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胚胎学总论(一) (General Embryology-1 )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胚胎学总论(一) (General Embryology-1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胚胎学总论(一) (General Embryology-1 )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2 绪论 (Introduction) 胚胎学的概念 一、胚胎学的分支学科 ①描述胚胎学(descriptive embryology)
②比较胚胎学(comparative embryology) ③实验胚胎学(experimental embryology) ④化学胚胎学(chemical embryology) ⑤分子胚胎学(molecular embryology) ⑥畸形学(teratology) ⑦生殖工程学(reproductive engineering)

3 人胚发育成熟38周(约266天),分三期: ①胚前期:受精~2周末 ②胚期: 第3周~第8周 ③胎儿期(fetal ):第9周~出生 围产期(perinatal period): 26周~出生后4周

4 胚胎学总论(一) 第22章 生殖细胞和受精 一、生精细胞的发生 (一) 精子的发生、成熟和获能
胚胎学总论(一) 第22章 生殖细胞和受精 一、生精细胞的发生 (一) 精子的发生、成熟和获能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染色体的变化) 去获能因子(decapacitation factor):糖蛋白衣与精浆蛋白。 获能(在女性生殖管道内),精子存活1-3天,受精能力20h左右。(低温冷冻可保存精子)

5 (二)卵子的发生和成熟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 卵子由卵巢产生,成熟于受精过程。
特殊点 :出生时,卵巢内卵泡均为初级卵母细胞 (停留第1次成熟分裂的分裂前期); 排卵前36-48h,完成第1次成熟分裂 (停留第2次成熟分裂的分裂中期); 受精时,完成第2次成熟分裂; 有三个小极体; 排出的卵受精能力持续12小时,24小时 退化。

6 二、受精(Fertilization) 单精受精(monospermy) 概念:成熟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的过程。
时间:排卵后12小时内, 部位:输卵管壶腹部 (一)受精过程: 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释放顶体酶 精卵质膜融合(sperm-oocyte membrane fusion) 皮质反应(cortical reaction):释放皮质颗粒 透明带反应(zona reaction):ZP3精子受体变性 单精受精(monospermy)

7 (二)受精的结果和意义 (三)受精的条件 1. 产生一个具有不同于亲代的新个体; 2. 恢复46条染色体;
3. 决定了胚胎的遗传性别,46, XX 或46, XY (三)受精的条件 时间、地点, 精子的数目和活动能力,少于2000万或异常精子多,活动能力弱均会影响受精。 生殖管道通畅。

8 体外人工授精与试管婴儿 体外人工受精(fertilization in vitro, IVF) 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
试管婴儿(test tube baby):被评为20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之一。 第一代试管婴儿 第二代试管婴儿 第三代试管婴儿 第四代试管婴儿

9 第23章 人胚早期发生 指受精后8周内的发生过程 一、胚泡形成和植入 (一)卵裂与胚泡形成(第1周) 卵裂(cleavage)
第23章 人胚早期发生 指受精后8周内的发生过程 一、胚泡形成和植入 (一)卵裂与胚泡形成(第1周) 卵裂(cleavage) 卵裂球(blastomere) 桑椹胚(morula) 胚泡(blastocyst)

10 胚泡组成: 滋养层(trophoblast) 胚泡腔 (blastocyst cavity)
内细胞群 (inner cell mass):胚胎干细胞 极端滋养层 (polar trophoblast):参与胎盘形成

11 (二) 植入(implantation) 第2周主要变化:胚泡全部植入子宫内膜,内、外胚层形成,滋养层分化形成早期绒毛膜
(一)胚泡植入(6-12天) 植入(implantation) 或着床( imbed) 植入部位:子宫体、底 植入过程: 异常植入:宫外孕 (ectopic pregnancy) 前置胎盘(placenta previa)

12 植入后滋养层细胞的变化: 植入后子宫内膜的变化: 原始绒毛, 早期绒毛膜 合体滋养层(syncytiotrophoblast)
细胞滋养层(cytotrophoblast) 原始绒毛, 早期绒毛膜 植入后子宫内膜的变化: 蜕膜(decidua):植入后的子宫内膜功能层。 蜕膜细胞(decidual cell):来源,形态,功能 ①基蜕膜(decidual basalis) ②包蜕膜(decidual capsularis) ③壁蜕膜(decidual parietalis)

13 二、三胚层的形成 (一)二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 1. 下胚层及卵黄囊的形成 下胚层(endoderm), 胚外体腔膜,
初级卵黄囊(primary yolk sac) 次级卵黄囊(secondary yolk sac) 2. 上胚层及羊膜腔的形成 上胚层(ectoderm), 羊膜腔(amniotic cavity), 胚盘(embryonic disk)

14 胚外中胚层 (extraembryonic mesoderm) 胚外体腔 (extraembryonic coelom) 胚外体壁中胚层 胚外脏壁中胚层 体蒂(body stalk)

15 (二) 三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 (第3周)
(二) 三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 (第3周) 主要特征:原条出现,中胚层形成及三胚层分化。 (一)中胚层与脊索的发生 原条(primitive streak),意义:① ② 原结(primitive knot) 原沟(primitive groove) 胚内中胚层(intraembryonic mesoderm) 内胚层,外胚层 原凹, 脊索(notochord)

16 轴旁中胚层,间介中胚层(intermediate mesoderm和侧中胚层(lateral mesoderm)
轴旁中胚层→体节(somite),原条退化 (4周)。 胚盘的形状由圆盘状变为鞋底型, 尾侧连于体蒂,口咽膜 (oropharygeal membrane) , 泄殖腔膜(cloacal membrane)

17 小 结 第一周: 受精、卵裂、胚泡形成; 第二周:植入、(二胚层形成、胚外中胚层 形成、早期绒毛膜形成);
小 结 第一周: 受精、卵裂、胚泡形成; 第二周:植入、(二胚层形成、胚外中胚层 形成、早期绒毛膜形成); 第三周:原条、脊索、中胚层形成(轴旁中胚层、间介中胚层、侧中胚层)。

18 生殖细胞的发生和成熟

19 受精过程

20 试管婴儿

21

22 植入过程

23 异位植入

24 植入后子宫内膜的变化

25 植入后滋养层细胞的变化

26 胚盘

27 中胚层的形成

28 中胚层与脊索的发生

29


Download ppt "胚胎学总论(一) (General Embryology-1 )"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