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主讲人:胡锋平 教授 博士 副院长 Tel: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主讲人:胡锋平 教授 博士 副院长 Tel:"—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主讲人:胡锋平 教授 博士 副院长 Tel: 13970867302
主讲人:胡锋平 教授 博士 副院长 Tel: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2 目录 1 概论 2 污泥处理技术 3 污泥处置技术 4 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 5 污泥处理处置十大推荐案例(2010年)
6 污泥处理处置特别关注案例(2010年)

3 1 概论 1.1 基本概念 1.2 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1.3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和建设 返回目录

4 1.1 基本概念 1.1.1 污泥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5 1.1.2 污泥的分类 我省县(市)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氧化沟工艺,污泥主要为剩余污泥 初沉污泥:来自初沉池 剩余污泥:来自活性污
泥法后的二沉池 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 腐殖污泥:来自生物膜 法后的二沉池 按来源不同分为 消化污泥:经消化处理后的污泥, 或称熟污泥 化学污泥:混凝沉淀工艺中形成的污泥 我省县(市)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氧化沟工艺,污泥主要为剩余污泥

6 1.1.3 污泥的组成 污泥经烘干,再经灼烧后,其成分大致可分为水、挥发性固体及灰分 水 挥发性固体(有机物) 或称灼烧减重 灰分(无机物)
或称灼烧残渣

7 1.1.4 污泥中水分 污泥中水分示意图

8 1.1.5 污泥的主要指标 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多少称含水率 剩余污泥含水率99.2~99.6% 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可达80%
脱水性能: 不同性质污泥的脱水性能差别很大 污泥比阻用于衡量污泥的脱水性能

9 污泥比阻测定装置 返回本章

10 1.2 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江西省) 污泥产生量将不断增加 按1万吨污水产生约1-2吨干污泥,5-10吨含水率80%的污泥
我省85座县(市)污水处理厂每天产生污泥量约 吨(含水率80%)。 污泥处理处置存在的问题 污泥产量问题 污水浓度低,量少,培菌没完成 污泥处理问题 浓缩脱水设备运行不正常 污泥处置问题 含水率80%污泥外运 返回本章

11 1.3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和建设 目标 减量化:便于贮存、运输和消纳,降低其含水率
稳定化:采用生物好氧或厌氧消化工艺,使污泥中的有机组分转化成稳定的最终产物 无害化:杀死污泥中的病原菌、寄生虫卵及病毒 资源化: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

12 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 新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应依据污泥处理处置规划,配套建设污泥规范化处理处置设施,并同时投入运行。
目前建成并运行,但没有配套污泥规范化处理处置设施的污水处理厂 ,应加快整改、建设,确保污泥安全处置。 返回本章

13 2 污泥处理技术 2.1 污泥浓缩 2.2 污泥调理 2.3 污泥脱水 2.4 污泥浓缩脱水一体化 2.5 污泥的稳定化
2.6 污泥的热处理 返回目录

14 2.1 污泥浓缩 处理对象:空隙水 目 的:减少污泥的体积,减少后续构筑物或处理单元的压力 含水率从99%降至96%,污泥体积可减少3/4
目 的:减少污泥的体积,减少后续构筑物或处理单元的压力 含水率从99%降至96%,污泥体积可减少3/4 含水率从97.5%降至95%,污泥体积可减少1/2 方 法:重力浓缩、气浮浓缩、离心浓缩、带式浓缩机浓缩和转鼓机械浓缩等

15 原理:利用污泥中的固体颗粒与水之间的相对密度 差来实现泥水分离 分类: 优点: 维修管理及动力费用低 缺点:占地面积大 卫生条件差
2.1.1 重力浓缩 原理:利用污泥中的固体颗粒与水之间的相对密度 差来实现泥水分离 分类: 连续式、间歇式 优点: 维修管理及动力费用低 缺点:占地面积大 卫生条件差 浓缩效果较差 富磷污泥在浓缩中释磷

16 2.1.2 气浮浓缩 原理: 微小气泡 污泥颗粒的表面 使污泥颗粒的相对密度降低 上浮 实现泥水分离的目的 适用:密度接近于1的污泥 疏水的污泥 易发生污泥膨胀的污泥 分类:压力溶气气浮 涡凹气浮

17 CAF浓缩污泥(含固率6.5%) CAF污泥浓缩工艺系统

18 2.1.3 机械浓缩 离心浓缩 原理:利用污泥中固、液相的密度不同,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受到不同的离心力使两者分离,达到浓缩的目的 效果指标
出泥含固率 固体回收率

19 带式浓缩机浓缩 带式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

20 螺压浓缩机械浓缩 图右为ROS2.3型螺压浓缩机,图左为ROS3.2型螺压脱水机

21 2.2 污泥调理 化学调理 原理: 投加调理剂,通过电性中和吸附架桥作用破坏胶体颗粒的稳定,小颗粒聚集成大颗粒,从而改善污泥脱水性能。 方式: 投加PAM 返回本章

22 2.3 污泥脱水 目的: 进一步减少污泥的体积,便于后续处理、处置和利用 处理对象: 毛细水和吸附水 分类: 自然干化脱水和机械脱水

23 2.3.1 自然干化脱水 适用于:气候比较干燥、土地使用不紧张、卫生条件允许的地区 影响因素:气候条件、污泥性质及污泥调理 干化场

24 2.3.2 机械脱水 机械脱水及其设备 脱水机械 转筒离心机 板框压滤机 带式压滤机 真空过滤机

25 板框压滤机 脱水效果好,含水率可达65%以下。 操作不能连续运行,脱水泥饼产率低 板框压滤机

26 带式压滤机 滤带可以回旋,脱水效率高,噪声小,能源消耗省,动力消耗少,附属设备少,可以连续生产 带式压滤机

27 离心脱水 原理:与离心分离、离心浓缩相同,即利用转动使污泥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 离心脱水机

28 真空过滤脱水 原理 利用抽真空的方法造成过滤介质两侧的压力差,从而造成脱水推动力进行脱水 转鼓真空过滤机

29 2.4 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 带式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

30 2.5 污泥的稳定化 污泥以园林绿化、农业利用为处置方式时,鼓励采用厌氧消化或高温好氧发酵(堆肥)等方式处理污泥
厌氧消化:采用污泥厌氧消化工艺,产生的沼气应综合利用;厌氧消化后污泥在园林绿化、农业利用前,还应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高温好氧发酵:利用剪枝、落叶等园林废弃物和砻糠、谷壳、秸杆等农业废弃物作为高温好氧发酵添加的辅助填充料,污泥处理过程中要防止臭气污染

31 污泥以填埋为处置方式时,可采用高温好氧发酵、石灰稳定等方式处理污泥,也可添加粉煤灰和陈化垃圾对污泥进行改性
高温好氧发酵后的污泥含水率应低于40%

32 污泥的厌氧消化 污泥消化池

33 污泥的好氧堆肥 脱水污泥 堆肥:曝气 或搅动供氧 筛分 二次发酵 混合 调理剂 添加剂 成肥回流 堆肥的基本流程工艺图

34 污泥好氧堆肥

35 污泥的石灰稳定化 图污泥石灰稳定化工艺图 返回本章 生石灰 贮存料箱 石灰石贮箱 给料机 容积式 粉碎机(可选) 脱水 污泥 拌合机
风动传送或螺杆输送机 脱水 污泥 生物污泥产品有益回用 石灰石贮箱 容积式 拌合机 图污泥石灰稳定化工艺图 返回本章

36 2.6 污泥的热处理 污泥以建筑材料综合利用为处置方式时,可采用污泥热干化、污泥焚烧等处理方式
2.6 污泥的热处理 污泥以建筑材料综合利用为处置方式时,可采用污泥热干化、污泥焚烧等处理方式 污泥热干化:利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热能、垃圾和污泥焚烧余热、发电厂余热或其他余热作为污泥干化处理的热源;不宜采用优质一次能源作为主要干化热源

37 污泥焚烧: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可采用干化焚烧的联用方式,提高污泥的热能利用效率;
在有条件的地区,污泥作为低质燃料在火力发电厂焚烧炉、水泥窑或砖窑中混合焚烧 污泥焚烧的烟气应进行处理,并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等有关规定 污泥焚烧的炉渣和除尘设备收集的飞灰应分别收集、储存、运输。对符合要求的炉渣进行综合利用,飞灰需经鉴别后妥善处置

38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 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1)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值含义 限值 1 烟尘
Mg/m3 测定均值 80 2 烟气黑度 林格曼黑度,级 测定值2) 3 一氧化碳 小时均值 150 4 氮氧化物 400 5 二氧化硫 260 6 氯化氢 75 7 0.2 8 0.1 9 1.6 10 二噁英类 Ng TED/m3 1.0 注:1)本表规定的各项标准限值,均以标准状态下含11%O2的干烟气为参考值换算 2)烟气最高黑度时间,在任何1h内累计不得超过5min

39 2.6.1 污泥干化技术 按热介质与污泥的接触方式分类: 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 按污泥干化设备类型分类 直接加热式 转鼓、流化床等 间接加热式 螺旋、圆盘、薄盘等 热辐射加热式 带式、螺旋式

40 污泥干化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污泥黏结问题 尾气处理与臭味控制 设备安全 解决方法:干料返混 解决方法:气体循环回用设计、设备内部采用适当负压
氧气超标保护装置 附加氮气保护确保氧气含量<2% 干料返混

41 3 污泥处置技术 3.1 污泥的土地利用 3.2 污泥的建筑材料综合利用 3.3 污泥的填埋
3 污泥处置技术 综合考虑污泥泥质特征、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污泥处置方式 污泥处置:指处理后污泥的消纳过程。 处置方式 3.1 污泥的土地利用 3.2 污泥的建筑材料综合利用 3.3 污泥的填埋 返回目录

42 3.1 污泥的土地利用 污泥土地利用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标准和规定,污泥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土地改良、园林绿化、农用等 污泥 土壤表面或土壤中
覆盖、喷洒、 注射、合并等方式 土壤表面或土壤中 改善土壤条件或提高土壤肥力

43 优点 缺点 投资少、能耗低 供给植物养分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
过高的盐分,破坏养分之间平衡, 抑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的危害 氮磷等养分造成的污染 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重金属的毒害作用 优点 缺点

44 3.1.1 园林绿化利用 污泥用于园林绿化时,泥质应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CJ )的规定和有关标准要求 污泥必须首先进行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并根据不同地域的土质和植物习性等,确定合理的施用范围、施用量、施用方法和施用时间

45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 (CJ248-2007)
理化指标 序号 控制项目 限 值 1 PH 6.5~8.5 在酸性土壤(PH<6.5)上 5.5~7.8 在中碱性土壤(PH≥6.5)上 2 含水率/% <40 养分指标 序号 控制项目 限 值 1 总养分[总氮(以N计)+总磷(以P2O2计)+总钾(以K2O计)]/% ≥3 2 有机质含量/% ≥25 卫生学指标 序号 控制项目 限 值 1 粪大肠菌群菌值 >0.01 2 蠕虫卵死亡率 >95%

46 污染物浓度限值 序号 控制项目 限值 在酸性土壤 (PH<6.5)上 在中碱性土壤 (PH≥6.5)上 1 总镉/(mg/kg干污泥) <5
<20 2 总汞/(mg/kg干污泥) <15 3 总铅/(mg/kg干污泥) <300 <1000 4 总铬/(mg/kg干污泥) <600 5 总砷/(mg/kg干污泥) <75 6 总镍/(mg/kg干污泥) <100 <200 7 总锌/(mg/kg干污泥) <2000 <4000 8 总铜/(mg/kg干污泥) <800 <1500 9 硼/(mg/kg干污泥) <1150 <150 10 矿物油/(mg/kg干污泥) <3000 11 苯并(a)芘/(mg/kg干污泥) <3 12 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D/PCDF单位;ng;毒性单位mg/kg干污泥) 13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以CL计)/(mg/kg干污泥) <500 14 多氯联苯(PCBS)/(mg/kg干污泥) <0.2

47 污泥园林绿化利用时,宜根据污泥使用地点的面积、土壤污染物本底值和植物的需氮量,合理确定污泥使用量
污泥园林绿化利用时,应控制污泥中的盐分,避免对园林植物造成损害。污泥施用到绿地后,EC值宜小于1.5mS/cm 污泥使用后,有关部门应进行跟踪监测。为了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在地下水水位较高的地点不应使用污泥园林绿化,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带严禁使用污泥园林绿化。

48 土地改良利用 污泥用于盐碱地、沙化地和废弃矿场等土地改良时,泥质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泥质》(CJ/T )的规定 应根据当地实际,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4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泥质》(CJ/T 291-2008)
理化指标 序号 控制项目 限值 1 pH值 6.5~10 2 含水率 <65% 3 臭度 <2级(6级臭度) 卫生防疫安全指标 类大肠菌群值 >0.01 细菌总数 <108MPN/kg干污泥 蛔虫卵死亡率(%) >95% 营养指标 总养分[总氮(以N计)+总磷(P2O5计)+总钾(K2O计)]/% ≥1 有机物含量/% ≥10

50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以Cl-计)
污染物浓度限值 序号 控制 项目 限值(mg/kg干污泥) 酸性土壤(pH < 6.5) 碱性土壤(pH ≥ 6.5) 1 镉及其化合物(以总镉计) 5 20 2 汞及其化合物(以总汞计) 15 3 铅及其化合物(以总铅计) 300 1000 4 铬及其化合物(以总铬计) 600 砷及其化合物(以总砷计) 75 6 硼及其化合物(以总硼计) 100 150 7 铜及其化合物(以总铜计) 800 1500 8 锌及其化合物(以总锌计) 2000 4000 9 镍及其化合物(以总镍计) 200 10 矿物油 3000 11 苯并(a)芘 12 二恶英类 13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以Cl-计) 500 14 多氯联苯 0.2 挥发酚 40 16 总氰化物

5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用于土地改良时必须经过稳定化处理
在饮水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位较高处不宜将污泥用于土地改良 在污泥用于土地改良后,其施用地的土壤和地下水相关指标应符合 GB15618 和 GB/T14848 中的相关规定 污泥施用频率:每年每万平方米土地施用于污泥量不大于30000kg

52 污泥的农田利用 污泥农用时,必须进行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并达到《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等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农用标准和规定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农用泥质》(CJ/T ) 污泥农用应严格控制施用量和施用期限

53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值 mg/kg干污泥 项目 最高容许含量
在酸性土壤上(PH<6.5) 在中碱性土壤上(PH≥6.5) 镉及其化合物(以Cd计) 汞及其化合物(以Hg计) 铅及其化合物(以Pb计) 铬及其化合物(以Cr计) 砷及其化合物(以As计) 硼及其化合物(以水溶性B计) 矿物油 苯并(a)芘 铜及其化合物(以Cu计) 锌及其化合物(以Zn计) 镍及其化合物(以Ni计) 5 300 600 75 150 3000 3 250 500 100 20 15 1000 200

54 一般每年每亩用量不超过2000kg(以干污泥计)。污泥中任何一项无机化合物含量接近本标准时,连续在同一块土壤上施用,不得超过20年。
为了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在沙质土壤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农田上不宜施用污泥;在饮水水源保护地带不得施用污泥。 生污泥须经高温堆腐或消化处理后才能施用于农田。污泥可在农田、园林和花卉地上施用,在蔬菜地和当年放牧的草地上不宜施用。

55 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污泥除了必须遵循在酸性土壤上污泥的控制标准外,还应该同时年年施用石灰以中和土壤酸性
对于同时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而含量都接近本标准值的污泥,施用时应酌情减少用量 发现因施污泥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或农产品超过卫生标准时,应该停止施用污泥和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例如施石灰、过磷酸钙、有机肥等物质控制农作物对有害物质的吸收等 返回本章

56 3.2 污泥的建筑材料综合利用 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推广污泥建筑材料综合利用
污泥建筑材料综合利用:指污泥的无机化处理,用于制作水泥添加料、制砖、制玻璃、制轻质骨料和路基材料等 污泥建筑材料利用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并严格防范在生产和使用中造成二次污染 返回本章

57 3.3 污泥的填埋 不具备土地利用和建筑材料综合利用条件的污泥,可采用填埋处置。 国家将逐步限制未经无机化处理的污泥在垃圾填埋场填埋。
污泥填埋应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T )的规定;填埋前的污泥需进行稳定化处理;横向剪切强度应大于25kN/m2 。 填埋场应有沼气利用系统,渗滤液能达标排放。 严禁将未做稳定化处理的湿污泥随意简单填埋。

5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
(CJ/T ) 基本指标 序号 控制项目 限值 1 污泥含水率 ≤60% 2 pH 5~10 3 混合比例 ≤8% 注:表中pH指标不限定采用亲水性材料(如石灰等)与污泥混合以降低其含水率措施

59 污染物浓度限值 序号 控制项目 限值 1 总镉 (mg/Kg干污泥) <20 2 总汞(mg/Kg干污泥) <25 3
<1000 4 总铬(mg/Kg干污泥) < 1000 5 总砷 (mg/Kg干污泥) < 75 6 总镍(mg/Kg干污泥) < 200 7 总锌(mg/Kg干污泥) < 4000 8 总铜(mg/Kg干污泥) < 1500 9 矿物油(mg/Kg干污泥) < 3000 10 挥发酚(mg/Kg干污泥) < 40 11 总氰化物(mg/Kg干污泥) < 10

60 用作垃圾填埋场终场覆盖土的污泥卫生学指标
用作垃圾填埋场覆盖土的污泥基本指标 序号 控制项目 限值 1 含水率 <45% 2 臭气浓度 <2 级(六级臭度) 3 施用后苍蝇密度 <5 只/笼·日 4 横向剪切强度 >25 kN/m2 用作垃圾填埋场终场覆盖土的污泥卫生学指标 序号 控制项目 限值 1 粪大肠菌群菌值 >0.01 2 蠕虫卵死亡率(%) >95

61 4 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 污泥太阳能干化技术(德国WATERLINK德国斯图加特污水厂) 红线虫消化污泥技术(浙江菲达宏宇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4 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 污泥太阳能干化技术(德国WATERLINK德国斯图加特污水厂) 红线虫消化污泥技术(浙江菲达宏宇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污泥蚯蚓堆肥技术(常熟理文造纸厂处理污泥) 污泥与垃圾混合堆肥技术(甘肃省某市污水处理厂) 污泥与粉煤灰混合堆肥技术(唐山西郊污水处理厂) 污泥热化学液化制油技术(澳大利亚污泥直接热化学液化法制油厂) 超声波处理污泥技术(德国巴姆堡市污水厂) 臭氧氧化污泥减量化技术(日本Shima污水处理厂) 污泥碳化技术

62 4.1 污泥太阳能干化技术 (德国WATERLINK德国斯图加特污水厂)
工作原理: 阳光辐射干化 通风加速干化 发酵升温加速干化 出泥含固率:根据要求的不同,平均 60-90% 干化前污泥床高度:10-30mm 干化后污泥床高度:5-15mm 有机物去除率:50-70% 电耗:太阳能干化每蒸发一吨水需要约20-30度,传统干化则需要70-200度

63 污泥太阳能干化示意图及实例图

64 4.2 利用红线虫消解污泥技术 (浙江菲达宏宇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4.2 利用红线虫消解污泥技术 (浙江菲达宏宇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原理: 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池中引入红线虫,与微生物协同作用,转换消化污泥,使污泥减量 技术特点及优势: 成本低,除接种费用外,不增加运行成本 效果好,污泥减量化可达50%以上,大幅度减少污泥最终处置费用 适用范围广,适用于绝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部分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

65 4.3 污泥蚯蚓堆肥技术 (常熟理文造纸厂处理污泥)
4.3 污泥蚯蚓堆肥技术 (常熟理文造纸厂处理污泥) 技术特点: 蚯蚓以污泥为食物 排出的蚓粪是高效有机肥 增殖的蚯蚓具有重要的饲料和药用价值 技术优势: 造价比常规的污泥处理低 运行费用低 产出的蚯蚓和蚓粪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能耗、物耗低,清洁型环保

66 蚯蚓污泥稳定床示意图

67 4.4 污泥与垃圾混合堆肥技术 (甘肃省某市污水处理厂)
4.4 污泥与垃圾混合堆肥技术 (甘肃省某市污水处理厂) 污泥与垃圾混合堆肥工艺图

68 4.5 污泥与粉煤灰混合堆肥技术 (唐山西郊污水处理厂)
4.5 污泥与粉煤灰混合堆肥技术 (唐山西郊污水处理厂) 技术原理: 污泥和粉煤灰中都含有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物,另外,粉煤灰含有丰富的CaO、MgO,能钝化污泥中的重金属, 堆肥产物更安全 污泥与粉煤灰混合制肥的工艺流程

69 4.6 污泥热化学液化制油技术 (澳大利亚污泥直接热化学液化法制油厂)
4.6 污泥热化学液化制油技术 (澳大利亚污泥直接热化学液化法制油厂) 技术原理: 污泥中的有机物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进行裂解反应。期间发生低分子化的分解反应和分解物高分子化的聚合反应,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低分子油状物,用萃取剂进行分离收集 污泥热化学液化制油基本流程图

70 4.7 超声波处理污泥技术 (德国巴姆堡市污水厂)
4.7 超声波处理污泥技术 (德国巴姆堡市污水厂) 技术原理: 超声波使污泥不断被压缩和膨胀,产生超高温、高压,破坏污泥絮体结构和微生物细胞壁,使细胞质和酶从细胞中溶出,从而利于污水厂运行及污泥处置  超声波对污泥的作用实际效果图

71 4.8 臭氧氧化污泥减量化技术 (日本Shima污水处理厂)
技术原理: 臭氧使部分污泥溶解, 溶解后的泥水混合液回流到曝气池等生物氧化 系统被生物二次利用, 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向外排放的生物固体量达到 最少,甚至不排放,从源头上控制污泥量

72 4.9 污泥低温碳化技术 技术原理: 低温碳化处理污泥是将污泥在250℃的条件下缓 慢脱水干燥炭化的过程,使污泥中炭水化合物(甲烷 气体的原生物)反应结晶成固体燃料,并固化在物料 中提高污泥的发热量  

73 污泥经过低温碳化处理后细胞外聚合物和细胞壁被彻底破坏。所以经碳化处理后的污泥能够采用传统的脱水方法将污泥含水率控制在50%以内
污泥经碳化处理前后细胞破坏情况电镜图 返回目录

74 5 污泥处理处置十大推荐案例(2010年) 大连东泰夏家河污泥处理厂 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技术 青岛市麦岛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5 污泥处理处置十大推荐案例(2010年) 大连东泰夏家河污泥处理厂 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技术 青岛市麦岛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秦皇岛市绿港污泥处理厂 唐山西郊污水处理二厂污泥堆肥工程 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处置污水厂污泥工程 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工程 浙江萧山污泥干化焚烧工程 北京市方庄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工程 厦门市城市污泥深度脱水处理和资源化处置利用

75 5.1 大连东泰夏家河污泥处理厂 厌氧消化池 建设地点 辽宁-大连 建设性质 新建 规模 600吨/日 建成时间 2009年3月 工程投资
5.1 大连东泰夏家河污泥处理厂 厌氧消化池 建设地点 辽宁-大连 建设性质 新建 规模 600吨/日 建成时间 2009年3月 工程投资 14913万元 运行成本 元/吨 项目模式 BOT 消化温度 37 ℃ 产生沼气量 立方米 处理处置前含水率 80% 处理处置后含水率 65-70 % 污泥处理处置 厌氧消化,污泥稳定,土地利用

76 5.2 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技术 卵形消化池 建设地点 北京-北京 建设性质 新建 规模 800吨/日 建成时间 2008年10月
5.2 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技术 卵形消化池 建设地点 北京-北京 建设性质 新建 规模 800吨/日 建成时间 2008年10月 工程投资 20000万元 污泥处理处置价格 湿泥50 元/吨 运行成本 项目模式 政府投资、国有运营 消化温度 35 ℃ 产生沼气量 30000 立方米 污泥稳定化率 100 处理处置后含水率 82.90% 处理处置前含水率 初沉污泥96.3%,剩余污泥99.3 % 污泥处理处置 浓缩,脱水,厌氧消化

77 5.3 青岛市麦岛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污泥消化池 建设地点 山东-青岛 建设性质 新建 规模 109吨/日 建成时间 2008年6月
消化温度 35±2 ℃ 产生沼气量 15000 立方米 污泥处理处置 厌氧消化

78 发酵车间NH3和H2S的浓度分别为2.4和0.1 mg/m3,低于国家恶臭污染排放标准(GB14554-93)
5.4 秦皇岛市绿港污泥处理厂 CTB高温好氧堆肥 建设地点 河北-秦皇岛 建设性质 新建 规模 200吨/日 建成时间 09年2月 工程投资 4980万元 政府补贴 130 元/吨 项目模式 政府投资、国有运营 运行成本 80~100 元/吨 污泥处理处置价格 120 元/吨 臭气浓度 发酵车间NH3和H2S的浓度分别为2.4和0.1 mg/m3,低于国家恶臭污染排放标准(GB ) 发酵温度 55~65 ℃ 污泥稳定化率 100 处理处置前含水率 80~85 % 处理处置后含水率 40%

79 5.5 唐山西郊污水处理二厂污泥堆肥工程 建设地点 河北-唐山 建设性质 新建 规模 40吨/日 建成时间 2006年1月 工程投资
5.5 唐山西郊污水处理二厂污泥堆肥工程 建设地点 河北-唐山 建设性质 新建 规模 40吨/日 建成时间 2006年1月 工程投资 1000万元 项目模式 政府投资、国有运营 运行成本 70 元/吨 发酵温度 60-70 ℃ 处理处置前含水率 80% 处理处置后含水率 35% 污泥稳定化率 100 污泥处理处置 好氧发酵(堆肥),土地利用

80 5.6 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污水厂污泥处置工程
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污水厂污泥处置工程 建设地点 北京 建设性质 新建 规模 500吨/日 建成时间 2009年10月 工程投资 17416万元 运行成本 257 元/吨 污泥处理处置价格 315 元/吨 政府补贴 项目模式 其它 处理处置前含水率 80% 处理处置后含水率 35% 污泥处理处置 污泥干化,污泥焚烧

81 5.7 上海市石洞口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 建设地点 上海 建设性质 新建 规模 213吨/日 建成时间 2004年10月 工程投资
5.7 上海市石洞口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 建设地点 上海 建设性质 新建 规模 213吨/日 建成时间 2004年10月 工程投资 8000万元 项目模式 政府投资、国有运营 处理处置后含水率 <10 % 处理处置前含水率 80% 焚烧炉膛温度 >850 ℃ 污泥处理处置 浓缩,脱水,污泥干化,污泥焚烧 运行成本 248 元/吨

82 5.8 浙江萧山污泥干化焚烧工程 建设地点 浙江-杭州 建设性质 新建 规模 360吨/日 建成时间 2008年8月 工程投资 4500万元
5.8 浙江萧山污泥干化焚烧工程 建设地点 浙江-杭州 建设性质 新建 规模 360吨/日 建成时间 2008年8月 工程投资 4500万元 污泥处理处置价格 100 元/吨 运行成本 项目模式 BOT 处理处置前含水率 80~82 % 焚烧炉膛温度 850~950℃ 污泥处理处置 污泥干化,污泥焚烧,建筑材料综合利用

83 5.9 方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工程 建设地点 北京 建设性质 新建 规模 20~30吨/日 建成时间 2008年1月 工程投资
5.9 方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工程 建设地点 北京 建设性质 新建 规模 20~30吨/日 建成时间 2008年1月 工程投资 881万元 项目模式 政府投资、国有运营 运行成本 90 元/吨 污泥处理处置 污泥干化 处理处置前含水率 75~80 % 处理处置后含水率 30~40%

84 5.10 厦门城市污泥深度脱水处理和资源化处置利用工程
5.10 厦门城市污泥深度脱水处理和资源化处置利用工程 建设地点 福建厦门 建设性质 新建 规模 350吨/日 建成时间 09年5月 工程投资 1700万元 运行成本 124 元/吨 项目模式 政府投资、国有运营 处理处置前含水率 98% 处理处置后含水率 58% 污泥处理处置 脱水 政府补贴 130 元/吨 返回目录

85 6 污泥处理处置特别关注案例(2010年) 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 深圳生物质混合污泥处理工程
6 污泥处理处置特别关注案例(2010年) 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 深圳生物质混合污泥处理工程 北京排水集团庞各庄污泥堆肥升级改造工程 郑州市污泥堆肥处理工程 晋中市城区污泥处置试点工程 绍兴垃圾和污泥混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电厂 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工程 中科绿色电力垃圾污泥混合焚烧发电项目 成都市第一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工程 温州市240t/d污泥集中干化焚烧工程 北京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污泥石灰处理工程 深圳市RRS城市污泥蒸汽热解处理示范工程 北京肖家河污水处理厂污泥电渗透脱水工程

86 谢谢! 返回目录


Download ppt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主讲人:胡锋平 教授 博士 副院长 Tel:"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