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唐之盛世與衰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唐之盛世與衰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唐之盛世與衰亡

2 貞觀之治 知人善任 善納諫諍 崇尚文教 注重吏治 壓抑高門 威服四夷 貞觀十五年,以宗女文成公主下吐蕃棄宗弄瓚

3 治績 貞觀四年「是歲,天下大稔,流散者咸歸鄉里,米斗不過三四錢,終歲斷刑纔二十九人。東至於海,及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齎糧,取給於道路焉。」 貞觀四年「斷死刑纔二十九人」

4 貞觀六年「帝親錄繫囚,見應死者閔之,縱使歸家,期以來秋來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縱遣使至期來詣京師。」
七年「去歲所縱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無人督師,皆如期自詣朝堂,無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歐陽修「此期不近於人情哉?」 「太宗施德於天下,於茲六年,不能使小人不為極惡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視死如歸,此又不通之也。」 四年死囚數目與七年死囚數目?

5 魏徵貞觀十三年,上十不克終疏 貞觀六年「往貞觀初,率土荒儉,一匹絹纔易斗米而天下帖然者,百姓知陛下憂憐之,故人人自安無謗讟也。五六年來,頻歲豐稔,一匹絹粟易十餘而百姓咸怨,以為陛下不憂憐之。何則?今營為者多不急之務故也。」《新書.馬周傳》 貞觀二十二年訓太子「吾居位已來,不善多矣,錦繡珠玉不絕於前,宮室臺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遊四方,供頓煩勞,此皆吾之深過,勿以為是而法之。」

6 高宗與武周時代 高宗昏庸說???? 見《唐高宗昏儒說質疑》 大體能繼承太宗之遺規 武則天時期 重用人才 殘忍殺 推行特務政治

7 開元之治 善用人才 重視吏治 「崇善應變,以成天下之務,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歸統治。天所以左唐中興也。」
清正方直:韓休、張九齡 重視吏治 京官與地方官互調 開元二年,裁冗員 開元四年,縣令甄別考試 嚴科舉 親試,加深試題,減取錄人數,李白謂「淘沙取金,剖石取玉」

8 軍事 經濟 文教 府兵—長從宿衛---騎 十大兵鎮 令毛文仲養馬 宇文融清丈戶口和土地 出宮嬪、禁女樂、禁珠玉錦繡、毀金銀器玩以供國用
令馬懷素、褚無量等入宮侍讀 張說修五禮 沙汱僧尼,禁官私造像 修唐六典

9 《通典》「至(開元)十三年,封泰山、料斗至十三文,青齊穀斗至五文,自後天下無貴物,兩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麵三十二文,絹一疋二百一十文。」
《舊唐書》「開元二十八年,其時頻歲稔,京師米斛不滿二百,天下義安,雖行萬里路,不持兵刃。」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杜甫《憶昔》

10 安史亂後唐室不亡之因 「唐之治,由藩鎮之未專地也;唐之弱,以藩鎮之彊盛也;唐之亡,由藩鎮之削滅也。」(張唐英:《唐藩鎮論》)
中央與藩鎮、藩鎮與藩鎮之間的均勢 政治上 憲宗元和中興 納杜裳之議 討平劍南西川節度使、貶昭義節度使盧從史、平淮西節度使吳元濟,淄青、成德、盧龍先後順服 宣宗大中暫治 「帝雅好儒士,留心貢舉」「當時以大中之政,有貞觀之風」「權豪歛」「奸臣畏法」「閹寺讋氣」 張潮義以瓜、伊、沙等州歸唐

11 漕運改良 全漢昇《唐宋帝國與運河》:「當運能充分發揮它的連繫南方作用的時侯,這帝國國運興隆;反之運河因受到阻礙而不能充分發揮,這帝國國運便衰微 代宗時劉晏先疏浚運,再以「鹽利為漕傭」 南方物資運往中央

12 專賣榷鹽始於顏真卿,第五琦襲用 高承《事紀源》:大歷末,一歲征入之鹽,當天下大半之賦 榷酤自德宗始變為酒稅 茶稅德宗始,武宗加茶稅 德宗治專賣

13 稅制改良 飛錢 出售度牒 天寶十四年始,以籌募軍餉
林天尉:「時商業發達,銅錢不足應用,始生飛錢,雖飛錢辦理不善,但有其存在價值,飛錢的出現,資金易於流動,可進商業之發達,是經濟上一大改良」《隋唐史新論》 出售度牒 天寶十四年始,以籌募軍餉

14 社會 莊園制 江南地區發展

15 黃巢之亂影響 二大鎮出現:宣武節度朱溫、河東節使李克用,兼併獨霸情況出現,則代唐有日矣。 受災時間、面積、破壞程度
「京畿百姓皆砦於山谷,累年廢耕耘。賊坐空城,賦輸無入。穀食騰踊米斗三十千。官軍皆執山砦百姓鬻於賊為食,人獲數十萬。」(舊書.黃巢傳) 朱全忠握汴河,控制江淮物資北運。江淮以南,無人注意,成半獨立狀態,如楊行密據揚州、王建據成都,王潮據福州、劉隱據廣州、錢鏐據鎮海

16


Download ppt "唐之盛世與衰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