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暨南大学历史系课程课件 郑 和 下 西洋 主讲教师 陈 奕 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暨南大学历史系课程课件 郑 和 下 西洋 主讲教师 陈 奕 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暨南大学历史系课程课件 郑 和 下 西洋 主讲教师 陈 奕 平

2 郑 和 下 西 洋 一、郑和下西洋的背景 二、郑和出使的目的和任务 三、郑和“下西洋”概况 四、郑和下西洋的成就及局限 五、热点讨论
六、复习与思考 七、深入阅读 八、相关网站 九、参与制作

3 一、郑和下西洋的背景 (一)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 1、宋元以来我国海外交通的发展为郑和航海奠定了基础
第一,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及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日益发达,为发展海外交通提供了物质前提。 第二,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造船工艺的进步,尤其是罗盘针指南应用于航海,为发展海外交通提供了技术保证。 第三,陆海交通比重发生了变化,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使中外交通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4 2、明初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明成祖时期和平友好的对外开放政策
明成祖在外交上积极推行对外开放的睦邻友好政策——“厚往薄来”,“宣德化而柔远人” 朝贡贸易——恢复并正式建立了市舶司制度。

5 二、郑和出使的目的和任务 1、皇位继承 寻找建文帝或者威吓建文帝及其遗臣是郑和下西洋的“可能目的”之一 2、政治方面
有人认为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安抚南洋和西洋诸国,以使明王朝无后顾之忧,好全力对付北方蒙古之祸。

6 3、外交方面 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以武力篡位夺朝,内心难免心虚。所以,他一方面对内采取了镇压和笼络两种手段,努力稳定国内局势,另一方面在对个活动中,积极遣使,向外邦宣谕诏书,赐予财物,争取来朝,满足了明成祖“君主天下”、“御临万方”、“际天极地皆王臣”的虚荣心。

7 4、贸易方面 西洋诸国,对明朝出产的陶瓷、丝绸、钱币等,都极喜爱,郑和利用下西洋之官船,载运这些货品到海外;在返程中,郑和官船又购买或交换一些中国所紧缺的香料、染料、宝石、象牙和珍奇异兽等等。这样两头都是低买高卖,获利丰厚。所以下西洋当然存在着某种程度中外两方贸易的作用,这种活动也很能获得丰厚利润。但这仅是附带性的行为。

8 三、郑和“下西洋”概况 1405~1433年,郑和奉明廷之命率领船队七次出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航海史和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的二十八年中,内官监太监郑和(1371~1433)七次下西洋,从南京下关宝船厂出发,沿江、浙、闽、粤海岸南下复西行,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肯尼亚的蒙巴萨,访问了亚非沿岸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德八年,他在归途中客死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之科泽科德)。

9 郑和船队的船舶分类与规模 郑和船队约有大小船舶二百余艘,是一支特混联合船队,郑和船队的船舶分类与规模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五个等级: 1、宝船 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另据《明史》等有关史料所见,宝船尺度最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2、马船 马船又名马快船,是明初的大型快速水战与运输兼用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有八桅。

10

11 3、粮船 罗懋登说,粮船有七桅,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
4、坐船 全称“战座船”,大型战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有六桅。 5、战船 担任护航的专用舰船,有五桅,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

12

13

14 四、郑和下西洋的成就及局限

15 (一)   郑和下西洋的成就和影响 1、圆满地完成了明王朝所赋予的使命:为与西洋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而进行活动的。 2、亚非国际间和平局势的建立 3、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 4、亚非国际贸易的发展 5、文教的传播与中国人民海外知识的增长 6、建立亚非交通网

16 (二)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局限性 在郑和下西洋之际,中国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制度还是坚如磐石,皇权政治强化到极点,郑和航海事业的兴废,取决于封建皇帝的个人意志。明朝统治集团的腐败,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郑和航海事业既然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产物,则其必随着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而归于消失。 郑和下西洋这一事件的本身,也存在各种缺陷。就郑和执行的对外方针和对外政策而言,是要与海外诸国建立名义上的藩属关系。郑和下西洋所执行的对外方针和政策,是建立在中国古代传统上以中原作为世界中心的政治观念之上的,只能存在一时,昙花一现而已。

17 航海本身:船只的大小和船队规模 、航行时间与次数
五、热点讨论 1、地理大发现与郑和下西洋比较 航海本身:船只的大小和船队规模 、航行时间与次数 影响比较 :郑和下西洋没有像西欧“地理大发现”那样带来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和转型及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而西欧“地理大发现”却开辟了欧洲人的海权新时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相继出现巨大变化,欧洲人从此成为世界舞台的主角,西方开始逐渐支配东方。 套用梁启超的一句话:“岂郑君之罪也?”

18 2、郑和比哥伦布早发现美洲?                                                                            凯文·孟席斯 (Gavin Menzies)

19 孟席斯新说内容 曾任英国皇家潜水艇司令的凯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在2002年3月提出的新假设,即中国郑和比哥伦布早72年“发现”新大陆,却轰动世界,引发激烈的争论。孟席斯根据郑和航海路线上发现的明代瓷器、石碑、中国地图和星图等资料提出如下新说:郑和船队早在1421年至1423年已经将世界地图的雏形绘制出来了;美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都是中国人发现的,而不是欧洲人;郑和下西洋的副将洪保和周满比麦哲伦早近一个世纪抵达南美最南端的麦哲伦海峡。

20 六、复习与思考 1、郑和为何下西洋? 2、简述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3、郑和下西洋有何成就与影响?它有何历史局限性?
目录 六、复习与思考 1、郑和为何下西洋? 2、简述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3、郑和下西洋有何成就与影响?它有何历史局限性? 4、你如何看待孟席斯新说——郑和发现美洲? 6、试对中国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及影响进行比较。

21 七、深入阅读 1、吴长春,《十五六世纪初东西航海“对比”剖析》,《世界历史》1990年第1期;
2、李隆庆,《十五至十六世纪中西航海不同结局原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3期; 3、黄增强,《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之比较研究》,《云南学术探索》1996年第2期; 4、陶松云、郑家红,《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比较研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5、张附孙,《郑和为什么没有继续西航》,《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6、沈敏华,《论哥伦布西航美洲的文化背景》,《历史教学》,1994年第1期。 7、张凯:《世界市场与明季资本主义萌芽》,见《15、16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续编》,吴玉廑主编; 8、周积明,《鸦片战争前中国现代化的三次延误》,《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22 八、相关网站 中国郑和 http://www.zhenghe.org.cn/ 南京郑和网 http://www.njzhenghe.net/
目录 八、相关网站 中国郑和 南京郑和网 台湾国立成功大学郑和研究站 孟菲斯“1421”网站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数字博物馆”

23 目录 九、参与制作 1、收集整理郑和下西洋相关文字、图片和影音资料; 2、制作航海地图和FLASH动画; 3、制作郑和及其他中国航海家网页。


Download ppt "暨南大学历史系课程课件 郑 和 下 西洋 主讲教师 陈 奕 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