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課 人與人權 彰化高中 2011.9 ˙人 是什麼…? ˙人權是什麼… ?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課 人與人權 彰化高中 2011.9 ˙人 是什麼…? ˙人權是什麼…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課 人與人權 彰化高中 ˙人 是什麼…? ˙人權是什麼… ?

2 人 是什麼…? 1.人與動物有差別嗎? 3.John Rawls 羅爾斯 :人是理性、道德的存有者 2.人是社會的存有

3 「人」是天地之間最特殊的生物 ˙文藝復興以來,歐洲的人文〈本〉主義者 對於生而為「人」有一種特別的自覺 →認為「人」是天地之間最特殊的生物,
於是開始提倡並追求 Human right --人權

4 人權是什麼… ? P.48 ? Human rights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固有權利。 內涵包括:生命、自由、財產…平等、身體…
核心價值在於人性尊嚴的維護,其內涵是肯定每個人都是獨立自主的個體,具有平等的尊嚴與價值。 洛克:天賦人權

5 「權利」概念的誕生 補充 傳統文明,不論中外,均不存在權利(right)的概念。權利的概念是隨著「個人主義」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

6 合理對待-right-權利 補充 1.文藝復興後,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的理念 2.從power → right
〈1〉從「神本」到「人本」 〈2〉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一個人都有他獨特的生命答案待他追尋 2.從power → right 〈1〉追求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需要power 〈2〉缺乏power的人,由人為的制度給予right

7 補充 洛克

8 利維坦→ 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 補充

9 P.50 John Locke 1632~1704 不包括 沒有交稅的人

10 天賦人權 P.50 Natural Right--或譯「自然權利」 人是目的 1.保障生命,以及發展生命所需的財產、自由是作為人的必要條件。
國家是工具 人是目的 Natural Right--或譯「自然權利」 1.保障生命,以及發展生命所需的財產、自由是作為人的必要條件。 2.「生命、財產、自由」是與生 具來的權利,它們不是由國家 所授予,是先於國家而存在, 人們建立國家的目的就是要 保障這些基本人權。 John Locke 洛克(1632~1704)

11 Jean-Jacques Rousseau
補充 Jean-Jacques Rousseau

12 補充

13 主權在民 平等的概念被突顯出來 主權 是什麼? 補充 政府只是服務人民的工具,官員只是公僕。 ˙女性不是權利主體 →男女不平等 ˙法國大革命
P.50 ˙女性不是權利主體 →男女不平等 ˙法國大革命 →暴民政治 ˙躺在地上死掉的人權利何在?

14 制度性的保障「人權」 →憲政主義 constitutionalism
補充 現實上自然社會是「弱肉強食」的,所以「天賦人權」只是一種假說; right必須有制度性的保障才能存在。 《論法的精神》De l'espritdes des lois,1748年 Montesquieu 孟德斯鳩

15 制度性的保障「人權」 →憲政主義- constitutionalism
補充 分權制衡 有限政府 法治政治 →憲法(constitution構造):政府與人民之間權利義務關係,制度化、法制化(從抽象、口號式的human right→具體、能真正實踐的civil right-有繳稅的國民才享有) Montesquieu 孟德斯鳩 建立制度

16 憲政主義(constitutionalism)
民權 是什麼? 1.用憲法保障「民權」(civil right) 明確列舉政府不得任意干預的自由權(思想、信仰、集會結社自由) 順應「主權在民」思潮,放寬投票身分的限制、秘密投票。(英國1832年的大改革法案,使中產階級獲得選舉權;~1860年的人民憲章運動) 補充 John Stuart Mill 約翰彌勒1806-1873

17 憲政主義(constitutionalism)
補充 2.用憲法約束「民主」 防止「社會獨裁」:基本人權列舉在憲法中,使「民主政府」不能假借多數決的壓力侵害少數人的基本人權 國家提供該國國民基本教育 、保障基本經濟生活, 以提升「民主」政治 的表決素質 John Stuart Mill 約翰彌勒1806-1873

18 憲政主義(constitutionalism)
˙又稱立憲主義,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種主張以憲法體系約束國家權力、規定公民權利的學說。 ˙代表人物:英國的洛克、法國的孟德斯鳩、英國的約翰彌勒、美國的麥迪遜、漢密爾頓等人,開創了西方憲政主義的政治文化傳統 ˙基本理論體系:三權分立、人權保護、民主程序等制度性措施 補充

19 二、天賦人權 P.50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 (一)美國獨立宣言與法國人權宣言 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
信念 (一)美國獨立宣言與法國人權宣言 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 人生而平等,享有造物主賦予的各種不可轉讓的權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Q.受誰的理論影響? ANS:

20 二、天賦人權 P.50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 (一)美國獨立宣言與法國人權宣言 1789年法國大革命,頒布《人權和公民權宣言》
宣布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天賦不可剝奪的人權;肯定了言論、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闡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權分立的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Q.依據哪一個文獻做藍本?

21 ˙兩個宣言都承襲天賦人權思想,並闡明人權是普遍的、沒有國界、性別、膚色…限制的…但!
(一)美國獨立宣言與法國人權宣言 ˙兩個宣言都承襲天賦人權思想,並闡明人權是普遍的、沒有國界、性別、膚色…限制的…但! ˙宣言保障的人權受歷史發展的局限,僅僅是針對「擁有市民權的白人男性」而言的。在當時,女性、奴隸、有色人種是不被當作完整的「人」來看待的。

22 (二)19世紀的人權運動 P.51 背景: 19世紀,奴隸、勞工、婦女等群體仍被排斥在社會之外,他們開始為自身權利挺身而出… 美國黑奴
歐洲勞工 婦 女 南北戰爭後,於1862年林肯頒布解放黑奴宣言後才告終結 歐洲的勞工開始組織,爭取合理的生存與工作環境 婦女開始爭取參政權、經濟權 ˙使人權內容增加許多…

23 (二)19世紀的人權運動 P.51 →社會權: ˙19世紀民主思潮與社會運動擴大了人權的內容 …除了生命、自由、財產、平等之外…
生存權、工作權、受教育權、罷工權…與社會運動有關,又稱為「後國家的權利」→具有該國家的國籍身分,才能享有該國家所提供的權利(民權) Q.有何差異?

24 普遍人權觀念要到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通過,才算真正的誕生。
〈三〉聯合國人權宣言 P.52 普遍人權觀念要到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通過,才算真正的誕生。 安娜·愛蓮娜·羅斯福(Anna Eleanor Roosevelt,1884-1962),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妻子,曾為 美國第一夫人。二次世界大戰後 出任美國首任駐聯合國大使, 主導起草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 她是女性主義者,亦大力提倡保護人權。

25 〈三〉聯合國人權宣言 P.52 序 言 鑒於對人類家庭所有成員的固有尊嚴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權利的承認,乃是世界自由、正義與和平的基礎
序 言 鑒於對人類家庭所有成員的固有尊嚴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權利的承認,乃是世界自由、正義與和平的基礎 鑒於對人權的無視和侮蔑已發展為野蠻暴行,這些暴行玷污了人類的良心,而一個人人享有言論和信仰自由並免予恐懼和匱乏的世界的來臨,已被宣布為普通人民的最高願望…… 〈內容共30條〉

26 〈三〉聯合國人權宣言 P.52 影響: 許多學者、律師和法庭的判決書經常引述《世界人權宣言》中的一些條款來佐證自己的立場。但也有一些國際法律師認為《世界人權宣言》是一部習慣法。對這一點學術界尚沒有達成共識。 第五條「任何人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殘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罰」是最具爭議性的。該條雖然沒有直接表明禁止死刑,但《世界人權宣言》的第三條規定人人有權享有生命、自由與人身安全。迄今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新加坡、台灣以及美國的某些州,死刑依然是一種刑罰。

27 人權保障的發展,從有限人權邁向普遍人權 (三)聯合國的國際人權法案
˙聯合國陸續通過不同的權利公約,強調超越性別、財富、種族、膚色、宗教和文化等種種差異,尊重並實踐人權,這種理念逐漸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 P.52

28 三、人權議題的擴大 P.52 第一代人權 第二代人權 第三代人權 ˙美國、法國革命 ˙強調應排除國家對個人自由權利的干預以保障人權
˙消極人權 ˙19世紀社會革命 ˙人權的內涵從消極地防止國家侵害擴充到積極地要求國家保障 ˙積極人權 ˙二次大戰後 ˙「集體人權」為核心,除關切弱勢者,更推展到人類後代子孫的權利。 ˙如:民族自決權,婦女、兒童、身心障礙者與原住民人權 小政府 世代正義 大政府

29 三代人權內涵的演進 第一代 (17、18世紀) 公民與政治權利
性 質 內 容 主 體 特 色 第一代 (17、18世紀) 公民與政治權利 參政權、財產權、集會結社自由、言論自由、人身自由、宗教自由、居住遷徙自由等權利

30 三代人權內涵的演進 第二代 (18世紀末至20世紀初) 經濟、社會與文化的權利 積 極 人 權 性 質 內 容 特 色
性 質 內 容 主 體 特 色 第二代 (18世紀末至20世紀初) 經濟、社會與文化的權利 工作權、醫療保健權、受教育權、維持適度生活水準權、組織工會權等權利

31 三代人權內涵的演進 第三代 (二次世界大戰後) 環境、文化與發展的權利 性 質 內 容 主 體 特 色
性 質 內 容 主 體 特 色 第三代 (二次世界大戰後) 環境、文化與發展的權利 民族自決、婦女人權、原住民族人權、國際和平與安全權、繼承人類共同遺產權、自然與環境保護等權利

32 -自然法 -實定法 -實定法 人權 human right
(不一定寫入憲法)只要是「人」就享有,是跨越國界的權利,先於國家而存在(即天賦),具有普遍性,是理想的而且抽象的概念。 民權 civil right -實定法 (寫入憲法)由國家加以保障,而以國民為對象的人權。它會隨著政府的財力、能力的強化而擴大;因此,國力強弱會影響其民權的內容;∴它不具普遍性,但能被具體實踐。 公民權 citizen right -實定法 (寫入憲法)正常的成人國民所擁有,最重要的是參政權

33 貳、日常生活中的人權議題 P.54

34 一、我國與國際社會 常見的人權議題 經濟權 社會權 參政權 ˙確保個人在社會中享有健全生活的基本條件 ˙如生存權、工作權 (一)婦女人權問題
˙兩性常常無法同工同酬 ˙玻璃天花板現象 ˙再生產勞動影響女性就業 P.55 ˙確保個人在社會中享有健全生活的基本條件 ˙如生存權、工作權 ˙最早為世界各國所公認的女性權利,包括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35 腦力激盪 P.56 近年來國內婦女團體希望用「性別比例原則」來取代「婦女保障名額」,例如,立法規定政黨在選舉提名時,任一性別的人數均不得低於總提名人數的40%。 你對於「婦女保障名額」有什麼看法? 哪些政策能真正落實性別平權?

36 (二)兒童與青少年人權問題 1989年11月2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兒童權利公約」 → 「國際兒童人權日」
1989年11月2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兒童權利公約」 → 「國際兒童人權日」 認定兒童是獨立完整的個體,兒童的基本人權、社會權、教育權以及健康權,都與成年人一樣需要被尊重和保障 強調優先權與兒童最佳利益原則 P.57

37 (三)原住民族人權問題 自決權 平等權 文化權 ˙包括決定獨立成一個新國家的權利嗎? 土地、領土、自然資源的權利
˙原漢之間有哪些不平等? ˙如何改進不平等? 土地、領土、自然資源的權利 文化權 ˙實行自身的文化傳統與習俗,以保有、維護並發展他們的文化 ˙對傳統所擁有或使用的土地、領土和資源,加以開發與管理

38 觀察站:司馬庫斯櫸木事件 原住民基本法VS.森林法
2005年,司馬庫斯部落的族人將剩下的樹頭帶回作為部落美化之用,卻遭警員以違反森林法移送法辦 原住民基本法VS.森林法 Q.法律與司法體系都未能有效維護原住民族在其傳統領域實行文化權與使用自然資源的權利…WHY? P.58

39 二、校園人權問題 P.59 Q.只有談學生的權利嗎? 1.學習權、受教權 2.平等權 3.自由權 4.隱私、人格發展權 ˙申訴救濟

40 二、校園人權問題 P.59 每個人都是教育的主體,享有學習自由及受教權利 人民 學習權及受教權 學生應擁有教育機會與資源上的均等 平等權

41 二、校園人權問題 P.59 解除髮禁、禁止體罰、防治性騷擾等、杜絕校園霸凌 自由權 其他重要權利
隱私權、人格發展權等 各級學校應設置「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讓學生可以提出申訴 申訴救濟

42 校園規範 的變遷…… 學生得向外 尋求司法救濟! ˙多元化 1.教育鬆綁 ˙民主化 校長遴選、教師甄選、學生人權、家長參與
校園規範 的變遷…… 校長遴選、教師甄選、學生人權、家長參與 1.教育鬆綁 ˙多元化 課程改革、教師專業自主 ˙民主化 2.修正特別權力關係 學生得向外 尋求司法救濟!

43 校園規範 的變遷…… 人民 or 國家 教師 家長 學生 教育行政人員 Q1.「教育基本法」被視為「教育憲法」 角色? 權利義務?
校園規範 的變遷…… Q1.「教育基本法」被視為「教育憲法」 ˙上述四大類人 誰才是教育的主體? ˙教師→專業自主權 ˙學生→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人格發展權 ˙家長→參與學校事務權 教師 家長 角色? 權利義務? 學生 教育行政人員 人民 or 國家

44 校園規範 的變遷…… 體罰←學生身體自主權、人格發展權 校園內的秩序,面臨重大考驗… →2006年修正《教育基本法》
校園規範 的變遷…… 校園內的秩序,面臨重大考驗… 體罰←學生身體自主權、人格發展權 →2006年修正《教育基本法》 明令禁止教師對學生體罰, 不再認為教師可以 代行父母對子女的懲戒權而去體罰學生 →教育部依《教師法》的規定,積極協助各級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作為教師輔導與管教的準則。

45 5.特別懲罰:(1)由家長帶回管教(2)改變環境
《國民中學學生獎懲辦法》第二條規定: 懲罰僅限於1.訓誡 2.警告 3.記小過 4.記大過 5.特別懲罰:(1)由家長帶回管教(2)改變環境 教師 ※英國教師得依 「代替雙親」之法律原則, 合法的對學生施予適當的體罰。 但我國在法律上 並無教師得用父母懲戒權的規定, 也沒有可以準用的法律原則。 家長 行政 學生 媒體操弄 ※「社會資本」越薄之社群,對於老師的懲罰,越不信任……

46 *學生的權利義務與權利救濟 (一)有關退學、入學資格的救濟
釋字382號:各級學校依有關學籍規則或懲處規定,對學生所為退學或類此之處分行為,足以改變其學生身分並損及其受教育之機會 受處分的學生,如果已經用盡了校內所有的申訴途徑〈向學校的「申訴評議委員會」提起申訴〉仍然未獲救濟者,可以依法向教育部提起訴願及向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47 *學生的權利義務與權利救濟 答:除了依循前述學校內部的申訴途徑謀求救濟外,不許其對外提起行政爭訟。
Q.若學生所受的處分,是為了維持學校秩序、實現教育目的所必要,且未侵害其受教育之權利者(如:只是記過、警告等處分,還沒到退學)學生可以申訴、行政訴訟嗎? 答:除了依循前述學校內部的申訴途徑謀求救濟外,不許其對外提起行政爭訟。 ˙涉及品行考核、學業評量…等,僅於其判斷或裁量顯然違法或不當時,才可予以撤銷或變更

48 *學生身體自主權與體罰的禁止 ˙《教育基本法》明定:
學生之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國家應予保障,並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 ˙如果學生的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遭受學校或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不當或違法之侵害時,政府應依法令提供當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有效及公平救濟之管道。

49 *學生身體自主權與體罰的禁止 雖然依據《教師法》規定,教師有輔導或管教學生之義務,但是《教育基本法》明令禁止教師如對學生施加體罰
教師體罰學生,可能牽涉違犯《刑法》上傷害罪、公然侮辱罪等,在民事上亦須擔負侵權行為責任(包括醫藥費及慰撫金等)。 尚有記過或解聘等教師的行政責任存在。 1 2 3

50 參、人權保障與立法

51 NOW你知道什麼是人權? (What are human rights?)
讓人有尊嚴生活的基本條件 由於觀點與切入的角度不同,說法也略為不一樣。通說認為人權是人與生俱來權利,只要是人,不論其種族、性別、階級、貧富皆應享有這些權利,否則便不算人生,就是非人道的待遇。

52 一、人權為何應該受保障? P.61 公民社會必須保障人權 ▍蔑視人權的歷史教訓 1.白色恐怖時期 2.雷震事件 3.高雄美麗島事件
案例探討:翁山蘇姬

53 人權的特性 人權是與生俱來的 人權是無國界的 人權是不可剝奪的 人權是不可分割的

54 人權的基礎是什麼? (What is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rights?)
以神為基礎?以自然法為基礎?以人性為基礎? Human Rights are those rights that all human beings have just because they are human   答案↑〈有此一說〉

55 文化相對論(Cultural Relativism): 人權(Human Rights)
多位亞洲地區的領導人和學者對於人權價值是否是「普遍性」一事,提出了質疑。首先是馬來西亞總理 Mahathir Mohamad,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以及中國領導人鄧小平也都前後提出類似的說法他們主要想法在於,「人權」這檔子事,是西方人的玩意兒,是西方的價值觀。

56 「亞洲價值論」的特色 1.權利具有文化的特殊性:人權論述及實踐是在西方特殊的歷史,經濟,文化條件下出現的。這些條件並不存在於亞洲地區。
2.社群優於個人而存在:在東方文化中,社群的重要性是和西方以個人主義為基礎的人權觀念不相容的。西方持續的離婚率、犯罪率、遊民問題以及毒品氾濫;正是個人主義興盛所導致的惡果。 陳俊宏:「我對亞洲價值論述的幾點看法」

57 「亞洲價值論」的特色 3.社會經濟文化權優於公民及政治權利:例如中共1991白皮書強調,三餐溫飽乃是中國人民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公民及政治的權利」對三餐不繼的人民而言,不僅沒有意義,同時也是奢侈的權利。 4.權利屬於國家主權管轄事務:人權是屬於內政範圍,不容外國勢力的干涉.任何一種以人權為理由,要求他國實現西方人權標準,都是一種文化帝國主義的侵略。 陳俊宏:「我對亞洲價值論述的幾點看法」

58 人權與義務有什麼關係? 是否每一個人權都配合一個義務? 權利與義務是相對存在的: e.g. 國家主權屬於人民全體,人民須盡義務捍衛主權。
個人盡義務付出,才會有權利之存在,既然國家主權屬於人民全體,那麼人民就必須付出心力義務維護國家主權及安全。

59 人權有什麼目的與價值? 人權是為個人或為社會? 我們尊敬人權是因為人權本身有價值或者因為一個尊敬人權的社會比一個不尊敬人權的社會更好?
工具價值 終極價值

60 二、我國重要的人權立法及其意義 這樣比較好嗎? (一)婦 女 P.63 目前立法 執法困境
(一)婦 女 P.63 這樣比較好嗎? 目前立法 執法困境 如性別工作平等法雖然有規定育嬰假,但現實職場上,許多企業常藉各種名義不僱用女性 1.將婦女保障名額」改成性別比例原則? 2.取消國籍法上外籍配偶的財力證明限制,讓他們能順利取得身分證? 1.修正民法親屬編父權條款 2.性別工作平等法 3.家庭暴力防治法 4.性騷擾防治法等

61 (二)兒童與少年 P.64 目前立法 修法狀況 1.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在救援雛妓的社會背景下通過
2.家庭暴力防治法:為防治兒童與少年遭受家庭暴力 3.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結合兒童福利法與少年福利法合併修法而來 2010年11月,兒童及少年福利法進行大幅修訂,同時將名稱改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未來將能更周延地保障兒童及少年的福祉

62 (三)原住民族 P.64 目前立法 執法狀況 1.原住民族教育法:是我國第一部以「原住民族」為名稱的法律 2.原住民身分法:認定原住民身分,保障原住民族權益 3.原住民族基本法:是國家對原住民族的民族自治權、土地及自然資源權利、國家公園共管、傳統文化延續等權益的確認 保障原住民族權益的立法紛紛通過,但實施上會因為一些因素而無法落實,例如,司馬庫斯事件,起初由於執法人員與司法機關對於原住民族權利的缺乏認知,導致其土地及自然資源權利無法獲得保障

63 (四)其他重要之人權立法 P.65 勞動基準法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入出國及移民法
除了前述所談的人權議題外,受到關注的人權議題尚有老人人權、難民人權、愛滋病患人權等。人權的追求雖然已成為普世價值,但在立法與實際執行上仍存有許多障礙,邁向人權理想國,我們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64 案例探討:勞動人權 勞動人權主要包括團結權(勞工可以組織工會)、爭議權(擁有罷工權)、協商權(勞資雙方針對工資、工時及其他相關雇用條件等,透過談判過程來達成團體協議)。 目前有些雇主為了降低人事成本、規避勞動法令,無不希望大量聘雇定期契約工、派遣工、臨時工。這些弱勢勞工面臨就業不穩定、低薪資、低福利的威脅,且派遣勞工在間接雇用關係下權益更為不保;而正式職員也面臨失業減薪的龐大壓力。

65 實戰演練 ( ) 1. 近年學生人權意識高漲,教育部通令各中等學校取消髮禁,以保障學生人權。有關學生蓄髮的自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96學測) (A)屬於消極性的權利 (B)屬於新興的社會權 (C)屬於行動自由範疇 (D)屬於生存權的範疇 A

66 ( ) 2. 請問下列哪些政策可以滿足人民基本生存需求,是保障基本人權中社會權的表現?(多選)【98指考】
( ) 2. 請問下列哪些政策可以滿足人民基本生存需求,是保障基本人權中社會權的表現?(多選)【98指考】 (A)推行全民健康保險制度 (B)對於全體國民發放消費券 (C)提升自來水供應的普及率 (D)提供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費 (E)推動就業專業證書及證照制度 ACD

67 人權的爭論與共識1 公民政治權和經濟社會權孰先孰後? 每個人有了公民政治權利,就能自由安排他的經濟、社會生活,追求生活幸福。 只有經濟社會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後,才能進一步談公民跟政治權利。

68 人權的爭論與共識2. 人權和國家主權的衝突… 聯合國可以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派駐部隊接管嚴重侵犯人權(如種族屠殺)的國家。 少數民族自決獨立的權利是否高於國家主權?

69 人口問題是造成亞非國家經濟和環保問題的主要原因。 人民生活的維持和改善,優先於環境保護。
人權的爭論與共識3. 經濟權和環境權的衝突… 人口問題是造成亞非國家經濟和環保問題的主要原因。 人民生活的維持和改善,優先於環境保護。


Download ppt "第三課 人與人權 彰化高中 2011.9 ˙人 是什麼…? ˙人權是什麼… ?"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