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不育(male sterility):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雄性不育(male sterilit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 雄性不育及其 杂种品种的选育 Chapter 11 Male Sterility and the Selection for Hybrid

2 雄性不育(male sterility):
是指雄性性器官发育不良,失去 生殖功能,导致不育的特性。

3 第一节 雄性不育的遗传 一、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遗传 (一)质核互作雄性不育遗传的解释 细胞质育性基因:S (不育) N(可育)
第一节 雄性不育的遗传 一、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遗传 (一)质核互作雄性不育遗传的解释 细胞质育性基因:S (不育) N(可育) 细胞核基因:R、r(RR、Rr、rr)

4 第一节 雄性不育的遗传 一、质核互作雄性不育(cytoplasmic-nucleic male sterility)的遗传
(一)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遗传解释 1. * 不育类型:S(msms) * 可育类型:S(MsMs)、S(Msms) N(MsMs)、N (Msms)、 N (msms) * “三系”及其遗传模式: 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

5 雄性不育系: S(rr) 雄性不育保持系:N (rr) 雄性不育恢复系:S(RR), N (RR) 不完全恢复: S(Rr), N (Rr)

6 “三系”的概念 雄性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征的品种或 自交系。 S(rr)
雄性不育保持系:用来给不育系授粉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特性的类型。 N (rr) 雄性不育恢复系:具有恢复不育系育性能力的类型。 S(RR)、N (RR)

7 对“三系”的要求 不育系的不育度要达到100%,且不育性稳定; 育性易于恢复,不育细胞质没有不良影响;
恢复系的恢复力要高,恢复性要稳定,配合力也要高。

8 (二) 多种质核基因对应的遗传 细胞质中存在多个可育基因N1,N2,N3...Nn,它们不育性的变异对应为:N1 S1,N2 S2,N3 S3,Nn Sn。 在核内染色体上相对的不育基因分别为:r1, r2, r3...rn;其可育基因则相对应为r1 R1, r2 R2, r3 R3, rn Rn,核内的育性基因总是与细胞质的育性基因发生对应互作。

9 (三) 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 按照雄性不育花粉败育发生的过程,可以分为: 1) 孢子体不育(sporophyte sterility)
花粉育性的表现由孢子体的基因型控制,当母本基因型为S(rr)时,花粉全部败育。 (野败型不育系、玉米T型不育系) 2) 配子体不育(gametophyte sterility) 花粉的育性受配子体本身基因型控制。 (水稻包台型、玉米M型不育系)

10 (四)主基因不育和多基因不育 主基因不育性:
是指一对或两对核基因与对应的不育胞质基因决定的不育性。油菜“波里马”和“陕2A”不育系就属于此类。 多基因不育性: 是指由两对以上的胞质基因与对应的核基因共同决定的不育性。小麦T型不育系属于此类。

11 二、细胞核雄性不育的遗传 细胞核雄性不育性:
含 义:不育性受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控制, 与细胞质无关,其雄性器官没有生殖能力,甚至没有花粉,但其雌性器官一般是正常的,并可通过异交而结实,它既找不到保持系,也无所谓恢复系。 类 型:单隐性基因、双隐性基因、单显性基因和双显性基因控制的不育、光温敏不育、基因工程不育。

12 细胞核雄性不育性 ① 单隐性基因控制的不育性(rfrf) (rfrf)×(Rfrf) (rfrf)×(RfRf )
隐性不育杂合体授粉 显性纯合体授粉 (rfrf)×(Rfrf) (rfrf) (Rfrf) (rfrf)×(RfRf ) (Rfrf)

13 细胞核雄性不育性 ②双隐性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系 水稻光敏核不育受两对隐性基因控制。 ms1ph ms1ph 、 ms2ph ms2ph

14 细胞核雄性不育性 光敏核不育具有光敏感性,不育性与抽穗期日照长短有关。
抽穗期日照长于12.75小时,表现不 育,短于12.40小时,表现可育。 春播 长日照 不育 配制杂交种 夏播 短日照 可育 自身繁殖保存种子

15 细胞核雄性不育性 ③单显性基因控制的不育性 Msms×msms Msms msms 1 : 1 不育 可育

16 细胞核雄性不育性 ④ 双显性基因控制的不育性
甘蓝型油菜不育性,受两对显性基因Ms和Rf互作控制,Ms为显性不育基因,Rf为显性上位基因,能抑制Ms基因不育性的表达。 Ms-rfrf 不 育 msmsrfrf msmsRf – Ms-Rf- 可 育

17 细胞核雄性不育性 显性核不育株有两种基因型: 纯合基因型 MsMsrfrf 杂合基因型 Msmsrfrf
采用系内姊妹交,后代不育:可育=1:1,称 为“两型系”。

18 纯合两型系育性恢复模式 杂合两型系育性恢复模式
纯合两型系育性恢复模式 杂合两型系育性恢复模式 MsMsrfrf × Ms-RfRf Msmsrfrf × Ms-RfRf (或msmsRfRf) ( 或msmsRfRf) Ms-Rfrf Ms-Rfrf msmsRfrf (全部可育) (全部可育)

19 第二节 雄性不育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雄性不育植株在外部形态上与正常植 株极为相似,但在开花后,其花丝畸形, 花药色浅、瘦小、干瘪,内无正常花粉。 在适宜的条件下,不能散粉。

20 二、细胞学特征 (一)花粉败育特征 根据败育时期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 主要表现在花粉败育特征和花药组织结构异常两方面。 无花粉型 单核败育型
双核败育型

21 (二)花药异常 1、绒毡层细胞异常 过度生长,形成绒毡层周 2、中间层细胞异常 径向增厚、液泡化 3、花粉壁结构异常 花粉囊发育不良,花药
1、绒毡层细胞异常 过度生长,形成绒毡层周 缘质团,不解体液泡化等 2、中间层细胞异常 径向增厚、液泡化 3、花粉壁结构异常 花粉囊发育不良,花药 壁下陷皱缩,药室合并

22 花药中的ATP含量与育性密切相关,可育株花药的ATP含量比不育株高数倍,而且影响ATP分解反应和转换速率的ATP酶 其活性也比不育株大。
三、生理生化特征 (一)物质运输和代谢 (二)能量代谢 花药中的ATP含量与育性密切相关,可育株花药的ATP含量比不育株高数倍,而且影响ATP分解反应和转换速率的ATP酶 其活性也比不育株大。 (三)蛋白质 不育系花药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可育系。

23 (四)氨基酸含量 与花粉败育关系密切的氨基酸是脯氨酸。随着花粉败育进程的继续,花药内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不断下降。 (五)酶的活性 “三系”中不育系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而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ATP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活性最弱。 (六)内源激素 不育花药中的IAA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随不育度的加深而提高,使IAA含量下降。

24 第三节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杂种品种的选育 一、不育系的来源及选育 核代换法(种间或类型间杂交) 回交转育法(品种间) 测交筛选法
第三节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杂种品种的选育 一、不育系的来源及选育 核代换法(种间或类型间杂交) 回交转育法(品种间) 测交筛选法 从自然变异中选择雄性不育株 从人工诱变后代中选择雄性不育突变体

25 核代换法(种间或类型间杂交)选育不育系 ♀西非高梁 × ♂南非高梁 迈罗S(RfRf) 卡佛尔N(rfrf) F1可育S(Rfrf)
♀西非高梁 × ♂南非高梁 迈罗S(RfRf) 卡佛尔N(rfrf) F1可育S(Rfrf) 自交 F2 S(RfRf), S(Rfrf), 卡佛尔N(rfrf) S(rfrf) × 卡佛尔 N(rfrf) 3可育 :1不育 × BC1 S(rfrf) (大部分不育) BC2 × 卡佛尔 S(rfrf) N(rfrf) (99%不育) 核代换法(种间或类型间杂交)选育不育系 BC4或BC 卡佛尔 3197A不育系 B保持系 S(rfrf) N(rfrf)

26 回交转育法培育不育系 原新一号 原新一号 (不育系) (保持系) F1 ×马丁迈罗 BC1 × 马丁迈罗 BC2 × 马丁迈罗
♀ 3197A × 马丁迈罗♂ 回交转育法培育不育系 F1 ×马丁迈罗 不育 BC1 × 马丁迈罗 不育 BC2 × 马丁迈罗 不育 BC3,4 × 马丁迈罗 回交4—5代 原新一号 原新一号 (不育系) (保持系)

27 二、不育系恢复系的来源 杂交选育法(恢复系 X 恢复系,品种 人工诱变法:利用辐射和药剂等方法 测交筛选法 回交转育法
X恢复系,不育系X恢复系) 人工诱变法:利用辐射和药剂等方法 处理作物,从处理后代中选育恢复系 测交筛选法 回交转育法

28 三、利用三系制种方法 母本 父本 母本 父本 X X 隔离区1 隔离区2 恢复系 不育系 S(rfrf) 保持系 N(rfrf) 不育系
杂交种 S(RfRf) 恢复系 N(RfRf) S(RfRf) 隔离区1 隔离区2

29 回交转育培育新恢复系程序 不育系 × 恢复系(恢复性强,配合力差) S(rfrf) N(RfRf)
不育系 × 恢复系(恢复性强,配合力差) S(rfrf) N(RfRf) 回交转育培育新恢复系程序 单交F1(可育) ×甲品种(配合力强,恢复性差) S(Rfrf) N(rfrf) 杂种 S(rfrf),S(Rfrf) × 甲品种 (不育淘汰)(可育) N(rfrf) BC1 S(rfrf),S(Rfrf) × 甲品种 (不育淘汰)(可育) N(rfrf) BC2 S(rfrf),S(Rfrf) × 甲品种 (不育淘汰)(可育) N(rfrf) BC3 S(rfrf),S(Rfrf) (不育淘汰)(可育) S(rfrf), S(Rfrf),S(RfRf) ¼不育(淘汰) 2/4可育 ¼可育 育性分离(3:1)整行可育(新恢复系)

30 第四节、核雄性不育杂种品种的选育 一、核不育种质的获得及鉴定 获得核雄性不育种质的途径一般为自 然突变和远缘杂交。
鉴定方法:用正常的植株与其杂交,根据后 代的分离状况来判定。

31 二、核基因不育杂种优势利用 高不育系是指有少量自交结实的不育系。 采用理化处理、远缘杂交、大田寻找等。 具备显性标记性状的优良品种。
(一)高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 高不育系是指有少量自交结实的不育系。 1、高不育系的选育 采用理化处理、远缘杂交、大田寻找等。 2、恢复系的选育 具备显性标记性状的优良品种。

32 3、高不育系的生产利用 高不育系 × 恢复系 第一季 自交和异交混合种子 有标志 无标志 杂交苗用于大田 自交苗用 ×恢复系 第二季 于制种
高不育系 × 恢复系 第一季 自交和异交混合种子 有标志 无标志 杂交苗用于大田 自交苗用 ×恢复系 第二季 于制种 自交种子

33 杂交种 X (二)两系法制种 隔离区1 繁殖两用系 隔离区2 制种和繁殖恢复系 大田生产 两用系(A、B) Rfrf
拔除 杂交种 50%不育株(母本) rfrf 50%可育株(父本) Rfrf X 恢复系 (RfRf) 花期拔除50%,絮期全部拔除 雄性不育制种.avi

34 三、杂交制种技术 (一) 选择制种区,保障安全隔离 1. 隔离方法: 空间隔离 时间隔离 自然屏障隔离 高杆作物隔离

35 三、杂交制种技术 2.隔离区的数目: 配制单交种,3个隔离区; 配制三交种,5个隔离区。

36 3. 按规格播种 4. 认真进行田间管理,严格去杂去劣。 5. 去雄即时、干净、彻底,辅助人工授粉。 6. 分收、分藏,严防混杂。
① 正确确定父母本的播期,保证花期相遇。 ② 正确规定父母本行比,保证有足够的父本 花粉,并获得较多的杂交种种子。 4. 认真进行田间管理,严格去杂去劣。 5. 去雄即时、干净、彻底,辅助人工授粉。 6. 分收、分藏,严防混杂。

37 思 考 题 1.何谓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它是如 何利用杂种优势的? 2.孢质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有何差 别?有何特点?
思 考 题 1.何谓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它是如 何利用杂种优势的? 2.孢质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有何差 别?有何特点? 3.恢复系选育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Download ppt "雄性不育(male sterility):"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