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各位同仁 新学期好!
2
如何强化2012年 江苏物理“小高考” 复习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李灯贵
3
如何强化2012年江苏物理“小高考” 复习 一、研读考试说明 把握复习方向 二、理解能力要求 把握复习深度 三、梳理知识体系 打好冲A根基 四、精心编织专题 提升冲A实力 五、小高考复习教学的具体实施 六、复习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4
一、研读考试说明 把握复习方向 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应以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依据。这就要求针对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教学的实施应该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应该准确体现“教学要求”。 命题指导思想是这样阐述的:注重考查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反映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5
一、研读考试说明 把握复习方向 测试范围为:必修1、必修2、选修1-1(或选修3-1)共三个模块。
一、研读考试说明 把握复习方向 测试范围为:必修1、必修2、选修1-1(或选修3-1)共三个模块。 对三个模块所涉及到的60多个知识点在测试要求上分为 A(知道内容及含义,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B(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它知识间联系,能够叙述和解释,能在解决问题中运用) C(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在新的情境中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并建立不同知识间的合理联系,能对较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三种级别的要求
6
研读考试说明 把握复习方向 传统的B级要求的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平抛运动”、“向心力” 在今年《说明》中分别重新确定为B级和C级两种要求,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力的合成与分解”仍保留为B级要求。 将“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平抛运动”、“向心力”提升到C级要求。 新增了“加速度”(题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题25)、“功”(题15)、“功率”(题1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题11)等5个B级点。
7
考点与考查频度统计表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A √ 2 参考系 3 位移和路程 4 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5 匀速直线运动 6 加速度
B 7 探究用电火花计时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8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9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图像 1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 11 自由落体运动 12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8
考点与考查频度统计表 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13 力 A √ 14 重力 15 形变与弹力 16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17 力的合成与分解
17 力的合成与分解 B 18 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9 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 20 牛顿第一定律 21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2 牛顿第二定律 C 23 牛顿第三定律 24 力学单位制
9
考点与考查频度统计表 机械能和能源 25 功 B √ 26 功率 27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A 28 弹性势能 29
动能 30 动能定理 C 31 机械能守恒 32 探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3 能量守恒定律 34 能源 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10
考点与考查频度统计表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35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A √ 36 平抛运动 C 37 匀速圆周运动 38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39 向心加速度 40 向心力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41 万有引力定律 A √ 42 人造地球卫星 43 宇宙速度
11
考点与考查频度统计表 电磁现象与规律 45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A √ 46 库仑定律 47 电场 电场强度 电场线 48 磁场 磁场线
50 电流的磁场 安培定则 51 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 52 安培力的大小 左手定则 53 洛伦兹力的方向 54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55 电磁感应定律 56 交变电流 57 电磁波
12
如何强化2011年江苏物理“小高考”最后复习 一、研读考试说明 把握复习方向 二、理解能力要求 把握复习深度
13
二、理解能力要求 把握复习深度 (08)如图所示,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球被松开而自由下落,、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则 A.球先落地 B.球先落地 C.两球同时落地 D.两球落地先后 由小锤打击力的大小而定 平抛运动的基本概念: A级要求
14
理解能力要求 把握复习深度 (07)如图所示,一架装载救援物资的飞机,在距水平地面h=500m的高处以v=100m/s的水平速度飞行。地面上A、B两点间的距离x=100m,飞机在离A点的水平距离x0=950m时投放救援物资,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1)求救援物资从离开飞机 到落至地面所经历的时间。 (2)通过计算说明,救援 物资能否落在AB区域内。 平抛运动的基本处理方法: B级要求
15
(07年) 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的倾角为α,高为h,一小球从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落至斜面底端,不计小球运动中所受的空气阻力,设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抛出到离斜面距离最大所经历的时间为
A. B. C. D. 处理平抛运动的基本方法: 分解速度 C级要求
16
理解能力要求 把握复习深度 (09)如图所示,小球从楼梯上以2m/s的速度水平抛出,所有台阶的高度和宽度均为0.25m,取g=10m/s2,小球抛出后首先落到的台阶是 A.第一级台阶 B.第二级台阶 C.第三级台阶 D.第四级台阶 处理平抛运动的基本方法: 分解位移 C级要求
17
理解能力要求 把握复习深度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一架在500 m高空以200 m/s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用两枚炸弹分别炸山脚和山顶的目标A和B.已知山高180 m,山脚与山顶的水平距离为600 m,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投弹的时间间隔应为 ( ) A.6 s B.5 s C.3 s D.2 s
19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一小球自平台上水平抛出,恰好落在临近平台的一倾角为α =53°的光滑斜面顶端,并刚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h=0.8m,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 0.8,cos53°= 0.6,求 (1)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是多少? (2)面顶端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s是多少? (3)若斜面顶端高H = 20.8m,则小球离开平台后经多长时间t到达斜面底端?
20
平抛运动的综合运用: 增加了知识点间联系的内容,提升了分析的要求,C级要求
21
如何强化2011年江苏物理“小高考”最后复习 一、研读考试说明 把握复习方向 二、理解能力要求 把握复习深度 三、梳理知识体系 打好冲A根基
22
三、梳理知识体系 打好冲A根基 万有引力考查习题举例:
(07)一颗人造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地球的半径为R,卫星的质量为m,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 B. C. D.
23
(08年)下列叙述中的力,属于万有引力的是 A.马拉车的力 B.钢绳吊起重物的力 C.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吸引力 D.两个异名磁极之问的吸引力
24
(09年)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在天体运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
A.与它们间的距离成正比 B.与它们间的距离成反比 C.与它们间距离的二次方成正比 D.与它们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5
(09年)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其大小为
A.7.9km/s B.11.2 km/s C.16.7 km/s D.24.4 km/s
26
(10)我国于2010年3月5日成功发射了“遥感卫星九号”,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该卫星受到地球引力的大小
A.只与地球的质量有关 B.只与卫星的质量有关 C.与地球和卫星的质量均有关 D.与地球和卫星的质量均无关
27
(10年)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伽利略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论断 B.牛顿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 C.爱因斯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卡文迪许建立了狭义相对论
28
三、梳理知识体系 打好冲A根基 1、形成知识网络
30
1、形成知识网络 2、只讲适宜的 3、知识上不留死角
31
如何强化2011年江苏物理“小高考”最后复习 一、研读考试说明 把握复习方向 二、理解能力要求 把握复习深度 三、梳理知识体系 打好冲A根基 四、精心编织专题 提升冲A实力
32
四、精心编织专题 提升冲A实力 关于专题复习的设立 (1)以知识点的串联为主线 (2)另一类是以解题方法技巧的总结为主线。
怎样理解“专”呢,就是对某个知识单元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训练,下一番硬功夫,做到细、透、精、深。 怎样确定专题?
33
四、精心编织专题 提升冲A实力 抓住“四点”定专题: 一是重点——主干知识。 二是难点——学生学习有困难的。 三是热点——小高考喜欢考的。
四是生成点——教学反馈中发现的。 材料以自编为主,也可给学生推荐一本二轮复习的书,用于学生课余自研、自练,不统一要求,不讲不收。自编资料按讲、练、批、评环节进行.
34
四、精心编织专题 提升冲A实力 重点知识专题:圆周运动 一、圆周运动中的运动学问题分析
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主要有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等.现比较如下表:
35
同步练习: 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 ) A.与线速度方向始终相同 B.与线速度方向始终相反 C.始终指向圆心 D.始终保持不变
36
同步练习: (09)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置于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两物块始终相对于圆盘静止,则两物块 A.线速度相同 B.角速度相同 C.向心加速度相同 D.向心力相同
37
同步练习: (07年)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其线速度 A.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时刻改变 B.大小时刻改变,方向保持不变 C.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 D.大小和方向均时刻改变
38
二、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分析 1.向心力的来源 向心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因此在受力分析中要避免再另外添加一个向心力.
39
2.向心力的确定 (1)确定圆周运动的轨道所在的平面,确定圆心的位置. (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找出所有的力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的合力就是向心力. 3.向心力的效果 产生向心加速度,仅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40
同步练习: (10年)某同学为感受向心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做了一个小实验:绳的一端拴一小球,手牵着在空中甩动,使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保持绳长不变,增大角速度,绳对手的拉力将不变 B.保持绳长不变,增大角速度,绳对手的拉力将增大 C.保持角速度不变,增大绳长,绳对手的拉力将不变 D.保持角速度不变,增大绳长,绳对手的拉力将减小
41
同步练习: 如图所示,一小球用细绳悬挂于O点,将其拉离竖直位置一个角度后释放,则小球以O点为圆心做圆周运动,运动中小球所需向心力是 ( ) A.绳的拉力 B.重力和绳拉力的合力 C.重力和绳拉力的合力沿绳方向的分力 D.绳的拉力和重力沿绳方向分力的合力
42
三、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如图所示,细绳一端系着质量m=0.1 kg的小物块A,置于光滑水平台面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小孔O与质量M=0.5 kg的物体B相连,B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当A以O为圆心做半径r =0.2m的匀速圆周运动时,地面对B的支持力FN=3.0N,求物块A的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g=10m/s2)
43
(08年)如图所示,水平转盘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盘上叠放着质量均为1kg的两个物块,物块用长为0
(08年)如图所示,水平转盘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盘上叠放着质量均为1kg的两个物块,物块用长为0.25m的细线与固定在转盘中心处的力传感器相连,两个物块和传感器的大小均可不计.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 两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且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转盘静止时,细线刚好伸直,传感器的读数为零.当转盘以不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时, 传感器上就会显示相应的读数.试通过计算 在坐标系中作出图象取10m/s2.
44
当物体与桌面将发生滑动时的角速度为 当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将要脱离物体,此时的角速度由
45
此时绳子的张力为 绳子末断,接下来随角速度的增大,A脱离物体,只有B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当物体与盘有摩擦力时的角速度为ω,则
47
(09年)如图所示,V形细杆AOB能绕其对称轴OO’转动,OO’沿竖直方向,V形杆的两臂与转轴间的夹角均为α=45°。两质量均为m=0
(09年)如图所示,V形细杆AOB能绕其对称轴OO’转动,OO’沿竖直方向,V形杆的两臂与转轴间的夹角均为α=45°。两质量均为m=0.1kg的小环,分别套在V形杆的两臂上,并用长为l=1.2m、能承受最大拉力Fmax=4.5N的轻质细线连结,环与臂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两者间弹力的0.2倍。当杆以角速度ω转动时,细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取g=10m/s2。 (1)求杆转动角速度ω的最小值; (2)将杆的角速度从(1)问中求得的最小值开始缓慢增大,直到细线断裂,写出此过程中细线拉力随角速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3)求第(2)问过程中杆对每个环所做的功。
48
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绳与杆模型 (10年)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绳长为L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不计空气助力),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 (1)求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绳对小球拉力F的大小; (2)若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或最高点时,绳突然断开,两种情况下小球从抛出到落地水平位移大小相等,求O点距地面的高度h; (3)在(2)中所述情况下试证明O点距离地面高度h与绳长l之间应满足
49
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 绳与杆模型 如图所示,质量为m=0.2㎏的小球固定在长为L=0.9m的轻杆一端,杆可绕O点的水平转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g=10m/s2,求: (1)当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多大时,球对杆的作用力为零? (2)当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分别为6m/s和1.5m/s时,球对杆的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 (3)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能否等于零?这时球对杆的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
50
(07年) 滑板运动是一种陆地上的“冲浪运动”,滑板运动员可在不同的滑坡上滑行,做出各种动作,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图是模拟的滑板组合滑行轨道,该轨道由足够长的斜直轨道、半径R1=1m的凹形圆弧轨道和半径R2=1.6m的凸形圆弧轨道组成,这三部分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依次平滑连接,其中M点为凹形圆弧轨道的最低点,N点为凸形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凸形圆弧轨道的圆心O点与M点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1kg可看作质点的滑板,从斜直轨道上的P点无初速滑下,经过M点滑向N点,P点距M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h=1.8m,不计一切阻力,g取10m/s2. (1)滑板滑到M点时的速度多大? (2)滑板滑到M点时,轨道对滑板的支持力多大? (3)改变滑板无初速下滑时距M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h,用压力传感器测出滑板滑至N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N,试通过计算在方格纸上作出FN-h图象(作在答题卡上)
51
学习难点专题:传送带问题 1、力的问题 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运动的问题 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的运动情况 3、能量的问题
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的能量问题
52
学习难点专题:传送带问题 一、命题趋向与考点
传送带问题是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它既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又能联系科学、生产和生活实际,因而,这种类型问题具有生命力,当然也就是命题专家所关注的问题. 版权所有—庞留根 ,
53
学习难点专题:传送带问题 二.知识概要与方法 传送带分类: 水平、倾斜两种; 按转向分: 顺时针、逆时针转两种。 (1)受力和运动分析:
传送带分类: 水平、倾斜两种; 按转向分: 顺时针、逆时针转两种。 (1)受力和运动分析: 受力分析中的摩擦力突变(大小、方向)——发生在v物与v带相同的时刻; 运动分析中的速度变化—相对运动方向和对地速度变化。 分析关键是:一是 v物、 v带的大小与方向;二是mgsinθ与 f 的大小与方向。
54
(a)传送带做的功:WF=F·S带 功率P=F · v带 (F由传送带受力平衡求得)
(2)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分析 ①功能关系:WF=△EK+△EP+Q ②对WF、Q的正确理解 (a)传送带做的功:WF=F·S带 功率P=F · v带 (F由传送带受力平衡求得) (b)产生的内能:Q=f · S相对 (c)如物体无初速,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则在整个加速过程中物体获得的动能Ek 和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有如下关系: 版权所有—庞留根 ,
55
(一)水平放置运行的传送带 处理水平放置的传送带问题,首先是要对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清物体所受摩擦力是阻力还是动力;其二是对物体进行运动状态分析,即对静态→动态→终态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其全过程作出合理分析、推论,进而采用有关物理规律求解. 这类问题可分为: ①运动学型; ②动力学型; ③图象型. 版权所有—庞留根 ,
56
如图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匀速运动, 传送带把A处的工件运送到B处, A、B相距L=10m。从A处把工件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能传送到B处,要用最短的时间把工件从A处传送到B处,求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至少多大? A B v 版权所有—庞留根 ,
57
若要工件最短时间传送到B处,工件加速度仍为a, 设传送带速度为v' ,工件先加速后匀速,同上
解: 由题意可知 t >L/v, 所以工件在6s内先匀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 故有 S1=vt1/ ① S2=vt ② 且 t1+t2=t ③ S1+S2=L ④ 联立求解得: t1=2s; v=at1, a=1m/s ⑤ 若要工件最短时间传送到B处,工件加速度仍为a, 设传送带速度为v' ,工件先加速后匀速,同上 L=v' t1/2 + v' t ⑥
58
通过解答可知工件一直加速到B所用时间最短.
t2=t-t ⑧ 联立求解⑥─⑧得 将⑨式化简得 从⑩式看出 , t 有最小值. 因而 故当 通过解答可知工件一直加速到B所用时间最短. 版权所有—庞留根 ,
59
从运动的图像分析,发生同样位移时,一直加速所需要的时间短。若要保证物体能加速,则传送带的速度要大于物体运动到传送带末端的速度。
60
质量为m的物体从离传送带高为H处沿光滑圆弧轨道下滑,水平进入长为L的静止的传送带落在水平地面的Q点,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当传送带转动时,物体仍以上述方式滑下,将落在Q点的左边还是右边? Q P H h L 版权所有—庞留根 ,
61
解: 物体从P点落下,设水平进入传送带时的速度为v0,则由机械能守恒得 mgH=1/2mv02, 当传送带静止时,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受力, 知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a=μmg/m=μg 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 随后做平抛运动而落在Q点.
62
当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受力情况与传送带静止时相同,因而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仍为
随后做平抛运动而仍落在Q点. (当v02<2μgL时,物体将不能滑出传送带而被传送带送回, 显然不符合题意,舍去) 版权所有—庞留根 ,
63
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受力可知,物体一直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
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可能出现五种情况: (1) 当传送带的速度v较小, 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受力可知,物体一直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 Q P H h L 因而仍将落在Q点
64
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受力可知,物体将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
(2) 当传送带的速度 时, 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受力可知,物体将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 因而将落在Q点的右边. (3) 当传送带的速度 时, 则物体在传送带上不受摩擦力的作用而做匀速运动, 将落在Q点的右边. 版权所有—庞留根 ,
65
(4) 当传送带的速度 时, 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受力可知, 物体将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 因而将落在Q点的右边
66
(5)当传送带的速度v 较大 时, 则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受力可知,物体一直做匀加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 因而将落在Q点的右边.
67
综上所述: 当传送带的速度 时,物体仍将落在Q点; 当传送带的速度 时,物体将落在Q点的右边.
版权所有—庞留根 ,
68
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版权所有—庞留根 ,
69
解:根据“传送带上有黑色痕迹”可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煤块的加速度a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0 。根据牛顿定律,可得
a= μg 设经历时间t,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0, 煤块则由静止加速到v,有 (P为传送带上的一点) v0= a0t v=at
70
由于a< a0 ,故v<v0,煤块继续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再经过时间t',煤块的速度由v增加到v0,有 v0=v+at' 此后,煤块与传送带运动速度相同,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不再产生新的痕迹。 设在煤块的速度从0增加到v0的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和煤块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0和s,有 P s0= 1/2a0t2+v0t' s=v02/2a v P v0 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 l = s0-s P v0 s0 s 由以上各式得 版权所有—庞留根 ,
71
从运动的图像分析,传送带先加速,后匀速。在传送带达到匀速之前,物体一直做加速运动。传送带匀速运动之后,由于物体的速度比传送带速度小,再做一段时间的加速运动,直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为止。依据图像,容易计算得到结果。
72
对于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传送初速为零的物体,传送带应提供两方面的能量:物体动能与势能的增加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所生成的热(即内能)
(二)倾斜放置运行的传送带 这种传送带是指两皮带轮等大,轴心共面但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不等高),传送带将物体在斜面上传送的装置.处理这类问题,同样是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是关键,正确理解题意和挖掘题中隐含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这类问题通常分为:运动学型;动力学型;能量守恒型. 对于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传送初速为零的物体,传送带应提供两方面的能量:物体动能与势能的增加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所生成的热(即内能) 版权所有—庞留根 ,
73
mg sinθ-μmg cosθ= m a a = gsinθ-μgcosθ= 2 m/s2 S=1/2a t2
如图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70 ,并以v=10 m/s运行,在传送带的A端轻轻放一个小物体,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AB长16米,求:以下两种情况下物体从A到B所用的时间. (1)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 (2)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转动 解: (1)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受力如图示: mg sinθ-μmg cosθ= m a N f mg A B a = gsinθ-μgcosθ= 2 m/s2 v S=1/2a t2 版权所有—庞留根 , 版权所有-庞留根
74
∴t=t1+t2=2s (2)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转动物体受力如图: 开始摩擦力方向向下,向下匀加速运动
a1 =g sin370 +μ g cos370 = 10m/s2 t1=v/a1=1s S1=1/2 ×a1t2 =5m S2=11m 1秒后,速度达到10m/s,摩擦力方向变为向上 物体以初速度v=10m/s向下作匀加速运动 a2=g sin370 -μg cos370 = 2 m/s2 N f mg S2= vt2+1/2×a2 t22 A B v N f mg 11=10 t2+1/2×2×t22 t2=1s ∴t=t1+t2=2s 版权所有—庞留根 ,
75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一质量M=50kg、长L=3m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平板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1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一质量M=50kg、长L=3m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平板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1.8m。一质量m=10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v0=7.5m/s的初速度从左端滑上平板车,滑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m/s2。 (1)分别求出滑块在平板车上滑行时,滑块与平板车的加速度大小; (2)判断滑块能否从平板车的右端滑出。若能,求滑块落地时与平板车右端间的水平距离;若不能,试确定滑块最终相对于平板车静止时与平板车右端的距离。
77
考试热点专题:机械能 一、重力做功的特点与重力势能
1、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竖直高度差有关,当重力为的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无论走过怎样的路径,只要A、B两点间竖直高度差为h,重力mg所做的功均为
78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其表达式为:
其中h为物体所在处相对于所选取的零势面的竖直高度,而零势面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一般是取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势面。 由于零势面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所以一个物体在某一状态下所具有的重力势能的值将随零势面的选取而不同,但物体经历的某一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却与零势面的选取无关。 版权所有—庞留根 ,
79
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间的关系: 重力做的功总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 a. 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 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ΔEP = WG b. 克服重力做功时,重力势能增加,增加的重力势能 等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ΔEP = - WG
80
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减少. W弹= - ΔEP′
二. 弹性势能 1.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弹性势能的大小跟物体形变的大小有关, 3. 弹性势能的变化与弹力做功的关系: 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减少. W弹= - ΔEP′ 版权所有—庞留根 ,
81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称机械能。而势能中除了重力势能外还有弹性势能。所谓弹性势能批量的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称机械能。而势能中除了重力势能外还有弹性势能。所谓弹性势能批量的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2、机械能守恒守律:只有重力做功和弹力做功时,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间相互转换,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所谓的机械能守恒定律。 版权所有—庞留根 , 版权所有-庞留根
82
3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1)对单个物体,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2)对某一系统,物体间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系统跟外界没有发生机械能的传递, 机械能也没有转变成其它形式的能(如没有内能产生),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83
(3)定律既适用于一个物体(实为一个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又适用于几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但前提必须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于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的情况,应用于光滑斜面、光滑曲面、自由落体运动、上抛、下抛、平抛运动、单摆、竖直平面的圆周运动、弹簧振子等情况。 版权所有—庞留根 ,
84
m h R 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和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mg(g为重力加速度)。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 版权所有—庞留根 ,
85
设物块在圆形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 守恒得
解: 设物块在圆形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 守恒得 mgh=2mgR+1/2 mv ① 物块在最高点受的力为重力mg、轨道的压力N。重力与压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② 版权所有—庞留根 , 版权所有-庞留根
86
物块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 N≥ ③ 由②③式得 ④ 由①④式得 ⑤ 按题的要求,N≤5mg,由②⑤式得 ⑥ 由①⑥式得h≤5R ⑦ h的取值范围是 2.5R≤h≤5R
87
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圆周运动结合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从A点向下沿光滑的轨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若物体通过B点时的速度为 ,求: ( 1 )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 (2)物体离开C点后还能上升多高?
88
动能和动能定理 一、对动能定理的进一步理解 1.动能定理中所说的外力,是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力.包括重力.
2.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3.动能定理适用范围: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同时做功、分段做功各种情况均适用.
89
动能和动能定理 4.动能定理既适用于一个持续的过程,也适用于几个分段过程的全过程.
5.动能定理公式中等号的意义:等号表明合力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有以下三个关系: (1)数量相等.即通过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求合力的功,进而求得某一力的功. (2)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3)因果关系: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
90
动能和动能定理 二、运用动能定理须注意的问题
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在分析过程的基础上无需深究物体运动过程中状态变化的细节,只需考虑整个过程的功及过程始末的动能. 2.若过程包含了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分过程,既可分段考虑,也可整个过程考虑,但求功时,有些力不是全过程都起作用的,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求出总功,计算时要把各力的功连同符号(正负)一同代入公式.
91
如何强化2011年江苏物理“小高考”最后复习 一、研读考试说明 把握复习方向 二、理解能力要求 把握复习深度 三、梳理知识体系 打好冲A根基 四、精心编织专题 提升冲A实力 五、小高考复习教学的具体实施
92
五、小高考复习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复习理念 (1)目标保B争A (2)做好托底 (3)加强基础题、中挡题的训练与过关
(4)注意联系实际,抓物理过程的分析与物理模型建立的训练。
93
五、小高考复习教学的具体实施 二、专题复习的内容与时间安排 1、专题安排 (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力的合成与分解
(3)牛顿第二定律 (4)动能定理 (5)机械能守恒定律 (6)平抛运动 (7)圆周运动 (8)实验专题 (9)图象专题
94
五、小高考复习教学的具体实施 2、专题学案的编写 ①重点、热点双基回放; ②典型例题剖析与能力提升(6道题左右);
③课外同步训练(10道题左右)。 3、时间安排 ☆每个专题1~2课时 ☆每周一次课内定时练习, 一份课外模拟练习卷
95
五、小高考复习教学的具体实施 三、综合训练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用各地试卷考试,大概6-8套,这样可以发现自己复习的弱项,检查学生的实力。
第二阶段组合试卷,用外地的三套卷组合为一套卷,挑选可能贴近小高考的题或是没见过的新题,大概组合成4 ---5套考试卷,同时注意题目的梯度,试卷结构与小高考题试卷相同。 第三阶段参照各地的信息题,结合前三年的考题的规律再加个人的喜欢的题选择、改编,编写一些自认为指向明确的题,用30分钟小练的形式让学生练。选编原则是自己觉得有把握,不怕陈题、不怕重复
96
五、小高考复习教学的具体实施 四、练习的讲评 试卷讲评要有明确的思路和主线 归类讲评。 ①按知识点分类; ②按错误类型分类。
③根据试题的能力要求来分类; ④根据题型(解题方法)分类。
97
五、小高考复习教学的具体实施 ◆试卷讲评要上出新意 做到三个回归 ①回归课本 ②回归一轮复习主资料 ③回归典型考题 还要做好错题的变式训练。
98
五、小高考复习教学的具体实施 五、抓学法指导 ①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 ②抓知识的整理、查漏补缺 ③抓典型的解题方法思路技巧的总结整理和积累
④抓错题的订正和过关
99
五、小高考复习教学的具体实施 六、抓学困生的转化、辅导
△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鼓动他们努力拼搏,比仅仅在教学上使劲更有效。 △要认识和研究学生, 一是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情绪、愿望、期盼和困惑。 二是走进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力要练,提高他们的记忆力要重复,提高他们课堂的注意力要求课堂活动有起伏和周期性。
100
五、小高考复习教学的具体实施 三是走进学生的认知困难。
智力因素方面的有:注意困难、思考困难、理解困难、记忆困难,知识提取困难,灵活运用困难、捕捉信息困难、信息负荷困难、信息加工困难、数学运算困难。 非智力因素方面有:自我监控、冷静专心、计划到位、情绪波动、意志薄弱、持之以恒、内外惰性。 面对这些困难,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有哪些困难,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101
五、小高考复习教学的具体实施 △指导学生总结反思 回头看,问问自己,审题时能找抓“关键词”吗,能自觉和善于分析物体的状态和过程吗?
能顺利提取知识吗? 能准确快速的算出正确结果吗? 会做的题能得全分吗?不会做的题能争取得分吗?
102
五、小高考复习教学的具体实施 创设宽松的复习环境:不要埋怨学生;不要过分强调考试成绩。 帮助学生设置合理的目标。
七、调整心态,增强应试心理素质 创设宽松的复习环境:不要埋怨学生;不要过分强调考试成绩。 帮助学生设置合理的目标。 告诉学生,每个人都会有失误。 平时以研究的态度解题。 适度训练应试技能
103
如何强化2011年江苏物理“小高考”最后复习 一、研读考试说明 把握复习方向 二、理解能力要求 把握复习深度 三、梳理知识体系 打好冲A根基 四、精心编织专题 提升冲A实力 五、小高考复习教学的具体实施 六、复习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04
六、复习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把握好复习、练习的方向,不做无用功,明确不要求的部分要坚决舍弃。要处理好抓主干知识与全面复习的关系,对主干知识固然要重点投入,同时又不放弃次要知识的复习。
105
2.要注意回归课本与第一轮复习的资料,处理好做练习与看课本(资料)的关系,不能只是埋头做题。要重视课本内容及课本习题的开发和利用。
106
3.要认真钻研、挖掘近年小高考题,通过反复多练去找到感觉。还要认真钻研近年的部分大高考试题。
107
4.处理好做新练习与重温旧练习的关系。一方面是以新做模拟练习为主,另一方面又要发挥好第一轮复习中做的旧练习的功能,对错题要重新订正,一些典型的好题也很有必要重温。考前对优秀的典型题反复讲练(重组练习或变式训练),在短时间内会有明显效果。
108
5.处理好热点与冷僻点的关系。尤其是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重大科技问题的动态。对冷僻知识点的复习不可能靠做练习来覆盖,唯一有效的方法是看课本。
109
“嫦娥”卫星有关的物理量 (1)频率(2)角速度(3)线速度(4)向心加速度(5)轨道半径(6)轨道高度(7)轨道周长 与高铁有关的运动问题
110
6.摸索和积累应试经验,制定考试策略,积极调整心态,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
111
谢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