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社區營造與溼地教育- 以華江雁鴨自然公園為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社區營造與溼地教育- 以華江雁鴨自然公園為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區營造與溼地教育- 以華江雁鴨自然公園為例
范義彬 副研究員 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福山研究中心 台北市動保處提供

2 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區總體營造 社區發展 社區營造 社區總體營造
一個地區的人民尚未有社區概念,也較缺乏團結意識,而正要開始發展成所謂的社區。“發展社區的過程就是社區發展”,此時是初始階段,所以首先要強調的是社區意識的凝聚。 社區營造 人民對社區意識已有相當的共識,此階段的目的是"營造",利用當地的優勢,如自然風光or文化特色or特有產品來發展出這個社區的特色,可以造景,造物,所以在這階段全社區人民的動員,參與,腦力激盪仍是很重要的。 社區總體營造 始於1993年當時文建會主委申學庸向立法院提出施政報告時提出「社區總體營造」之名詞,該詞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建構社區生命共同體的概念,來作為一類文化行政的新思維與政策」作為主要目標。主要目的是為了整合「人、文、地、景、產」五大社區發產面向,而產生出來的政策性名詞。

3 台灣與溼地有關的社區 華江 桃米 鰲鼓(四股) 馬太鞍 社區名稱 地理位置 台北萬華 南投埔里 嘉義東石 花蓮光復 社區人數 9162
1264 320 6500 組織人數 224 150 15 152 經常參與社區人數 500 300 50

4 華江社區介紹 面積: 0.2046(K㎡) 人數: 9162人 範圍: 東:新店溪與台北縣為界 西:環河南路2段與綠堤、糖部里為鄰。
南:艋舺大道與和德里為界 北:和平西路3段(華江橋)與柳鄉里為界。 台北市動保處提供 4

5 社區營造(溼地教育)的架構 溼地社區營造 (溼地教育) 監測志工 學校 地方社區 一般民眾 紀錄 調查 監測 探索 解說 體驗 觀察
對象 溼地社區營造 (溼地教育) 紀錄 調查 監測 探索 解說 體驗 觀察 實施方式 生態活動、遊戲

6 台北華江雁鴨季活動 1988年華江雁鴨季(台北市野鳥學會) 2001年華江雁鴨季~新春數鴨鴨 2002年~十年有成˙鴨軸好戲
2003年~賞鴨、畫鴨、塗鴨 2004年~歡樂雁鴨季-伴我雁行 2005年~SARS停辦 2006年~生物多樣性保育嘉年華 2007年~雁艷樂融融 2008年~舞動溼地看雁鴨 2009年~與水共存護溼地 2010年~水倌祐雁鴨 攜手護溼地

7 2008年1月起開始進行生態普查、監測 植物組 組長 蔡榮立(99年以前) 組長 劉明昇(99年以後) 鳥類組 組長 李清木
植物組 組長 蔡榮立(99年以前) 組長 劉明昇(99年以後) 鳥類組 組長 李清木 昆蟲組 組長 慶正、謝堂樹 兩棲爬蟲組 組長 應文迪、蔡碧枝 水棲無脊椎動物組 組長 應文迪、林朝棟 螃蟹組 組長 林朝棟(98~99年) 組長 吳思儒(99~)

8 昆蟲組監測範圍與方法 華江橋南北兩側 南北區各分三類型:短草區、長草區 、 人工草地區 監測方式:掃網、燈光誘集
南北區各分三類型:短草區、長草區 、 人工草地區 監測方式:掃網、燈光誘集 掃網:以八字型掃網5分鐘、裝袋、 比對計數、紀錄與統計、放生

9 螃蟹組監測調查步驟 2 3 4 1 2.選擇螃蟹洞穴數量較多之處設置樣框,3個樣框各相隔10公尺 3.每一個樣框要拍照紀錄棲地狀況
4.計數每一個樣框內的螃蟹洞穴數量(<0.5cm洞穴不計) 1.利用GPS抵達 樣站範圍 5 6 7 5.在施行挖掘法之樣框徒手挖螃蟹 6.紀錄螃蟹種類、性別,測量背甲長 7.每一隻螃蟹個體編號拍照後,放回原棲地 8.結束後移除樣框,前往下一個調查樣站,重複上述步驟

10 華江溼地生態監測 2008~2010三年,總共進行143場監測,運用監測志工共1243人次;辦理監測志工培訓53場,共797人次參加。
底棲組 昆蟲組 鳥類組

11 志工參與 生態調查 華江溼地 體驗 認識 感受 瞭解 復育 陳章波 謝蕙蓮 王芳琳

12 華江社區參與方式 三條路土地公大拜拜 參與社區發展協會的理監事會議 中元節普渡

13 每年雁鴨嘉年華活動

14 生態遊戲

15 98 華江雁鴨嘉年華~螃蟹的家 1.志工團隊操演 2.親子共同參與 3.青少年生態解說 4.學生團體觀摩交流

16 華江社區營造基本原則 1.不出名、不求利。 2.以社區福利為優先。 3.協助社區解決各種問題、困難。 4.融入社區各種活動。

17 人與溼地的連結--華江水生經濟植物池 吳思儒提供

18 民眾、學生參與牛踏層

19 栽植筊白筍、芋、菱角

20 99年華江溼地生態小尖兵夏令營 草地探索 草地昆蟲紀錄 草地探索分享報告

21 真實世界學習 vs.虛擬世界學習

22 一手知識 vs. 二手知識

23 語文能力 生活與 科技能力 藝術與 美勞能力 溼地探索 (書寫培力) 數學能力 文史能力 自然與生物能力

24 感謝每一位參與華江生態監測、社區活動、雁鴨嘉年華會的夥伴,有你的投入,才有環境永續的願景。
敬請指教


Download ppt "社區營造與溼地教育- 以華江雁鴨自然公園為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