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技术培训 —配方肥施肥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技术培训 —配方肥施肥技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技术培训 —配方肥施肥技术
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技术培训 —配方肥施肥技术 广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艾绍英 2014年6月23日

2 中 国 用占世界9%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25%农产品,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同时,这块占世界9%的耕地上施用了占世界35%的化肥
中 国 用占世界9%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25%农产品,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同时,这块占世界9%的耕地上施用了占世界35%的化肥 ——除了自豪,懂科学的是否需深思…… 而广东以占中国2.33%的耕地施用了占全国4.2%的化肥,单位耕地施肥量高全国平均水平1倍,其中珠三角地区施用量更高 ——除了深思,广东农业工作者

3 内 容 提 要 测土配方技术简介 1 配方肥推广意义 2 水稻配方施肥技术 3 经作配方施肥技术 4

4 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简介

5 (一)为什么要测土配方施肥? 2005年春季,温家宝总理视察湖北农村,在田间同一位农民谈话时问道,种田有什么困难,这位农民说,不知道用什么肥料,不知道肥料怎么用。 当时温总理就让随同视察的农业部部长回去研究解决农民的施肥问题。

6 (一)为什么要测土配方施肥? 想知道缺什么、缺多 少、怎么施肥,就必 须实行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研究结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硼、铜、钼、氯。在这16种元素中,碳、氢、氧主要来源于空气和水,氮一小部分来源于空气,大部分来源于土壤,其它元素全部来自土壤和肥料。在靠土壤和肥料供给的这13种元素中,我国土壤除了不缺氯外,其余12种元素的有效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缺乏。这13种营养元素不管作物需要量是大是小,缺少哪一种,或者哪一种养分不够,作物都不能获得高产。 想知道缺什么、缺多 少、怎么施肥,就必 须实行测土配方施肥

7 (一)为什么要测土配方施肥? ——农民增产增收的需要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缓解资源压力的需要
——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保障农村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缓解化肥供需矛盾的需要 ——探索农技推广工作新方式的需要

8 (二)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 到医院看病,医生要先为你检查、化验做出诊断,然后根据病情开药方。你可以对症吃药。测土配方施肥通俗的说就是农技人员为你的耕地看病、开方、下药。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9 (二)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 其核心技术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充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10 (二)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 养分归还学说 最小养分律 理论依据 报酬递减律 同等重要律 不可替代律

11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流程 指标体系 田间试验 企业生产 施肥推荐 施肥建议卡 土样采集 室内化验 配肥到户、农化服务 田间校验

12 (四)测土配方技术核心环节和重点内容 “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五个核心环节。 九项重点内容:
田间试验。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土壤测试。测土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据之一况。 配方设计。肥料配方环节是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核心。 校正试验。最大限度地减少配方肥料批量生产和大面积应用的风险。 配方加工。配方落实到农户田间是提高和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最关键环节。 示范推广。这是限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瓶径”。 宣传培训。是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普及技术的重要手段。 效果评价。检验测土配方施肥的实际效果和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 技术研发。技术研发是保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长效性的科技支撑。

13 二、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意义

14 (一)增加作物产量 测土配方施肥增加产量有三种形式: ①调肥增产 ②减肥增产 ③增肥增产
试验示范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粮食作物平均增产8.2%;油料作物、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平均增产14.6%

15 土壤肥力是供应和协调作物所需各种营养元素的综合能力。 配方施肥能培肥地力,维持土壤的持续生产力;配施微量元
(二)提高土壤肥力,消除障碍因子 土壤肥力是供应和协调作物所需各种营养元素的综合能力。 配方施肥能培肥地力,维持土壤的持续生产力;配施微量元 素能消除土壤障碍因子,克服生理病害。 如油菜缺硼“花而不实”; 棉花缺硼“蕾而不花”; 水稻缺锌“僵苗”; 玉米缺锌“花白苗”等; 以上土壤养分失调问题,均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来解决。

16 (三)提高农产品品质 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作物需肥特性来进行配方施肥,不但能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而且能明显改变产品品质。如提高食品中矿物质含量;提高蔬菜、瓜果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的含量及其他营养物质含量。

17 (四)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我们所施用的化肥,一般情况下,氮肥当季利用率为30%—45%、磷肥只有20—30%、钾肥最高,也只有50%左右,其余部分均通过挥发、淋溶、固定等损失。除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外,这些损失很大程度上与不合理施用有关。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性,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才能够更好发挥肥料利用效率。 肥料利用率提高了,相当于少花钱多买了化肥。

18 (五)减轻化肥资源与能源压力。 据调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后,化肥的当季利用率可比习惯施肥提高10-15个百分点,达到40-45%。
如果全国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利用率提高1个百分点,则相当于增加纯氮产量90万吨,相当于新建3个固定资产投入30亿元的大型氮肥厂。

19 (六)增加农民收入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和规范农资市场,能有效地遏制假劣肥料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
配方施肥的增产、节本、增收、环保效益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20 (七)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环境 根据专家测算,全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 5 个百分点;每年节约氮肥 410万吨,从而减少化肥的污染源,有效控制江河湖泊富营养化。 有研究试验表明:根据蔬菜地养分供应能力和甘蓝的营养特性, 运用减量平衡施肥技术, 使肥料施用量减少 30%, N、P、K 肥利用率分别提高 27.3%、23.4%和 23.5%, N、P 淋失量分别减少 90.0%、78.4%。

21 推广配方肥,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据省耕肥站统计,仅2011年广东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就达4602万亩次,增产235.43万吨,减少不合理施肥量11.17万吨,总节本增效40.25亿元。 推广配方肥,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2 配方肥对于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的意义
配方肥推广工程是化肥减量控污示范重要工程之一,是该项目环境友好型种植业示范工程重要建设内容,对于完成治理广东农业面源污染目标将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任务:推广配方肥24.25万亩(惠州10.68万亩,江门13.57万亩) 我省自测土配方项目开展以来,目前已建立了多种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研制了一批作物配方肥技术,这为本项目开展配方肥工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23 三、水稻配方施肥技术

24 (一)水稻需肥特性 1. 养分吸收量 一般每生产稻谷和稻草100kg,要吸收N 2.25kg,P2O5 1.1kg,K20 2.7kg;吸收之比约为1:0.5:1.2。 这些数字未包括根系外渗量和成熟体内营养元素淋失量。所以,水稻吸收总量应略高于此值。同一产量水平所吸收的氮、磷、钾养分差别很大,这与地区、产量、水稻品种、栽培水平等因素有关。

25 2.水稻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 水稻各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因栽培类型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移栽后不久就重叠,在大田分蘖的同时开始穗分化,又在穗分化过程中进入分蘖盛期,因而在移栽后2~3周形成一个突出的吸肥高峰。水稻对各种养分的吸收速度均在抽穗前达到最大值,其后有速度降低的趋势。 幼苗期 秧田分蘖期 大田分蘖期 幼穗发育期 开花结实期 秧田期 返青 有效分蘖 无效分蘖 分化 形成 完成 乳熟 蜡期 完熟 营养生长期 营养生殖生长并进期 生殖生长期

26 在各种养分中,以氮、磷、钾的吸收速度最快,在抽穗前约20d达到最大值。对氮、磷、钾的吸收以氮素较早,到穗分化前已达到总吸收量的80%。钾肥以穗分化至出穗开花期吸收最多,约占总量的60%,出穗开花以后停止吸收。磷的吸收较氮、钾稍晚。总之,各种类型的水稻,在抽穗前吸收各种养分数量已占总吸收量的大部分,所以应重视各种肥料的早期供应。

27 水稻的吸肥规律与其整个生育期三个生长中心相适应。
分蘖期植株的生长中心是大量生根、生叶、分蘖,需要较多的氮素来形成氮化物。这段时期的营养生理特点,以氮代谢为主,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较少,对氮的需求量大于磷、钾的需求量。 从穗开始分化到抽穗期,以茎的伸长、穗的形成为生长发育的中心,此阶段的营养特点是前期碳、氮代谢旺盛,后期碳的代谢逐渐占优势,既吸收较多的氮肥长叶、长茎和幼穗分化,又要积累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供出穗后向穗部转运,所以对氮、磷、钾吸收都较多。 抽穗后,茎叶和根的生长基本停止,植株生长中心转向籽粒的形成,其营养特点是以碳素代谢为主,制造积累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向籽粒中转运贮藏,所以对磷钾的吸收较多。

28 (二)我省水稻施肥主要存在的问题 部分地区氮、磷肥用量偏高,钾肥偏少; 中期氮肥施用比例过大,施肥时期不恰当,表现为偏迟;
有机肥施用少或基本不施; 不合理施肥导致部分土壤酸化严重。

29 氮肥施用水平较高,钾肥施用不足。 珠三角地区水稻氮磷钾投入比 类项 2009氮磷钾投入比 2010氮磷钾投入比 N P2O5 K2O 早稻
0.42 0.61 0.46 0.6 晚稻 0.36 0.44 0.65 注:数据来源于广东省地力监测 氮肥施用水平较高,钾肥施用不足。

30 耕地土壤磷素的快速累积,对农业面源污染构成严重威胁
不同地区耕地土壤有效磷变化趋势 20多年来以来全省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体水平增长了近4倍 耕地土壤磷素的快速累积,对农业面源污染构成严重威胁

31 全省肥料养分投入量变化趋势 20多年来,全省耕地以化肥形式投入的养分量则增加441 kg/hm2,增幅111%;以有机肥形式投入的养分量减少186 kg/hm2,减幅70.5%;化肥与有机肥养分投入之比由80年代初的1.5:1上升到最近的10.7:1。

32 不同地区耕地土壤PH变化趋势 粤北、粤西和珠三角地区水稻土pH平均下降0.33、0.33和0.54

33 (三)水稻优化配方施肥技术 1.施肥原则 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开展绿肥压青或秸秆还田,适量增施有机肥;
控制氮、磷肥用量,适当增加钾肥用量; 根据施肥建议卡选购和施用肥料; 在“大配方”基础上进行“小调整”; 在土壤酸化田块,适当施用含硅碱性肥料或生石灰。

34 (三)水稻优化配方施肥技术 2.施肥要点 (1)根据土壤养分测试结果确定施肥量。保肥能力较差的砂质田,回青肥按七三比例分别在插秧后3 天~4 天和8 天~10 天分两次施下。 (2)还需根据区域总体产量水平适当调整。(常规稻产量400 公斤/667m2、杂交稻产量500 公斤/667m2),在此产量水平基础上,每增加或减少50 公斤稻谷,需增施或减施氮(N)1.5 公斤~2 公斤,磷(P2O5)0.5 公斤~1 公斤,钾(K2O)1.5 公斤~2 公斤。

35 (三)水稻优化配方施肥技术 3.施肥总量(珠三角地区) 每667m2 施氮(N)8 公斤~9 公斤,
施磷(P2O5)1.8 公斤~2.4 公斤, 施钾(K2O)5 公斤~7 公斤。 氮肥中基肥占40 %~50 %、回青肥占30 %~35 %、幼穗分化肥占20 %~25%, 磷肥全部作基肥; 钾肥分回青肥和幼穗分化肥各50 %施用。

36 (三)水稻优化配方施肥技术 4.肥料运筹(珠三角地区) 基肥:每667m2 施尿素8 公斤~9 公斤、过磷酸钙15 公斤~20 公斤。

37 (三)水稻优化配方施肥技术 5.有机肥料施用 6.调理剂的使用
提倡增施有机肥,实施绿肥压青和稻秆回田,在有机肥料用量较大时,应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每压青1000 公斤绿肥/667m2,减施氮(N)2 公斤/667m2~2.5 公斤/667m2;施用商品有机肥料,根据包装袋养分明示值和施用量计算后,减施相应化肥量。 6.调理剂的使用 在土壤酸性较强田块每亩基施含硅碱性肥料或生石灰50公斤左右。缺锌土壤每亩施硫酸锌1公斤

38 (三)水稻优化配方施肥技术 7.注意事项 合理密植:移植密度1.5 万穴/667m2~1.8 万穴/667m2,在高肥力田块,宜取下限值,低肥力田块,宜取上限值。 补充肥料:施肥后遇强降雨,肥料流失严重时,应在雨停排水后补施适量化肥。

39 (三)水稻优化配方施肥技术 8.我省水稻配方肥大配方

40 (三)水稻优化配方施肥技术 9.珠三角土壤碱解氮肥力等级水稻推荐施氮量

41 (三)水稻优化配方施肥技术 10.珠三角土壤有效磷肥力等级水稻推荐施磷量

42 (三)水稻优化配方施肥技术 11.珠三角土壤速效钾肥力等级水稻推荐施肥量

43 我国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养分丰缺参考指标(mg/kg)
丰缺指标 丰缺临界值 浸提剂 极低 很高 水溶性 B <0.25 >2.00 0.50 热水 有效性 Mo <0.10 >3.00 0.15 草酸+草酸铵 pH 3.3 有效性 Mn <1.0 >5.0 3.00 1mol L-1 HOAc+NH4OAc pH7.0 易还原性 Mn <50 50-100 >300 100 同上,再加 0.2% C6H4(OH)2 有效性 Zn* 1.50 1mol L-1 HCl 有效性 Zn** <0.5 DTPA+CaCl2+TEA pH7.3 有效性 Cu* >6.0 2.00 有效性 Cu** <0.1 >1.8 0.20 DTPA+CaCl2+THA pH7.3 *酸性土壤;**石灰性土壤

44 四、经济作物配方施肥技术

45 1.存在问题 2.施肥原则 施肥总量过大,结构不合理,施用高浓度进口复合肥的现象比较普遍,养分浪费的现象比较普遍。
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合理配施;不同蔬菜品种氮磷钾配比合理,适施中微量元素肥料,把握适当的施肥时间、施肥数量和施肥比例;重施、深施基肥,合理追肥;肥料施用结合天气和水分管理进行。

46 (一)蔬 菜 1.存在问题 2.施肥原则 施肥总量过大,结构不合理,施用高浓度进口复合肥的现象比较普遍,养分浪费的现象比较普遍。
(一)蔬 菜 1.存在问题 施肥总量过大,结构不合理,施用高浓度进口复合肥的现象比较普遍,养分浪费的现象比较普遍。 2.施肥原则 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合理配施;不同蔬菜品种氮磷钾配比合理,适施中微量元素肥料,把握适当的施肥时间、施肥数量和施肥比例;重施、深施基肥,合理追肥;肥料施用结合天气和水分管理进行。

47 3.施肥建议 1.叶菜类 每产1000公斤叶菜 亩施腐熟禽畜粪有机肥50-100公斤; 尿素7-15公斤; 过磷酸钙5-10公斤
氯化钾3-7公斤。 全部有机肥和磷肥作基肥施用,氮肥和钾肥分3-5次淋施,在定植3-4天后每隔7天淋施1次,每次亩施1-2公斤尿素和0.5-1公斤氯化钾。

48 若采用总养分45%(23-7-15)的蔬菜(叶菜类)配方肥。
每产1000公斤叶菜的氮肥(N)施用总量控制在3.5-7公斤; 基肥亩施50-100公斤腐熟禽畜粪有机肥; 在定植3-4天后,每隔7天用2-3公斤配方肥配施0.5公斤尿素淋施1次。

49 3.施肥建议 2.瓜类 每产瓜1000公斤 亩施腐熟禽畜粪有机肥 公斤; 尿素12-16公斤; 过磷酸钙20-25公斤 氯化钾8-10公斤。 全部有机肥、磷肥的80%和氮钾肥的20%作基肥深施;全期共追肥8-10次,每隔7-10天追1次,结瓜前氮钾肥追肥量占总追肥量30%-40%,结瓜后占60%-70%,20%磷肥在结瓜前追施,追肥采用淋施或施后覆土;开花结果期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3-4次。

50 若采用配方肥料,则氮肥(N)总量控制在5-7公斤,氮磷钾配比为1:0.4~0.6:0.8~1 。

51 3.施肥建议 3.豆类 每产豆1000公斤 亩施腐熟禽畜粪有机肥 公斤; 尿素4-9公斤; 过磷酸钙10-20公斤 氯化钾4-8公斤。 全部磷肥、有机肥和氮钾肥的20%作基肥深施,氮肥的70%在开花结荚初期前施下,开花结荚后施用60%钾肥,从定植7天开始每隔10-15天追施1次,共追施5-8次,并适当喷施硼、钼等微肥。

52 若采用配方肥料,则氮肥(N)总量控制在2-4公斤,氮磷钾配比为1:0.6~0.8:1.1~1.3 。

53 3.施肥建议 4.茄果类 每1000公斤产量 亩施腐熟禽畜粪有机肥 公斤; 尿素20-30公斤; 过磷酸钙30-50公斤 氯化钾12-16公斤。 全部有机肥和磷肥、20%氮钾肥作基肥深施,追肥要轻施苗肥、稳施花蕾肥、重施花果肥,氮肥的60%在开花期前施用,钾肥的70%在花蕾肥后施用,全期共追肥6-9次,在定植后5-7天后每隔10天追1次,叶面肥喷施2-3次,在开花结果期后每隔5-7天喷施1次。

54 若采用配方肥料,则氮肥(N)总量控制在9-13公斤,氮磷钾配比为1:0.4~0.5:0.8~1 。

55 (二)甜 玉 米 1.存在问题 施肥以化肥为主,有机肥施用量少;化肥施用比例不合理,氮磷肥比例偏高,尤其磷肥用量过大,钾肥施用不足;施肥时期不恰当,后期比例过大;部分地区连作次数多,地力和土壤养分下降明显。 2.施肥原则 提倡有机无机肥配合使用;优化化肥施用结构,适当降低氮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按照不同生育期需肥要求适时追肥;玉米连作地区要适量增施有机肥。

56 3.施肥建议 按亩产 公斤玉米鲜苞计 亩施有机肥 公斤 尿素 38-48公斤 过磷酸钙40-55公斤 氯化钾20-25公斤。 有机肥和磷肥作基肥施用;氮肥各施肥时期用量比例为苗期肥占10-12%,攻秆肥(拔节初期)占45-55%,攻穗肥(始雄前) 25-30%,攻粒肥(吐丝期)占10-15%;钾肥分别在苗期肥和攻穗肥各占50%。

57 若采用总养分37%(20-5-12)的甜玉米配方肥,亩施500-1000公斤有机肥作基肥,配方肥90-110公斤,其中:
基肥(或苗肥)10-12公斤, 攻秆肥(拔节初期)45-55公斤, 攻穗肥(始雄前) 25-30公斤, 攻粒肥(吐丝期)10-15公斤。

58 若若采用总养分45%(22-8-15)的甜玉米配方肥,则亩施500-1000公斤有机肥作基肥,配方肥80-100公斤,其中:
基肥(或苗肥)8-10公斤, 攻秆肥(拔节初期)40-50公斤, 攻穗肥(始雄前) 23-27公斤, 攻粒肥(吐丝期)9-13公斤。

59 (三)冬种马铃薯 1.存在问题 肥料施用比例不科学,结构不合理,部分农户长期施用 高浓度复合肥且堆沤有机肥时添加磷肥量过大,导致磷肥施用量过大,养分浪费的现象比较普遍。 2.施肥原则 “前促、中控、后保”。前期营养生长期尽可能使马铃薯早生快发,多分枝,形成较好的丰产苗架,施肥以氮磷为主;中期控制茎叶生长,不让其疯长,促进地下块茎形成与膨大;后期不能使叶色过早落黄,以保持叶片光合作用效率,多制造养分供地下块茎膨大,施肥上以钾肥为主,适当补施氮肥。距收获期30天应将肥料全部施完。如遇上突发性冻害天气,宜及时灌水保墒;遇冻害致叶片轻微损害的,可在冻害天气后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60 (三)施肥建议 亩产3000公斤计 亩施腐熟鸡粪500公斤 N 12-14公斤; P2O 公斤; K2O 20-22公斤; (采用配方肥料,则前期采用配方配比为1:0.8:0.85,后期采用配方配比为1:0.6:5,且后期钾肥宜用硫酸钾)、适量配施硼、镁、锌等中微量元素肥料。

61 基肥:亩施腐熟鸡粪500公斤,尿素11-13公斤,过磷酸钙85-95公斤,氯化钾10-12公斤(或施用配比为1:0. 8:0
基肥:亩施腐熟鸡粪500公斤,尿素11-13公斤,过磷酸钙85-95公斤,氯化钾10-12公斤(或施用配比为1:0.8:0.85的配方肥料,所施配方肥料中的氮与应与以上尿素中的氮相当)。 第1次追肥:尿素4公斤,氯化钾2公斤(或施用配比为1:0.8:0.85的配方肥料,所施配方肥料中的氮与应与尿素中的氮相当)。 第2次追肥:尿素8-9公斤,氯化钾5公斤(或施用配比为1:0.8:0.85的配方肥料,所施配方肥料中的氮与应与尿素中的氮相当)。 第3次追肥:尿素2-2.5公斤,硫酸钾8-9公斤(或施用配比为1:0.6:5的配方肥料,所施配方肥料中的氮与应与尿素中的氮相当)。 第4次追肥:尿素2.5-3公斤,硫酸钾12-13公斤(或施用配比为1:0.6:5的配方肥料,所施配方肥料中的氮与应与尿素中的氮相当)。

62 祝各位健康!快乐!


Download ppt "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技术培训 —配方肥施肥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