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2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及其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2)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把握对外开放理论的客观依据,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原则和格局,明确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3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大抉择
{ 主要内容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4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大抉择

5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6 (一)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 1、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1516—1848年)
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1848—1917年)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社会主义从一种模式的实践到具有国家民族特色的多种模式实践 (1917年后) 4)社会主义改革的时代(20世纪50年代后)

7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三大空想家 “我深信,除非彻底废除私有制,财富的平均分配才能公正,人类的生活才能真正幸福。”
—— [托马斯·莫尔] 三大空想家

8 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 ——恩格斯

9 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从此,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新时期。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 历史的新纪元,是世 界现代史的开端。

10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从苏联一国发展为多国:
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朝鲜、蒙古、柬埔寨、老挝、古巴和中国。 形成拥有世界1/3人口和1/4土地的强大社会主义阵营。

11 4)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三种不同的选择

12 第一,固守僵化的苏联模式。 国家:德国、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柬埔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等。 结果:最终大多数国家发生剧变
1989年,大多数国家发生了大逆转

13 第二,选择了改革道路,但未能坚持社会主义改革路线。
国家:苏联、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 这些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改革,如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十年改革、匈牙利的“静悄悄的改革”、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等。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掀起了新一轮改革热潮。这次优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它们放弃党的领导,抛弃马列主义,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和西方议会民主制、多党制。 结果: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些国家的共产党纷纷下台。

14 第三,选择了社会主义改革路线。 国家:主要是中国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国内国际的重大挑战,当时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
一条是继续坚持“左”的指导思想,遵循“两个凡是”,狠抓阶级斗争,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继续进行下去。 一条是恢复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5 2、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同结果 两种结果: 一种是:固守僵化的苏联模式和未能坚持社会主义改革路线,发生了剧变。
另一种是:选择了社会主义改革路线,其结果:社会主义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15个国家,10个失败,5个成功。

16

17 东欧剧变后东欧各国更改的国名 原国名 更改后国名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共和国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
东欧剧变后东欧各国更改的国名  原国名 更改后国名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共和国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人民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 捷克和斯洛伐克联共和国 邦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保加利亚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人民共和国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分裂为5国):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洛文尼亚共和国、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

18 (二)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十七大报告

19 1、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 改革开放是全面的改革开放 (1)从改革开放的内容看:

20  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

21 开放是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 ——不论国家的性质,不论发展程度,都对他们实行开放政策。 ——各个领域(经济、政治等)也都对外开放。

22 改革开放引起了各种体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广泛和深刻的变化
(2)从改革开放的影响看: 同学们说一说: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有哪些变化

23 十七大报告 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 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 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
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 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24 第三,从改革开放的目的看 改革开放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5 改革开放的目的 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十七大报告

26 2、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这种革命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革命,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和革命比较,条件不同、内容与对象不同、形式与手段不同。

27 1)主体力量不同 革命是阶级社会中被统治阶级推翻统治阶级的夺权斗争。----压迫条件下的矛盾激化
改革开放是由执政党发动和领导,由本阶级群众参加的一种自觉的行动。

28 2)内容与对象不同 改革是针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和观念-----中心问题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发群众的生活水平,基本功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巩固和发展。 革命是改变社会的根本制度——中心问题是国家政权,基本功能是改变社会形态。

29 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主体与客体的共同发展。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依靠群众但不搞群众运动。
3)形式与手段不同 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主体与客体的共同发展。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依靠群众但不搞群众运动。 革命的最大特点是革命的主体和客体两极对立,不可共生。主要运用暴力手段: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

30 要反对:把改革与革命 混为一谈 一种是把对体制的改革误认为是改变基本制 度,反对对体制作任何改革,僵化保守。 一种是把对体制的
一种是把对体制的改革误认为是改变基本制 度,反对对体制作任何改革,僵化保守。 一种是把对体制的 改革变成对根本制 度的变革,使改革 变成 “改向”。

31 (三)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 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 你说,我说,大家说: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32 ——国民经济上大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巨大转变
3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居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4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有明显上升,1978年为1.8%,2007年提高到6.0%。

33 1978-2006年中国GDP增长情况

34 ——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长 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猛增到21737亿美元,增长了104倍。 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的位次由第29位跃居第3位。

35

36 ——人民生活水平大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以前,城乡居民生活基本上处在温饱不足状态,农村还有2.5亿贫困人口。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7年的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元。 居民消费水平从1978年的184元增加到2007年的7081元。 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由57.5%下降到36.3%,农村居民家庭由67.7%下降到43.1%。

37 城乡居民的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三大件) 90年代: 新世纪: 80年代: 彩电、 家庭影院、 自行车、 冰箱、 电脑、 缝纫机、 洗衣机
家用汽车 80年代: 自行车、 缝纫机、 手表 90年代: 彩电、 冰箱、 洗衣机

38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着需求发生了三个转变
从“请裁缝做衣”到“上商场购衣”转变 从“穿暧”向“穿美”转变 从“一衣多季”向“一季多衣”转变

39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教育文化方面:随着“两免一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和政策的推进,我国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到2007年底,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908个,比1978年增加1310。

40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30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由弱变强的30年,是我国逐步摆脱低收入国家不断向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迈进的30年。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41 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成就 摘自十七大报告 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42 思考题 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3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生产力 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形态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方式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图示

44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一些社会形态中的运动形式,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45 马克思:“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有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46 列宁提出来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消失了,矛盾还会存在的观点,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没有进行系统阐述。
斯大林前期曾强调政治上道义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把社会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一概看作敌我矛盾,搞阶级斗争扩大化。晚年虽承认矛盾,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47 (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48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着矛盾。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49 第二,指明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50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不需要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采取剧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即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51 第四,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52 对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评价:
由于当时社会主义的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特别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还没有完全清醒的认识,缺乏一贯的、科学的界定,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做最一般的概括。 理论上的局限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学认识等原因,导致了实践中的失误,如脱离生产力发展实际水平一味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试图“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等等,结果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了严重挫折。

53 (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指出了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的标准。 主要看它是否适应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一些即使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如果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与生产力的发展相矛盾。

54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解放生产力只是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联系到一起的认识,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55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56 第四,指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57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8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全面改革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邓小平

59 (一)改革的历史进程 第一阶段:改革的起步阶段(1978—1984年)
内容:首先在农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成果:最重要的是完成了三个转变: 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封闭转变到开放 从固守陈规转变到大胆改革。 以此为标志,中国开始了以改革、开放、发展鲜明特色的历史新时期。

60 第二阶段:以城市为中心全面的改革 探索阶段(1984年至1988年)
特点:改革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改革的深度及广度都较前一时期有显著进展,是全面的改革探索阶段。 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新论断(十二届三中全会),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三大),为改革提供了国情基础。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内容和实施方案,从而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议事日程。

61 主要事件: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1987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同意了《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6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外合资企业 80年代的个体户

63 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体制; 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搞活企业; 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改变流通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

64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整顿调整时期(1988年至1992年)
内容:从实践上看,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整完善政策、为更健康地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从理论上说,是总结十年改革经验,以便确立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改革思路,使中国的改革者事业更健康、更稳妥、更顺利地向前推进。

65 第四阶段:整体推进,重点攻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1992年初至今)

66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
主要内容: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

67 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
政治、科技、教育等领域改革也全面展开。

68 (二)全面改革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了令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日渐深入和全面展开的改革引起了我国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的复杂深刻的变化,社会多样化的趋势明显凸出,呈现出逐步发展成为比较稳定的社会多样化格局的态势。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

69 (三)正确对待改革问题 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 主义改革; 二是借改革之名,走向资本主义,也 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 向。

70 改革是全世界的潮流,只有顺应潮流,没有退路;
全新的改革,以全新的思维,全新的步骤继续推进改革; 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社会、政治、文化一系列的改革; 全人民的改革,改革成果要为人民群众共享,吸纳广大群众参与。

71 二、邓小平的改革理论:逻辑框架图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革命 改革的意义及其作用 改革的 含义
方向 改革成败 判断标准 改革的 性质 改革的 对象 中国改革 目标模式

72 邓小平的改革理论之改革的现实依据一 1)社会主义建设坎坷,文革浩劫,国弱民穷,穷则思变。
从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间,中国生产力发展缓慢。1952年中国的GDP 占全球5.2%,1955年降为4.7%,1978年下降到2.5(2002年约为4.6%)。196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与日本相当,到1978年则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 人民生活长期停滞。20年间,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今从73元增长到133.6元,年均不到3元;1亿多农民的温饱未解决;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也仅从235元增长到316元,年均增长仅4元。短缺匮乏严重。

73 改革的现实依据二 2)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束缚了社会主义的生机的活力。
政治高度集权于中央,经济上公有制一统天下,所有制结构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僵化,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1986年8月,邓小平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观看引进外国设备生产的摩托车。

74 必须改革:由现实依据引申出的结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体制改革。
“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企业管理方式,“使之适应大循环大经济的需要。” —— 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讲话 视察天津新建的中环线八里台立交桥(1986.9)

75 邓小平的改革理论之: 改革的路径、步骤及其特点
先外围再中心,先边缘再核心,从体制外到体制内;先经济体制改革,后政治体制改革。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权利的下放和利益的打破与重组。 渐进式改革,循序渐进,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从自发(“摸论”与“猫论”)到自觉,先慢后快,先农村后城市,先增量后存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首先掀起改革的热潮,安徽和四川走在前列1980年7月邓小平在四川农村视察

76 邓小平的改革理论之—— 改革的衡量标准。从“三个有利于”标准到“三个代表”,生产力标准是核心,发展是硬道理。 改革的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改革的社会条件。政治经济稳定。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梨园人民公社小岗生产队18个农民在一份协议上按下手印,全国第一个种田包干责任制由此诞生了。小岗村因此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这是当年18个农民中的三位 关有江(60岁,小岗村副村长)     1978年12月,关有江摁下那个红手印后,他一家6口分得了27亩地。第二年,他拉着吃不完的粮食到粮站去卖。关有江说:“一年干的超过在生产队几年干的。”     关有江是当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个摁手印的农民之一,现任小岗村副村长和“大包干纪念馆”主任。他说,摁那个手印前,他们一家出去逃过荒,要过饭。     经过一段时间酝酿,1978年12月,生产队长严俊昌等决定“包产到户”,于是在一个晚上,严俊昌召集18户代表开会商定此事。“如果泄露出去,在当时这是一件可能要坐牢的事情。”关有江说,当时,每个人都发了最狠的誓,“要是说出去就不是娘养的”。甚至商量好,如果有谁出了事,其他人要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当晚,由会计起草了一份协议:“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到十八岁。”然后,各户户主在上面签字。     但是,周围的村子很快都知道小岗村分田了。后来,有地方政府的干部问万里:“别的地方学小岗村也搞包产到户可不可以?”万里说:“可以,只要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哪个学都行!” 92南巡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77 邓小平的改革理论之—— 改革的意义、地位、作用。改革是一场革命,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引起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要不要改革?事关社会主义事业成败!改革成功与否?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和命运。

78 邓小平的改革理论之——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辨证关系(1)
1.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才是硬道理,几年上一个台阶。 2.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僵化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让社义重现生机和活力 3.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稳定指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关键是党的政策要稳定,要有连续性。 发展 三者互为支撑,相互促进,形成一个稳定有机的整体。 改革 稳定

79 邓小平的改革理论之——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辨证关系(2)
总之,必须把改革开放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稳定。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改革、发展和稳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不能割裂。 1980年夏邓小平攀登峨眉山

80 邓小平的改革理论之——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辨证关系总 结
1.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中的速度与平衡:“自行车原理”。从一般意义上的发展到科学发展; 2. 改革是动力。改革必须保持一定力度:“鲶鱼效应”。健全优胜劣汰机制 3. 稳定是前提。稳定考虑的是社会的承受程度。如何补偿利益受损方?

81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它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 ——江泽民

82 第一,三者相互促进。 第二,三者相互制约。 发展是目的(发展是硬道理) 改革是动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稳定是前提(稳定压倒一切)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第一,三者相互促进。 发展是目的(发展是硬道理) 改革是动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稳定是前提(稳定压倒一切) 第二,三者相互制约。

83 做到: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和巩固稳定。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84 之所以强调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
一是因为它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 二是人民群众也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

85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首先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 其次要坚持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的工作原则。 最后要坚持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工作重点。

86 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关系图示 改革是动力 相互关系 稳定是基础 发展是目的

87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88 (一)新中国的对外开放 1、新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

89 首先,在对外经济交往上。 针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和禁运政策,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以牙还牙”,后发制人。
建国后第2年,我们就先后同苏联、波兰、捷克、朝鲜、东德、匈牙利、罗马尼亚、蒙古、保加利亚和越南等国建立了政府间的贸易关系。 1951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9.6亿美元,比1950元增长了73%;使我国与上述国家的贸易额在我国外贸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0年33.5%,上升到81.3%。

90 据统计,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中国获得国外贷款总计达36.4亿元。 苏联帮助我国建设了156个重大建设项目, 东欧国家援建了68个工程项目。
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发展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 我们还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和西方国家某些商人迫切希望做生意的要求,以香港为基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与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开展民间小额贸易。到1952年底,我国先后与英 、荷 、法 、瑞士、比 、芬 、意 、西德和日本等国家 贸易商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和协议合同,总值达2亿美元以上 。

91 “文革”期间 自1966年开始,受国内动乱的影响,我国进口额连年下降,1968年又中断了引进工作,但从1972年起我们不仅恢复了中断的成套设备和新技术的引进工作,而且从1973年起,经毛泽东亲自批准,我们用了43亿美元,从国外引进了一批技术先进的成套设备和单机,其中包括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纤、3套大电站、1套烷基苯厂、43套综合采煤机组、3套大电站和武钢1.7米轧机等重大项目。 这些项目的引进,增强了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提高了我国现代化生产的技术水平,打破了多年来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封锁局面,为我国进一步推行“对外开放”提供了雄厚了物质技术保证。

92 在国防尖端科技建设方面 我国的科学家在一无图纸资料、二无进口原材料的基础上,1964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不仅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原子垄断,也使赫鲁晓夫“中国没有苏联的帮助,20年内别想造出原子弹”的预言遭到了彻底破产。 紧接着,又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先于法国等西方先进国家试制成功了氢弹。 使新中国在地球上站稳了脚跟,为打破西方封锁、遏制和威胁,鼓舞全国人民进行“反封锁”斗争,增强 “走向世界”的自信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93 其次,在外交建设上。 毛泽东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各项外交活动,开创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94 与英国 1954年8月,毛泽东在会见以艾德礼为团长的英国工党代表团时向客人呼吁:我们走的是两条路,让我们做朋友吧,不仅经济上合作,而且政治上也合作。并倡仪中英之间,一要和平,二要通商。同年10月,在会见与英国有密切关系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时,他又再次强调了同样的原则。他说:“尽管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但两个政党或两个国家是完全可以合作的。如果邱吉尔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同他合作”。

95 与法国 1961年2月8日,毛泽东在杭州会见法国参议员、民主社会抵抗联盟主席密特朗时指出:墙有各种不同的墙,有意识形态的墙,有社会制度的墙,有外交关系的墙,也有经济关系的墙,这是暂时的现象。人民终究是要把墙拆掉的。他说,中法之间虽然还没建交,但人民来往和贸易往来还是可以进行的。正是由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共同努力,所以法国在西方国家中才较早地承认我国,并与我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打破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封锁局面意义重大。

96 与日本 为打开中日两国相互关闭的大门,毛泽东不遗余力地全面开展工作,起初倡导实行“民间先行,以民促官”方针,通过广泛的民间贸易往来,逐步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毛泽东认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必须依靠两国人民的推动,首先做好日本人民的工作,让日本人民去推动日本政府。建国初期在毛泽东接见的外客中,以日本的批次、人数为最多。为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做出较大贡献的日本人士浅沼稻次朗、铃木一雄、西园寺公一、松村谦三、石桥湛山、高崎达之助、冈崎嘉平太、黑山寿男、安井郁等等,都曾受到过毛泽东的亲自接见,并作了长时间的友好交谈

97 在1971年的第26届联大上 中国得到世界多数国家,包括英、法、日等西方国家的支持,恢复我国在联大中的合法席位.
“小球推动大球”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访问;尼克松为改善中美关系作出的努力:(1)撤退驻台湾海峡的舰队;(2)放宽中美民间往来;(3)恢复中美大使代办级谈判;(4)公开表示,愿意访问中国。 使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外交处境大为改观,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及中日两国的建交,世界上逐步出现了一股与中国“建交热”。截止1979年,世界上与我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已达到110多个,彻底地粉碎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封锁阴谋。   毛泽东外交实践说明:他不但从来没有人为地把中国与世界割绝,反而通过多方努力,为中国后来全面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作出了巨大的、常人难以企及的贡献,从实践上开创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先河。

98 2、影响三中全会前我国开放成果的因素 毛泽东是主张对外开放的,但开放的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有: 1)客观上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封锁。
2)主观上是毛泽东的开放理论存在局限性。

99 3、三中全会前我国对外开放的局限性 (1)考虑开放,政治多,经济少。认为应该在政治上互相交往,互相支持,广交朋友;经济上却过于慷慨大方。
(2)认为应该防止国外资本主义经济的渗透。 (3)对主权非常重视,过分敏感。 (4)认为国际分工是资产阶级向外扩张的手段,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进行抵制; (5)认为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剥削工人,没有借鉴的价值;

100 (二)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的依据 1980年中央工作会议邓正式使用“对外开放”一词 1984年12届3中全会,确定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

101 (1)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关系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其次,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再次,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四对外开放是当代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结果

102 (2)这是深刻总结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的结果。
邓小平:“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103 中国对外关系的历程 (1)主动开放(明中叶以前<1500年>) (2)主动封闭(1840年以前)
(3)被动开放(1840─1949) (4)被动封闭(1949─1971) (5)主动开放(1971以后)

104 不同的选择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汉代通西域 开放 唐朝加强对外交流 明朝郑和下西洋 明末海禁 封闭 封闭导致贫穷 清朝闭关锁国

105 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封闭只能导致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106 (3)实行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把对外开放确定为长期的基本国策,不仅完全符合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而且也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近切需要。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需要。

107 2、正确看待对外开放带来的风险,并注意防范风险
对外开放有利也有弊。最大的风险,就是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和消极影响,而这比起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要小得多;而且是可以防范和抵御的。

108 实行对外开放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从政治上讲,我们的国家机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有能力保障社会主义制度;
从经济上讲,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工、农、商业和其他方面已建立了相当坚实的基础。 当然,实行对外开放,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可忘掉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江泽民: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是注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经济社会安全,注意防范和化解国际风险的冲击,防范和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袭。

109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我国对外开放是从具体国情出发,采取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开放战略,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10 (一)对外开放的过程----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加速步伐、全面推进阶段(1992年春至今) 第三阶段 向沿海地区扩展阶段(1984——1991年) 第二阶段 试点和起步阶段(1979——1983年) 第一阶段

111 1、试点和起步阶段(1979——1983年) 内容:主要是在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目的在于发挥两省作为侨乡和毗邻港澳的人文、地理优势,抓紧有利的国际机遇先行一步,取得对外开放的经验。 (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112 (2)向沿海地区扩展阶段(1984——1991年) 特点:对外开放逐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在沿海地区推进,形成了覆盖293个市县、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的沿海开放地带。 内容: 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在这些沿海城市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8年海南岛建省并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 1990年,中央决定开放开发上海浦东。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小平同志的支持下,中央制定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在整个沿海地区加快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113 (3)加速步伐、全面推进阶段(1992年春至今) 特点:进入90年代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向沿江、沿边、内陆省区推进,相继开发开放沿长江6个港口城市、沿陆地边境13个城市,以及一批内陆省份的省会城市(自治区的首府)。 成果: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推进,开放地区已覆盖354个市县、55万平方公里、3.3亿人口。

114 (二)对外开放的格局----三个主要方面
全方位的开放 宽领域的开放 多层次的开放

115 所谓全方位开放,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全方位的开放 所谓全方位开放,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116 经济特区 多层次开放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陆省会开放城市

117 第一个层次:经济特区 现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省等五个经济特区。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同意了广东省和福建省的要求,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等地试办出口特区。 1988年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口挂牌,我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正式诞生。

118 经济特区的“特”: 一是对外经济活动中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二是对外商投资在税收上给予特殊的优惠;
三是特区经济坚持几个“为主”,即建设资金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经济成分以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为主,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

119

120 第二个层次: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并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特殊政策的一系列港口城市,是经济特区的延伸。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 上述城市交通方便,工业基础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高,科研文教事业比较发达 ,既有开展对外贸易的经验,又有进行对内协作的网络。 这些城市实行对外开放,能发挥优势,更好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技术、知识和市场,推动老企业的更新改造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创造,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使这些城市从内向型经济向内外结合型经济转化。

121 沿海开放城市实行的特殊政策 在扩大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方面给予项目的审批权; 外商投资给予税收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有条件的城市,经国务院批准可设置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某些特殊的经济政策。

122

123 第三个层次: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3月,国务院扩大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并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开放的区域共293个市县(占全国12%),约4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4.4%),2.2亿人口(占全国20%)。 把这些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既可以加快其自身的发展,也可带动内地的发展,并使沿海与内地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局面。

124 第四个层次:广大内陆地区 1998年8月13日,国务院决定开放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石家庄等 4个边境、太原、合肥、南昌、郑州、长沙、成都、贵阳、西安、兰州、西宁、银川等11个内陆地区省会首府城市。 进一步开放沿边、沿江和内陆地区部分城市,就是要在80年代已形成的沿海开放基础上,将对外开放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推进,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前进一 步,使广大内陆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这样,我国的对外开放就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包括不同开放层次,具有不同功能的梯度推进格局。

125 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实行的沿海开放城市政策
归纳起来有4个主要方面: 一是扩大开放城市对外经济合作的权限; 二是支持开放城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改造老企业和开发现代企业; 三是为鼓励吸引外资,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 四是具备一定条件后,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兴办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126

127 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国情,对国际商品、资本、技术、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展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教、服务业等领域。
宽领域开放

128 (三)对外开放的形式---- 利用外国贷款 发展补偿贸易 对外承包工程和 实行加工装配 劳务输出 项目融资 对外投资建厂 境外发行债券
和股票 吸收外商直接 投资 国际租赁 合作开发

129 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 对外开放的领域要进一步拓宽,要扩大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国际交换,加快工业和贸易以外其他产业的对外开放,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逐步地、有条件地开放我国的服务领域。 迄今为止,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有:(1)利用外国贷款。(2)发展补偿贸易。 (3)实行加工装配。 (4)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 (5)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合作开发。(7)国际租赁。(8)境外发行债券和股票。(9)对外投资建厂。1996年底,中国在境外办企业5 500多家,总投资50亿美元。(10)项目融资。

130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31 我国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是: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改善外贸结构。
2.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3.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预测与自主创新 4.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 5.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机结合。

132 “走出去”的内涵包括: 第一,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
第二,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技术、设备、产品和劳务输出,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第三,支持有竞争能力的企业跨国经营,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或开发资源。 第四,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在竞争中形成一批有实力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

133 “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引进来”是对外开放,“走出去”也是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之初,限于条件,我们以“引进来”为主,取得了巨大成就。 现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具备坚实的基础。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契机,更有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134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要通过深化改革使国内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则同国际市场经济接轨,从我国国情出发,按照国际经济活动的一般准则来规范我国的经济活动。同时,要使国内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竞争和国际经济合作,特别是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开放型经济 走出去战略 外贸规模结构 外商投资质量 国家经济安全

135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 开放型经济
第二,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技术、设备、产品和劳务输出,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第三,支持有竞争能力的企业跨国经营,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或开发资源。 第四,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在竞争中形成一批有实力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 开放型经济 走出去战略 外贸规模结构 外商投资质量 国家经济安全

136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努力扩大出口。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优化进口结构,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推动关系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进口的多元化。建立必要的储备制度。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完善有关税收制度和贸易融资机制。 开放型经济 走出去战略 外贸规模结构 外商投资质量 国家经济安全

137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有步骤地推进金融、电信、贸易和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开放。积极探索通过收购、兼并和投资基金、证券投资等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投资。要把利用外资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鼓励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兴办研究开发机构。大力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改善投资环境,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提高法规和政策透明度。 开放型经济 走出去战略 外贸规模结构 外商投资质量 国家经济安全

138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所谓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至于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开放型经济 走出去战略 外贸规模结构 外商投资质量 国家经济安全

139 “能否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
——江泽民

140 平均关税水平从加入世贸组织时的15.3%降至2005年的9.9%。
入世后中国的“表现” 降低了关税水平 平均关税水平从加入世贸组织时的15.3%降至2005年的9.9%。

141 减少了非关税壁垒 加入世贸组织时我国对424个税号产品采取的进口配额、许可证和进口招标管理措施,已按承诺于2005年1月全部取消,对粮、棉、油、糖、化肥等进口,建立了完整、公开、透明的关税配额管理体制。

142 外贸管理体制改革。我国在2004年7月取消了外贸经营权审批制,比承诺时间提前了半年;已开放的服务贸易部门有100多个,在WTO分类的16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中占62.5%,接近发达成员开放水平。

143 在法律法规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我国对主要的知识产权立法及其实施细则,都进行了修改。在世贸组织成员关注的贸易政策透明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很多与贸易有关的政府审批事项都大幅减少,透明度大大提高,政府部门行为更趋规范。

144 “我给中国打A+。如今,中国已普遍被世贸组织的其他成员国认为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拉米

145 3、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情况(1978-2006)
3、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情况( )

146 中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 外贸依存度是一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
年份 外贸依存度(%) 1980 12.61 1985 22.99 1990 29.90 1992 34.22 1994 43.67 1996 36.10 1998 34.89 2000 44.51 2002 49.03 2003 60.05 2005 63.89 2006 67% 146

147 进出口结构的变化

148 2004年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为61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2005年吸引外资724亿美元,再次成为全球第三大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
—— 联合国贸发会议《二00六年世界投资报告》

149 中国企业走出去 全球一百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中,中国的跨国公司占据了半壁江山,达到50家。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已达636亿美元,累计成立境外投资企业9900多家,分布在全球近170个国家和地区。

150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热点聚集: “中国制造”

151 从2007年初到现在,“中国制造”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如何理解“中国制造”的内涵?

152 “中国制造”是一种精神,是中国融入世界趋势的一个代名词。

153 【案例:】 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doc

154 【思考讨论 】 1.美国人感叹:“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

155 结合本案例,谈一谈如何看待对“中国制造”的质疑 ?
2.观看录像《中国制造》 结合本案例,谈一谈如何看待对“中国制造”的质疑 ?

156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中远船队首破4000万载重吨

157 第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
全国首个产业升级示范区

158 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思考:国家经济安全是否狭隘民族主义

159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2001年11月10日 精彩瞬间

160 WTO后对外开放呈现的新特点 Before WTO 相互、多边、宽领域 单边、单向、窄领域 在法律框架下的体制性开放 政策性“试点” 和倾斜
After WTO 相互、多边、宽领域 在法律框架下的体制性开放 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 “引进来” “走出去” Before WTO 单边、单向、窄领域 政策性“试点” 和倾斜 以农产品和初级产品出口为主 “引进来”


Download ppt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