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忘矿 江 Modified 7年之前
1
第五章 水环境规划与管理 第一节 水环境规划与管理基础 第二节 水环境规划的模型和方法 第三节 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案例 一、水环境规划的程序
第一节 水环境规划与管理基础 一、水环境规划的程序 二、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时空尺度 三、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目标与指标框架 四、水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 五、水环境功能区划与污染控制单元 六、水生态系统健康与修复 第二节 水环境规划的模型和方法 第三节 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案例
2
第一节 水环境规划与管理基础 水环境规划是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水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水体的多功能用途,在达到水环境目标的基础上,寻求最小的经济代价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水环境规划是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中必须贯彻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3
一、水环境规划的智育 一 水 环 境 规 划 的 程 序
4
二、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时空尺度 (一)空间尺度
流域 水环境规划与管理:流域具有时间上的稳定性、空间上的可识性,是实施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最佳且合理的单元,对其进行规划与管理,界限明确,既有利于综合考虑整个流域的水环境容量及水资源承载力,又有利于兼顾上下游、左右岸之间关系。 区域水环境规划与管理:一般以行政区划为单元,易于获取统计性资料,方便信息分析与处理,当前实践较多,但同区域自然属性的协调性差。 企业水环境规划与管理:对企业用水、污水处理、清洁生产、再生水循环利用、排污控制等进行规划与管理。
5
(二)时间尺度 长期(>10年); 中期(5-10); 短期(<5年)。
6
三、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目标与指标框架 1.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目标
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目标是社会经济系统对水环境的期望与涉水科学决策准则之间相协调的结果; 通过科学手段,把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目标与水环境系统属性、水环境规划与管理措施等联系起来 从类别上看,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标大致可分为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水生态建设、社会经济发展4个方面
7
水资源利用如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工业产值用水量、农业灌溉用水率等。
水环境保护侧重于水质的保障,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地表水COD平均值等。 水生态建设则从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角度提出具体要求,如水生生物数量、水文状况等。 社会济发展目标约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模式,是对水环境胁迫的规范与要求,以上4个方面互相补充与支持,对4个方面的概括与界定,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环境规划目标。
8
2. 指标体系框架 水环境规划与管理指标体系是一个整体,既应全面反映水环境系统及与其相关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特征,包括水环境系统相关的社会济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态指标,又要涵盖水环境各要素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还要有以上各要素间相互协调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的指标,并反映水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相互支持与制约的关系。
10
四、水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 (一)水环境容量 1、水环境容量含义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水环境功能不受破坏的条件下, 水体所能受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是水环境的自 然规律参数与社会效益参数的多变函数,反映了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11
2、水环境容量组成 污染物进入水环境之后,会受到水体的稀释,迁移和同化作用,因此水环境容量实际由三部分组成。水环境对污染物的总容量WT等于水环境对污染物的稀释容量Wd和水环境对污染物的迁移容量Wt以及水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容量Ws三者之和, 即 WT=Wd+Wt+Ws 水环境对污染物的稀释容量是由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作用所引起的,它与水的体积和污径比有关。 水环境对污染物的迁移容量是由水体的流动引起的,它与流速、扩散等水力学特征有关。 水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容量,主要是由于水体对污染物的生物或化学作用使之降解而产生的,所以净化容量是针对可降解污染物而言的。水体对于难降解污染物只有稀释容量和迁移容量,而无净化容量。在不考虑水体的扩散作用时,不存在迁移容量和净化容量,水环境的总容量就等于稀释容量。
12
3、水环境容量的类型 (1)自然水环境容量 以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基准值为水质目标,则水体的允许纳污量称为自然环境容量。 (2)管理水环境容量
以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标准值为目标,则水体的允许纳污量称为管理环境容量。 (3)规划环境容量 当以水污染损害费用与治理费用之和最小为约束条件时,所规划的允许向水体中排放污染物的量,称为规划环境容量。
13
4、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水体特征:水环境单元的稀释能力取决于环境对象的容积与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运动状态,决定水环境容量的水体特征包括几何参数(水体形状、河宽等河流形态参数)、水文参数(流量、流速、水温等)、水化学参数(pH、离子含量)等。 污染物特性:有毒有害有机物、重金属等具有高毒性、难降解性和生物富集性,不宜提出开发利用它们的环境容量,应严禁超标排入各类水体。 水质目标:接纳污染物的水环境单元存在一定的使用功能,不同的环境功能目标对应不同的环境标准,其污染物承载能力也不同。 排污方式:集中排放的水环境容量比分期排放小,瞬时排放比连续排放的水环境容量小,岸边排放比江心排放的环境容量小。因此,排污方式优化是提高水环境容量的一个重要措施。
14
(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1、基本概念 指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根据区域环境目标的要求,确定达到环境目标所允许的污染物负荷总量
然后通过优化计算将污染物指标分配到各个控制单元 根据控制单元内各个污染源的特点和可控性协调分担治理污染物。
15
每日最大负荷量(TMDL,Total Maximum Daily Load):在满足水质目标的条件下,水体能够接收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日负荷量。
包括污染负荷在点源和非点源之间的分配,同时还要考虑安全临界值和季节性变化。 污染负荷可表示为单位时间质量、毒性和其他适合测定的指标。
16
2、总量控制的技术方法 (1)行业总量控制 首先进行环境问题、产业结构及污染源分析; 确定主要控制污染物、重点控制行业及主要控制污染源;
综合考虑经济技术水平确定总量控制目标。
17
(2)容量总量控制 计算可分配环境容量或污染物削减目标; 总量控制目标分配至污染源; 确定削减目标。
18
(3)目标总量控制 确定目标值, 通常有以下方法: 以某一时期污染物排放水平作为基本目标; 为维持环境质量确定的目标总量; 受经济投资约束的目标总量; 配合政府行政管理所确定的目标总量。
19
五、水环境功能区划与污染控制单元 (一)水环境功能区划分
水环境功能区划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也是环境容量计算,实施总量控制,进行区域水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是水资源与水环境目标管理、分类管理的基础;合理的区划有利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与人口布局的优化,有利于规避与周边地区水污染冲突。
20
1、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的原则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与具有生物学与科研价值的敏感水域,如自然保护区、珍贵鱼虾产卵场等为优先保护对象。 统筹考虑、合理组合,适当考虑潜在功能要求 立足流域整体性与生态完整性,局部服从整体,在划分各功能断面时,要注意上、下游功能组合的合理性,避免矛盾,具有达标可行性。 不降低现状使用功能,兼顾规划功能 水体现状使用功能间接反映了水体受污染影响的程度,也是城市与经济发布局现状的体现。
21
合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 合理的功能分区应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水体容量资源,降低污染削减与治理费用,引导城市与工业的优化合理布局,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与城市发展与产业布局相协调 水环境功能区划必须与陆域的工业布局相适应,划分功能区要层次分明。要考虑现状与规划经济与城市发展布局对水体质量的可能影响及对不同质量水资源的需求,考虑现状经济与城市布局,明确规划对水资源数量及质量的需求。
22
要考虑经济技术约束 充分研究经济技术条件的约束,研究功能目标可达性,对污染负荷削减费用,给水处理的费用等进行综合评估,实施多方案比较、筛选与优化。 实用可行,便于管理 功能区划分方案应有利于强化目标管理,有利于解决有关部门利益冲突与上下游、左右岸矛盾,解决实际问题。
23
2、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类型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 划分,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5类 (1)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2)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3)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徊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4)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5)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
28
3、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方法与步骤 (1)收集基础资料、综合分析与调查阶段 区域自然环境调查:如气候、地质、地貌、植被、流量、流速和径流量等;
区域发展现状与规划调查:人口数量与分布、产业规模现状与规划、产业布局现状与规划等; 水环境质量现状、污染源、水污染治理措施调查:水质的季节变化、污染源强度及分布、水污染治理效率等 水质监测调查:监测断面分布、监测项目和采样频率等 水利设施调查:工农业和生活取水、蓄水、防洪、水力发电等设施及运行情况;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包括取水口及水厂位置、各部门用水量及对水质的要求,各用水部门间、上下游间用水矛盾现状; 水环境质量管理政策和法规调查:如正在执行与拟颁布的水环境质量管理领域标准或管理条例等。
29
(2)定性判断与分析阶段 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预测污染源及污水量的增加与削减量,分析水体的现状使用功能、规划功能; 确定影响使用功能的污染因子和污染时段; 分析各类水质监测控制断面、点位的实测资料是否合理配套,是否可靠而具有代表性; 分析污染源优先控制顺序,将现状功能区中不符合水质标准要求的水域,依据污染因子列出相应污染源; 在考虑上下游、左右岸关系基础上,提出功能区划替代方案。
30
(3)定量模拟阶段 重点解决水环境功能可达性分析、混合区范围划定、技术经济评价和方案选择等需要定量解决的问题。
① 确定设计条件。包括设计流量、水温、流速、排污量、达标率与标准、分期目标。在概化设计条件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定常条件下平均;一种是在概率分布条件下平均。 ② 选择水质模型及计算:对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在河道与排污口概化的基础上,一般采用一维稳定态模型,涉及潜在的污染冲突的河段,也可考虑用二维模型,提高划分的精度。 ③ 计算混合区范围:在排污削减方案费用较高、技术不可行时,为保证功能区水质符合要求,可考虑改变排污去向至低功能水域,或扩大混合区范围。 ④ 优化模拟:对功能区各个指标达到环境目标的技术方案及投资进行可达性分析,提供决策依据。
31
(4)综合决策阶段 ① 结合以上定性分析与模拟,确定切实可行的区划方案。 ② 拟订保障区划目标的分期实施方案。
32
(二)水污染控制单元 是由源和水域两部分组成的可操作实体。水域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划并结合行政管理需求而定,源是排入受纳水域的所有污染源的集合。
33
1、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的原则 相对独立性:由于水陆交互、上下游的水力传导作用,水污染控制单元相互影响,又具有独立性,要求每一控制单元都可进行环境评价、实施污染控制对策方案,并尽可能与现有行政管理区划相衔接。 与目标相联系,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水质目标和污染物类型,同一区域可有多种控制单元划分方案,以解决不同问题,控制单元的划分与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标密切相关。 基础数据完备,有较为完善的监控系统:要求单元内污染排放资料齐全,水文资料序列性好,控制断面具有水质监测资料,各控制单元间的输入输出及相互影响可定量化,满足水量与物质平衡的要求。
34
2、水污染控制单元的作用 是开展水环境容量计算、落实水污染控制目标、实施总量控制与污染控制方案的基本单元。 是实施环境目标责任制、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的基本单元。 作为可操作实体,可在单元内与单元间建立量化的水质模型,反映出源与目标间、区域与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污染源与水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 为优化决策方案的实施提供载体,使复杂的水环境系统问题分解为单元问题,最终解决整个系统的问题。
35
3、水污染控制单元应用的技术流程 (1)控制单元划分和功能界定:划定单元后,对各单元控制范围内主要功能区及其所在位置、范围等进行说明,以及各功能区应执行的水质标准。 (2)水质现状及控制断面调查; (3)排放情况和主要污染源识别:分析各单元内排污源的位置、排放方式、排放强度和排放量,不同污染物的主要污染源,确定各单元间的现状排放情况。 (4)排污量与水质预测:预测各目标年控制单元内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利用水量、质量平衡关系预测设计水文条件下控制断面的水质。
36
(5)主要水环境问题诊断:以水质现状分析与预测为基础,明确各目标年各单元的主要水环境问题。
(6)容许排放量的确定:在设计条件下,根据各控制断面控制因子应达到的标准值,计算单元内各排放口容许纳污量。 (7)控制路线与方案的制定:分析各污染源不同污染指标的控制路线与思路,制定可行控制方案。
37
六、水生态系统健康与修复 (一)水生态系统健康 1.基本内涵 ,包含两方面: 满足人类社会合理需求的能力 水生态系统本身自我维持与更新的能力
39
2.评价方法 可分为生物监测法和综合指标法。
生物监测法:监测水生生物生物学、生态学与生理学来评估水体健康状况,常用的物种包括底栖无脊椎动物、鱼类、硅藻等。 综合指标法:由于在流域范围内不可能存在对所有干扰都敏感的物种,因而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的,甚至社会经济指标,能够反映不同尺度信息的综合指标法成为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重要方法。
41
(3)多区域水体对比分析(或称参照对比法) ; (4)借鉴国家标准与相关研究成果; (5)公众参与; (6)专家评判。
3.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标准 目前没有明确的统一的标准,可通过以下方法确定: (1)历史资料法; (2)实地考察; (3)多区域水体对比分析(或称参照对比法) ; (4)借鉴国家标准与相关研究成果; (5)公众参与; (6)专家评判。 根据不同类型的指标对象科学选择以上标准。
42
(二)水生态修复 水生态修复是指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 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的综合修复受损水环境的方法。 水生态修复一般包括恢复、重建、改建等三个方面的活动; 水生态修复至少要遵循循环再生、和谐共存、整体优化、区域分异四大原理; 水生态系统修复模式是水生态修复的核心内容,“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水生态建设与修复模式; 包括了防洪、水质、涉水文化、涉水经济、景观娱乐等方面。
45
第二节 水环境规划的模型与方法 一、排污系统的优化处理模型 根据解决水污染问题的途径可分为:排污系统最优化和模拟选优。
1、排污系统的最优化问题 所谓最优化问题,就是利用数学规划方法,科学地组织污染物的排放或协调各个治理环节,以便用最小的费用达到最好的水质目标效果。可分为污水处理厂效率优化处理、最优化均匀处理和区域最优化处理。
46
(1)污水厂处理效率的最优化 它是以各区域的污水处理厂为基础,在水质条件的约束下,寻求满足水质要求的各污水处理厂最佳处理效率的组合。
O 它本质上是解决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的组合问题。一般情况下这类问题属于非线性规划问题,但如对目标函数进行线性化或分段线性化处理,可以转换为线性问题处理。
47
(2)最优化均匀处理 它是在污水处理效率固定的条件下,寻求区域的污水处理和管道输送的总费用最低时,污水处理厂的最佳位置和容量组合。它本质上是解决污水处理厂的“厂群规划”问题。 它也是一个非线性问题,但同样可以通过假设进行线性化处理。
48
(3)区域最优化处理 综合考虑水体自净、污水处理和管道输送三种因素。为使系统总费用最低,区域最优化处理要考虑:污水处理厂最佳位置和水环境容量,又要考虑每座污水处理厂最佳处理效率;既充分发挥污水处理系统效能,又合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 区域最优化处理问题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求解方法。
49
2、模拟优选问题。最优化规划问题的共同点就是根据污水处理厂、管线输送、水体和污染源的基本信息,以此求出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佳方案。但很多情况下,进行最优化的条件不具备,这是就是只能使用模拟最优方法。
它首先只考虑污水管网与处理设施的各种组合,提出若干方案。 其次再对各种方案中的污水排放与水体之间关系进行水质模拟,检验各种方案的可行性。 最后从各种方案中找出最好的方案。
50
二、污染负荷分配方法 污染负荷分配实质是依据水环境中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要求,根据排污地点、数量和方式,结合污染源排污总量削减的优先顺序和技术、经济的可行性等,对各控制区域或单元分配环境容量资源,从而确定各污染源或控制单元的最大允许排放量或削减量,是落实总量控制,实现水质管理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现行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技术关键所在。
51
污染负荷或其削减量分配方法有两种: 一是将规划区域水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分配到各个水污染控制单元,然后再根据源强预测,分别计算各污染控制单元各污染源削减量; 二是计算出规划区域总的水污染物削减量,作为主要水污染物排放负荷削减指标,直接分配到各源。 排污负荷或其削减量的分配方式主要有等比例分配法、按贡献率分配法与费用最小分配法三种。
52
1.等比例分配法 要求在规划区域范围内,承认各污染源排放现状,将允许排放总量负荷等比例地分配到污染源,各污染源等比例分担排放责任。
(1)一般等比分配:所有参加排污负荷分配的水污染源,以排放现状为基础,按相同削减比例分配排放负荷。 (2)排污标准加权分配:考虑各个行业或企业水污染物的差异,按不同权重分配到各行业或企业允许排放量。 (3)单元加权分配:将所有参加排污负荷总量分配的水污染源划分为若干控制单元,根据单元水环境目标要求,确定各个单元负荷量。
53
2.按贡献率分配法 依据是各污染源对水污染控制单元、或各区域水污染对水环境功能区内水质影响程度大小,按各污染源或各区域排放水污染物的贡献率大小来分配排放负荷。
54
3.费用最小分配法 以治理费用作为目标函数,以环境目标值作为约束条件,使系统水污染治理投资费用总和最小,求得各污染源允许排放负荷。常用分配方法有4种。 (1)线性规划方法:当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为线性和可规划线性时,水污染负荷的优化分配可采用线性规划方法求解。 (2)非线性规划方法:当目标函数与约束方程为非线性时,或其中之一为非线性时,可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 (3)动态规划法:当水污染负荷分配能恰当划分阶段并满足建模条件时,可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 (3)组合规划法:当水污染负荷允许排放量的值域是一个有限点集时,可采用组合规划法。在一定条件下,可采用快速排除法求解。
55
4.各分配方法的比较 (1)等比例分配方法:建立在承认现状基础上,通过绝对量的公平进行水污染排放负荷分配,忽略了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水资源利用率、水污染治理水平等差异。 (2)按贡献率分配方法:体现了每个水污染源或水污染控制区平等共享水环境容量资源,要求平等承担控制排污负荷的责任,具有公平性,但忽略了不同行业污染治理费用的差异。 (3)费用最小分配法:追求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忽略了各排污实体之间的公平问题,忽略了水污染排放企业监督和管理的成本因素及实践中水污染治理效率、边际治理费用的高低,可能会导致管理得力的企业负担更多的污染负荷削减,不利于企业开展公平竞争,实践中会遇到极大的阻力。
56
三、水系统集成规划框架 1、水系统集成规划思想 水环境质量 水使用价格 水消费意识 经济属性 水系统集成规划 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
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循环社会 改变生活方式 加大水环境治理 恢复水生态平衡 健康、持续、高效
57
1、区域水系统规划框架
58
3、城区水系统规划框架
59
系统动力学-多目标规划整合模型(SD-MOP)
60
第三节 案例篇:沙家浜镇水环境规划 (一)沙家浜概况 (二)生态空间格局与水环境功能区划分 (三)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61
(一)沙家浜概况 沙家浜镇位于常熟市东南部,地处阳澄湖畔,东邻昆山市,南接苏州市,镇域面积80.4平方千米,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13个行政村居民4万余人。 该镇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中国休闲服饰名镇,获得中国景观龙舟名镇、中国玻璃模具之乡等称号。所辖沙家浜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和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62
沙家浜镇系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境内水道纵横,河塘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全镇大部分地区地面海拔(黄海)在2. 5米到5
沙家浜镇系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境内水道纵横,河塘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全镇大部分地区地面海拔(黄海)在2.5米到5.5米之间。沙家浜镇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积极芦苇荡生态环境系统,恢复芦苇荡生态湿地景观和生态循环功能,取得良好效果。 2007年1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联合发文,确认沙家浜风景区为省级环境教育基地。 2007年2月6日,国家建设部授予芦苇荡风景区国家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称号。
63
沙家浜经济发达, “模具之乡”,80多家玻璃模具生产企业,产销量占全国60%以上。 “服装之乡”,400多家服装企业,年产服装5000多万件套,名牌名品销往全国。 “鱼米之乡”,无公害大米、鱼类及“青壳、白肚、黄毛、金爪”的“沙家浜”牌大闸蟹是沙家浜的“鱼米三宝”。旅游圣地,每年50万的游客带起了3000人的就业、2亿元的旅游总收入。沙家浜还有现代化生态型工业园区,是电子仪器、精密机械、新材料、环保工程产品的制造基地,园区实现GDP60亿元,工业总产值150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40亿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三种产业共同繁荣。
64
资源优势 芦苇荡是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游”、芦苇荡自然风光“绿色游”、阳澄湖大闸蟹“金色游”,享誉海内外。
——“红色革命传统教育” 和“绿色江南水乡自然生态”为主题的特色生态旅游镇。 芦苇荡是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游”、芦苇荡自然风光“绿色游”、阳澄湖大闸蟹“金色游”,享誉海内外。
65
(二)生态空间与水环境功能区划分
68
(三)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1、水环境问题分析 河流的水质总体上均在Ⅲ类~Ⅳ类范围,镇域内60%以上的河道水质均达到Ⅲ类左右;
污染主要负荷由工业点源转向农村面源; 水环境综合整治已经由局部水污染治理转向水生态系统整体恢复 ; 主要水功能由生产生活用水转向生态供水 。
69
2、水污染趋势预测 COD作为未来沙家浜水环境容量的估算因子,基于全镇改变和调整土地利用方式的的基础上进行预测; 工业废水COD的预测主要依据工业产值来计算,同时考虑各规划时段全镇分散企业向园区集中的程度; 生活污水COD的排放则根据未来人口数量的预测及居住区集中地点的规划来预测;
70
畜禽养殖污水的COD是在现有养殖规模及污染负荷下只考虑畜禽养殖场的集中所做的预测;
72
3、水环境容量计算 选用箱式模型: Q=S•H•C0 其中,Q为估算区域的环境容量, S为水体交换速率, H为估算区域的平均水深,C0为估算区域水质目标浓度。
75
4、整治目标和重点
76
6、整治方案和措施 (1)指导性方针和措施 通过调整生态产业结构和布局,减少水环境污染 保证生态用水优先,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 保护和恢复自然水道,保证水生态系统健康良性发展 建立长效水环境管理机制
77
(2)实施性方案和措施 ——水质改善方案 畜禽养殖集中排放的治理方案 镇区和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案 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方案
78
——水生态恢复措施 河道疏浚 湖荡整治 河道沿岸垃圾处理 河湖边坡生态护岸工程 水生态补偿措施
80
生命之河不能承受的痛
81
污水黄花相映随
82
被蚕食的芦苇地(一)
83
被蚕食的芦苇地(二)
84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85
建设中的东南开发区(一)
86
疏浚芦苇荡
87
污水处理站
88
环保的力量
89
希望所在!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