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地方病
2
卫生部等部门在2004年10月9日发布的《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中指出,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区内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与不利于人们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疾病的总称。 我国流行的地方病主要有地方性氟中毒、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等。 规划中还指出,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病的流行,其中重病区大多集中在西部偏远、贫困地区。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中,就有576个是地方病流行的重病区。
3
地方病类别 现症病人数 患病率(%) 克山病 大骨节病 碘缺乏病 地方性氟中毒 合计
表1 全国地方病病区各种地方病患病情况 地方病类别 病区人口数 现症病人数 患病率(%) 克山病 大骨节病 碘缺乏病 地方性氟中毒 合计 5.26 108.99 0.09 2.92 1.74 42.94 6.28 表2 各种地方病现症病人病残情况比较 克山病 大骨节病 碘缺乏病 地方性氟中毒 潜、急、亚急型 慢型 13岁以下 13岁以上 甲状腺肿 克汀病 氟斑牙 氟骨症 41910 10060 146785 94313 175684
4
地方性氟病 氟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均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土壤中氟化物可溶于水,容易被动物和植物所吸收。氟化物在肠道内吸收与其水溶性有关。因水氟大部分为易溶性,故吸收率往往在90%以上。食物中的氟约为40%~80%属易溶性,因而吸收率也较高。氟是构成地壳的固有元素之一,也在人齿珐琅质、血液、乳汁特别是脑组织中存在,对机体有一定影响。当氟缺乏时,儿童龋齿发病率升高、儿童生长发育受影响、老年人骨质变脆;氟过量时,影响细胞酶系统的功能、破坏钙磷代谢平衡。若某一地区氟分布过高,人体摄入量偏多时,就会引起特异的疾病—地方性氟病,或称地方性氟中毒,主要特征是氟斑釉齿和氟骨症。本病根据摄入途径分二型,一为饮水型即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水而患病,此型分布广,90%的患者属此型。另一型为燃煤型,即在特定地区煤中含氟量过多,当地居民习惯敞开燃煤、烘烤粮食,致使室内空气和烤干食物增加中氟含量增加而导致本病发生,例如湖北鄂西土家族自治州和贵州某地发生的地氟病均属此型。
5
本病分布很广,除上海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有流行区。大部分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到新疆,东到黑龙江省西部。我国南方的病区多呈点状分布,大部分是由于高氟温泉和富氟岩矿影响所致。我国氟中毒病区可分为六种类型: ①浅层高氟地下水型:北方干旱半干早地区; ②深层高氟地下水型:渤海沿岸; ③高氟温泉型:分布于各地高氟温泉出露区; ④高氟岩矿型:主要指萤石矿地区(CaF2); ⑤生活燃煤污染型:陕南、滇东北、湘南、贵州等地; ⑥高氟茶水型: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阿坝和甘孜州。
6
二、病因 1.摄氟量:摄氟量与患地方性氟病高度相关,而人体的摄氟量取决于饮水、空气和食物中的含氟量。
2.营养状况:蛋白质、钙、维生素C、B1、B2、D等有抗氟作用。然而病区贫困,营养状况跟不上。 3.饮用水水质:水的硬度、钙离子与氟离子浓度呈负相关系,水呈碱性时可增强氟的毒性作用。 4.地理气候条件:干旱少雨是形成干旱、半干旱高氟浅层地下水病区的气候条件。此类病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饮水氟含量高,因而形成地方性氟病的病区。生活燃煤污染型病区多分布在高寒山区,由于病区气候寒冷潮湿,烤火期长,尤其是收获季节阴雨绵绵,粮食需用煤火烘烤,致使室内空气和粮食受到煤烟中的氟污染,因而形成生活燃煤污染型病区。
7
三、症状 1.氟斑釉齿过量的氟导致恒牙发育期釉质细胞中毒变性,使釉质疏松多孔或缺损,出现牙面混浊无光、白垩样的斑点和条纹、乃至色素沉着的病症。是慢性氟中毒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 地方性氟斑牙具明显地方性、家族性、多牙发病性和对称性的特点。确诊时应与牙积、牙垢、吸烟着色及长期服用四环素所造成的斑牙相鉴别。 2.氟骨症高氟导致蛋白质、DNA合成受阻,影响神经细胞功能,导致机体出现病理性改变,如痛、麻、抽、紧以及硬、弯、残、瘫等。病人可自觉四肢、脊柱酸痛,尤以膝、肘、腰为多见。氟骨症是氟使骨及骨周围组织中毒的结果,是临床表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使机体产生严重而广泛的结构、形态改变和功能障碍,如氟骨症导致的肢体大关节僵硬、畸形,乃至驼背、跛行、瘫痪,造成了人体严重的功能障碍,直至失去生活、工作能力。 3.水氟与心血管病据调查,高氟地区心脏病患病率多,低氟地区心脏病患病少。 4.水氟与癌氟普遍存在于水、空气、食品中,其化学活性高,且易在体内蓄积,所以被怀疑为可能诱发癌变的一个元素。 5.慢性氟中毒可有头痛、眩晕、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泄以及记忆力减退,易困和反应迟钝等表现。也有报告指出,氟可引起皮疹。
8
四、地方性氟病的预防地方性氟病的预防措施关键是控制氟源,减少人体对氟的摄入量。
1.降低饮水中氟含量(水氟<1.0mg/l) (1)因地制宜改换水源。 (2)物理化学方法除氟 2.改进炉灶、改换燃料或加强排烟措施,减少室内空气的氟污染。 3. 减少食品中含氟量,选种含氟低的农作物,或非食用性经济作物,禁用高氟磷肥和含氟农药。 4. 合理平衡的膳食,适当补充钙质、维生素B和维生素C。
9
氟骨症五项体征 双手上举不能到180度 拇指摸不到对侧肩胛骨下角 曲肘手指不能达肩 中指摸不到对侧耳廓 无法自主完成下蹲动作
10
普通市售茶叶是以嫩芽嫩叶为原料,氟含量十分低
砖茶型氟中毒 茶树是一种富氟植物,它能选择性地从土壤、大气中吸收氟,在体内贮存,贮存时间越长,氟含量越高,有实验证实了茶树的这一生物学特性,在茶树根部施以氟、砷等微量元素,一段时间后采摘茶树叶片作氟含量测定,结果发现茶树叶片中的氟含量与所施氟化物成正相关,而砷等微量元素则检测不到。生长期长的茶树叶片十分粗老,自中国北宋以来,砖茶便是用这种粗老叶片和枝条加工而成。 砖茶型氟中毒是近十余年来发现的一种氟病新类型,流行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动物实验表明,长期饮用含砖茶的酥油茶或奶茶,以及食用加入砖茶水的食物(如青稞粉拌砖茶水的藏族人食物糌粑)可导致机体氟中毒。 普通市售茶叶是以嫩芽嫩叶为原料,氟含量十分低 送砖茶原料的茶农 砖茶厂收购的砖茶原料
11
大骨节病 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在我国又称矮人病、算盘珠病等.国外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和朝鲜北部,在我国分布范围大,从东北到西南的广大地区均有报道,主要发生于黑、吉、辽、陕、晋等省,多分布于山区和半山区,平原少见.本病是一种与环境低硒有关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本病以四肢关节软骨和骺板软骨营养不良性变性、坏死,继之增生、修复为主要病理改变,以骨关节增粗、畸形、强直、肌肉萎缩、运动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在各个年龄组都有发生,但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成人很少发病,无明显的性别差异.环境低硒是主要病因,但不是惟一病因.其致病机制仍处于研究探索之中.因此,加强病因、病理、流行特征、人群干预等研究,对最终控制、消除大骨节病有重要意义.
13
碘与人体健康 碘是一种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营养素。它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一样是作为一种营养而存在于人体,它在人体的含量平均仅为30mg。尽管其含量极低,却是人体各个系统特别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和神经系统发育所必不可少的。人体的碘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供应,而且必须每天摄入,所以是必需的微量元素。 人体碘80%~90%来自食物,10%~20%通过饮水获得,5%的碘来自空气。碘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是通过合成甲状腺素实现的,甲状腺素是机体最重要的激素之一,主要生理作用有: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和产热;促进体格发育;促进脑的生长发育和对垂体的支持作用。生活在缺碘环境中的人,长期得不到足够的碘,导致甲状腺素合成分泌减少,引起一系列的损伤。 胎儿期缺碘,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造成流产、早产、死胎、畸形,影响胎儿的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出现不同程度的智力伤残,甚至白痴、聋哑。 儿童期和青春期缺碘,导致甲状腺肿,青春期甲状腺功能低下,体格发育落后等。成人期缺碘,造成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碘缺乏危害病因清楚,防有办法。只要长期科学补碘,就能免受碘缺乏之害,保证身体健康。
14
克汀病是一种呆小症,其发病原因是小儿甲状腺功能不足所致。克汀病可分两种: 1.地方性克汀病:这是由于某一地区自然环境中缺乏微量元素——碘,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引起“大粗脖”,这种病多见于山区。母亲由于缺碘患这种病后,供应胎儿的碘不足,致胎儿期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可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的发育,尤其是脑组织,所以生下来可能是傻孩子。 2.散发性克汀病: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某种因素所致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足。 甲状腺素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内分泌激素,如果小儿缺乏这种激素,可直接影响小儿脑组织和骨胳的发育。若在出生后到1岁以内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则会造成终生智力低下及矮小,如能早期诊断及时给甲状腺素口服,则生长发育可完全正常。
15
预防碘缺乏的补碘膳食 食用加碘盐,是目前国际医学界普遍接受的安全补碘方式。因加碘食盐中的碘酸钾在受热、光照后极易散失,应贮存于阴凉外,烹调时菜肴近熟时加入,留住盐中的碘。 增加富含碘的食物 海带是最富碘的食品,干海带含碘量高达 μg/kg,是同等重量的加碘盐的十几倍,每月吃一、二次即可满足碘的需要,其它的海鱼、海藻类及瘦肉、家禽、乳制品、蕈类含碘也很丰富。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青少年、孕妇、乳母生理需要量增加或因食盐摄入量受限者更应注意以上食物的摄入。它们不但可提供丰富的碘,且可保证蛋白质、脂肪、钙、铁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供给。除一些极端的临床病例外,不宜使用其它碘剂进行补碘,以免引起中毒。 尿碘值是反映碘摄入水平好坏的一个指标,尿碘值越低,表明碘越缺乏。一般认为,尿碘值在50μg/L或更低时,补碘才是必要的。尿碘值中位数低于100μg/L的人群才需补碘。 非缺碘地区出现的地甲病,应根据病因予以防治。
16
二、克山病 也与大骨节病一样具有区域性、局部性。发病区的饮用水也都处于天然或人为富含腐蚀的还原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中。病区饮用水中腐蚀酸的含量与克山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饮水所起的作用可能有三个方面: 1、饮用水中腐蚀酸可与许多元素形成络合物等,影响人体对某些元素(如Mn、Ca、Se、Mg等)的利用而导致心肌代谢障碍; 2、某种低分子腐蚀酸有毒,可能直接损害心肌; 3、病区的水环境中有利于嫌气微生物的孳生,其分泌物通过饮用水加害于心肌。通过换水,将饮水中腐蚀酸的含量控制在0.05mg/L以下,对控制病情是十分重要的。
17
地方性砷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是长期饮用含砷量过高的天然水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我国台湾省西南部一些沿海地区,泉水中的含砷量高达1
地方性砷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是长期饮用含砷量过高的天然水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我国台湾省西南部一些沿海地区,泉水中的含砷量高达1.82mg/L。新疆奎屯砷中毒地区有的自流井中含砷量为0.6mg/L,均有本病流行。 少数地区由于高砷煤的开采,并用敞炉燃煤,使当地土壤、水、空气和烘干的食物中含砷量增高,导致人群摄取过量砷而发生本病。 急性砷中毒的症状有两种类型,即麻痹型和胃肠型,其中尤以胃肠型较为常见。 砷中毒呈麻痹型症状者,大量砷化物进入体内,可以麻痹中枢神经,出现四肢疼痛性痉挛,意识模糊、昏迷、脉搏速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数小时内因毒物抑制中枢神经而死亡。在这种情况下,胃肠道的症状来不及出现或者症状很轻微。这就是麻痹型的症状。 砷中毒呈胃肠型症状者,在服毒1-2小时,甚至15-30分钟,即发生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酷似霍乱或重症胃肠炎,大便也成水样并带血,可伴脱水和休克。一般中毒者在一两天内即可死亡。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砷中毒症状。此外,吸入砷化氢气体也可发生急性中毒,其主要表现为溶血。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