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腐 败 中国当前 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腐 败 中国当前 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0

1 腐 败 中国当前 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

2 目 录 1 中国转型期腐败状况透视 2 中国转型期腐败成因 3 探索反腐新路:从理论到实践 4 制度创新反腐败的政策建议

3 第一章 透视 中国转型期腐败状况

4 本章概要 腐败状况透视 转型期 腐败特点 行为构成要素 行为分类 如何评价当前反腐形势 客观测量法 主观测量法

5 腐败:滥用受委托的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
中国转型期腐败的特点 腐败:滥用受委托的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 滥用公共权利 侵害公共利益/公民权利 主体 公职人员 动机 追逐私人利益 手段 凭借自身便利 方式 后果 腐败行为构成要素

6 中国转型期腐败的特点 经济类犯罪 以权谋私 消极腐败现象分类 公款奢侈性消费 腐化堕落等行为

7 中国转型期腐败的特点 中国转型期腐败行为的八种分类 划分依据 具体分类 个体腐败 群体腐败 性质和数量 个体腐败 群体腐败 层级分布
基层腐败 中层腐败 高层腐败 领域或部门 经济领域 政治\行政领域 社会领域 动 机 因公型腐败 徇私型腐败 逐利型腐败 制度性成因 传统型腐败 过渡型腐败 现代型腐败 得利情况 互惠型腐败 勒索型腐败 后 果 轻微腐败 一般腐败 腐败犯罪 社会宽容程度 白色腐败 灰色腐败 黑色腐败

8 中国转型期腐败的特点 奢侈性消费 基层 中层干部 高层领导 互惠性腐败 勒索性腐败 经济管理部门 党政领导机关 行政执法机关 司法机关 新闻
资本积累;洗钱后再投资 基层 中层干部 高层领导 互惠性腐败 勒索性腐败 经济管理部门 党政领导机关 行政执法机关 司法机关 新闻 出版社 学术 教育界

9 如何评价当前的反腐形势 1980—2011年透明国际关于中国的清廉指数 腐败现象仍处于高发多发的相持期,形势仍很严峻 2011 3.6 75
年度 得分 排名 国家(地区)数 2011 3.6 75 183 2010 3.5 78 178 2009 79 180 2008 72 2007 179 2006 3.3 70 163 2005 3.2 158 2004 3.4 71 145 2003 66 133 2002 59 102 2001 57 91 2000 3.1 63 90 1999 58 99 1998 52 85 1997 2.9 41 1996 2.4 50 54 1995 2.2 40 腐败现象仍处于高发多发的相持期,形势仍很严峻

10 全国 如何评价当前的反腐形势 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 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
2011年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情况 全国 中央纪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崔少鹏评价反腐形势: 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 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 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 信访举报 件(次) 检举控告类 960461件(次) 初步核实违纪线索 155008件 立案 137859件 结案 136679件 处分 142893人 给予党纪处分 118006人 给予政纪处分 35934人 其中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 4843人 移送司法机关的县处级以上干部 777人 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 84.4亿元

11 第二章 成 因 中国转型期腐败

12 本章概要 腐败 成因 机会结构畸形发展 约束机制缺陷 激励机制缺陷 公务员 收入水平低 激励机制 严重扭曲 10种腐败 形式 4种约束

13 腐败 从新制度主义角度下的腐败成因 制度 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 制度 中国的腐败不是偶然现象 经济和社会结果 个人选择 公职人员 理性选择
成本和 收益计算 制度 理性选择 腐败 制度通过影响人们行动方案的成本和收益计算,而影响个人选择 中国的腐败不是偶然现象

14 激励机制上的缺陷 10﹕1 公职人员工资性收入 明显偏低 地区差距、部门差距有扩大趋势 单位内部分配仍按 平均主义 工资收入排第7位
1980 工资收入排第7位 1988 跌到第13位的最低点 2000 多次加薪上升为第8位 2006 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有较大提高 都是公务员,差别咋就这么大! 理想目标应是 10﹕1 甚至更多 工资标准,最高与最低仅为6.4﹕1

15 激励机制上的缺陷 体制转换时期,公职人员激励机制存在严重扭曲 行政经费拨款预留缺口 鼓励从事赢利性活动 对创收采取财政提成 滋生腐败

16 激励机制上的缺陷 地方政府 非公职人员 非国有部门 寻 租 收益最大化 非法经营 跑部钱进 向掌握资源分配权的官员行贿

17 机会结构的畸形发展 10种腐败形式及其背后制度性原因 行政执法和司法腐败 审批性腐败 税收流失性 一把手腐败 腐败 用人腐败 寻租性腐败
公款贿赂 商业贿赂 基层政权腐败 垄断性腐败

18 约束机制的缺陷 责任约束机制 自律约束机制 批评、 自我批评 表扬和 自我表扬 人情关系网 责任缺失

19 约束机制的缺陷 制度约束机制 舆论约束机制 法制建设是否完善? 廉政建设效果如何? 执法过程是否顺畅?

20 第三章 从理论到实践 探索反腐新路:

21 本章概要 探索反腐新路 反腐历史 改进激励机制 健全法制 推动制度创新 强化制约机制 加强监督 5项改革措施 3项激励政策

22 不同时期反腐败的重点 依靠制度创新 预防和治理腐败 整风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发动群众性的政治运动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新思路 上世纪80年代: “两手抓” 上世纪90年代: 标本兼治、“三管齐下” 新世纪: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依靠制度创新 预防和治理腐败 1978年之前 整风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发动群众性的政治运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 20世纪80年代 “两手抓” 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一手抓法制建设

23 标志着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反腐败新思路的最终确立
不同时期反腐败的重点 标志着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反腐败新思路的最终确立 反腐倡廉重要思想 1993年 中纪委二次全会 1995年 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8年

24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
不同时期反腐败的重点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年工作规划》 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 惩防并举 注重预防 反腐倡廉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25 改进公职人员行为的激励机制 加 薪 房改 车改 通讯补贴 公职人员福利待遇的货币化 自1989年起 公务员六次加薪 正税养军 正税养政

26 消除腐败行为产生的机会和条件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投资体制改革 建立市场配置资源制度
制度创新 收支 两条线

27 强化公职人员行为的约束机制 廉政法制建设 反腐倡廉的责任制约束体系 权力监督和制约 新闻舆论监督 群众监督 健全法制 加强监督 善治 善政

28 第四章 政策建议 制度创新反腐败的

29 本章概要 制度创新反腐败政策建议 推进治理结构变革 国外反腐经验总结 完善反腐制度安排 5个国家的 深化体制改革,做好5方面工作
9种制度安排 国外反腐经验总结 5个国家的 反腐经验

30 深化 积极推进治理结构变革 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 传统 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以政府为 中心的治理 多中心、 自主的治理 市场化
民营化 分权化 自治化 网络化 深化 政治国家 市场经济 公民社会

31 积极推进治理结构变革 推进市场化改革 自由 兑换 外贸 自由化 打破 垄断 合理价格体系

32 积极推进治理结构变革 加速民营化进程 推动分权化改革 二 三 合理划分职责权限 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 同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司法机关
中央 地方 国企改革 鼓励民营发展 功能让渡和政府采购相结合 合理划分职责权限 同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司法机关 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

33 积极推进治理结构变革 实行网络化管理 拓展社会自治 形成合作网络 五 四 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或民办非企业单位 非国有企业 政府部门
民间经济组织 社区 城乡 专业性学会、协会 公共部门 政府部门 私人部门 非国有企业 第三部门 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或民办非企业单位 形成合作网络

34 ? 善治 以善治为目标推进政府改革与创新 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善治标准 政府与公民 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 善治 管理不善
公民参与 实行法治 政务公开 反应灵敏 寻求共识 追求平等和包容的社会政策 效能和效率 责任性 本质特征 政府与公民 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 善治 管理不善

35 以善治为目标推进政府改革与创新 匡正激励机制 促进政务公开 公开 一 二 财政拨款的因公 出国(境)经费 公务用车 购置及运行费 公务接待费
好好干! 工资制度改革 收入透明化 绩效考核 社会福利保障 正税养政 公开

36 以善治为目标推进政府改革与创新 增强公众参与 引入竞争机制 三 四 提供利益表达渠道 统筹兼顾各方利益 最大限度地吸纳公众参与
增加公众的发言权 建立和完善民意反馈机制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公共工程 建设和政府采购工作 干部 人事工作 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工作 竞争

37 以善治为目标推进政府改革与创新 提高政府效能 建设法治国家 有效性 效率 政府效能 精干 高效 廉洁 人治 法治

38 责任政府 对公民负责 及时回应公民要求 以善治为目标推进政府改革与创新 加强监督制约 强化责任约束 七 八 党内监督 对权力机关的监督
司法机关内部监督 行政机关内部监督 专职监督 责任政府 对公民负责 及时回应公民要求

39 反腐倡廉,警钟长鸣 借鉴香港成功经验,采取“三管齐下”的反腐败战略 以善治为目标推进政府改革与创新 九 加强案件查处工作 做好腐败预防工作
加强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

40 新加坡贪污调查局(CPIB)是反贪污的专门执法机构
其他国家如何有效预防遏制腐败 新加坡:成立高效独立的贪污调查局 加拿大:建立透明度高的监督机制 新加坡贪污调查局(CPIB)是反贪污的专门执法机构 审计署 《信息法》 非政府组织监督 实行公开招标制度 公开高级官员开支明细

41 《信息自由法》:“所有公民都有权查阅一切政府文件”
其他国家如何有效预防遏制腐败 丹麦:警察不能自我监督,必须他律 瑞典:公民有权查阅政府官员文件 警察概况 警察1.03万 人口530万 司法大臣 哥本哈根警察局 国家警察局 地方警察局 平民政府 《信息自由法》:“所有公民都有权查阅一切政府文件”

42 其他国家如何有效预防遏制腐败 澳大利亚: 健全的反腐机构与独立的反腐权力 犯罪案件调查局 独立反腐委员会 警察内部反腐 毒 品 洗 钱
挪用公款

43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温家宝,《求是》2012年第8期 《反腐倡廉如何深化》 《辩证看 务实办》,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

44 腐败是“越反越多”吗?结合你了解的身边情况谈谈认识。
结合我国国情及国外反腐情况,谈谈我国反腐该如何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并进行有效的国际合作。

45

46   《时事报告》杂志是中央宣传部主管的时政月刊,是广大党员干部以及宣传、教育工作者认识、把握国内外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必备学习资料。
  供党委中心组学习,各级领导同志讲形势、作报告,大中专院校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和时事课,参加公务员招录考试,以及关心国内外形势的读者使用。

47

48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是受教育部社科司和思政司委托,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专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使用的权威教材。
  每学年两期,分别于每学期开学前出版。

49   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委托,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全国中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唯一指定教材。
  紧密结合中职院校德育课特点,解读政策、分析形势,传达就业信息,介绍行业发展与动态,帮助学生开拓眼界、提升素质。被誉为“填补空白的权威教材”。

50   《时事》高中版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中学时事教育教学的专用教材。
  紧密配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高中生答疑解惑,提供系统的高考时事复习资料。

5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中学时事教育教学的专用教材。
  根据教育部《思想品德》课新课标要求,深入浅出地宣传解读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亮点;被政治教师誉为“动态教材”。

52


Download ppt "腐 败 中国当前 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