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制 冷 第 七 章 Refrigeration 第四节 湿空气热力学 第一节 制冷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 第三节 食品冷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制 冷 第 七 章 Refrigeration 第四节 湿空气热力学 第一节 制冷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 第三节 食品冷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制 冷 第 七 章 Refrigeration 第四节 湿空气热力学 第一节 制冷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 第三节 食品冷冻
制 冷 Refrigeration 第一节 制冷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 第三节 食品冷冻  第四节 湿空气热力学 第五节 空气调节

2 第一节 制冷技术的理论基础 7-1 制冷的基本概念 7.1A 逆卡诺循环 7.1B 制冷剂和载冷剂 7-2 一般制冷方法

3 7-1 制冷的基本概念 7.1A 逆卡诺循环 1→2 等温可逆膨胀, 2→3 绝热可逆膨胀 3→4 等温可逆压缩, 4→1 绝热可逆压缩
1→2 等温可逆膨胀, 2→3 绝热可逆膨胀 3→4 等温可逆压缩, 4→1 绝热可逆压缩 构成正循环:顺时针的热力循环 闭合线所围面积:对外所作之功

4 逆卡诺循环 也是由四个可逆过程组成 经过一个反循环,工质从冷源吸热Q2, 并和外功W一并向热源放热Q1 制冷因数: 逆卡诺循环制冷因数:
1→2 绝热可逆压缩,等熵过程, T2升至T1 2→3 等温可逆压缩,熵减少,向热源(T1)放热Q1 3→4 绝热可逆膨胀,熵不变,T1降到T2 4→1 等温可逆膨胀,熵增加,由冷源(T2)吸热Q2 经过一个反循环,工质从冷源吸热Q2, 并和外功W一并向热源放热Q1 制冷因数: 逆卡诺循环制冷因数:

5 7.1B 制冷剂和载冷剂 1.制冷剂 实现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 对制冷剂的要求: (1)汽化热 要大,↓制冷剂循环量
1.制冷剂 实现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 对制冷剂的要求: (1)汽化热 要大,↓制冷剂循环量 (2)冷凝压力 不应过高,省功 (3)沸点 应适当低,使压缩吸入压力适合 (4)凝固点 应低,适用温度范围较大 (5)临界温度 应高些,常温可液化 (6)比容 要小,可↓压缩机尺寸 (7)安全性 无毒无腐蚀性,难燃难爆,化学稳定 (8)价格 低廉易得

6 目前,最常用的制冷剂为氨和氟利昂等 (1)氟利昂(Freon) 氟利昂:饱和烃的卤素取代物的总称 氟利昂按其组成可分为三类: CFC--含氯的氟化碳 HCFC--含氢和氯 的氟化碳 HFC--含氢无氯的氟化碳 分子通式: 氟利昂的种类多,通常用编号以便于称呼 编号用字母R和其后数字(m-1)(n+1)(y)B(z)组成 当(m-1)= 0时不写出,z = 0 时字母B省略 例如:CCl3F 编号R11, CClF3 编号R13 CF3Br 编号R13B1 CHClF2 编号R22 CClF2CClF2 编号R114

7 氟利昂促进了制冷技术的发展。但到1970s,人 们发现氟利昂进入大气后会破坏臭氧层,并产生温 室效应。 氟利昂中: CFC类 对臭氧层的破坏能力最强 HCFC类 次之 HFC类 因不含氯而无破坏作用 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1987年以来, 经过三次国际会议讨论,决定对R11,R12等15种 CFC物质及R10等5种物质到2010年完全停止生产, 对R22等34种HCFC物质从2020年起开始控制 现在,各国都在积极研究CFC的代用问题

8 (2) 氨(NH3) 是我国最广泛应用的制冷剂 按国家标准规定,无机化合物制冷剂: 编号数字为700加其分子量 因此,氨的制冷剂编号为R717 2.载冷剂 间接冷却装置需用载冷剂 载冷剂:将制冷系统产生的冷量传给被冷却物 体的中间介质 载冷剂条件:mp <最低工作温度;安全性好; 价廉易得;热容量大。 常用的载冷剂有三类: 水、盐水(NaCl,CaCl2)及有机物载冷剂(乙二醇)

9 7-2 一般制冷方法 1.蒸汽压缩式制冷 应用最广泛的制冷方法 理想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分四步: 1.绝热压缩; 2.等温等压冷凝;
  1.蒸汽压缩式制冷 应用最广泛的制冷方法 理想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分四步: 1.绝热压缩; 2.等温等压冷凝; 3.绝热膨胀; 4.等温等压蒸发

10 2.吸收式制冷 以吸收器—发生器组代替压缩机 以热能代替机械能而工作 低沸点组分作制冷剂 工质是二元溶液 高沸点组分作吸收剂

11 最常用的工质有: ① 氨—水二元溶液 氨为制冷剂,水为吸收剂 ② 水—溴化锂二元溶液 水为制冷剂,溴化锂为吸收剂 溴化锂极易溶于水,溴化锂水溶液有较强的 吸水能力。 3.蒸汽喷射式制冷 利用高压水蒸气在喷射器内高速喷射造成低压, 并使水在此低压下蒸发吸热的原理实现制冷。 广泛应用于空调

12 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 7-3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7.3A 压焓图 7-4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计算 7-5 蒸汽压缩式制冷设备和系统
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 7-3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7.3A 压焓图 7.3B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7-4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计算 7-5 蒸汽压缩式制冷设备和系统

13 7-3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7.3A 压焓图 制冷剂的压焓图(lgp-h图), 又称莫里哀(mollier)图,
7-3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7.3A 压焓图 制冷剂的压焓图(lgp-h图), 又称莫里哀(mollier)图, 用这种图表达制冷循环图线简明,计算非常方便。 横坐标:比焓h,纵坐标:lgp (直接读取的仍是p值) 除等压线,等焓线外, 过冷液体区 还绘出: 等温线(T = c) 等比容线(v = c) 等熵线(S = c) 等干度线(x = c ) 湿蒸汽区 过热蒸汽区

14

15 7.3B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两图比较可见,制冷循环在压焓图上表达更为简洁, 1-2表示压缩机中的绝热压缩过程
2-3-4 是冷凝器中的等压冷却过程: 制冷剂首先被冷却成干饱和蒸汽(2-3) 并进一步冷凝为饱和液体(3-4) 4-5为膨胀阀中的绝热节流过程 是个等焓过程 5-1表示蒸发器内的等压蒸发过程 两图比较可见,制冷循环在压焓图上表达更为简洁, 也便于过程能量变化的计算。

16 出现制冷剂过冷过热的情形 ①若饱和液体受到过冷(4-4’) 则节流过程为虚线4’-5’ 蒸发过程为5’-5-1 点4’由过冷温度确定 ②若制冷剂蒸汽进压缩机前过热(1-1’) 蒸发过程则变为5’-5-1-1’ 压缩过程为等熵线1’-2’ 点1’由过热温度确定

17 本 次 习 题 p.255 3

18 7-4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计算 1.制冷机的制冷量 单位时间制冷剂从被冷却物体中所能取走的热量 Φ0表示制冷机的制冷能力,单位为W或kW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计算 1.制冷机的制冷量 单位时间制冷剂从被冷却物体中所能取走的热量 Φ0表示制冷机的制冷能力,单位为W或kW 2.单位制冷量 单位质量制冷量Qm (J/kg) 单位容积制冷量Qv (J/m3 )

19 3.制冷剂循环量 4.制冷剂的放热量 冷却过程放热热流量 冷凝过程放热热流量 过冷过程放热热流量

20 5.压缩机的功率 单位理论功: 理论功率: 实际功率: 6.制冷因数 理论制冷因数: 实际制冷因数:

21 例7-1 氨压缩制冷机制冷量为 116.3kW,蒸发温度 –15℃,冷凝温度30℃,压缩机效率为70%,作制冷循环计算。
解:查氨的lg p-h 图,据操作温度,定出1,2,3,4,5 各点, 查得: 30℃ -15℃ (1)单位制冷量 (2)制冷剂循环量

22 (3)制冷剂放热量 (4)功率消耗 单位理论功 wt=h2-h1=1975-1740=235kJ/kg
理论功率 Pt=qmwt=0.106×235=24.9kW 实际功率 (5)制冷因数 30℃ -15℃

23 7-5 蒸汽压缩式制冷设备和系统 7.5A 压缩机(compressor) 1.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7-5 蒸汽压缩式制冷设备和系统 7.5A 压缩机(compressor) 1.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类型最多,应用最广,Φ0范围:1~1000kW 2.离心式制冷压缩机 特点为低压大流量,适于温度较高制冷量较大场合 结构简单,尺寸小,运转平稳,耗能低 3.旋转式制冷压缩机 特点为中压小流量,适用于小型制冷机,如电冰箱 应用较广的是螺杆式制冷压缩机

24 7.5B 冷凝器(condenser) 1.水冷式冷凝器 多用壳管式换热器,管程通冷水,制冷剂蒸汽 在壳程冷凝 2.空冷式冷凝器
一般是蛇管式,冷空气横吹管外,制冷剂蒸汽 在管内冷凝 3.蒸发式冷凝器 冷水喷淋于蛇管上,强制冷空气吹过潮管,导致 部分水蒸发,吸收大量汽化热使管内制冷剂冷凝

25 7.5C 膨胀阀(expansion valve)
作用:使制冷剂↓p,汽化↓T 呈湿气状态 1.浮球调节阀 液量↓:浮球↓,针阀开度↑ 2.热力膨胀阀 蒸发器热负荷↑:全汽化 截面A-A←,T↑,3,2内p↑, 膜片4↓,阀孔开度↑

26 7.5D 蒸发器 1.直接冷却式蒸发器 为冷却空气的蒸发器,分盘管式,翅片管式,板式等 2.间接冷却式蒸发器 为冷却载冷剂液体的蒸发器

27 第三节 食品冷冻 7-7 食品冷冻设备 7-6 食品冷冻的理论基础 7.6A 食品冻结过程 7.7A 非直接接触式冻结设备
第三节 食品冷冻 7-6 食品冷冻的理论基础 7.6A 食品冻结过程 7.6B 冻结时间 7.6C 冻结速率 7-7 食品冷冻设备 7.7A 非直接接触式冻结设备 7.7B 直接接触式冻结设备

28 7-6 食品冷冻的理论基础 7.6A 食品冻结过程 1.冻结的温度曲线 AB:降温至过冷 BC:冰晶开始形成 CD:冻结主要阶段
DE:溶质开始结晶 EF:水和溶质继续 结晶 FG:已冻食品继续降温 tf — 总冻结时间(freezing time)

29 2.冰晶的形成和共晶现象 均匀成核 两种晶核成核机制 不均匀成核(食品冻结多属此) 共晶现象出现于低共熔点温度 7.6B 冻结时间
Planck方程 L—食品特征尺寸, 大平板:L = 厚度; 长圆柱:L = 半径; 球 体:L = 半径。 a,b —与形状有关的常数 大平板:a = 1/2, b = 1/8; 长圆柱:a = 1/4, b = 1/16; 球 体:a = 1/6, b = 1/24

30 7.6C 冻结速率 (1) 冻结速率(freezing rate) (2) 冻结速度(freezing velocity) ( K/ h )
Tf —开始冻结的温度,℃ TF —冻结终了的温度,℃ (2) 冻结速度(freezing velocity) ( cm / h ) d—食品表面到中心的最短距离,cm t1—食品表面温度达10℃的时间,h t2—食品中心温度降至冰点的时间,h 慢速冻结 0.1~1cm/h, 中速冻结 1 ~5 cm/h 快速冻结 5~10 cm/h, 超速冻结 10~100 cm/h

31 解:球形物料 a = 1/6 b = 1/24 代入Planck方程 =7920s tf = 2.20h

32 7-7 食品冷冻设备 7.7A 非直接接触式冻结设备 1.板式冻结机 被冻结食品夹在冷冻板之间,靠导热传热 2.鼓风冻结机 3.刮板式冻结机
7-7 食品冷冻设备 7.7A 非直接接触式冻结设备 1.板式冻结机 被冻结食品夹在冷冻板之间,靠导热传热 2.鼓风冻结机 3.刮板式冻结机 用刮板式换热器,产品冻结浆状

33 7.7B 直接接触式冻结设备 食品和冷介质直接接触换热, 可以实现所谓“单体快速冻结”,
即IQF( individual quick freezing) 1.流化床速冻装置 高速低温气流↑ 穿过传送带,其 上食品单体悬浮 呈流化态,实现 IQF 2.沉浸式速冻装置 使用液氮、液态CO2,更易达到IQF条件

34 第四节 湿空气热力学 7-8  湿空气的性质 7.8A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7.8B 湿空气的湿度图 7-9 湿空气的热力学过程

35 7-8  湿空气的性质 7.8A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1.湿度(humidity) (1) 绝对湿度 (2) 相对湿度

36 (3) 湿含量(moisture content)
单位质量干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 亦即湿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与干空气质量之比 又称湿度比(humidity ratio), 用符号H表示

37 本 次 习 题 p.255 5 6

38 2.湿空气的比容 (1)比容 (2)密度 3.湿空气的焓 (1)湿比热容( humid heat)

39 (2) 比焓 含有单位质量干空气的湿空气的比焓: T—温度,℃ 4.湿空气的温度 (1)干球温度 空气的真实温度T (2)湿球温度 普通温度计的感温部分包以常湿纱布,置于湿 空气中达稳定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称为湿空气的 湿球温度(wet bulb temperature),用符号Tw表示

40 湿球温度形成原理 : 向外蒸发传热的热流量Φout: 向内对流传热的热流量Φin: 二者相等时达热平衡, 水温维持不变 此温度Tw即为湿空气的湿球温度 Φout Φin

41 (3) 露点 (dew-point temperature)
保持湿空气的压力和湿含量不变而使其冷却, 达饱和状态时的温度Td (4)绝热饱和温度 在绝热条件下,湿空气与足量水充分接触 而达饱和时的温度Ts

42 7.8B 湿空气的湿度图 湿空气的焓-湿图,纵坐标为比焓h 湿含量H是采用与纵坐标成135°角的斜角坐标轴
3.等干球温度线(等T线) 4.等相对湿度线(等φ线) 5.水蒸气分压线 H 135° 定p,知H,可得pv有pv~H

43 水蒸气分压线

44 7-8  湿空气的热力学过程 A→B过程的焓湿比: 1.等湿过程 A→B线 (1)等湿加热过程 (2)  等湿冷却过程 A→C线

45 2.增湿和减湿过程 (1)等焓减湿过程 A→D线 (2)等焓增湿过程 A→E线 (3)等温增湿过程 A→ F线 (4) 减湿冷却过程 A→G线 是A→C线和C→G线 两过程的合成

46

47 3.不同状态空气的混合过程 这个关系称为杠杆规则 (the lever rule)

48 第五节 空气调节 7-10 直流式空气调节 7-11 回风式空气调节 7.11A 一次回风式空调 7.11B 二次回风式空调

49 7-10 直流式空气调节 1.直流式空气调节机

50 2.直流式空调系统的操作原理 (1)冬季工作制 操作可分为三个连续 的阶段: ①一次加热和绝热增湿阶段: 1-1’- a-K 湿含量达Hk ②二次加热阶段:K-2 ③被调室中混合平衡阶段: 2-3 达到要求的状态点3.

51 (2)夏季工作制 第二和第三阶段完全 与冬季工作制相同 在第一阶段,应该用 降焓冷却方法, 所需冷量:

52 7-11 回风式空气调节 7.11A 一次回风式空调 被调室的废气一部分将通过回风管引回到空调 机中,与室外新鲜空气混合以循环使用
具有一个来自被调室的回风管道入口, 通到空调机空气入口端

53 一次回风式空调机的操作原理: 1.加热混合 状态1的新鲜空气一次加热 到1’,再与回风3混合达d 或者 新鲜空气1与回风3混合为 状态e,再加热至d 2.绝热增湿 d→K 3.二次加热 K→2 4.混合平衡 2→3

54 7.11B 二次回风式空调 来自被调室的回风在空 调机中被利用二次: 不但在喷水室之前设有 回风管入口,在喷水室之 后也设有回风管入口。
空气状态整个变化路线: 1-1’-d’-a’-K’-2’-2-3 节省二次加热量

55 例 将20℃,相对湿度0.05的新鲜空气和50℃,相对湿度0.80的 废气混合,混合比为2:5 (以干空气作基准),求混合气的比焓
例 将20℃,相对湿度0.05的新鲜空气和50℃,相对湿度0.80的 废气混合,混合比为2:5 (以干空气作基准),求混合气的比焓 和湿含量。将混合气加热至90℃时,其相对湿度和比焓是何值? 解:在空气的焓-湿图上,查点A( T = 20℃,φ = 0.05) 查点B(T = 50℃,φ=0.80) 混合气的状态点C, D h B 加热至点D (T=90℃),查得 C A H

56 例 (p.256之习题13) T1 = 0℃,φ1=0.50→T2=20℃,φ2=0.40 求 (1)Δh1; (2)TK; (3) Δh2
H1’=0.002 h1’=17 T1’=12℃ T2=20℃ Φ2=0.40 H2=0.005 h2=30 h 1’ 2 1 K (1)Δh1=h1’-h1 =17-5=12kJ/kgd H (2)TK=4.5 ℃ HK=0.005 φK=0.95 TK=4.5 ℃ hK=17 T1=0℃ Φ1=0.50 H1=0.002 h1=5 (3)Δh2=h2-hK =30-17=13kJ/kgd

57 本 次 习 题 p.255 9 10

58

59

60

61

62


Download ppt "制 冷 第 七 章 Refrigeration 第四节 湿空气热力学 第一节 制冷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 第三节 食品冷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