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 林晓
2
《小石潭记》 《登泰山记》 《醉翁亭记》 《桃花源记》 《岳阳楼记》 《核舟记》 “记”是一种文体,有奏记、游记、杂记。 分为四类:
记游、记事 、记亭台楼阁、记物 本朝人尚理 ——严羽《沧浪诗话》 利用游记进行说理
3
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1079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1086年司马光执政,废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文章主张“务补于世”,多为反映社会矛盾之作。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4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5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尽志无悔”的思想追求和“深思慎取”的学习态度;悟出人生哲理,借鉴积极的人生态度。
6
朗读,整体感知,把握观点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三(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
7
中心句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8
再读思考 一、二段的记叙与三、四段的议论有怎样的对应关系?
9
山名(本名、别名) 洞名(前洞、后洞) 仆碑、音谬 游后洞 记游为辅 记游 议论 怠而出 议论为主 音谬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
. 音谬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10
第一自然段 介绍褒禅山概况 行文顺序 本名①→别名由来及证明②③→华山洞名来由④→从仆碑看出本名⑤→指出音谬⑥
11
空间方位图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後洞。
慧空禅院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後洞。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后洞 五六里 慧空禅院 五里 华山洞 (华阳洞、前洞) 泉水
13
华阳洞
14
华阳洞
15
华阳洞
16
华阳洞
17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而卒葬之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有碑仆道。
18
第二自然段 平旷 前洞 记游者甚众 记游洞经过 窈、寒、深 记游华山 洞的经过 后洞 记游者少 → 追记后洞中所见 并表示遗憾心情 悔
19
第三自然段 古人求思之深 有志 余之所得 有力 奇观常在险远 尽吾志 无悔矣 有物
20
思考 第四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 第四段 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第一段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结论:要深思而慎取
21
胜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尽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谨慎选取资料的原因。
沛公不胜杯杓 shēng 禁得住 胜 优美 予观夫巴陵胜状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shèng 优秀 盛大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谨慎选取资料的原因。
22
第五段:补叙同游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23
结构总结 介绍山、碑 记叙 介绍洞 → → 游褒禅山 记 游洞 议论 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夷以近,游者众
后洞: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险以远,至者少 入之愈深 → 愈难 → 愈奇 游褒禅山 记 游洞 见少 余随怠者出,所以 悔不得极夫游之乐 记少 乐少 古人求思之深 议论 有志 有力 奇观常在险远 尽吾志 无悔矣 有物
24
拓展阅读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难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5
明妃曲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26
其 虚词积累 1.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4.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那些 1.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4.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5.吾其还也 6.其孰能讥之乎? 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9.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0.独其为文犹可识 洞,那 助词,不译 那些 自己 还是 其 难道 是… … 还是 如果 洞 他们,代古人 仆碑
27
以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4.夫夷以近 5.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以
28
第五段补充注释: 庐陵萧君圭君玉: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比较复杂。(1)直称姓名;(2)称字、号、斋名、谥号;(3)称官名、爵名;(4)称籍贯。有时几项兼称,这种称谓一般是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至和元年:宋仁宗登基第一年。古代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叫年号纪年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