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譯著: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 2012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譯著: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 2012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譯著: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 2012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in a license distributed with a certain product or service or otherwise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classroom use.

2 第9章 應用:國際貿易 ©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in a license distributed with a certain product or service or otherwise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classroom use.

3 如果你檢查你衣服上的標籤,你可能會發現你穿的是別的國家製造的衣服。在1980年代,成衣是台灣的主要出口項目之一,但自1990年代起,不少台灣的成衣廠把廠移到中國大陸去,一些勞工因而失業。
3

4 台灣成衣業的興衰不禁讓人聯想到一些與國際貿易有關的問題: 國際貿易如何影響經濟福祉? 誰從國際貿易中獲利?誰又遭受損失?
國際貿易如何影響經濟福祉? 誰從國際貿易中獲利?誰又遭受損失? 獲利與損失相較,孰大孰小? 4

5 第3章曾介紹比較利益原則。 根據此一原則,每個國家在貿易後,會專業化生產並出口其具有比較利益的產品,亦即其相對生產力較高的產品,從而相互貿易的國家合起來的生產力得以提升,進而每個國家會因消費可能曲線往外移而變得更好。 5

6 但第3章的分析並不完整,因為它並未回答上述問題。
本章會利用前幾章所學到的分析工具探討國際貿易相關課題(如政府課徵進口關稅),並回答上述問題。 6

7 貿易的決定因素 我們首先以紡織品市場為例。 紡織品市場非常適合用來探討國際貿易的利得與損失:
很多國家都有生產紡織品,且紡織品的世界貿易量非常大。 7

8 貿易的決定因素 尤有進者,不少國家的政策制定者會考慮對紡織品的進口設下貿易障礙(如進口關稅)以保護國內的紡織品產業。
在此,我們以一個假想國家(以下簡稱本國)的紡織品市場為例進行探討。 8

9 未開放貿易下的均衡 假設本國一開始並未開放紡織品的國際貿易,亦即本國並未出口,也未進口紡織品。在此情況下,本國紡織品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只來自於本國的賣者與買者。 9

10 未開放貿易下的均衡 如圖1所示,紡織品價格調整至使國內供需達成平衡的水準。
圖1也顯示在沒有國際貿易的情況下,市場達成均衡時的消費者剩餘與生產者剩餘。消費者剩餘與生產者剩餘的總和衡量本國紡織品市場之買者與賣者的總利得。 10

11 圖1 未開放國際貿易下的均衡 紡織品價格 國內需求 消費者 剩餘 國內供給 均衡價格 生產者 剩餘 均衡數量 紡織品數量 11

12 未開放貿易下的均衡 現在假設本國選出一位新的女總統。她上任之後立即召集一個財經小組來評估貿易政策,並要求他們針對下列問題提出報告:
如果政府開放紡織品的進出口,則國內紡織品市場的價格、消費量和產量會如何變動? 12

13 未開放貿易下的均衡 誰會從紡織品的自由貿易中獲利?誰又會遭受損失?獲利會超過損失嗎? 是否應在新的貿易政策中考慮對紡織品課徵進口關稅? 13

14 世界價格與比較利益 財經小組研究的第一個問題是,如果本國開放紡織品的進出口,則本國會成為進口國還是出口國?
換言之,在自由貿易下,本國會是國際紡織品市場的買者還是賣者? 為回答這個問題,財經小組比較本國現行的紡織品價格與其他國家的紡織品價格。我們稱世界市場的交易價格為世界價格。 14

15 世界價格與比較利益 如果紡織品的世界價格高於國內價格,則在開放貿易後,本國會出口紡織品。這是因為本國的紡織品生產者會想把產品賣到國外,以獲取更高的利潤。 相反地,如果世界價格低於國內價格,則在開放貿易後,本國會進口紡織品。這是因為本國的紡織品消費者可以跟外國生產者買到更便宜的產品。 15

16 世界價格與比較利益 基本上,從比較世界價格與本國貿易前的國內價格,可以知道本國是否對紡織品的生產具比較利益。
國內的紡織品價格反映紡織品的機會成本:本國生產一單位紡織品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其他產品產量下降)。 16

17 世界價格與比較利益 如果本國的價格低,則表示本國的機會成本低,從而本國相對於其他國家在紡織品的生產上具比較利益。
如果國內的價格較高,則表示本國的機會成本高,從而外國相對於本國在紡織品的生產上具比較利益。 17

18 世界價格與比較利益 因此,透過比較世界價格與本國在貿易前的國內價格,我們就可以決定本國在紡織品生產上是否比其他國家在行,進而可以決定在開放貿易後,本國會出口還是進口紡織品。 18

19 自由貿易下的贏家與輸家 為分析自由貿易的福利效果(誰獲利,誰又遭受損失),財經小組假設本國是一個小型經濟體,所以本國的進出口數量相對於世界市場的交易量微不足道,因此本國是否開放紡織品貿易並不會影響世界價格,且本國依世界價格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 19

20 自由貿易下的贏家與輸家 我們稱本國是世界市場的價格接受者,換言之,本國可以依世界價格出口想出口的數量,或進口想進口的數量。
本國是小型經濟體或本國是小國的假設,可以大大簡化貿易福利效果的分析。我們所得到的結論,在相當程度上,可以適用於大國的情況。 20

21 出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圖2顯示在貿易前,國內紡織品市場的均衡價格低於世界價格。 一旦允許自由貿易,國內的價格會上升至與世界價格相同的水準。
一旦允許自由貿易,國內的價格會上升至與世界價格相同的水準。 這是因為國內生產者不願以低於世界價格的水準在國內市場銷售,且國內消費者不會支付比世界價格更高的價格。 21

22 圖2 出口國的國際貿易 22 紡織品價格 本國需求 本國供給 A 出口 貿易後價格 世界價格 B D 貿易前價格 C 出口 本國 需求量
圖2 出口國的國際貿易 紡織品價格 本國需求 本國供給 A 出口 貿易後價格 世界價格 B D 貿易前價格 C 出口 本國 需求量 本國 供給量 紡織品數量 22

23 出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當國內價格上升至與世界價格相同的水準時,本國的供給量較貿易前的均衡數量大,且本國需求量較貿易前的均衡數量小,從而在開放貿易後,本國的產量超過本國的消費量。 本國生產者會把超過的部分賣到國外,因此,本國成為紡織品出口國。 23

24 出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雖然本國產量大於國內消費量,但本國的紡織品市場仍處在均衡的狀態。 這是因為本國市場現在有另外的參與者:本國以外的世界。
24

25 出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我們可以把世界價格下的水平線視為本國以外的世界對本國生產之紡織品的需求曲線。
此一需求曲線是完全有彈性的,這是因為本國是小國,從而本國可以依世界價格銷售想要銷售的數量。 25

26 出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接下來考慮開放貿易的利得與損失。 顯而易見的,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獲利。
開放貿易使國內價格上升至與世界價格相同的水準,因此,國內生產者因售價上升而獲利,但國內消費者會因價格上漲而遭受損失。 26

27 出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我們透過生產者剩餘與消費者剩餘的變化來衡量這些利得與損失。
在原先貿易前的均衡價格下,消費者剩餘為圖2中的A+B,生產者剩餘為C,所以貿易前的總剩餘為A+B+C。 27

28 出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在開放貿易後,國內價格上升至與世界價格相同的水準。
在此一價格下,消費者剩餘只剩下A(世界價格以上與需求曲線以下所圍成的面積), 28

29 出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生產者剩餘則增加為B+C+D(世界價格以下與供給曲線以上所圍成的面積)。 因此,自由貿易下的總剩餘為A+B+C+D。
29

30 出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就開放貿易後成為出口國的國家而言,其生產者會獲利,因為生產者剩餘增加B+D,但其消費者會遭受損失,因為消費者剩餘減少B。由於生產者的獲利超過消費者的損失,所以總剩餘增加,幅度為D。 30

31 出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總結來說,就出口國而言: ‧ 生產者因開放貿易而獲利,消費者則 遭受損失。 ‧ 由於獲利者的利得超過損失者的損失
‧ 生產者因開放貿易而獲利,消費者則 遭受損失。 ‧ 由於獲利者的利得超過損失者的損失 ,所以貿易提升一國的經濟福祉。 31

32 進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現在假設貿易前本國的紡織品價格高於世界價格。 同樣地,在開放貿易後,國內的價格會等於世界價格。
同樣地,在開放貿易後,國內的價格會等於世界價格。 如圖3所示,本國的供給量小於本國的需求量。本國需求量超過本國供給量的 部分由其他國家供應,因此,本國成為紡織品進口國。 32

33 圖3 進口國的國際貿易 33 紡織品價格 國內 需求 國內供給 A 貿易前價格 B D 貿易後價格 世界價格 C 進口 國內 供給量
圖3 進口國的國際貿易 紡織品價格 國內 需求 國內供給 A 貿易前價格 B D 貿易後價格 世界價格 C 進口 國內 供給量 國內 需求量 紡織品數量 33

34 進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在此情況下,世界價格下的水平線代表本國以外世界的供給。
由於本國是小國,因此可以在世界價格下買到本國想要購買的任何數量,所以此一供給曲線是完全有彈性的。 34

35 進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接下來探討貿易所造成的利得與損失。 同樣地,並不是每個人都獲利。
同樣地,並不是每個人都獲利。 當貿易迫使國內價格下跌時,國內消費者因可以買到更便宜的紡織品而獲利,而國內生產者則因紡織品售價下跌而遭受損失。 35

36 進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消費者剩餘與生產者剩餘的變動衡量貿易利得與損失。 貿易前,消費者剩餘為A,生產者剩餘為B+C,所以總剩餘為A+B+C。
貿易前,消費者剩餘為A,生產者剩餘為B+C,所以總剩餘為A+B+C。 在開放貿易後,消費者剩餘變成A+B+D,生產者剩餘為C,所以總剩餘為A+B+C+D。 36

37 進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就開放貿易後成為進口國的國家而言,其消費者會獲利,因為消費者剩餘增加 B+D,但其生產者會遭受損失,因為生產者剩餘減少B。 由於消費者的獲利超過生產者的損失,所以總剩餘增加,幅度為D。 37

38 進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總結來說,就進口國而言: ‧ 消費者因開放貿易而獲利,生產者則 遭受損失。
‧ 消費者因開放貿易而獲利,生產者則 遭受損失。 ‧ 由於獲利者的利得超過損失者的損失 ,所以貿易提升一國的經濟福祉。 38

39 進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以上的分析可以讓我們更了解 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交易可以讓每個人變得更好。
以上的分析可以讓我們更了解 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交易可以讓每個人變得更好。 此一原理應用在國際貿易上就變成: 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可以讓每個國家的經濟福祉提升。 39

40 進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如果本國開放紡織品的貿易,不管本國成為出口國或進口國,都會有人獲利,也會有人遭受損失。
不過,獲利者的利得都會超過損失者的損失,從而即使獲利者補償損失者的損失,他還是可以變得更好。 40

41 進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因此,若有實際的補償,則沒有人會因開放貿而變得更差,但有些人可以變得更好,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貿易可以提升一國的經濟福祉。
但在現實的世界裡,很少國家會針對損失者的損失進行完全的補償,因此,開放貿易雖會使一國的消費可能曲線往外移,但有些人確實會因自由貿易而遭受損失。 41

42 進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由於貿易會同時創造贏家和輸家,所以不管一國的貿易政策是偏向開放還偏向管制,總是會引發很多爭議。 42

43 進口國的利得與損失 一國有時會因自由貿易下的輸家比贏家來得團結而無法享受貿易利得。
你什麼時候看過贏家上街頭的?但輸家由於事關生計,所以會上街抗議或遊說政府採取限制貿易措施,例如進口關稅或進口限額(import quotas)。 43

44 進口關稅的影響 本國的財經小組接著探討進口關稅的影響。
進口關稅為對進口品所課的稅。如果本國在開放貿易後成為出口國,那麼政府課進口關稅並不會有任何的影響; 但如果成為進口國,則進口關稅會有一些實質的影響。 44

45 進口關稅的影響 如圖4所示,本國在開放貿易後進口紡織品。 在自由貿易下,國內價格等於世界價格。
在自由貿易下,國內價格等於世界價格。 但如果本國課進口關稅,則國內價格會等於進口價格(即世界價格)加上進口關稅,從而國內價格會接近沒有貿易下的國內均衡價格。 45

46 圖4 進口關稅的影響 46 面積 D + F 為總剩餘的減少幅度,代表進口關稅所造成的無謂損失。 關稅前 關稅後 變化 消費者剩餘
圖4 進口關稅的影響 關稅前 關稅後 變化 消費者剩餘 A+B+C+D+E+F A+B -(C+D+E+F) 生產者剩餘 G C+G +C 政府關稅收入 E +E 總剩餘 A+B+C+D+E+F+G A+B+C+E+G -(D+F) 面積 D + F 為總剩餘的減少幅度,代表進口關稅所造成的無謂損失。 46

47 圖4 進口關稅的影響 47 紡織品價格 本國需求 本國供給 A 沒有貿易下的均衡 進口關稅 B 有進口關稅 下的價格 Q2S Q2D C D
圖4 進口關稅的影響 紡織品價格 本國需求 本國供給 A 沒有貿易下的均衡 進口關稅 B 有進口關稅 下的價格 Q2S Q2D C D E F 沒有進口關 稅下的價格 世界價格 Q1S Q1D G 有進口關稅 下的進口量 紡織品數量 沒有進口關稅下的進口量 47

48 進口關稅的影響 由於國內價格因進口關稅而上升,所以國內生產者的供給量會增加, 如從 增加為 ,而國內消費者的需求量則會減少,如從 減少為 。
如從 增加為 ,而國內消費者的需求量則會減少,如從 減少為 。 因為進口量等於本國需求量減供給量,因此,進口關稅會使進口量減少,而使國內市場更接近沒有貿易下的均衡。 48

49 另外,由於國內價格上漲,所以生產者會受益,消費者則會遭受損失,同時,政府會有關稅收入。
進口關稅的影響   另外,由於國內價格上漲,所以生產者會受益,消費者則會遭受損失,同時,政府會有關稅收入。 49

50 進口關稅的影響 在課徵進口關稅之前,國內價格等於世界價格。 消費者剩餘為價格以上需求曲線以下所圍成的面積,其為A+B+C+D+E+F。
生產者剩餘為價格以下供給曲線以上所圍成的面積,其為G。 政府此時的關稅收入為零。 總剩餘(其為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與政府關稅收入之和)等於A+B+C+D+E+F+G。 50

51 進口關稅的影響 在政府課徵進口關稅之後,國內價格等於世界價格加上進口關稅。
消費者剩餘變成A+B,生產者剩餘變成C+G,政府關稅收入(其為進口關稅單位稅額乘以關稅下的進口量)變成E。因此,此時的總剩餘等於A+B+C+E+G。 51

52 進口關稅的影響 我們把消費者剩餘的變化(其為負值)、生產者剩餘的變化(正值)與政府關稅收入的變化(正值)相加,就可以知道進口關稅的總影響。
總剩餘減少D+F,我們稱此一總剩餘的減少為進口關稅所造成的無謂損失。 52

53 因為進口關稅也是一種稅,所以進口關稅自然也和其他稅一樣,會扭曲誘因而使稀少性資源的配置偏離最適狀態,從而造成無謂損失。
進口關稅的影響 因為進口關稅也是一種稅,所以進口關稅自然也和其他稅一樣,會扭曲誘因而使稀少性資源的配置偏離最適狀態,從而造成無謂損失。 53

54 進口關稅的影響 進口關稅所造成的無謂損失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1. 國內產量因進口關稅使國內價格上升而 從 增加為 ,因此D代表生產過多所 造成的無謂損失。 54

55 進口關稅的影響 2. 國內消費量因國內價格上升而從 減 少為 ,因此F代表消費過少所造成的 無謂損失。
所以進口關稅所造成的無謂損失為這兩塊三角形面積之和。 55

56 財經小組的結論 財經小組寫了一封信向新總統報告他們的研究結論: 總統閣下: 您問了三個關於開放貿易的問題。經過仔細研究之後,我們的答案如下。
56

57 財經小組的結論 問題:如果政府開放紡織品的進出口,則國內紡織品市場的價格、消費量和產量會如何變動?
答案:一旦開放紡織品的貿易,則國內的價格會等於世界價格。如果世界價格高於本國現行的價格,則國內價格會上漲,而使本國消費量減少且產量增加,從而本國成為紡織品的出口國。這是因為本國對紡織品的生產具比較利益。 57

58 財經小組的結論 相反地,如果世界價格低於本國現在的價格,則國內價格會下跌,而使本國消費量增加且產量減少,從而本國成為紡織品的進口國。這是因為其他國家對紡織品的生產具比較利益。 58

59 財經小組的結論 問題:誰會從紡織品的自由貿易中獲利?誰又會遭受損失?獲利會超過損失嗎?
答案:此問題的答案決定於國內價格會因開放貿易而上漲還是下跌。如果價格上漲,那麼生產者會獲利,消費者則會遭受損失;如果價格下跌,那麼消費者會獲利,生產者則會遭受損失。不過,不管是哪一種情況,獲利者的利得都會超過損失者的損失,從而自由貿易可以提升本國整體的福利水準。 59

60 財經小組的結論 問題:是否應在新的貿易政策中考慮對紡織品課徵進口關稅?
答案:進口關稅會使市場趨向沒有貿易下的均衡,而且會像其他稅一樣造成無謂損失。雖然進口關稅會使國內生產者的福利與政府的關稅收入增加,但消費者的損失更大。因此,就經濟效率而言,自由貿易確實比限制貿易來得好。 60

61 國際貿易的其他好處 我們以上的結論是國際貿易理論的標準結果。實際上,自由貿易帶來的好處還包括:
消費的產品種類增加:不同國家所生產的產品不會完全一樣,例如,韓國的手機跟台灣的手機各有其特徵。自由貿易讓所有國家的消費者有更多的種類可以選擇。 61

62 國際貿易的其他好處 廠商可以實現規模經濟而使成本降低:大量生產可以降低生產的平均成本,此一現象稱為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一個小國的廠商如果只在國內銷售,並無法實現規模經濟。自由貿易讓廠商得以進入更大的世界市場,從而其產量可以增加,進而可以充分實現規模經濟。 62

63 國際貿易的其他好處 競爭程度提高:在自由貿易下,所有國家的廠商,不管是出口廠商,還是與進口品競爭的廠商,都面臨來自其他國家許多廠商的競爭。廠商為求生存,必須不斷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這意味著各國的消費者可以享受更便宜以及品質更好的產品。 63

64 國際貿易的其他好處 促成新產品的出現:一國所生產的新產品其零組件可能來自於其他國家。若沒有國際貿易,則這項新產品可能無法出現或會延後推出。
例:日本任天堂公司的遊戲機 Wii所使用的無線感測晶片是由台灣的原相科技公司所設計的。 64

65 有些經濟學家擔心貿易對所得分配的衝擊 。即使自由貿易可以提升效率,但有可能 降低公平程度。
如是我聞 自由貿易並不是完美的 有些經濟學家擔心貿易對所得分配的衝擊 。即使自由貿易可以提升效率,但有可能 降低公平程度。

66 在過去,美國向來從第三世界國家進口 石油與原物料,並從其他高所得國家, 如加拿大、日本與歐洲國家,進口製造 業產品。
如是我聞 貿易的陣痛 保羅‧克魯格曼 撰 在過去,美國向來從第三世界國家進口 石油與原物料,並從其他高所得國家, 如加拿大、日本與歐洲國家,進口製造 業產品。

67 但近來,美國正跨越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美 國現在從第三世界國家進口的製造業產品比 從其他先進國家進口的要來得多。
如是我聞 貿易的陣痛 但近來,美國正跨越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美 國現在從第三世界國家進口的製造業產品比 從其他先進國家進口的要來得多。 換言之,就製造業產品而言,美國現在主要 是跟比美國窮得多且工資比美國低得多的國 家在進行貿易。

68 就全球經濟,特別是窮國,而言,高工 資國家與低工資國家之間的貿易成長是 一件美事。這主要是因為貿易提供了落 後國家的一個快速翻身之道。
如是我聞 貿易的陣痛 就全球經濟,特別是窮國,而言,高工 資國家與低工資國家之間的貿易成長是 一件美事。這主要是因為貿易提供了落 後國家的一個快速翻身之道。 但就美國工人來說,事情就每那麼美了。 事實上,美國與第三世界國家之間的貿易 成長會將低美國大部分工人的實質工資; 這也讓跟貿易有關的政治變得非常複雜。

69 就先進國家之間的貿易而言,由於彼此的 差異有限,所以貿易通常不會帶來太激烈 的影響。
如是我聞 貿易的陣痛 就先進國家之間的貿易而言,由於彼此的 差異有限,所以貿易通常不會帶來太激烈 的影響。 但就經濟發展程度相差很大的國家而言, 彼此的貿易可能會創造出很多的輸家跟贏 家。

70 雖然美國公司將部分高科技工作,如軟體 設計,外包給印度,但美國公司產品的成 本可以因此降低,而有助於美國高學歷勞 工其薪資的上升。
如是我聞 貿易的陣痛 雖然美國公司將部分高科技工作,如軟體 設計,外包給印度,但美國公司產品的成 本可以因此降低,而有助於美國高學歷勞 工其薪資的上升。 再以ThinkPad筆記型電腦為例,雖然它是 由中國的Lenovo公司所生產的,但很多研 發是在北加州做的。

71 如是我聞 貿易的陣痛 但就美國教育程度不高的工人而言,他們 看到他們的工作被移到海外,或看到他們 的工資因外國低價產品的競爭而下滑。這 些損失不是超市內的低價產品可以補償得 了的。

72 以上就是國際貿易理論所告訴我們的:雖 然自由貿易通常對一國整體而言是有利的 ,但有些人確因自由貿易而受害。
如是我聞 貿易的陣痛 以上就是國際貿易理論所告訴我們的:雖 然自由貿易通常對一國整體而言是有利的 ,但有些人確因自由貿易而受害。 儘管如此,當在1990年代,來自第三世界 國家的進口對美國工資的影響成為大家討 論的議題時,一些經濟學家根據資料所得 到的結論是這些影響是有限的。

73 如是我聞 貿易的陣痛 不過,現在這些影響已不可同日而語。這 是因為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製造業產品已 大幅增加,其占美國GDP的比重已從1990 年的2.5%上升至2006年的6%。

74 原先將製造業產品出口到美國的亞洲四小 龍之類的「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其在1 990年的工資是美國的25%。
如是我聞 貿易的陣痛 原先將製造業產品出口到美國的亞洲四小 龍之類的「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其在1 990年的工資是美國的25%。 後來,這些國家的部分出口被墨西哥與中 國所取代,而這兩個國家的工資分別只有 美國的11%與4%。可以想像的,這對美 國工資的衝擊會有多大。

75 如是我聞 貿易的陣痛 我們是否應該因此而限制貿易? 如果我們這樣做,那受害的就變成與出口 有關的所有勞工與廣大的消費者了!我們 要做的是強化社會安全網絡,以降低自由 貿易對進口競爭產業勞工的衝擊。

76 限制貿易的論點 財經小組的信使新總統考慮開放紡織品的貿易。
她注意到國內現行的紡織品價格高於世界價格,因此,自由貿易會使國內價格下跌,從而國內的生產者會遭受損失。在實行這項新政策之前,她請國內的紡織公司對財經小組的建議表示意見。 76

77 限制貿易的論點 國內的紡織公司當然反對自由貿易。 他們主張政府應保護國內的紡織產業,免於國外的競爭。
接下來我們討論他們的論點,並看財經小組可能會如何反應。 77

78 就業論 反對自由貿易的人,通常會主張開放貿易會使國內的工作機會減少。
在我們的例子中,紡織品自由貿易會使國內價格下跌,從而國內的產量會減少,進而國內紡織產業的勞工雇用量會減少。這意味著部分國內紡織工人會失業。 78

79 就業論 雖然自由貿易會造成失業,但同時也會創造工作機會。當本國購買其他國家所生產的紡織品時,這些國家可以用這些出口收入來購買本國所生產的其他商品,從而本國具比較利益的產業其就業機會會增加,而吸納部分失業的紡織工人。 79

80 就業論 反對自由貿易的人,通常也會質疑貿易可以創造工作。
他們可能會認為所有產品在國外生產,會比在本國生產來得便宜,從而自由貿易只會使本國所有產業的工作機會減少。 80

81 就業論 不過,如第3章所說明的,即使一國對所有產品的生產具絕對利益(就像牧牛人一樣),其他國家也會有具比較利益的產品(如農夫生產馬鈴薯),從而貿易後每個國家會出口其具比較利益的產品,進而每個國家的勞工最終可以在其國家具比較利益的產業找到工作。 81

82 國家安全論 當某個產業遭受來自國外競爭的威脅時,反對自由貿易的人通常會主張這個產業對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如果本國進口鋼鐵,則本國的鋼鐵業者可能會說,大砲與坦克的生產要用到鋼鐵。自由貿易會使本國部分的鋼鐵廠關廠,一旦戰爭爆發,外國鋼鐵的供應中斷,則本國無法生產足夠的鋼鐵與武器來防衛國家。 82

83 國家安全論 經濟學家承認此一觀點的合理性,但大多數的進口競爭產業通常會誇大其產品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而要求政府限制進口。
如果鋼鐵對國家安全那麼重要,那麼一國應在和平時期,多進口便宜的鋼鐵,以製造並屯積更多的武器。 這樣做,不單國家安全可以獲得保障,消費者也可以買到較便宜的鋼鐵。 83

84 幼稚工業論 剛起步的產業有時會要求政府限制進口,讓它們能夠站穩腳步。等它們成熟之後,就可以跟國外的廠商競爭。
同樣地,一些歷史較久的產業有時也會要求政府給予暫時性的保護,讓它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調整,以因應新的情勢。 84

85 幼稚工業論 例:在2002年,小布希總統決定對進口鋼鐵 課徵暫時性關稅。
他說:「我認為進口已經嚴重影響我們的鋼鐵業。由於鋼鐵是重要的產業,所以我決定對進口鋼鐵課徵暫時性關稅,讓我國的鋼鐵業者獲得喘息空間以進行改造。」最後,此一關稅共持續20個月。 85

86 幼稚工業論 經濟學家通常質疑這些主張。 一個主要理由是,政府要如何從眾多的幼稚工業中選出未來能真正茁壯的產業,來給予暫時性的保護。 86

87 通常的結果是,政治勢力比較大的產業會獲選,而且,一旦產業取得政府的保護之後,它會盡其所能延長保護,而永遠是幼稚工業。
幼稚工業論 通常的結果是,政治勢力比較大的產業會獲選,而且,一旦產業取得政府的保護之後,它會盡其所能延長保護,而永遠是幼稚工業。 87

88 幼稚工業論 另外,如果一個廠商對其未來的獲利有信心,那麼它會忍受並接受短期的虧損,而著眼於長期的獲利。不少的廠商就是這樣的情況。
例:一些網路公司(如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com),雖然一開始是虧損的,但現在則很成功。 正如同溫室裏的小孩不可能強壯一樣,沒有經歷國外競爭淬煉的產業也不可能茁壯。 88

89 不公平競爭論 另一個常見的論點是,只有在所有的國家都根據相同的規則競爭時,自由貿易才可行;如果不同國家的廠商面對不同的法律與規定,那麼要求廠商在國際市場中競爭,是不公平的。 例: 如果鄰國政府透過給予紡織品公司大幅 的租稅減免來補貼其紡織品產業,則本 國的紡織品業者會以遭受不公平競爭的 理由,要求政府予以保護。 89

90 不公平競爭論 如果以鄰國補貼後的價格向鄰國進口紡織品,真的會使本國受到傷害嗎?
當然,本國的紡織品業者會遭受損失,但本國的紡織品消費者則會因價格低而受惠。在此情況下,自由貿易仍會使本國消費者的利得大於生產者的損失。 90

91 不公平競爭論 如圖3所示,當貿易後的價格愈低時,本國的總剩餘的增加幅度(面積D)就會愈大。
外國如果以更低的價格賣產品給我們,就等於外國的納稅人補貼我們的消費者,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91

92 如是我聞 全球化 我們是否應該因此而限制貿易? 更自由的全球貿易等因素,使全球經濟的 整合程度日益提升,此一現象有時稱為全 球化(globalization)。有不少人反對 全球化,他們所持的理由為何?他們是對 的嗎?

93 如是我聞 良知與智慧 保羅‧克魯格曼 撰 歐洲有一句古老諺語:一個人如果在30 歲之前沒有成為社會主義者,那就表示 他沒有良知;如果一個人在30歲之後仍 然是一個社會主義者,那就表示他沒有 智慧。今天,這句諺語可以完全適用在 反全球化運動。

94 如是我聞 良知與智慧 全球化的結果並非全是美好的。如果你買 一項由第三世界國家所生產的產品,製造 這項產品的工人其工資可能低得可憐,且 可能身處非常惡劣的工作環境。如果你對 這個現象毫無感覺,那你真的沒有良知。

95 正好相反:那些想要透過反全球化來解決 全球貧窮問題的人是不用腦筋的。
如是我聞 良知與智慧 但這不意味著反全球化人士是對的。 正好相反:那些想要透過反全球化來解決 全球貧窮問題的人是不用腦筋的。 事實上,反全球化人士的所做所為不是在 幫助他們所想要幫助的人,反而是害了他 們。

96 如是我聞 良知與智慧 在1993年,孟加拉被發現使用童工幫美國 大量販店沃爾瑪(Wal-Mart)生產衣服, 參議員哈金(Tom Harkin)提案立法禁止 進口來自雇用未成年孩童國家的產品。其 直接效果為孟加拉的紡織工廠不再雇用童 工,但孩童是否就因此而回學校念書,或 回到快樂的家?並沒有,他們反而做更糟 的工作,或流浪街頭,甚至有不少被迫 成為妓女。

97 第三世界的國家之所以貧窮,並不是因為 他們出口產業的工人工資低,而是因為他 們的教育不普及、生產力低、基礎建設差 和社會失序。
如是我聞 良知與智慧 第三世界的國家之所以貧窮,並不是因為 他們出口產業的工人工資低,而是因為他 們的教育不普及、生產力低、基礎建設差 和社會失序。 這意味著這些國家只能靠低廉的工資才能 在國際市場上競爭。

98 反全球化人士所提出的最詭辯的說法是, 他們並不是要阻止第三世界國家的出口, 只是希望這些國家的工人有更好的工作條 件和更高的工資。
如是我聞 良知與智慧 反全球化人士所提出的最詭辯的說法是, 他們並不是要阻止第三世界國家的出口, 只是希望這些國家的工人有更好的工作條 件和更高的工資。

99 如是我聞 良知與智慧 但這是個一廂情願的說法。第三世界國家 必須靠出口產業來發展經濟,但如果工資 提高或工作環境改善,它們的生產成本就 會上升,它們的產品也就無法在國際市場 上競爭。這會造成它們的出口產業萎縮, 工作機會也就會跟著減少,人民反而會變 得更貧窮。 但反全球化人士往往不理會這樣的事實。

100 那些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的人(如跨國企 業),他們的行動有些可能是基於自利動 機,但他們的行動反而有助於改善第三世 界國家人民的生活水準;
如是我聞 良知與智慧 所以,誰是真正的壞人? 那些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的人(如跨國企 業),他們的行動有些可能是基於自利動 機,但他們的行動反而有助於改善第三世 界國家人民的生活水準;

101 而那些自以為出於良知在幫助第三世界國家人 民的反全球化人士,他們的做法只是讓第三世 界國家的人民變得更貧窮罷了。
如是我聞 良知與智慧 而那些自以為出於良知在幫助第三世界國家人 民的反全球化人士,他們的做法只是讓第三世 界國家的人民變得更貧窮罷了。 他們應驗了另一句話:「愛之適足以害之。」

102 結論 經濟學家和一般社會大眾通常對自由貿易持不同的立場。
在2008年,美國洛杉磯時報作了一項民調,題目是「一般而言,你認為自由貿易對經濟有利還是有害?」 102

103 結論 只有26%的受訪者認為有利,50%的受訪者認為有害,其餘的受訪者則認為沒有差或不確定。
相形之下,絕大多數的經濟學家贊成自由貿易,認為自由貿易可以提升兩國的生產效率與生活水準。 103

104 結論 經濟學家將美國視為可以證實自由貿易能提升一國福利的一項實驗。
自美國開國以來,美國允許州與州之間進行自由貿易,而使整個國家因自由貿易所帶來的專業化生產而獲利。佛羅里達生產柳橙、德州生產石油、加州生產酒等等。如果美國人只消費他們自己州所生產的商品與服務,則美國人不會有現在的高生活水準。全世界各國也同樣享有自由貿易所帶來的好處。 104

105 結論 為更了解自由貿易的好處,讓我們繼續我們的寓言故事。
假設本國的女總統決定不採財經小組的建議,而禁止紡織品的自由貿易,於是本國繼續維持在沒有貿易下的均衡。 105

106 結論 然後有一天,有一個發明家宣稱他發明一種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生產出紡織品的方法。不過,他對這個方法保密到家。奇怪的是,他並不需要棉花或羊毛之類的傳統原料,他唯一需要的生產投入是小麥。更奇怪的是,他沒有雇用任何紡織工人。 106

107 結論 那個發明家被稱頌為天才。因為每個人都會買衣服,所以該項發明使人們可以享受更高的生活水準。
雖然原先的紡織工人因這項發明而失業,但他們最後都在其他產業找到工作。有些成為農夫種植小麥,有些則進入因生活水準提升而新興起的產業(如休閒旅遊業)。每個人於是了解,這些工人轉業是社會進步過程中的必然現象。 107

108 結論 幾年之後,一位新聞記者決定挖掘該項發明的真相。她潛入發明家的工廠,發現這個發明家其實是一個騙子。他根本沒在製造紡織品,而是將小麥走私出口後,換取其他國家的紡織品,再走私進口。這個發明家所發現的其實只是國際貿易所帶來的好處罷了。 108

109 結論 當真相被揭露之後,政府關掉發明家的工廠。於是紡織品價格上漲,工人再回到紡織品工廠工作,國人的生活水準也回到先前的水準。
這個發明家被判入監服刑,並受到大眾的嘲笑。 畢竟,他並不是一位發明家,他只是一個經濟學家。 109


Download ppt "譯著: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 2012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