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日本地震,臺媒起乩 一、日本8.9震災教我們的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日本地震,臺媒起乩 一、日本8.9震災教我們的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日本地震,臺媒起乩 一、日本8.9震災教我們的事
【私生活‧意見】2011年03月11日 地震發生之後,我將電視頻道鎖定NHK,網路則在Yahoo Japan與Twitter。因為follow了不少日本推友,所以這幾個小時以來,我見識到日本人對震災的態度,也看到NHK示範了所謂媒體的高度與專業,雖然日本首相頻頻走馬換將,但是整個政府體系在震災過程當中的按部就班,實在教會我們很多事情。 NHK即時呈現的空拍畫面,冷靜而詳實提醒海嘯的正確訊息,即使某些主播跟記者的聲音有些顫抖,但是他們知道包括災區民眾跟全球日本人都很注意這些消息,他們必須鎮定,因為這是最重要的訊息來源。所以沒有災民呼天喊地的

2 畫面,沒有記者跑去災區大呼小叫的搞笑,但是對於訊息傳遞,政府政策發佈,甚至每隔幾分鐘就提醒觀眾注意安全,NHK真是個讓人欽佩的媒體。我猜,他們一定做過很多準備,面對災難,他們要呈現怎樣的報導方式,要確實傳遞訊息,卻不能讓閱聽大眾陷入焦慮,也就是加深所謂的「創傷症候群」。 首相出面召開記者會,交代了,「冷靜地行動」。官房長官過了一段時間也出面,非常有效率的交代了政府正在做什麼事情,發生什麼狀況,然後提醒百姓應該要如何互相幫忙,如何注意安全,措辭簡潔清楚,沒有太多官腔,看得出來是真的掌握狀況,而不是由幕僚撰寫的無關痛癢的稿子。 twitter上面更讓人驚訝,一些藝人、職棒球員因為follow他們的推友數都在數萬人,所以他們就成為retweet訊息最有力的轉運站(日本推友會加註「擴散希望」)。日本人平常對於地震的演練確實很紮實,有過地震經驗的推友開始提醒,出外避難之前要先關閉電力與瓦斯,孕婦避難要注意什麼,

3 要將壓在建築物下方的傷者拖出來之前要注意什麼,還有日本推友熱心提醒台灣推友,逃生包要準備什麼。
日本推友互相提醒,一定要在路上避難過程當中協助那些不會說日文的外國人,即使只會說「Hello~OK?」都是最大的幫忙。或是特別要照料高齡者與婦女,鄰居有獨居者也要記得去敲門。某些仙台店家開始發推,今晚免費提供咖哩飯。接近下班時間,東京通勤族因為鐵道停駛的關係無法返家,路上交通也嚴重塞車,入夜之後氣溫下降,靠近各車站的大學陸續開放講堂與校內大型集會所供無法返家的上班族過夜,接著旅館也陸續加入,包括橫濱Arena與武道館也透過推特公告加入避難所行列,某些靠近車站的商務旅館也開始提供免費住房,最讓人欽佩的是,不管是學校還是各種體育設施,都備妥千人毛毯與食物,這是平日準備的結果,絕不是倉促應急。

4 譬如Google也開始提供各地避難所的地圖,NTT開放災區公用電話無料使用,各大通信包括NTT、KDDI、SoftBank都提供報平安與災情通報的留言版,還有google也很快成立尋人與報平安的網頁。大型電器量飯店Bic Camera提供免費手機充電服務,還有Suntory在2005年就在各地設置這種遇到緊急狀況時可以免費提供飲水的自動販賣機。 8.9級強震,日本人教會我們什麼是面對天災該有的謙卑與準備,冷靜與行動力。不管是政府機關、自衛隊、媒體,還是一般百姓,所謂的推友,宅男等等。 但我們的媒體到底在幹嘛?同樣的畫面,為什麼配上那麼不堪的文字,「驚~這是日本嗎?千萬災民湧上街頭」,或是主播說,「讓我們來看看畫面有多慘」「簡直是慘絕人寰」,某主播竟然興奮說著,「這是中央氣象局有史以來第一次發佈海嘯警報耶!」 有推友說,這次震災,日本人讓我們知道,什麼是「政府」。但我覺得,台灣的媒體,台灣的百姓也要學習。至於

5 那些一天到晚花納稅人金錢去考察的官員和民意代表,你們到底考察到什麼呢?災難來時,我們有辦法這麼井然有序嗎?
還有媒體主播們,不要把災難當成恐怖片播報,看到NHK和日本推友的表現,我相信他們是非常努力的接受了地震發生,而且很努力要讓災難減到最低,這種精神是非常讓人欽佩的啊! 最後我真的忍不住要再一次抱怨,拜託台灣媒體在處理災難或意外事故時,不要一直將鏡頭對準受難者或往生者的家屬,拍他們大哭,昏厥的畫面,一點都不尊重,那是一種媒體的傲慢。日本媒體絕對不會播出這種鏡頭,即使家屬願意受訪,畫面也不會出現臉孔,如果受訪者是兒童,甚至只能拍背影或鞋子,這是一種尊重,請台灣媒體那些讀了很多書、學位很高、薪水很高的老闆、主管不要再逼迫記者去做這種缺德的事情了。

6 二、不見哭天搶地 日媒重視生活資訊 東森新聞 更新日期:2011/03/14 11:09 日本遭逢國史上最大地震的侵襲,受災地區不只範圍寬廣,死傷人數到目前為止都還無法確認,不過在這次地震當中,日本人冷靜守秩序面對災變的態度讓人印象深刻,而日本的公共電視NHK在這個關鍵時刻更扮演協助災民重新站起來的角色,不只新聞平實報導,更不斷提供生活資訊,讓民眾的生活步入常軌。 日本受災民眾井然有序大排長龍領水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其實更讓人佩服的就是NHK在地震新聞的處理方式,十三號上午已經是災後第三天,NHK的新聞當中,不斷出現跟生活有關的相關資訊,最重要的水在仙台或宮野哪些地方可以領取,寫的清清楚楚。

7 而中斷的通訊,新聞當中也告訴大家,139個地方可以打免費的公用電話,甚至連詳細的地點都有。如果生病了,輕傷到哪裡看病,重傷或急診可以到哪一間醫院也都說的很詳細,連要到哪裡洗腎都出現在新聞畫面當中。 生離死別是災難中避免不了的悲劇,然而即使是面臨海嘯滅村的災難,新聞當中不見哭天搶地的情緒,或大量遺體的驚悚畫面,擦擦眼淚,或者是親人相見雙手緊握,低聲啜泣,已經是僅見的災民情緒,從哪裡可以領得到錢,到哪些銀行開放,日本NHK的報導明顯看得出來希望能盡快讓活下來的災民回到生活的常軌,就像失聯親人互相留言的看板一樣,日本媒體在這次大地震當中充分詮釋了 媒體守望和傳遞的功能。

8 三、台媒採訪追逐 日警出動護秩序 /03/15 07:24:00 日本強震餘波未平,核電廠停止運轉,造成部分地區實施分區限電,連帶影響首都圈交通。不過,秩序仍是日本人在混亂中不變的堅持。(圖為日本民眾守秩序排隊裝汽油,中央社檔案照片)

9 日本強震餘波未平,核能電廠停止運轉,造成日本部分地區從今天開始實施分區限電,連帶影響首都圈交通。不過,秩序仍是日本人在混亂中不變的堅持。
沒有水、沒有電,食物飲水靠補給,不能住在家裡,只能集中在緊急避難所,這是宮城縣仙台市災民的生活寫照。一般人在這種艱困環境中,通常容易失去耐心與秩序,但14日從仙台市撤離、平安抵達東京都的台灣31個留學生,給面對震災、海嘯的日本人高度評價。 台灣留學生說,仙台市看不出來受到震災影響,人民雖然被安置,飲食靠補給,卻仍然保持平靜的心情,聽從工作人員安排,維持良好秩序,所以他們待在仙台市時,非常安全。 因為強震影響,核電廠停止運轉,東京都部分店家配合政府政策,紛紛在店門貼上暫停營業告示,以行動響應限電;原本熱鬧的東京夜,也在入夜後很快進入寧靜,雖然少了人氣,卻多了點秩序。

10 面對媒體採訪,本來就很重視採訪禮儀的日本人,在強震後也絲毫不打折扣。
台灣媒體在東京羽田機場,準備採訪中華民國政府派出協助日本救災的救難隊,機場人員馬上拉出一個「ㄇ」字型採訪區,雖然台灣媒體一度抱怨「拍出來畫面不好看」,最後還是配合機場工作人員,未越雷池;連日方要求不能跟拍,台灣媒體也照單全收。 不過,台灣媒體晚間集合到東京車站內,準備採訪從仙台市撤離的台灣留學生時,東京車站工作人員先以很嚴肅的口氣要求大家不要攝影,但因為大家聽不懂日語,所以工作人員舉著「攝影禁止」紙牌,再次示意台灣媒體,並表示若不聽從勸說,將立即報警。 後來,台灣媒體還是習慣以在台灣採訪的方式,跟拍攝影,在車站內追逐不願受訪的留學生,日本警方終於出現維護秩序。

11 四、聯合筆記/帶領社會發狂? 秩序是日本人在經歷強震後,仍不願放棄的堅持。 日本東北大地震,福島核電廠的反應爐發生氫爆,引發全球緊張。
【聯合報╱程嘉文】 :34 pm 日本東北大地震,福島核電廠的反應爐發生氫爆,引發全球緊張。 在此同時,九州宮崎縣串間市長野邊修光宣布,暫停四月舉行的興建核電諮詢公投,因為「在這種狀態下舉行投票,是無法得到市民認同的。」 核電公投是野邊的主要競選政見,照理說此時投票,鐵定一面倒反對,有更大民意力量,逼迫電力公司打消計畫。但他卻宣布,現在的情況不適合投票,要等到事情查明再說。 不在激情下搶作決定,放棄唾手可得的政治利益,這是何等理性精神。

12 相較於日本政治人物與媒體面臨危機時,竭力維持社會穩定,保持民眾冷靜;台灣的政治人物與媒體在類似情況下,卻唯恐事情不夠嚴重。因為對媒體來說,故事愈「精彩」愈有收視率;對政治人物來說,危機愈迫在眉睫,愈可以證實當政者的無能。 因此,國外報導的日本災情,轉口到台灣媒體後,程度就自動「加碼」。有些媒體把「核電廠氫氣爆炸」簡化為「核爆」,甚至還把酷斯拉、超級月亮都扯進來。 某些電視台的記者,在距離重災區還很遠的地方,聽說有海嘯警報,立刻在鏡頭前表演狂奔逃命。問題是從畫面也可以看到,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只有他們自己。 有媒體剛派出多名記者,第二天立刻宣布「擔心輻射汙染」,全部召回台灣。還有某立委要求外交部立刻撤僑。問題是目前疏散範圍只限電廠卅公里之內,僅是整個災區的一小部分,距離東京更將近四百公里。大部分的東北地區,各

13 五、台灣式災難新聞… 洪水、淚水、口水? 國記者照樣進入,民眾也沒有撤退。顯示政治人物和媒體對核能災害也缺乏認識,只有誇大的恐懼。
因此我們很難不擔心:任何自然災害侵襲台灣,接下來都會出現第二波的「人為餘震」,而且殺傷力可能比第一波還大。 五、台灣式災難新聞… 洪水、淚水、口水? 【聯合報╱鈕則勳/文化大學廣告系副教授(台北市)】 日本震災與海嘯,災難新聞播報的原則—不渲染悲情、不製造恐慌、不穿鑿附會,台灣多數的新聞台幾乎都將其拋諸腦後。許多媒體透過傳統台灣式的災難新聞播報方式來報導日本震災,除了延續以往「洪水、淚水、口水」這「三水」的播報方式之外,亦充滿了濃濃「消費」的感覺;難道媒體無法從更積極的面向來兼顧社會責任嗎?

14 首先,媒體可傳達一些對閱聽人有益的積極訊息。好比說,日本的防震知識及演練應該就是很好的教育資訊,日本公司都配給職員一個救生箱,其中除了食物及飲水外,還配有手套及保暖用的雨衣,就是要預防若是結構被震垮,在搶救的黃金七十二小時中,仍有生存的可能。 至於居家防震,日本民眾也會將衣櫃、書櫃或較高置物櫃的頂端固定,事前也會不斷地確認家中可供避震的區塊。透過這些對觀眾有利的訊息,至少能夠讓觀眾學習到在地震中自保的方法,而觀眾自然會注意看這段新聞,亦不至影響收視率。 其次,媒體的災後檢討報導,不論是對制度或是政策面,都應強化監督。以他山之石的觀點來看,日本政府從平時的防震機制到災難發生後的緊急處置能力,甚至政府與民間的互信強度與災民的迅速撤離方式,都能提供我政府從制度到政策面上的檢視或反思;倘媒體能以主題單元來做報導,除了能催促政府應該補強的作為外,更發揮的監督的功能。

15 六、海龍王動怒才有海嘯? 網友提「業力反撲」說
最後,媒體監督的力道不能三分鐘熱度。既然媒體可從日本震災指出我政府應該努力的面向,便應該持續追蹤;但我擔心的是,從經驗法則來看,媒體監督的力道似乎只有三分鐘熱度,當更聳動及新鮮的話題出現時,媒體的焦點很自然地又順勢移開了。由於媒體不繼續關注應該強力監督的災後檢討面向,相關單位補強或改進的工作當然可能虎頭蛇尾,災難發生,還是得大家一同承受。 或許媒體自認為以上所提的部分在報導中皆有處理,但明顯地不符比例原則,聳動的畫面報導仍佔據著主要的篇幅;筆者當然了解電子媒體收視率的壓力及難處,但是若能從比例上面逐步微調,慢慢增加深入面的報導,帶領觀眾、政府一起進步,或許這才是主流專業新聞台應負的責任。 六、海龍王動怒才有海嘯? 網友提「業力反撲」說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11/03/16 14:10

16 日本311東北強震震出毀滅性的海嘯,有網友提出了「業力反撲」一說,直指肇因全為日本人民喜歡吃生魚片及各式新鮮海產,才會使海龍王動怒、引起地牛翻身,導致這起芮氏規模高達9.0的超級強震。
據了解,「業力」一詞源自印度教的業力觀,是其理想主義中的普遍觀念,而最簡單的解釋則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就是所謂的「因果論」;但業力又和命運不同,其主要是表達個人的生命經歷及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為影響。 對此,網友以「業力」二字形容此次日本強震及近日來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重災,直指這些災害皆是人類種下惡因,才會導致大自然強烈反撲所致的果;更有網友分享了「血色海豚灣(血色海灣)」紀錄片,其中日人肆意屠殺海豚的行為,更讓人加深了海龍王動怒的想法。 以日本為例,既定印象就是其是個喜愛各式生猛海鮮的民族,但其他各國又何嘗不是,人們皆崇尚天然、非人工養

17 七、日期數學公式結果一樣 日震、川震現「魔鬼巧合」
殖的食品,總是認為「天然ㄟ尚好」;但在大肆捕殺大自然所孕育出來的生命同時,人類卻總是忘了回饋;如同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一般,假如真有大地之母,當然可以孕育人類也能毀滅世界。 七、日期數學公式結果一樣 日震、川震現「魔鬼巧合」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03/16 14:10 日本強震牽動全世界的神經,就在此時,網路上一道「 = 」的數學公式,也「震」驚無數網友。一邊是日本地震發生日期,一邊是大陸汶川地震發生日期,加起來都剛好等於2025,如此蹊蹺的聯繫,頓時引發猜測,而網友也將這稱為「魔鬼巧合」。 《中新網》報導,大陸一些網友受電影《2012》的影響,產生「末日情緒」,並同理加出「2012年12月1日」,稱其

18 「預測世界末日時間」。相對理性的網友認為,這完全是巧合。有網友評論稱,中日自古一衣帶水,巧合的聯繫,或許提醒人們,在災難面前更應該互相關心。
去年智利發生地震後,就有網友發現,「5‧12汶川地震」、「1‧22海地地震」、「2‧27智利地震」的日期豎著排列,橫看竪看都是3個地震日期,這種神秘聯繫當時就引發網友熱議。這次又出現奇特數字聯繫,更多的網友認為詭異,有些人甚至開始推算下一次發生地震的時間。 對此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表示,這確實是一種巧合,但僅此而已,因為歷史上有很多地震的發生日期,在數字上都有一些有意思的聯繫,但這並不能預測下一個自然災難。 不過,孫士鋐也說,從近一段時間來看,地球確實處在地震活躍期。1933年,在距這次日本地震震央不足100公里的地方,發生過規模8.9強震。從宏觀來看,在地震活躍期,日

19 本發生強震有著一定的必然性。「目前,人類對地球的脾氣,確實知之甚少。地震、火山噴發等災難常常令人類始料未及。因此,對人類來說,重要的是從災驗中學習如何更好地應對。」
八、核爆扯酷斯拉 鄉民轟豪ㄒㄧㄠˊ 自由時報 記者陳珮伶/台北報導 日本發生超級強震後,新聞台到政論節目都進行特別報導,其中東森新聞「關鍵時刻」12日晚間探討日本強震引起的核爆危機,主持人劉寶傑和名嘴們討論時,從「8.8是能量釋放掉,還是毀滅開始」、「茨城像是汽車亂葬崗」、「海上漩渦是死神的漩渦」、「東京8.0死亡倒數」到「核電『酷斯拉』的噩夢成真!?」等標題和話語不斷冒出,煽情指數爆表 ,不少網友看不下去,上網po文大批「太豪ㄒㄧㄠˊ」、「危言聳聽」、「日本被他們講得已經亡國了」。

20 酷斯拉都出來了 網友開罵 除了「關鍵時刻」討論過度誇張挨批外,網友還點名中天、東森、台視等新聞台,不實事求是講解災情、救災進度,卻找名嘴大談「世界末日」、「馬亞預言」、「超級月亮引起毀滅性災害」、「聖經預言」等,報導內容怪力亂神、危言聳聽、唯恐天下不亂。 網友們忍不住開砲:「寶傑連酷斯拉都出來了」、「在報新聞的同時還請幾個名嘴在那裡大談什麼世界末日,什麼馬雅預言,什麼超大月亮影響潮汐…這三小!」、「台灣的新聞台可以申請世界奇觀」、「台灣新聞把日本地震當成災難電影在看;日本的新聞是冷靜、處理、放下的勵志記錄片」、「台灣還要等到天災嗎?這些媒體比天災還可怕」。 死傷人數灌票 引發反彈 此外,台灣新聞台為搶收視,死傷人數都「提前灌票」也引

21 發網友強烈反彈,挨批「東森死傷人數永遠領先」、「比NHK報的人數還多」、「遇到天災,台灣媒體總是死最多人」。
網友除了虧新聞台,還公推台灣最具指標性的電視台應該是「PTT」(批踢踢實業坊):「這次我真的覺得鄉民的消息比台灣的電視台正確」、「PTT八卦版,資訊流通速度是新聞的好幾倍,還有即時各國新聞翻譯喔」。 東森新聞部總監孫嘉蕊昨回應,死傷人數皆據外電新聞報導。另外網友批節目內容太聳動,孫嘉蕊表示:「『關鍵時刻』的來賓都是具有天文地理知識的學者,主要是探討新聞中無法呈現,地震現象深入的報導,至於用詞部份,如果網友覺得太聳動,那我們知道了。」

22 九、大災難後看媒體的說服力與信賴力! 陳念初 媒體在重大災難事件下所建構的符號真實,可以對照及呈現台灣媒體的普遍特質與核心思想,媒體念茲在茲的追求真實,如果只是在說服的層次,那離人民信賴還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好好努力.…… 媒體除了說服閱聽眾,還需被閱聽眾信賴 選擇媒體為工作職業,就是一份艱苦的志業開始,這是許多老媒體人給新進從業人員的惕勵,因為,媒體人與一般上班族相比,感覺平均薪資較高,但以投入的時間及風險來看,時薪及保障卻低的可憐!因此,媒體人沒有強烈的執著心,或在媒體界裡投機苟存的本事,很難繼續此業。

23 不僅如此,媒體人除了要建立專業的採訪及製作說服力外,更重要的是信賴感的建立,但是,這個信賴感不是單純媒體人本身可以片面完成,媒體組織才是最重要的影響關鍵因素。
一則新聞從消息來源、企劃、採訪、拍攝到最後的後製播出,這中間有許多的守門員在緊盯著不出錯,這就是媒體組織的慣性及組織框架下的安全原則,但這只是媒體的專業製作規範,可以增強媒體的說服力及通路實力。 從這次日本大地震的台日媒體報導省思中,各界批評台灣媒體的倒不是這些層層組織把關下的疏漏,而是媒體長期忽略閱聽人內心真正感受的一種民意反撲。 因為台灣媒體被詬病的就是媒體灑狗血式的結夥報導災難新聞,唯恐天下不亂的失真報導,報導新聞的核心價值遭到質疑,信賴感一直無法提升!

24 台灣只剩商業媒體或稱為藍綠媒體,因為台灣的公共電視根本無法扮演NHK及BBC的角色,成為新聞的主流平台。
商業媒體或藍綠媒體在收視率的競逐下,原本應該更需了解閱聽市場的深度需求,但收視率的表象及偏差解讀下,部分媒體或從業人員因偏見或框架,還是以為煽色腥、雙體(屍體與裸體)、政治衝突與鬥爭題材是收視保證,於是,類似的畫面層出不窮的上演。 媒體找到一個最有利的位置去發展它的意見劇本、表演者及忠誠觀眾,於是,藍綠媒體於焉形成,政治與媒體共生下,普遍閱聽者權益常常被犧牲,日本災難新聞下,是最佳的議題建構環境,於是,政治人物又開始把如核四等睡眠議題抬出來,希望找到重新進行公眾討論的新契機,一般老百姓對核四的興建決策及安全執行擔憂又被放大了,是真的幫老百姓把關?還是政治遊戲?看不清也無從看清。

25 日本大地震後 媒體扮演人心安定劑 媒體有追求真相的天職,但豈能安定人心? 在這個跨界大災難從核心流竄外圍的悲劇裡,日本在最內圈受害最深,沉默、秩序、及理性是日本民眾內心深度哭喊後的平靜及無助,在外圍的世界及媒體也都同時間感受大自然及全球緊密結合的環境現實,我們在日本殘破家園裡,看到美麗及經濟繁榮的背後,同樣也是如此脆弱! 媒體人在捕捉每一個脆弱的畫面及無助的眼神時,可否多一點勿擾,多一點關懷,多一點同理心。 收視率競爭下媒體人更應該省思,我們想要的媒體天職到底是甚麼?我們習慣用畫面的震撼及各種提示語言,來建構一個符號真實,告訴閱聽人我們是製作專業且值得您信服的,但信賴呢?卻不斷的流失......

26 坊間太多的書都在告訴大家,要具備專業的說服力才能贏得喝采,所以,每一個人都讓自己有十八般武藝去面對競爭同儕與工作環境,但回到人性裡的最初始語言,也就是與自己親人的最親密接觸,例如父母親的關愛及小孩對父母的依賴感等等,它就是一種信賴感。 放大一點,日本大地震日本民眾與這個國家之間的信賴感有沒有因為地震而斷然無存?甚或是更加穩固?日本NHK媒體提供的多數救援資訊,扮演好一個媒體與民眾之間的信賴關係,而且是不斷在經營的媒體信賴關係。 台灣的媒體及政府能不能在大地震中借鏡,重拾民眾的信賴感,這才是任何政黨執政的穩固基礎。 而媒體報導裡大放之各種批判、痛心、感官刺激等現象,背後的收視核心動機還是感動、溫馨、關懷、安全感的構念,高收視率如果反應在政治鬥爭、社會亂象、痛心故事、八卦腥色的題材上,背後真正的需求卻仍然是和解、安定、健康

27 十、地震報導 NCC籲適可而止 的社會,當媒體把收視表象報導出來,卻沒有導引及活化出這背後重要的收視意義,遑論客觀公正之媒體!
關心大多數民眾的閱聽質,讓信賴力超越說服力吧! 十、地震報導 NCC籲適可而止 中央社記者 黃慧敏台北16日電 /03/16 16:40:00 日本11日發生強震以來,台灣電視新聞台全天候不斷重覆報導。NCC發言人陳正倉(圖)表示,新聞台不應把前幾天的新聞不斷填滿,讓報導出來的災情比實際嚴重好幾倍。(中央社檔案照片)

28 台灣媒體對日本強震的報導方式,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看不下去,已對業者提出行政指導,要求適可而止。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公會回應表示,已開始報導其他新聞了。
NCC發言人陳正倉表示,新聞台不應把前幾天的新聞不斷填滿,讓報導出來的災情比實際嚴重好幾倍。他說,NCC在八八水災後曾發布災難新聞處理原則,期盼衛星公會自律委員會能發揮功能,導引業者在報導災難新聞時有所取捨。 陳正倉並表示,NCC從不干預新聞台內容,呼籲所有新聞台本於專業和判斷,提供真正的新聞讓閱聽大眾了解事實真相,而不會產生負面效果。

29 NCC已在昨天以公文行政指導電視協會和衛星公會自律委員會,責成業者自律。自律委員會主委陳依玫表示,自律委員會過去3天連續開會,提醒業者注意報導篇幅,遣詞用字也必須精準,例如勿將核電廠氫氣爆炸或失火,報導為「核爆」。 陳依玫表示,昨天起各家新聞台也已開始播出地震以外的新聞,例如各台都處理了台中市大火報告的新聞。 十一、從日本的震災中,我們學到了什麼? zuilon0327部落格 /03/14 3/11日,日本爆發9.0大地震,造成數千名的死傷和失蹤,首先在此為他們默哀...... 日本這次的世紀災難,透過網際網路在全球每個人面前,見證到毀滅的可怕,但日本人面對災難除了地震海嘯外,還

30 有位於福島的核電廠,因地震造成的核危機不只影響日本,更會影響全球所帶來的世紀危機。
日本人面對災難並沒有出現脫序失控的局面,反而能願意一同共體時艱,採買的日常用品和水食物等,大家都能井然有序,彼此互相扶助,互相打氣,令我佩服的是,沒有彼此之間的衝突和憤怒,反而是更多的關懷和提醒,日本媒體不僅在螢幕上告示全國各沿海區的海嘯可能,還不忘提醒教導大家如何做,也提供民眾電話和網址供協助尋找失聯的人,民族性的強韌和守秩序的精神令人稱讚。 反觀台灣,回想起88水災的同時,政府部門幾乎通通失靈,並還冒出「不過是吃碗粥而已。」或「拜託,過父親節ㄟ」等等字句,政府部門沒有第一時間安民心,緊急調度,危機處理根本不足,讓原本能得就得災民紛紛失去求救的機會。 媒體不僅把災難當作借題發揮的報導,還將災民的痛苦

31 無奈當作炒獨家、炒頭條的主題,誰能炒得兇就有收視率,有收視率就有錢賺,沒有就回家吃自己,這種作法跟殺人有何不同?每個人都需要被求救,卻不但煽動人心,更是製造社會恐慌。可惡的是,還有人上來PO網幸災樂禍自我感覺很良好,公民道德到哪去了?觀望台灣的媒體和政治人物,幾乎都是以選舉為利,媒體還有藍綠之分,發生重大災難想到的不是救人,而是開記者會口水嘴砲,我想問:這樣子還能投票選他們嗎?台灣的媒體還能看嗎? 日本發生這樣的重大悲劇時,台灣到底能不能不要重演88水災的悲劇和荒唐戲?我們的公民道德會不會隨著政治人物或惡質媒體的混戰而淪喪?台灣人現在必須要好好思考了。 比較看看吧,別人的跟我們的素質差多少……

32

33 十二、聯合筆記/從災難中學習 【聯合報╱林新輝】 :08 am 日本東北大震,舉世同悲。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一書中寫道:「死不是生的對極形式,而是以生的一部分存在著。」日本在災難中釋放出強大的能量,教導地球村的公民如何從災難中學習。 日本地震、海嘯、火山、颱風天災頻繁,自然界的無情沒有擊倒他們,反而從每次災難中學習。這次全球稱許的預警系統,就是日本政府從阪神大地震慘痛代價中學到珍貴的一課。 政府如此,人民更是如斯。日本人在大震中流露克己自制的文化,讓歐美國家都動容。 日本人常說:「做花,就要做櫻花」,大震後,全民展現生如櫻花綻放之燦爛,死時也要像櫻花凋謝一樣雍容受人

34 尊敬的氣息。 大震後,美國CNN有線電視網製作一個名為「我們(美國)準備好了嗎?」的專題,兩位學者深度檢討美國面臨複合式災難時,還有哪些準備不周全。發展核電的國家如德、法,也從福島核電廠的事故反覆檢討哪一個環節出錯,並且反省要不要繼續發展核電? 台灣也有檢討的聲音。只是對照歐美國家,台灣的檢討聲音卻鄙俗、自私,令人慚愧。技術官僚為強調國內核電廠的安全,引喻失當;為了消除民眾疑慮,竟說出:「生吃都不夠,怎輪得到我們」的話。 立委的問政更是令人汗顏,檢討核安淪為政治鬥爭工具,核四廠存廢演變成藍綠惡鬥,只有口水沒有政策。當各國正在努力摸索「從災難中學習」的精神,我們的政客窮其手段,誇大負面力量,趁亂中攫取政治利益。

35 村上春樹寫道:「非常遺憾的是,某些事物是不能往後退的。如果那時候有什麼絲毫差錯的話,就會以錯誤的樣子凝固下來。」值得政客們咀嚼再三。
十三、社論-看NHK表現 台灣媒體該慚愧 中國時報 【本報訊】   還記得跨年煙火策畫人蔡國強沒實現的創意嗎?在夜空中打出大大的三個字:別吵了!當時為避免這麼直白的表達方式激起不必要的政治爭議,讓台灣的夜空少了這三個字;事隔三個半月,許多民眾竟又有了相同感覺,只因日本芮氏規模九的強震,震出民眾對台灣媒體播報災難新聞的不滿。   日本震災發生後隔天,網路上即廣泛流傳一篇作家米果的網文〈日本八.九震災教我們的事〉,文中對比日本公共電視NHK的報導:「NHK即時呈現的空拍畫面,冷靜而詳實提醒海嘯的正確訊息,即使某些主播跟記者的聲音有些

36 顫抖,但是他們知道包括災區民眾跟全球日本人都很注意這些消息,他們必須鎮定,因為這是最重要的訊息來源。所以沒有災民呼天喊地的畫面,沒有記者跑去災區大呼小叫的搞笑,但是對於訊息傳遞、政府政策發布,甚至每隔幾分鐘就提醒觀眾注意安全,NHK真是個讓人欽佩的媒體。我猜,他們一定做過很多準備,面對災難,他們要呈現怎樣的報導方式,要確實傳遞訊息,卻不能讓閱聽大眾陷入焦慮,也就是加深所謂的『創傷症候群』。」   拿NHK與台灣電視台相比未盡公允,畢竟NHK是每年拿國家千億預算補助的公共電視台,災難發生,NHK自動加入政府動員體系;此外,日本還是堅拒收視率調查的國家,電視台製播節目不必受到收視率左右,不論連續劇或綜藝節目,質感都格外優良,也受到觀眾歡迎。   相反的,台灣的公廣集團從催生開始就受到政治力干擾,人事爭議經年,歷政黨輪替迄今未歇,公共電視台曾很用心地製作過口碑佳、收視也佳的連續劇,如《人間四月天》、

37 《橘子紅了》,然而,因為人事爭議,這些成績也成了難以挽回的輝煌歲月,只能留下記憶。還有很多,連記憶都沒有,以莫拉克風災為例,公視新聞做得極佳,甚至後來被援以為許多紀錄片素材,但是,莫拉克風災發生時,公視卻幾乎不是觀眾的收視來源。   當我們的收視習慣已經被有線頻道制約,有線頻道又被收視率調查制約時,觀眾邊看邊罵,到底該怪誰?有線電視台不想做出有質感的節目、專業而冷靜地播報災難新聞嗎?有新聞台找的「專家」竟是命理師、星相家,甚至政治評論名嘴們都成了預測下一次巨震發生在何處的「專家」,同一時段,有新聞台專業地聘請大學地質系教授給民眾正確的地震海嘯知識,新聞主管就得面對收視率只有友台一半的壓力。  「災難在哪裡,記者就在哪裡」,是媒體專業信條之一,戰地記者甚至可為他國的戰爭犧牲性命。值得嗎?這就是記者的工作和人生價值!再以莫拉克風災為例,媒體成為協助

38 民眾通報救災的重要管道之一。少數主播或現場記者不得體的問話方式,高亢而近乎興奮的音調,或者讓記者泡在水中大呼小叫,讓觀眾不忍卒睹,這和媒體生態的惡化有關,類似情境絕對不可能出現在老三台時代。
  台灣媒體做不到秩序與專業的採訪嗎?在日本震災的避難所現場,一律昏暗不見光,專業攝影都知道,那是對避難者的尊重:不可打燈。在羽田機場媒體緊跟著台灣救難隊,機場工作人員拉出一個「ㄇ」字型採訪區,媒體一度抱怨「拍出來畫面不好看」,但最終還是得配合機場的要求。   日本歷經強震後,始終不放棄的堅持,就是「秩序」,因為這樣的堅持,讓日本在災難現場拉出極大的封鎖線,輕易不能越雷池一步,這與台灣記者的採訪習慣大大不同,為了在禁止攝影的東京機場採訪撤離的台灣留學生,還讓日本警方出面維持秩序。最後,日本政府透過我駐日代表處,懇請外籍記者撤出災區,以免影響救災,台灣媒體還是配合了。

39   台灣媒體不是做不到秩序,只是在台灣,沒人告訴他們:媒體有採訪天職,但是,媒體的工作還是必須尊重當事人的尊嚴。這一點點基本要求,應該不分公共電視或民營電視都可遵守,也該遵守。日本巨震創痛猶在持續,台灣媒體要學習功課還很多,NHK做得到,台灣媒體沒有道理做不到。 十四、NHK在台灣 一定關門大吉 傑洛米 2011年 03月16日 曾幾何時,電視台播送的內容有個大忌,叫做「畫面太乾」,意思是這段內容平淡如開水,難以吸引觀眾的興趣。為了不讓畫面太「乾」,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只好絞盡腦汁,讓自家的內容看起來「濕」一點,希望給觀眾百分百的觀賞快感。

40 災難新聞過於煽情 所以我們的新聞報導,逢水災記者必定親自涉水,象徵水淹等身;遇颱風得在鏡頭前頂風前進,把十級陣風演得活靈活現;遇到重大災難,麥克風必定得送到受災者家屬跟前,問問:「你現在有什麼感覺?」 用這個標準看這次NHK的地震報導,那可真是不及格。畫面乾的可以,沒有跑馬燈,主播念稿如誦經,絲毫沒有一點激情,如果沒細看,還以為自己看的是大愛。不過這種平實的報導風格在這次日本大地震後,卻深得台灣網友的好評,臉書上甚至有人發起了「要求台灣媒體不要再做缺德災情報導」的活動。 我們的電視台之所以這麼熱中灑狗血,說穿了也就是滿足觀眾口味。我們的八點檔劇情荒腔走板,政論節目脣槍舌劍,因為沒人罵的節目肯定收視率不高,越多人罵也就越多人看。

41 「笑罵由人,煽情我自為之」也就成了各家電視台高層的最高準則。無怪乎一則AV女優葬身海嘯的烏龍新聞,會成為各大新聞網站的熱門點擊,守門人抓準觀眾就愛這一味,事實證明也是如此。
拿今年國際上發生的天災來說,智利、紐西蘭基督城地震,巴西與澳洲水患都相當嚴重,但獲得的關注度卻是天差地遠,也沒聽說誰發起什麼募捐或打氣的活動。 日人自制令人動容 我們之所以如此關心日本地震,除了地理上的距離之外,每年赴日旅遊的人數超過130萬,日本各方面對台灣人來說可以說是相對熟悉。但過度放大我們對日本的關心,其實也說明了我們對國際新聞的嚴重偏食現況。 對於所謂的新聞,我們向來都是處在「過度關心」與「事不關己」兩個極端,當整個社會的天平向極端傾斜時,

42 十五、黎兒現場直擊/人民優良素質 遭無能政府賤用
電視台種種脫序的表現形式也就不難讓人理解。一個國家的媒體素質,某種程度也反映著該國家的公民素質,當我們的閱聽眾表現出對NHK心嚮往之的態度時,實情卻是NHK如果真在台灣開台,估計沒一年就得下台一鞠躬。 日本地震最讓人動容的,不是政府的效率,也不是媒體的平實報導,而是日本人在重大災難中表現的冷靜與自制,這才是我們應該心嚮往之的成熟特質。沒有嗜血的觀眾,嗜血的電視台根本不會有生存的空間;如果少了自制的公民特質,NHK對我們來說,永遠只會是「畫面太乾」的電視台。 十五、黎兒現場直擊/人民優良素質 遭無能政府賤用 今周刊 2011/03/16 編按:《今周刊》的專欄作家劉黎兒,長期定居日本,在日本大地震之後,我們取得她的第一手觀察,以下是她親身經歷世紀大地震之後寫下的觀察與心得。

43 民眾沉著應變 基層職員克盡職責 日本三月十一日發生了芮氏規模九的大地震,是人口密集的先進國家,首次發生如此大規模的災難。大家於鏡頭前看到日本的現況,在感到悲痛的同時,卻也為日本人民井然有序的應對,而讚歎不已。 世人首次了解,原來日本平時就有如此周詳的地震、海嘯對策,而且平時就有因應災難的各種聯絡系統;國民在發生如此重大的災變之後,居然能忍住悲痛,沒有呼天搶地的嚎哭,而是沉著面對,展現臨危不亂的高素質,而敬業、熱忱的援救、復舊作業也讓世人欽佩。但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也有許多失策以及慌亂,正好可以當各國的反面教材。 訓練有素 人民平時準備充足 井然有序 災難來時不慌亂 地震發生當天,我在距離新宿不遠的中野車站旁的一處書店暨購物中心,東京其實地震強度不如東北地區,不過也

44 是一九二三年關東大地震後最嚴重的一次。在辦公大樓裡工作的人員馬上不慌不亂地從樓梯下樓,而不利用電梯,隨後購物中心馬上廣播,請各部門負責安全的員工回報其負責區域的人、物損傷狀況。這些負責安全的員工其實也是一般店員,在緊急時刻都會接手保安的任務。 此時各處列車都隨即靠站,並請客人下車,檢查車、軌狀態。原本人潮擁擠的車站也在乘客合作狀況下,迅速無聲地完成撤離,瞬間淨空。東京各處街道上則出現人潮,大家拿出手機確認家人安否,但表情從容。 我回到家之後,聽到社區廣播,平常「町內會」(社區組織)的社區放送系統,下午五點會播放音樂,提醒已經傍晚了;現在則是提醒民眾確認各種安全措施,以及餘震相關警報,也請居民協助附近獨居老人在必要時避難等。「町內會」平時有互相傳遞、聯繫的留言板,即使在大都會,也建立了最低限度的守望相助,這個組織在發生災難時就非常管用。

45 一般家庭也備有防災包,家人間彼此也會約定,萬一發生天災時,盡量在指定的地方避難,並以該處為最後相會地點。小學生的座位下必備有防止頭部遭落下物擊傷的防災頭巾,學校平時就不斷舉行防災訓練。
三一一當天,不僅東京地鐵、JR(日本鐵路公司集團)都停擺,交通完全癱瘓,在東京工作的人有家歸不得;各處公車或計程車呼叫站也都有人排隊十小時以上,即使內心非常不安,但也非常規矩地排隊。許多電車站內,上千人安靜地排隊等電車恢復行駛,知道當天返家無望後,日本政府、東京都和各大學決定開放大學校舍以及相關設施,給有家歸不得的人進去避寒過夜,而且迅速發給毛毯。 日本許多大學、尤其是有學運經驗的大學,如東京大學,尤其不喜歡被公權力使喚,但遇到這樣天災,不僅公立大學,私立大學如早稻田大學、立教大學、青山大學等,也都開放讓「歸宅難民」(因地震沒辦法回家的人)休息。其他各公

46 路上的車輛,也都隨著道路封鎖的陸續解除,而依序開始行駛,沒有人插隊、偷跑。
這次地震後海嘯隨即而來。東北太平洋岸地區,因為是鋸齒形的峽灣海岸地形,很容易匯集海嘯而且讓海嘯集中並升高高度。因此,當地原本就有世界最嚴密防範海嘯的系統,像釜石港的防波堤高達十公尺,還登上金氏紀錄,但是遇到此次高達十三、四公尺的海嘯,也完全沒用,連潮位計都失靈了。 高度自制 資源有限仍能分享 盡忠職守 政府職員不怠忽 海嘯來襲時,地方的消防隊或區公所職員,也都自己邊逃生邊喊話邊疏導,只是大部分人都來不及逃,幾個市、町、村(日本最底層的地方政府)都是全滅,像下落不明人數超過一萬人的南三條町,町長(類似台灣的里長)就眼見許多協助居民逃生的年輕職員,相繼被捲入浪裡。東北這些鄉鎮

47 都有充分的警報設施,但即使警報大鳴,沒幾分鐘海嘯就襲來,作用有限。
日本人是世界上對防震、防嘯最有研究的,海嘯的英語tsunami就是源自日文。除了防波堤以及警報系統外,一九九五年阪神大地震後,日本也提高建築物的耐震標準,要求很高,但有的建築雖然躲過地震,卻躲不過海嘯把房子連根拔起。 但即使在各災區停水、停電等狀態下,地方政府以及各急救單位如消防隊、警方等,迅速在兩千多處的中小學、體育館、社區中心等地開設收容所,收容了四十五萬人以上。 NTT(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等電信公司,瞬間便決定通話優先順序,開放公共電話免費使用,開設尋人、報平安專線一一七等各種求助專線、專設網頁;包括讓受災外國人也能利用的專線,也都在幾小時內迅速建立;各避難中心也張貼避難者基本資料,讓人很快找到親人。

48 各處避難所,即使條件再差,難民也都能跟別人分享,在領取食物、飲水時都會好好排隊,有力氣的人協助其他老弱避難者,也有難民自助煮炊。宮城縣等一些避難所,十四日起提供手機充電站,即使要排好幾個小時才能充電十分鐘,但所有人都毫無怨言地排隊充電,分享資源時不會有人想多領一份。各避難所雖然水、電都有問題,廁所也不足,但都維持高度整潔,看不到垃圾。 在災區,如氣仙沼的望洋飯店(Hotel Boyo),把所有房間開放給災民避難;也有人提供民宿、溫泉等讓災民使用,或做大量飯團送到避難所;許多災區的超市、便利商店都扮演義務的供貨中心,協助發放支援物資;也有許多輸送公司在此時調度相當人力、車力參加救援行列。許多地方自治體,如茨城縣也幫忙收容因福島核電事故避難的一萬五千名難民,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也馬上撥出一百億日圓,派遣救援隊,魄力不輸給中央政府。

49 日本政府派出警察、自衛隊等救援人員,卻不需要任何一個人力來維持治安,這是其他國家在遭遇如此天災時鮮見的。而警察消防人員也非常敬業,至今已經有五十人以上殉職,東京電力公司員工等專業工作人員,也有十幾人為復舊或搶救核電廠而犧牲。 最值得一提的是,不論NHK(日本廣播公司)或民間電視台,播報災情新聞時聲調都力求平靜,沒有尖叫或煽情語調,慘不忍睹的災情還需要誇張的報導嗎?也鮮見不由分說地直攝罹難家屬慟哭的攝影鏡頭,或硬要訪問已經悲痛不堪的災民,所有報導主要目的,都是把災害降到最低,並且提供救援、防止二次災害或餘震的災害,這樣的媒體也是營造災後沉著氣氛的重要功臣。 媒體本分 不煽情展沉著氣氛 內閣昏庸 對策慢了好幾拍 而且為多提供震災相關消息,各電視台也都採取非常體制,二十四小時播出與地震相關的消息,NHK連大河連續

50 劇等都停播,且民間台也都自動不播出廣告。各台情形不同,但單單十二、十三日的周末,每家損失廣告大約五億到十億日圓,直到十四日才陸續插入少量廣告,電視台損失慘重,但對整個日本而言是值得的。
這次災害對策層峰的民主黨菅內閣,則顯得十分昏庸無能,菅直人只想利用地震延長政權壽命,沒有真正擔當起總指揮官的責任,連帶讓各省廳的大臣、官員等也都手足無措,每個對策都慢了好幾拍。自衛隊派遣計畫一改再改,幸好防衛省原本就有國內外救災經驗,在首相指示前,就已經先派機偵察災區,比日本政府或媒體都更早掌握東北狀態,各界都對菅內閣對這次災情反應的遲鈍,非常驚訝。 尤其慘重的是福島核電事故,菅內閣在十一日地震海嘯發生後,即使美國等國一再呼籲,要注意核電緊急發電系統無法運作的嚴重問題,美軍甚至表示願意幫忙輸送冷卻水,菅內閣卻一直沒有優先處理。因此,日本好幾處原子爐的氫

51 十六、如果可以當克林伊斯威特,誰願意當麥可貝?
爆還會持續,造成歷史性的核電災難,這都不像核電先進國日本所該發生的。 最致命的是菅內閣完全聽任東京電力公司擺布,實施所謂「計畫停電」,造成首都大混亂,讓日本社會、經濟快要癱瘓,還愚蠢地限制有如生命線的電車運轉,減少至三成到五成以下,要求民眾盡量不要上班、上學,等於扼殺此時想力求復興的日本經濟活力。 萬幸的是,日本國民在這樣不合理的停電計畫下也依然忍受,很規矩地排隊等著搭乘數量絕對不足的電車,日本人的優良素質,遭無能政府賤用,幸好國際的讚賞為他們討回部分的公道! 十六、如果可以當克林伊斯威特,誰願意當麥可貝? 膝關節 2011/03/13

52 《灌籃高手》作者井上雄彥在地震後持續畫作多幅微笑幸福的加油繪作,令人佩服漫畫家的風骨,在此刻拿出最即刻最適宜的格局。
其實很不想寫這篇,但對於近日媒體狀況,實在不得不替他們(媒體)說句公道話,也替觀眾講些話。 筆落至此,應該不少人覺得我瘋了,為何要替媒體說句公道話?小弟過去擔任過媒體職務,也理解這些電子同業身上背起的巨大收視壓力。有人曾經一板一眼做

53 做新聞,不誇張、不花槍。結果換來收視率低落,被長官海削一頓,飯碗不保不打緊,個人價值觀與新聞素養受到質疑挑戰才是傷心處。
你以為這些頂著高學歷好經驗的媒體人不想好好做新聞?當然,他們都想,但來自於神經焦慮的長官及莫名其妙就想插進來影響編輯台作業的高層們才是讓底層記者從記者變妓者的主因,人人喊打。使得我們昔日認為具有無冕王光環的記者變成過街老鼠。 飽學之士也無法在新聞台上一展身手,否則就是壓低EQ與身段,忍受幽靈高官們的指點為上策。畢竟大家都是領一份薪水,不爽可以走,走了也就不用假清高。但你心想可能會被更豬腦的人來做這些工作,有時牙一咬還寧願自己做可能比較不智障。 鄉民對記者是又愛又恨的。三不五時就上來酸一句。記者,快來抄!遇到問題時又東爆料西爆料,渴望記者十分鐘

54 內就與你連絡伸張正義。原來,爆料文化真的能呼風喚雨。媒體心中渴求的獨家精神,隨著爆料風格而變得更加拼貼,炒短線。安迪沃荷說的那句:「每個人都有可能在未來成名十五分鐘」爆料文化就是助長這句話的根本要素。沒有好或不好,只要能幫助解決問題,爆料文化在這關頭就是好。 這次日本地震會引來這麼多網友討論台灣日本媒體政府兩樣情,我先幫媒體找些台階下。首先,前面那段提到好新聞保守做法,不求羶色腥路線就引不起觀眾共鳴。真的,不管是平面或是電子都無法在收視率/閱報率面前假清高,圖像文化為首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觀眾看新聞,倒不如說是怎麼看記者演一場新聞,新聞不是客觀紀錄,它也從來不是客觀紀錄(這又牽涉到業務配合或是廣告預算及政治立場或是媒體與廠商間的人情關係)。 NHK和台灣有線或是無線新聞台的生存方式不同,NHK是挨家挨戶地收費,是最直接和它的收視戶產生對價關係的

55 媒體。你付費才看得到(據悉NHK五台有三台是需要收費,而且NHK每年還有2300億(台幣)的預算製作費用),和我們混亂的電子媒體狀況不同。台灣人貪小便宜心態使然,使得我們擁有全世界罕見的異常多台數,相對付出的第四台月費則非常低廉。 加上地方系統台有如軍閥割據,政府也動不了地方系統台的戰國局面。結果咧?我們消費者如俎上肉,任人宰割。 換句話說,你無法用「付費與否」導引電視台的內容取捨。直呼NHK新聞做法比台灣好非常多這句話,這是站在不同水平線上的比較法,對台灣電子媒體未盡公平客觀。 用句電影這領域的說法形容台灣電子媒體悲哀,那就是:「如果可以當克林伊斯威特,誰願意當麥可貝?」大家當然都想成為一位受電影業界及觀眾和影評敬重的導演,但對於片廠/觀眾而言,最賺錢的還是老大,麥可貝說話當然大聲。瞧他拍片效率及賺錢能耐就知道他的成功之處。

56 台灣電子媒體的狀況就是,每一台都是麥可貝。偏偏爆破和360度旋轉還做得不夠像麥可貝那麼華麗好看。所以大家看CNN時也沒覺得特別怎樣,因為CNN就是新聞台界的麥可貝。CNN耍三八搞煽情時絕對不輸台灣媒體,而且還更誇張更豪洨,要處理這種天災新聞肯定讓你看得目不轉睛。而不會像台灣媒體每問一句你都恨不得把手上搖控器丟向電視機。 台灣媒體真的有那麼糟?平面媒體其實因為受制版面和時間作業不同,和五四三二一就要現場播出的電子媒體還是比較能遮掩不足之處。電子媒體在短短幾秒內要做足一段新聞,或是一場秀,受到觀眾檢驗的距離最短,當然會容易出包被人詬病罵翻天。 當然可以要求記者本身素養,也可以請求棚內連線時不要問太俗爛問題。好的現場連線並不容易,對許多記者來說,可能比中樂透還難。特別是電子媒體記者從業淺齡化問題,搞個三年就很資深了,因為多數人三年不到都陣亡。有人在意自己上鏡頭美不美比採訪時的專業強不強還重視,你說能

57 報出什麼好的新聞,我壓根都不相信。某台派了記者親赴日本,結果問的問題竟然是啊你在地震時在幹嘛?受訪觀眾無可奈何地說…啊在逃命呀!更別說其他怪異問題了,每一題真的問到我想抓狂。
還記得藝人柯受良意外過世時,電視台立即找到小黑母親,當時小黑母親尚未知道兒子意外死訊,電視台劈頭就問:「妳兒子死了,妳現在有什麼感想?」當然讓小黑母親措手不及,在鏡頭前崩潰。 或許,這就是新聞台最想看到呼天搶地的悲情畫面,缺乏了同理心及對生命的尊重,這也就是這次天災新聞中,台灣媒體最缺乏的一塊。知名網友寫的文章「日本8.9震災教我們的事」在短短兩天內就衝出60多萬點擊,這數字呈現民眾對於媒體素質及新聞操作的憤怒。 太多人想要表達內心長期對媒體的不滿,恰巧這回日本NHK及其他日本媒體的報導方式非常冷靜,放大了這層落差

58 對比,也難怪網路上炮聲不斷,加上社群網站推波助瀾,台灣媒體或許真的需要從中間學到些什麼才行。
不管是報導時的聲線或是發問甚至是新聞念述,此時都該拋下夾敘夾議風格,做到平實報導即可。記得過去我的長官對我說:「把現場帶回來」,這句話真的要給其他媒體同業參考,你們因地域便利之故,去到日本現場後,應該是詳實而冷靜地把現場所見所聞帶回來,不要加油添醋地誇大負面字眼。否則這些新聞這些透過推特、噗浪、微博、臉書後的轉載,真的沒幾個記者經得起這種龐大檢驗。 而且,就算你在現場,掌握的情報也未必全面,謠言也不見得能證實,除非你是識途老馬了,知道這種天災情報可以向誰求證打探,否則台灣媒體到了日本不就等於是亂槍打鳥,也只能邊報邊跑,還得擔心自己人身安全。說穿了,這工作吃力不討好。記者連線就像天人交戰,最後還被網友罵得人神共憤似的。

59 這次日本地震,若非日本這種高素養國民,以及效率極高的政府與民間團體,連黑社會都義不容辭地加入動員行列,真可謂長年受這些地震災訓練出一身真功夫。台灣朋友不用覺得我們政府多麼差,因為這種天災放到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做不到日本政府處理的迅速確實。 我們要思考的是,我國如何儘速制定一套能夠落實的應變策略,演習是否能夠讓全社會都動員,救災觀念更是大家缺乏的一點。 不要忙著羨慕別人,要急著督促政府及個人力量。我們能夠做多少,我們政府如何面對天災人禍後的重建與心理撫卹,東興大樓的災後官司就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例。國賠該在什麼時間賠,怎麼賠,馬英九和郝市長的做法與態度南轅北轍到了極點,實在很難想像若今天台灣發生這種等級的可怕災難,政府會拿出什麼樣的勇氣執行救災及與民眾建立良好溝通管道。

60 媒體事小,大家罵罵看看就算,就算每一台都是不好看的麥可貝也就算了,頂多不看。政府決議才大,想想日本,看看台灣。我們並不想要以問號收尾。謝謝。
註1:話說回來,有某些新聞台引用電影畫面強化內容,這都沒關係。政論節目開始講世界末日和一些怪力亂神的宗教預言,這就是恐怖傳播搞糟人心的證明。還有新聞標題亂亂下,還把AV女興蒼井空的話扭曲變成帶有性暗示的詞句變標題,我只能說台灣媒體給足負面教材,幫助在學校上課的老師有引用文本,是這樣沒錯吧。 註2:麥可貝或是克林伊斯威特導演都只是一個比喻。能成為很棒的麥可貝當然很好,能當一個出色的克林伊斯威特也難得。這些導演都有他們的特色長才,服務各種影迷。

61 註3:台灣最大的新聞亂象不在於狗仔文化或壹傳媒,是過多台數的全天候輪播新聞台。太多新聞台,造就新聞從業人員做戰壓力,長官們全天候盯別家新聞台,直道這台報的怎我們家沒有。台灣媒體從業長官心臟都很小,也都覺得別家新聞做出來的好像才是寶。平面更會視自家新聞有沒有電視台跟拍或接續採訪做為這條是個好新聞的依據。大家都怕漏新聞,基層漏了長官釘,基層索性協調好大家都去同樣場子,相互支援,避免被念,結果變成大家新聞台轉來轉去都差不多的結論。 註4:台灣媒體普遍愛用恐懼傳播為新聞導向,明明沒發生的事,硬要在標題上點出來,明明日產水果和海鮮都還沒要漲。新聞媒體已經預設貨源會不足而妄自下了業者會不會擔心漲價,業者當然會說他擔心。結果標題就成了會漲價的標題。於是臉書上出現了「我不擔心吃不到日本進口水果及海鮮,無建設性新聞請消失」這個活動抗議電子媒體亂搞恐懼人心手法。

62 註5:台灣電子媒體除了熱愛搞恐懼傳播之外,另一個大問題就是少見多怪。或許菜鳥記者能用「少見多怪」脫罪,但那些資深的記者主播呢?不求甚解是更可怕的流行性感冒。一個一個都中獎,還不願用藥醫,真感傷。
註6:再一個可怕狀況就是誤信流言不求查證,請看瀝青鴨事件。或是自編自導搞戲劇。請看腳尾飯事件。 十七、我們到底哪裡可恥? 甜寶甜寫於2011年3月16日 文轉自ptt八卦版 我完全同意,我們有很多需要謙卑學習的地方。但我不知道,我們該感到羞恥的地方是什麼!我們比很多人更努力工作!為了這份工,常缺席家庭聚會,很多同業一身病痛。為了餬口,認了!但人心是肉做的,記者就不是人嗎?在災區,你們以為我們不難過嗎?希望多出一點力,希望可以幫

63 幫忙. 鏡頭呈現出來的哭喊,觀眾不喜歡。但鏡頭之外的關懷,又有多少人看見了
幫忙!鏡頭呈現出來的哭喊,觀眾不喜歡。但鏡頭之外的關懷,又有多少人看見了?跟著一起掉眼淚,還是要把工作做完。這就是基本功課。並不是所有記者,都會追問死者家屬:「你感覺怎麼樣,你心情如何?」大部分的,會基於尊重,關機,並且溝通。要是真的不願意,基於不打擾,誰會、誰又想硬上? 我們要畫面,難道我們會不知道,人家也需要沉澱空間嗎?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我們從事的「賤業」,大家都罵沒營養,但「沒營養」,正是觀眾喜歡的胃口!不是我說的,是他X的收視率說的!要是你關機不看新聞台,我沒話說。但是要是你邊罵邊捨不得轉台,那請問,你又比記者高尚多少?又何嘗不苛薄?! 新聞環境變成這樣,在裡面打轉的記者的也有很多掙扎,我們也在尋找平衡點,也在不斷改進,我們常覺得無力,有時也會想離開,偶爾做的某則新聞有點糗。為了生活,我有時妥協、有時忍耐。但,我從不覺得我是「可 恥 的!」

64 十八、記者這個行業─讀「我們到底那裡可恥了?」有感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1年3月21日 00:20 作者Liliansky,碩畢,上班族,現居澳洲雪梨,曾短暫任職台灣電視記者。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看了一位台灣記者寫的「我們到底那裡可恥了?」的文章,心裡有很深的感觸。先說說記者這個行業吧,要是以外行人的角度的來看記者,當了記者,可以進總統府,可以看王力宏、張惠妹,認識很多政治人物或各行各業專家,人脈很廣,可以上電視,什麼事情發生記者永遠第一個知道;當了主播爸媽驕傲不說,搞不好可以轉藝人變明星,甚至可以嫁入豪門。 說實在,記者這行業實在令人好羡慕。 真正當了記者呢?三餐不正常很正常,被長官罵很正常,被觀眾罵很正常,連續上班12小時8天沒休假也很正常,災難發生要第一個衝到現場,管妳等一下有沒約會,管妳朋友生

65 日party開不開,管你多久沒看到爸媽,管妳男友要不要分手,管你老公or老婆是不是在偷吃,輪到你值班就是要去該去快點去,正常正常正常!
為了這麼一份工作,弄得身體不好,作息混亂,親友疏離,值得嗎? 對有熱情的人來說,值得; 對有企圖心的人說,非常值得; 對有熱情卻力不從心的人來說呢? 過一天算一天吧! 記者這個行業真的不可恥,非常的辛苦,要付出的太多,被肯定的總是太少。問題出在,這個行業真的太辛苦了。 辛苦到大家總是以為只有科技業會過勞死,殊不知記者中渾身是病的人也不在少數。卻也是因為太辛苦了,使得在

66 其中的人認為,因為沒人比我們辛苦,所以多一點點任性是可以被允許的。
這些任性是什麼呢? 1. 都是收視率啊!要不是觀眾愛看我們需要做這些鬼新聞嗎? 2. 我們需要畫面啊,沒有那些畫面我們回來怎麼交差? 3. 都是同業啊!大家都這樣拍我們漏了這條行嗎? 4. 都是長官啊!長官說要這樣做不然新聞怎麼會好看?觀眾 會轉台啊?我會沒工作啊? 平常我們都沒有感覺,因為沒得比較,至少在日本大地震之前,台灣人對記者並沒有如此猛烈的批判,直到一篇「日本8.9大地震教我們的事」(編按:該篇文章PO出時,規模還未上修至9.0)大家忽然注意到,原來新聞是可以不用這樣處理的。

67 台灣的記者還沒有機會了解該怎麼改進,就被這一場大地震震的七葷八素,渾身是傷。沒來得及自省,卻只想問,為什麼自己用寶貴的青春換來的,全是指責;為什麼不怕輻射挺進災區,換不來掌聲,有的,只有罵聲,還有太多的無奈,無奈到必須大聲的說出:我們可以檢討,可以改進, 但是我們並不可恥。 我記得很久以前徐進相在華視當主播時,他播新聞的口號的是:「好看的新聞,在華視」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可恥,但是好可怕。因為我不想要看到好看的災難現場,不想看到好看的搶銀行,不想看到精采的黑道火併,更不想看到精采的殺人放火。新聞對我來說,從來就不是要好看用的,只不過是要讓書生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如此而已。 當然,說來說去,還是回到了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台灣的主流媒體變成如此,絕對不是記者單方面的問題。觀眾、廠商、政府、電視台、學界,環環相扣。然而當其中一道閘門/守門員本身的價值觀扭曲異變之後,所造成的連鎖

68 效應之大,短期內也許很難有所體會,長期下來卻更是難以改變。也因為如此,難怪記者會大聲喊冤,說自己辛苦工作一點也不可恥,畢竟只怪在前面衝烽陷陣付出一切的人並不公平。然而當記者嗆聲「你不高興你比較高尚,那你不要看啊」變得理所當然時,卻也是很可怕的一種任性。 當社會已經有這樣的聲音出現,我們的媒體高層能不能勇敢的除掉收視率這個大心魔,實現當年的理想,提供一個不靠裸體和屍體,醜聞和腥聞的媒體環境?觀眾能不能放下遙控,不要再轉去看奇怪聳動的標題,不要再好奇什麼是「難度相當高」的逃命方式,也不要再邊看邊笑記者問民眾地震當時在幹嘛,民眾說:「逃命啊」這種無厘頭的對話。 然後還是不轉台。 如果有一天,我們可以一起努力,讓有公信力,沒有激情的淚水跟口水的新聞在家裡的電視出現,變成不再是一種不切實際如烏托邦一般的夢想呢?

69 十九、播震災太誇張 觀眾告上NCC Never say never ! 記者這個行業真的不可恥,台灣的記者,希望有一天,我們能以彼此為榮。
更新日期:2011/03/21 12:16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21日電)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今天表示,民眾認為台灣媒體報導日本地震太過誇張,甚至提到「世界末日」,容易引起恐慌,NCC將在25日邀集業者檢討。 NCC主委蘇蘅上午到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報告100 年度單位預算解凍案,朝野立委楊仁福、葉宜津等人表示,日本11日發生地震以來,台灣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彷彿是地震發生在台灣,有電視台第1天就報導死亡人數1萬人,甚至還有媒體報導10萬人喪生。

70 蘇蘅表示,大家都看到日本媒體的表現,她肯定台灣媒體記者的努力,但建議媒體高層不要再以收視率為考量,意圖藉著聳動報導引起民眾恐慌。
NCC傳播內容處處長何吉森指出,日本發生地震以來,NCC共接獲80多封檢舉函和20多通電話,其中,39件表示報導內容太聳動,引起恐慌,甚至有電視台提到「世界末日」;26件認為播報時間過長,排擠了一般民眾關心的新聞。 另有8件指有新聞台誤將「氫爆」報導為「核爆」;還有觀眾反映記者採訪禮儀不佳。此外,民眾對電視台未註明畫面拍攝時間或說明是資料畫面,也表達不滿。 何吉森表示,NCC25日將邀集業者和學者針對近日來媒體有關日震的報導進行檢討,了解NCC與衛星廣播電視公會已訂定災難新聞處理則,為何業者仍然無法遵守?

71 另外,葉宜津關心地震來襲前的簡訊預警,要求仿效日本強制規定業者建置相關設備。蘇蘅表示,中華電信已有LBS(小區域簡訊發送系統),至於俗稱細胞廣播的CBS(數位訊息廣播),中華電信表示還需1年時間研發,其他業者還在了解中,如需強制業者建置必須修法。 二十、日本強震「世界末日」? NCC:媒體別以收視率當考量 記者康仁俊/台北報導 2011年3月21日 13:39 對於部分電子媒體在報導日本強震等相關事件時導致民眾反感,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今(21)日表示,部分媒體報導日本地震太過誇張,甚至提到「世界末日」等用詞,遭到民眾檢舉容易引起恐慌,NCC將在25日邀集業者檢討,主委蘇蘅則說,大家都看到日本媒體的表現,她肯定台灣媒體記者的努力,但建議媒體高層不要再以收視率為考量,意圖藉著聳動報導引起民眾恐慌。

72 蘇蘅上午到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報告100年度單位預算解凍案,朝野立委楊仁福、葉宜津等人表示,日本11日發生地震以來,台灣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彷彿是地震發生在台灣,有電視台第1天就報導死亡人數1萬人,甚至還有媒體報導10萬人喪生。 對此,NCC傳播內容處處長何吉森指出,日本發生地震以來,NCC共接獲80多封檢舉函和20多通電話,其中,39件表示報導內容太聳動,引起恐慌,甚至有電視台提到「世界末日」;26件認為播報時間過長,排擠了一般民眾關心的新聞。 另有8件指有新聞台誤將「氫爆」報導為「核爆」;還有觀眾反映記者採訪禮儀不佳。 何吉森表示,NCC與衛星廣播電視公會已經訂定災難新聞處理則,不過業者仍然無法遵守,因此NCC將在25日邀集業者和學者針對近日來媒體有關日震的報導進行檢討。

73 二十一、你確定你看到的是日本大地震嗎? 看了昨天台灣的新聞,再一次證明有些媒體真的是無知的土蛋。
2011/03/12 看了昨天台灣的新聞,再一次證明有些媒體真的是無知的土蛋。 有一則新聞說:許多東京人開車遇到地震,驚嚇過度,嚇得奪門而出,車子散落東京街頭各處。 人家日本的防災策略就是為了降低地震時發生車子追撞、翻車等意外,在地震發生時,車子會就地停車熄火,並配合警消人員指示,儘快疏散到避難場所。結果我們記者竟然說是嚇得奪門而出,車子散落東京街頭各處。 接著一則新聞說:很多日本人爭先恐後逃離東京,甚至有人搶單車,只為了逃離災後像煉獄般的東京街市。 就算東京慘遭地震襲擊,也不見得比市容混亂的台北差,誰活在煉獄的街市還很難說咧。地震過後,日本政府在確定

74 餘震減緩,危機暫時解除後,各地開始進行疏散,原本從城市外圍進來工作的人民,陸續接受疏散指示,疏散回家。由於不確定是否還有大規模的強震,因此,車子都停留原地,人民以步行回家,甚至自掏腰包買單車騎回家。每個人民都奉公守法,換做台灣,要你車留原地、步行回家,我看要大暴動演八點檔了,更別說掏腰包買單車了。 一家電視台說:日本現在開始搶糧搶單車。我在台灣的日本朋友說:「他的國家是日本,不是中國或非洲,不會發生這種事。」果然,原來日本新聞是說大家開始搶購食物囤積,以備災後的幾天的困頓(至於腳踏車,上文說過了)。問題是,日本的人民們還是守法排隊、付錢。這就是文明國家。 有注意新聞的人會發現,日本的災民都被疏散到體育館、禮堂、社區會館。這些建築物很多都沒有被震垮。日本人對「公」與「私」分得很清楚,他們很重視公共建設,因此這些設施都實做堅固,不會拿回扣偷工減料。人民也很信賴這

75 些政府設施,他們相信這些建築還可以抵擋下一波的地震。換做台灣,妳敢信任嗎?
今天,還看到一個土蛋電視台,號稱由專業資深記者組團,前往日本災區做第一手報導。 他的第一則報導是他們被困在日本機場。廢話!還在避災、救災中,當然管制。 接著那位資深記者說:很多日本遊客被嚇壞了,只能躲在機場,不敢回家。小姐,那是人家日本在實施就地疏散,他們沒有政府的命令,就地避難沒有亂跑,這是守法啊。 隔一段時間後,我們的資深記者又說:她發現大家都湧入車站、地下鐵,她說:「災後街市已經癱瘓,人們湧入車站、地下鐵趕快逃難。」拜託!那是在震後日本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實施疏散,私家車都原地停車。而且人家是配合指揮迅速撤離,我們記者竟然說是臉色倉皇的逃離災區。

76 最後,這位所謂的資深美女記者說:她們一直很想做災區第一手報導。什麼樣的第一手報導?我們多少人滯留日本,多少人留學日本,如何跟台灣官方機構聯繫,人家日本都公佈了。我們該協助的第一手資料,記者什麼也沒說,她所謂的第一手就是災難驚悚的畫面跟語言,跟一直上修下修的死傷人數,以及就近拍一些她認為的「勁爆」畫面,除此之外,這支被困的記者團,根本就毫無作為。 說穿了,人家日本早就一體化作業,大量有關地震的資訊都有了,人家SOP早就啟動了,我們台灣從上到下都以看熱鬧的心態,假已正經的去看這場日本大地震,真是膚淺的土蛋。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Download ppt "日本地震,臺媒起乩 一、日本8.9震災教我們的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