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自动化设备及 生产线调试与维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自动化设备及 生产线调试与维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自动化设备及 生产线调试与维护

2 第三章 数控机床控制技术 第一章 自动化设备及 生产线概论 第四章 气压传动 控制技术 第七章 恒压供水 控制系统 第二章 工业仿真模型 及其控制技术 第五章 电梯控制系统 第六章 机器人控制系统

3 第五章 电梯控制系统 第一节 电梯概述 第二节 电梯的机械装置 第三节 电梯的电气装置 第四节 电梯的维护 第五节 电梯常见故障分类及其排除

4 引 入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高速发展,为建筑物内部提供上下交通运输的电梯迅速发展起来。电梯不仅是生产运输的主要设备,更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备的工具。现代电梯作为典型的机电产品之一,是机械技术、电气技术紧密结合的大型复杂产品,在机电产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第一节 电梯概述

5 一、电梯的发展 1858年美国出现了以蒸汽为动力,并通过蜗轮减速装置驱动的第一台电梯。 1878年英国出现了水压梯、液压梯。 20世纪初出现了以交流异步单速和双速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的交流电梯。 20世纪初使用直流电动机作为动力,奠定了高速度、高行程电梯的发展基础。 20世纪80年代后交流调速系统性能提高,交流电梯取代了直流电梯。

6 一、电梯的发展 电梯、手扶梯、自动人行道等都属于起重运输设备。 1.按用途分类
客梯、货梯、客货两用梯、住宅梯、医用梯、服务梯、观光梯、自动扶梯及其他类型的特种电梯。 低速电梯 梯速在lm/s及以下。 中速电梯 梯速为lm/s~2m/s。 高速电梯 梯速为2m/s~5m/s。 超高速电梯 梯速在5m/s及以上。 2.按运行速度分类 3.按曳引电动机的供电电源分类 交流电梯和直流电梯。

7 一、电梯的发展 电梯是指用电力拖动,在垂直或垂直方向倾斜角不大于15°的两根导轨之间,运送乘客或货物的固定式运输设备。 电梯越来越结构紧凑、精巧、坚固、美观及实用;先进控制技术的使用使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具有安全可靠、快速、准确、平稳舒适的特性;采用微机控制技术,对电梯实行并联控制、群体控制及人工智能控制,保证了电梯的高效运行。

8 二、电梯的主要参数及型号 1.电梯的主要参数 ①额定载重量(kg) ②轿厢尺寸(mm×mm×mm) 宽度×深度×高度。 ③轿厢形式
④轿门结构形式 ⑤开门宽度(mm) ⑥开门方向 ⑦曳引方式 半绕1:1传动、半绕2:1传动、全绕1:1传动。 ⑧额定速度(m/s) ⑨电气控制系统 ⑩停站层数(站) ⑪提升高度(mm) ⑫井道高度(mm) ⑬井道尺寸(mm×mm) 宽度×深度。

9 二、电梯的主要参数及型号 2.国产电梯型号的表示
1986年我国颁布的JJ45—1986《电梯、液压梯产品型号编制方法》中,对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作了规定:电梯、液压梯产品的型号由其类、组,主参数和控制方式等三部分组成。

10 二、电梯的主要参数及型号 2.国产电梯型号的表示
第一部分是类、组、型和改型代号。类、组、型代号用具有代表意义的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产品的改型代号按顺序用小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置于类、组、型代号的右下方。 第二部分是主参数代号,其左上方为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右下方为额定速度,中间用斜线分开,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三部分是控制方式代号,用具有代表意义的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11 二、电梯的主要参数及型号 电梯产品类别代号为T,表示电梯和液压梯。
产品品种代号:K为乘客电梯,H为载货电梯,L为客货两用梯,B为病床电梯,Z为住宅电梯,W为杂物电梯,C为船用电梯,G为观光电梯,Q为汽车用电梯。 拖动方式代号:J为交流拖动,Z为直流拖动,Y为液压拖动。 控制方式代号:SZ为手柄开关控制、自动门,SS为手柄开关控制、手动门,AZ为按钮控制、自动门,AS为按钮控制、手动门,XH为信号控制,JX为集选控制,BL为并联控制,QK为梯群控制。 电梯产品型号示例:如TKJl000/2.5-JX,表示交流调速乘客电梯,额定载重量1000kg,额定速度2.5m/s,集选控制。

12 三、电梯的基本结构 1—导向轮;2—限速器;3—承重梁;
4—曳引机;5—极限开关;6—控制柜;7—召唤按钮箱;8—层楼门;9—轿厢导轨;10—限位开关;11—基站厅外开关门控制开关;12—限速器张紧装置;13—缓冲器;14、16—对重;15—防护栅栏;17—轿厢;18—操纵箱;19—自动开关门机;20—换速平层感应器

13 三、电梯的基本结构 机房:井道的最上端,指挥控制中心 井道:轿厢上下运行的空间 电梯的 基本结构 层楼门:设置在各层站入口的门 轿厢:装载乘客和货物的装置 电梯的部件可分为机械装置和电气装置两大部分。

14 引入 电梯的部件可分为机械装置和电气装置两大部分。机械装置非常重要。 第二节 电梯的机械装置

15 电梯的机械装置包括轿厢、门系统、 导向系统、对重系统、曳引系统及机械安 全保护系统。(1厢5系统)

16 作用:轿厢是电梯的主要部件,是装载乘客或货物的装置。
一、轿厢 作用:轿厢是电梯的主要部件,是装载乘客或货物的装置。 组成:轿底、轿壁、轿顶。

17 一、轿厢 1—安全钳;2—轿底 ;3—轿顶;4—操作轿拉杆;5—安全开关打板;6—限位器拉杆;7—止动弯件;8—润滑装置;9—导靴 ;10—上梁;11—轿顶压板;12—操纵轴;13—直梁;14—安全钳拉条;15—防振元件;16—下梁;17—缓冲器 轿厢的结构

18 一、轿厢 轿厢的 主要组成 轿底:用槽钢按设计要求的尺寸焊接成框架,然后在框架上铺设一层钢板或木板制造而成。
轿壁:多采用薄钢板制成槽钢形状,壁板的两头分别焊接一根角钢作堵头。轿壁间以及轿壁与轿顶、轿底间多采用螺钉紧固成一体,壁板长度和宽度与电梯类型及轿壁结构有关。 轿厢的 主要组成 轿顶:轿顶结构与轿壁相仿。轿顶装有照明灯、排风扇等,有的电梯装有安全窗以备应急之用。轿顶应能支撑带常用工具的三个抢修人员的重量,且应具有一块足够站人的空间。

19 二、门系统

20 1—门厅;2—轿厢门;3—门套;4—轿厢;5—门地坎;6—门滑轮;7—层楼门导轨;8—门扇;9—门厅门框立柱;10—门滑块
二、门系统 1.门系统的组成 门系统由电梯门(层楼门和轿厢门)、自动开关门机、门锁、层楼门联动机构及安全装置等构成。 电梯门可分为中分式、旁开式及闸门式等。 1—门厅;2—轿厢门;3—门套;4—轿厢;5—门地坎;6—门滑轮;7—层楼门导轨;8—门扇;9—门厅门框立柱;10—门滑块

21 1—开、关门电动机;2—二级传动轮;3—齿形带;4—驱动轮;5—连杆;6—开门杠杆;7—开门刀;8—安全触板;9—触板活动轴;10—触板拉链
二、门系统 2.自动开关门机构 作用:实现电梯门的开启与关闭。 组成:是由小功率的直流电动机或三相交流电动机带动的具有快速,平稳开、关门特性的机构。 1—开、关门电动机;2—二级传动轮;3—齿形带;4—驱动轮;5—连杆;6—开门杠杆;7—开门刀;8—安全触板;9—触板活动轴;10—触板拉链

22 3.门锁 二、门系统 3.门锁 层门钩子锁 门锁是电梯门系统中的重要安全部件,一般位于层楼门的内侧,在门关闭后,一般使用层门钩子锁将门锁紧,防止从层楼门外将门扒开出现危险,同时接通机电联锁电路,接通后电梯方能起动运行,从而保证了电梯的安全。

23 作用:对重在对重导轨上滑行,起平衡轿厢自重及载重的作用。
三、对重系统(重量平衡系统) 组成:包括对重及平衡补偿装置。 作用:对重在对重导轨上滑行,起平衡轿厢自重及载重的作用。 平衡补偿装置则是为电梯在整个运行中平衡变化时设置的补偿装置。 1—电缆;2—轿厢;3—对重; 4—平衡补偿装置

24 用不同规格的型钢作对重架直梁时,必须用与型钢槽口尺寸相对应的对重铁。
三、对重系统(重量平衡系统) 对重包括对重架和对重铁两部分。 对重架用槽钢或用3~5mm厚的钢板折压成槽钢形式后和钢板焊接而成。使用场合不同,对重架的结构形式也不同;电梯的额定载重量不同时,对重架所用的型钢或钢板的规格也不同。 用不同规格的型钢作对重架直梁时,必须用与型钢槽口尺寸相对应的对重铁。 对重装置示意图

25 组成:包括轿厢导向系统和对重导向系统,由导轨架、导轨及导靴等组成。
四、导向系统 组成:包括轿厢导向系统和对重导向系统,由导轨架、导轨及导靴等组成。 1—导轨;2—导靴;3—导轨架

26 四、导向系统 导轨:是电梯导向系统的重要部件,它限定了轿厢与对重在井道中的相互位置,确保轿厢和对重在预定位置做上下垂直运行。 每台电梯具有两根轿厢导轨和两根对重导轨。导轨是由多根3m或5m长的短导轨经连接板连接而成的,起始段支撑在地坑中的支承板上。导轨加工生产和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梯的运行效果和乘坐舒适度。

27 导轨架是导轨的支撑部件,它固定在井道壁上,每根导轨上至少应设两个导轨架,各导轨架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2.5m。
四、导向系统 导轨架是导轨的支撑部件,它固定在井道壁上,每根导轨上至少应设两个导轨架,各导轨架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2.5m。 导靴安装在轿厢和对重架两侧,是保证轿厢和对重沿导轨垂直运行的装置。常用的有滑动导靴和滚轮导靴两种。 (a) 滚轮导靴 (b)滑动导靴

28 五、曳引系统 组成:曳引机、曳引轮、导向轮、曳引钢丝绳及反绳轮等。 1.曳引机——专用交、直流电动机提供动力
要求:能适应频繁起动、制动的要求,而且起动电流小,起动转矩大,机械特性硬,噪声小,当供电电压在额定电压±10%范围内变化时,电动机能正常起动和运行。所以曳引电动机通常采用适用于电梯拖动的三相感应电动机。

29 五、曳引系统 无齿轮曳引机:传动效率高,用于高速和超高速电梯。 曳引机 的类型
有齿轮曳引机 无齿轮曳引机:传动效率高,用于高速和超高速电梯。 曳引机 的类型 有齿轮曳引机:多用于速度小于2m/s的电梯,一般采用蜗轮作为减速传动装置,由曳引电动机、制动器及减速器等组成。

30 1—直流抱闸线圈;2—电磁铁心;3—调节螺母;4—闸瓦架;5—制动轮;6—闸瓦;7—闸皮;8—抱闸弹簧
五、曳引系统 曳引电动机的制动采用电磁制动器(闭式电磁制动器)。电磁式直流制动器由直流抱闸线圈、闸瓦、闸瓦架、制动轮、抱闸弹簧等组成,如左图所示。 电磁制动器安装在电动机轴与蜗杆轴相连的制动轮处,当电动机接通时松闸,而当电动机断电即电梯停止时抱闸制动。 电磁式直流制动器 1—直流抱闸线圈;2—电磁铁心;3—调节螺母;4—闸瓦架;5—制动轮;6—闸瓦;7—闸皮;8—抱闸弹簧

31 减速器通常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作用是降低曳引机输出转速、增加输出转矩。
五、曳引系统 减速器通常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作用是降低曳引机输出转速、增加输出转矩。 减速器的蜗轮和蜗杆

32 五、曳引系统 2.曳引轮 曳引轮是挂曳引钢丝绳的轮子,通过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即牵引力)带动轿厢与对重做垂直运行。
要求曳引轮强度大、耐磨损、耐冲击。曳引绳经过曳引轮槽内所接触的弧度称为包角,包角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3.导向轮 导向轮安装在曳引机机架上或承重梁上,使轿厢与对重保持最佳相对位置,以避免两者在运动中发生相互碰撞。

33 五、曳引系统 曳引轮和导向轮

34 五、曳引系统 4.曳引钢丝绳 曳引钢丝绳是连接轿厢和对重装置的部件,承载着轿厢、对重装置、额定载重量等重量的总和。 5.反绳轮
反绳轮指设置在轿厢顶和对重顶上的动滑轮及设置在机房的定滑轮,曳引钢丝绳绕过反绳轮可构成不同曳引比的传动方式。

35 六、机械安全保护装置 电梯的安全保护系统分为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和电气安全保护装置两部分。

36 作用:机械限速装置是防止轿厢和对重超速或失控时意外坠落的安全设施之一。
六、机械安全保护装置 1.机械限速装置 作用:机械限速装置是防止轿厢和对重超速或失控时意外坠落的安全设施之一。 组成:由限速器与安全钳组成。限速器安装在电梯机房楼板上,在曳引机的一侧,安全钳则安装在轿厢架上底梁两端。

37 1—安全钳;2—轿厢导轨;3—轿厢;4—钢丝绳;
六、机械安全保护装置 1—安全钳;2—轿厢导轨;3—轿厢;4—钢丝绳; 5—钢丝绳制动机构;6—限速器

38 1.机械限速装置 六、机械安全保护装置 (1)限速器
限速器的作用是检测并控制轿厢(对重)的实际运行速度,当速度达到限定值(一般为额定速度的115%以上)时能发出信号并产生机械动作,切断控制电路或迫使安全钳动作。 限速器示意图

39 1.机械限速装置 六、机械安全保护装置 安全钳的作用是当超速或出现意外情况时,受限速器操纵,以机械动作将轿厢强行制停在导轨上。 (2)安全钳
安全钳需要两组,对应地安装在与两根导轨接触的轿厢外两侧下方处,只有在轿厢或对重下行时才起保护作用。 (2)安全钳 瞬时式安全钳 渐进式安全钳

40 六、机械安全保护装置 2.端站保护装置 端站保护装置是为了防止电梯因电气控制系统失灵,超越上下规定位置而设置的。它一般由强迫减速开关、终端限位开关和极限开关组成,实际上它们是轿厢或对重撞击缓冲器之前的安全保护开关。 强迫减速开关 终端限位开关

41 六、机械安全保护装置 3.缓冲器 缓冲器在电梯发生蹲底的情况下,起缓冲减振作用。避免轿厢和对重蹲底,形成严重事故,保护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缓冲器有弹簧缓冲器和液压缓冲器,分别用于低速度电梯和快速、高速电梯。 弹簧式 液压式

42 六、机械安全保护装置 3.缓冲器 同一台电梯的缓冲器其规格结构应相同。 缓冲器设置示意图 1—对重;2—轿厢;3—对重缓冲器;4—轿厢缓冲器

43 小结 第一道:限速器、安全钳 机械安全保护装置 第二道:端站保护装置 第三道:缓冲器
除以上保护装置外还有制动器、层楼门和轿厢门、安全触板、层楼门门锁、轿顶安全栅栏、安全窗等。

44 引入 电梯的部件可分为机械装置和电气装置两大部分。机械装置已经讲过了,接下来讲一下电气装置。 第三节 电梯的电气装置

45 第三节 电梯的电气装置 电梯操纵控制系统的电气装置 电气安全保护装置 电梯的 电气装置 电梯操纵控制系统是指对电梯运行实行操纵和 监控的系统。操纵内容包括电梯的起、停、定向、选层等。

46 一、电梯操纵控制系统的电气装置 1.操纵装置 操纵装置是电梯司机或乘客控制电梯上下运行的操作控制中心。 轿内操纵指令控制板 厅外召唤指令控制板 操纵装置

47 一、电梯操纵控制系统的电气装置 1—轿内召唤下行位置指示灯; 2—轿内召唤下行箭头; 3—暗盒; 4—慢下按钮; 5—慢上按钮;
6—开门按钮; 7—关门按钮; 8—轿内指令按钮; 9—蜂鸣器; 10—面板; 11—盒

48 一、电梯操纵控制系统的电气装置 2.检修开关箱 检修开关箱位于机房电气控制柜上及轿顶上,以便于检修人员安全、可靠、方便地检修电梯。 检修开关箱装设的电器元件一般包括控制电梯慢上、慢下的按钮,点动开关门按钮,急停按钮,轿顶正常运行和检修转换开关,轿顶检修灯开关等。

49 一、电梯操纵控制系统的电气装置 2.检修开关箱 轿底检修开关箱 轿顶检修开关箱

50 一、电梯操纵控制系统的电气装置 3.换速平层装置 换速平层装置是电梯快到达预定停靠站时,提前一定距离把快速运行切换为平层前慢速运行,并实现平层时自动停靠的控制装置。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开始采用双稳态磁性开关(简称双稳态开关)作为电梯换速平层的器件。

51 一、电梯操纵控制系统的电气装置 平层传感器 双稳态开关结构 1—外壳;2—干簧管;3—方块磁铁;4—引出线

52 一、电梯操纵控制系统的电气装置 4.选层器 选层器设置在机房或隔音层内,是模拟电梯运行状态,向电气控制系统发出相应电信号的装置。 客梯的选层器具有层楼指示器的作用,还能自动消除轿内指令登记信号并根据内外指令登记信号自动决定电梯运行方向,到达停站位置发出减速和开门信号。

53 一、电梯操纵控制系统的电气装置 5.控制柜 控制柜是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完成各种主要任务,实现各种性能的控制中心。控制柜由柜体和各种控制电器元件组成。控制柜中装配的电器元件,其数量和规格主要与电梯的停层站数、额定载荷、速度、控制方式、曳引电动机类别等参数有关,不同参数的电梯采用的控制柜不同。

54 一、电梯操纵控制系统的电气装置 控制柜

55 二、电气安全保护装置 电气安全保护装置是指在电梯控制系统中实现安全 保护的电路及电器元件。 根据电梯类型的不同,电气安全保护装置也各不相同。

56 电梯主开关 安全窗 联锁保护 缺相、错相保护 近门保护 短路、过载保护 电气安全 保护装置 接地保护 急停开关 终端保护 紧急报警开关
超速下降时的保护 接地保护 轿厢超载保护装置 急停开关 终端保护 紧急报警开关

57 二、电气安全保护装置 电梯主开关:切断电梯电源。 联锁保护:电梯必须在层楼门和轿厢门关闭后方可运行。 近门保护:防止电梯夹人、夹物。
超速下降时的保护:电梯超速115%时,限速器限速;超速140%时,切断控制回路使电梯停止运行。 轿厢超载保护装置:避免超载。 终端保护:避免冲顶和蹲底。

58 二、电气安全保护装置 安全窗: 安全窗打开时,限位开关的动合触点断开,切断控制电源,此时电梯不能运行。
缺相、错相保护:在电梯控制系统中设置了缺相、错相保护继电器。 短路、过载保护:用不同容量的熔断器进行短路保护。用热继电器对曳引电动机进行过载保护。 接地保护:电梯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保护接地,防止在电梯操纵控制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 急停开关:也称安全开关,是串接在电梯控制线路中的一种不能自动复位的手动开关。 紧急报警开关:若轿厢因故障被迫停止,为使司机与乘客在需要时能有效地向外界求援,在电梯轿厢内装有乘客易于识别和触及的报警装置。

59 引 入 电梯长年运行,为了保证安全,应进行必要的日常维护。 第四节 电梯的维护

60 一、电梯的维护保养、检查 电梯维护与保养的方法有哪些? 制订切实可行的维护保养和预检修计划 定期保养、检查和修理,做好记录

61 一、电梯的维护保养、检查 应对电梯采取哪些检修方式? 日常检查 季度检查 单位自检:本单位进行检查 定期安检: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进行安全 检查,由负责电梯注册登记的有关部门 委派电梯注册或认证工程师进行安全检 查。超过期限的电梯应禁止使用。 年度检查

62 一、电梯的维护保养、检查 1.日常检查 每周:检查厅门门锁装置,当电梯在正常工作时,任一层厅门的一门扇被开启,则电梯应停止运行或不能起动;厅门关闭时用外力不应将厅门推开。检查轿厢门开关时各级减速是否正常,安全装置是否可靠工作。检查消防功能,确保正常工作。检查轿内警铃、对讲系统、电话等紧急报警装置。 每月:参考下表中的曳引机等电梯各主要机件、部位的润滑情况,检查限速器等主要机械安全设施的作用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可靠。

63 电梯各主要机件、部位添加润滑剂及清洗更换润滑剂周期表
一、电梯的维护保养、检查 电梯各主要机件、部位添加润滑剂及清洗更换润滑剂周期表 机件名称 部位 添加润滑剂及清洗更换润滑剂时间 润滑剂型号 曳引机 油箱 新梯半年内应常检查,发现杂质及时更换,开始几年每年换油一次,老梯和使用不频繁的电梯可根据油的粘度和油质决定 蜗轮轴的滚动轴承 每月添加一次,每年清洁更换一次 钙基润滑脂 曳引机制动器 制动器销轴 每周添加一次 机油 电磁铁铁心铜套间 每半年检查一次,每年添加一次 石墨粉 曳引电动机 电动机滚动轴承 每月添加一次,每季度至每半年清洁更换一次 电动机滑动轴承 每周添加一次,每季度至每半年更换一次

64 电梯各主要机件、部位添加润滑剂及清洗更换润滑剂周期表
一、电梯的维护保养、检查 电梯各主要机件、部位添加润滑剂及清洗更换润滑剂周期表 续表 机件名称 部位 添加润滑剂及清洗更换润滑剂时间 润滑剂型号 导向轮、轿顶轮、对重轮、复绕轮 轴与轴套之间 每周给油杯加油一次,每年拆洗更换一次 钙基润滑脂 无自动润滑的滑动导靴 导轨工作面 每周涂一次,每年清洗添加一次 有自动润滑的滑动导靴 导靴上的润滑装置 每周添加一次,每年清洗导轨工作面一次 HJ-40机械油 滚轮导靴 滚轮导靴轴承 每季度添加一次,每半年至一年清洗更换一次

65 电梯各主要机件、部位添加润滑剂及清洗更换润滑剂周期表
一、电梯的维护保养、检查 电梯各主要机件、部位添加润滑剂及清洗更换润滑剂周期表 续表 机件名称 部位 添加润滑剂及清洗更换润滑剂时间 润滑剂型号 开关门系统 吊门滚轮及自动门锁滚动轴承和轴箱 每月添加一次,每年清洁更换一次 钙基润滑脂 门导轨 每周至每月擦洗并加少量润滑油一次 机油 开关门电动机轴承 每季度添加一次,每年清洁更换一次 自动开关门传动机构上的各种滚动轴承、轴销 每周添加一次,每半年清洁更换一次 钙基润滑脂、机油

66 电梯各主要机件、部位添加润滑剂及清洗更换润滑剂周期表
一、电梯的维护保养、检查 电梯各主要机件、部位添加润滑剂及清洗更换润滑剂周期表 续表 机件名称 部位 添加润滑剂及清洗更换润滑剂时间 润滑剂型号 限速器 限速器旋转轴销、胀紧轮轴和轴承 每周添加一次,每年清洁更换一次 钙基润滑脂 安全钳 传动门机构 每月添加一次 机油 安全嘴内滚、滑动部位 每季度涂一次 适量凡士林 选层器 滑动拖板、导轨和传动机构 每月至每季度添加一次,每年清洁更换一次 油压缓冲器 油缸 每月检查和补油一次

67 一、电梯的维护保养、检查 2.季度检查 主要检查曳引电动机运行时有无异常噪声,减速机是否漏油,减速箱及电机的温升情况,电梯抱闸的制动可靠性,速度反馈信号的质量,限速器运转的灵活可靠性,控制柜内电器元件动作是否可靠,极限开关动作是否可靠等。

68 一、电梯的维护保养、检查 3.年度检查 是针对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整机性能和安全设施进行的全面检查。整机性能包括舒适感,运行的振动、噪声,运行速度和平层准确度五个方面;安全设施方面主要包括超速,断相,错相,缓冲装置,上、下限位等保护功能的检查,同时还应进行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可靠性的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大修或中修。有维修能力的单位可组织具备电梯专业维修资格的技术人员自行修理,否则应委托获得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电梯维修专业许可证的单位进行维修。

69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1.曳引机(有蜗轮减速器) 蜗轮减速器 制动器 曳引电动机 曳引轮 速度反馈装置

70 蜗轮减速器运行时应平稳无振动,蜗轮与蜗杆轴向游隙一般应符合下表或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1.曳引机(有蜗轮减速器) (1)蜗轮减速器 蜗轮减速器运行时应平稳无振动,蜗轮与蜗杆轴向游隙一般应符合下表或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蜗轮和蜗杆轴向游隙 mm 中心距 100~200 200~300 大于300 蜗杆轴向游隙 0.07~0.12 0.10~0.15 0.12~0.17 蜗轮轴向游隙 0.02~0.04 0.03~0.05

71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1.曳引机(有蜗轮减速器) (1)蜗轮减速器 若检修过程中实测结果超过上表的规定值,应及时更换中心距调整垫片和轴承盖垫片,或更换轴承。 窥视孔、轴承盖与箱体的连接应紧密不漏油。 在一般情况下,每年应更换一次减速箱的润滑油。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机件和轴承的温度应不高于80℃,没有不均匀的噪声或撞击声,否则应检查处理。

72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1.曳引机(有蜗轮减速器) (2)制动器 制动器的动作应灵活可靠。抱闸时闸瓦与制动轮工作表面应吻合,松闸时两侧闸瓦应同时离开制动轮的工作表面,其间隙应不大于0.7mm,且间隙均匀。 轴销处应灵活可靠,可用机油润滑。 当闸瓦上的制动带经长期磨损后与制动轮工作面间隙增大,影响制动性能或产生冲击声时,应调整衔铁与闸瓦臂的连接螺母,使间隙符合要求。

73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1.曳引机(有蜗轮减速器) (3)曳引电动机
电动机与底座的连接螺栓应紧固。电动机轴与蜗杆连接后的不同轴度:对于刚性连接应不大于0.02mm;对于弹性连接应不大于0.1mm。 电动机两端轴承贮油槽中的油位应保持在油位线上,最少应达到油位线高度的一半以上。同时还应经常注意油的清洁度。换油时,应把贮油槽中的油全部放出,并用汽油洗净后,再注入新油。在正常情况下,轴承的温升不得超过80℃。由于轴承磨损而产生不均匀的异常噪声,或造成电机转子的偏摆量超过0.2mm时,应及时更换轴承。 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0.5mΩ,低于规定值时,应用汽油、甲苯或冷四氯化碳清除绝缘上的异物,并经烘干后再喷涂绝缘漆,以确保绝缘电阻不小于0.5mΩ 。

74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1.曳引机(有蜗轮减速器) (4)曳引轮
检查各曳引绳的张力是否均匀,防止由于各曳引绳的张力不匀,而造成曳引绳槽的磨损量不一。测量各曳引绳顶端至曳引轮上轮缘间的距离,如相差1.5mm以上,应就地重车或更换曳引轮。 检查各曳引绳底端与绳轮槽底的距离,防止曳引绳落到槽底后产生严重滑移,或减少曳引机曳引力的情况。经检查,有任一曳引绳的底端与槽底的间隙≤1mm时,曳引绳槽应重车或更换曳引轮。重车后,槽底与曳引轮下轮缘间的距离不得小于相应曳引绳的直径。

75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1.曳引机(有蜗轮减速器) (5)速度反馈装置 各类闭环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测速装置采用直流测速发电机时,每季度应检查一次电刷的磨损情况。如磨损情况严重,应修复或更换,并清除电机内的炭末,给轴承注入钙基润滑脂。采用光电开关时,每半年应用酒精棉球擦去发射和接收管上的积灰。

76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2.限速器和安全钳
限速器和安全钳的动作应灵活可靠,在额定速度下运行时,应没有异常噪声,转动部位应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油杯内应装满钙基润滑脂。限速器绳索伸长到超过规定范围,而且碰触断绳开关时,应及时将绳索截短,防止因此而切断控制电路,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限速器钢丝绳更换要求与曳引绳相同。限速器的夹绳部位应保持干净无油垢。 安全钳的传动机构动作应灵活,转动部位应用机油润滑。安全钳内的滑动、滚动机件应涂适量的凡士林,以润滑和防锈。楔块与导轨工作面的距离应为2~3mm,且间隙均匀。

77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3.自动开关门机构 应定期检查开关门电机炭刷及炭末,磨损严重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减速机构的传动皮带张力应合适,由于皮带伸长而造成打滑时,应适当调整皮带轮的偏心轴和电机底座螺钉,使皮带适当张紧。 门滑轮在门导轨上运行时,应轻快并无跳动和噪声。 安全触板及其控制的微动开关动作应灵活可靠,其碰撞力应不大于4.9N。

78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4.导轨和导靴
采用滑动导靴时,对于无自动润滑装置的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应定期涂钙基润滑脂(GB/T 491—2008)。若设有自动润滑装置,则应定期给自动润滑装置加HJ-40机械油(GB 443—1989)。应定期检查靴衬的磨损情况,当靴衬工作面磨损量超过1mm时,应更换新靴衬。 采用滚轮导靴时,导轨的工作面应干净清洁,不允许有润滑剂,并定期检查导靴上各轴承的润滑情况、定期挤加润滑脂和定期清洗换油。 导轨的工作面应无损伤,由于安全钳动作造成损伤时,螺栓应无松动,每年应检查紧固一次。

79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5.曳引绳
应及时修复。应定期检查各曳引绳之间的张力是否均匀,相互间的差值不得超过5%。若曳引绳磨损严重,其直径小于原直径的90%,或曳引绳表面的钢丝有较大磨损或锈蚀严重时,应更换新绳。 曳引绳过度伸长时,应截短重做曳引绳锥套。曳引绳表面油垢过多或有砂粒等杂物时,应用煤油擦洗干净。

80 断丝、表面磨损或锈蚀为其直径的百分数/%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5.曳引绳 曳引绳磨损、锈蚀、断丝表 断丝、表面磨损或锈蚀为其直径的百分数/% 在一个捻距的最大断丝数/个 断丝在绳股之间匀布 断丝集中在1或2个绳股中 10 27 14 20 22 11 30以上 16 8 当曳引绳各股的断丝数超过上表的规定时,也应更换新绳。

81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6.缓冲器 弹簧缓冲器顶面平面度应不大于4/1000mm,并垂直于轿底缓冲板或对重缓冲板的中心。固定螺栓应无松动。 油压缓冲器用油的凝固点应在-10℃以下,黏度指标应在75%以上。油面高度应保持在最低油位线以上。 应经常检查油压缓冲器的油位及漏油情况,低于油位线时,应补油注油。所有螺钉应紧固。柱塞外圆露出的表面应用汽油清洗干净,并涂适量防锈油(可用缓冲器油)。应定期检查缓冲器柱塞的复位情况。

82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7.导向轮、轿顶轮和对重轮 导向轮、轿顶轮和对重轮轴与铜套等转动摩擦部位应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油杯内应装满润滑油。并定期清洗换油,防止由于润滑油失效或润滑不良造成抱轴事故。

83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8.自动门锁和门电联锁
每月应检查一次自动门锁的锁钩、锁臂及滚轮是否灵活,作用是否可靠,给轴承挤加适量的钙基润滑脂。每年应彻底检查和清洗换油一次。 定期以检修速度控制电梯上下运行,对于单门刀的电梯应检查门刀是否在各门锁两滚轮的中心,避免门刀撞坏门锁滚轮;对于双门刀的电梯应检查门刀有无碰擦门锁滚轮的情况以及由于门锁或门刀错位,造成电梯运行时中途停车。 检查门关妥时,门锁工作是否可靠,是否能把门锁紧,在门外能否把门扒开,其扒开力应不小于196.1~294.1N。

84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9.电气控制设备 电 气 控 制 设 备 选层器和层楼指示器 安全触板 端站限位开关和端站 强迫减速装置
门电联锁开关 控制柜 自动开关门调速 开关和断电开关 换速、平层装置

85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9.电气控制设备 (1)选层器和层楼指示器 应定期检查传动机构的润滑情况,动触点和定触点的磨损情况,并检查各触点的接触压力是否合适,各接点引出线的压紧螺钉有无松动。使电梯在检修慢速状态下,在机房的钢带轮和轿顶上仔细检查、观察钢带有无断齿和裂痕现象、连接螺钉是否紧固,发现断齿和裂痕时,应及时更换。

86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9.电气控制设备 (2)端站限位开关和端站强迫减速装置 应定期检查端站限位开关或端站强迫减速装置的动作和作用是否可靠,开关的紧固螺钉是否松动。并定期通过检查调整,使每个开关内的触点具有足够大的接触压力,清除各接触点表面的氧化物,修复电弧造成的烧蚀,确保开关能可靠接通和断开电路。

87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9.电气控制设备 (3)控制柜
应定期在断开控制柜输入电源的情况下,清扫控制柜内各电器元件上的积灰和油垢。定期检查和调整各接触器和继电器的触点,使各触点具有足够大的接触压力。 定期清除各触点表面的氧化物,修复电弧造成的烧伤,并紧固各电器元件引出、引入线的压紧螺钉。 对控制柜进行比较大的维护保养后,应在断开曳引机电源的情况下,根据电气控制原理图检查各电器元件的动作程序是否正确无误,接触器和继电器的吸合复位过程是否灵活,有无异常的噪声,避免造成人为故障。 定期检查熔断器熔体与引出、引入线的接触是否可靠。注意熔体的容量是否符合电气控制原理图的要求,变压器和电抗器有无过热现象。

88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9.电气控制设备 (4)换速、平层装置 应定期使电梯在检修慢速状态下,检查换速传感器和平层传感器的紧固螺钉有无松动,隔磁板在传感器凹形口处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双稳开关与永久磁铁、光电开关与遮光板的相对距离有无变化,干簧管和双稳态开关、光电开关等能否可靠工作。

89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9.电气控制设备 (5)安全触板 应定期检查安全触板开关的动作点是否正确,引出、引入线是否有断裂现象。

90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9.电气控制设备 (6)门电联锁开关 检查开关的紧固螺钉是否松动,应定期检查门电联锁开关的动作是否灵活可靠,自动门锁锁勾上的导电片碰压桥式触点是否合适。应定期检查导电片与桥式触点之间有无虚接现象。

91 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9.电气控制设备 (7)自动开关门调速开关和断电开关 应定期检查开关打板,开关的紧固螺钉,开关引出、引入线的压紧螺钉有无松动,打板碰撞开关时的角度和压力是否合适,并给开关滚轮的转动部位加适量润滑油。

92 引入 电梯的维护包括电梯的维护保养、检查和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检修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电梯的故障,为了更快地处理这些故障,把常见的一些故障进行分类,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排除方法。 第五节 电梯常见故障分类及其排除

93 一、电梯故障的类别 电梯使用一定时间后,常会出现一些故障,故障的原因是多样的。电梯一旦发生故障,首先应搞清故障类别,才能解决问题。
设计、制造、安装故障:应与制造厂家和安装维修部门取 得联系,共同来解决问题。 按引起故障原因分类 操作故障:一般是由使用者不遵守操作规程引起的。 零部件损坏故障:电梯运行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多的。 按机械、电气系统分类:机械系统故障和电气系统故障。

94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1.机械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润滑系统的故障 机件带伤运转 连接部件松动 平衡系统的故障 常 见 故 障
机械系统的故障率是比较低的,约占全部故障的10%~15%。但是,机械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往往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轻则需要较长时间的停机修理,重则可能造成严重的设备或人身事故。所以应做好平日的维护保养,尽可能地减少机械系统的故障。 润滑系统的故障 机件带伤运转 连接部件松动 平衡系统的故障

95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1.机械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1)常见故障 润滑系统的故障:由于润滑不良或润滑系统的某个部件的故障,从而造成转动部位发热、烧伤、烧死或抱轴,从而使滚动或滑动部位的零件损坏。

96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1.机械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1)常见故障 机件带伤运转:由于忽视了预检修工作,因而未能及时发现机件的转动、滑动或滚动部件的磨损情况,致使机件带伤长时间运转,从而造成机件磨损报废,被迫停机修理。

97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1.机械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1)常见故障 连接部位松动:电梯的机械系统有许多部件是由螺栓连接的。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而造成连接螺栓松动,零部件发生位移或失去相对精度,从而磨损、碰坏、撞毁电梯机件,被迫停机修理。

98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1.机械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1)常见故障 平衡系统的故障:当平衡系数与标准要求相差太远或者严重超载时,会造成轿厢蹲底或冲顶。事故一旦出现,限速器、安全钳就会动作,从而迫使停机修复。

99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1.机械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2)常见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了解故障发生时的情况和现象 控制电梯运行数次,观察、测量、分析、判断故障发生的准确部位 常见 故障 的检 查和 排除

100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1.机械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2)常见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由上面所列故障现象可见,之所以会出现故障,其主要原因就是日常的维护保养不够。若能及时润滑有关的部件,紧固连接螺栓,就可以极大地减少故障的发生。 故障部位一旦确定,按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仔细地将出现故障的部件进行拆卸、清洗、检查、测量,从而确定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或更换。

101 例:电梯的轿厢被安全钳卡在导轨上,使其既不能上,又不能下,怎么办?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1.机械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2)常见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例:电梯的轿厢被安全钳卡在导轨上,使其既不能上,又不能下,怎么办? 必须用承载能力不小于轿厢重量、挂在机房楼板上的手动葫芦,把轿厢上提150mm左右,安全钳即可复位。安全钳复位后,再慢慢地将轿厢放下,然后撤去手动葫芦,再使位于上梁的安全钳开关和机房的极限开关复位。 一般情况下,经过这样处理,电梯可恢复运行。但是运行前,必须查明事故原因,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修复导轨被安全钳卡出的卡痕,才可交付正常使用。

102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2.电气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门系统故障 继电器故障 常 电器绝缘材料老化、失效或受潮 见 故 外界的干扰 障
电梯电气系统的故障率最高而又最集中,造成电气系统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电器元件故障和维护保养不及时。 门系统故障 继电器故障 电器绝缘材料老化、失效或受潮 外界的干扰

103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2.电气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1)常见故障 门系统故障: 采用自动开关门机构的电梯,其故障多为各种电器元件的触点接触不良。不过电器元件的质量、安装调整的质量、维护保养的质量等所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故障的因素。

104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2.电气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1)常见故障
继电器故障: 采用继电器构成的电梯控制电路,其故障多发生在继电器的触点上。如果触点被电弧烧蚀、烧毁,接点的表面有氧化层或接点的簧片由于被电弧加热后又自然冷却,从而失去弹性,都会造成断路,从而导致电气控制系统断电而停止工作。 最常见的还有方向接触器或继电器的机械和电气联锁装置失效,会造成方向接触器或继电器抢动作,而不能正常开合;或是接触器的触点通断产生的电弧使周围的空气介质击穿。这些都可能造成短路故障。

105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2.电气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1)常见故障 电器绝缘材料老化、失效或受潮,以及外界的因素使电器元件的绝缘层损坏,或者金属物体掉入电气控制系统内,这些也可能造成电气系统短路。 断路仅会使电梯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由于失去电力而停止工作,一般不会造成大的损失。而短路却会使电流急剧增加,轻者烧毁熔断器,重者则会烧毁电器元件,甚至会造成火灾,更要引起警惕。

106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2.电气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1)常见故障 外界的干扰:电子技术的发展、微机等先进设备的使用使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发展为无触点式。无触点的电气控制系统克服了继电器触点的弊病。但是若屏蔽措施采用不当,不能有效防止外来信号的干扰,就会造成控制系统的误动作,以至烧毁元器件,或者造成重大的事故。

107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2.电气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观察法 推断-替代法 电阻法 电压法 短路法 低压白炽灯检测法 程序检查法 常见 故障 的检 查和 排除

108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2.电气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2)常见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观察法:电梯一旦发生故障,首先要采用看、听、闻的观察法,查找故障所在。 看:就是用眼睛看一下电器元件的外观颜色是否改变;该闭合的继电器的触点是否闭合;该断开的是否已断开。 听:就是用耳朵听一听工作中的电路有无异常的声响。 闻:就是用鼻子闻一下有无异味。如果电路异常,尤其是发生短路,将会使绝缘层烧毁,常会有异常的气味出现。如果有异味出现,尤其是伴随着烟雾,运行中的电梯应就近停驶。已停驶的电梯绝不能再次起动。因为短路带来的危害远大于断路。

109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2.电气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2)常见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推断—替代法:如果用观察法或者根据电路原理图能推断出故障可能发生在某处,但经观察该处电器元件没有发现异常。此时,可将被认为有问题的电器元件取下来,换上好的电器元件,看故障是否能排除。若故障消失,则可断定该电器元件有问题。若未消失,需继续查找。

110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2.电气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2)常见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电阻法:就是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检测电路的电阻值是否异常。这是检测电路断路或短路的最有效的方法。但必须注意,用电阻法测量故障时,一定要断开电源,千万不可带电检测。 检测断路故障时,要用低阻挡。若某部分的电阻值过大,则可断定该部分断路。检测短路故障,需用高阻挡或用兆欧表。若某部分电路的电阻值过小,则说明该部分电路短路或漏电。

111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2.电气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2)常见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电压法:就是利用万用表的电压挡检测电路。检测时,一般先检查电源的电压或主线路的电压,看是否正常。继而可检查开关、继电器、接触器应该接通的两端,若电压表上有指示,则说明该器件断路。若线圈两端的电压值正常,但触点不吸合,则说明该线圈断路或损坏。 采用电压法检测电路必须在电路通电的情况下进行。因而,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千万不可使身体直接触及带电部位,并注意被检测部位正常的电压值是直流还是交流,以便选择合适的电表挡位,避免发生事故或损坏仪表。

112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2.电气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2)常见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短路法:主要是用来检测某个开关是否正常的一种临时措施。若怀疑某个开关或某些开关有故障,可将该开关短路。若故障消失,则证明判断正确,应立即更换已坏的开关。但绝不允许用短路线代替开关,尤其是急停继电器开关和层楼门、轿厢门开关。

113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2.电气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2)常见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低压白炽灯检测法:万用表虽是检测电气故障常用的仪器,但在实际应用中,确实存在诸多不便。在实际应用中,常用一个耐压220V的白炽灯,只要运用得当,即可方便地替代万用表。尤其是判断断路故障,使用低压白炽灯检测法更方便。用作故障检查的白炽灯,其功率最好小点,并应带有防护罩。

114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2.电气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2)常见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用低压白炽灯检测的具体方法是根据故障的表现,大致确定了发生故障的范围后,把电梯开到两端站以外的任一个停靠站(最好是上端站的下一站),一人在轿厢内,另一检修人员进入机房,打开控制柜,通知轿厢内的人员,控制电梯上下运行,以便仔细观察控制柜内各电器元件的动作情况和程序,进一步确定故障的性质和范围。

115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2.电气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2)常见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当故障的性质和范围确定后,令电梯停止运行。检查者手持低压白炽灯两绝缘导线,先从有故障电路的两端开始搭接。若白炽灯亮,则说明搭接点以外的电路正常。然后,固定一端不动,另一端逐渐往固定的一端移动,直到某处白炽灯不亮,则故障一定发生在两接点以内的部分。切断电源,用万用表仔细查找,即可确定故障点。

116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2.电气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2)常见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程序检查法:就是模拟司机或乘客的操作,给电梯控制系统输入相应的信号,使有关的继电器或接触器吸合,或者用手直接推动有关的继电器或接触器,使其处于吸合状态,然后仔细观察控制柜内各有关的继电器、接触器的动作是否符合电路原理图的要求。根据继电器或接触器的动作顺序或动作情况,就可以得知有关电气控制系统是否良好,从而缩小了故障范围。

117 二、电梯常见故障及排除 2.电气系统的故障及排除 (2)常见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程序检查法特别适用于故障现象不太明显,或故障现象虽明显,但牵扯范围比较大的情况;也适用于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大的整修或更换大的电器元件后,检验修理效果的情况。 程序检查法可迅速地确认控制系统的技术状态是否良好。也为搞清故障现象、分析判断故障性质、缩小故障范围、迅速排除故障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它不仅适用于有触点的控制系统,也适用于无触点的控制系统。当使用该方法时,为确保安全,防止轿厢随检查试验而运行或发生溜车事故,应把曳引机的电源引线及制动器线圈的引入线暂时拆除。

118 想一想,你的收获与困惑有哪些?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本章结束 想一想,你的收获与困惑有哪些?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Download ppt "自动化设备及 生产线调试与维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