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時間: 地點:中華針灸醫學會會議室 導讀者:中國附醫針灸科 張恆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時間: 地點:中華針灸醫學會會議室 導讀者:中國附醫針灸科 張恆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時間:101-12-19 地點:中華針灸醫學會會議室 導讀者:中國附醫針灸科 張恆偉
中華針灸醫學會 古籍讀書會 時間: 地點:中華針灸醫學會會議室 導讀者:中國附醫針灸科 張恆偉

2 百症賦 原文:驚悸怔忡,取陽交、解溪勿誤

3 陽交 【類別】陽維脈郄穴。 【釋名】足少陽膽經由此交向足太陽膀胱經,所以又名「別陽」。
【針灸大成】陽交(一名別陽、一名足窌) 足外踝上七寸,斜屬三陽,分肉之間,陽維之郄。銅人:針六分,留七呼,灸三壯。 主胸滿腫,膝痛足不收,寒厥驚狂,喉痺,面腫寒痺,膝胻不收。 【位置】小腿外側部,外踝尖上七寸,腓骨後凹陷處。

4 解溪 【類別】經(火)穴。 【釋名】解,指骨解(骱)﹔溪,指凹陷處。穴處踝關節前兩筋間凹陷處。
【位置】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當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5 解溪 【針灸大成】解溪 衝陽後一寸五分,腕上陷中,足大指次指直上,跗上陷者宛宛中,足陽明胃脈所行,為經火,胃虛補之。銅人:灸三壯,針五分,留三呼。 主風面浮腫,顏黑,厥氣上衝,腹脹,大便下重,瘈驚,膝股胻腫,轉筋,目眩頭痛,癲疾,煩心,悲泣,霍亂,頭風面赤目赤,眉攢痛,不可忍。

6 百症賦 反張悲哭,仗天衝、大橫須精。

7 天衝 【類別】交會穴:《素問‧氣府論》王冰註:足太陽少陽之會。
【釋名】原系星象名。天,指高部﹔沖,指通衢,此指頭部氣血通路,穴位頭上部,故名。 【針灸大成】天衝 耳後髮際二寸,耳上如前三分,足少陽太陽之會。銅人:灸七壯。素注:針三分,灸三壯。 主癲疾風痙,牙齦腫,作驚恐,頭痛。 【位置】頭部耳根後緣直上入髮際二寸,當率谷後五分處。

8 大橫 【類別】交會穴:足太陰、陰維之會。 【釋名】橫直臍旁,當大橫紋中,故名。
【針灸大成】大橫 腹哀下三寸五分,去腹中行各四寸半,足太陰陰維之會。銅人:針七分,灸五壯。主大風逆氣,多寒善悲,四肢不可舉動,多汗洞痢。 【位置】腹中部,距臍中4寸,腹直肌外緣凹陷處。

9 百症賦 癲疾必身柱、本神之令。

10 身柱 【釋名】身,身體。柱,支柱。穴當兩肩胛岡之間,為背部負重支撐處。。
【針灸大成】身柱 三椎下,俛而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七七壯,止百壯。明堂:灸五壯,下經灸三壯。 主腰脊痛,癲病狂走,瘈瘲,亂欲殺人,身熱妄言,見鬼,小兒驚癇。難經云:治洪長伏三脈,風癇發狂,惡人與火,灸三椎九椎。 【位置】背部正中線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處,約與肩胛岡內側端相平。

11 本神 【類別】交會穴:足少陽、陽維之會。 【釋名】頭部為元神所在,穴在神庭穴之旁,所以稱「本」。
【針灸大成】主驚癇,吐涎沫,頸項強急痛,目眩,胸相引不得轉側,癲疾,嘔吐,涎沬,偏風。 【位置】頭部顱頂正中線旁開三寸,前髮際後五分處。當神庭與頭維連線的外1/3折點。

12 百症賦 發熱仗少衝、曲池之津

13 少衝 【類別】井(木)穴。 【釋名】少,指手少陰心經﹔沖,重要通道。穴屬手少陰心經井穴,居小指之端,故名。別名經始(《針灸甲乙經》),意似。
【位置】手小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1分處。

14 少衝 【針灸大成】少衝(一名經始) 手小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手少陰心脈所出,為井木,心虛補之。銅人:針一分,灸三壯。明堂:灸一壯。
主熱病煩滿,上氣嗌乾渴,目黃,臑臂內後廉痛,胸心痛,痰氣悲驚,寒熱,肘痛不伸,張潔古治前陰臊臭,瀉汗行間,後於此穴,以治其標。

15 曲池 【類別】合(土)穴 【釋名】曲,屈曲﹔池,凹陷。穴在屈肘紋頭外凹陷如池處,故名。
【位置】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時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

16 曲池 【針灸大成】曲池 肘下輔骨,屈肘橫紋頭陷中,以手拱胸取之,手陽明大腸脈所入,為合土。素注:針五分,留七呼。銅人:針七分,得氣先瀉後補,灸三壯。明堂:曰灸七壯,至二百壯,且停十餘日更灸,止二百壯。 主繞踝風,手臂紅腫,肘中痛,偏風,半身不遂,惡風邪氣,泣出善忘,風癮,喉痺不能言,胸中煩滿,臂膊疼痛,筋緩促物不得,挽引不開,屈伸難,風痺肘細無力,傷寒餘熱不盡,皮膚乾燥,瘈瘲癲疾,舉體痛痒如虫嚙,皮脫作瘡,皮膚痂疥,婦人經脈不通。

17 百症賦 歲熱時行,陶道複求肺俞理。

18 陶道 【類別】交會穴:督脈,足太陽之會。 【釋名】陶,指陶灶(窯)﹔道,通道。穴屬督脈,位居背上,陽氣上行于此猶如陶灶的通道,通竅于上。
【位置】背部正中線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處。

19 陶道 【針灸大成】陶道 一椎下,俛而取之,足太陽督脈之會。銅人:灸五壯,針五分。
主痎瘧寒熱洒淅,脊強,煩滿汗不出,頭重目瞑,瘈瘲,恍惚不樂。

20 肺俞 【類別】肺臟背俞穴。 【釋名】俞,通輸。穴與肺臟相應,為肺的背俞穴。
【位置】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旁開1.5寸處。約與肩胛岡內側端相平。

21 肺俞 【針灸大成】肺俞 第三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千金對乳,引繩度之,甄權以搭手,左收右,右取左,當中指末是,正坐取之。甲乙:針三分,留七呼,得氣即泄,甄權灸百壯。明堂:灸三壯,素問刺中肺,三日死,其動為欬。 主癭氣黃疸,勞瘵,口舌乾,勞熱上氣,腰脊強痛,寒熱喘滿,虛煩,傳尸骨蒸,肺痿,咳嗽肉痛,皮癢,嘔吐支滿,不嗜食,狂走,欲自殺,背僂,肺中風偃臥,胸滿短氣,瞀悶汗出,百毒病,食後吐水,小兒龜背。仲景曰:太陽與少陽併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太陽肺俞肝俞。

22 參考資料 醫砭資料庫: v ─ 鬼藥子編 圖片來源:網路資料


Download ppt "時間: 地點:中華針灸醫學會會議室 導讀者:中國附醫針灸科 張恆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