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节 神经传导通路 感受器 脊神经节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的精细触觉 第1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后根 薄、楔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节 神经传导通路 感受器 脊神经节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的精细触觉 第1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后根 薄、楔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节 神经传导通路 感受器 脊神经节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的精细触觉 第1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后根 薄、楔束
第三节 神经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 (一)深部感觉(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1、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感受器 脊神经节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的精细触觉 第1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后根 薄、楔束 (中枢突)经脊髓后索 第2级神经元

2 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 腹后外侧核 丘脑上辐射 经内囊后肢 经延髓、脑桥、中脑 第3级神经元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
2、头面部的意识性深感觉传导通路: 途径不清楚

3 损伤及其表现: ①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 同侧相应分布区的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障碍 ②延髓后索损伤: 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的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③延髓薄束核、楔束核损伤: 同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④延髓内侧丘系交叉处损伤: 双侧上下肢及躯干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⑤内侧丘系、腹后外侧核、内囊损伤: 对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⑥大脑皮质损伤: 对侧相应支配区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4 胸核、中间内侧核 脊神经节 感受器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后根 (周围突) 中枢突 第2级神经元 第1级神经元 脊髓小脑前束、后束
3、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胸核、中间内侧核 脊神经节 感受器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后根 (周围突) 中枢突 第2级神经元 第1级神经元 脊髓小脑前束、后束 旧小脑皮质 经小脑上、下脚

5 (二)浅部感觉传导通路 传导皮肤、粘膜的痛、温觉和粗略触觉
1、 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 脊神经节 感受器 脊神经 皮肤 (周围突) 第1级神经元 后角固有核(Ⅰ、Ⅳ、Ⅴ层) 中枢突 经后根进入脊髓上升1~2节 第2级神经元 

6 痛温觉纤维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形成脊髓丘脑侧束
粗触觉纤维不交叉或交叉组成脊髓丘脑前束 腹后外侧核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丘脑上辐射 经内囊后肢 中央旁小叶后部 第3级神经元

7 对侧损伤平面以下(下1~2节段)的痛温觉障碍
损伤及表现: ①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 同侧分布区的节段性痛温觉和粗触觉障碍 ②后角损伤: 同侧损伤平面下1~2节的节段性痛温觉和粗触觉障碍 ③白质前连合损伤: 双侧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和粗触觉障碍 ④脊髓外侧索损伤: 对侧损伤平面以下(下1~2节段)的痛温觉障碍 ⑤脑干损伤累及脊髓丘脑束、腹后 外侧核损伤: 对侧躯干及上、下肢痛温觉障碍 ⑥内囊损伤: 对侧半身痛温觉障碍 ⑦大脑皮质损伤: 对侧相应支配区的感觉障碍

8 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
2、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通路 三叉神经节 感受器 皮肤 三叉神经 (周围突) 粘膜 第1级神经元 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 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脊束 (中枢突) 第2级神经元

9 腹后内侧核 三叉丘系 第3级神经元 丘脑上辐射 中央后回下部 经内囊后肢

10 损伤及表现: ①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根损伤: 同侧相应支配区的痛、温觉和触觉障碍 ②三叉丘系、腹后内侧核、丘脑上辐射、内囊、中央后回下部损伤: 对侧头面部痛、温觉和触觉障碍 ③三叉神经脑桥核损伤: 同侧相应支配区的触觉障碍 ④三叉神经脊束、三叉神经脊束核损伤: 同侧相应支配区的痛、温觉障碍

11 (三)视觉传导通路及瞳孔对光反射途径 感受器 双极细胞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第1级神经元 节细胞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
1、视觉传导通路 感受器 双极细胞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第1级神经元 节细胞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 鼻侧纤维交叉、颞侧不交叉 第2级神经元 外侧膝状体 视辐射 距状沟两侧皮质 经内囊后肢 第3级神经元

12 损伤及表现: ①视神经损伤: 同侧盲 ②视交叉中部损伤: 双颞侧偏盲 ③视交叉外侧部损伤: 同侧眼鼻侧半偏盲 ④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视中枢损伤: 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

13 视网膜 瞳孔括约肌 视神经 节后纤维 视交叉 睫状神经节 两侧视束 动眼神经 上丘臂 两侧动眼神经副核 顶盖前区 损伤及表现:
2、瞳孔对光反射途径 视网膜 瞳孔括约肌 视神经 节后纤维 视交叉 睫状神经节 两侧视束 动眼神经 上丘臂 两侧动眼神经副核 顶盖前区 损伤及表现: ①视神经损伤: 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患侧瞳孔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②动眼神经损伤: 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患侧瞳孔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14 蜗螺旋神经节 感受器 螺旋器 第1级神经元 蜗神经核 斜方体、外侧丘系 蜗神经 交叉与不交叉 第2级神经元 下丘 内侧膝状体 下丘臂
(四)听觉传导通路 蜗螺旋神经节 感受器 螺旋器 第1级神经元 蜗神经核 斜方体、外侧丘系 蜗神经 交叉与不交叉 第2级神经元 下丘 内侧膝状体 下丘臂 第3级神经元 第4级神经元 听辐射 颞横回 经内囊后肢

15 ①起于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
二、运动传导通路 (一)锥体系 1、皮质脊髓束 ①起于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 ②下行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脑桥基底部、延髓的锥体 ③在锥体交叉处约75~90%的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行于脊髓外侧索终止于脊髓前角,支配四肢肌 ④未交叉的纤维行于脊髓前索,为皮质脊髓前束,终止于对侧前角,支配躯干肌

16 2、皮质核束 ①起于中央前回下部的锥体细胞 ②下行经内囊膝部、大脑脚底中3/5

17 ③大部分终止双侧脑神经运动核,支配双侧眼外肌、咀嚼肌、面部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④小部分终止于对侧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支配对侧的面下部肌、舌肌

18 ③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硬瘫
3、上、下运动神经元 ①上运动神经元: 指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 ②下运动神经元: 指脊髓前角细胞和脑神经运动核细胞 ③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硬瘫 即肌张力增高、肌肉不萎缩、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出现等;在皮质核束表现为核上瘫:即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舌尖偏向对侧)。 ④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软瘫 即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深、浅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等;在皮质核束表现为核下瘫:即同侧全部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舌尖偏向同侧)。

19 ④锥体、脑桥基底部、大脑脚、内囊后肢损伤:
4、锥体系损伤及表现: ①脊髓前角、前根及脊神经损伤: 同侧节段性软瘫 ②脊髓外侧索损伤: 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硬瘫 ③延髓锥体交叉处损伤: 双侧上、下肢硬瘫 ④锥体、脑桥基底部、大脑脚、内囊后肢损伤: 对侧上、下肢硬瘫 ⑤大脑皮质损伤: 对侧相应支配区硬瘫

20 ⑥面神经核、面神经根、面神经损伤: 同侧面肌核下瘫 ⑦舌下神经核、舌下神经根、舌下神经损伤: 同侧舌肌核下瘫 ⑧大脑脚、内囊膝部、中央前回下部损伤: 对侧面、舌肌核上瘫

21 3.环路传导: 锥体外系的传导构成很多环路,主要有: ① 皮质 新纹状体 对皮质运动区有反馈调节作用 苍白球系 其中 纹状体 黑质
(二)锥体外系 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网状结构等。 1.组成: 2.特点: ①结构复杂、纤维联系广泛,因此是多级神经元传导。 ②发生上较古老,在鸟类以下是控制运动的中枢。 ③在功能上与锥体系是统一的整体,锥体外系功能的实现必须依赖锥体系的发动,而锥体系功能的实现又必须有锥体外系保证稳定的肌张力。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和进行习惯性和节律性动作等。 3.环路传导: 锥体外系的传导构成很多环路,主要有: 皮质 新纹状体 对皮质运动区有反馈调节作用 苍白球系 红核、黑质、底丘脑核和脑干网状结构 其中 纹状体 黑质 多巴胺能通路 ,损伤可致震颤麻痹 脑桥 完成共济运动 ,损伤表现共济失调 皮质 小脑系

22 纹状体—黑质环路 皮质—脑桥—小脑环路

23 三、传导通路小结 1、上行(感觉)传导通路一般由3级神经元组成。 2、下行(运动)传导通路(锥体系)一般由两级不神经元组成。 3、上行和下行传导通路在行程中一般要进行一次交叉。一侧大脑半球接受对侧半身的感觉冲动和管理对侧半身的运动。但交叉的平面不同,锥体交叉和(内侧)丘系交叉在延髓内,痛、温觉传导束的交叉在脊髓内。 4、一侧大脑半球接受两侧视、听觉冲动。


Download ppt "第三节 神经传导通路 感受器 脊神经节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的精细触觉 第1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后根 薄、楔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