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土地利用 第二節 前蘇聯的計畫經濟 第三節 經濟轉型與未來發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土地利用 第二節 前蘇聯的計畫經濟 第三節 經濟轉型與未來發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土地利用 第二節 前蘇聯的計畫經濟 第三節 經濟轉型與未來發展
第九章 國協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土地利用 第二節 前蘇聯的計畫經濟 第三節 經濟轉型與未來發展

2 國協的由來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USSR,簡稱蘇聯)自1922年推翻由沙皇統治的俄羅斯帝國建立共產政權到1991年解體期間,曾是世界上國土最大的國家,東起太平洋,西至波羅的海及黑海,東西長達九千餘公里,橫跨11個時區。蘇聯是邦聯制國家,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首都為莫斯科。名義上實行邦聯制,實際操作上則由俄羅斯所控制。1991年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共和國共同組成獨立國家國協(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簡稱國協),為一鬆散的國際組織,主要目的為維持各國在蘇聯解體後各種合作關係。

3 國協地形及成員國分布圖

4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土地利用 一、地形 二、氣候 三、自然景觀帶與發展限制 四、天然資源與人口分布

5 地形(一) 國協處於歐亞板塊的中心,地質古老,地形以平原及高原為主體,高山主要分布在國協的東緣及南部邊界。根據地質構造和地形差異,國協可沿葉尼塞河分為東西兩大部分。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體,約占國協面積的60%,東部為高原及高山分布區。

6 地形(二) 西部的平原又以烏拉山為界分為兩部分,以西為俄羅斯平原(或稱歐俄平原),其基底是古老的前寒武紀結晶岩,久經侵蝕,成為波狀起伏的平原,因受第四紀大陸冰河影響,其北部多冰磧丘。 烏拉山以東為西伯利亞平原,地勢開闊、低平,鄂畢河縱貫全境,河網密布,湖泊眾多,沼澤連片。中亞西部和哈薩克西南部,是廣大的內陸盆地,國協的南部邊界則以一系列的高山和其他國家為界。

7 國協及其鄰近區域的板塊構造

8 氣候(一) 國協大部分位於北緯 40~70 度之間,近 1/6 的土地在北極圈內,絕大部分領土距海很遠,多屬副極地氣候及溫帶大陸性氣候。
氣候特徵為冬季漫長、嚴寒、乾燥,夏季短促、溫暖,春、秋季短,年溫差大。氣溫由北向南遞增,但在冬季時,因為西半部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較東部溫暖,西伯利亞東部高原是北半球冬季最冷的地區。

9 氣候(二) 降水主要依賴由西風帶來的北大西洋水氣,因此分布的總趨勢是由西向東遞減。
年降水量由俄羅斯平原西部的 600 多公釐減至西伯利亞東部的 200 多公釐,太平洋沿岸地帶,受亞洲季風影響又增至 500~1,000 公釐。 國協南部因為深處內陸,距海洋遙遠,加上高山阻擋西風及印度洋季風,而形成沙漠。

10 國協氣候區

11 國協一月等溫線圖

12 國協七月等溫線圖

13 國協降水量圖

14 自然景觀帶與發展限制 國協的氣候、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從北到南,呈現出明顯的緯度地帶性,自然景觀帶由北到南依序為: 一、苔原區和針葉林區
二、混合林及闊葉林區和草原區 三、沙漠

15 國協自然分區

16 苔原區 苔原區的生長季短,無法生長樹木,土壤於一年中絕大部分時間凍結,稱為凍土,夏季解凍期間,由於融化的表層土壤下有經年不化的永凍土(Permafrost),不易排水,加上氣溫低,蒸發小,而形成沼澤。

17 針葉林區 苔原的南方為針葉林,許多地區仍有永凍土的存在因此林下常是沼澤或鬆軟的溼土,主要土壤為灰壤,薄而性酸,肥力低,營養多存在於地表的植物枯落物層中。大部分喬木的根系形成淺薄密網,以吸收地表腐質層的營養。 苔原和針葉林區因氣候嚴寒、生長季短、凍土及沼澤廣布、土壤不佳,所以不利發展,僅在針葉林區的南緣有部分開發成畜牧及農業用地。但針葉林區可提供木材、動物毛皮等資源。

18 永凍土分布圖

19 混合林及闊葉林區和草原區 針葉林區的南方為混合林及闊葉林,本區生長季由北向南增加,林木則由針、闊葉混合林轉為闊葉林。
闊葉林區往南由於溫度較高,蒸發散量較大且降水量減少,成為草原。在中世紀時期,游牧民族奔馳於本區廣闊的草原,建立起橫跨歐亞大陸的帝國。 混合林及闊葉林區的棕壤及草原區的黑土,適合耕作,加上降水季節和生長季配合,大多被開發成農地。不過愈向南方,降水量變率愈大,有乾旱的危險。

20 沙漠 草原帶的南方是沙漠,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大部分的沙漠為畜牧地區,農作物僅在綠洲或河岸發展。這些綠洲是古代聯繫中國和歐洲的絲路上重要交通據點。前蘇聯時期在本區建立灌溉系統以發展農業,因此有土壤鹽化、鹹海消失等因不當灌溉所導致的環境問題。

21 結論 整體而言,國協雖然面積廣大,但多地處高緯,氣候嚴寒、生長季短、凍土普遍,且部分地區深居內陸,降水量較少,雨量變率大,因此不利農業發展,農業用地不到全區土地的 1/6 。歐俄平原南部因生長季較長,降水量較充足且土壤肥沃而為農業精華區。

22 國協農業土地利用圖

23 國協自然環境發展障礙示意圖

24 天然資源與人口分布 天然氣 蘊藏量占世界儲量的35%, 居世界第一位 石油 儲藏占世界探明儲量的13% 蘊藏量2,000億噸,居世界第二位 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約占30% 蘊藏量居世界第二位 蘊藏量占世界儲量的14% 黃金 蘊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國協天然資源豐富,林地面積和木材蓄積量分別占世界的1/5和1/4,礦產資源種類多,煤、鐵、石油、天然氣及其他金屬的儲量均居世界之前列。 (資料來源:德利沃夫編著(2003),通向21世紀的道路─俄羅斯經濟的戰略與前景,經濟科學出版社)

25 人口分布 國協的人口分布反映了氣候、地形及資源分布的狀況,大部分人口居住在歐俄平原氣候較溫和的地區,包括針葉林區的南部邊緣、混合林和落葉林區及草原地區。西伯利亞地區則地廣人稀,聚落多分布在較溫暖的南部。

26 國協的人口分布圖(2001)

27 第二節 前蘇聯的計畫經濟 一、共產主義與計畫經濟 二、集體農場與國營農場—專業的大農業區 三、工業發展 四、交通建設

28 共產主義與計畫經濟 1922年共產黨推翻俄羅斯帝國(簡稱帝俄)的政權,繼承帝俄的領土,成立世界上第一個以共產主義為治國原則的國家。
共產黨在政治上實行一黨專政,經濟方面則取消私有財產制,由國家控制所有商品的生產與分配,以政府的計畫與執行來取代市場的功能,因此稱為計畫經濟。在計畫經濟體制下,不但工廠、住宅、道路等大型建設皆由國家所規劃與興建,連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生產,如麵包、牛奶等物質的品質與數量,也由行政官僚來決定。

29 蘇聯的計畫經濟 蘇聯因國土廣大,資源豐富,加上受到周圍資本主義國家的圍堵,故計畫經濟強調國內自給自足,且少有國際貿易。其經濟計畫強調區域專業化,重視各地天然資源的分布特性,例如:棉花種植集中在中亞、石油工業多在西伯利亞的石油產區,鋼鐵工業則靠近烏拉山的煤鐵產區。

30 集體農場與國營農場—專業的大農業區(一)
蘇聯成立後不久,便強迫原本自耕農民組成集體農場,同時也在國有土地設立國營農場,不論集體農場或國營農場的農產品產銷都由國營組織所控制,農民受僱於農場,成為農工。政府認為大型農場利於曳引機、收割機等現代化農業技術的使用,可提高農業生產力;此外國家可透過農場控制農產品的產銷,壓低糧食價格,節省收購糧食費用,來補貼工業。二次世界大戰前,一個集體農場平均包含75戶農家,戰後擴大規模為340戶。農場不但是生產單位,也是生活的社區,負責提供娛樂、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等各種機能,形成了「農城」景觀。

31 蘇聯1930年代的機械化耕作

32 集體農場與國營農場—專業的大農業區(二)
蘇聯推行農場集體化時遭遇到很大阻力,政府除了以武力排除阻礙外,政策上也做了調整,准許農民有小塊的私有農園。私人農園規模一般在1公頃以下,以生產馬鈴薯、蔬菜、水果、牛奶、羊毛等作物為主。私人農園的面積只占全國農地的2~3%,原只是集體經濟的補充,但產值卻達全國農產值的20~30%。 整體而言,蘇聯的農業屬於粗放經營,生產力僅及自然條件類似的加拿大之1/2。蘇聯農產品運輸、加工及儲存的技術也落後於歐美,在農產品處理過程中造成大量的損失。

33 國協的農場衛星影像圖

34 工業發展(計畫經濟) 蘇聯剛成立時還是一個農業國家,1928年開始進行第一期的五年經濟計畫,以發展重工業為主要目標,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大量低水平的勞動力為蘇聯建設工業的基礎。到1937年第二期五年計畫末期,工業產值已占農工產值的76%;並發展出汽車、飛機、拖拉機、機床等工業部門,達成工業化的目標。此後一連串5年計畫的推展,更使蘇聯成為工業大國及軍事強權。

35 工業發展(規模經濟與專業化) 蘇聯的工業生產強調規模經濟與專業化,工廠以大型化為主,許多產品的生產地高度集中,僅由少數的工廠為全國生產。例如:縫紉機全部由烏克蘭的一家工廠所生產;乾草捆包機全部由位於吉爾吉斯的一家工廠生產,而該工廠生產捆包機所需的壓縮機僅有兩家工廠供應,分別位於愛沙尼亞及俄羅斯。蘇聯在30年代的工業化初期,以礦場、工廠等生產企業為核心,建立了數百個新城市,其中許多城市是以一、兩個大型企業為主體,造成許多單一機能城市的存在。

36 工業發展(國防工業) 蘇聯工業發展的主要目的是國防,長期而持續的投入,使其軍事工業有很高的水準,足以和歐美抗衡,但卻犧牲了民生工業的發展。例如:蘇聯可以設計及製造出一流的戰車,但生產的農業曳引機卻無法與國外產品競爭。

37 交通建設 蘇聯幅員遼闊,經濟發展強調區域專業化,因此運輸對其經濟的發展尤顯重要。蘇聯以鐵路為主要運輸工具,鐵路網四通八達,密度因地區不同而異。西部地區約占全國鐵路總長度的70%,以莫斯科為中心,向四方輻射。 東部地區鐵路僅占全國鐵路長度的30%,以橫貫西伯利亞的鐵路為主。在水運方面,蘇聯自1930年起建立一系列的運河,連結了歐洲各大河的水運,使波羅的海、裏海、黑海間能夠相互通航。此外,為將深處內陸的石油及天然氣運往各地,蘇聯自1970年代起,也建設了大量輸油、輸氣管。

38 蘇聯的石油、天然氣產地 及輸油、輸氣管分布

39 第三節 經濟轉型與未來發展 蘇聯計畫經濟的推動雖然取得了一時的成果,但在發展上逐漸遇到瓶頸。首先是行政官僚專權,成為特權階級,造成貪汙腐敗;二是共產制度下,個人無法直接享有本身努力成果,形成怠工,使生產力低落;三是過分強調國防工業,忽略民生工業,人民生活水準無法提升;四是在計畫經濟體制下,政府常低估經濟運行的複雜性,形成決策錯誤。例如:麵包是人民生活必需品,政府刻意壓低麵包的價格以照顧人民,卻使麵包價格過於低廉,導致農民用麵包飼養牲畜,全國大概有15%的麵包被當成飼料,原本立意良好的政策卻造成大量浪費。

40 一、各國經濟合作與發展差異 蘇聯的產業發展以自給自足為考量,國內各區域的經濟專業化程度高,互賴深。蘇聯解體以後,各加盟共和國之間的經濟聯繫隨之中斷,產生許多問題。例如:蘇聯90%的石油開採設備在亞塞拜然生產,這是因帝俄時期,該處為俄羅斯第一大石油產區,後來雖在西伯利亞發現大油田,但石油開採設備仍由亞塞拜然供應。蘇聯解體後,原有關係瓦解,造成石油產量下降14%,汽車、電器、紡織品等產量也都下降,因為這些工廠所需的零件來源都變成國外了。這也是為什麼原蘇聯的各國要組成國協的原因之一,以便在經濟上繼續合作。

41 經濟發展差異 蘇聯解體後,由於各國所繼承的發展基礎不同,加上資源稟賦的差異,近十幾年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差異。雖然以HDI來看都屬於中度發展的國家,但最富有的俄羅斯的GDP為九千多美元,最貧窮的塔吉克僅有一千多美元、相差達九倍之多。

42 國協工礦業分布圖

43 國協成員的人類發展程度指標(2003) HDI世界排名 HDI 預期壽命 成人識字率(%) 綜合入學率(%) 平均每人GDP(美元) 預期壽命指標 教育指標 生活水準 指標 62俄羅斯 0.795 65.3 99.4 90 9,230 0.67 0.96 0.76 67白俄羅斯 0.786 68.1 99.6 88 6,052 0.72 0.95 0.68 78鳥克蘭 0.766 66.1 86 5,491 0.69 80哈薩克 0.761 63.2 99.5 85 6,671 0.64 0.94 0.70 83亞美尼亞 0.759 71.5 72 3,671 0.77 0.90 0.60 97土庫曼 0.738 62.4 98.8 5,938 0.62 0.91 100喬治亞 0.732 70.5 100.0 71 2,588 0.54 101亞塞拜然 0.729 66.9 69 3,617 0.89 109吉爾吉斯 0.702 66.8 98.7 82 1,751 0.93 0.48 111鳥茲別克 0.694 66.5 99.3 76 1,744 115摩爾多瓦 0.671 67.7 96.2 62 1,510 0.71 0.85 0.45 122塔吉克 0.652 63.6 1,106 0.40 世界平均 0.741 67.1 67 8,229 0.75 (資料來源: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Russian Federation,2002/2003)

44 國協成員發展比較(2003)

45 人口成長的差異 各國在人口的變化上也呈現不同的趨勢,HDI較高的俄羅斯、烏克蘭及白俄羅斯,反而呈現高死亡率、低出生率的狀況,導致人口負成長。高加索地區則出生率、死亡率均低、人口略微負成長。中亞各國因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人口呈增長的狀況。

46 國協各成員國之人口成長變化(2005)

47 二、俄羅斯經濟轉型的挑戰 (一)私有化的挑戰 (二)對天然資源的依賴 (三)人力資源的競爭力 (四)人口負成長 (五)民族的紛爭
(六)俄羅斯各區域發展的差異

48 (一)私有化的挑戰—農業方面 在農業方面,共產黨下臺後,即進行產權私有化,但至今俄羅斯 90%的農場還是選擇集體經營的型態,稱為合作式經營。這是因為俄羅斯地廣人稀,必須使用農機耕作,農地分割成小塊後,將使原有大型農業機械無用武之地;而個體農戶力量單薄,無法取得小型農業機械,且俄羅斯也沒有完善的農業服務業來提供種子、肥料、機械維修、倉儲銷售等必要的服務。這些服務過去透過農場取得,但如今許多農業官僚及農場管理者為保護本身的權益,往往會刁難個體農戶。加上俄羅斯農民幾十年來習慣依賴集體生產,不善於個體經營。面對以上不利因素,使得俄羅斯農業還是保留集體型態,私有化的進展緩慢。

49 工業及企業方面 於蘇聯時代,社會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利益階級,手中掌握著國家的經濟權力。經濟轉型時,他們利用權勢將原本國家的財富,透過私有化的過程掌握到自己手裡。使少數私人支配巨額國民財富,多數人收入下降,產生貧富懸殊的現象。目前政府調整改革初期國營企業全盤私有化的政策,規定國防、能源、運輸等領域的大型重要企業不得私有化,並積極扶植這些國營企業。

50 採用市場經濟的影響 俄羅斯改採市場經濟後,打破鎖國政策,對外開放市場,鼓勵外國投資,也積極申請加入WTO。不過因俄羅斯民眾對市場經營並不熟習,使外國資本有發28 展的機會。例如:俄羅斯零售市場以外來經營者占優勢,亞塞拜然和烏茲別克人長期控制水果蔬菜市場,日用百貨商品市場以中國和越南人為主。俄羅斯中小經營者如果沒有良好的貨源和關係,很難在這些市場裡競爭。

51 (二)對天然資源的依賴 俄羅斯出口貿易中,能源和礦產占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是國家外匯和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其經濟成長率和石油產量變動密切相關。2000年以來全球能源價格大幅上漲,使俄羅斯的經濟好轉。目前俄羅斯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地位主要表現在能源與資源產業的優勢,同樣的,其經濟也深受這些資源國際價格波動的影響。

52 俄羅斯GDP成長率及石油產量變動關係(%)

53 天然資源產業問題 俄羅斯天然資源產業的另一大問題是收益受壟斷,巨額財富聚斂於少數富人,出口天然資源所賺的收入,常流失到國外,不能形成國內的有效投資。因此政府藉由接管及收購等手段,將一些能源公司重新收為國有。

54 (三)人力資源的競爭力 前蘇聯政府積極投入教育發展,由基礎到高等教育都有一定成效,人力資源是蘇聯時期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俄羅斯經濟轉型時的重要資本。

55 俄羅斯與美、日、德 高科技發展比較(2005) 美國 日本 德國 俄羅斯 研發、教育支出占GDP 比例(%) 8.4 6.7 7.1 5.0 研發人員(每百萬人) 4,526 5,085 3,222 3,415 初級商品出口比例(%) 16 3 9 65 製造業產品出口比例(%) 80 93 84 21 高技術商品出口占製造商品出口比例(%) 31 24 19 網際網路用戶(每千人) 569 606 472 91 (資料來源: Human Development Indicator,2005 and Word Bank)

56 一般製造業方面 俄羅斯製造業的勞動力成本較中國、印度和東南亞等國為高。例如:2002年中國、印度、俄羅斯等三國的製造業員工月均工資分別為 110、60、150美元,平均每周工時時數分別為 43、46、33小時。顯示俄羅斯不如中國及印度等國具有豐富人力資源和低廉製造成本的優勢。

57 高科技方面 俄羅斯在核能、航太、軍事武器、化學、能源等高科技領域延續著蘇聯的傳統,技術先進,但這些領域偏重於重工業及軍事工業,商業價值有限。所以俄羅斯研發人員雖不少,但是產值不高,高科技產品僅占出口產品的 4%。加上對科技的投資又減少,更進一步限制了技術研發和創新。

58 目前發展優勢 近來生產者服務業跨國外包日益普遍,俄羅斯高素質人力較發展中國家豐沛,工資較歐、美、日等國低,故具競爭優勢。例如:波音公司在莫斯科設立航太設計中心,請俄羅斯過去設計戰鬥機的專家協助設計客機。

59 (四)人口負成長 俄羅斯的出生率自1987年起開始快速下降,此後便一直維持著低出生率,但死亡率在1992年蘇聯解體後,快速的攀升,人口開始呈現負成長現象。 近年來其死亡率不僅較歐美高,甚至高於國協中發展程度較低的國家,尤其嚴重的是青壯人口的死亡率過高。造成這種現象的可能原因包括經濟衰退、酗酒及愛滋病等問題。人口負成長的趨勢,對本來就是地廣人稀的俄羅斯而言,是一個重大的課題。

60 俄羅斯出生率、死亡率及 人口數變化( )

61 (五)民族的紛爭 俄羅斯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一百多個民族和部族,組成十分複雜,80%為俄羅斯人,屬於斯拉夫民族。在前蘇聯時期,俄羅斯就已成立自治共和國、自治州、自治區等各類民族自治體來因應多民族的管理需求,當時這些自治體的主要功能侷限於民族文化推展,政治及經濟上則少有自主權。自1990年以來,一些自治體為要求更大的自治權力,有時造成紛爭,如車臣共和國(Chechnya)獨立主義倡議者和俄羅斯發生戰爭。

62 構成俄羅斯聯邦的各種主體

63 (六)俄羅斯各區域發展的差異 俄羅斯內各區域的發展程度差異很大,莫斯科市及秋明州遠超過其它地區,達到高度發展國家的水準。各地發展程度的高低和平均收入多寡密切相關,發展指標最高的秋明州平均收入達到三萬多美元,發展指標最低的地區平均收入僅有一千多美元。發展較佳的地區包括兩類,一是政府及交通中心等區域樞紐和高科技產業地區,如莫斯科、聖彼得堡。二為能源開發地區,如秋明州及韃靼斯坦共和國。

64 俄羅斯人類發展程度指標(2002)

65 莫斯科 莫斯科市(Moscow)的歷史悠久,是帝俄的發源地、前蘇聯的首都,六百多年來,一直都是俄羅斯東正教的精神中心,在俄羅斯的歷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現在是俄羅斯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人口約一千萬人,為全俄羅斯的貿易、金融、教育、研發中心及鐵路樞紐,也是俄羅斯最大工業中心,有充沛的科技人才。

66 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及俄國最大港,建於帝俄時期,曾為帝俄的首都長達兩個世紀(1712~1917)。在建築方面頗為壯麗和優美,已被列為世界襲產。因具有眾多的研究機構,熟練的技術勞動力,是俄羅斯的重要工業中心。

67 秋明州與韃靼斯坦共和國 秋明州盛產石油及天然氣,自70年代以後便成為蘇聯最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氣產區,帶動了整個西伯利亞地區的經濟發展。韃靼斯坦共和國資源豐富,盛產石油,曾被稱為「第二巴庫」,除石油相關產業外,機械製造業也相當發達。

68 總體結論 綜合來說,俄羅斯有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包括豐富的天然資源及高素質的人力。然而受限於計畫經濟時期,產業結構以及向市場化經濟轉型仍未完成的影響,目前經濟仍以資源性產業為主,主導產業為蘇聯時期形成的基礎性工業,缺乏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近年原物料的高漲,帶給俄羅斯較充沛的資金來進行發展,俄羅斯能否成功的轉型,充分發揮其自然及人力資源的潛力,仍有待持續的觀察。


Download ppt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土地利用 第二節 前蘇聯的計畫經濟 第三節 經濟轉型與未來發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