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國器樂 講授:吳俊凱博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國器樂 講授:吳俊凱博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國器樂 講授:吳俊凱博士

2 中國器樂的特徵 歷史傳承與其文化內涵

3 夏商周的禮樂傳統 禮記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樂所以修內也. 禮所以修外也.《禮記.文王世子》
禮帥初.朝夕學 幼儀.請肄簡諒.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學射御.二十而冠.始學禮.可以衣裘帛.舞大夏.《禮記內則》

4 周代的音樂成就 設立大司樂 (統領全體1463名樂官、樂工來施行樂教) 八音分類法 「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確立十二律、五聲和七聲音階 (運用三分損益法詳見管子.地員篇及呂氏春秋.音律篇) 八音分類法 「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諸子的音樂思想 (儒家、道家)

5 歷代的宮廷音樂機構 歷朝設有宮廷音樂機構 掌管宮廷雅樂和燕樂的編作、教習與演出
歷代宮廷音樂機構時廢時興,樂師、樂工當遇到“解僱”時便流落民間,將宮中的音樂帶到民間 樂工有時亦來自民間,也將民間的音樂帶到宮廷去 於是民俗和專業音樂產生互動融合

6 完備 豐富的樂律體系 傳統音樂的樂律 宮、商、角、徵、羽為五 「正聲」。在五正聲以外加兩個「偏聲」便成七聲音階。
宮、商、角、徵、羽為五 「正聲」。在五正聲以外加兩個「偏聲」便成七聲音階。 古音階:宮、商、角、變徵 (音高靠近徵)、徵、羽、 變宮(音高於宮音之下)、宮 完備 豐富的樂律體系

7 完備 豐富的樂律體系 包含嚴格高深的理論系統(如潮樂的五個調式,「輕六」 、 「重六」 、 「活五」 、 「反線」 , 「輕三重六」等)反映專業、高文化的內涵。 (例子:活五調柳青娘)

8 五聲音階例子

9 七聲音階例子

10 八音 克 諧 音色美與音色調和的追求 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 《尚書.堯典》

11 儒家音樂美學思想 樂記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 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 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

12 道家音樂美學思想 老子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萬 物 。萬 物 負 陰 而 抱 陽 , 沖 氣 以 為 和 。 有 無 相 生 , 難 易 相 成 , 長 短 相 形 ,高 下 相 盈 , 音 聲 相 和 , 前 後 相 隨 。恆 也 。 是 以 聖 人 處 無 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大 器 晚 成 , 大 音 希 聲。

13 道家音樂美學思想 莊子 -心齋.坐忘 心齋:指審美心靈的虛靜和無雜念。 坐忘:無我、物我兩忘之境界。

14 周 易 . 儒 道 兩 家 經 典 修辭立其誠 君子終日乾乾, 夕惕若厲, 無咎; 何謂也? 子曰『 君子進德修業。 忠信所以進德也; 修辭立其誠, 所以居業也。 立象以盡意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 . .鼓之舞之以盡神.

15 儒家美學思想之 體現 中正和平 哀而不傷 (例子:柳搖金)

16 道家美學思想之 體現 崇尚自然 虛實 以韻補聲, (韻屬虛;聲屬實) 自由與無拘無束

17 古琴音樂

18 古 琴音樂 文人音樂 主要由文人、士大夫、知識份子傳習,傳統有琴瑟(已失傳) 、琴簫合奏、琴歌、獨奏等。
出土文物和文獻可證其歷史追溯至周代,而古琴音樂能有不斷地代代相承至今,可謂在世界歷史中所罕見的。

19 古 琴音樂 形制、構造 七弦、十三徽形制約在漢代定型下來。琴面由桐木製成,琴底由梓木製成。古琴最為常見的形制有:焦尾式、落霞式、仲尼式、連珠式等。 琴面上無柱碼,並以琴面為指板。形制在演奏時,發揮以韻補聲,吟、猱、綽、注尤為出色。

20 古 琴 的 演 奏 手 法 古琴演奏中,除了散音、按音和泛音外,還能表現音色的多種變化、虛實手法等。
右手的演奏手法有:抹、挑、勾、剔打、摘、輪、滾、拂等。 左手的演奏手法有:吟、猱、綽、注、撞、往來、進復、退復等。

21 古 琴 的 演 奏 手 法 吟、猱、綽、注 吟與猱均是揉弦(音),吟是幅度小的揉弦(音),猱是大幅度的揉弦(音)。
綽與注均是滑音,綽是往上滑至本音,注是往下滑至本音。

22 古 琴音樂 記譜 琴曲的藝術表現手法 初用文字譜,後用減字譜(均為指法譜) 。
民初楊宗稷《琴學叢書》 ,概括琴曲的藝術表現手法為: 琴曲略與六書相似,不外象形、諧聲、會意三端。(參看葉明媚著《古琴音樂藝術》 ,頁40-56)

23 古 琴音樂 賞 析 流水 全曲分九段符合起、承、轉、合四大部份。第一、二、三段 為 起部,當中的滾、拂和泛音等象徵清澈的細流。
古 琴音樂 賞 析 流水 全曲分九段符合起、承、轉、合四大部份。第一、二、三段 為 起部,當中的滾、拂和泛音等象徵清澈的細流。 第四、五段 為承部 , 以按音為主, ,表現江海之平流。 第六、七段為轉部,大量滾、拂大幅度的滑音手法,表現澎湃的流水,是全曲的高潮。 第八、九段至尾聲為合部,是全曲綜合和總結。

24 古 琴音樂 賞 析 藝術表現手法 樂曲第六段用急速的節奏並大量滾、拂手法表現澎湃的流水,在藝術表現上兼具諧聲(模擬聲音)和象形(用樂聲去象徵事物和事情)的手法。 整體上,用會意表現手法表現流水給人各種感覺和印象, 由舒泰平靜以至於澎湃洶湧的形象。


Download ppt "中國器樂 講授:吳俊凱博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