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台灣外來種】小花蔓澤蘭 植物殺手 6-1 13號 林子白
2
小花蔓澤蘭名稱 英文名:Milea-minute Weed,Bittervine,America Rope,Chinese Creeper 學名:Mikania micrantha H. B. K 科名:菊科(Asteraceae)蔓澤蘭屬(Mikania) 別名:山瑞香、蔓菊、心形薇甘菊、米甘草、假澤蘭、薇甘菊(大陸地區) 原產地:中南美洲
3
為何引進?何人引進?何時引進 蔓澤蘭嚴重侵蝕台灣生態,成為農委會及生態保育界最頭痛 的問題。事實上,引進這類外來種植物的罪魁禍首,竟然是 農委會,目的是為了水土保持。學者透露,當初農政單位正 是看重蔓澤蘭繁衍速度快,很快可以看到綠化效果;但事實 上,全世界都當蔓澤蘭是欲除之而後快的雜草,唯獨台灣曾 當它是寶。 據了解,蔓澤蘭引進台灣始於一九七○年。當初,是水土保 持局負責引進。幾年前,蔓澤蘭還未形成嚴重問題之前,沒 有人正視這個問題。近一兩年,代誌大條了以後,學界知情 的人,不敢透露這個祕密。 當初是誰下此決策,農政單位口風相當緊。不過,根據八十 八年十一月廿三日南投林管處一場「九九峰自然保留區及崩 塌地復舊造林」會議中,現任林務局長黃裕星當著二、三十 位學者專家等與會人士坦承當年水土保持局不應該引進蔓澤 蘭,以致這些植物攀爬到林木和果樹上,造成嚴重侵害
4
對台灣的影響 小花蔓澤蘭Mikania micrantha Kunth
原生於中南美洲,具無性及種子繁殖能力,匍匐莖的節及節間均可長出不定根,為趨光性植物,在台灣生長於1000公尺以下之中低海拔山野開闊地、溪谷、荒地、荒廢果園及道路兩旁,花期為11月至翌年1月,種子在台灣約於11月中旬至12 月下旬成,種子量多輕盈可隨風飄遠,繁殖力極強。 由於其快速生長且攀爬於林木上,被其覆蓋包住的樹木,常無法獲得充分光照與空氣,最後死亡,影響各種鳥類或其它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造成經濟上及生態上嚴重的危害。 台灣則先從屏東地區的林班地及果園傳出危害,當地賞鳥人士將其對樹木的重大危害稱為 “生態殺手”或“綠癌”。
5
如何防治 一、 機械方法 在國外的報導裏皆認為,把整株植物除去,但餘下一小段小花蔓澤蘭都可能再從這小段中生出,再度死灰復燃,故此方法成效很低。但是在一年四季裏以夏天及秋天的切除蔓藤效果較大,冬季及春季切蔓成效較差。報導並指出如果以連續除蔓之方法再配合上夏秋兩季,每隔三週切蔓一次,連續切蔓三次,則效果顯著提升,抑制小花蔓澤蘭生長有90%以上的效果。
6
如何防治 二、 藥劑除草法 小花蔓澤蘭要安全、經濟、有效的防治,需長時間研發生物防治或綜合防治法,短時間則以藥劑防治為優先考量,低毒性且選擇性良好之殺草劑是主要的選擇。多種除草劑都能殺死小花蔓澤蘭,如2,4-D,paraquat(巴拉刈)等,但可能同時把附主植物也殺死 。
7
如何防治 三、 生物防治法 一般而言,針對雜草的防治有很多種方法,但最有效、最安全且最經濟的方法為生物防治法(biological control),因此世界各國對小花蔓澤蘭防控研究重點在於生物防治法,但至今仍未找到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以下是一些整理及介紹 A、昆蟲生物防治法 1988年索羅門群島曾引進蔓澤蘭薊馬(Liothrips mikaniae)防治小花蔓澤蘭,它是ㄧ種小型昆蟲,結果沒有顯著的效果,由於該蟲對小花蔓澤蘭具有專一性,牠不會去吃其他的植物,故仍是生物防治法最具潛力的一種;中國大陸亦正以薊馬作研究及觀察。其他尚有人研究使用椿象(Teleonemia sp.)或其他甲蟲類來作防治,但都尚無明顯著的成果 B、菌病生物防治法 印度曾經透過跨國合作(巴西、墨西哥、英國、印度)自原產地巴西、千里達引進一種在原產地會感染小花蔓澤蘭之銹菌(Puccinia spegazzinii)進行防治,經試驗發現僅會危害小花蔓澤蘭造成葉及莖部感染,落葉,最後全株死亡,寄主專一性高,目前評估其作為生防治法之微生物殺草劑之潛力及可性行。 C、 植物生物防治法 有學者研究鳳凰木相剋作用試驗,指出鳳凰木葉子及花瓣對試驗的小花蔓澤蘭小苗具有強烈相剋作用,1克葉粉及花瓣粉末即有80-90%的致死率。連續噴灑鳳凰木葉部4%水萃液6天,即可殺死90%的小花蔓澤蘭小苗。鳳凰木2%水萃取液也可效抑制小花蔓澤蘭種子發芽。然而在野外試驗仍無法藉鳳凰木葉部水萃取液來殺死小花蔓澤蘭。今後仍需試驗適用的水萃液濃度,或者以地面施用鳳凰木葉粉或其濃成分來發揮防除小花蔓澤蘭之效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