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脑性瘫痪的康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脑性瘫痪的康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脑性瘫痪的康复

2 小儿脑瘫的主要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

3

4 第一节 概 述 定义:是小儿从出生前到出生后的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永久性脑损伤综合征。
第一节 概 述 定义:是小儿从出生前到出生后的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永久性脑损伤综合征。 主要表现: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及视觉、听觉、行为和感知异常等等多种障碍。

5 2、脑瘫的发病情况:   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患,近20年产科和新生儿医疗保健虽有极大发展,但脑瘫的发病率却无明显的 变化。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为1.8‰~4.9‰,  我国脑瘫(CP)的发病率为1.8‰~6.0‰。0~4岁肢体残疾儿童约62万,并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产生极大影响。  

6 二、脑瘫产生的病因 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分析,即出生前、围生期、出生后三个阶段的高危因素。
窒息、早产儿、重症黄疸仍是我国引起脑性瘫痪的三大主要致病因素。

7 三、临床分型 (一)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分型
三、临床分型 (一)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分型

8 各类脑瘫临床特征 痉挛型 最常见 70%-80% 病变在锥体束系统,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被动运动阻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有折刀样痉挛,病理反射阳性。 文库

9 手足徐动型 病变在锥体外系 20% ● 舞蹈征 、腱反射正常、锥体外系征
手足徐动型 病变在锥体外系 20% ● 舞蹈征 、腱反射正常、锥体外系征 病变主要在脑的基底核部位,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波动,运动意愿和运动结果不一致,有不随意运动,病理反射一般为阴性,常伴有言语障碍、吞咽困难。 文库

10 ●运动速度慢、头部活动少、分离动作差闭目难立(+)、指鼻试验(+)、腱反射正常
共济失调型 病变在小脑 醉汉步态、眼球震颤 ●运动速度慢、头部活动少、分离动作差闭目难立(+)、指鼻试验(+)、腱反射正常 病变主要在小脑,平衡功能差,随意运动的协调性差,伴有意向性震颤和眼球震颤,在运动中表现为低张力性。 文库

11 ●瘫软状态 仰卧位呈蛙状体位(背部贴床)、俯卧位不能抬头(腹部贴床)、对折坐位、围巾征(+)、肌肉硬度↓、关节伸展度、摆动度↑
迟缓型 临床很少见 ●肌张力低下,被动运动时可稍强 ●瘫软状态 仰卧位呈蛙状体位(背部贴床)、俯卧位不能抬头(腹部贴床)、对折坐位、围巾征(+)、肌肉硬度↓、关节伸展度、摆动度↑ 随年龄增长转变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 文库

12 混合型 ●同一个患儿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 ●多为痉挛型与不随意运动型混合 文库

13 (二)根据瘫痪部位分类

14 脑瘫早期诊断的时间 ●0—6个月诊断为早期 ●0—3个月诊断为超早期(应特别慎重) ●一般确定诊断应在1岁以前
四、脑瘫的临床症状 脑瘫早期诊断的时间 ●0—6个月诊断为早期 ●0—3个月诊断为超早期(应特别慎重) ●一般确定诊断应在1岁以前

15 早期临床表现 新生儿 哺乳困难、哭声弱、自发运动少、肌无力、抽搐,原始反射弱或强,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头不稳、竖头不能、抬头<45°
新生儿 哺乳困难、哭声弱、自发运动少、肌无力、抽搐,原始反射弱或强,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头不稳、竖头不能、抬头<45° 1-3个月 不注视,拇指内收、手紧握拳、上肢内收内旋,肌张力减低或增强 文库

16 4-5个月 不追视、眼睛不灵活、不会翻身、抬头<90°、坐位全身前倾、不伸手抓物、肌张力改变
6-7个月 手口眼不协调、抓物即松、肌张力改变、原始反射残存、下肢交叉、头背屈、坐位不能 8-12个月 不会坐或坐不稳、爬行困难,下肢肌张力高、不能独站,下肢交叉、足尖着地

17 早期诊断依据 三个高危因素 家庭因素 遗传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近亲结婚 母亲因素 高龄初产、孕期感染及各种疾病 新生儿因素 文库

18 早期诊断具备主要的体征 有明显的左右肢体运动不对称,颈、躯干或四肢存在左右差别 做蒙脸试验时手抓不下来蒙脸的物品 不能从仰卧位转向侧卧位
姿势怪异,呈角弓反张状或舞剑样姿势 运动减少、不协调,可出现吐舌、张口、流延等怪异表情 文库

19 障碍的肢体僵硬紧张,哭闹或受刺激时加剧,安静入睡时过度松软
做不到手-手、足-足、口-足的协调动作 原始反射消失延迟 肌张力异常 婴儿时期的肌张力变化是否正常,是判断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有无损伤的重要指标 文库

20 四、主 要 障 碍  1.运动障碍: 肌张力异常 反射及运动反应异常

21 2.姿势障碍: 姿势的稳定性差,左右两侧不对称,严重头部常不能处于竖直正中位置,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   
3.智力障碍 脑瘫儿童中,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有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22

23  4.语言障碍 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或构语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有的失语症,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但自己无法讲话,以手足徐动型的脑瘫占比例为大。   

24

25 5. 视、听觉障碍 伴有近视或斜视,内斜视为多见。听力减退以手足徐动型脑瘫较多。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存在困难。 6
5.视、听觉障碍 伴有近视或斜视,内斜视为多见。听力减退以手足徐动型脑瘫较多。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存在困难。 6.生长发育障碍 轻型脑瘫儿童生长发育可以基本或接近正常大多数的脑瘫儿童都比同年龄的正常孩子 矮小,生长发育显得落后。

26   情绪和行为障碍 脑瘫儿童特别是手足徐动型和孩子性格比较固执、任性,情绪波动变化大,善感受易怒,有的甚至孤僻,不合群。异常行为表现为(1)强迫行为:自己强制自己作某一动作。(2)自伤行为:自己打自己或用头不停地撞墙。(3)侵袭行为:殴打他人,但较少见。   癫痫 约有39%—50%的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癫痫的发生率尤其突出 。

27 第二节 康复评定 神经发育综合评定 身体发育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 功能独立性评定 智力评定 听力、言语

28

29

30

31

32 第三节 康复治疗 康复目的 总目标 各型目标 痉挛型 手足徐动型 共济失调型

33 基本原则 三早原则 综合治疗原则 个体化原则 促进适应原则

34 治疗学派 Bobath法 :利用反射性抑制肢位,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促进正确的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基本手技有抑制性手技、促进性手技、掌握关键点及各种叩击性手技。 Vojta法 :通过对身体一定部位的压迫、刺激,诱发产生全身性反射性运动的一种方法

35 综合治疗的方式——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是将治疗与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是一个全面的体系。它首先是强调纵向的持续性,包括从早期诊断、早期预防,过渡到接受教育。第二是强调了横向的连续性,引导员对患儿都有整体的认识,把学习和训练的内容融合在全天的生活中,对患儿的要求也是全天一致的。学习和训练通过引导员、全日的程序、特殊的训练用具以及家长的参与而达到。

36 引导式教育的组成 引导员 小组 节律性意向言语 作业

37 第三节 治疗及康复方法 药物治疗 : 手术治疗: 矫形手术:如常做的肌腱切断、肌腱延长、肌腱松懈、肌腱移位等手术
第三节 治疗及康复方法 药物治疗 : 手术治疗: 矫形手术:如常做的肌腱切断、肌腱延长、肌腱松懈、肌腱移位等手术 神经手术:如神经的肌支部分切断术,选择性脊神经后跟切断术; 骨性手术:如切骨术、关节融合术等。 目的:纠正负重力线,矫正畸形,平衡肌力,以减少肌肉痉挛和挛缩为基本原则。 促进脑神经代谢的药物:脑活素、神经再生因子、丁—氨硌酸、B族维生素等; 肌松弛剂:如氯苯氨丁酸(力奥来索)、氯唑沙宗等;多巴胺类药如美多巴、左旋多巴 抗胆碱能药:安坦等; 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C、维生素E等等; 其它:抗癫痫药等。

38 康复治疗方法

39 控制关键点 颅、肩骨盆、髋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足踝关节等

40 维持正常肌张力所常用的活动模式

41

42

43

44

45 各种异常坐姿的矫治方法

46

47 各种异常站姿的矫治方法

48 各种矫治性抱姿

49

50

51

52

53 作业疗法 进食的训练 穿脱衣训练 大小便训练 清洁等其它生活动作训练: 清洁、整容、社交 使用器具: 床上动作: 轮椅上动作: 站立动作: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言语治疗 目的:提供语言刺激,激发患儿对语言运用的兴趣,运用能力,以应付日常生活及学习上的需要。协助患儿建立、提高交往技能。
接受语言能力的训练 表达语言能力训练 构音障碍训练

71 矫形器、轮椅、拐杖等助行器的应用

72 心理治疗及教育康复

73 通过以上锻炼达到独立的生活能力


Download ppt "脑性瘫痪的康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