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项目二 培养良好的观察力 任务一 感觉和知觉的变化     规律 任务二 培养良好的观察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项目二 培养良好的观察力 任务一 感觉和知觉的变化     规律 任务二 培养良好的观察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项目二 培养良好的观察力 任务一 感觉和知觉的变化     规律 任务二 培养良好的观察力

2 开篇有疑   为什么 “ 入芝兰之室,久而 不闻其香”?   你能“看穿”旅游者的心理吗? 在看旅游合照时,为什么能 在人群中找到自己呢? 

3 人的心理活动是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中 产生的,认识事物的最基本形式是感觉和知 觉。感觉和知觉有什么变化规律,如何在旅
本章概要   人的心理活动是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中 产生的,认识事物的最基本形式是感觉和知 觉。感觉和知觉有什么变化规律,如何在旅 游服务中运用这些规律,怎么样根据旅游者 的外部特征和表现来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 这几个问题就是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

4 案例引入

5 任务一 感觉和知觉的变化规律 一、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二、感觉与知觉的变化    规律

6

7 一 、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 感觉是大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按照所接受刺激的来源,可以将感觉分为三类:
  (一)感觉   感觉是大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按照所接受刺激的来源,可以将感觉分为三类: 外部感觉、内部感觉和本体感觉。   如表2-1所示。

8 一 、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表2-1 感觉的分类 种类 产生过程 外部感觉 视觉 通过眼睛的视细胞感受外界的光学刺激 听觉
  通过眼睛的视细胞感受外界的光学刺激 听觉   通过耳朵的毛细胞感受外界的声音刺激 味觉   通过舌头的味蕾细胞感受外界的味道刺激 嗅觉   通过鼻子的嗅细胞感受外界的气味刺激 肤觉   通过皮肤上的感觉细胞感受外界的机械和温度等刺激 内部感觉   通过内脏器官壁上的神经末梢感受内脏器官活动变化时的物理和化学刺激 本体感觉   通过身体各部分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胞感受肌肉的收缩、身体各部分位置和方向的变化

9 于是,我们把这个事物反映成苹果。 这就是知觉 。
有一个事物,我们通过视觉器官感到它具有圆圆的形状、红红的颜色;通过嗅觉器官感到它特有的芳香气味;通过手的触摸感到它硬中带软;通过口腔品尝到它的酸甜味道。 于是,我们把这个事物反映成苹果。 这就是知觉 。

10  (二)知觉   知觉是大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直接反映。   根据知觉中所反映事物的特性,可以将知觉分 为三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如表2-2所示。

11 一 、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表2-2 知觉的分类 种类 特征 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 反映物体的形状 大小知觉 反映物体的大小 距离知觉
  反映物体的形状 大小知觉   反映物体的大小 距离知觉   反映物体离主体的远近 立体知觉   反映物体的立体特点或两个物体前后的相对距离 方位知觉   反映物体所处的方位 时间知觉   反映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 运动知觉   反映物体的空间的位置移动及移动的速度

12 联想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怎样认识感觉 与知觉的。 摆在面前的苹果,我们能够看到它的颜色、闻到
情景联想 认识感觉与知觉   联想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怎样认识感觉 与知觉的。   摆在面前的苹果,我们能够看到它的颜色、闻到 它的气味、尝到它的味道……这里的颜色、气味和味 道就是苹果的个别属性,我们的大脑对这些个别属性 的直接反映就是感觉。   但是我们对这些个别属性的感觉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将这些属性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映象—— “苹果”。我们的大脑对这一整体映象的直接反映就形 成了知觉。

13 一 、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三)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感觉和知觉的联系,如表2-3所示。 表2-3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感觉 知觉 区别
  (三)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感觉和知觉的联系,如表2-3所示。 表2-3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感觉 知觉 区别 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 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 联系   1.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各种感觉 的有机组合

14 二、感觉与知觉的变化规律   (一)感觉变化的规律   1. 感觉的适应作用规律;   2. 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   3. 感觉的生活实践作用规律。

15 感觉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暗适应 明适应

16 二、感觉与知觉的变化规律

17

18 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般规律:我们的感觉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弱刺激能够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强刺激则使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降低。 Eg: “红花还要绿叶配” 食物的色、香能够高味觉的感受性. 摇动的视觉形象会引起平衡觉的破坏. 联觉——"温暖的色彩";"尖锐的声音"等。

19 感觉的生活实践作用 经验丰富的汽车修理师 酒店试睡师 盲人的听觉和皮肤触觉 闻香师

20 二、感觉与知觉的变化规律   (二)知觉变化的规律   1. 知觉的选择性规律;   2. 知觉的整体性规律;   3. 知觉的理解性规律。

21 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事物时,首先要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而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

22 两可图形

23 一个老头? 还是一群人?

24 少女? 老太太?

25 数数上面有几个人

26 二、感觉与知觉的变化规律

27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28 知觉整体性

29 知觉的理解性 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理解性。

30

31

32

33

34 知觉的恒常性 人们在剌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的现象称为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与颜色恒常性。

35

36

37

38 知觉的四个特点是一体的,在对一个具体的例子的分析中是不能分割的.
请注意! 知觉的四个特点是一体的,在对一个具体的例子的分析中是不能分割的. 如下图:

39

40 错 觉 错觉就是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表达外界事务的特性,而出现的种种歪曲。 “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41 错觉类型 大小错觉 形状错觉

42 箭形错觉

43 多尔波夫错觉

44 佐尔拉错觉

45 冯特错觉

46 冯特错觉

47 爱因斯坦错觉

48 错觉艺术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任务二 培养良好的观察力 一、观察的概念 二、良好观察的条件 三、观察力的训练方法

59 观察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对客观现实进行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的活动形式。观察是感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
一、观察的概念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 观察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对客观现实进行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的活动形式。观察是感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

60 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他们进行 精细观察道德能力上,我可能是中上之人。 ——达尔文
资料阅读 与观察有关的名言   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浦洛夫   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 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他们进行 精细观察道德能力上,我可能是中上之人。 ——达尔文

61 二、良好观察的条件   准确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在服务工作中是 至关重要的,旅游业要求每一位从业人员都要具 备良好的观察力。   良好观察的条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见图 2-1)。 图2-1 良好观察的条件

62 观察力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可以通过 一些科学方法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的训练方法有很多,比较常用 的主要有四种(见图2-2)。
三、观察力的训练方法   观察力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可以通过 一些科学方法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的训练方法有很多,比较常用 的主要有四种(见图2-2)。 图2-2 观察力的训练方法

63 (一)比较异同 在旅游服务中,会接触到各种国家和地 区的游客,我们可以经常地将两个不同国籍 客人的外貌、衣着、举止等方面进行对比,
三、观察力的训练方法   (一)比较异同   在旅游服务中,会接触到各种国家和地 区的游客,我们可以经常地将两个不同国籍 客人的外貌、衣着、举止等方面进行对比, 找出他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这样有助于我 们更快地掌握不同国籍旅客的一般特点。   可以通过找两幅图片差异的练习,进行 这方面的训练。

64 (二)全面了解 要想全面观察就要尽量地了解对象的全部 特征,不要忽略任何细节。 在观察别人时,不要仅仅 抓住几个方面,而是要尽可能
三、观察力的训练方法   (二)全面了解   要想全面观察就要尽量地了解对象的全部 特征,不要忽略任何细节。   在观察别人时,不要仅仅 抓住几个方面,而是要尽可能 地发掘出他所有的特点。   仔细看图2-3,就会发现, 其中隐藏着三个人的头像。 图2-3 三个人的头像

65 (三)观察入微 善于捕捉观察对象最微小的差别或变化 是提高观察敏锐 性的有效方法。 在图2-4中, 橱柜里有几只杯 子和售货员手中
三、观察力的训练方法   (三)观察入微   善于捕捉观察对象最微小的差别或变化 是提高观察敏锐 性的有效方法。   在图2-4中, 橱柜里有几只杯 子和售货员手中 的一模一样? 图2-4 橱柜中的杯子

66 (四)学习经验 独自观察的结果往往过于主观和片面。 通过借助别人的观察方法和结果,特别 是要与有良好观察力的人一起进行观察,通
三、观察力的训练方法   (四)学习经验   独自观察的结果往往过于主观和片面。   通过借助别人的观察方法和结果,特别 是要与有良好观察力的人一起进行观察,通 过总结和比较别人以及自己的经验,可以提 高自己的观察力。

67 1. 什么是感觉,感觉可以分成哪几类? 什么是知觉,知觉可以分成哪几类? 2.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复习思考 1. 什么是感觉,感觉可以分成哪几类?  什么是知觉,知觉可以分成哪几类? 2.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3. 感觉的变化规律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4. 知觉的变化规律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5. 什么是观察,良好观察的条件有哪些,  观察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Download ppt "项目二 培养良好的观察力 任务一 感觉和知觉的变化     规律 任务二 培养良好的观察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