青年期是人生发展的动荡期,容易发生心理问题。 2.大学期间人生特点 ①个体化成长道路,从学校到学校的生活,缺乏现实生活的支点,出现小的挫折以后容易把它夸大化,造成对自我的敏感。 ②学习过程特点:学习活动主要接受的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形成思虑上的痛苦;另外,高中学习乃至大学学习阶段形成的用成绩衡量自我的习惯,每一次学习的成功,都可以看成是对自我的一种证明,相反,失败则意味着对自我的否定,产生期待性焦虑。 ③人生任务集中,除了繁重的学习任务以外,还有复杂的人生任务,压力难以舒解,就易发生心理问题。 3.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 ①肩负着沉重的使命,善于内省,总是喜欢把自己生活的弦崩得很紧; ②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性格,具有完美主义的性格特征; ③较少体育运动,较多伏案学习、工作,从事繁重脑力劳动。 “久坐”和“苦思索”对人体又有诸多危害: ①苦思索需要源源不断地补充氧和营养,而久坐使通往大脑的血管受阻供血不足,致使人头痛、晕眩、困倦、失眠等。 ②苦思索与久坐,使心肺器官的功能长期处于相对安逸。 ③苦思索和久坐,使腰肌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病变成腰肌劳损、颈椎骨质增生等症。 三、什么时候、什么人易患心理问题 1.太忙、太闲、太疲劳、太紧张 2.生活方式和环境重大变迁 3.连续生活事件和重要的丧失 4.价值观念冲突 5.家庭环境和早期教育不良 6.气质、性格和个性不良的学生 7.错误归因 四、有心理问题怎么办 1.心理问题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2.有心理问题向人求助是很自然的事 3.心理健康也是人的一种积极素质的重要方面 如果出现心理问题: 1.最好寻求专家帮助。 2.作为同学:尊重、理解、信任。 3.作为班集体:应开展系列活动,增强归宿感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学会一些处理同学心理问题的方法 (1)积极倾听 (2)澄清问题 (3)将问题集中于情感 (4)不要提建议 (5)接受处于困境中同学的基本观点 (6)复述同学流露的思想和情感 (7)在同学沉默时保持耐心 (8)提开放式的问题 (9)为来访者保密 台湾有一名心理咨询家提出过这样建议: 1.到各大学心理辅导中心接受心理测验,藉以充分了解自己优劣所在,悦纳自己,肯定自我。 2.建立良好而平等互惠的人际关系——透过开放的心胸与有效的人际沟通技能,自爱而爱人,自尊而尊人、自助而助人,自信而信人,以同理心去接纳他人,欣赏别人的成功。 3.设法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与嗜好,参加正当的休闲活动与男女交谊活动。 4.培养自己高度的幽默感,经常怀着思之心面对社会情境,化解一切可能的紧张与冲突。 5.弹性调整自己的成就期望,使之与本身能力性向相称。 6.具有固定的生活目标,建立乐观与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排除害怕成功与畏惧失败的不健全心态,面对现实困难,凡事尽其在我。 7.透过社会许可的方式,将恐惧、愤怒、嫉妒等情绪加以升华,适当的转移或作疏导与泻泄,而非刻意加以压抑或发泄。 8.设法提高自己的挫折容忍力与自我控制焦虑,解除紧张的能力

145 二、促进个人和他人的和谐 协调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就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贵在学会和他人交往,贵在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原则和方法。 、要平等待人,不要盛气凌人。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学会换位思想。 要言而有信,不要轻易做许诺。要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取信于人,树立威信,一个人总是言而无信,到头类不仅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弄不好还会众叛亲离,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要宽以待人,不要苛求于人。宽容谅解决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而是品德高尚的标志,是有力量、有勇气、有修养的表现。对非原则性的问题,不要斤斤计较,在利益面前不要太计较个人得失。对交往中产生的矛盾,保持冷静的态度,允许他人保留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坚持宽容谅解的原则,给别人反思的时间,给别人纠正错误的机会,允许别人澄清误会,接受别人的道歉,这才是大学生风范气度的表现。 要诚以待人,不要过于世故。“诚”是人际交往的根本。“心诚则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交往中能做到个“字”,必能老少无欺,从而赢得真诚的回报。反之,世故圆滑,尔虞我诈,永远也不能对方真诚的相待。 2、要言而有信,不要轻易做许诺。要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取信于人,树立威信,一个人总是言而无信,到头类不仅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弄不好还会众叛亲离,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146 了解:人际是互动的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朝它笑,才能看到笑脸;你冷漠地看着它,将看到一个冷漠的面孔;你对它怒目而视、挥舞拳头,将看到一个对你怒目而视、挥舞拳头的形象。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获得别人尊重的首要方法是要尊重别人。

147 经典实例: 美国卡内基工业大学曾对1万多案例记录进行分析发现,“智慧”,“专门技术”、“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15%,其余8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调查结果表明:在数千名被解雇的男女雇员中,因人际关系不好而无法施展其长处的竟达90%之多 。

148 (一)要坚持协调个人和他人的关系的原则 1、尊重原则。
与人交往应该做到一视同仁,切忌嫌贫爱富,不能因为家庭、地位、经历、特长、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而对人另眼相看。

149 2、宽容原则。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求同存异,接受差异。心胸开阔,和谐共赢。 第一,是“换位”思考;
第二,是加强沟通; 第三,要有容人之量。

150 诚实,心诚意善,真心实意地与他人交往,以心换心; 守信,接纳和信任,重信用,守信义。
3、诚信原则。 诚实,心诚意善,真心实意地与他人交往,以心换心; 守信,接纳和信任,重信用,守信义。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诚实守信,才能产生磁石般的影响,激起对方的信任和热情。

151 4、互助原则。 交往双方相互满足需要,在困难时相互帮助的过程。 双方的互惠性越高,关系就越稳定、密切;互惠性越低,关系越疏远。
互惠互助不等于“相互利用”

152 测试: 假如你们3个人一起去沙漠探险,在返回途中,车子抛锚了,你们还有很多路要走,可是你们3个人只能从7样东西中选择4样随身携带,你会选择什么呢? 这7样东西是:镜子、刀、帐篷、水、火柴、绳子、指南针(其中,帐篷只能住两个人,水只有一瓶矿泉水。)

153 甲男:刀、帐篷、水、火柴; 乙女:水、帐篷、火柴和绳子; 丙男:水、帐篷、火柴和绳子。 理由……. 结论: 这是一则招聘案例。 甲男被淘汰的原因:只顾自己,把团队的同伴当成假想敌; 乙女和丙男获聘的原因:通力协作,最终使整个团队一起渡过难关,走出死亡沙漠。

154 (二)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 1、建立良好人际交往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对人不要轻易批评、指责和抱怨,而是真诚的鼓励、感激和赞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把每个人都看成重要人物。要让他人保住面子。不要试图通过争论使他人发生改变。 注意倾听。 自我表露。

155 2、提高礼仪修养 人际交往中的握手 人际交往中的交谈 1、人际交往中的握手
(1)握手须用右手,面露微笑,注视对方眼睛,并根据场合,边握手边说:您好!辛苦了!欢迎您!等客气的话语。 (2)握手时不要握得太紧,也不能伸着手让别人握。自己漫不经心,不加理睬;或淡淡一握了之;或边握边东张西望。这些都是失礼的行为。 (3)握手时用力适度,给人的感觉是你是一个热情随和的热,乐于和人交朋友。用力过大,往往给人以粗鲁的感觉。而用力过小,别人往往会认为你是一个拘谨或是个傲慢无礼的人。 (4)遇到女性时,除了特别熟悉的外,男性一般不应伸手求握,要等对方先伸手再与之相握。有些女性不习惯握手,男性可以用点头或用客气的话来代替握手。 (5)握手时要保持手的清洁卫生,也不要戴手套与他人握手。 2、人际交往中的交谈 (1)人际交往谈话时,先要弄清对方的身份,以便自己谈话得体,有针对性。谈话要自然、和蔼。对方发言时,要注意倾听,不得左顾右盼。 (2)对人谈话要实事求是,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要随便答复。三人以上在场,不要只谈论两个人知道的事情,以免冷落了第三人。不要谈论第三者的事情,不要交头接耳,不要讥笑他人。 (3)谈话时,不要老是自己讲,要让人有谈话的机会。让人厌烦的谈话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来也不想停下来,另一种上从来也不挺下来想一想。别人谈话时,不要随便插嘴,更不要打断别人。对方讲话未听清楚,可以再问一遍,发现对方对自己讲话有误解,应进一步解释。 (4)要注意礼貌用语,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有利于思想的交流 ,不要讲庸俗下流的语言,也不要讲粗话、脏话。不要自吹自擂、搬弄是非、大声喧哗。 (5)应当注意讲话的艺术,不仅要使语言能流畅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能带有一定的幽默感,使听者舒服,被你的语言所吸引。

156 人际交往中的握手 (1)握手须用右手,面露微笑,注视对方眼睛,并根据场合,边握手边说:您好!辛苦了!欢迎您!等客气的话语。
(2)握手时不要握得太紧,也不能伸着手让别人握。自己漫不经心,不加理睬;或淡淡一握了之;或边握边东张西望。这些都是失礼的行为。 (3)握手时用力适度,给人的感觉是你是一个热情随和的热,乐于和人交朋友。用力过大,往往给人以粗鲁的感觉。而用力过小,别人往往会认为你是一个拘谨或是个傲慢无礼的人。 (4)遇到女性时,除了特别熟悉的外,男性一般不应伸手求握,要等对方先伸手再与之相握。有些女性不习惯握手,男性可以用点头或用客气的话来代替握手。 (5)握手时要保持手的清洁卫生,也不要戴手套与他人握手。

157 人际交往中的交谈 (1)人际交往谈话时,先要弄清对方的身份,以便自己谈话得体,有针对性。谈话要自然、和蔼。对方发言时,要注意倾听,不得左顾右盼。 (2)对人谈话要实事求是,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要随便答复。三人以上在场,不要只谈论两个人知道的事情,以免冷落了第三人。不要谈论第三者的事情,不要交头接耳,不要讥笑他人。 (3)谈话时,不要老是自己讲,要让人有谈话的机会。让人厌烦的谈话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来也不想停下来,另一种上从来也不挺下来想一想。别人谈话时,不要随便插嘴,更不要打断别人。对方讲话未听清楚,可以再问一遍,发现对方对自己讲话有误解,应进一步解释。 (4)要注意礼貌用语,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有利于思想的交流 ,不要讲庸俗下流的语言,也不要讲粗话、脏话。不要自吹自擂、搬弄是非、大声喧哗。 (5)应当注意讲话的艺术,不仅要使语言能流畅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能带有一定的幽默感,使听者舒服,被你的语言所吸引。

158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正确认识竞争 古人云:“并逐曰竞,对辩曰争”。《辞海》上说:竞争就是“互相争”。
可以认为竞争是个人或团体间力争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 人生离不开竞争与合作。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都将面临一个共同的课题:竞争与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竞争中有合作,竞争促进了合作的加强,合作是为了更好的竞争,合作越好,力量越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大学生要在全面认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对待竞争,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特别是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公平、诚信的原则去进行竞争,同时双方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老子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你能战胜别人,证明你有力量,但能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 孔子:未知生,焉知死。 英国哲学家Francis Bacon:老人是步向死亡,而死亡是向着年轻人走来。 一个人怎么死并不重要,问题是他怎么生。 人生如朝露,何自苦如此也。

159 2、正确认识合作 人类交流的频繁、广泛,交通、通讯技术发发达,使广泛合作有了可能和必要。诺贝尔奖合作获奖1926—1950为40%,1951—1971为99%。 3、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合作源于竞争,又促进竞争,而竞争又强化了合作。

160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一)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 2、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 (二)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每个人都要在一定的社会中存在和发展,因此,个人与社会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 1、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 社会为个人提供了生存发展的条件。社会是人的生活环境,人不能随意摆脱自己的生存环境。人必须生活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氛围中,并从社会中获取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发展自身所必须的一切手段。 社会的发展,促使人对社会的依赖性日益深化。 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 人在实践中不断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个人通过参与变革生产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的发展;个人参加社会政治生活,促进社会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个人通过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创造精神文化产品,影响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个人对社会的能动作用既可以表现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人民利益的积极作用,也可以表现为与之相反的消极作用。且人对社会的主观能动性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限制。 (二)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要反对个人本位,坚持社会本位。即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要以社会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要顾全大局,必要时为了国家集体的利益应牺牲个人利益。同时,我们在强调社会利益的同时,还要兼顾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

161 1、协调好个人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意义 协调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为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协调好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关键 关键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个体性与社会性关系中的个人定位,经过充分的社会化洗礼,把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 第二、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关系中的个人定位,联系社会需要考虑个人需要,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

162 第三、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中的个人定位,自觉维护乃至于服从社会整体利益,把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统一起来;
第四、个人权利、自由与社会责任、义务关系中的个人定位,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义务,把享受个人权利、自由和承担责任、义务统一起来。 强调:“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并不是如有些人所说的“新人生观”,而是资产阶级所奉行的人生观的一种形式,实质上是利己主义。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人性自私论 从动机和效果上来分析,所谓“为别人”实质是达到“为自己”目的的一种手段。思想史上,主张“合理利己主义”的思想家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直言不讳。因此,“客观为别人”,与我们所倡导的“为人民服务”有着原则的区别。

163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164 (一)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165 (二)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具有双重性。

166 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 环境污染 温室效应 臭氧层空洞 核污染 森林毁灭 物种灭绝 人口爆炸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2.无视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责任
环境污染 温室效应 臭氧层空洞 核污染 森林毁灭 物种灭绝 人口爆炸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自然环境危机探源 1.人类对自然功利主义态度 2.无视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责任

167 一个由美国、加拿大等国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组成的国际专家小组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如果过度捕捞海产品和海洋污染得不到有效遏制,全球海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锐减。专家们警告说,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可能最终使全球失去重要的生物资源。他们预测,照目前形势发展下去,全球海洋商业鱼类及其他海产品的种类到2048年就会明显锐减。

168 (三)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 人与自然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社会关系 的协调。

169 树立先进生态伦理理念。 .全面认识自然的价值 确立起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责任
①树立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责任;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②大力提倡节俭美德。 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一)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与自然界发生联系,并协调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界的富饶养育了人类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人们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竭尽全力的掠夺自然资源。同时,人们又向自然输出了许多废弃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由于过分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一些人只顾眼前利益,急功近利,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相伴而生。 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危机,这种危机是全球性的,并且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寻求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 (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就为我们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指导思想。 树立先进生态伦理理念。 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和合理利用自然的实践态度。

170 1、协调好个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与日俱增彰显协调的紧迫。 2、努力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第二、增强责任意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人有责; 第三、通过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171 俺也来讲两句

172 课堂讨论:避难所的选择 假设一个情境:一次空前的灾难即将来临,地球将遭到毁灭,人们都在寻找避难所。你是避难所的负责人,这时有12个人要求避难,但由于条件,只可以收留6个人。你必须指定谁留下。这12个人分别是:13岁的初中生,智商很高;已经怀孕的妇女;你以前的好朋友,因为犯罪被判过刑;带枪的警察;教师;女医生;著名的历史学家;建筑师;运动员;不愿和妻子分开的科学家;科学家有严重疾病的妻子;能歌善舞的女明星。 要求大家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说明理由。

173 第三章完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