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第一讲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1.社会存在
第一讲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主要方面。 地理环境 社会存在 人口因素 生产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

3

4 (1) 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也称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生活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物质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等。

5

6 大气圈 大气圈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 水圈 水圈 岩石圈 岩石圈 土壤圈

7 大气圈   大气圈是指从地表到约1000公里高空的覆盖地球的大气层,它含有生物和人类生存活动所需的碳、氧、氮、氢等多种元素,并且起到阻挡宇宙射线危害和防止地表温度剧变与水分散失的作用,是地球的一个天然屏障。

8 水圈   水圈系指地球上的水体总称,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及地下水等,其中海洋在水体中占主体地位,它不但是生命的发源地,而且贮藏着大量的物质资源。

9 岩石圈   岩石圈是指大地的岩层和裸露的岩石。岩层内埋藏着煤、石油、天然气、矿石等许多贮量丰富的矿藏资源。

10 土壤圈   土壤圈就是指土地资源,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11 生物圈   生物圈是指包括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生物资源。

12   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要的物质前提,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第一,地理环境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人类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通过劳动取得的,但是如果只有劳动而没有劳动对象,没有地理环境,也不能创造出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13 生态资源

14 生物资源

15 矿物资源

16 “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
  -《哥达纲领批判》

17    第二,地理环境通过对社会生产的不同影响,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者延缓的影响作用。
   一般说来,在其它条件大体相同而地理环境不同的情况下,地理环境优越的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就快一些,反之就慢一些。例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就具有不平衡性。

18

19

20 第三,地理环境能够影响生产部门的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发展方向。
例如,森林资源丰富的加拿大,木材工业就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草原辽阔的澳大利亚,畜牧业就特别发达;而国土狭小、资源缺短缺的日本,则凭借自己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和高科技,从国外输入原材料进行精加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加工工业。

21

22 第四,地理环境的生态环境平衡系统维持如何,也是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各种生态要素之间能够进行正常的物质和能量,自然生态要素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能够保持协调发展,则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反之,如果生态平衡系统遭到破坏,则会造成严重的恶果从而阻碍社会的发展。

23

24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恩格斯

25 热带民族的懦弱往往使他们陷入奴隶地位,而寒带民族的强悍则使他们保持自由的地位。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
地理环境尽管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不起决定作用。如果片面夸大地理环境的作用,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一切,就会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 孟德斯鸠 热带民族的懦弱往往使他们陷入奴隶地位,而寒带民族的强悍则使他们保持自由的地位。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 ——孟德斯鸠

26 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是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四个主要因素。
巴克尔 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是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四个主要因素。

27 (2)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状况、数量、素质、结构等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加速或者延缓社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首先,只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才能进行社会生产;其次,人口的数量、密度、增长速度可以促进或者阻碍社会的发展;再次,人口的素质的高低也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8

29

30

31

32 人口因素尽管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不起决定作用。如果片面夸大人口因素的作用,认为人口决定社会状况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就会犯“人口决定论”的错误。人口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庸俗经济学家马尔萨斯。

33 人口决定论主张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理论。1798年,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一书中,提出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间的情欲是人类的本能,这样便出现了人口增长与食物增长的关系问题,据他研究发现:人口在无限制时按几何级数(1、2、4、8、……)增长,粮食、人类的生活资料则是按算术级数(1、2、3、4、……)增长。据此,他得出人口增长总要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并认为这是一个“永恒的规律”。

34   正是这个“规律”的作用,使全体人类陷于贫困和争斗,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的对外侵略、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悲惨生活,全然取决于这个规律。在这种理论影响下,后来有人进一步夸大人口条件的作用,导致人口决定论。马尔萨斯的理论注意到了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关系,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他所谓的“永恒的规律”则是纯粹的虚构。这个理论为资本主义的侵略和资产阶级的剥削辩护,政治上是反动的。

35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既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那么,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一定的生产力和一定的生产关系就构成了特定社会的生产方式。

36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其它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37 科技 工业 农业 商业 军事

38 马克思说:“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对此,恩格斯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39

40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其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便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马克思

41 基本制度 社会存在和发展 阶级结构 生产方式 决定 政治观点 法律观点 道德观点 发展水平

42 再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发展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更替。
  再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发展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更替。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43   总之,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劳动发展史。马克思正是从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44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

45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46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47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48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具体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但其根源却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    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这就是社会意识的本质。

49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第一,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这里指某一社会意识,当它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根本改变以后,还可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着,并对社会的发展起一定阻碍作用。比如,家长制、一言堂、特权思想等等,就是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

50

51 特权面前 “一霸手”

52 真正让监督者敢说话,说真话,是进行有效监督的关键。——刘成丰作

53   2006年9月4日广西合浦一副县长耍“官风” 挥拳打折交警鼻梁。

54 负面报道涉及县委书记 辽宁西丰公安进京拘传记者
南方日报载:广东茂名茂港区人大代表张某,因生意纠纷,强扣留一男子达4天,逼其签下百万元的欠条。刑警两次前去解救,张某及另一名区人大代表亮出代表证,阻挠刑警解救。 负面报道涉及县委书记 辽宁西丰公安进京拘传记者

55 每个政府工作人员都必须认识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温家宝

56 “只有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努力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段话引起全国人大代表们的热议。代表们认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必须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坚决预防和杜绝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用人一言堂,花钱一支笔,决策一张纸”等现象。

57 传统是一种巨大的惰性力。           恩格斯   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一种最可怕的势力。        —— 列宁

58 第二,先进的社会意识超前性、预见性,它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预见社会的发展趋势,成为社会实践的向导。

59 (2)社会意识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18世纪的法国对英国来说是如此,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 ——恩格斯

60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例如,在物理学上,牛顿与伽利略的关系,在哲学上:马克思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关系。

61 黑格尔 费尔巴哈

62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不同的社会意识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着社会存在的不同的方面,共存于社会之中。因此,每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能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与社会存在发生着关系。 但是,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以政治和哲学对其他意识形式的影响作用为最大。

63

64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性质有两种基本情况:即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甚至暂时改变社会经济发展的前进方向,造成社会历史发展的严重曲折。

65

66 种族优劣论 希特勒

67 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发展究竟是起阻碍作用还是起促进作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也就是说,取决于它所反映的是社会的先进势力的要求,还是落后势力的要求。

68 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69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出发,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揭示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70 当然,历史唯物主义同时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对社会存在保持着相对独立性。
决定 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决定    当然,历史唯物主义同时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对社会存在保持着相对独立性。

71 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由生产力决定并反作用于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72 2.正确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73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之中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举凡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都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在现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中国,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就要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74 3.正确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充分认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19世纪中期从资本主义世界中产生出来、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未来的先进的意识形态。

75 第二讲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人类要生存繁衍、要追求美好生活、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

76   1.生产力的含义及其构成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合社会需要的力量。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

77 生产工具 控制系统 物质条件

78 二是劳动对象。

79 三是劳动者。

80 体力劳动者 管理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 科研工作者

81 生产力的构成: 劳动资料 实体性要素 劳动对象 生产力 劳 动 者 渗透性要素 科学技术 科学管理

82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中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83 江泽民文选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4 3.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85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86 生产资料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公有制社会 原始社会 氏族成员平均所有 奴隶主所有 奴隶社会 私有制社会
地主所有 封建社会 资本家所有 资本主义社会 全社会共同所有 共产主义社会

87 第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第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第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第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相互关系 分配关系 所有制形式 原始社会 平均分配 平等关系 全部占有 奴隶社会 全人身依附关系 贡赋、地租 封建社会 半人身依附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 利润 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 按劳分配 平等互助关系 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社会

88 当然,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表现在当它们适应所有制性质的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发展的作用,反之,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瓦解作用。

89 历史上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剥削关系。

90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马克思

91 铁器 原始工具 青铜器 大机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全人身依附关系 半人身依附关系 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平等关系

92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它总是要向前发展的,而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由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变成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

93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94

95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一个过程,表现为两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96 生 产 力 生产关系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决定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反作用

97 从过程上看,它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过程循环往复、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98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原理是我国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哲学理论根据。这一规律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根据,是生产关系变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基础。

99 第三讲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状况的一定历史阶段相适应的、在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第一,它实质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种居支配地位的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100 第二,它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也是经济制度,但是具体经济制度,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在实践中总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得当,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往往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

101 2.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102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政 治 制 度 制 度 政治结构 法 律 制 度 政 治 设 施 设 施 法 律 设 施

103    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104 法律思想 道 德 逻 辑 学 政治思想 宗 教 艺 术 自然科学 技术科学 管理科学 语 言 学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式 非意识形态

105 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社会的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以及社会集团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和理论的总和。法律思想是关于法的关系、规范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

106 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作用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践履以及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情操、道德意志、道德品质等。

107 宗教:以信仰为特征,以一定仪式和规则组成的一种精神力量和社会势力 。宗教在本质上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

108 艺术:依靠生动具体的美感形象影响社会生活。艺术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109 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10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1)从国家政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看,国家政权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   (2)从国家政权与阶级的关系看,国家政权是规定和调整阶级关系的主要力量。   (3)从国家政权与上层建筑中的其他部分的关系看,国家政权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上层建筑中的其他部分。

111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112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首先,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113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氏族、胞族和部落,社会秩序依靠传统习惯和氏族首领的威信来维系。

114   国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115 (1)国家的内外职能及其关系 国家的对内职能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政治职能; 第二,经济职能; 第三,社会职能。 3.国家及其职能
国家同原始氏族组织不同。它是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的,而不再以血缘关系来划分;它要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 (1)国家的内外职能及其关系   国家的对内职能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政治职能; 第二,经济职能; 第三,社会职能。

116 对外职能   第一,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和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   第二,根据本国的利益调整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政治事务。 国家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继续和延伸,对内职能是对外职能的基础和后盾,二者都是国家阶级本质的体现。

117  (2)两种不同类型国家的内外职能   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对内职能是:首先,维护自己的剥削制度,镇压被剥削阶级的反抗,确保剥削阶级在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统治。其次,调整本阶级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促使统治内部协调,共同对付被剥削阶级的反抗。最后,国家管理全社会的公共事务,其中包括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在对外职能上,主要保护本国(主要是剥削阶级的)利益不受外来势力的侵犯;调整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外实行侵略和扩张,剥削和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

118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对内职能是:镇压反动阶级的反抗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管理社会、组织经济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发展的需要,协调人民内部矛盾,使社会保持良好协调的发展。在对外职能上,组织国防,防止外敌的侵略和颠覆,保卫社会主义国家不受侵犯,保卫人民的和平建设和安定生活;发展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反对霸权主义和一切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随着国际、国内条件的变化,无产阶级国家的发展趋势是镇压的职能逐渐缩小,而组织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交往的职能日益加强。

119 4.国体和政体及其关系   所谓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这是决定国家阶级性质和类型的主要标志。   所谓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已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

120 国体 政体 奴隶主阶级专政 地主阶级专 政 资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 君 主 专 制 二元君主制 君主立宪制 君 主 制 总 统 制
地主阶级专 政 资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 君 主 专 制 二元君主制 君主立宪制 君 主 制 政体 总 统 制 半 总 统 制 议 会 制 共 和 制

121 国体是国家的本质,政体是国家本质的表现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国体与政体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国体是国家的本质,政体是国家本质的表现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国体与政体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决定 国体 政体 服务于 内容 形式

122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两者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首先,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根源性。 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再次,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规定其变革的方向。

123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一方面,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和依靠自己政治上、思想上的统治地位,通过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排除异己势力及其思想,力图将社会特别是经济关系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维护自己经济基础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另一方面,被统治阶级也会运用自己的政治力量和思想观点反抗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和思想统治,试图瓦解和破坏现存经济基础。

124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的历史地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125 图示: 产生性质发展 决定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适合生产力 推动作用 反作用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阻碍作用 不适合生产力

126   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形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另外一条基本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水平。

127 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其二,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

128    其三,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129   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原理是我国当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哲学理论根据。

130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131 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作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基础的物质生产存在着双重关系:体现在生产力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体现在生产关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这双重关系犹如社会历史的经纬线,构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发展既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132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社会中的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是相互制约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如前所述,当旧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有时也称之为“旧的交往形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束缚时,生产力状况就必然要求改变或变革生产关系,而一旦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状况发生了变化,就会同原有的上层建筑发生矛盾,并要求改变旧的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发展又会引发其他具体的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133 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前一对矛盾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后一对矛盾的解决。生产关系变革或经济基础的变化,有赖于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即上层建筑的变化或变革。当上层建筑适应新的经济基础时,也就必然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在一定条件下,只有解决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才能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34 上层建筑 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 反作用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反作用 社会三层次结构的动态系统 生 产 力

135 再次,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的矛盾甚至冲突。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会导致代表或拥护不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的阶级之间的矛盾的尖锐化,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

136    在一定社会形态的发展中,社会基本矛盾通常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的解决,都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无论是阶级斗争、社会革命,还是社会改革,根源都是社会基本矛盾。

137   第四讲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 规律及特殊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为社会形态的更替开辟了道路,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人类社会发展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形式。

138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139 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是指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形态即一个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结构。意识形态,是指一个国家的观念上层建筑,即观念结构。

140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这是因为,构成社会形态的两个要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任何基础以及同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所以,一切社会形态都不是永恒的。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已经出现过五种基本的社会形态,它们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根本不存在什么抽象的“一般社会”。

141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142 现实存在的社会形态是复杂的,而不是“纯粹的”。这是说,在每一个具体的社会形态里,都有着某一种生产关系占据主要的地位,它规定着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的一般的主要的特征,也规定着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整个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同时,在这个社会形态里,特别是在它的前期和后期,往往又包含着旧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残余,和未来新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萌芽,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又使这个社会形态表现出自己的具体的历史特点,在人类历史上,所谓纯而又纯的社会形态是不存在的。

143 划分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准是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而不是上层建筑。这是说,虽然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体,但是,划分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准,主要是根据它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就是说,主要看经济基础的性质,而不是根据上层建筑,只有这样做,才能揭示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社会生活的共同本质,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144 这是因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而经济基础又是由一定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反过来说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经济基础的变革又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通过这一系列的变革、人类社会也就向前发展了,而这一系列的变革又是象自然界的发展史那样,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进行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

145 二、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依据社会发展阶段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146    但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形态发展的历程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有的国家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典型过程,也有的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

147   有些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社会形态性质不够典型,甚至多种社会形态特征交叉渗透;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由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快速跃迁为先进的社会形态,而有些国家的社会形态则长期陷于停滞状况甚至由先进转为长期落后;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也会显现不同特点等。所有这些,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的特殊形式。

148   列宁曾深刻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149  这些情况告诉我们,在把握社会形态更替的确定秩序和基本线索时,既要看到它的统一性,又要看到它的多样性,把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一方面,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多样性,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特殊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是对统一性的否定。

150 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规定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151 但是,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这种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关系: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实践活动的幅度、空间。

152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153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总要受到自己目的的驱使和制约,因为在社会历史领域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受激情行动的、追求目的的人;另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又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历史过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人们的历史选择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在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活动,必然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154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其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在这里,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正是在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参与社会变革实现的。

155 人民群众

156   列宁指出:“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制度的积极创造者的身分出现。在这样的时期,人民能够作出从市侩的渐进主义的狭小尺度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157 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演进,还表现为历史的进步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的进步性、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158 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进步性、渐进性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

159

160   第五讲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人类社会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是由什么力量推动的?是精神的力量,还是物质的力量?它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161

162 这一讲的主要内容是: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社会革命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斗争的最高表现 四、社会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3 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生 产 力 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 社会三层次结构的动态系统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 上层建筑 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 反作用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反作用 社会三层次结构的动态系统 生 产 力

164 (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决定社会生活过程,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65 马克思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生产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166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社会的发展往往具有多重目标,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一定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以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本前提,而一定的物质文明又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结果。这说明,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根本前提。

167

168 再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社会发展的表现是多方面的,生产力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因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若能以应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实际上也表明该社会的上层建筑(通过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比较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结构比较合理。由此,生产力发展状况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志,成为衡量“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169 由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根本条件、集中体现,因此,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质内容,就是新生产力不断取代旧生产力的历史过程,“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

170 社会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与自觉能动性相统一的过程,不同的人在相同的历史条件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和调整的态度也有所不同。能否自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积极促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是衡量一种政治力量及其主张是否先进的标准。

171 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172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73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74   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1)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力有了一定的而又发展相对不足的结果,并且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阶级发展的趋势是最终归于消亡。

175 恩格斯说:阶级的“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

176    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私有制的产生是阶级的经济前提和必要条件。生产力的发展,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前提: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使原始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原始社会末期,由于金属工具的使用,导致了剩余产品的出现。剩余新产品的出现,为一部分人占有另部分的人劳动提供了可能性。其次,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加剧财富的积聚和集中,使财富开始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

177 (2)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恩格斯说:“相互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

178 列宁对阶级有一个经典的说明:“……。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179 这个科学的定义告诉我们:阶级实质就是在一定的经济结构中,由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一个社会集团利用其拥有的生产资料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180 (二)两大基本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阶级斗争是指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贯穿于阶级社会每一具体社会形态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首先和主要的是各个社会形态中两大基本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181

182    经济斗争、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三种主要形式。

183 (三)阶级斗争的动力作用 (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质变过程中。 (2)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过程中。 (3)阶级斗争受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发展的。 (4)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184   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在认识和处理阶级矛盾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对抗阶级与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185 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

186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应该缩小,也不应该夸大。实践证明,无论缩小或者夸大,两者都要犯严重的错误。”

187 三、社会革命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斗争的最高表现
(一)社会革命的含义 “革命”一词的本义是指政治革命,即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社会形态的质的飞跃。

188 列宁指出:“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种由于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候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

189 (二)社会革命的根源和实质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形态的更替,总是要通过以解决国家政权问题为中心的社会革命来实现的。社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社会革命的深层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在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去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190

191 同一阶级内部各阶层和社会集团间发生的政权更替,不能算是社会革命,因为这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转移的斗争,它不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腐朽反动的阶级重新取得政权,暂时恢复它的统治,更不是社会革命,而是反革命复辟。社会革命只有具备一定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并使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胜利。

192 (三)社会革命的类型 从革命由特殊的社会矛盾、社会性质所规定的不同革命对象、任务和动力来看,具有不同的类型。历史上有过各种类型的革命,主要有推翻奴隶制的新兴地主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的新兴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它不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以一种剥削形式代替另一种剥削形式,而是要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消灭任何形式的人对人的剥削和压迫,以至最后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过渡到无阶级社会。

193 (四)社会革命的形式 任何革命,对于社会矛盾的解决总要采取一定的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暴力革命一般是实现革命变革的必要手段。马克思说过,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列宁也说过,历史上还没有过一次不经过国内战争的大革命。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打碎资产阶级的军事官僚国家机器,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

194 巴黎起义者与政府军激战 柏林街垒战

195 1973年智利工人党领袖阿连德竞选当上总统,被勃列日涅夫吹捧为“和平过渡的典型”,没过几天,发生军事政变,阿连德和大批党员人头落地。

196   (五)社会革命的作用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197 社会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首先表现在它是阶级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这是因为,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推翻旧的上层建筑,改变过时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障碍,推动社会的前进。
其次,还表现在革命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地发挥出来。这是因为,革命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发动人民群众,激发起人民的革命意识、热情和理想,引起人民群众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巨大进步,因而能够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

198 马克思主义重视革命的伟大作用,同时也不否认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为争取劳动者境况的改善所起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因为改良主义主张用改良代替社会革命,因而往往走向革命的反面,成为阻碍革命的绊脚石。

199 四、社会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改革的性质 社会改革是在统治阶级保持其统治的条件下,以维护社会的根本制度为前提和目标,依靠现存的社会制度本身的力量所进行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相比较,都是表征社会进化与变革的同一系列的概念,但是二者又有所区别:

200 类别 社会改革 社会革命 联系 区别 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使现有制度更加巩固 推翻现有制度 总的量变中的部分质变 使社会发生根本质变
 类别   社会改革   社会革命  联系  区别 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使现有制度更加巩固 推翻现有制度 总的量变中的部分质变 使社会发生根本质变 使用非对抗性的手段 使用对抗性手段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201 (二)社会改革的根源 改革同革命一样,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量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就需要统治阶级在原有根本制度框架之内,通过改革的途径和手段,去改变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及与经济基础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从而缓和阶级矛盾,并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02 改革与革命相伴随,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在各种社会形态和世界各国都是普遍发生的社会现象。
  改革与革命相伴随,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在各种社会形态和世界各国都是普遍发生的社会现象。 1861年的俄罗斯农奴制改革

203

204 文景之治

205

206    恩格斯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207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

208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209 第六讲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大家知道,我们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所谓“创新型”,说到底,就是要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把科学技术搞上去。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弄清楚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至关重要。

210 这一讲的主要内容是: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 二、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四、当代科技进步大势与人类社会发展前景 五、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211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 从最一般意义上说,科学是由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等构成的理性认识的逻辑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关于事物规律的知识。从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角度来看,科学不仅是已经取得的知识成果,是以语言符号系统形式出现的知识形态,而且是特殊的认知活动,即还是探索客观世界的活动,是获取知识的活动和过程。

212 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达尔文

213    一般说来,技术是科学的转化形态,是用来为社会服务的各种物质手段、方式、方法,是工艺技巧、操作方法、程序规划和劳动经验的总和。

214    技术的基本要素可以大体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工具、设备等技术手段,是技术的物质形式,这可以叫做“硬件”。一是人们操作硬件的方法、技能、程序和经验等,是技术的工艺形式,这可以叫做“软件”。这两个方面不可分割,构成一个有机的技术体系。

215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区别:科学所揭示的是客观对象和过程的本性,是客观事物“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所解决的是人们在实践中应当“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进一步说,科学是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是探索和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技术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控制和改造客观世界。二者是有区别的。

216 联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科学依赖于技术,科学只有依靠和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才能进行。技术也依赖于科学,历史上每一次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必然引起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创造出各种先进的生产工具、工艺流程以及管理方法等等。同时,技术设备的改进,新产品的试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需要靠科学的“攻关”才能解决。

217 科学技术的特征 将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客观性。第二,实践性。第三,继承性。牛顿有一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18 第四,创新性。随着客观物质世界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活动的逐渐深入,科学研究和技术运用也要不断超越先前的水平,体现出创新性。第五,社会性。科学技术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事业,具有特殊的社会建制和社会功能。

219 二、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220

221

222 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23 迎接挑战,走“科教兴国”之路 经济上 科技是生产力 政治上 科技是影响力 军事上 科技是威慑力

224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225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226

227 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的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例如恩格斯就指出过,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的居民,违反自然规律,对自然随意施加手段,破坏了生态平衡,而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现代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开发利用原子能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等,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228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229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作用时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都好像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

230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它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

231 空气污染严重

232 世界性水源危机 这将会是滇池吗?

233 视频:水资源

234 森林惨遭毁灭

235 臭氧层变薄 包围在地球周围的臭氧层 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

236 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它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

237 爱因斯坦曾对科学技术造福人类作过深刻分析,他指出:“我们时代为其在人的理智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而自豪。……当然,我们一定要注意,切不可把理智奉为我们的上帝;它固然有强有力的身躯,但却没有人性。……理智对于方法和工具具有敏锐的眼光,但对于目的和价值却是盲目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238 视频:环境危机

239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240 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41 进入21世纪,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我们进一步坚定自主创新的信心。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的环境。

242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243 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44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才能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245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246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社会能持续到将来的发展能力,一般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
视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47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是:(1)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保证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协发展。(2)在社会发展中当代人的需要和满足不应以牺牲后代人的需要和满足为代价。(3)社会发展要实现人际平等,即当代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防碍另一部分人的发展。

248 第七讲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国际歌》曾经被列宁称赞为“时代的歌中之歌”。歌词中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谁创造了人类历史?而且给出了斩钉截铁的答案:是我们劳动群众。自从有文字的历史产生以来,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就一直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把几千年来英雄创造历史的旧案翻了过来,还了历史本来的真面目。但是,对于是谁创造了历史这个问题至今仍然争论不休。在当代,各种各样的“精英”说不绝于耳。所以,究竟是谁创造了历史,仍然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一讲,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

249 鲍狄埃( )

250 这一讲的主要内容是: 一、在对待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四、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五、科学认识“以人为本”

251 一、在对待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对于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的不同回答,是两种历史观对立和斗争的一个焦点,如何看待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的对立同如何解决历史观基本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252 (一)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否认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这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主要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

253 (1)表现为唯意志论 这种观点,把个别人物的作用夸大到了极端,认为历史是由少数“天才人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的,少数英雄人物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历史的面貌,左右历史的进程。而人民群众不过是盲目追随少数“天才人物”的愚昧无知的“群氓”,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54 梁启超说:“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舍豪杰则无世界”,“中国今日之问题在于没有英雄” 。

255 伟大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一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的血战”。“希特勒的那本书(指‘我的奋斗’)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等。
——胡适

256   俄国的民粹派米海洛夫斯基等人,把群众视作“群盲”,认为他们不过是一连串的“零”,少数英雄人物才是“实数”,只有把“实数”放到“零”的前面,方能构成有效的数字,所以他们在行动中根本不依靠人民群众,而是采取个人恐怖手段去反对沙皇的统治,1881年3月1日,他们用炸弹炸死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但是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好处,反而给革命带来了祸害。

257 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的诞生,“超人”具有“决定一切的力量”,“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生色” ;人民群众 “是一堆任人使用的无定形的材料,是一块需要雕刻家加工的石头”。
尼采

258 (2)表现为宿命论 这种观点,认为决定社会历史的则是某种神秘的力量,如“上帝”、“天命”、“宇宙精神”等等,宿命论者认为,人只能消极地接受这种神秘力量的摆布,而在历史上无任何能动性可言,在宿命论者看来,英雄人物是“上帝”命令的执行者,是“天命”的体现者,而人民群众则只能俯首听从他们的支配。

259 奴隶主贵族是“神”用“金子”做的,具有统治能力;农民和手工业者是“神”用“铜”和“铁”做的,只能被人统治。
柏拉图 宇宙精神是历史必然性的基础,历史人物不过是“宇宙精神”的受托人。 黑格尔

260 孔夫子宣扬的“天命观”,说什么“生而知之者上也”,“惟上智与下愚不移”,把自己说成是“五十而知天命”的上等人,而劳动人民则是“因而不学”的下等人等等。

261 总之,不论是唯意志论,还是宿命论,它们都有以下两个共同点:第一,都否认历史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第二,都把人民群众的作用排除在历史之外,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二者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殊途同归,都是英雄史观。

262   (3)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一切旧的历史观基本上都属于英雄史观。当然,这也不排斥某些思想家具有一些重视群众作用的思想因素。

263 民本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孟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荀子

264    但是,这种思想即使在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家那里也并不占主导地位;而且,这些思想往往是以维护和改善剥削制度、巩固旧时代统治者的统治为目的的,因而是以肯定统治与服从的关系为前提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超出英雄史观的窠臼。

265   (4)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有其深刻的阶级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阶级根源。唯心史观是剥削阶级的历史观,是剥削阶级奴役和统治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剥削阶级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决定了他们必然要用英雄史观看待历史。

266 社会根源。在阶级社会里,总的说来是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不够发展,生活资料有了剩余而又不丰富。这种社会条件,就必然决定了绝大多数的人从事生产劳动,只有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说来,在政治舞台上展开活动的,是那些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等显赫人物。所以,如果只从表面看问题,就往往认为历史是那些活跃在舞台上的显赫人物所创造的,而人民群众则是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

267 认识论根源。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个人的意志和动机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而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又比一般的个人要大得多,突出得多。如果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停留在人们的思想动机上,特别是少数英雄人物的思想动机上,片面夸大英雄人物的思想动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而不去深入地探究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动力是什么,那就在认识论上容易夸大人们的思想动机特别是英雄人物主观意志的作用,把它看作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68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这是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其中,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因此,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而且最根本的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社会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同时也是生产者即劳动群众的历史,因为劳动群众是社会生产过程的基本力量。

269   正如斯大林所指出的,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者的历史,“历史科学要想成为真正的科学,就不能再把社会发展史归结为帝王将相的行动,归结为那些蹂躏他国的‘侵略者’和‘征服者’的行动,而首先应当研究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劳动群众的历史,各国人民的历史。”

270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它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人民群众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271 18世纪法国革命时期属于人民群众的第三等级,是由资产阶级、城市贫民、农民和无产者构成的

272    我国抗日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解放战争时期,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阶级、阶层都是人民群众;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群众则是指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273   但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和任何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主体,都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劳动知识分子。

274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275

276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编钟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277 (1)人民群众为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精神生产创造了物质前提。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们要从事精神文化的活动,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物质前提:第一,是要首先解决吃、喝、住、穿的问题。否则,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第二,是要有必要的物质设备。

278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

279    (2)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任何有价值的精神财富都来源于社会实践。

280   泽东同志在谈到文艺创作的源和流的关系时指出,“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

281 (3)劳动人民直接参加了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活动
第一,劳动人民在提供丰富的精神财富的原料的同时,还对这些原料作了初步的加工,甚至直接创造出精神财富的珍品,这就是说科学艺术的最早的发明权属于劳动者。

282 第二,劳动人民中还涌现出了许多闻名的科学家、艺术家。
毕升 黄道婆

283 瓦特 富兰克林

284 法拉第 爱迪生

28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86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促进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先进生产力,既是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基础,同时又要求有先进的社会文化与之相适应。人民群众在创造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也创造和 发展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87 总之,上述一切都能雄辩地证明,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方面抹杀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不过是剥削阶级的偏见,是同历史的真实情况背道而驰的。
但是,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要否定知识分子在创造社会精神财富中的作用,在人民群众创造社会精神文化财富的过程中,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288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89 第四、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会受到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一是经济条件,即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政治制度的制约。三是精神条件,即历史传统和科学文化水平的制约。社会经济的、政治的和精神的条件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总的历史条件,制约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290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什么是个人 个人是相对于群众而言的,人类世界中单个的人通常就被称为个人。在一切个人中,按其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可以分成普通个人和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人物中,按其对历史影响的性质(促进或阻碍),又可以分为进步的和反动的、正面的或反面的、好的或坏的人物。

291 杰出人物及其作用: 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伟人),一般是指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对社会发展起过重大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其中包括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等,他们都是能够反映时代精神、体现进步阶级要求的先进的代表人物。

292 杰出人物 孙中山 邓小平

293 毛泽东 列宁

294 爱因斯坦 马克思和恩格斯

295 反动人物及其作用: 至于历史上的反动阶级的头子,由于他们对历史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当然不能算伟大或杰出人物;但是,他们对历史发展的消极阻碍作用却不可忽视。

296 (2)群众作用和个人作用的一致性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上具有影响作用,特别是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它坚持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一致性,既反对无限夸大个人的作用,也反对全盘否定个人的作用,认为任何把群众的作用和个人的作用绝对对立起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297 H(合力) P1 (个人) Pn (个人) O(出发点)
恩格斯曾经说过,在历史过程中,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意志构成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一个推动历史前进的总合力,在这个合力中,每个意志都有所贡献,都不等于零。 H(合力) P1 (个人) Pn (个人) O(出发点)

298 从恩格斯这段话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历史上起一定的作用,在历史的总的合力中,每个单个人的力量都不等于零;第二,但是,这种作用的性质并不完全相同。有的是正数,有的是负数,有的是积极的动力,有的则是消极的阻力;历史就是在这两种力量对比当中前进的。所以,否认任何一个普通社会成员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都是不对的。

299   (3)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主要表现:
①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②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③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总之,我们在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时,决不能排斥历史人物对加速或延缓历史进程、影响历史具体外貌的重大作用。

300 (4)历史人物的社会制约性 第一,杰出人物的产生及其活动,体现了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所谓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就是说,历史的总趋势是进步的、向前、向上发展的,是由低级到高级,由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前进的运动,是一个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它在客观上始终支配着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人民群众的愿望及其活动,则是这种历史必然性的具体体现。

301 所谓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就是说,历史的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必然性要以无数偶然性作为补充和表现形式。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是必然的,而这种必然性通过什么形式即什么具体的历史事件表现出来,表现的深度和广度,早些或晚些以及这个发展是加速还是延缓,等等,又是偶然的,而构成甚至决定这些具体历史事件的历史人物及其活动,也是偶然的,这就是历史的偶然性。

302    这样,历史从表面看来表现为无数偶然性,但在偶然性背后起作用的仍然是历史的必然性。历史条件成熟了,就会在客观上形成向某个阶段发展的要求,这时,一定会有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现和提出这个历史任务,这都是必然的。至于恰巧是某个人物而不是别人,他恰巧是在这时而不是在别的时候出现,则是偶然的。然而,偶然性中又有必然性。如果没有这个人,就会有另一个人来代替。

303 正如恩格斯所说:恰巧拿破仑做了法国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因为当时法国需要这样的人,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那就会有别人来扮演这个角色,这个人也许比拿破仑更好些,也许更坏些,但迟早总会出现这样一个人的。

304   第二,历史人物的社会制约性的具体表现。 ①社会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作用的制约性 社会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制约作用,突出地表现为“时势造英雄”。 时势召唤英雄

305 时势锻炼英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06 时势筛选英雄

307 ②在阶级社会中,历史人物都具有阶级的制约性
就是说,历史人物尽管他们的性格、品质和才能各有自己的个性,但是,在阶级社会中,这些个性,从本质上看,还是他所属阶级本性的集中反映。每一个历史人物,一般地说,都是一定的阶级的代表。所以,历史人物就又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的局限性。但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人物究竟属于哪一个阶级,不能只简单地看他的阶级出身,不能搞唯成分论。当我们对历史人物进行阶级分析时,主要应从他们的思想、理论和行动上看他们究竟是哪个阶级的利益的代表者。

308 (5)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由于历史人物作为历史的人,受历史的局限;作为阶级的人,又受阶级的局限,因此,评价历史人物,就应当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和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309 ①历史分析方法 所谓历史分析,就是说,在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分析他们的功过是非时,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加以具体的历史的全面考察,既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求全责备,过分苛求;也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按自己的主观好恶、政治需要去任意拔高,过分颁扬,甚至把古人现代化。

310 正如列宁所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摆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311 ②阶级分析方 所谓阶级分析,就是要求把人物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评价,要看他们所属的那个阶级在当时处于什么地位,他们的活动代表的是什么阶级的利益。

312 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一切阶级社会中,实际的阶级关系是很复杂的。所以,阶级分析不仅要求对各阶级的基本性质和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作出一般的划分,而且要求对各阶级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相互关系以及历史人物在这些关系中的特殊性格和实际表现作出具体的说明。科学的阶级分析方法应该实事求是,而不是简单地当作真理到处乱用。

313  (二)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 (1)无产阶级领袖的含义:①个人条件——最有威信,影响和经验;②产生方式——是被推选出来的,而不是自封的;③所处地位——担任最重要职务,是群众和党员中的一员,又不仅仅是普通的一员;④构成状态——即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复数。

314 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于他们的功绩和失误,应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2)无产阶级领袖的优秀品质和伟大作用 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于他们的功绩和失误,应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315 无产阶级的领袖具有以往任何阶级的杰出代表所不可比拟的优秀品质和伟大作用。他们既是实践家又是理论家,既是人民的领导者又是人民的公仆,既具有卓越的才能又最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群众、阶级、政党必须有自己的领袖。如果没有领袖的组织和领导,群众斗争就会陷于涣散,缺乏战斗力 ;如果没有政治上成熟的领导集团或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到挫折。同时,领袖必须代表和服从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必须服从党的组织,保持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316    无产阶级领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受群众爱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尊敬领袖,发挥领袖的核心作用。但不能夸大个人作用,搞个人崇拜。神化领袖,使领袖脱离群众的个人崇拜,只能损害领袖的形象,破坏群众和领袖的联系,不利于领袖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317 四、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 第一,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第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 第三,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第四,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318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根本的组织路线和领导方法。

319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 、“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

3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解群众之所忧,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21 五、科学认识“以人为本” (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在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详细地批判了费尔巴哈以及其他哲学家在人的解释问题上的错误,深刻地指出一切现实的人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抽掉了社会关系就抓不住人的本质。

322    所谓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人们的社会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等方面,其中经济关系(最根本的是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方面。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阶级关系。离开阶级分析,就不可能对人作出正确的判断。

323 (二)坚持人的本质的正确观点,对于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新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以人为本应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所谓以人为本,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就是要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人的价值。


Download ppt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