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

2 一、先天性行为的定义: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 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 的行为。(又称本能行为)

3 二、先天性行为的特征: 1、所有的动物都具有先天性行为,在同一种动物不同个体中表现大致相同。 2、先天性行为是对一定刺激所作的反应,而且出生后第一次遇到这一刺激就能作出这种反应。例如昆虫的趋光。 3、先天性行为是与其他行为一同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如鸟类的迁徙每年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周期性地发生,大多发生在南北方向,少数在东西方向。

4 三、先天性行为的类型: 1、趋性是动物对环境刺激最简 单的定向反应。单细胞动物的趋 性由原生质完成。多细胞动物的
趋性与神经调节有关,如昆虫的 趋光性。

5 先天性行为的类型 2、反射。有一种行为与趋性十分相似,它也是对刺激的反应,这种行为就是反射。反射与趋性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它不是整个身体的定向运动,而是身体的某一部分对单一刺激的反应。反射行为必须由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反应器官三者参加。例如:黑猩猩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眨眼等行为都属于反射。

6 先天性行为的类型 3、本能。本能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的,大多数本能行为经反射复杂得多,如蜜蜂采蜜、哺乳动物哺育后代。

7 哺育行为 先天性行为 意义:维护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

8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先天性行为

9 取食行为 先天性行为 意义:维持个体生存需要

10 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根部,靠本能爬到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先天性行为

11 格斗行为 先天性行为 意义:保存自己的生存空间或食物等

12 1、定义: 学习性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 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 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 起来的的新的行为活动,不是由
四、动物的学习性行为(后天性行为) 1、定义: 学习性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 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 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 起来的的新的行为活动,不是由 遗传因素控制的。

13 (2)学习性行为是后天通过条件反射、尝试、顿悟随学习而逐渐形成的。
四、动物的学习性行为(后天性行为) 2、学习性行为的特征: (1)大多数动物都能学会一些新的行为,但个体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脊椎动物的学习性行为比无脊椎动物的学习性行为更加复杂、高等。 (2)学习性行为是后天通过条件反射、尝试、顿悟随学习而逐渐形成的。

14 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白蚁做食物。成年黑猩猩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着时,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学习性行为

15 黑猩猩钓食物和摘取食物 原因: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而获得 学习性行为

16 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尔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学习性行为 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尔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7 学习性行为 在迷宫的一臂按上电极,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蚯蚓走迷宫

18 海豹玩球 学习性行为

19 四、动物的学习性行为(后天性行为) (3)学习性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不能通过遗传过程传给子代。例如,有科学家对黑猩猩的学习性行为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他把香蕉挂在黑猩猩够不到的天花板上,室内只放3只箱子,刚开始,黑猩猩兴奋地四处乱跑,想拿到香蕉,但是慢慢地它安静下来,好像在研究情况。然后,他直奔向一只箱子,把箱子放在水果的下方。说明黑猩猩已经看透这个问题,并找到了解决的方法。黑猩猩的这种行为比较复杂,是不能通过遗传过程传给后代的。

20 五、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的比较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性行为 形成时间 获得途径 适应能力 举例说明 生来就具有的本能
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 获得途径 由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适应能力 不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适应变化复杂的环境 举例说明 膝跳反射、婴儿吮奶 蜜蜂采蜜、鸟类迁徙 老马识途、望梅止渴 猴子骑车、海豚顶球

21 六、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意义: 幼袋鼠吃奶 —— 小鸟喂鱼 —— 大山雀喝牛奶—— 黑猩猩取食 —— 蚯蚓走迷宫 —— 取食,维护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 表现其生来就有的哺育行为 取食,维护个体生存 取食,维护个体生存 适应环境

22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差,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23 启发:动物也在为适应生存环境而不断学习,我们人类也更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24 1、辨析:A组与B组,哪些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哪些属于动物的学习性行为?
新生婴儿会吃奶 儿童用筷子夹菜 刚出生的小狗吃奶 杂技团的小狗表演节目 学习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

25 七、延伸拓展 学习性行为 学习性行为 下列行为哪些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动物的学习性行为?
(1)母鸡到了繁殖季节有抱窝的行为。这时,即便窝里没有蛋,它仍卧在窝里。 (2)小羊刚出生,就会寻找母羊乳头,碰到乳头就吮吸乳汁。 (3)大山雀偷饮牛奶。 (4)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的黑猩猩,把折下的树枝摘去叶子,用树枝沾水从洞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 学习性行为 学习性行为

26 八、课内小结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的概念 先天性行为的特征 先天性行为的类型 学习性行为的概念 学习性行为
学习性行为的特征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Download ppt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