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提 纲 3 审核评估范围释义及要求 2 新时期中国评估制度设计 1 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提 纲 3 审核评估范围释义及要求 2 新时期中国评估制度设计 1 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 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0 新时期评估体系与审核评估

1 提 纲 3 审核评估范围释义及要求 2 新时期中国评估制度设计 1 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 1

2 一、高等教育新形势、新要求 2

3 (一)中国高等教育总体概况 截止到2013年底: 总体规模 院校数量 在学总规模3460多万,世界第一
毛入学率34.5%,大众化水平不断提高 共2788所 普通高校2491所 成人高校297所 本科1170所 高职1321所 3

4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三大矛盾: 规模与结构 数量与质量 公平与效率

5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强调“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年)》 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要求。中国高等教育基本完成了以规模发展为核心的外延式发展任务,将进入以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 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 5

6 (三)《决定》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把深化改革作为发展动力 把协同育人作为重要机制 把优化结构作为战略举措
把质量保障作为重要手段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工作重点 6

7 二、新时期中国评估制度设计 7

8 (一)“五位一体”评估制度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简况 1990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
1994 – 2014:共实施五次高校本科评估,历时20年 合格评估 优秀评估 随机评估 水平评估 “五位一体” 评估 :190所参加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开始 :16所参加 华中理工大学开始 :26所参加 长沙铁道学院开始 :589所参加 上海大学开始 2009年至今:新时期评估方案 8

9 (一)“五位一体”评估制度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质量30条)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评估12条) 五位一体评估制度 状态数据 常态监测 院校评估 专业认证 及评估 自我评估 国际评估 审核评估 合格评估 9

10 全面开展院校分类评估 合格评估 对 象 进 展 作 用 2000年以来新批准设立的本科院校,约300所
2009年开始试点,到2014年底完成143所新建院校的评估,占新建院校总数约50% 有效引导新建院校的地方性和应用型办学定位 促进教学投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聚焦培养“下得去、用得上、信得过、离不开”的一线生产、服务、管理应用型人才 作 用 对 象 2000年以来新批准设立的本科院校,约300所 以国家标准和要求为基本尺度,把关“三基本” 10

11 全面开展院校分类评估 审核评估 对 象 进 展 作 用 参加过教学评估并通过的普通本科院校,约600所
强调用学校“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审核“四个度” 进 展 2013年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到2014年底,对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13所院校进行评估;聘请高水平行业和境外专家参与,效果显著 突出学校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 强化办学合理定位、教学中心地位、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根据自身定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多样化人才 作 用 11

12 积极开展专业认证与评估 2014年 2013年 2006年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布点数14000多个,占专业总布点数1/3以上
2013年6月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标志着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得到国际认可 2006年 教育部开始 启动实施工程教育认证 2013年6月全票通过加入华盛顿协议 到年底完成 15大类200所高校600个专业点的认证 2013年 2014年 12

13 加快建设教学基本状态国家库 服务于高校 服务于管理 服务于评估 服务于社会
研制并基本建成教学基本状态国家数据库。新升级的2.0版到2014年底有600所高校数据入库,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约50%。 服务于高校 服务于管理 服务于评估 服务于社会 自身教学常态监控 宏观监测高教质量 监督高校人才培养 专家开展各类评估 13

14 深入研制并发布系列质量报告 存史 资政 预警 导研 质量报告与国家数据库一起形成了“以数据和事实说话”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常态监测体系框架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年度报告》蓝皮书 《全国“211工程”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蓝皮书 《中国工程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蓝皮书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年度报告》绿皮书 存史 资政 预警 导研 质量报告与国家数据库一起形成了“以数据和事实说话”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常态监测体系框架 14

15 广泛深入参与国际评估 高校探索 评估中心 清华、北大、上交大、天大等985 、211高校积极探索开展学科、专业、课程等国际评估
邀请国外高水平专家参与对大学的评估 密切与美、俄、英、德、澳等国机构交流合作 中日韩紧密开展“亚洲校园”质量保障合作 积极开展与OECD、欧盟、IIEP、INQAAHE IEA等国际组织的实质性交流合作 全面及时掌握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最前沿动态 话语扩大中国高教评估和质量保障的国际影响力和权 15

16 “五个多样化”的特点 评估标准多样化 评估形式多样化 评估主体多样化 评估结果多样化 评估方法多样化 如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完全不同的指标体系
如学校自评、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国际评估 评估形式多样化 如学校、政府、专门机构、社会多方参与等 评估主体多样化 评估结果多样化 如院校评估结论发布、专业认证结论发布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发布、年度质量报告发布 如有周期性院校评估认证、有常态监测 评估方法多样化 16

17 “五位一体”评估有“四个创新” “五位一体”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重要 制度创新,体现“四个创新” 新理念 新标准 新方法 新技术 17

18 新理念 评估理念 工作理念 以学校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位 评估中心作为国家专门质量保障机构 秉持“对国家负责、为学校服务”
学校真正成为质量保障的责任主体,成为评估工作的主角 学生发展成为院校评估、专业认证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标准 18

19 新标准 五个度 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师资和条件的支撑度 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 学生和用户的满意度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满足社会需要 作为衡量教育质量 的根本标准 19

20 新方法 二者有机结合 周期性 评估认证 质量 常态监测 方法创新 与国际通行做法具可比性 多样化、多类型多主体参与 基于国家数据库
用数据事实说话 对教学基本状态和运行质量常态监测 发布系列质量报告 与国际通行做法具可比性 多样化、多类型多主体参与 20

21 新技术 国家数据库2.0版广泛使用 到2014年底600所数据入库,计划明年全部1200所采集入库 7大类数据 69张详细表格
基本条件 教师信息 学科专业 人才培养 学生信息 教学管理 质量监控 7大类数据 69张详细表格 560个数据指标 21

22 审核评估结论形式 评估结论:不分等级,写实性报告 淡化功利心态,强化内涵建设 值得肯定之处 需要改进之处 必须整改之处 22

23 三、审核评估范围释义及要求

24 (一)审核评估方案含义 审核评估范围 项目(6+1)、要素(24)、要点(64) 1. 定位与目标 2. 教师队伍 3. 教学资源
1.1 办学定位 1.2 培养目标 1.3 教学中心地位 2.1 数量与结构 2.2 教育教学水平 2.3 教师教学投入 2.4 教师发展与服务 1. 定位与目标 3.1 教学经费 3.2 教学设施 3.3 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3.4 课程资源 3.5 社会资源 2. 教师队伍 3. 教学资源 自选特色项目 4.1 课堂教学 4.2 实践教学 4.3 第二课堂 4.4 教学改革 4. 培养过程 5.1 招生及生源情况 5.2 学生指导与服务 5.3 学风与学习效果 5.4 就业与发展 5. 学生发展 6.1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6.2 质量监控 6.3 质量信息及利用 6.4 质量改进 6. 质量保障 审核评估范围 项目(6+1)、要素(24)、要点(64) 24

25 例:文科发展;人才培养类型定位 1.1 办学定位 1.定位与目标 1.2 培养目标 1.3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 科学合理、内涵清晰、形成共识 1.2 培养目标 ● 学校、专业,培养过程 1.3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 政策措施、资源配置、服务 ★ 自主办学,遵循规律、适应促进发展 协调贯通,多种方式考察、综合判断 例:文科发展;人才培养类型定位

26 2.1 数量与结构 2.师资队伍 2.2 教育教学水平 2.3 教师教学投入 2.4 教师发展与服务 ★ 全面考察,发现、诊断薄弱环节
● 生师比,实验技术、教辅人员,结构合理 2.2 教育教学水平 ● 师德建设、专业水平、教学能力 2.3 教师教学投入 ● 精力投入,上课、教学改革、专业建设 2.4 教师发展与服务 ,, ● 政策、规划,教学水平、职业生涯,待遇 ★ 全面考察,发现、诊断薄弱环节 例: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教师发展中心;多媒体技术应用

27 例:网络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库;专业与学科
3.教学资源 3.1 教学经费 ● 投入保障、配置机制、经费管理、使用效率 3.2 教学设施 ● 课堂、实践、公用设施,使用率、开放度,信息化 3.3 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 建设规划、设置调整、建设改革、培养方案 3.4 课程资源 ● 规划,数量、结构、优质课程资源,教材建设 3.5 社会资源 ● 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共建资源,社会捐赠,效果 ★ 重视硬件、更重视软件建设 例:网络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库;专业与学科

28 ★ 系统考察、抓住重点;品味办学传统、校园文化 例:学分制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能力培养
4.培养过程 4.1 教学改革 ● 总体思路、政策措施,模式、体制机制改革,管理 4.2 课堂教学 ● 大纲、内容、方法手段,考核评价,学习方式变革 4.3 实践教学 ● 体系,实践实习基地、实验室,毕业设计(论文) 4.4 第二课堂 ● 体系,德育、社团,科技社会活动,校园文化,交流 ★ 系统考察、抓住重点;品味办学传统、校园文化 例:学分制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能力培养

29 例:辅导员、班主任、本科生导师工作;体验学风
5.学生发展 5.1 招生及生源情况 ● 生源数量、结构、质量 5.2 学生指导与服务 ● 组织、条件保障,教师参与、学生评价 5.3 学风与学习效果 ● 学风建设,学业成绩、综合素质标准,评价方式,效果 5.4 就业与发展 ● 就业率、就业质量,职业发展,满意度 ★ 证据与体验相结合; 例:辅导员、班主任、本科生导师工作;体验学风

30 例:质量信息、评教结果利用 ★ 质量标准、指标体系、评价方式、反馈改进、制度建设 6.1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6.质量保障 6.2 质量监控
● 质量标准、规章制度、运行机制,机构、队伍 6.2 质量监控 ● 监控环节、方式,评教评学,课程、专业、院系评估 6.3 质量信息及利用 ● 数据库,信息统计分析、反馈、公开,质量报告 6.4 质量改进 ● 改进机制、路径、方法、有效性 ★ 质量标准、指标体系、评价方式、反馈改进、制度建设 例:质量信息、评教结果利用

31 (二)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1、切实把握审核评估的内涵实质 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 资源条件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质量保障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32 2、把握审核评估的重要导向 ● 引导高校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内涵建设 ● 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各安其位,多样化发展,遵循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优势、办出特色 ● 尊重高校办学自主权,强化高校质量建设的主体性地位,推进高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引导高校把精力放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建设上,激发高校人才培养的创造性 例:目标定位、培养规格

33 ● 审核评估目的:引导学校依据办学定位,设定适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质量标准,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3、克服传统的评估思维定式 ● 审核评估目的:引导学校依据办学定位,设定适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质量标准,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 审核评估重点:内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性,以及为达到质量标准而采取的改革建设举措、政策措施和取得的实际效果 ● 学校提供:基于数据和事实的证据,证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目标的实现情况及其与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吻合程度(实证性) ● 开放性设计:为学校诠释教育内涵和教学改革建设工作留出充足空间,避免学校间盲目攀比,对自我审核工作提出新挑战

34 4、抓设计、抓制度、抓基层、抓关键、抓实效 5、心理准备、材料准备、工作准备 6、评估态度:平常心正常态、学习心开放态

35 谢谢各位!


Download ppt "提 纲 3 审核评估范围释义及要求 2 新时期中国评估制度设计 1 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