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年轻,渴望走出去 渴望流浪 渴望认识世界的心 没有太大差别······ 《转山》序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年轻,渴望走出去 渴望流浪 渴望认识世界的心 没有太大差别······ 《转山》序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年轻,渴望走出去 渴望流浪 渴望认识世界的心 没有太大差别······ 《转山》序言
趁活着一起去西藏 年轻,渴望走出去 渴望流浪 渴望认识世界的心 没有太大差别······ 《转山》序言 程小小

2 西藏是会让你想裸奔的地方,去西藏不要想太多的东西,可能一次意外之旅,可以在那一片土地上,获取你心灵所需要的东西,也不偿是一种收获。
——前言

3 简介 西藏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而与这种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独特的魅力。至今,还有许多藏族人的生活习俗与高原之外的现代人有着很大的距离,也正由于距离的产生,才使西藏的一切具有了观赏价值。  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成立于1965年9月1日。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它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毗邻,东连四川省,东南与云南省相连,南边与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接壤,形成了中国与上述国家全长近4000公里的边境线。全区土地面积为122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8%。

4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被视为南极、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西藏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区域。
河流 不仅有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江及其五大支流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帕隆藏布和多雄藏布,还孕育了长江和澜沧江(下游称湄公河)上游的多条重要支流。 山脉 西藏高原北有连绵千里的昆仑山脉及其支脉唐古拉山脉,南有喜马拉雅山脉,西有喀拉昆仑山脉,东有山高谷深的横断山脉,境内还有纵贯东西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及其支脉,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中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8000米以上的有5座,自然景观独具风采。

5 拉萨 西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活动中心。它不仅是藏传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圣地,也是众多旅行者心中的圣地。布达拉宫、色拉寺、哲蚌寺、大昭寺等早已驰名海内外;披着绛红色袈裟的喇嘛一步一叩首虔诚朝圣的身影;五体投地、一路磕着长头走来的朝圣者;步履蹒跚但眼神坚定的藏族老人们,一天又一天的转着经轮;热闹的甜茶馆是拉萨最市井的地方,却有最好喝的甜茶和最真实的众生相。 拉萨全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比邻省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誉。拉萨年降雨量约500毫升,集中在7、8、9三个月,夏秋雨季是拉萨最美好舒适的季 节,雨水多在夜间降落,形成了“拉萨夜雨”的独特气象。往往白天烈日高照,晴光炫目,夜幕降临,好雨淅淅沥沥从天而降,一洗白日的暑热尘埃,使林园街市一片光洁。 拉萨的空气非常清洁,在拉萨城内,仿佛人们的视界远了很多,呼吸的空气特别纯净,走在大街上,可以几天不用擦皮鞋。

6 西藏布达拉宫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一提到西藏,出现在脑海中的图案往往是一座依山而立的宏伟建筑。这就是布达拉宫,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藏族文明的代表和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无数人梦中要去的地方。 神圣的高原圣殿

7 布达拉宫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13层宫殿建筑,高110米,海拔3750米以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全建筑倚山叠砌,蜿蜒至山顶,占地10万多平方米,人们在数十里之外就可以远眺其雄姿。同时,它也是拉萨的重要标志。 古老的布达拉宫不仅以建筑宏伟而著称,还以珍贵的文物而闻名,是藏族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西藏的艺术宝库,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7世纪吐蕃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乃建此宫而居。以后两次毁于灾害兵火。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进行扩建,历时半个世纪始具规模。 白宫横贯两翼,为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地,有各种殿堂长廊,摆设精美,布置华丽,墙上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多出名家之手。红宫居中,供奉佛像,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像数千尊,以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黄金珍宝嵌间,配以彩色壁画,辉煌金碧。整个建筑群占地10余万平方米,房屋数千间,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体现了西藏建筑工匠高超技艺。 布达拉宫是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每逢节日活动,宫门挤满信仰藏传佛教各民族佛教徒,成为著名佛教圣地。1990年8月后重修。

8 楚布寺 楚布寺位于拉萨以西60公里楚布河上游,楚布寺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在西藏的主寺,开山至今已有800年的历史。据说是这一教派首创了活佛转世制度,从此开藏传佛教领袖传承神秘主义的先河。

9 大昭寺 大昭寺(中文拼音:Da Zhao Si 英文译音:Jokhang Temple)是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2000年11月,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被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这是大昭寺里著名的喇嘛尼玛次仁的话,也是几乎每一个旅行者都同意的观点。 大昭寺位于拉萨的寺院。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的,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

10 永远的拉萨河 拉萨河,中国唯一一条自东向西流的河流,在曲水汇入雅鲁藏布江,奔流到印度

11 夕阳下如梦似幻的拉萨河

12 夕阳下如梦似幻的拉萨河

13 拉萨当雄草原赛马节

14 西藏公路

15 林芝 林芝和它的名字一样,娇美动人。“西藏江南”是外来人给她的美誉,但它有江南没有的雪莲,也有西藏没有的棕榈。
林芝在群山环抱中,最低的地方海拔只有900米,所以形成了神奇的垂直景观, 寒带景观和热带景观熔于一炉,成为“天然的自然博物馆”。 雄奇壮观的雅鲁藏布江,也在林芝境内。

16

17

18

19

20

21

22 盐井:“茶马古道”上的古老晒盐业 盐井是西藏一个神奇的地方,虽有无数高耸的山川。却温润如女子,
轰轰烈烈绽放着漫山的野花,红酒并着酥油茶,教堂的唱诗在风中遇着 六字真言,当真是不同凡响了。 途径盐田,你能看到唯一存活至今的人工原始“晒盐”,场面蔚为壮观。 盐井与四川和云南接壤,是茶马古道上的古镇,苹果、梨子、西瓜这些平原 上见惯的作物,在深入藏区的过程中,是很难见到了。 闻着青草香,留宿盐田,这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23

24 然乌 然乌有个然乌湖,水面清浅如镜,错落有致的水屋映衬在湖边,媲美阿尔卑斯 上的风光。
对于从城市来的行者,这里的安谧有种冰清玉洁的味道,湖水蓝得与世隔绝,带着沉思和静观的气质。

25

26

27

28 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两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由于南峰所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板块构造运动强烈,造成南峰地区山壁耸立、地震、雪崩不断,攀登难度极大,因而使南迦巴瓦曾很长时间以来成为未被人类登上的最高的一座处女峰。

29

30

31

32 神山岗仁波钦:一瞥成为无限 “冈仁波钦在寒冷的月光下闪烁,永恒而难以言喻。 作为信仰的冈仁波钦是一面镜子:雄伟壮丽并反映着投射其上的神性灵光。它本身不具备更多,除了石头和冰雪。但通过对它的凝视,它给予的一瞥成为无限。”

33 “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地区 阿里,这块离蓝天和太阳最近的土地,从久远的时候起,就被西藏苯教、佛教、印度教及古耆那教的信奉者尊为神灵之所在的世界中心。这个中心便是指绵延千里的冈底斯主峰--冈仁波钦。冈仁波钦,藏语的意思是“雪山之宝”或“雪圣”。相传它是佛主释迦牟尼的道场。印度教说它是湿婆大圣的殿堂,佛教中的须弥山便指此山。     这座亚洲历史上最著名的山峰,坐落在阿里普兰县境内。冈仁波钦海拔6656米,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但它峰顶终年冰雪覆盖,在阳光照耀下光芒四射,而其形状奇特而壮美,峰形似金字塔,山尖如刺,直插云天,四壁十分对称,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它著名的标志:自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水平方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符(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冈仁波钦峰经常是白云缭绕,当地人认为如果能看到峰顶是件很有福气的事情。     传说,有福之人来此朝圣,还能听到峰顶圣乐宫中的罗汉敲击磐木板的声音。在佛教徒的心中,冈仁波钦就是佛的象征。千百年来朝圣的人们风雨兼程,艰难跋涉前往转山。他们认为,一生中只要到神山朝圣一次就算完成一件重要的善功。据说,朝拜冈仁波钦,转山一圈可洗去一生的罪孽,转十圈可在轮回中免去地狱之苦,如果转上一百圈则在今生便可升天成佛。

34 雪圣--岗仁波钦

35 藏北草原:一次盛大的相遇 天上草原,壮美藏北,视觉和心灵的盛宴!
你无法抵挡无边无际的草原上触手可及的云朵,铺天盖地,忧伤无处躲藏,只好快乐。

36 “北方草原”——那曲 那曲藏语意为“北方草原”,面积达六十万平方公里,约占西藏面积二分之一,这里是西藏主要的天然牧场,著名的牦牛和野生牦牛就生长在辽阔的草原上。 高原上的湖泊,约有一千五百多个,数量之多,在全国首屈一指,有著名的纳木措、色林湖、班戈湖等,湖泊草滩和湖岛,则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生活在天鹅、野鸭、鸽子等。

37

38

39

40

41 西藏美食 青稞:青稞又称稞大麦、元麦是藏族人民制作糌粑的主要原料,把青稞炒过后磨成面用酥油拌着吃。人们也将青稞与豌豆掺合制作糌粑。青稞做成的糌粑不但是藏族的传统食品,而且作为藏餐出现在拉萨的主要饭店,成为招待中外宾客的重要食品,在宗教节日中,藏族人民还要抛撒糌粑,以示祝福。   牛羊肉:藏族人民主要以食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在牧区一般不食蔬菜,饮食单调,从单一的饮食结构来说,牧区乃至整个西藏都属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区。众所周知牛羊肉热量很高,这有助于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抵御寒冷。有趣的是藏族人民有食生肉的习惯,若到一些牧民或农区家中,你会看到挂到屋内或帐篷内的风干的牛羊肉,你若去这些人家作客,主人会拿出风干的牛羊肉叫你品尝,这种风味只有在高原才能品尝得到。   饮料:藏族的饮料有酥油茶、甜茶、青稞酒等。酥油茶除与主食糌粑同时食用外,也当作每日食用的饮料。酥油茶与甜茶分别用酥油、牛奶或奶粉加茶叶、盐、白糖制成,酥油茶与甜茶都具有茶的功能。在西藏,用酥油茶待客,是藏民族古老的传统。藏胞出远门,亲友前来送别会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敬上一碗酥油茶,祝远行者逢凶化吉,一路顺风。藏族的另一种饮料棗青稞酒是用青稞发酵后酿制而成的,在西藏男女老少都喝此酒,藏族人民在过节前都要酿造大量的青稞酒。从藏历四月到八月,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和非传统节日,宗教节日和非宗教节日,拉萨人都要提上甘甜醉人的青稞酒,到绿茵的草地上,三五成群,搭起各种色彩的帐篷,一边喝着青稞酒,一边尽情歌舞,显示出藏族酒文化的魅力。

42

43

44

45 藏族是一个关注灵魂的民族 西藏,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正是那么一个与滚滚红尘背道而建的清洁小屋。它是那样的高远,又是那样的宁静,它是那样的神秘,又是那样的平凡。也许,每一颗为世俗的尘埃所污染的心灵,原来都可以有一个且应该有一个美丽的“西藏”。 “藏族,是一个喜欢在宁静状态下思索的民族,喇嘛们静坐于幽暗的佛灯下思索佛陀的教诲;老人们坐在门槛上晒着太阳思索来世的景象--他们还喜欢回忆过去;襁褓中的婴儿被农妇搁置于田间地头,睁大眼睛凝望蓝色的远山,一定回想起了前世的业果;女人在空闲时眼中总是透出空散无神的目光,你永远也不知道她们在想什么,因为她们似乎永远也没有找到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男人醉了,经过一番折腾后平静下来,却不肯睡去,愣愣地望着墙壁,冥想出一个虚幻的世界;学者们盘腿坐在浩如烟海的经典古书前惊叹祖先的伟大、延续祖先的梦想。江河沉默、群山沉默,这是一个没有喧嚣的高原,一切都在宁静中冥想思索--人类苦难的终结。”

46   “面对那一张张被高原紫外线雕饰过的脸,面对他们雪山般清澈的双眼,即使你指责那是愚昧,是迷信,但是,任何一种迷信只要达到了宗教的地步都可以直指心灵,并为无极的灵魂提供一个可以在风雨中歇脚的小屋。”

47

48 灵魂歌吟:西藏虔诚的磕长头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 “黑色的大地是我用身体量过来的, 白色的云彩是我用手指数过来的,
 白色的云彩是我用手指数过来的, 陡峭的山崖我像爬梯子一样攀上,  平坦的草原我像读经书一样掀过……” -----藏族民歌

49 西藏的孩子,从小就熟悉了这样的仪式。他们生活在信仰之地,幸福,欢乐。

50 圣地是置于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之间的大门,置身于圣地,意味着融入永恒的力量之中。他们已登堂入室。超凡脱俗。……这群除去自身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正在做的一件动人的事就是:他们满怀至上的幸福和仁慈,为全人类祝福。祝福世间所有生灵时时吉祥、处处吉祥,白天吉祥、夜晚吉祥,天天吉祥、岁岁吉祥,生生世世都吉祥——“扎西——秀!”“扎西——秀!”祝福吉祥成为被反复吟诵的主题。

51 独脚朝圣:用一只脚探寻信仰的力量

52 磕长头分为长途(行不远数千里,历数月经年,风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执著地向目的地进发);短途(数小时、十天半月);就地三种。
    磕长头为等身长头,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遇河流,须涉水、渡船,则先于岸边磕足河宽,再行过河。晚间休息后,需从昨日磕止之处启程。      短途磕长头,一般是围绕寺院、神山、圣湖、圣迹磕头一周,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十天半月。      坚持就地磕头也是一种方式,或于自家佛龛前,或于附近寺庙大殿门前,以一定的数量为限,就地磕头。    坚持不懈,久而久之,地板、磐石被磨得光可照人。     虔诚之至,千里不遥,坚石为穿,令人感叹。

53 “在藏族人的一生中。  永远不会为了伤心而哭泣。  不管生活多困难。  也不管环境多恶劣。  泪水永远是为了欢乐 而流。”


Download ppt "年轻,渴望走出去 渴望流浪 渴望认识世界的心 没有太大差别······ 《转山》序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