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3章 中文字表处理软件Word 中文Word 2003的基本操作 3.2 文档的编辑与格式设置 3.3 长文档的编辑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3章 中文字表处理软件Word 中文Word 2003的基本操作 3.2 文档的编辑与格式设置 3.3 长文档的编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章 中文字表处理软件Word 2003 3.1 中文Word 2003的基本操作 3.2 文档的编辑与格式设置 3.3 长文档的编辑
3.2 文档的编辑与格式设置 3.3 长文档的编辑 3.4 表格的使用 3.5 图文混排 3.6 邮件合并 习题三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3.1 中文Word 2003的基本操作   在计算机中安装中文版Office 2003软件后,就可以启动中文Word 2003了。本节主要介绍中文Word 2003的基本操作。    启动Word 2003   作为Windows的应用程序,Word 2003的启动方法与其他Windows应用程序完全类似,这里介绍常用的3种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

3   (1)从“开始”菜单启动Word 2003。从“开始”菜单启动是最常用、最简单的方式。安装完中文版Office 2003并重新启动计算机后,选择“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命令即可启动,这一过程如图3.1.1所示。   (2)双击已存在的Word文档启动Word 2003。Windows系统提供了应用程序与该文档的链接关系,从而将启动Office 2003软件与双击相应的程序文档的动作联系起来。因此,双击任何一个文件夹中的Word文档图标或者工作表图标,系统就会自动启动与之相关联的应用程序,如图3.1.2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图3.1.1 从“开始”菜单启动Word 2003 图3.1.2 双击已存在的Word文档启动Word 2003
计算机应用基础

5   (3)双击快捷方式图标启动Word 2003。选择桌面上的快捷方式图标 ,即可快速启动。如果桌面上没有快捷方式图标,可在“开始”菜单中选择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应用程序,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命令,即可在桌面上创建快捷方式图标,这一过程如图3.1.3所示。 图 创建快捷方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

6 3. 1. 2 Word 2003窗口简介 启动Word 2003后,就可以打开Word 2003中文版的窗口,如图3. 1
计算机应用基础

7   2.菜单栏   菜单栏位于标题栏的下方,它由9个菜单组成,分别为“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窗口”和“帮助”。
图 Word 2003中文版窗口 计算机应用基础

8   3.工具栏   工具栏位于菜单栏的下方,它由许多按钮组成。Word 2003将一些常用的命令和功能用按钮代替,并将其功能相近的图标集中在一起就形成了工具栏。只要用鼠标单击其中的一个工具按钮,就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   4.标尺   标尺包括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默认情况下,水平标尺位于“格式”工具栏的下面。利用标尺可查看正文的高度和宽度以及图文框、图片、表格等的高度和宽度。另外,在页面视图和打印预览状态下,还可以显示垂直标尺,用于调整表格的行高和文本的上下页边距。 计算机应用基础

9   5.文本区   文本区即文本编辑区,它位于水平标尺的下方,垂直标尺的右边。用户可以在文本区中输入文本、插入图片、设置格式等。文本区是Word 2003进行文档录入与排版的区域,因此又称为文档窗口。   6.滚动条   滚动条包括水平滚动条和垂直滚动条。水平滚动条位于文档编辑区的下边,垂直滚动条位于文档编辑区的右边,任务窗口的左边。利用滚动条可以使文档上下或左右滚动,方便用户查看文档的全部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   7.视图按钮   在水平滚动条的左边是一些视图按钮,用于切换Word的视图方式。Word 2003提供了5种视图方式按钮,分别是“普通视图”按钮 、“Web版式视图”按钮 、“页面视图”按钮 、“大纲视图”按钮 和“阅读版式视图”按钮 。 计算机应用基础

11   8.状态栏   窗口的最底端是状态栏。它显示了文档的页数、节、目前所在页数或总页数、插入点所在位置、行和列等信息。状态栏的右边有录制、修订、扩展和改写4个按钮。每一个按钮表示一种工作方式,双击这些按钮可以进入或退出该工作方式。        创建文档   在启动Word 2003后,Word 2003会自动建立一个空文档,此时的文件名由系统命名为“文档1-Microsoft Word”。在对一个Word文档操作过程中,经常会需要建立一个新Word文档,新建文档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计算机应用基础

12 (1)选择“文件”→“新建”命令,打开“新建文档”任务窗格,如图3.1.5所示。
  (1)选择“文件”→“新建”命令,打开“新建文档”任务窗格,如图3.1.5所示。 图 “新建文档”任务窗格 计算机应用基础

13 (2)在“新建”选区中单击“空白文档”超链接,即可新建空白文档。 技巧: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空白文档”按钮 ,可以快速新建一个空白文档。 3
  (2)在“新建”选区中单击“空白文档”超链接,即可新建空白文档。   技巧: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空白文档”按钮 ,可以快速新建一个空白文档。    输入文本   新建完一个文档后,就要在其中输入文字内容。输入的文字既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如果要输入英文,则只需在文档编辑区中直接输入英文单词即可。如果要输入大写的英文字母,则需要在按住“Shift”键的同时按下键盘上相应的字母键。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   在输入汉字时,首先必须切换到中文输入法状态下。“Ctrl+空格”键或单击任务栏中的输入法指示器在中英文输入法之间切换,利用“Ctrl+Shift”可以实现不同输入法之间的切换。   提示:在输入文本时,用户可以看到工作区中的光标在不停地闪烁,它表示输入的文字将在此光标后面出现。可以使用键盘上的方向键来移动此光标的位置,也可以移动并单击鼠标来重新定位此光标,具体操作如表3.1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15 表3.1 快速移动光标的键盘命令 计算机应用基础

16    保存文档   在文档的录入过程中,用户应随时将录入的内容存储到磁盘中,以便日后修改或重新打印。保存文档有以下两种方法:   (1)选择“文件”→“保存”命令,可以保存文档。   (2)选择“文件”→“另存为”命令,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保存文档的磁盘和文件夹,如图3.1.6所示,单击“保存”按钮即可将文档保存在磁盘中。 图 “另存为”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17 提示:若用户第一次保存文档,即便是选择第一种方法,也会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3. 1
  提示:若用户第一次保存文档,即便是选择第一种方法,也会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关闭文档   文档编辑完成后就可以关闭该文档。关闭Word 2003文档的方法有以下4种:   (1)单击标题栏中的“菜单控制”图标 ,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关闭”命令。   (2)单击标题栏中的“关闭”按钮 。   (3)选择“文件”→“关闭”命令。 计算机应用基础

18 (4)如果需要同时关闭打开的所有文档,只须按住“Shift”键,然后选择“文件”→“全部关闭”命令即可。 3. 1
图 “打开”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19   (2)在“查找范围”下拉列表中选择文档所在的位置。   (3)在“文件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的文件类型,然后在文件列表中选择需要打开的文档。   (4)单击“打开”按钮,打开需要的文档。   提示: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打开文档。单击“打开”按钮右侧的下三角按钮,弹出如图 3.1.8所示的下拉菜单,在该下拉菜单中选择 相应的命令以打开文档。 图 “打开”下拉菜单 计算机应用基础

20       3.2 文档的编辑与格式设置   新建好文档之后,就需要对文档中的某些部分进行编辑,本节将主要介绍如何编辑文本、设置字符格式、设置段落格式、添加边框和底纹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

21    编辑文本   编辑文本主要包括选定、移动、复制和删除文本。   1.选定文本   在对文档进行编辑之前,首先必须选定文本,选定文本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鼠标选定文本,另一种是利用键盘选定文本。   (1)用鼠标选定文本。利用鼠标选定文本比较简单,在每个Word文档的左边为选定栏,在该区域中鼠标会变成 形状,如表3.2所示列出了利用鼠标选定文本的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

22 表3.2 鼠标选定文本 计算机应用基础

23 (2)用键盘选定文本。在某些情况下,使用键盘选定文本也比较方便,例如要选定整个文档,按“Ctrl+A”快捷键即可。如表3
表3.3 键盘选定文本 计算机应用基础

24   2.移动文本   在录入文本过程中,经常要改变文字与文字之间的位置,这时就需要移动文本,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要移动的文本。   (2)将鼠标定位在要移动的文本上,当鼠标变成 形状(见图3.2.1)时,拖动鼠标到目标位置,释放鼠标即可。 图 移动文本过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

25   另外,在选定一段文本之后,在选定的文本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剪切”命令,然后将鼠标定位在目标位置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粘贴”命令,也可以实现文本的移动。   3.复制文本   要对文本进行复制,可以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   (1)选定要复制的文本。   (2)选择“编辑”→“复制”命令。   (3)将鼠标定位在要粘贴的文本的位置,选择“编辑”→“粘贴”命令即可。 计算机应用基础

26   另外,利用鼠标也可以复制文本,具体方法是在选定文本之后,按住“Ctrl”键,当鼠标变成 形状时拖动鼠标到目标位置,释放鼠标即可。   4.删除文本   如果要删除一个汉字或一个英文单词,选中单词或汉字后直接按键盘上的“Delete”键或“BackSpace”键即可。如果要删除一段文本,在选定文本内容之后,除了可以按“Delete”键或“BackSpace”键删除外,还可以选择“编辑”→“剪切”命令来实现。   提示:“Delete”键删除的是光标后面的字符,“BackSpace”键删除的是光标前面的字符。 计算机应用基础

27    设置字符格式   一篇文章在录入完成后,还需要对文字及其格式进行设置,例如设置字体、字号、字形、字符间距、特殊效果等。   1.设置字体   给文字设置适当的字体,可以使文档的内容更加清晰,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要设置字体的文本。   (2)单击“字体”中的下三角按钮 ,弹出“字体”下拉列表,如图3.2.2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28 (3)在该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的字体,例如选择“隶书”选项,效果如图3.2.3所示。
  (3)在该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的字体,例如选择“隶书”选项,效果如图3.2.3所示。 图 “字体”下拉列表 图 设置字体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29   2.设置字号   除了可以设置字体外,还可以设置文字的字号,使整个文档看起来错落有致,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要设置字号的文本。   (2)单击“字号”中的下三角按钮 ,弹出“字号”下拉列表,如图3.2.4所示。   (3)在该下拉列表中选择合适的字号,选定后单击即可,效果如图3.2.5所示。 图 “字号”下拉列表 图 设置字号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30   3.设置字形   为文字设置字形包括加粗、倾斜和下画线等设置,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要设置字形的文本。   (2)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加粗”按钮 、“倾斜”按钮 或“下画线”按钮  ,可以为文章中的不同文本设置字形效果,如图3.2.6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31   4.设置字符间距   在某些情况下,排版某些文档时,还需要对文档设置字符间距,例如在该文档中有一行文字只有一个汉字,这样文章显得排列不均匀,这时就可以给该段文字设置字符间距来改变这种情况,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要设置字符间距的文本。   (2)选择“格式”→“字体”命令,弹出“字体”对话框。单击“字符间距”标签,打开“字符间距”选项卡,如图3.2.7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32 图 设置字形效果 图 “字符间距”选项卡 计算机应用基础

33   (3)在“缩放”下拉列表中可以设置文字的缩放效果。   (4)在“间距”下拉列表中可以设置文字与文字之间的间距,其中有3种间距类型(标准、加宽和紧缩),然后在后面的“磅值”微调框中输入具体的数值。   (5)在“位置”下拉列表中可以设置文字的具体位置,其中有3种类型(标准、提升和降低),同样也可以在“磅值”微调框中输入具体的数值。   (6)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效果如图3.2.8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34   3.2.3 设置段落格式   除了可以给文档中的文字设置文字格式以外,还可以给文档中的段落设置格式,以达到文字与段的和谐统一。设置段落格式主要包括设置对齐方式、缩进和间距。
图 设置字符间距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35   1.设置对齐方式   Word 2003中的对齐方式主要有两端对齐、居中对齐、分散对齐、左对齐和右对齐5种。在默认情况下,文档中的段落是左对齐的。居中对齐是使段落处于文档的中间位置。分散对齐是使段落中的文本两边均对齐。两端对齐可以调整文字的水平间距,使其均匀分布在左右页边距之间。右对齐是使段落处于文档的右边界。如果要对文档设置对齐方式,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计算机应用基础

36   (1)选定要设置对齐方式的段落。   (2)选择“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单击“缩进和间距”标签,打开“缩进和间距”选项卡,如图3.2.9所示。   (3)在“常规”选项区中的“对齐方式”下拉列表中选择合适的对齐方式。   (4)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效果如图 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37 图3.2.9 “缩进和间距”选项卡 图3.2.10 设置不同的对齐方式
图 “缩进和间距”选项卡 图 设置不同的对齐方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

38   2.设置缩进   设置段落的缩进可以使文档中段落与段落之间编排富有层次感。设置段落缩进的方法有3种:利用“段落”对话框、标尺和按钮。   (1)利用“段落”对话框。如果要利用“段落”对话框对段落设置缩进,可以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    1)选定要设置段落缩进的段落。    2)选择“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见图3.2.9)。    3)在“缩进”选项组中的“左”和“右”微调框中设置它的缩 进量。 计算机应用基础

39   4)还可以在“特殊格式”下拉列表中选择两种缩进方式(首行缩进和悬挂缩进)中的其中一种,选定后在“度量值”微调框中设置它的具体缩进量。   5)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2)利用标尺。在Word 2003的窗口中直接显示了标尺,如图3.2.11所示。在标尺的水平方向有4个小滑块可以设置段落的缩进,例如左缩进、悬挂缩进、首行缩进和右缩进。如果要利用标尺设置缩进,可以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 计算机应用基础

40   1)选定要设置段落缩进的段落。    2)用鼠标拖动4种缩进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滑块,就可以按照指定的缩进方式进行缩进量的调整。例如拖动“左缩进”滑块,可以调整各段左缩进的位置;拖动“悬挂缩进”滑块,可以调整选定段中除第一行以外其他行的缩进位置;拖动“右缩进”滑块,可以调整各段右缩进的位置;拖动“首行缩进”滑块,可以调整选定段中第一行的缩进位置。 图 水平标尺 计算机应用基础

41   提示:如果要精确设置缩进量,可以在拖动滑块的同时按住“Alt”键。   (3)利用按钮。利用“格式”工具栏中的“减小缩进量”按钮 和“增加缩进量”按钮 ,也可以设置段落的缩进,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要设置段落缩进的段落。    2)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减小缩进量”按钮 ,可以使该段增加一个汉字的位置。单击“增加缩进量”按钮 ,可以使该段减少一个汉字的位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

42   3.设置间距   除了可以设置段落中文字之间的间距,还可以设置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间距、行与行之间的间距,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要设置段落间距和行间距的文档内容。   (2)选择“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见 图3.2.9)。   (3)在“间距”选项区域中的“段前”和“段后”微调框中分别输入所需的段前值和段后值。 计算机应用基础

43 (4)在“行距”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的行距,其中有6种样 式可供选择,分别为:单倍行距、1
  (4)在“行距”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的行距,其中有6种样 式可供选择,分别为:单倍行距、1.5倍行距、2倍行距、最小值、固定值和多倍行距。也可以在“设置值”微调框中输入具体的数值。   (5)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效果如图3.2.12所示。 图 设置间距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44    添加边框与底纹   在Word 2003中,可以给文字加上适当的边框和底纹,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强调某个段落,还可以给该段落设置边框与底纹。   1.添加边框   如果要给某个段落添加边框,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要添加边框的段落。   (2)选择“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弹出“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单击“边框”标签,打开“边框”选项卡,如图3.2.13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45   (3)在“设置”选区中选择一种边框样式,例如选择“方框”样式。在“线型”列表框中选择一种所需的线型。在“颜色”下拉列表中选择边框的颜色。然后在“宽度”下拉列表中选择该线型的宽度。 其效果将在“预览”选区中显示出来。   (4)最后在“应用于”下拉列表中选择要应用的文字或段落。   (5)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添加的边框效果如图3.2.14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46 图 “边框”选项卡 图 添加边框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47   2.添加底纹   如果要给某个段落添加底纹,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要添加底纹的段落。   (2)选择“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弹出“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单击“底纹”标签,打开“底纹”选项卡,如图3.2.15所示。   (3)在“填充”选区中选择填充颜色。或单击“其他颜色”按钮,在弹出的“颜色”对话框中选择其他的颜色。   (4)在“图案”选区中的“样式”下拉列表中选择图案的样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

48 (5)在“应用于”下拉列表中选择“段落”选项。 (6)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其效果如图3.2.16所示。
图 “底纹”选项卡 图 添加底纹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49    页面设置和打印文档   如果想要将一篇文档打印出来或制作成电子出版物,必须进行页面设置,然后进行打印预览,满意后即可打印。   1.页面设置   页面设置包括设置页边距、纸张大小和文档网格内容,选择“文件”→“页面设置”命令,弹出如图3.2.17所示的“页面设置”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50   (1)设置页边距。页边距指文档正文与页面边缘的距离,在页边距区域可根据需要设置页眉、页脚和页码等。在“页边距”选区中已有“上”、“下”、“左”、“右”页边距的默认值(见图3.2.17),用户可根据需要重新设置。 图 “页面设置”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51   提示:如果打印的文档需要装订,还要设置装订线的位置和边距。   (2)设置纸张大小。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中的“纸张”选项卡,可以设置打印纸的大小、纸张来源等。   (3)设置文档网格。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中的“文档网格”选项卡,可以设置文字的排列方向、每行的字符个数、每页的行数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

52   2.打印预览   打印文档是文档最重要的输出方式,对文档编辑完成后,就可以打印。   为了打印出更符合要求的文档,可在打印之前先预览一下打印的效果,如果对预览效果不满意,还可以重新设置文档。预览文档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常用”工具栏的“打印预览”按钮 ,系统将自动对当前的文档进行预览,预览的效果如图3.2.18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53 (2)为了查看方便,在工具栏中单击“放大镜”按钮 ,将鼠标指针移到文档页面中,当指针变成 形状后,单击鼠标左键,当前文档页面就会放大显示。
  (2)为了查看方便,在工具栏中单击“放大镜”按钮 ,将鼠标指针移到文档页面中,当指针变成 形状后,单击鼠标左键,当前文档页面就会放大显示。 图 预览打印文档 计算机应用基础

54   在“打印预览”工具栏中还提供了“单页”按钮 、“多页”按钮 、“查看标尺”按钮 ,利用这些按钮可以帮助用户预览 文档。   在该工具栏中还提供了“缩小字体填空”按钮 ,该按钮可以帮助用户自动调整文档字体的格式。如果在预览文档时发现文档的末页文字非常少,单击该按钮可以自动缩小整个文档使用的字体,将末页文字增加到其他各页中。 计算机应用基础

55 3.打印文档 在对文档预览满意后就可对文档进行打印。打印文档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文件”→“打印”命令,弹出如图3. 2
  3.打印文档   在对文档预览满意后就可对文档进行打印。打印文档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文件”→“打印”命令,弹出如图3.2.19所示的“打印”对话框。 图 “打印”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56   (2)在“打印机”选区中的“名称”下拉列表中选择打印机的名称。   (3)在“页面范围”选区中选择文档的打印范围。   (4)在“副本”选区中的“份数”微调框中设置文档的打印 份数。   (5)设置完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开始打印文档。 计算机应用基础

57        3.3 长文档的编辑   Word字表处理软件可以方便地编辑小说、论文等长文档,例如修改文本、查找和替换文本,设置章节、分栏,创建目录、样式,使用模板等。    撤销与恢复   在编辑文本的过程中,有时由于一些误操作导致不该删除的文本内容被删除掉,这时,可以使用撤销命令撤销刚才的误操作。如果在进行撤销操作后,又想将其恢复,可以用恢复命令来恢复刚才的撤销操作。   对于一些误操作进行撤销有以下3种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

58 (1)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撤销”按钮 。如果要选择需要撤销的内容,单击“撤销”按钮 旁边的小黑三角,弹出如图3. 3
  (1)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撤销”按钮  。如果要选择需要撤销的内容,单击“撤销”按钮  旁边的小黑三角,弹出如图3.3.1所示的下拉列表,在其列表框中选择需要撤销操作的内容。 图 “撤销”下拉列表 计算机应用基础

59   (2)按“Ctrl+Z”快捷键。   (3)选择“编辑”→“撤消键入”命令。   如果要恢复一些撤销操作,有以下两种方法:   (1)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恢复”按钮  。如果不清楚要恢复哪些内容,可以单击“恢复”按钮  旁边的小黑三角,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相应的操作,如图3.3.2所示。 图 “恢复”下拉列表 计算机应用基础

60 (2)选择“编辑”→“恢复键入”命令即可。 3. 3
  (2)选择“编辑”→“恢复键入”命令即可。    查找与替换   Word强大的查找和替换功能不仅可以查找并且有选择地替换文本,还可以对带格式和样式的文本、特殊符号和特定格式进行查找和替换。 计算机应用基础

61 1.查找 选择“编辑”→“查找”命令,弹出如图3. 3
  1.查找   选择“编辑”→“查找”命令,弹出如图3.3.3所示的“查找和替换”对话框,默认打开“查找”选项卡。在“查找内容”框中输入要查找的内容,单击“查找下一处”按钮,即可在文档中查找第一处符合条件的文本,如果要继续查找,再单击“查找下一处”按钮即可。当查找结束时,系统将弹出如图3.3.4所示的提示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62 图3.3.3 “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图3.3.4 “Microsoft Office Word”提示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63 提示:单击“高级”按钮,还可以打开查找的高级选项,如图3.3.5所示。在该高级选项中可以对要查找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设置。
  提示:单击“高级”按钮,还可以打开查找的高级选项,如图3.3.5所示。在该高级选项中可以对要查找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设置。 图 “查找”的高级选项 计算机应用基础

64 2.替换 在文档中替换某个单词或短语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编辑”→“替换”命令,弹出如图3. 3
  2.替换   在文档中替换某个单词或短语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编辑”→“替换”命令,弹出如图3.3.6所示的“查找和替换”对话框,默认打开“替换”选项卡。 图 “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65   (2)在“查找内容”文本框中输入要查找的内容,在“替换为”文本框中输入要替换的文本内容。   (3)如果要全部替换,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即可;如果要选择性地替换,可以连续单击“查找下一处”按钮,直至替换完为止。   (4)单击“高级”按钮,还可以打开替换的高级选项,做进一步的替换设置。    设置文档版面   Word 2003中包含了设置文档版面的许多操作,如首字下沉、中文版式、分栏、插入公式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

66   1.首字下沉   首字下沉经常出现在一些报刊、杂志上,一般位于段落的首行。要设置首字下沉,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光标置于要设置首字下沉的段落中。   (2)选择“格式”→“首字下沉”命令,弹出如图3.3.7所示的“首字下沉”对话框。   (3)在“位置”选项组中选择一种首字下沉的样式,如 “下沉”。 计算机应用基础

67   (4)在“选项”选项组中的“字体”下拉列表中选择一种所需的字体,如“华文新魏”;在“下沉行数”微调框中根据需要调整下沉的行数,如默认的“3行”;在“距正文”微调框中根据需要设置距正文的距离,如默认的“0厘米”。   (5)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效果如图3.3.8所示。 图 “首字下沉”对话框 图 设置首字下沉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68   如果要取消首字下沉,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中段落中设置的首字下沉。   (2)选择“格式”→“首字下沉”命令,弹出“首字下沉”对 话框。   (3)在“位置”选项组中选择“无”选项。   (4)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取消首字下沉。   2.中文版式   Word的中文版式包括拼音指南、带圈字符、纵横混排、合并字符、双行合一等命令。下面详细介绍这些命令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

69   (1)拼音指南。利用Word 2003提供的拼音指南功能,可以自动给文本中的每个汉字标注拼音。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中文本中要添加拼音的文本。   2)选择“格式”→“中文版式”→“拼音指南”命令,弹出如图3.3.9所示的“拼音指南”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70   3)在“对齐方式”下拉列表中选择拼音与文字的对齐方式,这里选择默认形式;在“偏移量”微调框中设置所标注的拼音与文本内容的距离为“0”;在“字体”下拉列表中选择标注拼音的字体,如“华文新魏”;在“字号”下拉列表中选择标注拼音的字号,如“14磅”。   4)单击“确定”按钮,效果如图3.3.10所示。 图 “拼音指南”对话框 图 标注拼音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71   (2)带圈字符。利用Word 2003提供的中文版式功能,还可以在Word 2003文档中插入带圈字符。其具体操作步骤 如下:   1)将光标置于文档中要插入带圈字符的位置。   2)选择“格式”→“中文版式”→“带圈字符”命令,弹出如图3.3.11所示的“带圈字符”对话框。   3)在“样式”选项组中选择一种带圈字符样式,如“增大圈号”选项。 计算机应用基础

72   4)在“圈号”选项组中的“文字”文本框中输入字符编号,或在其列表框中选择一种字符编号。   5)在“圈号”选项组中的“圈号”列表框中选择一种圈号选项。   6)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在文档中插入带圈字符,如图3.3.12所示。 图 “带圈字符”对话框 图 在文档中插入带圈字符 计算机应用基础

73   (3)纵横混排。使用中文版式中的纵横混排功能,可以使选中的文本按纵向或横向排列。这里以选中横向文本为例,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文本中要进行纵向排列的文字,如“千里江陵”。   2)选择“格式”→“中文版式”→“纵横混排”命令,弹出如图3.3.13所示的“纵横混排”对话框。   3)如果选中“适应行宽”复选框,则纵向排列的文字宽度将与行宽适应。这里不选中此复选框,则纵向排列的文字会按自身的大小排列。   4)单击“确定”按钮,效果如图3.3.14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74 图 “纵横混排”对话框 图 纵向排列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75   5)如果要取消设置的纵横混排,选中要取消纵横混排的文字,然后单击“删除”按钮即可。   (4)双行合一。利用Word 2003提供的双行合一功能,可以实现将两行文本与其他文本在水平上保持一致的效果。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中文本中要实现双行合一的文本,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计算机应用基础

76 2)选择“格式”→“中文版式”→“双行合一”命令,弹出如图3. 3
  2)选择“格式”→“中文版式”→“双行合一”命令,弹出如图3.3.15所示的“双行合一”对话框。在“文字”文本框中显示了选中的文本,在“预览”框中可以看见其预览效果。   3)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4)如果合并后的字体太小,可以设置其字体的大小。如图3.3.16所示即为将字号由“四号”改为“小一”的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77 图 “双行合一”对话框 图 双行合一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78   3.插入公式   利用Word 2003提供的公式编辑器,不仅可以在文档中插入各种公式,而且还可以对插入的公式进行格式编辑操作。   (1)利用公式编辑器制作公式。利用公式编辑器可以制作各种公式,如:sin2x+cos2x=1。利用公式编辑器制作该公式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光标置于文档中要插入公式的位置。   2)选择“插入”→“对象”命令,弹出如图3.3.17所示的“对象”对话框,默认打开“新建”选项卡。 计算机应用基础

79 3)在“对象类型”列表框中选择“Microsoft 公式3
图 “对象”对话框 图 “公式编辑器”窗口和“公式”工具栏 计算机应用基础

80   提示:“公式编辑器”窗口中光标闪动处即为公式编辑框。在公式编辑框中,可以输入各种公式。   4)在公式编辑框中的光标处输入“sin”,然后单击“公式”工具栏中的“下标和上标模板”按钮  ,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的模板样式,如图3.3.19所示。   5)在公式编辑框中插入点的上标位置输入“2”,然后在公式编辑框中单击鼠标并输入“x”,结果为“sin2x”,最后在公式编辑框中输入“+”。 计算机应用基础

81   6)在公式编辑框中输入“cos”,然后单击“公式”工具栏中的“下标和上标模板”按钮  ,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的模板,在公式编辑框中以同样的方法输入“2”,然后单击鼠标并输入“x”,其结果为“cos2x”,最后,再在公式编辑框中输 入“=1”。   7)公式输入完成后,结果为“sin2x+cos2x”=1,在公式编辑器窗口外的任意位置单击鼠标即可返回到Word文档。   (2)利用公式编辑器改变公式样式。其具体操作步骤 如下: 计算机应用基础

82 1)在要改变样式的公式中双击鼠标,打开“公式编辑器” 窗口。 2)选择“样式”→“定义”命令,弹出如图3.3.20所示的“样式”对话框。
  1)在要改变样式的公式中双击鼠标,打开“公式编辑器” 窗口。   2)选择“样式”→“定义”命令,弹出如图3.3.20所示的“样式”对话框。 图 “上标和下标模板”下拉列表 图 “样式”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83   3)在该对话框中根据需要设置各选项。   4)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改变公式样式。   4.分栏   分栏可以将一段文本分为并排的几栏显示在一页中。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格式”→“分栏”命令,弹出“分栏”对话框,如图3.3.21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84   (2)在“预设”选区中选择分栏模式;在“栏数”微调框中设置分栏数;在“宽度和间距”选区中设置相应的参数。   (3)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效果如图3.3.22 所示。
图 “分栏”对话框 图 分栏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85    编辑长文档   编辑长文档是Word的一个重要功能,在文档中可以设置页眉与页脚、脚注和尾注,并可以创建目录。   1.设置页眉和页脚   页眉和页脚分别位于文档中每个页面页边距的顶部和底部。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命令,打开“页眉和页脚”工具栏,如图3.3.23所示。 图 “页眉和页脚”工具栏 计算机应用基础

86 “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中各按钮的功能如下: “插入‘自动图文集’”按钮:在页眉和页脚中插入页码、创建日期等自动图文集。单击该按钮,弹出如图3
  “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中各按钮的功能如下:   “插入‘自动图文集’”按钮:在页眉和页脚中插入页码、创建日期等自动图文集。单击该按钮,弹出如图3.3.24所示的下拉列表。 图 “插入‘自动图文集’”下拉列表 计算机应用基础

87   “插入页码”按钮 :使用它可以在页眉和页脚中插入页码。   “插入页数”按钮 :使用它可以在页眉和页脚中插入文档 页数。   “设置页码格式”按钮 :使用它可以设置页码的格式。   “插入日期”按钮 :使用它可以在页眉和页脚中插入日期。   “插入时间”按钮 :使用它可以在页眉和页脚中插入时间。   “页面设置”按钮 :使用它可以对页面进行设置,如页边距、纸张大小、纸张来源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

88   “显示/隐藏文档文字”按钮 :使用它可以在编辑页眉和页脚时显示或隐藏文档文字。   “链接到前一个”按钮  :使用该按钮可以链接到前一个页眉和页脚。   “在页眉和页脚间切换”按钮:使用该按钮可以实现页眉和页脚间的切换。   “显示前一项”按钮 :将光标置于前一页中的页眉或页脚。   “显示下一项”按钮 :将光标置于下一页中的页眉或页脚。 计算机应用基础

89   在文档中根据需要可以设置普通的页眉和页脚、首页不同的页眉和页脚及奇偶页不同的页眉和页脚,并对其进行修改和删除。在文档中设置普通页眉和页脚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命令,在文档中即可显示页眉和页脚的编辑区,同时打开“页眉和页脚”工具栏,如图3.3.25和图3.3.26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90 图 页眉编辑区          图 页脚编辑区 计算机应用基础

91   (2)默认状态下,光标处于页眉编辑区的中间位置,在此输入文本或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中的按钮,在光标处插入所需的文本内容。   (3)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中的“在页眉和页脚间切换”按钮 ,切换到页脚编辑区。默认状态下,光标处于页脚编辑区的左端,此时输入所需的文本或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中的按钮,在光标处插入所需的文本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

92   (4)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中的“关闭”按钮,返回到Word文档中,同时在文档中插入页眉和页脚。   2.插入脚注和尾注   在文档中插入脚注和尾注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光标置于文档中要插入脚注和尾注的位置。   (2)选择“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命令,弹出如图3.3.27所示的“脚注和尾注”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93   (3)如果要在文档中插入脚注,在“位置”选项组中选中“脚注”单选按钮,并在其右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插入的位置,在此选择“页面底端”选项。   如果要在文档中插入尾注,在“位置”选项组中选中“尾注”单选按钮,并在其右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插入的位置。   (4)在“格式”选项组中的“编号格式”下拉列表中选择编号格式为“连续”,在“自定义标记”文本框中输入一些特定的标记,或单击其右侧的“符号”按钮,弹出如图3.3.28所示的“符号”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94 图 “脚注和尾注”对话框 图 “符号”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95   (5)在该对话框中根据需要选择一种符号作为脚注或尾注的标记,然后在“起始编号”微调框中选择脚注或尾注的起始编号;在“编号方式”下拉列表中列出了3种编号方式:“连续”、“每节重新编号”和“每页重新编号”,根据需要选择一种编号 方式。   (6)在“应用更改”选项组中的“将更改应用于”下拉列表中选择更改应用的范围。 计算机应用基础

96   (7)设置完成后,单击“插入”按钮,即可在文档中插入脚注或尾注。光标自动移至插入脚注或尾注的位置,在光标处输入脚注或尾注的注释内容即可。   在文档中插入脚注和尾注,还有一种比较快捷的方法,即利用键盘上的快捷键。按“Ctrl+Alt+F”快捷键,可在文档中插入脚注;按“Ctrl+Alt+D”快捷键,可在文档中插入尾注。 计算机应用基础

97 在文档中插入脚注和尾注后,如果要查看脚注或尾注的注释内容,只需将光标移至脚注或尾注标记上即可,如图3. 3
  在文档中插入脚注和尾注后,如果要查看脚注或尾注的注释内容,只需将光标移至脚注或尾注标记上即可,如图3.3.29所示。   如果文档中没有显示脚注文本内容,要使其在文档中显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工具”→“选项”命令,弹出“选项”对话框,打开“视图”选项卡,如图3.3.30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98 图 查看脚注 图 “视图”选项卡 计算机应用基础

99   (2)在“显示”选项组中选中“屏幕提示”复选框。   (3)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3.创建目录   在Word 2003中不仅可以创建目录,还可以对创建的目录进行修改、更新和删除。   使用Word 2003内置的大纲级别格式或标题样式创建目录是最简单的方法,也可以自定义标题样式创建目录。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0   (1)将光标置于文档中要插入目录的位置。   (2)选择“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命令,弹出“索引和目录”对话框,打开“目录”选项卡,如图3.3.31所示。   (3)选中“显示页码”复选框,则在目录中每一个标题的后面显示页码;选中“页码右对齐”复选框,则目录中的页码右对齐显示;在“制表符前导符”下拉列表中根据需要选择一种标题与页码之间的分隔符,这里采取默认埴。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1   (4)在“常规”选项组中的“格式”下拉列表中选择一种目录格式,并在其右边的“显示级别”微调框中选择标题级别,如选择“2”。   (5)在“打印预览”列表框中可以预览其效果,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在文档中插入目录,如图3.3.32所示。 图 “目录”选项卡 图 在文档中插入目录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2   如果对文档中插入的目录格式不满意,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命令,弹出“索引和目录”对话框,打开“目录”选项卡(见图3.3.31)。   (2)在“常规”选项组中的“格式”下拉列表中选择“来自模板”选项,单击“修改”按钮,弹出如图3.3.33所示的“样式”对 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3 (3)在“样式”列表框中选择一种要修改的样式,单击“修改”按钮,弹出如图3.3.34所示的“修改样式”对话框。
  (3)在“样式”列表框中选择一种要修改的样式,单击“修改”按钮,弹出如图3.3.34所示的“修改样式”对话框。 图 “样式”对话框 图 “修改样式”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4   (4)在该对话框中设置修改样式的各选项,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样式”对话框。   (5)在“样式”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索引和目录”对话框。   (6)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4.插入分页符分页符用于表示文档上一页结束至下一页开始的位置。在Word 2003中,可以插入自动分页符和手动分页符。   (1)自动分页符。自动分页符是Word 2003默认的。如果要取消默认的自动分页功能,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5 1)单击“普通视图”按钮 ,将视图方式切换到普通视图模式中。 2)选择“工具”→“选项”命令,弹出“选项”对话框,打开“常规”选项卡,如图3
  1)单击“普通视图”按钮 ,将视图方式切换到普通视图模式中。   2)选择“工具”→“选项”命令,弹出“选项”对话框,打开“常规”选项卡,如图3.3.35所示。   3)在“常规选项”选项组中取消选中“后 台重新分页”复选框。   4)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图 “常规”选项卡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6   (2)插入手动分页符。在文档中插入手动分页符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光标置于文档中要插入手动分页符的位置。   2)选择“插入”→“分隔符”命令,弹出如图3.3.36所示的“分隔符”对话框。
图 “分隔符”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7   3)在“分隔符类型”选项组中选中“分页符”单选按钮。   (3)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注意:在文档中插入手动分页符的另一种方法是:首先将光标置于要插入手动分页符的文档中,然后在键盘上按“Ctrl+Enter”快捷键即可。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8   5.样式和模板   样式是应用于文本的一系列格式特征,使用样式可以快速地改变文本的外观。简单地说,样式是一组已命名的字符和段落格式的组合;模板是一种特殊的文档,是生成一份具体文档的基础。在 Word 2003中,每一份具体文档都是在模板的基础上建立的。   (1)应用样式。应用样式可以在“格式”工具栏中完成,也可以通过“样式和格式”任务窗格进行操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9   使用“样式和格式”任务窗格应用样式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插入点置于要应用样式的段落中。   2)选择“格式”→“样式和格式”命令,打开如图3.3.37所示的“样式和格式”任务窗格。在该任务窗格中的“请选择要应用的格式”列表框中选择所需的样式。若要改变该列表框的显示内容,则在“显示”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的选项。 计算机应用基础

110   3)单击要应用的样式选项,即可将其应用于当前插入点所在的段落中。   通过“格式”工具栏应用段落样式或格式,只需将插入点置于该段的任意位置,然后单击    右侧的下三角按钮 ,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相应的选项即可。   (2)应用模板。对于一个已有的文档,用户可以选用其他的模板来替换当前正在使用的模板,这样可以免除许多定制样式和格式的操作。应用模板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计算机应用基础

111 1)打开要应用其他模板的文档。 2)选择“工具”→“模板和加载项”命令,弹出如图3.3.38所示的“模板和加载项”对话框。
  1)打开要应用其他模板的文档。   2)选择“工具”→“模板和加载项”命令,弹出如图3.3.38所示的“模板和加载项”对话框。 图 “样式和格式”任务窗格 图 “模板和加载项”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112   3)单击“文档模板”文本框右侧的“选用”按钮,弹出“选用模板”对话框。在该对话框的列表框中选择所需的模板,然后单击“打开”按钮,返回到“模板和加载项”对话框中。   4)选用模板的名称显示在“文档模板”文本框中,此时,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应用新的模板样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

113         3.4 表格的使用   表格在各种类型的文档中都会经常用到。表格是由不同行和列的单元格组成的,可以在单元格中输入文本和插入图片。Word 2003的制表功能非常强大,而且操作也很简单。    创建表格   下面介绍创建表格常用的3种方法。   1.使用“插入表格”按钮创建表格   使用“插入表格”按钮 创建表格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计算机应用基础

114   (1)将光标定位于需要插入表格的位置。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按钮 ,弹出一个示例表格。   (3)在示例表格中拖动鼠标至所需的行数和列数,释放鼠标即可完成表格的创建(此时表格的行高和列宽用的是Word的默认值)。   2.使用菜单命令创建表格   使用菜单命令创建表格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计算机应用基础

115 (1)将光标定位于需要插入表格的位置。 (2)选择“表格”→“插入”→“表格”命令,弹出如图3. 4
  (1)将光标定位于需要插入表格的位置。   (2)选择“表格”→“插入”→“表格”命令,弹出如图3.4.1所示的“插入表格”对话框。   (3)在该对话框的“列数”和“行数”微调框中分别输入或设置要插入表格的列数和行数。 计算机应用基础

116   (4)在“‘自动调整’操作”选区中有3个单选按钮,选中“固定列宽”单选按钮,可在其右侧的微调框中输入或设置表格的固定列宽;选中“根据内容调整表格”单选按钮,可根据所输入文字的多少自动调整表格的大小;选中“根据窗口调整表格”单选按钮,可根据Web浏览器窗口的大小来自动调整表格的大小。   (5)所有设置完成之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如图3.4.2所示即为插入的4行3列的表格。 计算机应用基础

117 图 “插入表格”对话框 图 行3列表格 计算机应用基础

118   3.绘制表格   使用Word 2003提供的绘制表格工具可以创建复杂的表格,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表格”→“绘制表格”命令,打开如图3.4.3所示的“表格和边框”工具栏,此时鼠标指针变为 形状。   (2)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单击      和     右侧的下三角按钮 ,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表格边框所用的线型和线宽。 计算机应用基础

119   (3)将鼠标指针指向要绘制表格的位置,按住鼠标左键拖动来确定表格的外围边框。   (4)在表格边框内根据需要绘制表格的各行线、列线和斜线,绘制后的效果如图3.4.4所示。
图 “表格和边框”工具栏 图 绘制表格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120 提示:若要删除表格中绘制的多余线条,可以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擦除”按钮 ,在要删除的表格线条上拖动鼠标即可。 3. 4
  提示:若要删除表格中绘制的多余线条,可以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擦除”按钮 ,在要删除的表格线条上拖动鼠标即可。    编辑表格   用户可以对创建的表格进行编辑操作,编辑表格包括输入表格内容、选定单元格、移动表格、缩放表格和删除单元格 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

121   1.输入表格内容   在表格中输入内容与在文档中输入内容的方法相同,只需将光标定位在要输入内容的单元格中,然后在完成该单元格的输入后按“Tab”键将光标移至其他单元格中继续输入即可。   在输入文本时,Word会根据单元格的宽度自动对文本进行换行,单元格的高度会随着单元格内文本行数的多少而变化。 计算机应用基础

122   2.选定表格   表格的选定与文档中文本的选定方法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选中单元格。将鼠标指针指向单元格的左边,待指针变为  形状时,单击鼠标可选中该单元格。   (2)选中行。将鼠标指针指向某行的左边,待指针变为 形状时,单击鼠标可选中该行。 计算机应用基础

123   (3)选中列。将鼠标指针指向某列的上方,待指针变为 形状时,单击鼠标可选中该列。   (4)选中单元格区域。在表格中拖动鼠标,鼠标拖过的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之间的单元格均被选中。   (5)选中整个表格。将鼠标指针移向表格的左上角,待出现 图标时,单击鼠标可以选中整个表格。   如图3.4.5所示分别为选中单元格、行、列和整个表格后的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124   3.插入单元格   在表格中插入单元格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光标定位在需要插入单元格的位置。   (2)选择“表格”→“插入”→“单元格”命令,弹出如图3.4.6所示的“插入单元格”对话框。
图 选中单元格、行、列和整个表格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125   (3)在该对话框中选择插入单元格的方式,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4.删除单元格   删除单元格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中需要删除的单元格。   (2)选择“表格”→“删除”→“单元格”命令,弹出如图3.4.7所示的“删除单元格”对话框。 图 “插入单元格”对话框 图 “删除单元格”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126 (3)在该对话框中选中相应的单选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5.插入行或列 在表格中插入行或列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中需要在其下方或右侧插入行或列的单元格。 (2)选择“表格”→“插入”命令,弹出如图3.4.8所示的级联菜单。 (3)在级联菜单中选择相应的选项即可插入行或列。 图 级联菜单 计算机应用基础

127   在表格中插入行或列也可以使用快捷菜单来实现,其操作方法是:选中需要在其下方或右侧插入行或列的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行”或“插入列”命令即可。   6.拆分与合并单元格   拆分单元格是将单个单元格拆分成多个单元格。合并单元格是将相邻的多个单元格合并成一个单元格。   (1)拆分单元格。拆分单元格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计算机应用基础

128 1)选中要拆分的单元格。 2)选择“表格”→“拆分单元格”命令,或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拆分单元格”按钮 ,均可弹出如图3. 4
  1)选中要拆分的单元格。   2)选择“表格”→“拆分单元格”命令,或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拆分单元格”按钮 ,均可弹出如图3.4.9所示的“拆分单元格”对话框。   3)在该对话框的“列数”和“行数”微调框中,分别输入要拆分的列数和行数值。   4)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2)合并单元格。合并单元格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计算机应用基础

129   1)选中需要合并的多个单元格。   2)选择“表格”→“合并单元格”命令,或者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合并单元格”按钮 ,均可将多个单元格合并为一个单元格,如图3.4.10所示。
图 “拆分单元格”对话框   图 合并单元格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130    格式化表格   Word 2003提供了多种表格格式,用户可以自动套用表格格式,也可以自己定制表格的边框、底色、文字方向等内容。   1.自动套用格式   使用任何一种内置的表格格式都可以为表格应用专业的设计。自动套用表格格式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要自动套用格式的表格。   (2)选择“表格”→“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命令,弹出如图3.4.11所示的“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131   (3)在“类别”下拉列表中选择需要的类别,在“表格样式”列表框中选择需要的表格样式,在“预览”区域可预览表格的样式。   (4)单击“应用”按钮即可将所设置的格式应用于当前表 格中。   2.边框和底纹   对于已经建立的表格,用户还可以对其设置各种形式的边框和底纹效果。设置表格边框和底纹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中要设置表格边框和底纹的单元格。 计算机应用基础

132 (2)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弹出如图3.4.12所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
  (2)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弹出如图3.4.12所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 图 “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对话框 图 “边框和底纹”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133   (3)在该对话框中有“边框”、“页面边框”和“底纹” 3个选项卡。在“边框”选项卡中,可以设置表格边框的样式、宽度、颜色等;在“页面边框”选项卡中,可以设置文档的页面边框;在“底纹”选项卡中,可以设置表格的底纹填充和图案。   (4)所有设置完成之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表格的数据处理   Word 2003提供了强大的表格排序和计算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表格中的内容或数据进行排序和计算。 计算机应用基础

134   1.表格的排序   对表格中的内容进行排序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光标置于表格中的任意位置。   (2)选择“表格”→“排序”命令,表格被选定,同时弹出“排序”对话框,如图3.4.13所示。   (3)在“主要关键字”下拉列表中选择主要关键字,如“列1”;在“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的类型,如“拼音”;根据需要选中“升序”单选按钮,表示表格中的内容是按升序排列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

135   (4)如果还需要进一步说明,则在“次要关键字”下拉列表中选择次要关键字;在“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类型,根据需要选中“升序”或“降序”单选按钮。   (5)在“列表”选项组中根据需要选中“无标题行”单选按钮。   (6)单击“选项”按钮,弹出如图3.4.14所示的“排序选项”对话框。 图 “排序”对话框 图 “排序选项”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136 (7)根据需要在“排序选项”对话框中设置各选项。 (8)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排序”对话框。 (9)单击“确定”按钮,表格排序效果如图3
(7)根据需要在“排序选项”对话框中设置各选项。 (8)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排序”对话框。 (9)单击“确定”按钮,表格排序效果如图3.4.15所示。 图 表格排序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137   2.在表格中计算行或列中数据的总和   在Word 2003中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如果需要复杂的计算,可以在Excel中进行。在表格中计算行或列中数据总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光标置于表格中要显示求和结果的单元格中。   (2)选择“表格”→“公式”命令,弹出如图3.4.16所示的“公式”对话框。 图 “公式”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138   (3)如果选定的单元格位于一行数值的右端,在“公式”文本框中显示“=SUM(LEFT)”进行计算;如果选定的单元格位于一列数值的底端,在“公式”文本框中显示“=SUM(ABOVE)”进行计算。   (4)在“数字格式”下拉列表中选择数字要应用的格式。   (5)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提示:如果该行或列中含有空单元格,则Word将不对这一整行或整列进行累加,此时如果要对整行或整列求和,则需要在每个空单元格中输入数字“0”。 计算机应用基础

139   对表格中一行或一列数值求和,也可以先将光标置于要进行求和的单元格中,然后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 来实现。   3.在表格中进行其他计算   在表格中进行其他计算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光标置于要放置计算结果的单元格中。   (2)选择“表格”→“公式”命令,弹出“公式”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0   (3)在对话框的“公式”文本框中输入“=”,然后单击“粘贴函数”列表框右侧的 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需要的函数,如求平均函数AVERAGE、求最大函数MAX、求最小函数MIN等。   (4)在“数字格式”下拉列表中选择一种数字格式。   (5)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提示:在Word表格计算时所使用的公式可以是函数也可以是自编的公式,公式中引用的可以是单元格地址也可以是具体的数据。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1         3.5 图文混排   Word 2003有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用户不仅可以插入剪贴画及其他图片文件,如位图、扫描图片、照片等,还可以直接利用“绘图”工具栏在文档中绘制所需的图形。    插入和编辑图片   用户不仅可以插入剪贴画和图片文件,还可以利用“图片”工具栏对其进行编辑操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2   1.插入剪贴画   在Word 2003中插入剪贴画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光标定位在需要插入剪贴画的位置。   (2)选择“插入”→“图片”→“剪贴画”命令,打开如图3.5.1所示的“剪贴画”任务窗格。 图 “剪贴画”任务窗格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3   (3)在“搜索文字”文本框中输入需要插入剪贴画的类型,如“建筑”、“保健”、“背景”、“标志”等;在“搜索范围”下拉列表中选择“所有收藏集”选项;在“结果类型”下拉列表中选中“剪贴画”复选框。   (4)所有设置完成之后,单击“搜索”按钮,在任务窗格的列表框中将显示出所有搜索到的剪贴画。   (5)单击所需的剪贴画,将其插入到插入点所在位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4   2.插入图片文件   在Word 2003中插入图片文件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光标定位在需要插入图片文件的位置。   (2)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弹出如图3.5.2所示的“插入图片”对话框。   (3)在“查找范围”下拉列表中选择图片文件所在的文件夹,并在显示的图片列表框中选择需要的图片文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5 (4)单击“插入”按钮,在光标所在位置插入选择的图片文件,效果如图3.5.3所示。
  (4)单击“插入”按钮,在光标所在位置插入选择的图片文件,效果如图3.5.3所示。 图 “插入图片”对话框 图 插入图片文件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6   3.编辑图形   使用“图片”工具栏可以编辑插入的剪贴画和图片文件。默认情况下,在插入剪贴画或图片文件时,“图片”工具栏将自动打开,如果没有打开,在图片中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显示‘图片’工具栏”命令即可。打开的“图片”工具栏如图3.5.4所示。 图 “图片”工具栏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7   在“图片”工具栏中有14个命令按钮,其作用如下:   “插入图片”按钮 :单击此按钮可弹出“插入图片”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重新选择插入图片。   “颜色”按钮 :单击此按钮可弹出其下拉列表,在其中可以选择图片的颜色模式。   “增加对比度”按钮 :单击此按钮可增加图片的对比度。   “降低对比度”按钮 :单击此按钮可降低图片的对比度。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8   “增加亮度”按钮 :单击此按钮可增加图片的亮度。   “降低亮度”按钮 :单击此按钮可降低图片的亮度。   “裁剪”按钮 :单击此按钮,当鼠标指针变为 形状时,将其放在图片四周的任意控角上,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可裁剪图片(或恢复裁剪)。   “向左旋转90°”按钮 :单击此按钮可使图片向左旋 转90°。   “线型”按钮 :单击此按钮可以弹出其下拉列表,在其中可以选择图片边框的线型。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9   “压缩图片”按钮 :单击此按钮可弹出“压缩图片”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设置压缩图片。   “文字环绕”按钮 :单击此按钮可弹出其下拉列表,在其中可以选择文字的环绕方式。   “设置图片格式”按钮 :单击此按钮可弹出“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在其中可以对图片的颜色与线条、大小、版式、图形控制等选项进行设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

150   “设置透明色”按钮 :单击此按钮,当鼠标指针变为 形状时,在图形中需要设置为透明色的位置单击鼠标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此功能只适用于位图图像。   “重设图片”按钮 :单击此按钮可使选中的图片返回到初始状态。   提示:图片的文字环绕可以通过“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的“版式”选项卡进行精确设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

151    绘制和编辑自选图形   在“页面”视图中,使用Word 2003提供的“绘图”工具栏,不仅可以方便地绘制基本图形,还可以绘制自选图形。   1.绘制基本图形   绘制基本图形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视图”→“工具栏”→“绘图”命令,打开“绘图”工 具栏。   (2)在“绘图”工具栏中,单击需要绘制的基本图形按钮,如“矩形”按钮 。 计算机应用基础

152 (3)当鼠标指针变为 形状时,在需要绘制图形的位置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可绘制一个矩形。 (4)使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其他基本图形,效果如图3. 5
  (3)当鼠标指针变为 形状时,在需要绘制图形的位置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可绘制一个矩形。   (4)使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其他基本图形,效果如图3.5.5所示。 图 绘制基本图形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153   技巧: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矩形”按钮 后,按住“Shift”键,在需要绘制图形的位置单击鼠标可绘制一个正方形。   2.绘制自选图形   绘制自选图形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绘图”工具栏中,单击“自选图形”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需要绘制自选图形的类型,如选择“基本形状”命令,弹出“基本形状”的级联菜单,如图3.5.6所示。在级联菜单中单击相应的自选图形按钮,如单击“笑脸”按钮 。 计算机应用基础

154 (2)当鼠标指针变为 形状时,在需要绘制图形的位置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即可绘制一个自选图形,效果如图3.5.7所示。
  (2)当鼠标指针变为 形状时,在需要绘制图形的位置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即可绘制一个自选图形,效果如图3.5.7所示。 图 “基本形状”级联菜单 图 绘制自选图形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155   3.编辑自选图形   编辑自选图形包括选定自选图形、为自选图形添加文本、改变图形对象的叠放次序、组合和取消组合图形对象、设置阴影和三维效果。   (1)选定自选图形。要修改或移动自选图形,首先必须选定图形,选定自选图形的方法有以下3种:    1)选定一个图形。单击图形,此时图形的四周出现控 制点。    2)选定多个图形。按住“Shift”键,依次单击需要选定的图形对象。 计算机应用基础

156    3)选定集中在一起的图形。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选择对象”按钮 ,然后拖动鼠标框选图形,在拖动时会出现一个虚线方框,当要选的图形全部被框住时,释放鼠标左键即可。   (2)为自选图形添加文本。通过在自选图形(除线条和任意多边形之外)中插入文字,可以创建富于装饰性的标注和标签,如图3.5.8所示。 图 为自选图形添加文本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157   为自选图形添加文本有以下两种常用方法:   1)若是首次添加文字,可用鼠标右键单击自选图形(线条和任意多边形除外),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文字”命令,然后输入文字。   2)若要在已有文字的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可用鼠标右键单击自选图形(线条和任意多边形除外),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编辑文字”命令,然后输入文字。 计算机应用基础

158   (3)改变图形对象的叠放次序。当绘制的图形对象重叠时,后绘制的图形将覆盖先绘制的图形,这时可以通过改变其叠放次序来进行调整。   改变图形对象的叠放次序,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用鼠标右键单击要改变叠放次序的图形对象,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叠放次序”命令,弹出如图3.5.9所示的子 菜单。   2)在其中分别选择“置于顶层”、“置于底层”或“上移一层”等命令,可改变图形对象的叠放次序,如图3.5.10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159 图3.5.9 “叠放次序”子菜单 图3.5.10 改变图形对象的叠放次序效果
图 “叠放次序”子菜单 图 改变图形对象的叠放次序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160   (4)组合和取消组合图形对象。选中需要组合的图形对象,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组合”→“组合”命令,组合图形对象。   提示:对于组合后的图形对象,可以像处理单一的对象一样进行旋转、翻转、添加阴影、填充等操作。   如果要取消组合图形对象,先选中组合后的图形对象,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组合”→“取消组合”命令即可。 计算机应用基础

161 (5)设置阴影和三维效果。选中需要设置阴影的图形对象,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阴影样式”按钮 ,弹出如图3. 5
  (5)设置阴影和三维效果。选中需要设置阴影的图形对象,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阴影样式”按钮 ,弹出如图3.5.11所示的下拉列表,在该下拉列表中选择需要的阴影样式;也可以选择“阴影设置”选项,打开“阴影设置”工具栏,在该工具栏中设置阴影效果,如图3.5.12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162 选中需要设置三维效果的图形对象,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三维效果样式”按钮 ,弹出如图3. 5
  选中需要设置三维效果的图形对象,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三维效果样式”按钮 ,弹出如图3.5.13所示的下拉列表,在该下拉列表中选择需要的三维样式;也可以选择“三维设置”选项,打开“三维设置”工具栏,在该工具栏中设置三维立体效果,如图3.5.14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163 图3.5.13 “三维效果样式”下拉列表 图3.5.14 三维立体效果
图 “阴影”下拉列表 图 设置的阴影效果 图 “三维效果样式”下拉列表 图 三维立体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164    插入艺术字   为了使文档更加美观,在Word 2003中还可以插入艺术字。插入艺术字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光标定位在要插入艺术字的位置。   (2)选择“插入”→“图片”→“艺术字”命令,或者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艺术字”按钮 ,均可弹出如图3.5.15所示的“艺术字库”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165 (3)在“请选择一种‘艺术字’样式”列表框中选择一种艺术字样式,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如图3.5.16所示的“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
  (3)在“请选择一种‘艺术字’样式”列表框中选择一种艺术字样式,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如图3.5.16所示的“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 图 “艺术字库”对话框 图 “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166   (4)在“字体”和“字号”下拉列表中分别选择需要的字体 样式和字号大小,然后在“文字”文本框中输入要插入的文字 内容。   (5)所有设置完成之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效果如图3.5.17所示。
图 插入艺术字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

167   提示:要对插入的艺术字进行编辑,首先必须将其选中,此时艺术字周围出现8个控制点,并自动打开“艺术字”工具栏,使用该工具栏中的按钮可对艺术字进行各种编辑操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

168          3.6 邮件合并   在日常工作中,有时需要处理大量的报表和信件。这些报表和信件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具体数据有所变化。为了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Word 2003为用户提供了邮件合并功能。所谓邮件合并是指将一个文件中的信息插入到另一个文件中,将可变的数据与一个标准文档相结合,从而创建另外一个新文档的过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

169    创建主文档和数据源   邮件合并必须具备主文档和数据源两个基本条件。所以在进行邮件合并操作之前,必须创建主文档和数据源。主文档就是信函的主题部分,包括在各邮件中保持不变的文字、图形和格式,例如套用信函的回信地址、正文等。数据源包含合并文档中所需的信息。用户可以指定一个已经存在的数据库或表作为数据源,也可以创建新的数据源。   在Word文档中创建的主文档和数据源如图3.6.1和图3.6.2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170 图 主文档 图 数据源 计算机应用基础

171    插入合并域名   当主文档和数据源建好后,接下来应在主文档中插入合并域名,每一个合并域名被“《》”括起来。插入合并域名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工具”→“信函与邮件”→“显示邮件合并工具栏”命令,打开“邮件合并”工具栏,如图3.6.3所示。   (2)将光标定位在需要插入合并域名的位置,然后单击“邮件合并”工具栏中的“插入域”按钮 ,弹出“插入合并域”对话框,如图3.6.4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172 图3.6.3 “邮件合并”工具栏 图3.6.4 “插入合并域”对话框
图 “邮件合并”工具栏 图 “插入合并域”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173 (3)在该对话框中的“域”列表框中选择“姓名”选项,单击“插入”按钮,即可在主文档中插入合并域名,效果如图3.6.5 所示。
  (3)在该对话框中的“域”列表框中选择“姓名”选项,单击“插入”按钮,即可在主文档中插入合并域名,效果如图3.6.5 所示。 图 在主文档中插入合并域 计算机应用基础

174    合并文档   合并文档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工具”→“信函与邮件”→“邮件合并”命令,打开“邮件合并”任务窗格第一步,在该任务窗格中选择文档类型,如图3.6.6所示。   (2)在“选择文档类型”选区中选中“信函”单选按钮,单击“下一步:正在启动文档”超链接,打开“邮件合并”任务窗格第二步,在该任务窗格中选择开始文档,如图3.6.7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175   (3)在“选择开始文档”选区中选中“使用当前文档”单选按钮,单击“下一步:选取收件人”超链接,打开“邮件合并”任务窗格第三步,在该任务窗格中选择收件人,如图3.6.8所示。   (4)在“选择收件人”选区中选中“使用现有列表”单选按钮,单击“浏览”超链接,弹出“选取数据源”对话框,如图3.6.9 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176 图 选择文档类型 图 选择开始文档 图 选择收件人 图 “选取数据源”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177 (5)在该对话框中选择已经创建好的数据源,单击“打开”按钮,弹出“邮件合并收件人”对话框,如图3.6.10所示。
  (5)在该对话框中选择已经创建好的数据源,单击“打开”按钮,弹出“邮件合并收件人”对话框,如图3.6.10所示。 图 “邮件合并收件人”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178   (6)在该对话框中选择收件人,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邮件合并”任务窗格中。   (7)单击“下一步:撰写信函”超链接,打开“邮件合并”任务窗格第四步,如果用户还没有撰写信函,可在该任务窗格中开始撰写信函,如图3.6.11所示。   (8)在该任务窗格中选择相应选项,如果已经撰写信函,可直接单击“下一步:预览信函”超链接,打开“邮件合并”任务窗格第五步,在 “预览信函”选区中单击  或  按钮预览信函,如图3.6.12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179 (9)单击“下一步:完成合并”超链接,打开“邮件合并”任务窗格第六步,完成邮件合并,如图3.6.13所示。
  (9)单击“下一步:完成合并”超链接,打开“邮件合并”任务窗格第六步,完成邮件合并,如图3.6.13所示。 图 撰写信函 图 预览信函 图 完成邮件合并 计算机应用基础

180 (10)单击“编辑个人信函”超链接,弹出“合并到新文档”对话框,如图3.6.14所示。
  (10)单击“编辑个人信函”超链接,弹出“合并到新文档”对话框,如图3.6.14所示。 图 “合并到新文档”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

181 (11)在该对话框中选中“全部”单选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合并文档,效果如图3.6.15所示。
  (11)在该对话框中选中“全部”单选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合并文档,效果如图3.6.15所示。 图 合并文档 计算机应用基础

182          习 题 三   一、填空题   1.Word窗口中的标尺是用于表示________。   2.在Word中删除、复制、粘贴文本之前,首先应________。   3.在Word中如果要选定整个文档,使用快捷键________即可完成。   4.如果要快速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单击工具栏中的________按钮即可。 计算机应用基础

183 二、选择题 1.在文档中要打开“查找”对话框的快捷键是( )。 (A)Ctrl+G. (B)Ctrl+H (C)Ctrl+A
二、选择题 1.在文档中要打开“查找”对话框的快捷键是( )。 (A)Ctrl+G   (B)Ctrl+H (C)Ctrl+A   (D)Ctrl+F 2.下面的类型中,不属于分隔符种类的是( )。 (A)分类符   (B)分栏符 (C)分切符   (D)分章符 计算机应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