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Animal Reproduction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Animal Reproduction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Animal Reproduction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2 Chapter 7 Pregnancy 妊娠是从卵细胞受精开始,经过受精卵阶段、胚胎阶段、胎儿阶段、直至分娩(妊娠结束)的整个生理过程。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妊娠是从卵细胞受精开始,经过受精卵阶段、胚胎阶段、胎儿阶段、直至分娩(妊娠结束)的整个生理过程。

3 第一节 卵裂 人们把早期受精卵细胞在透明带内的连续分裂过程称为卵裂。
第一节 卵裂 人们把早期受精卵细胞在透明带内的连续分裂过程称为卵裂。 最初的受精卵发育的显著特点是:①DNA迅速复制;②细胞在透明带内发生连续不断地分裂,但体积并不增大。 哺乳动物的卵裂具有两个特点:①不同时卵裂;②不等分裂。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4 一、桑椹胚期 在卵裂的过程中,第一次卵裂后,合子分为两个卵裂球,受精卵的第一次分裂从动物极(极体排出的部位)到植物极(贮存卵黄部分)通过卵的主轴垂直分裂。第二次分裂平面也是垂直的,通过卵的主轴、与第一次分裂平面呈直角相交、产生4个分裂球,第三次分裂大约是同第二次分裂平面呈直角相交,产生8个分裂球,这样的双倍分裂一直延续到32细胞时,由于受透明带空隙的限制,以致32细胞在透明带内形成致密的细胞团,其形状象桑椹,故称桑椹胚(Morula)。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5 二、囊胚期 在桑椹胚阶段,卵裂球就开始分泌液体,卵裂球间隙则聚积着分泌的液体,以后随着液体的增多,卵裂球重新排列,胚胎内部出现了一个液体的腔,称囊胚腔(Blastularcavity),这时的胚胎称为囊胚(blastula),囊胚晚期亦称胚泡。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6 在显微镜下观察家畜囊胚,可见分裂球发生异常现象。体积比较大的含有核蛋白和碱性磷酸酶的分裂球偏在一端,这一类细胞形成内细胞团,称为细胞群或胚节(Germinat knot);体积比较小的富含粘多糖和酸性磷酸酶的分裂球则排列在周边,这一类细胞就形成滋养层或滋养外胚层。胚节以后发育成为胚胎的部分,滋养层将来和子宫发生特殊的联系,其主要功能是为胚胎供给营养,外面仍保留有透明带。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7 胚泡开始形成阶段,虽然仍在透明带内,但却在子宫环境内进行的,以后则从透明带内逸出,在发育到同子宫内膜紧密相连之前,有蹄类动物的胚胎还要经受进一步生长与分化,滋胚层细胞进一步分化成为立方上皮,即滋养外胚层,它能将子宫环境内的有机和无机物溶液和水份吸收到囊胚腔内。大家畜这一阶段胚泡是狭长的或椭圆形的,称之为孕体。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8 三、原肠期 胚泡进一步发育,出现内胚层,此时称为原肠期,家畜的内胚层除绵羊是由内细胞团迁移分离出来,其它家畜是由滋养层发育而来的。以后内胚层和滋养层形成胎盘,包括外胚层在内,内胚层和滋养层之间出现中胚层,中胚层又分化为体中胚层和脏中胚层。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9 卵裂及胚泡的形成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 ①受精卵单细胞期②2细胞期③4细胞期④8细胞期⑤桑椹胚⑥-⑧囊胚期
1.极体2.透明带3.卵裂球4.囊胚腔5.滋养层6.内细胞团7.内胚层

10 第二节 胚泡附植 一、附植 早期胚胎靠输卵管肌肉的收缩,经2~6d运行到子宫,最初游离在子宫,之后随着带状囊胚的扩张,逐渐在子宫腔中的位置固定下来,囊胚的滋养层与母体子宫内膜逐渐发生了联系。故我们把囊胚的外层即滋养层逐渐与母体子宫内膜发生组织上和生理上的联系称为附植(Implantation),又称为植入、着床。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11 附植之前,胚胎所需的营养都是来自卵细胞质,输卵管和子宫腺体的分泌物,胚胎要发育成为足月胎儿,单独依赖细胞质和分泌物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胚泡必须及时附植,否则就会迅速死亡。附植以后,胚胎就可以从母血中获得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足够的营养物质,并且建立胎盘血液循环,使代谢产物通过母血排出体外。胚胎附植部位一般在子宫的大弯上,因这个部位血管分布稠密,营养供应充分。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12 二、附植的形式 (一)中心附植胚泡在子宫腔内延伸扩大,与子宫粘膜广泛接触,或者侵入子宫粘膜中,但滋养层并未进入粘膜层的内皮层,也称表面附植。各种家畜都属于这种附植。 (二)偏心附植滋养层和子宫粘膜的凹陷和皱折局部接触部位偏离于子宫腔的中心。多数啮齿类动物属于这种类型。 (三)壁内附植胚泡的滋养层穿过子宫粘膜,在内皮层附植,如人、黑猩猩等。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13 三、家畜的胚泡附植时间 1.猪 猪胚泡于妊娠第13d开始附着在子宫表面,第18~24d则完全附植。 2.牛、羊
牛最早18~22d,一般完全附植平均需要60d,绵羊最早15d,完成附植平均需要22d。 3.马 马妊娠24~40d期间胚胎开始附植,3~3.5个月完成附植。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14 四、胚泡附植的机理 1.子宫内膜变化的调节 (1)子宫肌活动性降低,囊胚不易排出体外。
(2)子宫上皮血流增加,特别是孕角子宫系膜的对侧子宫壁上血管大量增生。 (3)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上皮增生,内膜充血变厚,皱襞增多,粘膜表面增大。 (4)在孕激素的作用下,腺细胞增多,分泌活动增强。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15 2.子宫内膜致敏 子宫内膜能接受胚泡的时间是有限的,能接受胚泡附植的子宫内膜称为致敏的内膜。在卵巢激素中,孕酮可促进内膜致敏,小量雌激素可使子宫上皮能接受和传递胚泡给内膜的信息,从而使内膜致敏,但大量的雌激素则作用相反。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16 3.透明带的解体 附植的一个先决条件中胚泡必须从透明带中被解脱出来,使胚泡表面的滋养层细胞与子宫粘膜上皮直接接触。那么透明带到底是如何解体的呢?现认为:胚泡能分泌一种蛋白分解酶,在胚泡附植时分泌最多,而子宫内膜亦分泌一种胰蛋白酶的抑制物,这种抑制物在附植时活性下降。因此,附植时,胚泡的蛋白分解酶的活性超过了子宫内膜的保护性抑制作用,最后使透明带松解。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17 胚泡是对子宫内膜附植反应的剌激物,胚泡的变大使它邻近的子宫内血管扩张,使间质细胞发生巨大变化,以适应胚泡附植的需要。
4.胚泡的剌激 胚泡是对子宫内膜附植反应的剌激物,胚泡的变大使它邻近的子宫内血管扩张,使间质细胞发生巨大变化,以适应胚泡附植的需要。 5.激素作用 丘脑下部和垂体通过调节卵巢孕激素和雌激素分泌而影响胚泡的附植。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18 附植前,囊胚液富含钾及重碳酸盐,附植时,降低到母体水平。这种变化使子宫局部发生弱碱性反应,使子宫内膜和囊胚滋养层发生粘连,促进附植。
6.囊胚腔内含物的变化 附植前,囊胚液富含钾及重碳酸盐,附植时,降低到母体水平。这种变化使子宫局部发生弱碱性反应,使子宫内膜和囊胚滋养层发生粘连,促进附植。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19 五、附植过程中蛋白质和酶的变化 胚胎在着床前游离于子宫中,与母体尚无联系,胚泡对于母体子宫直接的影响惟一途径就是要通过物质传递过程来进行。
在鼠、兔、羊、牛及猪等动物的早期妊娠过程中,子宫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蛋白酶类,它们均来源胚泡和子宫内膜。因此,近年来对胚泡分泌蛋白的研究更引起人们的注意。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20 包括唾液酸糖蛋白、岩藻糖蛋白、纤维蛋白、糖肽以及无硫多糖等,并且随着胚胎发育而变化。 2.牛、羊、猪
(一)蛋白质的变化 1.小鼠 包括唾液酸糖蛋白、岩藻糖蛋白、纤维蛋白、糖肽以及无硫多糖等,并且随着胚胎发育而变化。 2.牛、羊、猪 包括半乳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甘露糖和岩藻糖蛋白等。具有①在胚泡表面发生伸展时起着蛋白分解酶的作用;②增强胚泡的免疫耐受性。 3.子宫致胚泡中毒因子 从大鼠子宫液发现有一种分子量为1000的多肽,能完全抑制胚泡的代谢,故称之为子宫致胚泡中毒因子。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21 是一种与滋养层有关的胚泡蛋白水解酶,它可以溶解胚泡外膜。可有效地阻断胚泡外膜的溶解。 3.内胚层组织蛋白酶
(二)酶的变化 1.氨肽酶 其对附植的作用正引起人们的重视。 2.内肽酶 是一种与滋养层有关的胚泡蛋白水解酶,它可以溶解胚泡外膜。可有效地阻断胚泡外膜的溶解。 3.内胚层组织蛋白酶 是一种含有SH基的蛋白,目前认为其与卵黄囊的内胚层生理功能有关,可能与胚胎的营养有关。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22 附植的不同阶段(胚盘定位于附植点的对侧)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A.透明带脱落B.接触前的囊胚定向C.细胞的同步接触D.“粘着”或附着E.穿透子宫内膜 F.上皮结缔绒毛膜胎盘G.内皮或血液绒毛膜胎盘

23 第三节 胎膜及胎盘 一、胎膜 胎膜即胎儿附属膜,用于包被胎儿,是胚胎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辅助器官,其容积很大,包围着胚胎,所以也叫胚胎外膜。胎儿通过胎膜上的胎盘从母体内吸取营养,又通过它将自身代谢产物运走,并能进行酶和激素的合成,是维持胚胎发育并保护其安全的一个重要的暂时性器官。胎膜是由胚胎外的三个基本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形成卵黄囊、羊膜、尿膜和绒毛膜构成的。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24 (一)卵黄囊 哺乳动物的卵子实际上并不含卵黄,但在胚胎发育早期却有一个较大的卵黄囊(Yolk sack),囊壁由内胚层,脏壁中胚层和滋养层构成,脏中胚层上有稠密的血管网,形成完整的卵黄囊血液循环系统,起着原始胎盘(卵黄囊胎盘)的作用,从子宫乳中吸取营养,因此,在此阶段它是主要的营养器官。 卵黄囊来源于胚外部分的中胚层和内胚层,可以看作为胚胎尚未形成以前的原肠部分,即原肠在胚外的翻出部分。囊内的内胚层最初和滋养层的内壁细胞有密切的联系。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25 (二)羊膜囊 卵黄囊发育后,才开始出现羊膜囊(Amniotic vesicle)。羊膜囊是一个外胚层囊,如同一双壁层的袋,除脐带外,它将胎儿整个包围起来,囊内充盈羊水(Amniotic fluid),胎儿悬浮其中,对胎儿起着机械的保护作用。羊膜(Amnion)本身是一菲薄的平滑肌膜,这种平滑肌膜缩窄就形成羊膜,外层为假羊膜。等尿囊出现并继续增大,就将羊膜囊挤向绒毛膜,并使一部分羊膜在胚胎的背侧和绒毛膜粘合,形成羊膜绒毛膜(牛、羊、猪),但其他家畜的羊膜并不与绒毛膜接触。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26 羊膜绒毛膜作用时间短暂,主要输送营养和排泄废物。羊水清澈透明、无色、粘稠,妊娠末期增多。羊水中含有电解质和盐份,整个妊娠期间其浓度很少变化,还含有胃蛋白酶、淀粉酶、脂解酶、蛋白质、果糖、脂肪、激素等,并随着妊娠期的不同阶段而有变化,对其循环和起源还不十分清楚。羊水的成份近似血清超滤液,来源于羊膜上皮或消化液,通过肠道吸收。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27 (三)尿囊膜 尿囊膜(Allantoic membrane)是沿着脐带并靠近卵黄囊由后肠而来的一个外囊。它生长在绒毛膜囊之内,它的内面是羊膜囊,尿膜囊则位于绒毛膜和羊膜之间。最初出现的尿膜囊为一半圆形凸起,其横面呈锚形,以后则向四面八方逐渐扩张开来。它是由内层羊膜-尿膜和外层尿膜-绒毛膜构成。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28 尿囊液(Allantotic fluid)可能来自胎儿的尿液和尿膜上皮的分泌物,或从子宫内吸收而来的。尿囊液起初清澈、透明、水样、琥珀色,含有白蛋白、果糖和尿素。所有动物的尿囊液和羊膜囊液于妊娠期间都是有很大变动的。 尿囊液有助于分娩初期扩张子宫颈。子宫收缩时,尿囊液受到压迫即涌向抵抗力小的子宫颈,尿囊液就带着尿膜绒毛膜楔入颈管中,使它扩张开大。偶而可发生尿水过多,其量可达到40000~160000ml或更多,此种情况称为尿囊积水,多数是尿膜血管受阻所致,性腺对尿囊液容量也有影响。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29 (四)绒毛膜 胚胎滋养层形成后,和胚外体壁中胚层融合共同构成体壁层,最后则形成胎膜最外面的一层膜,即绒毛膜(Chorion)。绒毛膜包在其他三种胎膜之外,而且在结构上与它们有密切联系;根据家畜种类和发育阶段的不同,绒毛膜可构成卵黄囊-绒毛膜、尿膜-绒毛膜和羊膜-绒毛膜。 食肉动物和家兔的尿膜不与绒毛膜融合形成血管网,而卵黄囊同绒毛膜融合形成卵黄囊-绒毛膜胎盘;其他家畜的早期胎膜亦有此种形式的结构,但以后均由尿囊-绒毛膜所替代。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30 (五)脐带 脐带(Umbilical cord)是由包着卵黄囊残迹的两个胎囊及卵黄管延伸发育而成,是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纽带,其外膜的羊膜,形成羊膜鞘,内含脐动脉、脐静脉、脐尿管、卵黄囊的遗迹和粘液组织(华通氏冻)。血管壁很厚,动脉弹性强,静脉弹性弱。在脐孔外,马和猪的脐带较长,脐血管包括两根动脉和一根静脉,而且相互扭结在一起;牛、羊的脐带较短,脐血管为两条动脉和两条静脉,它们也互相缠绕,但很疏松,且静脉在脐孔内合为一条。在脐带末端,动静脉各分为两个主干,沿胎囊小弯向两端行,分支分布于尿膜绒毛膜上。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31 牛、羊、猪胎儿通过产道时,脐带即被扯断;犬、猫和马往往是在胎儿出生后被母体扯断。马由于脐带长,分娩时母马多半卧着,所以胎儿产出时脐带往往不断,等母马站起时才被扯断。脐带内有动、静脉各二条,血管捻转程度不大。脐带远端位于孕角胎囊小弯的中部、动静脉的主干从这里分向胎囊两端。二脐静脉在进入脉孔后1~2cm才合为一条。和牛相同,脐动脉与脐孔处组织联系不紧;脐带断后,其断端缩入腹腔内,膀胱底周围腹膜处发生少量的溢血。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32 二、胎盘 胎盘通常是指胎儿绒毛膜的绒毛和母体子宫粘膜发生联系所形成的一种接合体。故胎盘由两部分组成。胎儿绒毛膜的绒毛部分为胎儿胎盘,子宫粘膜部分为母体胎盘。胎儿的血管和子宫血管各自分布到自己的胎盘部分上去,但并不直接相通,仅彼此发生物质交换,保证胎儿发育的需要,使其安全发育。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33 (一)胎盘类型 1.按照胎盘形态,胎盘可分为四种 (1)弥散型胎盘(Diffuse placenta)
(2)子叶型胎盘(Cotyledonary placenta) (3)带状胎盘(Zonary placenta) (4)盘状胎盘(Discoid placenta)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34 2.按母体血液和胎儿血液之间的组织层次可将胎盘分为四种 (1)上皮绒毛膜胎盘(Epithelio-chorialplacenta)
(2)上皮结缔组织绒毛膜胎盘(Syndesomo-chorialplacenta) (3)内皮绒毛膜型(Endothelio-chorialplacenta) (4)血液绒毛膜胎盘(Haemo-chorialplacenta)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35 3.按是否形成蜕膜,将胎盘又可分为两种 (1)蜕膜型(Decidual placenta)或结合型胎盘 又叫真胎盘,主要见于啮齿类和灵长类。根据受精卵植入子宫腔的部位,可分三部分:即底蜕膜(在受精卵下面的蜕膜,位于受精卵和子宫壁之间,将来发展成为母体胎盘);包蜕膜或囊状蜕膜(包围着孕体,使其与子宫腔隔开,将来成为胎膜的一部分);真蜕膜或周壁蜕膜(覆盖在子宫腔内的蜕膜,除形成底蜕膜部分之外,统是真蜕膜)。 (2)非蜕膜型(Nondecidual placenta)或并列型胎盘 又叫半胎盘,见于家畜。分娩后胎盘脱落时,子宫内膜组织均不受损失,也无出血现象。反刍动物于分娩后6~10d,宫阜表面“脱皮”而失去上皮。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36 动物胎盘分类 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绒毛的分布 母体和胎儿胎盘组织结构 动物种类 子宫阜胎盘 结缔组织绒毛膜胎盘 反刍类 带状胎盘
内皮绒毛膜胎盘 食肉类 盘状胎盘 母血绒毛膜胎盘 啮齿类、灵长类

37 (二)胎盘功能 胎盘是维持胎儿生长发育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气体交换,供给胎儿营养,排泄废物和分泌激素等作用。 1.胎盘血液循环
2.胎盘的生理功能 (1)气体交换 (2)营养代谢 (3)排泄废物 (4)防御作用 (5)内分泌作用 (6)药物的通渗性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38 (三)胎盘屏障 胎盘屏障(Placenta barrier)指将胎儿和母体血液循环分隔开的一些膜,这些膜具有选择性,就是胎盘屏障作用。通常情况下,细菌不能通过绒毛进入胎儿血液中,但某些病原体(如结核杆菌)在胎盘中引起病变而破坏了绒毛时,则可通过绒毛进入胎儿血中。 此外,胎盘阻止细菌进入的屏障作用随着妊娠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有蹄类家畜妊娠后期细菌可以通过胎盘。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39 三、胚胎的营养 透明带脱落以前的胚胎,即所谓胚胎的胚前期,分裂球细胞质中贮存的物质就可以满足发育的需要。
囊胚期间以后,依发育的阶段不同,而有不同的营养方式。胎盘形成以前,养分是从组织营养物质(Histotroph)中取得:即子宫乳(Uterine milk),是由子宫腺的分泌物、分解的上皮细胞和渗出的血细胞所构成 ;胎盘形成以后,则主要靠血液营养物质(Hemotroph):是直接由母体胎盘血中吸收来的物质。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40 牛的胎膜、胎盘及其组织构造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1.尿膜绒毛膜2.胎儿静脉3.胎儿动脉4.细胞滋养层5.子宫腔6.基质7.母体动脉
8.母体静脉9.子宫壁10.尿膜绒毛膜11.子叶12.羊膜腔及羊水 13.尿膜羊膜14.尿膜腔及尿水15.羊膜绒毛膜16.阴道17.直肠

41 马的胎膜、胎盘及其组织构造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1.尿膜绒毛膜2.胎儿动脉3.胎儿静脉4.细胞滋养层5.子宫腔6.基质7.母体动脉8.母体静脉9.子宫壁10.尿膜绒毛膜11.子宫壁及尿膜绒毛膜12.尿膜腔及尿水13.尿膜羊膜14.羊膜腔及羊水15.直肠16.阴道

42 马和牛的胎盘类型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43 胎膜切面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44 雄性不育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45 第四节 妊娠期 一、家畜和其他动物的妊娠期
第四节 妊娠期 一、家畜和其他动物的妊娠期 妊娠期(Period of pregnancy)是指精子和卵子在母体生殖道内形成受精卵开始,到胎儿产出时所持续的日期。通常从最后一次配种之日算起(妊娠开始),直至分娩为止(妊娠结束)所经历的一段时间。各种动物妊娠期的长短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甚至同一品种动物间也不尽一致。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46 各种家畜的妊娠期(d)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畜别 平均 范围 牛 282 276~290 猪 114 102~140 水牛 310
300~315 双峰驼 400 370~420 绵羊 150 146~157 家兔 30 27~33 山羊 152 146~161 茸鹿 ~ 230~240 340 300~412 62 59~65 360 340~380 58 55~60

47 二、影响妊娠期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亲代的遗传型可影响胎儿在子宫内的生活期限。胎儿的基因型对妊娠期长短的影响,在某些杂交种非常明显。杂交后代的妊娠期相当于其双亲品种妊娠期的平均值。 (二)环境因素 牛春季产犊的妊娠期比秋季产犊的长,冬夏二季产犊的妊娠期介于春秋两季之间,以夏季产犊妊娠期最短、冬季最长。马是春季配种妊娠期长,秋季配种的妊娠期短;妊娠期间光照时间长妊娠期亦长,光照时间短妊娠期亦短。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48 (三)胎儿数目和性别 多胎家畜怀胎数目少时妊娠期比怀胎数目多时要长。猪的胎儿数量与妊娠期无明显的相关性。牛怀母犊的妊娠期比怀公犊短;老龄牛的妊娠期稍长,头胎牛的妊娠期稍短。 (四)管理及疾病因素 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饥饿、强应激等能使分娩提早,妊娠期缩短,甚至流产。有些损害子宫内膜和胎盘或使胎儿感染的疾病(见流产),可导致早产或流产。VanRensburg报道,安哥拉山羊妊娠黄体遗传性退化而引起的早产,其原因可能与肾上腺皮质增生有关。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49 三、妊娠识别 妊娠识别,从免疫学上来说,意味着即母体的子宫环境受到调节,使胚胎能够存活下来,而不被排斥掉。从细胞生物学来说,乃涉及到胚胎和子宫上皮的相互作用,发生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变化。从内分泌学来说,是孕体(Concepitus)的出现而使黄体的退化推迟,继续合成并分泌孕激素,从而妊娠能够确立并维持下去。黄体是哺乳动物妊娠的一个重要特征。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50 妊娠识别是由孕体及其所产生的促黄体分泌激素作为信号,母体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来完成的。这种激素的性质可以是蛋白质,诸如hCG及滋养层素,也可能是甾体激素,例如雌激素。它们的作用主要是抑制PGF2α,使黄体分泌孕酮机能维持下去。在胚胎产生信号的同时,子宫机能也发生相应的改变,适应胚胎的发育。因此,妊娠识别实际上是胚胎与子宫环境之间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平衡关系,是动物适应胎生的一种微妙机制。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51 胚胎抗母体的免疫反应可能发生于很早的结合子阶段,滋养层细胞本身就是一免疫学屏障。
1974年,Morton及其同事研究发现,小鼠交配后4~6h外周血液内就出现一种免疫抑制因子,称为“早孕因子”(Early pregnancy factor,EPF)。 胚胎抗母体的免疫反应可能发生于很早的结合子阶段,滋养层细胞本身就是一免疫学屏障。 还有的认为胎儿不被排斥是因为胎儿的抗原性不成熟、胎盘产生的蛋白激素能够全部或部分地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但这些学说都存在有不足之处,对于免疫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52 四、妊娠维持机理 (一)激素分泌的变化 1.孕酮 2.雌激素 3.促性腺激素 4.生殖激素与妊娠维持 5.黄体机能的维持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53 (二)母体和胎儿间的免疫反应 1.胎盘屏障 同母体直接接触的胎儿胎盘滋养细胞表面,组成了能阻碍免疫反应的胎盘屏障。 2.耐受性反应
妊娠期间,由于母体的抗体和胎儿的抗原经常以少量的物质相互交换,使两者之间产生免疫脱敏反应。 3.抑制抗体作用 由子宫动脉淋巴结中产生的抑制素有抑制抗体产生的作用,能阻止母体对胚胎或胎儿的免疫反应,从而保护胎儿免受排斥直到分娩,对于这种抑制素产生机理和理化性质目前还不太清楚。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54 (三)神经系统维持妊娠的作用 子宫富有交感神经,并受其支配。在子宫肌中存在着α-和β-两种肾上腺素受体。α-是兴奋性受体,β-是抑制性受体。交感神经就是通过这两种受体来影响子宫肌活动的。当α-受体受剌激时,子宫肌呈兴奋状态,而β-受体受剌激时,子宫肌呈抑制状态。生殖激素可以改变子宫肌这两种受体的比例,若在妊娠时给予孕酮,子宫肌可由原来α-受体处于优势转变为β受体占优势,使子宫肌的紧张性降低,有助于妊娠的维持。因此,受体兴奋剂或阻断剂可以影响子宫肌的收缩性。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55 (五)子宫阔韧带、骨盆韧带和耻骨联合的变化
第五节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一、生殖器官的变化 (一)卵巢的变化 (二)子宫的变化 (三)子宫动脉的变化 (四)阴道、子宫颈及乳房的变化 (五)子宫阔韧带、骨盆韧带和耻骨联合的变化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56 二、妊娠母体的变化 (一)体重的变化 (二)行为的变化 (三)体况的变化 1.腹围增大 2.呼吸、排粪、尿的次数增加
1.腹围增大 呼吸、排粪、尿的次数增加 3.心、肾脏器官负担增大 乳房变化 三、妊娠期的发情与排卵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57 第六节 妊娠诊断 一、妊娠诊断的意义 妊娠诊断就是借助母畜妊娠后所表现出的各种变化的征状来判断是否妊娠以及妊娠的进展情况。
在临床上早期妊娠诊断的价值较大,对确诊已妊娠的母畜,可以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母畜健康、保证胎儿正常发育、防止流产以及预测分娩日期,作好产仔准备。对未妊娠的母畜,可以及时进行检查,找出未孕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或管理措施,提高母畜繁殖效率。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58 二、诊断方法 (一)临床诊断法 1.问诊 2.外部观察 3.阴道视诊 4.听诊 5.外部触诊 6.直肠检查 (二)实验室诊断法
1.问诊 2.外部观察 3.阴道视诊 4.听诊 5.外部触诊 6.直肠检查 (二)实验室诊断法 1.牛的实验室诊断 (1) 孕酮测定法 (2)子宫颈-阴道粘液结晶检查法 (3)子宫颈观察法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二、诊断方法 (一)临床诊断法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性地询问和观察以下内容。 1.问诊 询问何时开始发情,何时配种,人工授精还是本交,以往妊娠配种数,本次配种次数,最后一次是何时配种的。询问这些项目可以大致判定是否已到检查时间和采用何种方法合适。最后一次配种后是否再发情,如果未发情,可能已经妊娠,因为妊娠最早的征状乃是发情停止。如果饲养员观察畜群非常仔细,此种方法可以说是妊娠诊断的一种相当有效的方法。不过,由于各种原因也不一定可靠,饲养员可能未见发情征状或者动物未表现发情征状(安静发情),并且未配上的牛中大约也有15%~30%不再发情。配种妊娠的动物中,特别是马、猪妊娠后有时也会再发情,牛亦偶然有之(约3%~6%)。周期黄体不退化而发生持久性黄体,也会引起乏情。根据乳汁孕酮分析研究表明,有10%~25%的牛妊娠后发生胚胎早期死亡,还有子宫积脓和卵巢囊肿的病例,虽然配过种未孕,但发情周期停止。发情配种后24~48h,阴门是否出血——有些牛阴门会流血,即所谓的“月经”(Menstruation),可能被饲养员误认为已经妊娠。大量研究表明,50%~60%的经产母牛,75%~85%的青年母牛,发情后阴道可能流出血液,这种现象和妊娠与否无相关性。配种以后,母畜食欲是否增进,通常母畜妊娠后食欲增加,营养状况也因此得到改善。 2.外部观察 在问诊的基础上,对被检母畜进行观察,注意体态及胎动等变化。 马、牛妊娠至后期,腹部两侧大小不对称,孕侧下垂突出,胁腹部凹陷,马多为左侧,牛羊多为右侧。猪是腹部下垂,其他动物(兔、水貂、虎、狮等)也是腹部下垂并左右腹侧部膨大。随着妊娠月份的增进,乳房的大小和腹部膨大程度而有变化。青年母牛约妊娠4个月时乳房发育增大,6个月以后腹部亦增大;经产母牛要到妊娠最后几周或一个月才发生乳房膨大和肿胀,7个月以后才见腹部增大。其他动物要到妊娠中后期才见腹部增大,乳房膨胀。关于胎动,马、驴妊娠6~7个月时乳房前的下腹部,9个月及其以后腹侧最突出,牛妊娠6个月以后在腹壁右侧最突出的部分出现胎动,即胎儿活动所造成的母畜腹壁颤动。有些瘦的牛,当胎儿紧贴着腹壁时,早到妊娠4个月就可以看到胎动,有些肥胖的牛,直到妊娠8个月时还看不到胎动,胎动和呼吸动作的区别在于前者急剧且无规律,有突然性。 3.阴道视诊 主要是检查阴道粘膜色泽、粘液性状和子宫颈形状及其粘液的变化。这种方法存在着某些缺点。如妊娠早期诊断困难,有持久性黄体和妊娠时表现相同,妊娠但有阴道炎时不表现出妊娠现象等。因此,只能作为妊娠诊断的辅助方法,只能用于大家畜。牛子宫颈口粘液无特征性变化,子宫颈的松紧变化亦不明显,但其粘液量却比未妊娠时显著增多。妊娠1.5~2个月时,颈口及其附近即有粘稠的粘液,但量尚少。3~4个月就明显增多,并变得粘稠,如同稀糊,呈灰白或灰黄色。6个月后变为稀薄而透明,有时可排出阴门外,粘附于阴门及尾上。 检查羊时,阴道开张器刚打开阴道,其粘膜为白色,但很快(几秒种)就变为粉红色者,此为妊娠征状。未妊娠时粘膜为粉红色或苍白色,且由白变红的速度较慢。但上述变化并不是妊娠诊断的最可靠依据。插入阴道开张器有干涩感、阴道壁上静脉明显,粘液量少,妊娠20d后变稠,能拉成丝状,为已妊娠象征。若是粘液量多、稀薄、色灰白而呈脓样,多代表未妊娠。 马未孕时阴道粘膜为淡粉红色,妊娠3周后变为苍白。粘液变粘稠并随妊娠月份的增长而量缓慢增多,颜色开始时灰白,以后灰黄;妊娠早期pH为中性,三周后变为弱酸性。妊娠一个月内,子宫颈就紧闭,管腔内有粘液,子宫颈阴道部苍白、收缩,呈尖圆锥形,向下或略偏向一侧。 4.听诊 指隔着母体腹壁听取胎儿心音,听诊部位同外部触诊部位基本一样。妊娠6~7个月至妊娠结束期间都可以进行胎儿心脏听诊,在胎儿胸壁靠近母体腹壁时才能听到心音,胎儿心音的频率为每分钟100次以上,超过母体心音数。这在腹壁厚和内脏膨大的家畜,很难找到一个理想的听诊区,现在大多应用D型超声和胎儿心电图来揭示胎儿心脏状况,特别是用此来判断双胎或胎儿木乃伊。 5.外部触诊 图6 外部触诊胎儿的方法(马左牛右) 指隔着母体腹壁触诊胎儿及胎动的方法。凡触及胎儿者均可诊断为妊娠,但触不到胎儿时不能否定妊娠。此法只能用于妊娠后期,大家畜不如小家畜可靠。 (1)牛 用弯曲的手指节或用拳在右侧膝皱褶的前方推动腹壁来感触胎儿的“浮动”。根据胎儿大小和母牛肥胖程度以及其他一些情况,大约不到5%的乳牛妊娠5个月时就能感触到胎动,10%~50%于妊娠6个月,70%~80%于妊娠7个月,90%以上于妊娠9个月可感触到或出现胎动。由于牛腹壁松弛较易看到胎动,通常是在背中线右下腹壁出现周期性间隙性地膨出,在腹壁软组织上感触到一个大的、坚实的物体浮动撞击腹壁。接近分娩期或胎儿较大时,在右腹部更易看到胎动(见图6- )。 (2)羊 术者用两腿夹住羊的颈部,面向后躯,双手紧兜住下腹壁,用左手在右侧下腹壁上前后滑动,感觉有无硬物。妊娠3个月以上可触到胎儿,腹壁薄者还能感觉到子叶(见图6- )。 (3)猪 先进行抓痒,使它卧下。用左右手挟住最后两对乳房之上的两侧腹壁,并上、下、左、右滑动。妊娠2个月时最容易摸清楚胎儿,因为这时它们之间的界限明显。母猪过肥者,往往难以凑效。(见图6- ) 图6- 外部触诊羊胎儿的方法 (4)马 用手掌连续推动左(右)腹壁最突出处下方、乳房稍前部。妊娠8~9个月可以感到腹腔内胎儿的撞击,瘦马有时7个月就可触摸到。 (5)犬 经腹壁触诊子宫可早期诊断出妊娠;但此方法操作的难易因犬的性情、大小、妊娠阶段、胎儿数目和肥胖程度而定。 妊娠18~21d,胚胎绒毛膜尿膜囊呈半圆形的膨胀囊,位于子宫角内,直径约15cm,通过腹壁很难触摸到。妊娠28~32d;胚囊呈乒乓球大小,直径约15~35cm,经腹壁很易触诊到;妊娠30d后,很难触摸到妊娠子宫角,胎囊体积增大、拉长、汇合失去紧张度,位于腹腔底壁。妊娠45~55d,子宫膨大部约为54×81cm,且很迅速增长,拉长(体瘦皮薄的犬可触到胎儿),接近肝脏中部,子宫角尖端可达肝脏后部,位于子宫角和子宫颈的侧面及背面。妊娠55~63d,胎儿增大,很易触到。 图6- 外部触诊猪胎儿的方法 6.直肠检查 直肠检查就是隔着直肠壁触诊母畜生殖器官形态和位置变化进行妊娠诊断的一种方法,此法是目前对马牛妊娠诊断既经济又可靠的一种方法。妊娠20多天就可作出初诊,40d即能确诊,并能大致确定妊娠时间,而且它还是诊断不孕症的一个重要检查方法。猪亦可进行直肠检查,但母猪常挣扎、扰乱操作,故难以推广。 (1)牛的直肠检查 牛检查的项目主要包括卵巢上是否存在黄体,角间沟形态变化,子宫壁是否膨胀凸出,子宫上是否出现子叶(胎盘)和子宫动脉博动发生的特异变化与否。妊娠后期还可触摸胎儿肢体等。 一般奶牛场可在牛栏内进行直肠检查,在大型奶牛场如果经常要对大批牛进行检查,可制作一个有保定作用的活动牛栏,以便检查完毕后,可将各类母牛(妊娠牛、未妊娠牛、可疑牛和要淘汰的牛)分别放出,这样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检查者必须具备有关解剖和妊娠生理知识。牛腹腔器官以胃的体积最大,它位于腹腔左侧,充满内容物时,可向后延伸到骨盆入口的前下方,使妊娠的子宫下垂。另外随着妊娠进展子宫也可自行移向右侧或沉到下腹部,因此有时(尤其是体格较大的牛)直肠触诊检查生殖器官有困难。 一般情况下将牛放在牛栏内或配种架内稍加控制,使其不能跳跃、踢蹴,就可进行直检。 1)检查步骤及方法 ①手臂的准备 为了防止感染,检查前应戴上乳胶或塑料薄膜长筒手套,手臂皮肤上有损伤时更应注意防护消毒,在手臂和手腕上涂润滑剂。 ②手臂伸入直肠的方法 左手或右手都可用来触摸,可根据检查者的习惯选择决定。检查前必须先将手壁在温水中预热。检查时用一只手握住尾巴并将它拉向一侧,另一只手手指并拢成为楔形插入肛门,然后缓缓进入直肠,再将手向直肠深部伸入。向直肠深部深入时,可将手握成拳头,这样可以防止损伤肠壁。手臂伸到一定深度时,就可感到活动的空间增大,肠壁的松弛程度也比直肠后段为大,手好象是伸在一个撑开的手套中,这时就可触摸直肠下壁,检查其下面的生殖器官。检查时,遇到肠管蠕动收缩或扩张,应停止活动,待肠壁收缩波越过手背,肠道松弛再进行触摸,必须时还要随着收缩波后退,待蠕动停止时再向前伸检查。肠道如有积粪,为了便于检查,最好将它完全取出。少数牛可能持续收缩久不停止,用手指或其他物体在牛背中线上压迫刺激,可以促使肠壁松弛。 检查完毕手抽出来时,偶而可见到手上粘有带少量血液的粘液,这是直肠粘膜轻度损伤,无关紧要,如发现鲜红的血液或血凝块,则表明肠壁损伤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触摸,并仔细查明损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肠壁上有一种粗糙的感觉(似砂纸样),表明粘膜层完全破损;肠道撕裂穿透伤不多见,通过破口可以触到内脏器官,这种情况往往引起腹膜炎,后果严重,甚至死亡。 ③探查生殖器官 生殖器官一般位于骨盆腔或其下方腹腔中。妊娠时,子宫好象一个盛有重物的袋囊,悬垂在骨盆前沿腹腔中。手指并拢起来触摸,可触到阔韧带,向下可探触到腹腔脏器及其内容物。若触到一坚实的物体,可能就是胎犊,进一步触摸可感觉着覆盖着肌肉的骨骼,偶而还能摸清头、背、臀部以及四肢的明显轮廓。 如果触摸不到物体,可将手尽量向前伸进一步寻找,手在骨盆前缘的前下方,轻轻地触压,如果触到一个有液体的囊状物,这就是早期妊娠子宫,此时应进一步查明“囊”的大小、位置、质地,有无胎犊,胎犊的大小和发育的大致阶段。慢慢移动手掌和用手指轻轻压迫,可感觉出子宫内液体的波动。突然且稍用力压迫,有时可感觉出子宫内似有一漂浮在水中的“苹果”浮动,这是发育到75日龄胎犊的象征。 若牛未妊娠,在骨盆腔底壁或前缘(经产牛)可触到未妊娠子宫,用手指可探查出两子宫角分叉处(角间沟),并可触诊每一子宫角的大小、形状和质地。若是查出骨盆腔中的任何一种结构物向前伸越过骨盆腔前缘,而且原有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则可能是妊娠不同阶段的子宫或子宫颈,在这种情况下应仔细检查其内容物。 检查过程中,有时发现子宫位于骨盆腔腹腔的背面,或者在瘤胃之下的腹腔底部,这种情况可能已经妊娠;胎犊较小时,子宫则呈悬垂状态,手臂长度不够,很难触到可以明显认出的解剖结构。在胎儿的不同发育阶段,触诊时可遇到胎儿活动,妊娠6~7个月时,胎动更为频繁。 2)触诊内容 ①卵巢 主要检查卵巢上有无黄体等结构物、卵巢在骨盆腔或腹腔内的位置。牛卵巢上的妊娠黄体可得到充分的发育,整个妊娠期都存在,由于触诊时它在形态上与间情期或其他黄体无明显区别,故对妊娠诊断无决定性意义。 卵巢位置可随妊娠的进展而发生变化。青年后备母牛和青年母牛卵巢一般位于骨盆腔前部子宫角尖端附近的骨盆腔底部。经产牛通常位于腹腔中,距骨盆腔前缘5~8cm处,触摸也较为困难。妊娠后,由于子宫重量增加,卵巢增大,子宫阔韧带扩张,卵巢则下沉到腹腔,而且随着妊娠月份增大,卵巢下沉的距离愈来愈大。妊娠5个月左右就下沉到腹底壁。少数母牛妊娠150d时可偶尔触摸到两侧卵巢,这时必须与胎盘进行鉴别。 ②子宫 子宫的大小对判断早期妊娠很有帮助,青年或初产母牛子宫内容物的多少则对早期诊断极为重要。一侧子宫角游离部分扩张,这时母牛可能已经妊娠35d;若游离部分扩张宽度达到6.5cm(正常未妊娠牛为2~3cm),可能已经妊娠60d;达到7~10cm者,则已妊娠80d,此时妊娠角连接部比正常的稍大些,妊娠角亦较未妊娠角长。妊娠90d时,子宫角连接部紧张,子宫角扩张,妊娠角宽达9cm,未妊娠角4.5cm。生殖器官位于骨盆的同一水平线上,手仍能越过紧张的子宫角伸向腹腔,手指触压紧张的子宫,可感触到悬浮在液体内的胎儿。妊娠4个月时,子宫下沉到骨盆前缘下方,难以确定子宫角扩张程度,液体下沉积聚于子宫角顶端,子宫颈位于骨盆腔中部的骨盆底。 如有两个孕体,而且每一子宫角各有一孕体时,则两子宫角均扩张;除此而外,两子宫角大小都不相同。一侧子宫角扩大是因为其中聚有胎水,特别是尿膜囊液,触诊子宫角有波动感,并且紧张度增大,极象一个注入液体的玩具气球那样。触摸子宫壁可清楚感觉出妊娠角比未妊娠角要薄。 ③胎儿 妊娠120~160d,能触到胎儿的不到50%,它位于骨盆腔前缘下方,有些牛开始检查时,可触到胎儿,以后因沉入子宫底部而难以触到。妊娠5.5~7.5月,则更难触到胎儿,在最佳情况下,也只能触及到胎儿头部、四肢或蹄部。7.5月以后,则又容易触到胎儿。然而,也有例外,腹部特别深而大的牛是触不到胎儿的。对海福特牛逐日进行直检表明,直到妊娠末期都很难触到胎儿,很可能是该品种牛子宫肌非常松弛,以致胎犊下沉到腹腔深部之故。大约在妊娠45~50d时,羊膜囊缩小,有可能直接触摸到小的正在发育的胎儿,但操作必须小心。 ④羊膜囊触诊 术者将手置于子宫角分叉处,用拇指和中指夹住整个子宫的纵轴进行全面触摸,在妊娠第一个月末就能触摸出羊膜,感觉羊膜囊似一扩张的圆形膨胀物体,直径约1~2cm,悬浮在尿囊液内,检查时不可直接按压羊膜囊,但可前后左右全面触摸。有人认为这种方法既安全又准确,也有人指出有一定的危险性,有可能引起羊膜囊破裂或使胎儿心脏受损。 ⑤尿膜绒毛膜触诊 直肠触诊分辨出子宫分叉部以后,找出膨胀部位,将妊娠角夹在拇指食指或中指间,从末端至分叉部进行全面的触摸,判别子宫厚度,最后可感觉出结构非常精细的尿膜绒毛膜。未将子宫和直肠壁握住之前,在拇指和食指中间就已感觉出它的滑动。妊娠早期把整个子宫角握住检查非常重要,因为此时尿膜绒毛膜异常薄,借助其上的血管比较容易鉴别。这种方法只能在尿膜绒毛膜同子宫内膜已经发生联系,但子宫阜与胎膜还处于游离状态时方可应用,通常对妊娠40d前的牛不能应用,95d应用此法准确可靠,其特点是能将妊娠子宫同子宫积液和子宫积脓区别开来。 ⑥宫阜和子叶触诊 大约于妊娠100d时,直肠检查就能辨认出宫阜或子叶。首先可在骨盆前缘约8~10cm处,在子宫体和子宫角基部正中间向下触摸探找。在妊娠早期单个宫阜或子叶不易辨别,只是感觉子宫表面有不规则的凸出部分,其感觉犹如触摸装满马铃薯的布袋。随着妊娠月份的增长,宫阜或子叶变大,容易触出单个宫阜或子叶结构,但妊娠5~7个月时,子宫沉入腹腔,即使多次直检也触诊不到宫阜或子叶。 ⑦子宫中动脉触诊 未妊娠和早期妊娠牛,直肠检查触摸不出子宫中动脉的颤动,即使摸到子宫中动脉也难以辨认。通常是子宫中动脉在阔韧带内蜿蜒而行,于骨盆腔前缘向前向下延伸。临床经验不足者,有时会将它同髂动脉或闭孔动脉混淆,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是子宫中动脉极易滑动,可用拇指和食指将其捏住。 辨别出子宫中动脉变粗大和震颤可作为妊娠的一种依据,要注意在产后不久和子宫积脓时,子宫中动脉亦是粗大并且震颤的。 未妊娠青年母牛的整个生殖器官(子宫颈、体、角和卵巢)通常都是位于骨盆腔内,平躺在骨盆底壁或略偏一侧,很少越过骨盆腔前缘。经产母牛,生殖器官比较大,子宫角往往垂入骨盆腔入口前缘的腹腔内。在子宫上方触摸时,可以清楚地摸到角间沟和两子宫角及其分叉处,用中指轻压住两子宫角分叉处,拇指和食指在子宫角周围滑动或稍加挤压,则可感到子宫质地良好,有弹性和收缩性,生产胎次多的牛,右子宫角一般较左子宫角肥厚。触压两子宫角都感觉不出有隆起部分。也无胎液和胎膜,有时可感到子宫收缩成一光滑的半圆形,而且被角间沟和子宫交叉部分为对称的两半部。卵巢的大小及形状不太恒定,通常一侧卵巢由于有黄体和较大的卵泡,较另一侧卵巢要大一些。 必须指出,早期妊娠生殖器官的变化不大,与未妊娠时差不多,检查时要从多方面综合判断。要隔段时间再检查一次至二次才行。 3)牛妊娠期子宫、卵巢形态变化 ①配后19~22d 子宫勃起反应不明显,卵巢上有体积较大的黄体存在时,疑为妊娠。反之,则说明未孕。 图6- 牛妊娠40d子宫 ②妊娠30d 孕侧卵巢有发育完善的妊娠黄体存在,此时两侧卵巢、子宫角明显不对称,孕角较空角稍增大,质地变软,有液体波动感,孕角最膨大处子宫壁较薄,空角较硬而有弹性,弯曲明显,角间沟清楚。用手指轻捏孕角从一端向另一端轻轻滑动,可感到胎膜囊由指间滑过,或用拇指及食指轻轻捏起子宫角,然后稍为放松,可以感到子宫壁内先有一层薄膜滑开,这就是尚未附植的胚囊。据测定妊娠28d时,羊膜囊直径为2cm,35d为3cm,40d以前羊膜囊为球形(图6- )。 ③妊娠60d 胎水明显增多,孕角增大且向背侧突出,比空角约粗一倍,而且较长。孕角内有波动感,手指压有弹性。角间沟不甚清楚,但仍能分辨,可以触摸到全部子宫(图6- )。④妊娠90d 孕角如排球大小,波动明显,开始沉入腹腔,子宫颈移至耻骨前缘,初产牛子宫下沉时间较晚。有时可以触及漂浮在子宫腔内如硬块的胎儿,角间沟触摸不清楚(图6- )。 ⑤妊娠120d 子宫全部沉入腹腔,子宫颈越过耻骨前缘,触摸不清子宫的轮廓形状,只触膜到子宫背侧及该处明显突出的子叶,形如蚕豆或小黄豆。偶尔能摸到胎儿。子宫动脉的妊娠脉搏明显可感。 ⑥妊娠150d 全部子宫增大沉入腹腔底部,由于胎儿迅速发育增大,能够清楚地触及胎儿。此期子叶大如胡桃、鸡蛋,子宫动脉变粗,妊娠脉搏十分明显,空角侧子宫动脉尚无或稍有妊娠动脉。 ⑦妊娠180d至分娩前 胎儿增大,位置移至骨盆前,能触及到胎儿的各部位和感到胎动,两侧子宫动脉均有明显的妊娠脉搏(图6- )。 图6- 牛妊娠60d子宫 图6- 牛妊娠3~3.5个月子宫 (2)马的直肠检查 马直肠检查妊娠诊断所需的设备、准备工作和具体的方法步骤与牛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早在妊娠19~20d时就能确定妊娠与否,而且准确率很高;另外由于马生殖器官 及直肠的解剖结构和牛的有所差异,所以检查的顺序和注意事项也不完全相同。马的直肠壁较牛薄,而且直肠往往积有大量粪球,手伸入直肠后,首先须将积宿的粪球全部掏出,如有可能可事先应用肥皂水灌肠,促使直肠排空,检查动作应轻缓柔和,切忌损伤肠道粘膜,在马一旦图6- 牛妊娠7~8个月子宫 引起肠壁损伤,特别是发现出血,后果极其严重。马的子宫颈比较柔软,不易感觉,因此检查是先从卵巢开始,在左侧的第四和第五腰椎横突左下方,或右侧第三第四腰椎横突右下方相应区域找到卵巢并检查之后,可用手握住卵巢,沿着阔韧带向下滑动,达到子宫角进行检查,其后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找到子宫体及另一侧的子宫角和卵巢检查。另外也可应用钩底法,即将手指向前伸,越过整个子宫,再将手指向下弯曲并缓慢向后抽回,把子宫体和子宫角钩在手内进行检查。马妊娠期子宫、卵巢形态变化如下(图6- ): ①妊娠14~16d 子宫角收缩呈圆柱状,角壁肥厚,深部略有硬化感觉,轻捏子宫角尖端感觉中间隔有肌肉组织。处女马和上一年空怀马在子宫角基部略感到有圆形突出的小泡,并有波动;但产后母马及当年产过驹的母马感觉不明显。 图6- 马早期妊娠子宫、卵巢及胎儿的形态变化 注明标注 ②妊娠16~18d 子宫角硬化程度增加。轻捏尖端捏不扁,里硬外软,中间似有弹性的硬芯,在子宫角基部,距子宫底正中2~3cm处,可明显感觉到向下突出的胚泡,如鸽蛋大;空角多弯曲,孕角多平直,空角多比孕角长。 ③妊娠20~25d 子宫角比前更硬化,触摸时感到质地坚硬,子宫底出现凹沟,空间弯曲增大,有时孕角由胚泡上方形成一个弯曲,在孕侧子宫角基底出现柔软如乒乓球大的突起胚泡,一侧卵巢上有较大的妊娠黄体。 ④妊娠30~50d 孕角较短粗,空角柔软,子宫角基部的胎泡(包被孕体的子宫部分、胎膜、胎水及胎儿的总称)增至如鸡蛋大。此期孕角下沉,卵巢位置亦随之稍下降,空角的卵巢仍可以自由活动。 ⑤妊娠40~50d 一般性状与前相同,胎泡增大速度很快,直径6~8cm,体积约拳头大,占据孕角后半部及宫体。 ⑥妊娠50~60d 胎泡增大,直径10~12cm,大如垒球。孕角由于重量增大而显著下沉,卵巢韧带开始紧张;空角多背负于胎泡上面,卵巢仍有活动余地,此时可摸到孕角尖端和全部空角。胎泡部子宫壁渐变薄。轻轻触摸有波动感,但应注意不要和充满尿液的膀胱相混淆(图6- )。 ⑦妊娠60~70d 胎泡大如婴儿头,直径25cm左右,两侧子宫角几乎全部为胎泡占据,但仍是孕角大,空角小。胎泡下沉向下方突出,由于卵巢系膜和子宫阔韧带的牵扯,胎泡腹腔前方角伸延,之间的距离愈加靠近。有时可能触及硬块状的胎儿。 ⑧妊娠90~150d胎泡渐渐沉入腹腔,检查时最大限度地伸入手臂,只能摸到其一部分,两个卵巢距离很近,一手同时可触及两个卵巢(图6- )。 图6- 马妊娠60d子宫 ⑨妊娠150~210d 妊娠子宫下沉入腹腔底部,已触及不到整个子宫的轮廓,可以清晰地摸到胎儿,孕侧子宫动脉增粗,开始出现妊娠脉搏。 ⑩妊娠210d以后 子宫开始上升,胎儿前置部分进入骨盆腔内。空角侧子宫动脉也出现妊娠脉搏,手一进入直肠,即可感到脉搏震颤。 (3)猪的直肠检查 1960年国外首先报道应用直肠检查方法诊断猪妊娠以后,我国畜牧兽医科学工作者对这种方法作过大量尝试,现在根据他们报道资料,将生殖器官在妊娠各个阶段发生的变化和直肠检查所查出的征状作一简要介绍。 ①妊娠0~21d 子宫颈和子宫触诊的感觉同未妊娠时间情期的差别不大。两子宫角分叉不明显,子宫略为扩张,宫壁比较柔软,子宫中动脉稍粗,第三周末直径达5mm,它的位置在髂外动脉的前下方,向前向下进入腹腔。 ②妊娠21~30d 子宫角分叉明显,子宫颈和子宫壁变薄松软,子宫中动脉直径达5~8mm,很易辨别。 ③妊娠31~60d 子宫颈壁柔软似一管状物,与子宫的界限分辨不清楚。子宫壁薄,子宫中动脉粗大,其粗细几乎同髂外动脉一样,第35~37d就开始出现震颤性搏动,其性质与髂外动脉显然不同,进行比较就可清楚地感觉出来。 图6- 马妊娠120d子宫 直肠检查妊娠诊断准确率达94%;未妊娠的准确率为97%。这种方法在体格小的地方品种猪不适用,很难将手伸入直肠,另外保定困难、费时费力,检查时必须蹲下甚至躺卧才能进行操作。因而实践中无法推广应用,实用价值不大。 ④妊娠60d~结束 子宫中动脉直径大于髂外动脉,出现强烈震颤,位于髂外动脉的背面,而不是在前面,至妊娠末期才向下移。体格小的母猪在两子宫角分叉水平上就可触摸出来。 (二)实验室诊断法(Laboratory diagnosis) 妊娠后,由于母体本身的生理变化和胎儿及其附属膜的新陈代谢产物进入母体,因而母畜尿、乳和血液的成分,特别是激素,发生明显的变化。实验室诊断就是利用定性定量的方法检测这些变化,实验室诊断方法甚多,在此除阐述一些不需特殊设备的简便方法外,对某些可能用于妊娠早期诊断,尚在继续研究验证且有发展前途的一些方法也作简略介绍。 1.牛的实验室诊断 (1)血浆和乳中孕酮测定法 牛受精后血浆和乳中孕酮含量升高,而且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水平,因此可以根据孕酮含量的变化进行早期妊娠诊断。乳中孕酮含量变化发生在血浆或全血孕酮浓度变化以后,但孕酮极易在乳脂内溶解,因而在同一单位容积内,乳中孕酮浓度比血浆和全血都高。妊娠13d的牛,其乳中孕酮水平就开始与未孕的出现差异。 测定孕酮现在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蛋白竞争性结合法。这两种方法技术要求都比较高,而且还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所以在基层单位很难推广应用。酶联免疫分析可以替代放射免疫分析法用来测定乳孕酮,诊断牛的妊娠,这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试验方法,本法简单实用,能易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妊娠诊断的准确率为65%~85%,未妊娠准确率可达94%~100%。 (2)子宫颈-阴道粘液结晶检查法 牛子宫颈阴道粘液的结晶形态随发情周期的阶段而发生变化。发情时粘液形成羊齿状或树枝状的特殊形态结晶,有时具有特异的花纹。妊娠牛的粘液除比较稀薄以外,且似索带的密实结晶,个别妊娠牛的粘液由结晶和匀质共同组成。在均匀的同质粘液背景上呈现雪花样结晶或者边缘有缺损的单个斑块。根据粘液变化诊断妊娠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从子宫颈附近采取少量的粘液迅速制成抹片,将一滴粘液放在玻片上,用细玻棒涂布成均匀的一薄层,在温中待干,或放于40~42℃恒温箱内1~2h取出,在低倍镜下或放大镜下(扩大10倍)观察。妊娠第一个月末,在抹片上就能见到特征结晶。出现这样的结晶是由于妊娠后粘液内含有盐类所致。因而,在分泌物内放少许盐类也可出现同样结晶,所以用来检查粘液的玻片、玻棒及其他器皿必须用蒸馏水仔细冲洗,并用干净纱布擦干,防止出现假阳性结果。此种方法可作为妊娠诊断的一种辅助方法。 (3)子宫颈阴道粘液的氢氧化钠煮沸试验牛妊娠时,子宫颈阴道粘液中的蛋白含量增多,为粘多糖蛋白复合物,在碱性溶液作用下,加热煮沸,这种蛋白复合物就会分解出粘多糖,再进一步分解出糖,糖溶解后则使溶液变成黄色、橙色或暗褐色。操作方法是先用开膣器打开阴道,再用子宫颈钳或敷料钳从子宫颈部采取玉米粒大小的粘液一块置于试管内,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2~4ml,煮沸1min,观察反应。液体呈橙色至暗褐色者为阳性;液体为透明黄色则为阴性。若用25%氢氧化钠溶液,则更易判定结果。也有用蒸馏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煮沸试验,液体颜色不发生变化,为无色透明,其中如有悬浮的白色絮状物则为阳性结果;无悬浮物者,则表明粘液完全溶解,判定为阴性。 2.猪的实验室诊断 (1)血浆孕酮测定 测定孕酮方法同牛。未妊娠而处于发情周期的母猪,在发情周期的第16d左右外周血浆孕酮浓度下降,因此可在配种后16~24d检测,如果血浆孕酮含量仍然很高,则为妊娠的征象。猪妊娠22d时血浆孕酮含量一般在5ng/ml以上。这项技术不利于推广的原因是采集血样困难。 (2)血浆和尿中雌激素测定 猪妊娠25~30d以后,血液和尿中雌激素含量大大高于未妊娠猪,故可用来诊断妊娠。尿中雌激素可用化学方法测定;血液内雌激素则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虽然应用这些方法诊断妊娠的准确率很高,但是由于仪器设备费用太大,操作技术复杂,而且采集血、尿样品不便,所以在实践中很难普遍推广应用。 许多研究表明,妊娠20d就能从血中测出硫酸雌酮,未妊娠猪则测不出来。血液中硫酸雌酮含量最高的时间是配种后24~26d,这时测定效果最好。 (3)阴道活组织检查 此法根据妊娠和未妊娠母猪阴道粘膜立方上皮细胞的层次和形态的不同而诊断的。 操作方法是将灭菌的活组织采集器插入保定好的被检猪阴道内,使有隐刃刀的一面贴近阴道前壁,并将采集器的顶端抵于对侧壁,然后旋转内芯使刀刃暴露,再继续旋转180℃就可切下一小块阴道粘膜组织,取出采集器,将采集的组织置入盛有10%福尔马林液20ml的小瓶内,然后作成切片,用苏木精或伊红染色,进行组织学检查。 上皮细胞的层数和形态与内分泌状况有密切关系。发情期雌激素占主导地位,生发层迅速增殖,上皮细胞可多达20层。发情末期和黄体期则孕激素占主导地位,阴道上皮坏死脱落,到发情周期第11~12d,只有排列不规则的3~4层上皮细胞,发情期后更减少到2~3层。妊娠第26d上皮细胞平行排列成两行,细胞核浓缩,染成黑色,无乳头间栓(Interpapillary pegs)。未妊娠猪有许多层次的上皮细胞,有大量的乳头间栓。采用此法检查时须注意;配种后32~35d采取组织样品时,如果猪未妊娠就正好处于第二个情期(11~14d)的间情期,其组织图象与妊娠的没有明显区别,可能引起误诊。因而在配种后18~25d采集活组织检查最为适宜。而且不宜应用子宫颈和阴道后部粘膜组织切片检查。妊娠30~90d时应用这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在90%以上;配种后18~22d,诊断妊娠和未妊娠的准确率分别为97%和94%。虽然如此,但是这种方法操作繁杂,检查费时,不能立即获得结果,而且很难被畜主所接受,因之实用性不大。 3.羊的实验室诊断 (1)乳和血浆孕酮测定 通过测定乳汁或血浆中孕酮含量来确定是否妊娠。羊配种受孕后15~18d,外周血中或乳中孕酮浓度升高(血液和乳中的孕酮值相差不大);配种后18~22d羊的孕酮值约为37ng/ml,而未妊娠羊只有1ng/ml。此种方法诊断妊娠和未妊娠的准确率分别为82%和84%。 (2)阴道活组织检查法 检查方法及细胞组织变化和猪的大致相同。 未妊娠羊阴道上皮由12层立方上皮细胞构成,细胞为扁平立方形,核深染;染色较深的细胞为多边形,核圆形并有光泽。妊娠羊只有5层细胞,细胞呈立方形或棱形,核和细胞质均有光泽,染色较深的细胞呈短圆柱状。妊娠40d,妊娠羊诊断的准确率超过90%,妊娠80d及其以后可达100%,未妊娠羊的准确率在80%以上。4.马的实验室诊断法 (1)血浆和乳孕酮测定法 妊娠马即使发情(马妊娠后再发情者较为常见),在发情之前或发情期间血浆孕酮浓度仍然很高,呈典型的规律变化。所以,马在配种后16~22d采集乳样或血样测定孕酮,也可诊断妊娠。与牛的一样可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蛋白竞争结合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马配种后16~17d未发情,血浆孕酮水平很高,早期诊断准确率达到90%。血浆孕酮含量低,表示马未妊娠且处在发情时。马未妊娠而有持久黄体者少见。 (2)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生物学试验 马妊娠40~120d内,血液中存在有大量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它能使雌性实验动物生殖器官呈现类似发情期的变化,并可使雄性青蛙或蟾蜍排出精子。将受检马的血清注射于实验动物,观察是否出现上述变化的生物学试验,是沿用已久的一种比较适用的妊娠诊断法。 ①蟾蜍(或青蛙)试验 从配种后45~120d受检马颈静脉采血10~15ml,盛于试管内,将试管加塞并略微倾斜放在冰箱内,等待血清自行析出以后,用吸管吸出盛于小瓶内,备用。 取血清3ml,注入到1~2只蟾蜍的脊淋巴囊内,另一只蟾蜍不注射血清作为对照。注射后3h出现阳性反应者,判断为已妊娠;未注射血清的蟾蜍应为阴性,无精子出现。 ②其他实验动物试验 根据上述原理,也可将受检马血清注射于雌性实验动物进行检验。应用雌性未成熟的小鼠和大鼠试验,妊娠诊断准确率达到95%;应用雌兔试验表明,妊娠55~80d时试验效果最佳,用于这种试验的雌性动物必须是尚未性成熟的。注射孕马血清以后发生的变化是:卵巢上有卵泡发育,并继续生长成熟,最后破裂,且子宫肿胀。对照动物注射的是未妊娠母马血清,不出现这些变化。这种试验方法的缺点是从注射血清到出现反应的间隔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2~6d。另外有时也受到受试动物的生理状况干扰,偶然出现假阳性。 (3)免疫学试验 应用免疫学原理诊断马妊娠的方法包括凝胶扩散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通常多采用后一种方法。其作用原理是含有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的孕马血清,如果预先与抗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血清发生中和反应,然后加入致敏的红细胞(载体),它和抗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血清发生的凝集现象就受到抑制,不出现凝集现象。 进行这项试验须预先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纯品用兔和火鸡制备抗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血清和致敏的绵羊红细胞(即使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吸附于绵羊红细胞上)。检验的方法是取一滴被检马血清,滴于干净的玻片上,加1滴预先制备的抗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血清,混匀;再加2滴致敏的绵羊红细胞,摇动2~3min,待混合均匀后观察结果。不出现凝集现象者为妊娠;出现凝集颗粒者是阴性反应为未妊娠。此种方法的准确率可达95%。另外亦可采用常规试管法进行检验。 (4)尿液雌激素测定 妊娠马,特别是在妊娠150~300d期间,尿中所含的雌激素(雌酮和17β雌二醇)量足以用来进行妊娠诊断,而且可以用于诊断早期妊娠。其方法是首先取被检马尿液15ml置于大试管(或三角烧瓶)内,加浓盐酸3ml混合,放在100℃水浴锅内加热10min,使结合的雌激素水解,然后在室温下冷却,加入苯18ml,加塞用力摇振,抽提游离的雌激素。用脱脂棉拭子穿过上层的苯,插到管底搅拌,使成悬浮液。以后将上层的苯倾入另一试管,并沿着管壁缓缓地加入浓盐酸10ml,再加塞摇振,然后置于80℃的水浴锅中加热5min。与此同时,将已知未孕马的尿液作同样处理,作为对照。最后在日光或人工光照下观察结果,液体呈墨绿色并带荧光者为阳性已妊娠;无雌激素存在则液体为褐色。这种检验方法,在妊娠150~300d期间应用,诊断的准确率达到100%。发情时尿中所含的雌激素量不足以引起反应。 妊娠马尿中所含雌激素也可以用于生物学试验。其方法是将过滤消毒的被检尿给切除卵巢的小鼠皮下注射,阴道上皮出现发情一样的特征变化者为阳性已妊娠。 (5)粘液试验 采取妊娠马阴道粘液,作成抹片,染色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如果查出“镀锡平头铁钉(Tintick)”样细胞,则为妊娠。妊娠20~40d期间,这种方法的准确率为77.6%;70d时可达到94.8%。

59 (1)血浆孕酮测定 (2)血浆和尿中雌激素测定 (3)阴道活组织检查 3.羊的实验室诊断 (1) 孕酮测定 (2)阴道活组织检查法
2.猪的实验室诊断 (1)血浆孕酮测定 (2)血浆和尿中雌激素测定 (3)阴道活组织检查 3.羊的实验室诊断 (1) 孕酮测定 (2)阴道活组织检查法 4.马的实验室诊断法 (1) 孕酮测定法 (2)PMSG生物学试验 (3)免疫学试验 (4)尿液雌激素测定 (5)粘液试验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60 外部触诊胎儿的方法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61 外部触诊羊、猪胎儿的方法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62 羊用妊娠探棒进行直检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63 牛妊娠子宫的变化 40d 60d 3~3.5月 7~8月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64 牛的妊娠检查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65 马早期妊娠子宫、卵巢及胎儿的形态变化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66 妊娠母畜血液中激素变化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67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Download ppt "Animal Reproduction 动物繁殖学 妊娠与妊娠诊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