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antihypertensive drug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antihypertensive drug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antihypertensive drugs
第二十一章 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ve drugs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2 一、概述 发病机制 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学说
高血压的治疗:控制体重、低盐饮食、戒烟酒、运动锻炼、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交感神经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管内皮松弛因子-收缩因子系统 血管舒缓肽-激肽-前列腺素系统

3 一、概述 高血压诊断标准: BP>140/90mmHg(18.6/12.0kPa)
高血压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90%),继发性 (5-10%) 高血压发病机制未明: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RAAS、激肽、NO等有关。

4 二、分类 二、作用部位及分类 1、交感神经抑制药: ⑴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定等; ⑵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等;
⑶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利血平等; ⑷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①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②β受体阻断药:普奈洛尔 ③α和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5 二、分类 二、作用部位及分类 2、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等 3、RAAS抑制药: ACEI:卡托普利等 ARB:氯沙坦等
肾素抑制药:雷米克林等 4、直接扩血管药:肼屈嗪等 5、利尿药:氢氯噻嗪等

6

7 三、常用药 “ABCD”一线抗高血压药物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
B:β受体阻断药(Beta- receptor blockers) C:钙通道阻滞药(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D:利尿药(Diuretics)

8 氢氯噻嗪 (一)利尿药(Diuretics) 【药理作用】 hydrochlorothiazide
1.早期是通过排钠利尿,使血容量减少而间接 降压。 2.长期用药所致的降压可能与失钠效应有关: 由于降低动脉壁细胞Na+的含量,Na+- Ca2+交 换↓, Ca2+内流↓,使血管对NA等升压物质的 反应性降低。

9 氢氯噻嗪 (一)利尿药(Diuretics)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hydrochlorothiazide
1.作为基础降压药用于各型高血压,与其它降压药合用,以增强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水钠潴留)。 2.高血压危象和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应用呋噻米。 【不良反应】 电解质紊乱、高脂血症、降低糖耐量、增加血尿酸及血浆肾素活性。

10 硝苯地平 nifidipine (二)钙通道阻滞药 【常用药】 【药理作用】 尼群地平、尼莫地平、地尔硫卓、维拉帕米
尼群地平nitrendipine:作用温和持久。 拉西地平lacidipine:血管选择性强,起效慢,持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氨氯地平amlodipine:新一代二氢吡啶类,长效,起效和缓,渐进降压。 【药理作用】 1、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Ca++ 的内 流,血管舒 张,血压下降; 2、抑制心肌细胞Ca++ 的内 流,心肌收缩力减 弱,血压下降。

11 硝苯地平 nifidipine (二)钙通道阻滞药 【作用特点】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1、降压作用强、快、持久; 2、降压不减心、脑、肾血流量; 3、无水钠潴留。 【临床应用】 1、用于轻、中、重度高血压。 2、伴有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或心绞痛患者。 【不良反应】 因BP下降,反射性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加和 肾素分泌增加(合用β受体阻断药)。

12 普萘洛尔 propranolol 血压下降 (三)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 —β受体阻断药 突触前膜β2 阻断 β受体 中枢
降压作用机制: (1)中枢性作用 (2)阻断突触前膜β2受体 (3)抑制肾素释放(β1) (4)降低心输出量(β1) —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propranolol 【药理作用】 取消正反馈 减少NA释放 突触前膜β2 阻断 β受体 降低外周 交感张力 中枢 血压下降 突触后膜 抑制心脏 力率降低 β1 外周 肾素分泌减少 RAAS减弱 β2

13 普萘洛尔 propranolol (三)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 —β受体阻断药 1、抑制心脏:阻断心脏β1受体,使心收缩力减弱,
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 2、减少肾素分泌:阻断肾脏入球小动脉β2受 体,减 少肾素分泌,使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形成减少。 3、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阻断血管的肾上腺素能神 经突触前膜β2受体,取消正反馈,减少NA释放。 4. 中枢降压作用: 阻断中枢 β受体,降低外周交感神 经张力,NA释放减少。 5、增加前列环素的合成。

14 普萘洛尔 propranolol (三)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β受体阻断药
1、单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重度常与氢氯 噻嗪合用,以增强作用停药。 2、伴有“三高”者:对心输出量偏高或肾素水 平偏高 、心率偏快的高血压疗效较好。 2、对伴有心绞痛、脑血管病变者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 1、停药综合症 2、窦性心动过速、哮喘病史和肺心病患者禁用

15 阿替洛尔 atenopranolol 美托洛尔 metopranolol (三)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
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优于普萘洛尔,对支气管影响小,不良反应轻。

16 拉贝洛尔 (柳胺苄心定) labetolol (三)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β受体阻断药
主要是β受体阻断作用,对β1、β2受体无选择性,对α1受体阻断作用弱,对α2受体无效。 【临床应用】 各型高血压、心肌梗塞,静注可用于高血压危象。

17 (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ACEI)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是近十年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的一类新型、安全、有效的降压药。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其列为一线降压药物。因为ACEI降压程度可与受体阻滞剂相比,接近利尿剂的降压能力;较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更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8 (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ACEI)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一.化学结构与分类 Zn2+是ACE的活性结构,ACEI必须与此部位结合,使ACE活性消失。现有ACEI分三类即: 含巯基-SH(卡托普利) 含羧基-COOH(依那普利) 含磷酸基POOH-(福辛普利) 含有-COOH的作用强,较久 有些药(依那普利、福辛普利)是无活性的前体 ACE Zn 2+

19 卡托普利 captopril 【常用药】 【作用特点】 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雷米普利
1981研制成功 【常用药】 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雷米普利 【作用特点】 1、降压作用强、、持久,。 2、“四无”:①无反射性心率增快;②无肾血流减少, ③无水钠潴留;④无电解质紊乱及脂质代谢障碍。 ⑤无直立性低血压 3、逆转重构:血管壁增厚和心肌增生肥大。

20 卡托普利 captopril 【作用机制】 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激肽酶II ) 1、 减少血管紧张素II形成,从而减弱其收缩
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 2、 左室和血管肥厚减轻。 3 、缓激肽水解减少,血管扩张作用加强; 4、 缓激肽使 NO和PGI2的形成增加,血管 扩张作用增强;

21 ACEI对RAAS及激肽释放酶-激肽-PG系统的影响
减 A 增 B angiotensin Ⅱ, bradykinin 血管紧张素元 ACEI 失活肽 肾素 激肽 释放酶 血管紧张素Ⅰ(ATⅠ) ACE 缓激肽 激肽原 血管紧张素Ⅱ(ATⅡ) NO PGI2 醛固酮↑ 心肌肥厚 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 AT1受体 钠水滁留 抗生长 血管扩张 ARB 血压升高 血压下降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RB ACEI对RAAS及激肽释放酶-激肽-PG系统的影响

22 卡托普利 captopril 【临床应用】 依那普利enalapril:第二代;长效(t1/2 24h)、
1、适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特别是常规疗法无效的 严重高血压。常与利尿药或β受体阻断药合用。 2、合并有糖尿病、左心肥厚、心力衰竭、急性心 梗患者。 3、难治性心力衰竭。 依那普利enalapril:第二代;长效(t1/2 24h)、 强效(卡托普利11.5倍),副作用小。

23 卡托普利 captopril 【不良反应】 1.首剂低血压(2%):多发生于首次用药。
3.高血钾,排钾的醛固酮减少,血钾升高。 4.低血糖,ACEI能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可出现低血糖。

24 含有 -SH 基团的卡托普利可产生等与其他含 -SH 的药物(如青霉胺)相似的反应。
captopril 【不良反应】 5、味觉及嗅觉缺损、脱发、皮疹与白细胞缺乏-血锌降低(补充锌可望克服)。 含有 -SH 基团的卡托普利可产生等与其他含 -SH 的药物(如青霉胺)相似的反应。 6、对胎儿的影响,引起胎儿畸形、胎儿发育不良甚至死胎。

25 (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受体(AT1)阻断药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ARB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有两种亚型:AT1和AT2;药物主要作用于AT1。 单独使用或与利尿药合用。 氯沙坦losartan和代谢物EXP-3174有效阻断AT Ⅱ与AT1受体结合降低外周阻力及血容量,使血压下降。 其它沙坦类强效有:坎地沙坦candsartan

26 四、其它药 1、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 2、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 3、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4、直接扩张血管药

27 可乐定 Clonidine 1、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 【药理作用】 1、激动延脑I1咪唑啉受体,使外周交感张力下降,
末梢NA释放减少,血管舒张和心率减慢,导致血 压下降。 2、在外周激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α2受体, 引起负反馈而使神经末梢NA释放减少。 3、抑制肾素的释放。 4、激动中枢α2受体

28 可乐定 Clonidine 1、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1、中度高血压(口服)、急重型高血压 (肌注、静注)。 2、兼有溃疡病者的高血压(抑制胃肠活动 和分泌)。 3、镇痛药成瘾者的戒毒。 【不良反应】 1、水钠潴留; 2、停药综合症:短暂的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29 利血平 2、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 Reserpine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耗竭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
轻、中度高血压,因不良反应多,现已少用。 【不良反应】 精神抑郁和溃疡病史者慎用或禁用。

30 哌唑嗪 prazosin 3、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 特点:1、“三不”不增加心率增快、不增加 —α受体阻断药
可选择性阻断外周小动脉及静脉突触后膜α1受体,导致血管舒张而降压。 特点:1、“三不”不增加心率增快、不增加 肾素释放和不出现水钠潴留。 2、降低血脂

31 哌唑嗪 prazosin 3、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α受体阻断药
1、高血压病:单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与利尿降压药或β受体阻断药合用治疗重度或伴肾 功能不全的高血压。 2、顽固性心功能不全: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而改善心脏功能。 【不良反应】 “首剂现象”(首剂综合征):首次用药后病人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眩晕、心悸,严重时可突然虚脱以至意识丧失。预防:首剂宜小剂量并于临睡前服。

32 肼屈嗪 (肼苯达嗪) 4、直接扩张血管药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压作用强而快。 2、降低血压时可反射性心率增快、心输出量
1、直接扩张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 压作用强而快。 2、降低血压时可反射性心率增快、心输出量 和肾素分泌增加。 【作用机制】 可能抑制外Ca2+内流及内Ca2+释放。

33 肼屈嗪 (肼苯达嗪) 4、直接扩张血管药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中度及重度高血压,常与利尿药和(或)β受体阻断药合用。
1、可诱发或加重心绞痛。 2、大剂量、长期应用可出现类风湿性关节 炎或全身性红斑狼疮综合征。

34 硝普钠 sodium nitroprusside 4、直接扩张血管药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静滴给药用于高血压危象,难治性心衰。
1、直接扩张小动脉,小静脉降低前后负荷。 作用强、快、短。 2、降低血压时可反射性心率增快、心输出量。 【临床应用】 静滴给药用于高血压危象,难治性心衰。 【不良反应】 毒性低,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致硫氰化物蓄积中毒。


Download ppt "antihypertensive drugs"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