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個別測驗.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個別測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個別測驗

2 史比智力量表(Binet-Simon Scales)
最早的法國版本,出版於1905,1908,1911年 美國修訂為史比量表Standord- Binet Intelligence Scale,1916年出版(主持人為Terman等) 新增了約1/3的題數,使用近1000名兒童及400成人為樣本,提供詳細計分及指導。 首次使用智力商數(智商)

3 史比量表第二次修訂 1937年,史丹佛修訂版 二分平行複本,L式及M式 使用3184人為樣本(社經水準偏高的樣本、白人、居住地多為都市)

4 史比量表第三次修訂 1960年,史丹佛修訂版 合併二分複本的較佳試題為一,L-M版 二難困境:內容與時俱進?
新進內容、名詞能反映潮流。陳舊內容將影響難度水準 修訂後使過去累積資料無法應用 取用1937所建立的常模

5 1972史比量表L-M版重新標準化 1971-1972取2100樣本重訂常模
較之1937年常模, 1972年各年齡層均有進步,尤以學前為最;推測為受教育及文化刺激普遍增加所致 後來版本均使用較高標準衡估受試表現 同期亦有其他智力測驗出現

6 史比量表第四版(SB-IV) 適用: 2歲-成年 為目前使用最廣者 反映出心智功能念化及測驗建構的方法學的發展
保留之前多數題目,亦保留適性測驗程序,使每人只接受難度適合的測驗題目 擴大測驗內容,除之前的語文題目外,增加了計量、空間、及短期記憶的作業。各年齡層的題組均包含這些題型。

7 史比量表的實施和計分 必須在施測當場計分,決定後續施測流程
不僅為標準化測驗,同時也是晤談。主試者可藉由施測反應,判斷受試某些情緒及動機特徵,例如專注力、活動水準、自信心、及持續力等。 量表包括15種測驗,分屬四大認知領域: 語文推理、抽象/視覺推理、數量推理及短期記憶測驗。 以難度排列題序,15種測驗混合進行,以維持受試之專注力及興趣。

8

9 初始水準、基底水準、頂端水準 第一階段: 決定初始水準。
初始水準(entry level):由字彙測驗開始做。字彙測驗的起始點以個人年齡決定,其他測驗的起始點則由字彙測驗分數及生理生齡共同決定 第二階段: 建立基底水準及頂端水準 基底水準(basal level): 當個人通過二個連續年齡水準的四道題目時,就達到基底水準。 頂端水準(ceiling level): 當個人答錯二個連續年齡水準的三或四道題目時,就達到頂端水準。停止施測。

10 史比量表計分 紀錄: 施測每一道題目時,主試者會將分數登記在記錄本上。 計分: 將該分測驗所施測的最高題目題號減去答錯的題數 範例不列入計分
就多數題目而言,每題都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字彙、理解、荒謬、複製和語文測驗中會要求自由反應,需依指導手冊說明計分。部分瞹眛不清的答案須由主試者進一步詢問 量表包括15個分測驗, 但一般完整的測驗組約為8-13種測驗, 視受測者的年齡及在例行性測驗的反應而定

11 濃縮測驗組: 由其中六種或四種測驗組成,有助快速篩選。
常模: 包括5000多位2-23歲的個案,以分層隨機取樣方式得到,中上社經階層者略多於中下者。以不同的次數加權值調整常計算時的偏離狀態。 標準年齡分數:各分測驗的標準年齡數之常模計算,其平均數50,標準差是8。18-23歲共用一組常模,愈小常模的年齡組距就愈小,2-5歲之間是每4個月計算其常模 組合表現常模:平均數為100,標準差為16,計算離差智商 語文-數理推理組合對應於學業性向,與學業成就或敏捷性有高關聯。

12 信度 組合分數的信度約為 ;個別測驗的信度約 ,僅物體記憶測驗是 ,較年長者的信度高於年幼者

13 效度分析流程 1.理論分析:來自智力本質和測量的文獻, 發展測驗。’ 2.統計分析: 項目分析(包括項目偏差判斷、統計評量) ,
3.以標準化樣本預試 4.取得效度資料: (1)分測驗間分數的因素分析(2)與其他智力測驗的相關(3)比較先前己確認團體的表現

14 SB-IV效度檢驗 所有測驗在一般因素上有高負荷量。除抽象/視覺推理外,其餘三領域的團體因素可以解釋大部分的變異。
推論: 抽象/視覺領域內的四種測驗,具有高特殊性,無法以共同因素解釋。 造成原因: 可能因為學校課程中欠缺有組織的空間-視覺內容所造成的累積影響。

15 SB-IV效度檢驗 比較例外團體及非例外團體的測驗經驗 1. 非例外團體的分析結果:
第三版(L-M版)與第四版相關達 .81;語文推理領域內部相關為 .76;抽象/視覺推理間的相關為 .56 2. 整體團體的分析結果: SB-IV之組合和領域分數與其它測驗總分或部分分數間的相關符合建構的假設;且其分數更有助了解比西量表所測量的心理特質。

16 SB-IV效度檢驗 例外團體(特殊團體)的比較 能夠適當的確認資優、學習困擾、及心智遲滯樣本。 綜合結論 有較高天花板,適合評量資優兒童
缺乏診斷年幼的心智發展遲滯者的低難度題目。

17 魏氏量表

18 簡介 包括供成人、學齡兒童、及學前兒童使用的三種量表,可作為智力指標 藉由分析個人在分測驗上的相對表現、亦有助精神病診斷

19 魏氏智力測驗的發展 : 第一版 第一版(1939): 魏-貝二氏智力量表
Weschsler - Belevue Intelligence Scale 是一分成人量表 發展原因及問題背景 : 1. 當時測驗主要為兒童設計、再增加難度改編為成人測驗。測驗內容無法引起成人興趣、缺乏表面效度。 2. 當時智力測驗強調速度、對年長者不利 3. 常模樣本中的成人只佔少數,心智年齡常模不適。 此版本為日後各版本的基本格式。

20 魏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1955 Wes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
修正第一版缺失: 修正內容包括常模樣本大小不足、代表性不夠、分測驗信度不佳等問題

21 魏氏學前兒童智力量表WPPSI 1947修訂版( WISC – R )以6-16歲兒童為對象,替換了部分原本成人取向的題目;亦加入較多女性及黑人的圖片;增加測驗長度、以提高信度;改進實施及計分程序。 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1967年 將WISC的適用年齡向下延伸至4-6歲

22 量表簡介 David Wechsler 於1981年辭世
魏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訂版( WAIS - R – Wechsler, 1991),測驗範圍16 – 74歲 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三版( WPPSI – R – Wechsler, 1989 ) ,提供6歲到16歲11個月的兒童使用 魏氏學前兒童智力量表修訂版(WPPSI – R – Wechsler, 1989) , 涵蓋的範圍是3歲到7歲3個月

23 『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三版(中文版) WISC-III
供學校﹑特教機構﹑輔導機構以及醫院等單位經常使用的個別智力測驗。 施測時間較長,而且施測後的評分﹑換算量表分數和IQ繪製剖析圖以及整理列表等等尚須花費大量時間 已發展出分數處理輔助軟體。

24 WAIS-R,WISC-III,與WPPSI-R共同特徵
都有語文和作業量表二測驗,內包括5-7個分測驗,分別計算其離差智商, 分測驗得到的個別分數組合成全量表智商(平均數為100,標準差為15) 。施測時,語文和作業測驗輪流進行。 語文分測驗: 屬常識分測驗(Information subtest)多數人都有機會學習的事實。第一題極簡單,除非是心智遲滯或有現實定向問題者(主試者應停止測驗),否則多數人都能通過。(WPPSI-R的難度低於WAIS-R及WISC-III) 例:那個月在12月之前?一天有幾個小時? 最初的數題以圖畫方式呈現,受試者只要指出正確答案即可。例如呈現家用品圖樣,受試者指出何者可用於打掃。

25 WAIS-R,WISC-III,與WPPSI-R
算術分測驗(Arithmetic subtest):作為另一項語文指標。 例如: 在展示品中指出能夠說明某項數量概念的物品,如「最小的」或「較多的」;較複雜的題目涉及計數或算術問題,甚至分數。 在整分語文分測驗中,僅有算術分測驗須要計時

26 WAIS-R,WISC-III,與WPPSI-R
作業分測驗: 需操弄各種物品,如拼圖和積木,或是進行圖畫、符號等書面材料的視覺掃瞄。 1. 有時間限制、通常會考慮速度額外計分 2. 圖畫分測驗是所有魏氏量表中共有的測驗。受測者認出常見物體或景象的缺少部分。 例: 低齡的視覺推測題目如圖中的動物少一隻腳,較難的題目須演繹推理或特定知識。

27 語文量表和作業量表 語文量表:與語文、常識和與社會有關的基礎知識、文字理解和推理能力、口頭文字表達能力 常識:ㄧ天幾小時? 類同:紅色--藍色 反應 算數:有三個蘋果 吃掉一個 還剩幾個 記憶廣度:先念 要其重複之 作業量表:非文字推理能力、空間加工能力、視覺和動作的協調能力 圖畫補充:看ㄧ幅圖畫 要說出少了哪一部份 符號替代:在數字下面填上正確的符號 連環圖系:給幾張某人在做某事的卡片,排出正確的順序 圖形設計:給看正確的圖形,要排出ㄧ模ㄧ樣的圖形 物型配置:拼圖 符號尋找:給一個符號、在後面的符號中找出是否有此符號 迷津:走出迷宮

28 類似於魏氏學前量表所使用的 圖畫完成題目

29 濃縮量表 目標: 減少施測時間,得出可以根據已出版的常模、以評量全量表的智商估計值。
建構方式: 省略部分分測驗,按照比例計算分數;或是減少分測驗內的題目。 樣本: 多數研究採標準化資料,少數研究以精神病患及心智遲滯者為樣本。 使用濃縮量表的缺點: 1. 使用全樣表常模計分,不見得適當 2. 將錯失個別量表施測時的質化觀察

30 魏氏量表的常模和計分 採標準化樣本約2000人 兒童社經採雙親的職業水準 WISC-III納入特殊教育族群
分測驗標準分數: 平均數10、標準差3 語文、作業、和全量表分測驗分數相加後,轉成平均數100、標準差15的離差智商。 四項因素指標分數 1. 語文理解(Verbal Comprehension; VCI) 2. 知覺組織(Perceptual Organization; POI) 3. 專注程度(Freedom from Distractibility; FDI) 4. 處理速度(Processing Speed, PSI)

31 魏氏量表的信度與誤差 全量表折半信度: .90 至 .98 分測驗信度介於 .52至 .96,大多高於 .70
再測信度: 隔12天-9週,測驗分數將高2至13分 全量表的測量誤差低於4.00分 語文智商測量誤差約 作業智商測量誤差約3.67 – 4.97

32 魏氏智力測驗的效度- 1981版 1981版未含效度資料,僅有新版與之前魏氏智力量表的相關 內容效度: 測驗充分涵蓋特殊能力的範圍
相關研究: 所有年齡層的研究都包括語文因素及知覺組織或非語文因素。較年長兒童及成人也可能出現注意力及記憶因素。 能顯示不同團體間的差異。

33 魏氏智力測驗的效度 WPPSI-R,Wisc-R及WISC- III
考慮分測驗之間的相關,及分數的因素分析 語文量表及作業量表的平均相關示,量表中存在一般因素。 WAIS- R 中,9個年齡組的因素分析顯示,三因素模型最能解釋11個分測驗之相關—語文理解、知覺組織和記憶/注意力。 WPPSI因素分析,以二因素最佳: 語文及作業量表 WISC-III:四因素模型,分別為語文理解、知覺組織、注意力、和處理速度。

34 魏氏量表 三種魏氏量表修訂反映測驗建構之複性及經驗的增進。 優點: 具代表性的樣本、優良的測驗建構程序和品質。

35 高氏量表

36 高氏量表 為了傳統史比量表及魏氏量表的使用者所設計的臨床工具。 發展於1980、1990年。二作者均曾參與WISC-R的發展
目標: 根據智力理論的演進,發展符合發展階段的適當作業。提供各種評量情境的有效訊息。

37 高氏量表- 高氏兒童衡鑑組K-ABC 以認知心理學訊息處理取向,組成心理處理量表(Mental Processing Scale) ,部分作業類以於神經生理檢查 (一)特殊取向 1. 同時處理(Simutaneous Processing):7個分測驗。整合空間和視覺-知覺的內容,成為一整體。 2. 序列處理(Sequential Processing;連續處理) :3個分測驗。利用語文、數字、視覺-空間等內容,進行序列或時間的排列。

38 高氏量表- 高氏兒童衡鑑組K-ABC (二)成就量表(Achievement Scale) ,包括六個分測驗。評量閱讀、算術、字彙知識、及一般資訊等能力,不以測量學校所授知識為主;而偏向傳統性向或智力測驗。 例: 算術測驗,觀看一家人參觀動物園的系列圖片,針對圖片資訊進行簡單運算。 閱讀理解,要求受試者做出句子所描述行動。

39 高氏量表- 高氏兒童衡鑑組K-ABC 標準化樣本: 2000名2到12歲兒童。另取黑人及白人團體,以發展社會文化常模。
符合特殊團體的測驗需要,如殘障兒童及文化和語言少數團體。 有助診斷學習困擾。 主測驗及分測驗的標準分數: 平均數100,標準差15

40 高氏量表綜評 以單一分數,如智商,來說明兒童能力 解釋手冊對理論假說及驗証歷程說明清晰,有助臨床診斷使用。
客觀的基本假設: 高氏量表有其限制,並不為先天或不變能力的測量工具,所有認知作業都是測量個人所習得的內容。 成就測驗一詞使用不當。該測驗本質較接近性向測驗。 同時處理及序列處理測驗,與傳統語文及非語文測驗結果相近。 其測驗總分的預測程度,類似於WISC - R。但優點為不依賴語文技能、較不受文化干擾。

41 高氏青少年及成人智力測驗KAIT 對象:11歲到85歲。
理論基礎: 整合Horn 及Catell(1966)流動智力及結晶智力理論、及相關成人智力理論所發展。 (一)結晶量表(Cristallized Scale): 測量學校教育及社會化所獲得的概念 (二)流動量表(Fluid Scale): 測量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核心測驗組: 包括每量表下各三個分測驗 延伸量表: 用於可能有神經損傷的個案,共有4個特殊分測驗

42 KAIT綜合評估 就常模抽樣、信效度、施測簡易度及說明而言,是一分良好的標準化測驗。
與其他成人量表的差異: 題目針對成人設計,特殊有趣。所需問題解決能力類似Piaget形式運思能力,及Luria所提出之成人特有的計畫評估功能。

43

44 高氏簡明智力測驗K-BIT Kaufman Brief Intelligence Test
簡單,可交由技師施測。 對象: 4歲-90歲 常模: KAIT中2000樣本裡的20% 非前二測驗的濃縮版, (一)語文測驗: 45道表達性字彙題及37道定義題 (二)非語文測驗: 48道矩陣題 以離差分數計分

45 區分能力量表(Differential Ability Scales,DAS)
目的: 區分性診斷及處理計畫。測量具適當信度的特殊能力。 採用心理能力的階層理論 不採用智力或智商的用語,針對實際評量的明確界定行為(具有信度的特殊能力)來進行計分或解釋。 共20個分測驗,形成三個主要成分 (一)核心分測驗 (二)診斷分測驗 (三)成就測驗

46 g因素,求取一般概念能力 核心測驗 附加的診斷指標 s因素,特殊概念能力

47 DAS計分和常模 樣本:3475標準化分層取樣樣本(2:6歲~17:11歲) ;額外蒐集600名黑人及拉丁裔樣本,進行測驗偏差分析。不排除特殊生 以IRT單參數模型校正每一道題目的難度。屬適性化測驗。以年齡為設定起始點,決策點由起始點到決策點的表現來設定,並取用特殊的替代停止規則。 能力分測驗的標準化分數,標準差為10,平均數為50;成就測驗平均數100,標準差為15;所有組合分數的平均數為100,標準差為15 適用縱貫法或橫斷序列法的發展研究。

48 能力隨年齡分化 單因素模型 二因素模型 三因素模型

49 DAS綜合評估 實施及計分複雜,可能妨礙其普及 階層結構、能力範圍多樣、信度良好。 涵蓋的年齡層不夠廣。 良好明確的指導手冊。

50 達-納二氏認知衡鑑系統 (Das-Nagieri Cognitive Assessment System, CAS)
基於俄心理學家A. R. Luria所提出的認知及大腦組織理論 測量學習、但與學校教育無關的基本心理功能,如計畫、注意力、同時及連續處理。 透過視覺及聽覺方式,呈現語文及非語文測驗,評量受測者在執行作業時所採用的策略。 適用5:0至17:11歲。 結合心理衡鑑及介入計畫。 具堅實理論及大規模標準化的理論。仍在發展中。


Download ppt "個別測驗."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