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成才之路 · 语文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
散文部分 第三单元 一粒沙里见世界
3
第三单元 【精读】 都江堰
4
经 典 晨 读 1 高 考 导 航 2 课 堂 互 动 6 学 习 目 标 3 语 林 趣 话 7 课 前 预 习 4 随 堂 练 习 8 名 句 欣 赏 5 课后强化作业 9
5
经 典 晨 读
6
山亭柳 赠歌者 宋·晏殊 家住西秦①,赌②薄艺在身。花柳③上,斗④尖新⑤。偶学念奴⑥声调,有时高遏行云⑦。蜀锦⑧缠头⑨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⑩道,残杯冷炙漫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②,不辞唱遍阳春⑬。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简介】 《山亭柳》,词牌名。此调平韵始自晏殊,仄韵始自杜安世。皆双调,七十九字。
7
【注解】 ①西秦:指战国时秦国属地,在陕西一带。
②赌:以财物比优劣、定胜负都可叫“赌”。 ③花柳:指代一切歌舞艺术的才能技巧。 ④斗:竞赛之意。 ⑤尖新:尖,是高处,指过人之处;新,是新颖、独创。 ⑥念奴:唐天宝年间名妓,极善歌。 ⑦高遏行云:语出《列子·汤问》,意为歌声高亢激越,可以使天上云朵也凝止不前。
8
⑧蜀锦:古代以四川所产丝织品最为有名。叫“蜀锦”。
⑨缠头,本意为古代歌妓表演时用锦缎缠头作为装饰,后指凡赏赐歌舞的财物都叫“缠头”。 ⑩咸京:即陕西咸阳。 ⑪残杯冷炙:指剩酒冷饭。 ⑫见采:采,选择,接纳。被知音选择、接纳。这里有赏识之意。 ⑬阳春:指古代高歌的曲子《阳春》《白雪》。
9
【故事】 这首词,题为“赠歌者”,表明是写给一个歌女的。其实,词是以自述方式,歌者叙述了自己在声色生涯中由盛而衰的情况与悲哀。词中流露了作者对这歌女深切的同情。
我的家住在西秦一带。全靠自己小小的技艺,敢和人家比拼竞赛。在花红柳绿般的歌舞技艺上,那时我敢和人比拼谁有过人之处,谁更新颖独创。随便学唱一曲念奴歌调,高亢激越,会使天上行云凝止不行。演唱时常常得到无数的钱财、赠物,没辜负我技艺上艰辛的追求。
10
近些年来,在咸京道上风尘仆仆来往献艺,而今我已生活落魄,只能吃到人家的残酒冷饭,令人黯然消魂。满腹心事苦衷,不知向谁诉说。如果有知音赏识,我将不辞唱遍高雅、美好的《阳春》、《白雪》。在酒筵席上高歌一曲,我禁不住落下泪来,再次拿起罗帕,遮住充满泪水的眼睛。
11
高 考 导 航
12
(2014年高考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废墟之美 “废墟”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跟文化和美学不相干的贬义词,甚至《现代汉语词典》对“废墟”一词的解释也仅仅是“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在欧洲,“废墟”的含义自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这个语词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内涵。
13
“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早在15世纪,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了古代希腊、罗马时代那些生机勃勃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和艺术。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从那时起,欧洲人就渐渐养成了对所谓“残缺美”的欣赏习惯。于是各地残破的古建筑遗址越来越成为文学艺术家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文物”的意识也在人们心中萌发了。
14
废墟的美学价值及品位的提升,另一个重要进程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工业化运动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出来,加上启蒙运动中提出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这些都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浪漫派作家厌恶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
15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1820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断臂维纳斯”的发现。这尊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16
有位外国作家在观赏希腊卫城废墟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惊叹:“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我国有作家旅欧时也兴发类似的惊叹:“看到一座古堡废墟耸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年前塞尔维亚人的智慧和力量。”美学家朱光潜说:“年代的久远常常使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17
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哦!”
18
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19
联系近年来重修圆明园的呼声,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数大拆大建事件,不难看出,关于废墟美的意识在有些人那里还是“○”!
(取材于叶延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20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是纠正《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废墟”这一语词的错误解释。 B.中国的长城废墟凝聚着岁月沧桑,如同希腊卫城废墟一样,给人以一种“悟性的陶醉”。 C.废墟遗存往往透露着前人的非凡智慧和巨大辛劳,从而带给后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共鸣。
21
D.对废墟的认知事关国人审美意识的改进,也有利于“修旧如旧”文物保护观念的普及。
E.文章既蕴含着历史感兴,也渗透了现实关怀,表达了作者对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热望。
22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A写作目的解说不对。字典的解释本身是正确的,只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废墟”一词被赋予了新的审美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废墟’的含义自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这个语词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内涵”。D.选项中“有利于‘修旧如旧’文物保护观念的普及”不正确。文中作者对“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观念持批判态度。 【答案】 AD
23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此题的基本思路:①整体阅读,整体感知原文;②找到该题信息所在的段落或区域;③对该段落或区域的内容要点进行概括与分析;④将选项中的相关信息与自己的概括与分析进行对照,从而得到本题的答案。
24
学 习 目 标
25
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26
课 前 预 习
27
miǎo rú shàn lín jùn chā xǐ niè ɡǔn
28
2.掌握词语 濡养:滋润抚养 突兀:①高耸,②突然发生,出乎意外,本文使用①义。 遴选:①选拔(人才),②泛指挑选。 浚理:疏通治理。 圭臬:比喻标准或法度。 衮衮诸公:各位高官。
29
3.走近作者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著有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等多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创作散文,结集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
30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中的散文,大都以记游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他在记述自己对某一名胜古迹的游历和感受的同时,也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并传达对于民族文化的思考,从而,将“人、历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余秋雨《〈文化苦旅〉自序》)。余秋雨的散文有很强的文化反省意识,或者在历史时间回溯中感叹文化和山水的兴衰变迁,或者在对古代文化踪迹的探询中思考知识分子的使命和命运。
31
虽然他借助大量的文化史知识,但并没有把散文写成简单的“文化”加“山水”,而是强调“人气”,即作者的文化思考和个人体验渗入景观,他将之称为“个人与山水的周旋”(余秋雨《关于散文、读书和艺术修养——答〈新民晚报〉〈解放日报〉等》)。余秋雨的散文语言追求雅正,正如篇名“风雨天一阁”“寂寞天柱山”“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所显示的。行文常常直抒胸臆,但情感的表达有时过于夸张。在篇章结构上,也有雷同现象。
32
名 句 欣 赏
33
1.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点评:这开篇一句,起笔突兀峻急,评价热烈精警,不只引起人们迫切读完下文的渴念,其更大的巧妙在于有效地规范着作者的思想沿着思维的河床流淌,不动声色而又举重若轻地确立了《都江堰》一文整体的文路。对比是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中国历史上,作为体现深厚人文底蕴的重大工程,能够与都江堰比肩的也只有长城了。这是一个大家认同的事实,这却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发现。
34
2.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点评:“灵动的生活”是指都江堰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一直延续下去。将都江堰比喻为乡间母亲,显示了它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奉献的精神。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都江堰的本质特征:它像母亲一样滋润和濡养着中华民族。
35
课 堂 互 动
36
(一)自主思悟 1.文章第一部分作者从哪些角度对都江堰和长城进行了比较? 比较角度 长城 都江堰 修建时间 秦始皇时 比长城早数十年 修建规模 宏大 表面远不如长城宏大 占据内容 辽阔空间 邈远时间 社会功用 早已废弛 至今输送清流 外观形态 突兀在外 细细浸润,节节延伸 文明特征 僵硬的雕塑 灵动的生活 表现心态 摆老资格等人修缮 卑处一隅,绝不炫耀毫无所求,只知贡献
37
2.作者为什么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答: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作者却慧眼独具地认为,都江堰才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其实,作为同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都江堰和长城各有其独到的美感和风采,各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似乎很难进行价值优劣判断。而作者却发前人之未发,以独特的视野对两者进行了令人信服的睿智比较。文章认为: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已经废弛,都江堰为老百姓输送清流的功能绵延至今;长城讲排场,都江堰求低调。通过对两者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对比,作者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都江堰的褒扬之情和对长城的贬抑之意。
39
3.作者写李冰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比喻、对比。①以“金杖玉玺”“铁戟钢锤”比喻权势,比喻手法的使用使得文章生动形象。②将李冰与其他封建官僚对比,比出李冰人格的魅力;将治水经验与此后的典籍对比,比出治水经验的长久生命力。
40
4.作者为什么说“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李冰通过轰鸣的都江水传达的遗言是:政治家应当完全抛弃一己私利,尽心尽力地去为百姓谋福利,中国历史上有这样杰出的人物,这样璀璨的精神,当然值得骄傲,当然应当产生某种乐观。另一方面,作者相信这个遗言会长留人间,李冰的精魂不会消散,继承其精魂者会代代繁衍,这当然是更加值得乐观的。
41
(二)深入探究 1.本文在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 文章第一部分以长城为参照系,表现作者对都江堰的独特感悟;第二部分绘神绘色地表现都江堰的壮丽图景;第三部分由堰及人,展现李冰父子的精神风采。
42
三个部分层层推进,脉络清楚。第一、三部分写“虚”,以作者独特的主体感悟为中心;第二部分写“实”,以对客观景物的生动描绘为重点,“虚”与“实”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第一部分以“它,就是都江堰”收尾,自然过渡到第二段对都江堰自然风貌的描绘。第三段以“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画影的李冰”开头,通过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巧妙完成了文章结构由“景物”向“人物”的转移。文章结构流转自如,衔接自然。
43
2.作者对都江堰的情感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何好处?
在游览都江堰前后,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游览前作者没有体会都江堰的价值,参观后作者对其高度赞美并深为陶醉。“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但游览之后,作者不仅对其“景”情有独钟,认为“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而且对其“神”无比崇敬,“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这种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既深刻地表现了都江堰难以抗拒的无穷魅力,又使文章波澜起伏,可读性强。
44
3.对比手法的使用有什么好处? 文章除了将长城与都江堰进行多方面的对比之外,还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将“茫茫一片”的大海之水与“可捧可掬”的都江堰之水对比,将都江堰的水系图谱与20世纪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对比,将李冰“永远水气淋漓”的真学问与后世“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的“厚厚典籍”对比,将秦始皇筑长城的“雄壮、蛮吓、残忍”的指令与李冰筑都江堰的“智慧、仁慈,透明”的指令对比。这些对比手法的成功使用,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对都江堰、李冰的赞美之情,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45
4.文章在构思和表达方面有什么特色? 余秋雨写散文,善于从有限的景物和事件中挖掘出深广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其文化散文常常以山水风景为“出发点”,以文化思考为“归结点”,即通过对景物和事件的速写式描绘,表达作者对社会、历史、文化、人生、宇宙的独特思考,表现了作者强大的主体性、主观性,以及对客观景物、事件的“观照”和“审读”能力。
46
《都江堰》以个性思考开始,以主体感悟结束,处处显示出作者对隐含在水利工程都江堰和历史人物李冰形象后面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深刻挖掘的明显动机,即使文章对都江堰壮丽图景进行生动描绘的第二部分,也充分表现出作者对“有我之境”的偏爱。
47
语 林 趣 话
48
顿开茅塞 【释义】心中的疙瘩突然解开,从而解决了问题。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 高子是战国时的一个读书人,但高子上学极不安心,想去就去,想不去就呆在家里或跑到外边去玩,经常逃学,成绩极差。
49
孟子便批评他说:“山上的小道虽然只有一点点宽,如果经常去走它,那么它就会变成一条大路;但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去走它,那么,这条路就会被茅草堵塞。现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
成语“顿开茅塞”就是从孟子的这段话演化而成。高子的心被茅草堵塞了,一旦去掉茅草就能顿开心窍,学有所成。
50
随 堂 练 习
55
【答案】 B(A. “场合”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医院”是处所,应用“场所”;B. 砥砺:磨炼;C
【答案】 B(A.“场合”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医院”是处所,应用“场所”;B.砥砺:磨炼;C.“鱼目混珠”指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应改为“鱼龙混杂”;D.满目疮痍: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不合语境。)
56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有分析认为,在物价、医疗上涨等背景下,老年人对自身财务状况渐渐失去信心,安全感降低,很容易陷入赚“快钱”的骗局。 B.只有对核电池的回收、流通和制造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这一具有广阔前景和美好未来的新能源才能用于现实生活。
57
C.举办微山湖放鱼节,有助于进一步加大微山湖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群众关心水域生态环境、呵护水生生物资源的意识。
D.病媒(蚊子、臭虫、虱子和淡水螺一类的小生物)能传播各类疾病,我们虽然制定了有效的防控体系,但其死灰复燃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58
【答案】 C(A. 搭配不当,“医疗”和“上涨”不搭配,“医疗”后加“费用”。B
【答案】 C(A.搭配不当,“医疗”和“上涨”不搭配,“医疗”后加“费用”。B.不合逻辑,“回收、流通和制造”语序错误,应改为“制造、流通和回收”。D.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在“我们”前。)
59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完成4~6题。 4.文段写作者对都江堰的崇敬之情,但开头却说“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答案】 欲扬先抑。游览前作者没有体会到都江堰的价值,参观后作者对其高度赞美并深为陶醉。既深刻地表现了都江堰难以抗拒的无穷魅力,又使文章波澜起伏。
61
5.第三自然段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都江堰强悍而又驯顺的水?举例说明并分析其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答案】 比喻,如“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拟人,如“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排比,如“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运用多种修辞,语言生动形象,从而达到了作者抒发对都江堰的热爱和对李冰的敬慕的感情,及实现对都江堰巨大社会功用的赞叹的目的。
63
6.文段是怎样把目的“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交代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答案】 开头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层层推进;运用侧面烘托,引发好奇;采用多种修辞正面描写都江堰的水,写出了都江堰的魅力,作好了感情铺垫,从而引发读者的震撼。自然而然引出行文目的“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